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考数学复习 第15课时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运用》教学课件

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 14-4 中的
(C )
图14-4
[变式训练] (2010·青岛)函数 y=ax-a 与 y=ax(a≠0)在同一直角
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 14-5 中的
( D)
图14-5
题组三 交点问题与不等式
【例 3】 (2012·阜新)如图 14-6 所示,反比例函数 y1=kx1的图象
(D)
A.2
B.4
图14-2 C.6
D.8
题组一 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例 1】 如图 14-3 所示,正比例函数 y
=k1x 与反比例函数 y=kx2的图象相交于
点 A、B 两点,若点 A 的坐标为(2,1),
则点 B 的坐标是
(D )
A.(1,2)
B.(-2,1)
图14-3
C.(-1,-2)
D.(-2,-1)
∵6x=-3,x=-2, ∴点C坐标(-2,-3).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6-k+2k+ b=b= 1,-3,∴k=12,b=2. ∴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12x-2. (3)AB∥CD.理由如下:∵CA⊥x轴,DB⊥y轴,点C(-2,-3), 点(6,1).∴A(-2,0),B(0,1). 设直线AB解析式为y=mx+n, ∴- n=2m1,+n=0,∴mn==112,, ∴yAB=12x+1,
D.第四象限
解析:由反比例函数y随x增大而增大,可知k<0,而一次函
数在k<0,b<0时,经过二三四象限,从而可得答案.
5.(2013·孝感)如图 14-2 所示,函数 y=-x 与函数 y=-4x的图
象相交于 A,B 两点,过 A,B 两点分别作 y 轴的垂线,垂足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2)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的值是( )
A、 -1或1; B、小于 的任意实数; C、-1; D、不能确定
(3)下列函数中,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B. C. D. .
(4)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A( , ),B( , ),且 ,
(1)如图3,在反比例函数 (x<0)的图象上任取一点 ,过 点分别作 轴、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那么四边形 的面积为.
(2)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如图4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x轴,垂足为N.如果S△MON=2,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5,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
(6)已知y与2x-3成反比例,且 时,y=-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7)已知函数 ,其中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且当 =1时, =1;
=3时, =5.求:(1)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2)当 =2时, 的值.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要点:
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2、位置:(1)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2)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
2.已知正比例函数 和反比例函授 的图像都经过点(2,1),则 、 的值分别为( )
A = , = B =2, = C =2, =2 D = , =2
3.反比例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图像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4.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1和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都经过点(2,m),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运用ppt课件

A
D
EO
x
C
B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小结4:看到求函数的关系式,想到利用待定系数法 ; 看到交点坐标,想到是两个函数关系式组成 方程组的解; 看到面积,想到 三角形面积公式,不规则图形 的面积要转化为和它有关的规 则图形的面积来求解.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点 ③k>0时,y随的x增大 ③k>0时,y随的x增大
而_减__小(在每个象限
而_增__大_
内)
k<0时,y随的x增 大而增__大_ (在每个
k<0时,y随的x增 大而_减__小_
象限内)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知识考点•对应精练
【知识考点】 (1)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点的对称性 (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3)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像交点问题及不等式 (4)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几何综合题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4.如图所示,函数 y=-x 与函数 y=-4x的图象相交于 A,B 两
点,过 A,B 两点分别作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C,D.则
四边形 ACBD 的面积为
( D)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题组二 函数图象的共存
【例 2】当 a≠0 时,函数 y=-ax+1 与函数 y=ax在同一坐
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B )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深度剖 课堂回顾 ·巩固提升
初三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教案

点坐标 线段长 三角形面积
拓展提高:当直线AB绕点A顺时针旋转与反比例函数 (x<0)的图象交于B点,且与x轴交于点C,且AB=2BC,求点B、C的坐标和直线AB表达式.
过 点作 轴的平行线,过 点作 轴的平行线,这两条直线交于点F,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ABE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
1.交点坐标:
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交点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2.交点个数:
(1)从图象上看:
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交点个数由 值的符号来决定.
① 值同号,两函数图象必有两个交点(当 时,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两交点关于原
若y轴上有一点P,且S△PAB=14,
求P点坐标;
若坐标轴上有一点P,且S△PAB=14,
求P点坐标.
