《原子物理学》教案

《原子物理学》教案
《原子物理学》教案

《原子物理学》教案

课程简介:《原子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之后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它上承经典物理,下接量子力学,属于近代物理的范畴。它以力、热、光、电磁等课程的知识为基础,从物理实验规律出发,引进量子化概念,探讨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从微观机制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同时介绍原子物理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应用。本课程强调物理实验的分析、微观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的建立和理解。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物质世界中三个递进的结构层次,为学习量子力学和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内容体系的描述上,原子物理学采用了普通物理的描述风格,讲述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图像,以及支配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相互作用。该课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成熟、已有定论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第二是目前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明确其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第三是前沿研究课题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知道其研究方向。

本课程注重智能方面的培养,力求讲清基本概念,而大多数问题需经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去掌握。部分内容由学生自行学习。

本课程原则上采用SI 单位制,同时在计算中广泛采用复合常数以简化数值运算。[通常用?(1?=10-10

m )描

写原子线度,用fm (m fm 15

101-=)描写核的线度,用eV 、MeV 描述原子和核的能量等。]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

§1-1背景知识

“原子”概念(源于希腊文,其意为“不可分割的” )提出已2000多年,至19世纪,人们对原子已有了相当的了解。

由气体动理论知,1mol 原子物质含有的原子数是1

23

10022.6-?=mol

N A 。因此可由原子的相对质量求出

原子的质量,如最轻的氢原子质量约为kg .27

10

671-?;原子的大小也可估计出来,其半径是nm .10(m 10

10-)

量级。这些是其外部特征,深层的问题:原子为何会有这些性质?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一、电子的发现

1879年,克鲁克斯(英)以实验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为电子的发现奠定基础。

1883年,法拉第(英)提出电解定律,据此推得:1mol 任何原子的单价离子均带有相同的电量。由此可联想到电荷存在最小的单位。

1881年,斯通尼(英)提出用“电子”这一名子来命名这些电荷的最小单位。

1897年,汤姆逊(son J.J.T hom ,1856-1940,英,15岁进入欧文学院读书,20岁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

在其94岁高龄的一生中,一直在剑桥教书和研究。自27岁起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共34年。因发现电子而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实验确认电子的存在。高真空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经狭缝约束后成一窄束射线,通过电场和磁场后到达荧屏,从其偏转可判断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从而算得电子的荷质比

m

e 。

在汤姆逊之前,赫兹(德)做的类似实验未发现射线偏转(因高真空不易实现),误认为阴极射线不带电。休斯脱做过氢放电管中阴极射线偏转的研究,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为氢离子的千倍以上。但自己认为此结果是荒谬的,因为他认为射线粒子应比氢原子大。在1897年考夫曼(德)也做过与汤姆逊类似的实验且结果更精确,但他不承认阴极射线是粒子的假设,直到1901年才将实验结果公布。

二、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精确测定电子电荷的是密立根(美)油滴实验(1910年), 得出电子电荷的值C e 19

10

6.1-?≈,再由

m

e 之

值求得电子质量kg m e 311011.9-?≈。密立根并据此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电荷为何是量子化的机制至今仍未

解决)

15271.1836m m e

p =是原子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无量纲常数之一

(另一个为精细结构常数)。此常数决定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特征,物理学至今无法从第一性原理导出此常数。

由此还可得出u kg m p 007276470.11067.127=?≈-(在估算中可当作一个u )

按照相对论质能关系2

mc E =,可得出???≈≈22

/27.938/51.0c

MeV m c

MeV m p e ,这是微观物理学中用能量单位表示质量的常

用方法。

三、 阿伏伽德罗常数:1

23

10

022.6-?=mol

N A

mol 1物质的所含是粒子数目与12克C 12

的原子数目相当。

A N 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重要常数,起到桥梁的作用。

物质质量单位g 与原子质量单位u 之比为u g

N A 11=,(kg .u 27

10

6611-?=);在热学中有k

R

N A =

;在电学

中法拉第常数F 也是通过A N 与e 相联系的,有e

F N A =。(法拉第常数F :产生1摩尔的任何物质所需的电量为96493库仑,或表示为mol /C .4

10659?)

四、 原子大小的估算

1)从晶体中原子的规则排列估计:设原子挨排,某种原子X A

的质量密度为ρ,球形原子半径为r ,则有

3

3

433

4A

A N A

r A

N r πρρ

π=

?=

。据此式可估算出不同原子的半径(详见教材),知不同原子的半径相差不大,其

数量级为?(1?=10-10

m),这是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

2)从气体动理论估计:气体平均自由程n

d 2

21πλ=

,式中n 为分子数密度,d 为分子直径。若由实验得出

λ和n ,则可求出分子半径r 。单原子分子的半径即为原子半径,简单分子的半径的数量级与其原子半径的数量级相同。

3)从范德瓦尔斯方程估计:在RT )b V )(V

a p (=-+

2

中,b 值

按理论应为分子体积的4倍,由实验得出b 即可确定分子半径,其数量级与原子半径相同。

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出的原子半径有些出入,但数量级都是10-10

m 。 §1.2卢瑟福模型

一、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在汤姆逊发现电子之后,为解释原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问题,曾先后有多种模型。

