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各种效应

心理学上的各种效应
心理学上的各种效应

【阅读变愚蠢效应】

阅读变愚蠢效应”似乎与阅读使人聪明”的说法格格不入,但是在目前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我们不得不警醒的是:信息消耗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大量的信息造成了有限注意力的分散,也产生了在过多信息源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定年龄以后,阅读很容易使头脑由主动创新状态变为被动接受状态。任何一个阅读太多而动脑太少的人,都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因为阅读的过多,带来注意力的涣散,而注意力的涣散,又导致思考力的下降,因此,人会变的愚蠢

一一无疑,思考力是人聪明的标志。所

以,近来很多教育学者呼吁大家,学习有意识的忽略信息”,保护自己的选择信息”能力,

最终保护自己的思考力”。

――【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指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时,我们的视网膜”会替我们筛选同样的东西,于是

我们会比平常更在意别人是否和自己相同。比如你刚换了一个发型就会不自觉的关注街上人们的头发,并突然发现很多人都和你有一样的发型。这提醒我们:人都有优缺点,当我们关注自己的缺点时,就会更注意到他人身上有没有这个缺点,反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爱己才能爱人,便是这个道理。

――【先说优胜】

先说优胜”是一个常会发生的,有趣的沟通心理现象。一对感情逐渐冷淡的恋人,他们都想向对方提出分手,但是先说的一方,往往会在心理上占有更多的优势,没有先说的那个人,就会产生一种被抛弃了”或者被否定”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先下手为强”,在

沟通中,先说出共同决定的人,往往会占有更多的心理优势。

――【团体深思】

团体深思堤团体决策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即在团体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出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人发表意见,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尽管大多数人其实并不赞成这一提议。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团体成员感受到了来自团体的要求共识”的压力,所以不愿去表达不同见解,以避免被其他人当成异类”。

――【堤岸效应】

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过某种措施来避免危机,人们便会总是倾向于采取以前的方案。

就像修筑堤坝来阻止洪水,如果冲毁了就在原址再修一座更高的堤坝,却很少会考虑是否该将周围的房屋迁走或者停止在危险的平地上建房子。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曾依靠对对方大吼大叫而成功的压制了反对的或他不愿接受的意见,下次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往往还是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不是换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出口偏爱】

出口偏爱”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它是指在参观不熟悉的大型场所,如博物馆、画廊一类的地方时,当人们看完一个展厅要到下一个展厅继续参观的时候,如果面对一个二择一的分

叉路口他们往往会选择向右转。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是指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即物质奖励和内在报酬即精神需求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就像我们喜欢跳绳,如果在此同时会有其它的物质奖励,我们玩跳绳的目的就不再单纯,时间长了,反而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情绪心理学词汇。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

更大的享受,可以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事实上,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间膨胀的欲望。相反,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最终获得成功。延迟满足是一个成年人必有的心理特质。

――【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指一个人以往经历的一些事情没有得到好的解决,会在未来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诱发出来,于是产生一些不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比如小时候养狗,和小狗感情很好,去卩因为上学,父母把狗送走。这样的人就会很容易对小动物产生感情,甚至在年纪很大时,还会不断的捡流浪狗回来养,这就是未完成事件的作用。我们曾经未做完的那些事,早晚还是要完成,这是我们自我治疗的一个自然规律。

――【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个人对活动的结果而非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觉某些工作枯燥无味,但是完成那些工作后能够得到的报酬却十分吸引我们,这就是对工作的结果一一报酬一一所产生的间接兴趣。

--【理想化偏见】

理想化偏见”,是指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心理现象,指我们总认为别人更倒霉一些,那种糟

糕的后果只会出现在别人身上,就算是一件容易出问题的事,我也是特例。比如明知喝完酒开车,会

出现危险却还是抱着"我哪会这么倒霉"的侥幸心态上路;以及有些

少女明知对方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却仍然坚信"他对我一定是真心的”,都是因为此种心理

现象的影响。

――【广告模特负效果】

广告模特负效果”是广告心理学中的一个定义,主要指当广告模特本身的特性与广告内容无关联或关联很弱时,人们的注意力会由产品和品牌转移向广告模特,因而无法起到预期效果的一种现象。就

像某总是请足球明星做代言的润喉产品,观众在观看时就会常常疑惑于踢足球的和保护嗓子有什么关系”,而无法轻易联想到该产品的疗效等等应该关注的方面。

史华兹论断”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 D ?史华兹提出的,指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但如果你能从坏中看出好,反而会变成好事。例如,我们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熟悉,总是犯错误,但只要从中看到,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我们就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努力的总结经验,在错误中学习,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源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脚,则它的嘴巴便会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便陷得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惟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我们做事都有侥幸心理,但是当我们明知犯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无谓的坚持,继续下去只会让我们失去的更多。及时停止,总结经验,才能东山再起。