【方法归纳】
三角形面积 点坐标
变式二:在例2的已知条件下,过点A作AE⊥x轴与E,当直线AB绕着点A转动时,与 轴的交点为D(b,0),并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还有一个交点的情形下,求△AED的面积S与b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b的取值范围.
学生总结,理解.
学生思考,求解.
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与原点连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情况进行总结.
从函数表达式求点坐标,再由点坐标求函数表达式.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法归纳】
表达式点坐标表达式点坐标
例2:已知:如图,已知A(-1,6),B(n,-1)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7反比例函数及其运用(解析版)

反比例函数及其运用复习考点攻略考点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 x=(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y kx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k y x =(k 是常数.k ≠0)中x .y 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ky x=(k 是常数.k ≠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也是非零实数. 【例1】下列函数中.y 与x 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A .xyB .3x +2y =0C .y =D .y =【答案】A考点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2)性质: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kx 21x +表达式 ky x=(k 是常数.k ≠0) kk >0k <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 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增减性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y =x 和y =-x .对称中心为原点. 【注意】(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应多取一些点.描点越多.图象越准确.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2)随着|x |的增大.双曲线逐渐向坐标轴靠近.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反比例函数ky x=中x ≠0且y ≠0.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都是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当k >0时.在每一象限(第一、三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但不能笼统地说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当k <0时.也不能笼统地说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例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y ax a =-(0)ay a x=≠【答案】D【解析】当时..则一次函数经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一 、三象限.故排除A.C 选项; 当时..则一次函数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B 选项.故选:D .【例3】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或【答案】B【解析】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①若点A 、点B 同在第二或第四象限.∵.∴a -1>a+1.此不等式无解;②若点A 在第二象限且点B 在第四象限.∵.∴.解得:; ③由y 1>y 2.可知点A 在第四象限且点B 在第二象限这种情况不可能.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考点三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ky 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y x=(k ≠0); (2)把已知一对x .y 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 的方程; (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 ;(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 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例4】点A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到x 轴的距离为3.若点A 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0a >0a -<y ax a =-(0)ay a x=≠0a <0a ->y ax a =-(0)ay a x=≠()11,A a y -()21,B a y +(0)ky k x=<12y y >a 1a <-11a -<<1a >1a <-1a >(0)ky k x=<12y y >12y y >1010a a -⎧⎨+⎩<>11a -<<a 11a -<<A.y=12xB.y=-12xC.y=112xD.y=-112x【答案】B【解析】设A点坐标为(x.y).∵A点到x轴的距离为3.∴|y|=3.y=±3.∵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x2+y2=52.解得x=±4.∵点A在第二象限.∴x=-4.y=3.∴点A的坐标为(-4.3).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选B.考点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ABC=2S△ACO=|k|;(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x=交于A、B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C.则S△AOB=S△AOC+S△BOC=1||2AOC y⋅+1||2BOC y⋅=1(||||)2A BOC y y⋅+;(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x y,.k x 12 x-()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例5】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OBC 的面积为9.则k =__________.【答案】6【解析】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ODE 的面积和△OAC 的面积相等.∴△OBC 的面积和四边形DEAB 的面积相等且为9. 设点D 的横坐标为x .纵坐标就为. ∵D 为OB 的中点.∴EA =x .AB =. ∴四边形DEAB 的面积可表示为:(+)x =9;k =6. 故答案为:6.【例6】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y x=的图象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1S =阴影.则12S S +=ky x=k x 2k x12k x 2k xA .8B .6C .5D .4【答案】B【解析】∵点A 、B 是双曲线y =上的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得两个矩形的面积都等于|k |=4.∴S 1+S 2=4+4-1×2=6.故选B .考点五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涉及自变量取值范围型当一次函数1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时.