1.汤姆逊模型(也称西瓜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1898年提出,至1907年进一步完善):原子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内,电子均匀地嵌在其中。电子分布在一些同心环上。此模型虽不正确,但其“同心环”概念及环上只能安置有限个电子的概念是可贵的。

2.长冈半太郎行星模型(1904年提出):原子内正电荷集中于中心,电子绕中心运动。(但未深入下去)

3.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在其学生盖革、马斯顿的α粒子散射实验之后提出) 一个有用的电荷常数表示法:

MeV fm ?=44.14e

2

πε (m fm 15

10

1-=)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即氦核,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7300倍。卢瑟福于1909年观察

到α粒子受铂箔散射时,除小角度散射外还有1/8000的α粒子属大角度散射(偏转大于900

),甚至有接近1800

的。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示。

大角度散射不能解释为是偶然的小角度散射的累积,它只可能是一次碰撞的结果。这不可能由汤姆逊模型所形成,所以这样的结果表明汤姆逊模型是不成立的。

卢瑟福在此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其核式模型。 三、α粒子散射理论

设有一个动能为E(质量为m ,速度为v)的α粒子射到一个静止的原子核Ze 附近,在核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质量时,可认为核不会被推动。则α粒子受库仑力作用而改变了方向。如右

图示,b 为瞄准距离(也称碰撞参数),可由力学原理证明α粒子的路径是双曲线,瞄准距离b 与偏转角θ的关系

E

Zke a 2

2=

(导出过程此略。此式在理论上重要,但在实验中无法测量b) 显然,πθ=时,b a 2=

设薄箔面积为A ,厚度为t(甚薄,以致薄箔中的原子对射来的α粒子无遮蔽)。

瞄准距离在)(db b b -→为半径的环形面积内的α粒子,即通过以b 为外半径,(b-db )为内半径的环形面积(db b π2)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度在)(θθθd +-间的空心圆锥体内。

从空间几何知,[面元的立体角为2

r

dS d =

Ω。立体角的单位叫球面度(sr)],空心圆锥体的立体角为θθ

θ

πθθπθ

θπd d r

rd r r

dS d 2

cos

2sin

4sin 2sin 22

2

==?=

=

Ω

α粒子散射到立体角Ωd 内每个原子的有效散射截面为σd 。

2

sin

sin 82

sin

2cos 4

2

sin

4

2

cot

2

224

2

32

2

θ

θθπθθθ

πθ

θθ

π

πσd a

d a

d a a db b d ==

?

==

α粒子打在环上的几率:

2

842

θ

θ

θπσ

sin

d sin A a A d =

对于薄箔而言,对应于一个原子核就有一个这样的环,设薄箔上的原子核数密度为n ,则在体积At 内共有nAt 个环,故一个α粒子打在薄箔上被散射到θθθd +-(即Ωd 方向)范围内的几率为:

nt d nAt A

d )(dp ?==

σσθ

若有N 个α粒子打在薄箔上,则在Ωd 方向可测到散射的α粒子数应为:

2

sin

)

4

()(4

2

θ

σθΩ=?=='d a Nnt nt Nd Ndp N d

定义微分截面:Ω

'=

Ω

=

Nntd N d d )(d )(c θσθσ。

卢瑟福散射公式的物理意义:α粒子散射到θ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每个原子的有效散射截面。)(c θσ具

有面积的量纲,单位:sr /m 2

。(sr :球面度,为立体角的单位。)

通常以靶恩(b ,简称靶;2

28

10

1m b -=)为截面单位,则相应的微分散射截面)(c θσ的单位为sr /b 。

以上推导中假定原子核不动。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将其转为实验室坐标系的形式。 四、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1、盖革-马斯顿实验(1913)

此实验证明了卢瑟福散射公式是正确的。1920年查德威克用改进的装置首次用所测数据代入卢瑟福公式得出原子的电荷数Z ,确定了Z 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卢瑟福公式据经典理论导出而在量子理论中仍成立,这是很少见的。 2、 原子核的大小

(这是两个粒子在有相互作用时能靠近的最小距离,与瞄准距离不同。)

设α粒子(Z 1)距核(Z 2)很远时速度为v ,距核近到感受到核的库仑力时速度为v ',据能量守恒律有:

r

ke

Z Z v m mv

2

212

2

2

121+

'=

因α粒子在有心力场中运动,其角动量守恒,故:

mvb dr

d mr

v m r L ==?=?2

(常数)

