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合集下载

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现有建筑、设施和土地进行重建、改造和改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

而创新产业则是指在城市更新中引入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创新性的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如何成为重要的手段,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

一、城市更新的意义和必要性城市更新是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更新老旧的建筑设施,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城市更新还可以重新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创新产业是指在技术、产品或服务方面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创新产业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低能耗、低污染等。

这些产业通常以知识、技术和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的关系城市更新和创新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城市更新为创新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重新规划和开发土地资源,为创新产业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基础设施。

其次,创新产业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创新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推动城市更新的进程。

最后,城市更新和创新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互动,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四、城市更新与创新产业的案例分析以中国深圳为例,深圳在城市更新和创新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特区,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将老旧的工业区改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同时,深圳还引入了大量的创新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深圳市民的生活环境,也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英国伯明翰经济转型启示

英国伯明翰经济转型启示
M A N A G E M E N T
管理
英国伯明翰经济转型的启示
伯明翰 立足城市基础特点 除旧布新 , 立 足优势工业 了 多产 业 化发 展 格局 退 二进三 , 走出
文 伍爱群
英国伯明翰在10 0 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早期 曾享有 工厂 和 工业革命 摇篮 的称誉
世界
目前 , 这 座 曾 以制 造业 闻名 于世 的工 业城 市 , 一 改昔 日马达轰 鸣 烟 囱林立 的 旧城模 样 , 展 现给人们 的
新 的优势迟 迟没有建 立 , 是这一 时期伯 明翰 衰落的一 个重
要原 因
务业为 主的多元化经 济体系作为 目标 , 强化政策 导向作 停停走 用 , 推动经 济转型 , 形 成健康的经 济生态 融业 商业 贸易 专业 咨询 大力发 展金 漫长而 曲折的转型 阶段 结构调 整最初 主要在工业
自二 战后 30 多 年 时 间 , 伯 明翰 开 始 进 入 走
石油 等 企业 , 加 快 从规 模生 产 向高端 设 计
业转 移计划 , 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 的重心逐 步由工业 内部转 从 1970年 代末起 到现在 , 伯 明翰经 济转 型渐入佳境 在全球 性产业结构 调整 浪潮的冲击下 , 伯 明翰 在调 整制造 业产业 结构 发展 高科技 产业的基础上 , 重点推动 第三产
产业 , 使现 代服务业成 为城 市经 济的主要支柱 时 , 始终保持一 定的制造业 比例 , 重点扶植 汽车 引进 管理 化工 成
等优势制造产业 , 不断调整 优化制造业 产业结构 并积极 研发和 营销等价值链 高端部 门 , 加快航 空 集
成 了全面打 击
向服务业
在资 源环境 的压逼 下 , 伯 明翰 开始实施 产
上海 国 资

城市村庄理念在英国城市更新中的运用——以英国伯明翰博德斯莱更新项目为例

城市村庄理念在英国城市更新中的运用——以英国伯明翰博德斯莱更新项目为例
更新事业中的应用,城市村庄理念对于重建 “ 失败”
具体的发展理念,其中具有代表 性的除了美国的新 方面的发展潜力;第三类关注城市村庄理念在城市 的城市环境及社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 市村庄 理念 பைடு நூலகம்
英国的城市更新已有很长的历史,从二战后的 城市重建到 2 O世纪 7 年代 的综合更新,从 2 世 0 0
维普资讯
规 划 广 角
U 几
城 市 村 庄 理 念 在 英 国城 市 更 新 中 的运 用
以英 国伯 明翰博德 斯莱 更新 项 目为例
口 陈 哓 峰 ,刘 谷 一
[ 摘 要]英国的城市村庄理念是在城 市无序蔓延 引发 了能源浪费 、城 市污 染、社会 隔离等一系列 问题,土地的
城市村庄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运用
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如何被很好地运用一直是人 们所关注的问题。根据 B d u p i d ] h等人[3 2] 的调查,
英 国各方对于城市村庄理念的关注大致可分为三 人们开始思考这种发展模式的正确1 —场关于 ‘ 生 ‘ ± 市复兴” 创造场所” 重建社区”的讨论十 然兴 类:第一类注重城市村庄对地方生活和传统社区观 、“ 、“ 肖 起,土地的集约利用也备受关注,并出现了一系列 城市主义之外,还包括英国的城市村庄理念。 念的提倡;第二类关注城市村庄理念在开发新地块
P o c Ch n ioe g L y rj t e Xa fn . i Gu i e/ u
l 锄 咖 Ur a i g o c pse re nBrai t d rs rbe fub ns rwl u ha se n ry 砧 b nvl ec n e t meg d i i n oa d e spo lmso r a p a c swa td e e g . l a t s