联立两个解析式.构造方程组.然后求出交点坐标.针对12y 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只需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部分所对应的x 的范围.例如.如下图.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A x x >或0B x x <<;同理.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0A x x <<或B x x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1)从几何角度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由k 值的符号来决定. ①k 值同号.两个函数必有两个交点;②k 值异号.两个函数可能无交点.可能有一个交点.也可能有两个交点;(2)从代数角度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主要取决于两函数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例7】已知抛物线y =x 2+2x +k +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4xA.B.C.D.【解析】∵抛物线y=x2+2x+k+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4﹣4(k+1)>0.解得k<0.∴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考点六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8】如图.△OAC和△BA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ADB=90°.反比例函数y=k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若xOA2−AB2=12.则k的值为______.【解析】设B点坐标为(a,b).∵△OAC和△BA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C.AB=√2AD.OC=AC.AD=BD.∵OA2−AB2=12.∴2AC2−2AD2=12.即AC2−AD2=6.∴(AC+AD)(AC−AD)=6.∴(OC+BD)⋅CD=6.∴a⋅b=6.∴k=6.故答案为:6..(其中mk≠0)图象交于【例9】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mxA(−4,2).B(2,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ABO的面积;(3)请直接写出当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解析】(1)∵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 x(mk ≠0)图象交于A(−4,2).B(2,n)两点.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n =−4. ∴{2=−4k +b−4=2k +b .解得{k =−1b =−2.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又知A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m =−8. 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 (2)在y =−x −2中.令y =0.则x =−2. ∴OC =2.∴S △AOB =12×2×2+12×2×4=6; (3)根据两函数的图象可知:当x <−4或0<x <2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函数:①2x y =;②2y x =;③12y x=-;④12y x -=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①不是正比例函数.②③④是反比例函数.故选C .2.点A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x 轴的距离为3.若点A 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A .y =12xB .y =-12xC .y =112xD .y =-112x【答案】C【解析】∵反比例函数y =-中.k =-6.∴只需把各点横纵坐标相乘.结果为-6的点在函数图象上.四个选项中只有C 选项符合.故选C . 3. 已知点A (1.m ).B (2.n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则( ) A .0m n << B .0n m << C .0m n >>D .0n m >>【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0)k y k x =<.它的图象经过A (1.m ).B (2.n )两点.∴m =k <0.n =2k<0.∴0m n <<.故选A .4.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点A 在原点.顶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 在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运动.且AC =BC .则△ABC 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不变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不变【答案】A【解析】如图.作CD ⊥AB 交AB 于点D .则S △ACD =.∵AC =BC .∴AD =BD .∴S △ACD =S △BCD . ∴S △ABC =2S △ACD =2×=k .∴△ABC 的面积不变.故选A .6x 2k2k5.如图.点.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分别向轴、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连接...若四边形的面积记作.的面积记作.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点P (m.1).点Q (−2.n )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 ∴m×1=−2n =4.∴m =4.n =−2.∵P (4.1).Q (−2.−2).∵过点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N.∴S 1=4.作QK ⊥PN.交PN 的延长线于K.则PN =4.ON =1.PK =6.KQ =3. ∴S 2=S △PQK −S △PON −S 梯形ONKQ =×6×3−×4×1−(1+3)×2=3.∴S 1:S 2=4:3.故选:C .6. 已知一次函数y 1=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k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1)P m (-2,)Q n 4y x=P x y M N OP OQ PQ OMPN 1S POQ △2S 12:2:3S S =12:1:1S S =12:4:3S S =12:5:3S S =4x121212A .x <-1或0<x <3B .-1<x <0或x >3C .-1<x <0D .x >3【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知.一次函数y 1=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kx的交点是(-1.3).(3.-1).∴当y 1<y 2时.-1<x <0或x >3.故选B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y kx b k =+≠与()0my m x=≠的图象相交于点()()2,3,6,1A B --.则不等式mkx b x+>的解集为( )A .6x <-B 60x -<<.或2x >C .2x >D 6x <-.或02x <<8. 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y 1=1k x(x >0)及y 2=2k x (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k 1-k 2的值为( )A .2B .3C .4D .