当m r r =时,径向速度为0,只有切向速度(“近日点”特征),于是m m r mv mvb = 经整理后得:m

m

r ke Z Z mv

E 2

21221+

=

?m

m

r ke Z Z mr L

E 2

212

22+

=

上式中,右边第一项是α粒子的离心能,第二项是在近日点的势能。由此解得:

此解是对于两体相斥的情况,称为“近日点公式”。上式为两体相斥时的解,若两体相吸,则将“1”换为“-1”

即可。

当πθ=时,a r m =为其最小值(原子核线度的上限),这是两体在斥力场中对心碰撞时能靠近的最小距离。 实际上,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也可简单地得到,当粒子e Z 1以能量(2

2

1mv )打向核,当能量全部转化为势能

实验中,利用上式得出

Po 210

的α粒子对Cu 29

作180°散射时的fm a 8.15=,故铜的原子核半径一定小于

fm 8.15。

五、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进一步说明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理论推演中包含有两个假定:1)计算散射面积时,把单原子的散射截面乘以原子数,这就假定在铂箔中原子核前后不互相遮蔽;2)通过铂箔的α粒子只经过一次散射。

以上是分析α散射实验时的假定,但实际如何呢?

对假定1):例如铂箔很薄,其厚度为5×10-7

m 。可原子的直径约3×10-10

m ,可见还有1000多个原子的厚度。但如果考虑到原子核线度约为原子线度的10-4

,则原子核的几何截面最多是原子的10-8

,这样前后遮蔽机会不大。所以要求铂箔厚度适度。

对假定2):α粒子通过铂箔,实际上经过了好多核的邻域,是经过多次散射的。但因为核很小,原子空间很大,因此α粒子通过铂箔时,多次接近核的机会不大。只有瞄准距离b 小时散射角才大。实际观测到的较大的θ角可设想是由于一次大角度散射和多次小角度散射合成的。但由于多次小角度散射在各方向都有可能,所以合并产生的方向改变小得多。所以有大角度散射时可不计小角度散射,一次散射理论适用。至于实际观测到的较小的θ角,是多次小角度散射的结果,一次散射理论就不适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在450

以上的大角度散射与理论符合较好的原因。由于卢瑟福核式结构的证实是依据大角度散射的,所以复杂的小角度散射不影响结论。

此外,原子核外的电子,因其质量较小(约为α粒子质量的1/7300倍),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的影响微不足道。

六、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意义:

1)行星核式模型提出以核为中心的概念,承认高密度核的存在; 2)卢瑟福散射这种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对近代物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3)卢瑟福散射为材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1967年,美将一α源送上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卢瑟福散射来分析其成份。其结果与1969年取回的月球样品分析结果基本相符。

困难:

1)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由经典理论知,电子绕核做加速圆运动必发射电磁波而放出能量,则电子能量将逐渐减少(形成绕核的螺旋运动)。最后电子落入核内,原子崩溃。但实际并非如此,何故?

2)无法解释原子的同一性(宇宙中同种原子结构相同称为同一性。)

3)无法解释原子的再生性(原子在外来影响撤除后,立即恢复原来的状态称为再生性。) 对困难1)的定量估计:设电子绕核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则L

kZe v R

Ze k

R

v

m

2

2

22

=

→=

电子加速度为4

3

24

2

2

2

2

22

)()(

L

kZe m

L

kZe kZe

m v kZe

mv R

v

a ==

?=

=

据电动力学知,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为2

3

23

2a c

e k

P =

设电子至动能耗尽需时τ,则2

2

1mv P =

τ,再考虑到电子角动量mR kZe L 2

2=

可得:2

43

e

Zcr R

=

τ。其中电子的经典半径fm mc

ke r e 818.22

2==

若取Z =1,R =0.1nm ,可得出电子作螺旋运动最终落入核内需时s 10

102.3-?≈τ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子是稳定的。 附录:中心力

理论力学中,在一保守力场中运动的单体,有?????=??-

=??00r U r d F

中心力及其对应的势能都是矢径r

的函数,即???==)

(?)(r U U r r F F

保守力不一定是中心力,而中心力必定是保守力。

在中心力场中运动的粒子,?

??

??

??

?无限

不闭合

闭合有限

轨道

可证明,只有在两种中心力(2

1~r

F ,如万有引力、库仑力;r F ~,如谐振力)场中运动的粒子轨道才

可能闭合。

例:粒子在力场(2

1~

r

F )中运动的可能轨道

??

?

?

???

?=>?

??