浅谈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

浅谈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

浅谈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作者:刘俐苏力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是世界闻名的珠宝工艺文化聚集区。

以珠宝工艺产业为支柱,旅游、餐饮和其他服务业为依托,发展形成一个以教育、时尚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本文通过对伯明翰工艺园区发展、繁荣、萧条、衰败、复兴、发展、再次繁荣这一过程的分析,阐明英国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伯明翰;珠宝工艺;产业链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87-01一、伯明翰与珠宝工艺(一)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伯明翰是及首都伦敦之后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人口101.3万(1983年),面积208.8平方公里。

附近城市密集,并有煤、铁资源。

十二世纪已为重要商业城市,十六世纪起工业开始发展。

现为全国主要制造业中心之一。

工业部门繁多,以重工业为主。

伯明翰是欧洲两大珠宝产地之一,金银、珠宝饰物享有盛名。

当地有博物馆、美术馆、伯明翰大学(建于1825年)等三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

(二)珠宝工艺于伯明翰的发展进程英国伯明翰的珠宝工艺于18世纪起步,在当地的圣保罗广场附近发展成珠宝店、工作坊集中之地。

19世纪后当地珠宝业广泛应用电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技艺,此间珠宝业一直维持蓬勃发展,二战后珠宝业的从业人员达7万人。

然而,好景不长面对以东南亚廉价珠宝生产为主的产业竞争,伯明翰珠宝业愈发萧条、衰败。

直至20世纪90年代,区内珠宝业几乎人去楼空,连当地常住人口也迅速下降,剩下不足3%的住户,整个地区的商业活力陷入低谷。

二、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的复兴(一)伯明翰珠宝工艺园区复兴计划1992年以后,伯明翰市政府联合其他中介机构如英国传统协会、城中村小组等推行“城中村计划”,提出一份名为《珠宝工艺城中村发展大纲》推动当地经济重新发展。

项目以保育传统珠宝行业、通过引进旅游业、休闲购物、娱乐及餐饮业等经济活动,为该区重新注入活力。

英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以伯明翰和唐山为例

英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以伯明翰和唐山为例

英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以伯明翰和
唐山为例
李雪瑾
【期刊名称】《中国管理信息化》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本文以伯明翰和唐山为例,对英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和发展城市文化3个方面对伯明翰市的转型经验进行了总结。

同时,联系唐山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伯明翰在这3个方面的转型经验对唐山的启示。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李雪瑾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河北唐山 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
【相关文献】
1.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城市改革与中产阶级公共文化--以伯明翰、曼彻斯特、里兹为例 [J], 王蓓
2.伯明翰: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J], 杨晓兰
3.传统重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 [J], 马文静
4.英国城市大学自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以伯明翰大学为例 [J], 方燕雯;朱镜人
5.内城旅游项目开发初探——英国伯明翰国际会议中心区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 [J], 张宏;杨新军;赵荣;张祖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和城市发展策略。

城市更新是通过解决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对城市退化现象采取的干预措施,以促使城市“新陈代谢”。

国外城市更新历时较长,是各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总体来看,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梳理总结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借鉴参考的有益启示和建议。

一国外典型国家城市更新的实践模式总结(一)英国城市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也让英国成为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城市更新的基础背景。

英国的城市更新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计划、二战后新城建设计划、20世纪60年代末转向住宅整修和改善以及中心区商贸区的复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渡到“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方式等不同发展阶段。

1.建立财政补贴制度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运动以及二战后大规模的住房短缺时期,政府为大规模的住房拆迁重建提供住宅客体补贴,以消除住房短缺状况,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

20世纪60年代,住房政策逐步转向住房整修和改善,此阶段政府转向主体补贴,将补贴对象改为需要住房改善的市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共支出大幅减少,社会建房受到指责。

受郊区化的影响,英国内城开始衰落,为了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英国政府注重将私人投资吸引到内城改造中来,为此,英国专门成立城市发展基金,主要对计划内的改造项目进行补偿,以弥补改造收益的不足,以此调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2.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城市开发公司隶属英国环境部,环境部在极度衰退的内城划出指定区域,成立开发公司。

城市开发公司可通过环境部赋予的权利合法获得有价值的国有土地,由公司负责经营,地方政府不得过多干预。

英国城市伯明翰

英国城市伯明翰

英国城市伯明翰城市的产生与介绍总体介绍:伯明翰(Birmingham)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位于英伦岛中部。