-4【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 ∴△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12k −22k =2.∴k 1–k 2=4.故选C . 9. 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by x-=.其中ab <0.a 、b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正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与已知相矛盾. 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10. 如图.一次函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是A(−4,0).B(0,2).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Q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P 满足:①PA ⊥x 轴;②PO =√17(O 为坐标原点).则四边形PAQO 的面积为( )A. 7B. 10C. 4+2√3D. 4−2√3【答案】C【解析】∵一次函数y =ax +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是A(−4,0).B(0,2). ∴−4a +b =0.b =2. ∴a =12.∴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12x +2. 设P(−4,n).∴√(−4)2+n 2=√17. 解得:n =±1.由题意知n =−1.n =1(舍去). ∴把P(−4,−1)代入反比例函数y =mx . ∴m =4.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4x .解{y =12x +2y =4x 得.{x =−2+2√3y =√3+1.{x =−2−2√3y =1−√3. ∴Q(−2+2√3,√3+1).∴四边形PAQO 的面积=12×4×1+124×2+12×2×(−2+2√3)=4+2√3. 故选:C .第二部分 填空题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是2.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令y=2x 中y=2.得到2x=2.解得x=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点的坐标是(1,2).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将点(1,2)代入.得.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 12.如图.直线y =x 与双曲线()0ky k x=>的一个交点为A .且OA =2.则k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2【解析】∵点A 在直线y =x 上.且OA =2.∴点A的坐标为把得.∴k=2.故答案为:2. 13. 已知(),3A m 、()2,B n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m n =__________.【答案】23-【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将(),3A m 、()2,B n -分别代入.得 3k m =.2k n =-. 2y x =2y x=2y x =ky x=122k =⨯=2y x =2y x=(22),(22),ky x=22=∴2332k m k n ==--. 故答案为:23-. 14.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则k 1+k 2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0【解析】∵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上.∴k 1=ab ; 又∵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B (a .–b ).∵点B 在双曲线y =上.∴k 2=–ab ;∴k 1+k 2=ab +(–ab )=0.故答案为:0. 15.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 作轴.垂足为点C .D 为AC 的中点.若的面积为1.则k 的值是【答案】4【解析】点A 的坐标为(m.2n ).∴.∵D 为AC 的中点.∴D (m.n ). ∵AC ⊥轴.△ADO 的面积为1.∴. ∴.∴ 16. 如图.反比例函数y =24x(x >0)的图象与直线y =32x 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kx(k ≠0)相交于点B .若△OAB 的面积为18.则k 的值为______.【答案】41k x2k x1k x2k x y x=AC x ⊥AOD ∆2mn k =x ()ADO11121222S AD OC n n m mn =⋅=-⋅==2mn =24k mn ==【解析】:由题意得.{y =24xy =32x .解得:{x 1=4y 1=6.{x 2=−4y 2=−6(舍去). ∴点A(4,6).(1)如图1.当y =kx 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B 在点A 的下方. 过点A 、B 分别作AM ⊥x 轴.BN ⊥x 轴.垂足分别为M 、N . 设点B 坐标为(b,24b ).则ON =b .BN =24b.∴点A(4,6).∴OM =4.AM =6;∵S △AOB =S △AOM +S 梯形AMNB −S △BON =S 梯形AMNB . ∴18=12(6+24b)(b −4).解得.b 1=8.b 2=−2(舍去) ∴点B(8,3).代入y =kx 得. k =38; (2)如图2.当y =kx 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B 在点A 的上方. 过点A 、B 分别作AM ⊥y 轴.BN ⊥y 轴.垂足分别为M 、N . 设点B 坐标为(b,24b ).则ON =24b.BN =b .∴点A(4,6).∴OM =6.AM =4;∵S △AOB =S △AOM +S 梯形AMNB −S △BON =S 梯形AMNB . ∴18=12(b +4)(24b −6). 解得.b 1=2.b 2=−8(舍去) ∴点B(2,12).代入y =kx 得. k =6;故答案为:6或38.第三部分 解答题三、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共56分)17. 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答案】(1)y =–x –2.y =–;(2)6【解析】(1)∵B (2.–4)在y =图象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点A (–4.n )在y =–图象上. ∴n =2. ∴A (–4.2).∵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经过A (–4.2).B (2.–4).∴.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如图.令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C 点.mx8xmx 8x8x4224k b k b -+=+=-⎧⎨⎩12k b =-=-⎧⎨⎩当x=0时.y =–2. ∴点C (0.–2). ∴OC =2.∴S △AOB =S △ACO +S △BCO =×2×4+×2×2=6. 18.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x=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 (1.-k +4). (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答案】(1).y =x +1;(2)B 的坐标为(-2.-1).x <-2或0<x <1 【解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 (1.-k +4). ∴.即-k +4=k . ∴k =2.∴A (1.2).∵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A (1.2). ∴2=1+b .∴b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1.12122y x=ky x=41kk -+=2y x=(2)由.消去y .得x 2+x -2=0. 