??<=> 无限,抛物线

 无限,双曲线排斥吸引库仑力 有限,椭圆

 无限,抛物线 无限,双曲线万有引力(吸引)

00)2000)1

2020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2020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 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论述题25分,每小题5分) 1.夫朗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原理:加速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发生碰撞非弹性碰撞,使汞原子吸收电子转移的的能量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处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射2500埃的紫外光。(3分) 结论:证明汞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证明玻尔理论是正确的。(2分) 2.泡利不相容原理。 2.在费密子体系中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费密子处于同一个量子态。(5分) 3.X射线标识谱是如何产生的 3.内壳层电子填充空位产生标识谱。(5分) 4.什么是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举例说明之。 4.原子核自发地的发射 射线的现象称放射性衰变,(4分)例子(略)(1分) 5.为什么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放出巨大能量 5.因为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的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约为大于轻核或重核的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故轻核聚变及重核裂变时能放出巨大能

量。(5分) 二、(20分)写出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原子态。如果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问向基态跃迁时可能会发出几条光谱线试画出能级跃迁图,并说明之。 二、(20分)(1)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1s22s22p63s;原子基态为2S1/2。(5分) (2)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4条谱线。(6分)(3)依据跃迁选择定则1 0, j 1,± = ? ± ?= l(3分)能级跃迁图为(6分) 三、(15 耦合时,(1)写出所有 可能的光谱项符号;(2)若置于磁场中,这一电子组态一共分裂出多少个能级(3)这些能级之间有多少可能的偶极辐射跃迁 三、(15分)(1)可能的原子态为 1P 1,1D 2, 1F 3; 3P 2,1,0, 3D 3,2,1, 3F 4,3,2。 (7分) (2)一共条60条能级。(5分) (3)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原子态之间没有电偶极辐射跃迁。(3分)

主题班会课教案

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一:主题班会课教案模式 201 —201 学年度第学期主题班会教案 篇二:班会课教案设计 班会课教案设计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如今,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识了解。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真正了解、体会什么是诚信、怎么样才算是做到了诚信等等。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树立诚信意识,把诚信教育更好得融入到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诚信的主题进一步在校园间得到升华。 以同学自由讨论、发言为主,老师旁听总结,小品、歌曲辅之。 主持人: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荣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诚实的人往往被人误解,会说谎的人却能事事顺利。日常生活中不诚信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见,有的人甚至还以不诚信、会欺骗而沾沾自喜。那么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坚

持诚信,作为中学生又应该如何坚持诚信,如何学会保护自己战胜欺诈呢?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特以“诚信”为题召开此次主题班会,请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对于诚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A: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中华历史,屈指五千年,诚实守信的人不胜枚举。乐羊子妻因为诚信二字而不顾丈夫劝阻杀了仅有的两只羊。巾帼不让须眉,成为千古绝谈!苏武为了“诚信”二字,北海放牧二十个春秋,矢志不渝,终赢得“云边雁落有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的赞誉。 学生B:诚和信是相辅相成的,有诚方现信,有信则会更诚。诚信是多种多样的,对国家的诚信,叫“忠”,对父母的诚信叫“孝”,对朋友的诚信叫“义”,对真理的成信叫“德”。我想说:“有诚信,世界方有美丽;有诚信,世界方有真情;有诚信,世界方有明天”。 学生C:诚信,简而言之就是真诚有信用。先看“诚”。人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克服冷漠冰川的良剂。古时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令人羡慕的天地友情。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他们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句不正是以“诚”为基础吗?再看“信”,恐怕商人对此最为熟悉。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

(完整版)初中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我们携手走向明天 第一周星期一 一、组织目的: 1.在形成新集体时,同学之间难以融合,唯我独尊的现象严重,且同学之间还存在互不服气,相互排斥的不友好现象。针对此现象,按照校政教处的要求,组织以“我和我的集体”为中心的主题班会——《我们携手走向明天》,旨在增强集体凝聚力,唤起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对同学的友爱之情。 2.力争通过此次班会,调动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建设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集体中来。并在班会中发现同学们的特长,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友谊的发展。 二、准备步骤: 1.召开班委会,讲明以上目的。调动班委的积极性,出谋划策,着手准备。 2.主要负责人班长、宣委构思班会内容,注意从本班现实中搜集素材。 3.找班内有号召力的同学谈心,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并引导其在某些方面作表态。 4.审查班长、宣委的组织稿件。 5.审查有关人员的发言稿, 引导其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调动同学们爱集体、尊重他人的热情。 6.安排擅长绘画、书法的同学布置教室。 三、班会的具体步骤、安排: 1.班长致开幕词,提出第一个议题:“个人与集体有什么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如何解决?” 2.提出第二个议题:“那么集体能不能改变个人,个人能不能改变集体呢?”——设计让持不同观点的人形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做为此议题的总结发言。 3.设计几个小情景,引发全体同学参与讨论: (1)同桌在考试时传给你纸条,并问你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2)一位同学上课写其他科作业被你发现,他对你说上次你犯错误他没告诉老师,并塞给你一块糖,李益尧的话做出结论:“宁可让他告诉老师我的错误,也要告诉老师他的错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改正错误,共同进步。” 4.又一个议题:“怎样和同学搞好关系,和睦相处”? 某同学:“首先,同学之间应互相谦让,不要小肚鸡肠,如果同学有不足,你要自己先做好,然后再友善地提出。” 5.“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张达送给大家几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定要虚心对待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班长不断提出议题,讨论进入高潮。 6.班主任谈感想:“……我们应统一思想,要牢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对待别人缺点时,要勇敢指出他人缺点,当别人的优点受表扬时,应为他感到高兴,而且我们要团结,人人从自己做起,不应排斥别人,而应接纳别人,采纳别人的长处……