16世纪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工业和商业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种类最多的金属加工区。

18世纪,伟大的工程师詹姆士·瓦特在此发明了蒸汽机,带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伯明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耸入云的烟囱,繁忙的街道,和一排排整齐的厂房。

今天的伯明翰仍然是英国重要的机械,塑料,化工,玻璃,橡胶,金银珠宝等工业城市。

城市被自然的分为新城和旧城。

新城的火车站附近是英国工业展览会的所在地。

老城车站是伯明翰市的中心。

这里商店集中,道路狭窄,人流不息,因而禁止车辆通行。

伯明翰市区只有少数的高楼大厦,大部建筑都是二层楼房,显得古朴无华。

伯明翰的四周,有无数大工厂。

它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5。

发达的工业化并没有抹去伯明翰悠久的历史特色,很多文艺,艺术和体育活动在市内流行。

市内保留着许多古典的建筑,著名的伯明翰大学的许多校舍也在这些精美的建筑之中,也是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

这些建筑中还有著名的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堂和国家展览中心。

伯明翰的体育活动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内分布很多足球,网球和板球场。

1990年伯明翰被正式命名为“欧洲体育之城”。

伯明翰还有英国第一家水族馆-----BirminghamSealifeCentre。

城市的博物馆和画廊珍藏着许多欧洲著名画家的真迹,中央博物馆和艺术陈列馆藏有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和雕塑。

城市的产生:英国伯明翰是靠贸易起家的城市,从曲别针到小汽车,什么都生产,产量占英国出口总额的1/4。

伯明翰是英国两大珠宝产地之一,伯明翰的珠宝业可以追溯到12世纪。

伯明翰城市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运河改造,以运河改造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水路旅游和休闲,同时又为发展商业、会展、创意产业,改变整个城市面貌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是运河上发展出来的城市。

伯明翰市中心有60公里长的河道,在工业革命时期,这些河道是工业的交通命脉,但现在只有旅游用途了,人们经常说伯明翰的河道比威尼斯的还要长,威尼斯只有43公里,实际上伯明翰要比威尼斯范围大多了,所以河流比例没有威尼斯大。

经济转型的三种模式

经济转型的三种模式

近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一座座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的矿业城市相继诞生。

矿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和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陆续对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进行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

英国伯明翰:以服务业为中心,脱胎换骨,旧貌变新颜伯明翰是一座典型的煤炭城市,曾享有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世界工厂”名声。

直至上世纪70年代,伯明翰的就业人口中仍有近半数捧的是制造业的饭碗,至2003年这一比例已下降到20%,预计到2010年将持续下降到10%。

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伯明翰经历了向非工业化城市转型的漫长历程。

布林商业街是伯明翰城市改造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伯明翰由一个工业化城市转变成以服务业为龙头的非工业化城市。

布林商业街位于伯明翰市中心,于1964年竣工,是一组典型的20世纪60年代风格的水泥建筑。

20世纪80年代后期,查尔斯王储在谈到布林街时曾毫不留情地说:“它没有吸引力,没有人情味,没有个性。

它是一场被策划的意外祸害。

”当时,布林被公认是伯明翰衰败和不堪入目的标志。

而今日的布林,却成为伯明翰发展非矿产业、实行非工业化转型的新象征。

经耗资5亿英镑的改造,布林已脱胎换骨。

明亮的玻璃顶街道和空中走廊,开放的室内室外公共空间的巧妙转换,上百家品牌店,热闹的可供文艺表演的广场、食品铺、咖啡室和娱乐中心,等等,将昔日“水泥丛林”的灰暗面目一扫而光。

布林的重新开张,为伯明翰创造了8000个就业岗位,带来了每年1.8亿英镑的收入。

伯明翰市政议会在制订城市改造方案时,不单单考虑经济转型,也把市政建设和文化建设视为转型的重要内容。

此举对伯明翰转型的影响真是非同小可。

伯明翰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转型重点放在发展金融业、专业咨询、零售业尤其是会展业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别经济期刊《中国城市经济》一伯明翰: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杨晓兰繁荣与衰落的轮回伯明翰位于英格兰中部,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和主要工商业区之一。

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109.2万,是“英格兰的大心脏”城市。

伯明翰邻近奔宁山南曾经的煤铁富集区,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伯明翰曾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迅速发展起庞大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一跃成为当时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心,享有“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

直到19世纪,伯明翰都盛极一时。

进入20世纪,随着煤铁资源的枯竭和世界工业生产的向其他地区专业等变革,伯明翰开始走向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明翰遭猛烈轰炸,城市设施和城市产业受到很大的破坏。