即(x +2)(x -1)=0. ∴x =-2或x =1. ∴y =-1或y =2.∴或.∵点B 在第三象限. ∴点B 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1. 19.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相交于.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下平移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值.【答案】(1);(2)b 的值为1或9. 【解析】(1)由题意.将点代入一次函数得: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2)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联立整理得: 12y x y x ⎧=+⎪⎨=⎪⎩21x y ⎧=-⎨=-⎩12x y ⎧=⎨=⎩5y x =+ky x=k 0k ≠(1,)A m -B 5y x =+y b (0)b >ky x=b 4y x=-(1,)A m -5y x =+154m =-+=(1,4)A -∴(1,4)A -ky x=41k =-4k =-4y x =-5y x =+y b 5y x b =+-54y x by x =+-⎧⎪⎨=-⎪⎩2(5)40x b x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此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得则b 的值为1或9.20.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n 为常数.且n ≠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 .CD ⊥x 轴.垂足为D .若OB =2OA =3OD =1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记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E .求△CDE 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的解集.【答案】(1)y =–2x +12;(2)140;(3)x ≥10.或–4≤x <0 【解析】(1)由已知.OA =6.OB =12.OD =4.∵CD ⊥x 轴.∴OB ∥CD .∴△ABO ∽△ACD . ∴=.∴=.∴CD =20. ∴点C 坐标为(–4.20).∴n =xy =–80.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把点A (6.0).B (0.12)代入y =kx +b 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12; (2)当–=–2x +12时.解得x 1=10.x 2=–4; 当x =10时.y =–8.∴点E 坐标为(10.–8). ∴S △CDE =S △CDA +S △EDA =×20×10+×8×10=140; 5y x b =+-4y x=-∴2(5)40x b x +-+=∴2(5)440b ∆=--⨯=121,9b b ==nxnxOA AD OBCD 61012CD80x0612k b b =+=⎧⎨⎩212k b =-=⎧⎨⎩80x1212(3)不等式kx +b ≤.从函数图象上看.表示一次函数图象不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 ∴由图象得.x ≥10.或–4≤x <0. 21.如图.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 1x +b >的x 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3)点P 在线段AB 上.且S △AOP ∶S △BOP =1∶2.求点P 的坐标. 【答案】(1)x <–1或0<x <4;(2)y =–(3)P (.)【解析】(1)∵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由图象可得:k 1x +b >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1或0<x <4; (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过点A (–1.4).B (4.n ). ∴k 2=–1×4=–4.k 2=4n .∴n =–1.∴B (4.–1). ∵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过点A .点B .∴. 解得k =–1.b =3.∴直线解析式y =–x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3)设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为C .∴C (0.3).∵S △AOC =×3×1=. ∴S △AOB =S △AOC +S △BOC =×3×1+×3×4=. n x2k x 2k xx 332k x2k x 11441k b k b -+=+=-⎧⎨⎩4x 12321212152∵S△AOP :S △BOP =1:2.∴S △AOP =×=. ∴S △COP =–=1.∴×3x P =1.∴x P =. ∵点P 在线段AB 上.∴y =–+3=.∴P (.).22.如图.反比例函数1k y x=和一次函数2y mx n =+相交于点()1,3A .()3,B a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连接OA.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题意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2y x =+(2)见解析【解析】(1)∵反比例函数1k y x =和一次函数2y mx n =+相交于点()1,3A .()3,B a -. ∴k=1×3=3.∴13y x=. ∴-3a=3.解得:a=-1.∴B(-3.-1).∴331m n m n +=⎧⎨-+=-⎩.解得:12m n =⎧⎨=⎩. ∴22y x =+;(2)设P(t.0).∵()1,3A .∴222(1)(03)(1)9t t -+-=-+t 221310+. 15213525232122323732373∵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OA=AP 或OA=OP.当OA=AP 时.22(1)9(10)t -+=.解得:1220t t ==,(不符合题意.舍去). ∴P(2.0);当OA=OP 时.t 10解得:10.∴10.0)或P(10.0).综上所述:存在点P.使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P 坐标为:(2.0) 或10.0)或(10.0).。
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

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原创版4篇】目录(篇1)一、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二、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案例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技巧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总结正文(篇1)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函数模型。
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当ku003e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u003c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一次函数是指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相互转换来解决问题。
反比例函数的一次项系数k可以转化为斜率,当ku003e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四个象限中,第一、三象限的分界线为y=x;第四、二象限的分界线为y=-x;当ku003c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四个象限中,第二、四象限的分界线为y=x;第一、三象限的分界线为y=-x。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目录(篇2)一、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二、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案例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技巧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拓展正文(篇2)初中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相结合做题方法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知识点汇总及典例分析