原子物理学试题ABC

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 A .4:1 B.2:2 C.1:4 D.1:8 2.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αH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 A.13.6 B.12.09 C.10.2 D.3.4 3.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A .5.38V B.1.85V C.3.53V D.9.14V 4.试判断原子态:1s1s 3S 1,1s2p 3P 2,1s2p 1D 1, 2s2p 3P 2中下列哪组是完全存在的? A. 1s1s 3S 1 1s2p 3P 2 2s2p 3P 2 B .1s2p 3P 2 1s2p 1D 1 C. 1s2p 3P 2 2s2p 3P 2 D.1s1s 3S 1 2s2p 3P 2 1s2p 1D 1 5.原子在6G 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 B μ3 15 ; B. 0; C. B μ25; D. B μ215- 6.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A.1P1; B.3S1; C .1S0; D.3 P0 . 7.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 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 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8.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 电子和d 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 A.4个 ; B.9个 ; C.12个 ; D.15个。 9.发生β+衰变的条件是 A.M (A,Z)>M (A,Z -1)+m e ; B.M (A,Z)>M (A,Z +1)+2m e ; C. M (A,Z)>M (A,Z -1); D. M (A,Z)>M (A,Z -1)+2m e 10.既参与强相互作用,又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只有: A.强子; B.重子和规范粒子; C.介子和轻子; D.介子和规范粒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赫实验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原子处于2P 1/2态,它的朗德因子g 值为___________。 4.85 36Kr 样品的原子核数N 0在18年中衰变到原来数目的1/3, 再过18年后幸存的原子核数为_________。 5.碳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原子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用简要的语言叙述玻尔理论,并根据你的叙述导出氢原子基态能量表达式。 四、(15分)①已知:35.1=?s ,86.0=?p ,01.0=?d ,求钠原子的电离电势.

团结主题班会课教案

团结主题班会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团结协作共享成功 一、活动目的: 1.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感悟与人交往的方法,学会与人交往。 3.感受团结互助带来的快乐。 4.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活动对象:高124班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3年5月12日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做好准备。 2. 教师准备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紧急脱险。 PPT展示游戏规则,主持人解读。 游戏参与者谈体会。 (二)走近、体验团结 1、分享故事----五个手指 2、小组游戏----生日排序 PPT展示游戏规则

说说你身边关于团结互助的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可以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三)反省团结 列举与团结相悖的言语、想法和做法,让学生反省:这里有没有你? (四)如何搞好团结,并发出倡议 1、首先要消除轻视,学会尊重、互助、合作,共同进步,打好团结的基础; 2、尊重别人,承认差异,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客观评价自己; 3、相信“我们能行”,并努力争取达到“我们能行。(五)建议: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 (六)集体朗诵 (七)、班会结束 1、班主任讲话: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团结互助的精神无时不在。我们开心时,希望可以有人一起分享,因为我们知道独享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有时难免也会遇到挫折、失败和困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团结合作来度过一些难关。 作为一个班集体,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有时想想,世界上这么大,为什么我不跟其他同学同班而就和你们一个班呢?这就

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暑假过去,新的学期到来了,一个开学主题班会是很有必要举行的,下面由为大家的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班会目的: 1)初三面临着升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新学期到来之时,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以新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新学期,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新学期中,展现自我,超越自我。最后以自己满意的成绩向社会回报,向学校回报,向父母回报。 2)新学期新开始,本学期无论在规范做人、纪律、还是融入集体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握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进步! 二、班会准备 1)每位同学写一份新学期新打算的演讲稿。(营销方案策划书) 2)班委会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自拟班规》。 3)班委会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三、班会活动过程: 班主任: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这也是我们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新学期里,每个同学一定都有自己的计划和奋斗目标。

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初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同学们,新学期新打算,你们做了怎样的计划和目标呢? 请班委会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做准备。 3、班委代表发言 作为班委会的一员,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表率。升入初中以来,我总认为时间长着呢,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不理想。在这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深造。 此外生活在这个班级中,我要和同学们团结起来,和睦相处在这个大集体里,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对自己的工作大胆负责,给同学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 谢谢班委会代表精彩的发言,下面请学生代表发言。 4、学生代表发言 来到闫什镇中学,相聚在九年级二班,是我们的缘分。原来,我从不预习,预习也就是只是个形式,做给老师看罢了,对于课堂四十分钟,心情好便听一点,心情不好也就开小差。学习也是依个人的喜好而定,喜欢的老师所教科目成绩优异,然而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科目成绩却十分差。现在是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到了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一定努力拼搏,为进入高中做好准备。另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班主任:

原子物理学09-10-2 A卷答案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原子物理学》试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应用物理系 考试日期2010年6月26日10:00-12:00

一、(共20分)电子、光子、相对论、波粒二象性等概念。 1、(本小题10分)若电子的动能和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的静止能量,求(1)电子的运动速度v 为多少倍光速c ,(2)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λe (nm )(3)光的波长λγ(nm ),(4)电子与光子的动量之比。 答:(1)电子的动能2k 0E 0.511MeV m c ==总能量 220202MeV 511.0MeV 511.0mc c m c m E E k ==+=+=,得出02m m = …..2分 因为)1(/2 20c m m υ-=,所以电子运动速度2/3c =υ(或0.866c ) …..2分 (2)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nm 0014.0eV 10511.0732.1nm eV 124032 32//62 00=???== ? = ==c m hc c m h m h p h e υλ .…2分 (3)光的波长61240eV nm 0.0024nm 0.51110eV e c hc h λν ν?= = ==? …..2分 (4 )电子与光子的动量之比 //e e e p h p h p p γ γγλλ=== …..2分 2、(本小题10分)在康普顿散射中,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的静止能量,试求在散射 角度θ=120°方向探测散射光子的能量E γ'(MeV ),以及对应的反冲电子的动量e p (以电子的静止质量m 0和光速c 表示)。 答:入射光子的能量200/E hc m c νλ== ………… …1分 康普顿散射后波长改变量00(1cos )h m c λλλθ'?=-=- 散射光子的能量为: 02 00200///(1cos )1(1cos120)/2 0.40.511MeV 0.2044MeV 1(10.5)5 hc hc E hc h hc m c m c hc m c νλλλθλ''== =+ -+ -?= ==?=++ …… ………4分 电子获得的动能来源于光子能量的减少,电子动能2 2 2 0002/53/5m c m c m c -= ……2分 根据相对论效应:2 2 2 2 2 2 24 000(3/5)E m c m c c p m c =+=+ ……………2分 得电子的动量为0p c = ……………1分

原子物理学期末自测题

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A.10-10cm; B.10-8m C.10-10m D.10-13m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 A.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 B. α粒子只偏差2°~3°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 A.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B.散射物太厚 C.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 D.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 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试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 A.1/4 B.1/2 C.1 D.2 5、动能E =40keV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 K 为(m): A.5.9 B.3.0 C.5.9╳10-12 D.5.9╳10-14 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 A.2 B.1/2 C.1 D .4 7,每10000 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围.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 A. 16 B.8 C.4 D.2 8、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的粒子数之比为: A. 9,, 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 A B C D 10、氢原子光谱莱曼系和巴耳末系的系线限波长分别为: A.R/4 和R/9 B.R 和R/4 C.4/R 和9/R D.1/R 和4/R

11、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 A.13.6V和10.2V;B.–13.6V和-10.2V;C.13.6V和3.4V;D.–13.6V和-3.4V 12 A.5.29×10-10m B.0.529×10-10m C. 5.29×10-12m D.529×10-12m 电子的动能为1eV,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1.22nm。 13、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H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α A.13.6 B.12.09 C.10.2 D.3.4 14、用能量为12.7eV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受激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出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 A.3 B.10 C.1 D.4 15、按照玻尔理论基态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 A.1/10倍 B.1/100倍 C .1/137倍 D.1/237倍 16、已知一对正负电子绕其共同的质心转动会暂时形成类似于氢原子的结构的“正电子素”那么该“正电子素”由第一激发态跃迁时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应为: A. 17 A.-3.4eV B.+3.4eV C.+6.8eV D.-6.8eV +的第一轨道半径是: 18、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H e A. +处于第一激发态(n=2)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 19、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 e -10m-10-10-10m +离子中基态电子的电离能能是: 20、在H e A.27.2eV B.54.4eV C.19.77eV D.24.17eV 21、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 A电子自旋的存在B原子能量量子化C原子具有磁性D原子角动量量子化 22、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假设波长为100nm,应加多大的加速电压: A.6V; B.24.4V;5V; D.15.1V 23、如果一个原子处于某能态的时间为10-7S,原子这个能态能量的最小不确定数量级为(以焦耳为单位):

主题班会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绿色环保 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队课的主题是:绿色环保 二、那么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是哪个国家制定的呢?(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是美国内部拉斯加州制定的。) 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呢?(1979年2月,我国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 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师:同学人们你们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吗? (为我们提供木材、果品、药材和工业原料,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弱噪声,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师:对,森林的作用有很多很多,据说40亿年以前,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炽热的二氧化碳气体集聚在地球表面,温度高达摄氏540度左右,当时尘土风暴四起,满目荒凉,什么也没有。自从地壳稳定,温度下降,绿色植物诞生以后,才开始了生命,才有了动物和人。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生命之歌。但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全球的森面积越来越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外,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看还有哪些?(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师:那么这些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呢?(自由发言)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首次举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决定把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