战后随着国家经济地位的衰落,作为经济衰退区的伯明翰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失业率高达25%,1982年失业人口超过10万,达到最高峰。

不仅如此,长达半个世纪的重工业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和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也给这座城市蒙上了环境污染和丑陋不堪的阴霾。

面对战争破坏、资源枯竭和产业转移而导致衰落的悲惨命运,具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的伯明翰政府,制定并坚定地实施了恢复重建、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计划,经过漫长而艰辛努力,伯明翰的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取得初步成功。

如今曾见证工业革命和世界工厂辉煌历史的伯明翰,已从一个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逐步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形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它一改昔日马达轰鸣、烟囱林立的工业城市模样,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座恬静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会议、展览和商业旅游城市的新形象,从而成为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城市。

2001—2005年伯明翰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的水平,近年来其经济增长高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

2003年伯明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城市经济总产出的78%,服务业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达97%,2004年伯明翰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占劳动力队伍的13%,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则提高到53%,失业率降至12%。

其中金融业和旅游也发展相当迅速,如今大约有108,000人在金融、银行和保险行业工作。

伯明翰每年接待大约2200万游客,每两年在伯明翰的国家展览中心举办汽车展。

商业中心繁华程度仅次于伦敦西区。

城市本身是英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文化中心,其交响乐团及爵士乐队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另外,体育也是伯明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伯明翰被正式命名为“欧洲体育之城”。

与此同时,伯明翰新建了伯明翰国家展览中心、布林购物中心、黑色城区博物馆、运河改造、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实现了伯明翰旧城的复兴,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公园绿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GUCP项目组《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伯明翰在全球500个城市的排名中,居83位。

2007年全球知名房产顾问公司高纬物业公布一项调查显示:伯明翰是英国第3位的最佳营商城市,欧洲第21位最佳营商城市。

从崛起到衰落,再从低谷进入佳境,伯明翰在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方面,积累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顺乎自然的城市更新1、抓住关键环节,四两拨千斤运河改造是伯明翰城市更新的关键,而对运河的改造坚持顺水推舟,由易到难。

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

伯明翰境内的运河长度约为51公里,运河水网密布于城市的大部分地区,33%的城市人口居住于距运河1公里的范围内。

工业革命时期,水路是城市工业发展的交通命脉。

而长期的制造业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不仅导致运河污染和水质下降,也带来运河两岸的萧条和破败。

1983年,伯明翰市议会与BW(British Waterways)联合开始着手运河改造。

运河改造首先从表层做起,先易后难。

最初侧重改善运河两侧的步道,增加运河的可达性,建造运河的边界界面、标识系统,进行两岸景观美化等。

这些成功,引起各方对水路开发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伯明翰发展形成了一条城市内陆运河廊道,采取一种全盘统筹的方式去改善物质环境,在的地区,运河在促进原先衰败地区的更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运河自身的肌理有所改观。

伯明翰市积累了许多运河沿线开发的成功案例,1988~1998年伯明翰在中心区运河沿线的成功开展城市复兴一些项目。

主要包括国际会议中心、交响乐厅等大型会展及文化建筑,它的成功吸引了私营地产商,各种会展场所和宾馆相继出现。

建设布林德利广场,发展混合功能的典型案例,使之成为水路廊道上一个充满活力的节点。

2、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相容伯明翰有着悠久的历史,伯明翰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特别注重传统建筑的保留与利用,注重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城市中保留了许多独具韵味的古典建筑。

对于斗牛场这个文化积淀很深的古老商业区,在项目开发之前,曾经对基地进行了彻底的考古发掘,为弘扬地方文化历史提供依据。

考古发掘揭示了伯明翰从中世纪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让遗失很久的18世纪的伯明翰历史街名得到重现,连接圣马丁女王路的新步行道被重新命名为天鹅道,因为1737年时它紧临古老的天鹅巷。

1795年的牙买加甜酒行和斯派塞尔街等都承载着伯明翰的古老故事。

关闭多年的老穆尔街火车站重新启用,足以印证历史文化得到的尊重。

在精心的保护和雕琢下,古老的建筑与新建筑交相辉映。

3、布局新旧相容,功能混合使用在旧城改造中,无论是新项目的建设或者是老项目的改造,伯明翰都坚持新建与改造项目与城市整体物理相容、风格相容;与此同时,新建和改造项目尽量做到综合利用。