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坐标平面上的点与 有序实数对 构成一一对应;2. 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3.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两点之间的距离二、函数的概念1.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 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使解析式 (2)实际问题具有 意义3.函数的表示方法; (1) (2) (3) 三、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k≠0). 2.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经过( , )和( , )两点的一条直线.4.若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 相等,表示两直线 ;若两直线垂直,则 。
5.的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直线越 ;四、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或 (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k >0,b >0k >0,b <0k <0,b >0k <0,21212211P P )0()0()2(y y y P y P -=, ,,,21212211P P )0()0()1(x x x P x P -=, , ,, 3.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y =k x(k≠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 =k x(k≠0)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y 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 、B ,则所得矩形OAPB 的面积为 。
【例题精讲】 例1.函数22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例2.已知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n = .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0,0),点B 的 坐标为(8,0),点C 、D 在以OA 为直径的半圆M 上,且四边形OCDB 是平行四边形,点C 的坐标为例4.一次函数y=(3a+2)x -(4-b),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 、b 的取值范围。
2019秋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综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的综合(新版)湘教版

考点综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的综合◆类型一 同一坐标系中判断图象1.函数y =ax (a ≠0)与y =a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2.(2016·杭州中考)设函数y =k x(k ≠0,x >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z =1y,则z 关于x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类型二 求交点坐标或根据交点求(取)值3.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2),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方法4①】4.(2016·岳阳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和反比例函数y =4x (x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利用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4x<k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方法5】5.★(2016-2017·张家界市桑植县期中)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5x的图象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那么(x 2-x 1)(y 2-y 1)的值为________.【方法4②】6.如图,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经过点A (-1,4),直线y =-x +b (b ≠0)与双曲线y =k x在第二、四象限分别相交于P ,Q 两点,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1)求k 的值;(2)当b =-2时,求△OCD 的面积;(3)连接OQ ,是否存在实数b ,使得S △ODQ =S △OCD ?若存在,请求出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正比例函数y 1=mx (m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k x(k >0)的图象交于点A (n ,4)和点B ,AM ⊥y 轴,垂足为M .若△AMB 的面积为8,若y 1>y 2,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方法5】◆类型三 与面积相关的问题(含k 的几何意义)8.如图,矩形AOCB 的面积为4,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的一支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 ,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A .y =4xB .y =2xC .y =1xD .y =12x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直线y =x -2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连接OA .若S △AOB ∶S △BOC =1∶2,则k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610.(2016-2017·常德市澧县期中)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A (3,0),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交于点B (-1,a ),连接BO ,若S △AOB =3.(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为C 点,求S △OCB .◆类型四 与几何图形的综合11.如图,点A 的坐标是(2,0),△ABO 是等边三角形,点B 在第一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经过点B ,则k 的值是__________.【方法3】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2.如图,A (4,0),B (3,3),以AO ,A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 ,则经过C 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13.