环境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学生小组讨论,征集环保金点子。 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刀、一次性笔、一次性照相机…… 三、小结: 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到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灾难。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应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和新的生活时尚。选择这种时尚虽然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我们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不愿用向后代透支的资源,来营造自己一时的方便。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走进多次使用和永续发展的时代。 2009.3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活动重点】 了解环保知识,明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活动难点】 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环境的材料。

初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pdf

初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 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小编收集了初中德育主 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 初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 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 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青少年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 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 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 活动目的: 1、通过看录像、听录音、阅读材料、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2、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 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开班会前,我们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班会的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2、关于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4、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主持人: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 高中生,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 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一)、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 邦,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 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 (放完录像)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 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在一起生活的 同学们呢?看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请欣 赏由高烨等表演的小品:《快乐的同学们》 (表演结束)主持人:通过这个小品,大家认为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家里来 客了》 (二)、校园文明礼仪 主持人: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礼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被称为“文章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1 临沂师范大学物理系 原子物理期末考试(卷一) (1)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原理:加速电子与基态汞原子之间的碰撞非弹性碰撞,使汞原子吸收4.9电子伏特的电子转移能量并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当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回到基态时,它会发出2500埃的紫外光。(3分) 结论:证明汞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意味着证明玻尔的理论是正确的。(2分) 2.泡利不相容原理。 2.在费米子系统中,两个或更多的费米子不允许处于相同的量子态。(5分) 3.x光识别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3.内壳中的电子填充空位产生识别光谱。(5分)4。什么是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举个例子。 4.原子核的自发发射???辐射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4分)例(略)(1分) 5.为什么核裂变和核聚变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5.因为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比轻或重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大约8.6兆电子伏,所以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巨大的能量。(5分) 第二,(20分)写下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和原子态。如果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在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会发射出多少条谱线?试着画一个能级转换图并解释它。 (2)、(20分钟)(1)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1 s22s 22p 63s;原子基态是2S1/2。(5分) (2)当价电子被激发从4s态跃迁到基态时,它们可以发射4条谱线。(6分)(3分)根据过渡选择规则?l=?1,?j。0,?1 (3分) 能级跃迁图为(6分) 42S1/2 32P3/2 32P1/2 32S1/2 (3)、(15)对于电子构型3p4d,(1)当ls耦合时,写下所有可能的光谱项符号;(2)如果放在磁场中,这个电子构型会分裂成多少能级?(3)在这些能级之间有多少可能的偶极辐射跃迁?三,(15点)(1)可能的原子状态是 1 P1,1D2,1F 3;3P2,1,0,3D3,2,1,3F4,3,2 .(7 点数) (2)总共60个能级。(5分) (3)由相同电子构型形成的原子态之间没有偶极辐射跃迁。(3分) 2

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d

原子物理学D 卷 试题第1页(共3页) 原子物理学D 卷 试题第2页(共3页) 皖西学院 学年度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 卷) 系 专业 本科 级 原子物理学课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在认识原子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模型的进程中, 实验起了 重大作用。 2. 夫兰克-赫兹实验中用 碰撞原子,测定了使原子激发的“激发电势”,从而 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 。 3. 线状光谱是 所发的,带状光谱是 所发的。 4.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是由于电子的 和 相互作用,导致碱 金属原子能级出现双层分裂(s 项除外)而引起的。 5.α 衰变的一般方程式为:α →X A Z 。放射性核素能发生α衰变的 必要条件为 。 6.原子中量子数l m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7.X 射线管发射的谱线由 和 两部分构成,它们产生的机制分别是: 和 。 8.二次电离的锂离子+ +Li 的第一玻尔半径,电离电势,第一激发电势和赖曼系第一条 谱线波长分别为: , , 和 。 9.泡利为解释β衰变中β粒子的 谱而提出了 假说,能谱的最大值对应于 的动量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两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分别为:31=l ,22=l ,则其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可 取数值为下列哪一个? (A )0,1,2,3 (B )0,1,2,3,4,5 (C )1,2,3,4,5 (D )2,3,4,5 ( ) 2. 静止的Rb 22688发生α衰变后,α粒子和子核动量大小之比为多少? (A )111:2 (B )3:111 (C )2:111 (D )1:1 ( ) 3. 在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中,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s l m m l n ,由此判 定下列状态中哪个状态是存在的? (A )(1,0,0,-1/2) (B )(3,1,2,1/2) (C )(1,1,0,1/2) (D )(3,4,1,-1/2) ( ) 4. 在核反应O n n O 15 8168)2,(中,反应能MeV Q 66.15-=,为使反应得以进行,入射粒 子的动能至少为多少? (A )15.99MeV (B )16.64MeV (C )18.88MeV (D )克服库仑势,进入靶核 ( ) 5. 钾原子的第十九个电子不是填在3d 壳层,而是填在4s 壳层,下面哪项是其原因? (A ) 为了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 (B ) 为了使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C ) 因为两状态光谱项之间满足关系 );3()4(d T s T < (D ) 定性地说,3d 状态有轨道贯穿和极化效应,而4s 状态没有轨道贯穿和极化 效应。 ( ) 6. 基态原子态为23 D 的中性原子束,按史特恩-盖拉赫方法,通过不均匀横向磁场后分 裂成多少束? (A )2; (B )3; (C )5; (D )7。 ( )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共20个主题).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杨艳丹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初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A转身,相互,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损害了集体的名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如何,请大家再看第二场。