以新斗牛场和布林德利广场为例。

新斗牛场购物中心项目摒弃了购物中心过去单调和封闭的设计套路,让新建筑与城市路网、肌理和尺度充分融合,使传统建筑与面向未来的个性化建筑融为一体,为城市带来新形象。

广场、步行街和中庭、室内步行街共同交织成公共活动空间网络,提升城市社会生活活力,展现出传统欧洲城市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建立了城市中心商业区更新的新模式。

布林德利地区是全欧洲规模最大的在内城更新中运用“混合使用”理念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之一。

它的开发从概念的确立,到设计、建造,以及日后的使用,都遵循了这一理念。

最终的形成阶段仅仅用了5年多一点的时间,该地区就从一个充满着工厂和码头的破败地区,变成了由一系列商店、餐馆、咖啡厅、办公楼、住宅、文化设施等组成的一连串令人眩目的公共广场和华美建筑群。

4、建设基础设施,营销促进步为了改变旧工业城市的面貌,伯明翰政府主动出击,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1976年,伯明翰建成了国家展版权说明:版权属于文内作者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本站引用仅为交流学习之用。

如需转载,请注明原版权。

2008-第十一期杂志伯明翰: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发布日期:2010-02-03 浏览量:85636 【字体:大中小】繁荣与衰落的轮回伯明翰位于英格兰中部,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和主要工商业区之一。

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109.2万,是“英格兰的大心脏”城市。

伯明翰邻近奔宁山南曾经的煤铁富集区,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伯明翰曾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迅速发展起庞大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一跃成为当时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心,享有“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

直到19世纪,伯明翰都盛极一时。

进入20世纪,随着煤铁资源的枯竭和世界工业生产的向其他地区专业等变革,伯明翰开始走向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明翰遭猛烈轰炸,城市设施和城市产业受到很大的破坏。

战后随着国家经济地位的衰落,作为经济衰退区的伯明翰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失业率高达25%,1982年失业人口超过10万,达到最高峰。

不仅如此,长达半个世纪的重工业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和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也给这座城市蒙上了环境污染和丑陋不堪的阴霾。

面对战争破坏、资源枯竭和产业转移而导致衰落的悲惨命运,具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的伯明翰政府,制定并坚定地实施了恢复重建、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计划,经过漫长而艰辛努力,伯明翰的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取得初步成功。

如今曾见证工业革命和世界工厂辉煌历史的伯明翰,已从一个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逐步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形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它一改昔日马达轰鸣、烟囱林立的工业城市模样,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座恬静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会议、展览和商业旅游城市的新形象,从而成为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城市。

2001~2005年伯明翰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的水平,近年来其经济增长高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

2003年伯明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城市经济总产出的78%,服务业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达97%, 2004年伯明翰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占劳动力队伍的13%,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则提高到53%,失业率降至12%。

其中金融业和旅游也发展相当迅速,如今大约有108,000人在金融、银行和保险行业工作。

伯明翰每年接待大约2200万游客,每两年在伯明翰的国家展览中心举办汽车展。

商业中心繁华程度仅次于伦敦西区。

城市本身是英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文化中心,其交响乐团及爵士乐队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另外,体育也是伯明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伯明翰被正式命名为“欧洲体育之城”。

与此同时,伯明翰新建了伯明翰国家展览中心、布林购物中心、黑色城区博物馆、运河改造、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实现了伯明翰旧城的复兴,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公园绿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GUCP项目组《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伯明翰在全球500个城市的排名中,居83位。

2007年全球知名房产顾问公司高纬物业公布一项调查显示:伯明翰是英国第3位的最佳营商城市,欧洲第21位最佳营商城市。

从崛起到衰落,再从低谷进入佳境,伯明翰在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方面,积累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顺乎自然的城市更新1.抓住关键环节,四两拨千斤运河改造是伯明翰城市更新的关键,而对运河的改造坚持顺水推舟,由易到难。

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

伯明翰境内的运河长度约为51公里,运河水网密布于城市的大部分地区,33%的城市人口居住于距运河1公里的范围内。

工业革命时期,水路是城市工业发展的交通命脉。

而长期的制造业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不仅导致运河污染和水质下降,也带来运河两岸的萧条和破败。

1983年,伯明翰市议会与BW(British Waterways)联合开始着手运河改造。

运河改造首先从表层做起,先易后难。

最初侧重改善运河两侧的步道,增加运河的可达性,建造运河的边界界面、标识系统,进行两岸景观美化等。

这些成功,引起各方对水路开发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伯明翰发展形成了一条城市内陆运河廊道,采取一种全盘统筹的方式去改善物质环境,在的地区,运河在促进原先衰败地区的更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运河自身的肌理有所改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