★(2016·菏泽中考)如图,△OAC 和△BA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 =∠ADB =90°,反比例函数y =6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 ,则△OAC 与△BAD 的面积之差为( )A .36B .12C .6D .3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C 与原点O 重合,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点D 的坐标为(4,3).(1)求k 的值;(2)将这个菱形沿x 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D 落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平移的距离.考点综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的综合 1.D 2.D3.(1,2) 4.1<x <45.-20 解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5x的图象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点A ,B 关于原点对称,∴x 1=-x 2,y 1=-y 2,∴(x 2-x 1)(y 2-y 1)=2x 2·2y 2=4x 2y 2=-5×4=-20.6.解:(1)∵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经过点A (-1,4),∴k =-1×4=-4;(2)当b =-2时,直线解析式为y =-x -2.∵当y =0时,-x -2=0,解得x =-2,∴C (-2,0).∵当x =0时,y =-x -2=-2,∴D (0,-2),∴S △OCD =12×2×2=2;(3)存在.当y =0时,-x +b =0,解得x =b .则C (b ,0),∵S △ODQ =S △OCD ,∴点Q 和点C 到OD 的距离相等,而Q 点在第四象限,∴Q 的横坐标为-b ,当x =-b 时,y =-x +b =2b ,则Q (-b ,2b ),∵点Q 在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上,∴-b ·2b =-4,解得b =-2或b =2(舍去),∴b 的值为- 2.7.解:∵正比例函数y 1=mx (m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k x(k ≠0)的图象交于点A (n ,4)和点B ,∴B (-n ,-4).∵△AMB 的面积为8,AM ⊥y 轴,∴12×8×n =8,解得n =2.∴A (2,4),B (-2,-4).由图形可知,当-2<x <0或x >2时,正比例函数y 1=mx (m >0)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y 2=k x(k ≠0)图象的上方,即y 1>y 2.8.C 9.B10.解:(1)由题意知AO =3,a <0.∵S △AOB =12AO ·|y B |=12×3×|a |=3,∴a =-2.即点B 的坐标为(-1,-2).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 x,将点B (-1,-2)代入得k =2,∴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ax +b ,将点A (3,0),B (-1,-2)代入得⎩⎪⎨⎪⎧0=3a +b ,-2=-a +b ,解得⎩⎪⎨⎪⎧a =12,b =-3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12x -32; (2)由题意得C 点的坐标为⎝ ⎛⎭⎪⎫0,-32,∴OC =32,∴S △OCB =12OC ·|x B |=12×32×|-1|=34. 11. 3 12.y =-3x13.D 解析:设△OAC 和△BAD 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则点B 的坐标为(a +b ,a -b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6x的第一象限图象上,∴(a +b )(a -b )=a 2-b 2=6.∴S △OAC -S △BAD=12a 2-12b 2=12(a 2-b 2)=12×6=3.故选D.14.解:(1)如图,过点D 作DE ⊥y 轴于点E ,DF ⊥x 轴于点F ,∵点D 的坐标为(4,3),∴FO =4,DF =3,∴DO =5.∵四边形ABCD 为菱形,∴AD =DO =5,∴A 点坐标为(4,8).又∵点A (4,8)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k =4×8=32;(2)将菱形ABCD 向右平移,使点D 落在反比例函数y =32x(x >0)的图象上的D ′点,过点D ′作D ′F ′⊥x 轴于F ′.∵DF =3,∴D ′F ′=3,∴D ′点的纵坐标为3,∴OF ′=323,∴FF ′=OF ′-OF =323-4=203,∴菱形ABCD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2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中考数学复习 第15课时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课前展练】
1.(随州)如图,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A ,B 两点,交x 轴于点C ,若AB :BC=(m ﹣1):1(m >1),则△OAB 的面积(用m 表示)为( ) A .
B .
C .
D .
2.(黔东南州)设函数y=x ﹣3与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a ,b ,则
= _________ .
3.(连云港)如图,直线y=k 1x+b 与双曲线y=交于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则不等
式k 1x <
+b 的解集是 _________ .
4如图,双曲线 y=2x (x >0)经过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C ,∠ABC=90°,OC 平分OA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AB∥x 轴.将△ABC 沿AC 翻折后得AB′C,B′点落在OA 上,则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 .
5. 已知直线y=kx (k 〈0)与双曲线x
y 3
-=于点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3x 1y 2-8x 2y 1的值为【 】
A .﹣5
B .﹣15
C .5
D .15 【典型例题】
【例1】(孝感xx )如图,点P 是双曲线1
k y x
=
(10k x <<,0)上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221k
y x k k x
=<<于E 、F 两点.
(1)图1中,四边形PEOF 的面积1S = (用含1k 、2k 的式子表示); (2)图2中,设P 点坐标为()43-,.
①判断EF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分) ②记
22PEF DEF S S S S =-△△,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求出其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5
分)
【例2】两个反比例函数1k y x =和()2120k
y k k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动点P 在1k y x =
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2k
y x
=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2k
y x =的图象于点B .
⑴求证:四边形PAOB 的面积是定值;
⑵当23
PA PC =时,求
DB BP 的值; ⑶若点P 的坐标为()52,,OAB ABP ∆∆,的面积分别记为
OAB S ∆、ABP S ∆,设ABP OAB S S S ∆∆-=.①求1k 的值;②当2k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
少?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y=k 2x
y=
k 1x
P D
y
x
O C
B
A
y x
O P
A F
B E
图1
y x
O
P A
F
B E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