关于原子物理学试题

高校原子物理学试题 试卷 一、选择题 1.分别用1MeV的质子和氘核(所带电荷与质子相同,但质量是质子的两倍)射向金箔,它们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之比为: A.1/4; B.1/2; C.1; D.2.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适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 A.4; B.6; C.10; D.12. 3.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n=4时氢原子最扁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 A.1; B.2; C.3; D.4. 4.f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可能取值为: A.1/2,3/2; B.3/2,5/2; C.5/2,7/2; D.7/2,9/2. 5.碳原子(C,Z=6)的基态谱项为 A.3P O ; B.3P 2 ; C.3S 1 ; D.1S O . 6.测定原子核电荷数Z的较精确的方法是利用 A.α粒子散射实验; B. x射线标识谱的莫塞莱定律; 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D.磁谱仪. 7.要使氢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所需温度的数量级至少应为(K) A.107; B.105; C.1011; D.1015. 8.下面哪个粒子最容易穿过厚层物质? A.中子; B.中微子; C.光子; D.α粒子 9.在(1)α粒子散射实验,(2)弗兰克-赫兹实验,(3)史特恩-盖拉实验,(4)反常塞曼效应中,证实电子存在自旋的有: A.(1),(2); B.(3),(4); C.(2),(4); D.(1),(3). 10.论述甲:由于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使得碱金属原子的能级对角量子数l的简并消除. 论述乙:原子中电子总角动量与原子核磁矩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论述甲正确,论述乙错误; B.论述甲错误,论述乙正确; C.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无联系; D.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有联系. 二、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 1.氢原子赖曼系和普芳德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之比为(). 2.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倍. 3.被电压100伏加速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埃. 4.钠D 1 线是由跃迁()产生的. 5.工作电压为50kV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埃. 6.处于4D 3/2 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等于(). 7.双原子分子固有振动频率为f,则其振动能级间隔为(). 8.Co原子基态谱项为4F 9/2 ,测得Co原子基态中包含8个超精细结构成分,则Co核自旋I=(). 9.母核A Z X衰变为子核Y的电子俘获过程表示()。 10.按相互作用分类, 粒子属于()类.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共20个主题)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1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杨艳丹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 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 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 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 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 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 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 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 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 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初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 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 A转身,相互,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 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事件时有发生。这 典明中学石春晖收集整理1

原子物理学试题(F卷)

1 宁夏师范学院学院2012——2013学年 《原子物理学》复习试题(F 卷) 说明:(1)本试题共3 页 三 大题,适用于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 (2)常数表: h = 6.626 ?10-34J ?s = 4.136?10-15eV ?s ;R ∝ = 1.097?107m -1;e = 1.602 ? 10-19C ; N A = 6.022?1023mol -1; hc = 1240eV ?nm ;k = 1.380?10-23J ?K -1 = 8.617?10-5eV ?K ; m e = 9.11?10-31kg = 0.511Mev/c 2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a 0 = 0.529?10-10m ;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 ;μB = 9.274?10-24J ?T -1 = 5.788?10-5eV ?T -; u = 1.66?10-27kg = 931MeV/c 2; e 20 4πε = 1.44eV ?nm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He 原子1P 1→1S 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若其波数间 距为?~v ,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今测得?~.v =-04671cm , 则B = 特斯拉。 3.二次电离的碳离子(C ++)按其能级和光谱的特点,应属于类 离子;其基态原 子态是_______________;由2s3p P 3 210,,态向2s3s S 31态跃迁可产生 条光谱线。 4.按照电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中 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 同一壳层中 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第一、三、五壳层 分别用字母表示应依次是 、 、 。 5.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V ,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 nm 。 6.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内容表示为: 。 7.α衰变的表达式为: ; α衰变发生的条 件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1.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 ) A. 相对论效应; B. 原子实极化; 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2.由状态2p3p 3 P 到2s2p 3 P 的辐射跃迁:( ) A. 可产生9条谱线; B. 可产生7条谱线; C. 可产生6条谱线; D. 不能发生。 3.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 ) A. 2条; B. 3条; C. 5条; D. 不分裂。 4.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 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 狭义相对论; D. 经典理论。 5.原子中轨道磁矩μL 和轨道角动量L 的关系应为:( ) A .;μL e e m = L B .;μL e e m = 2L C .;μL e e m =-2L D ..μL e e m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