――情人节特选词汇【亲吻效应】

亲吻效应”指相爱的异性之间,一旦有了亲吻行为,很容易发展到性交行为的现象。但这也不绝对,而是和人们对待感情的保守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美国人较开放,相爱后很快就会接吻,但到性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英国人就相对保守很多,相爱到接吻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接吻之后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一个美国男孩和英国女孩谈恋爱,女孩会感到很惊奇,怎么这么快就亲吻了,因为这跳过许多传统程序,但自己既然把最美好的初吻给了他,也就半推半就地与他性交了,心里却感到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那个美国男孩则不理解这一点,反而以为这个英国姑娘太轻浮,这么容易便上了床,因为美国人亲吻到性交还隔25个程序呢!而中国的习惯比英国还要保守,所以亲吻效应就显得更为突出。

――【3对1规律】

“3寸1规律”指在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

加压力,而能够引发对方求同行为的人数至少是3-4人,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个人

意见一致,这是剩下的那个人求同率最高。但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谈判或对方人数也较多时很难发挥作用,因为这是典型的以多胜少”的劝说方式。在麻将

桌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二人,三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双趋式冲突】

双趋式冲突”是面临两种同样强烈的愿望而只能选择某一种时的动机冲突。我们平常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样了,比如只揣着一份钱却同时看到了两套想买的书,也比如

有两份待遇同样优越的工作把面试定在了相同的日子。不要一再犹豫,不要成为那条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的小毛驴。

——【双避式冲突】

双避式冲突”指在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间只能回避一种事物时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恋爱中的女孩有个对她很糟、总是出轨的男朋友,这种处境让她不堪忍受,可每次想到分手她总是犹豫再三又放弃,因为在这个女孩看来分手后的思念与痛苦也一样让她不堪忍受。但是请记住,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总得承担其中的一样,所以为了自己,选择伤害更小的那一方吧。

――【趋避式冲突】

趋避式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被称为趋避式冲突。有很多人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往往面临着跳槽还是不跳槽,这是个问题”的两难处境,现在待的

公司收入颇丰却随时要忧虑朝不保夕的困境,或者各种福利保障齐备薪金却仅够糊口,-

无是处”和十全十美”选择起来都很简单,唯独这样喜忧参半的最是磨人

――【墨非定理】

墨非定理”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的发现,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也即是会变得更麻烦。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定理。该定理重视的是可能性,包括那些小概率事件,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提醒我们要拓展思维或观察的视野,防患于未然。

――【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是音乐心理学名词。它指出听音乐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这个效应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两位研究者的实验,他们邀请大学生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

曲》,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发现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音乐后,在空间推理测试

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音乐在脑部穿行时,会通过听觉系统让我们的空间辨认神经兴奋。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听音乐真的会变聪明哦,所以每天用个10分钟听一听纯

音乐吧,来训练一下我们的大脑。

――【心理饱和】

心理饱和”属社会心理范畴。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女口: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

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

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自利性偏差】

自利性偏差”是一种不正确的归因方式,即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举例来说,就是一个人习

惯于获得成功时就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能力出色,失败了就把责任推到环境、同伴、对方要求不合理等等因素上去;而把别人的成功都说成是运气好、有人帮忙。就像单身这件事,如果自己单身,就往往更容易归因为遇不到对的人,而对别人单身的态度,就往往会觉得是对方有问题。

--【透明性错觉】

"透明性错觉”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它指我们常常把自己介意的事,也当作别人介意的事,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好像一个"透明人”,很容易被看透,所以很看重自己在社交中的

失误。比如你参加一个生日party,忘了带礼物,你会觉得寿星对你有些不满,但实际上他

根本就没注意到你没送礼物。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人际交往中不必太过敏感。

――【厌俗情结】

厌俗情结”是指害怕和别人一样,抛弃正常人的一般需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活在风花雪月

的精神需要”里的一种心理情结。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动不动就会说别人很俗,投身于奇怪的服饰和看不懂的文学艺术中。这种情结是由一个人的排他”心理而形成的,很希

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并且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于是把自己束之高阁。其实对于一个正常

人来说,先做好俗事”,才是高雅”的基础,盲目的厌俗,只会孤立自己,产生畸形的需要。

――【自觉角色】

"自觉角色”是一个人对自己现在所展现的"社会角色”的觉知状态,比如小明在父母面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是儿子;在女友的面前很清楚自己是男友;在工作时很清楚自己是个律师……这种清晰的"知道”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小明在女友面前总带着"儿子”的角色,就很有可能总要求女友不断付出,而自己仅仅像孩子一样去享受宠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就很容易因为小明”自觉角色”的偏差而出问题

――【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指的是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同时拥有两个身份而左右为难,比如你是一名教师,既要保持老师的权威,又需要和学生做朋友,"老师”和"朋友"这两个身份就会有冲突。

又比如:爱人之间合作事业,即使"夫妻"又是"同事”,有时候就很难分清自己现在是用丈夫

的身份在说话,还是用同事的身份,很容易混乱。角色冲突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争吵和困惑,但只要重新认清角色,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认知情结】

认知情结”是一种社会生存能力,它指一个人理解别人行为的能力。认知情结”较高的人在看别人做事时,会从多角度去理解,比如看一个人骑自行车闯红灯,认知情结较高的人会首先认为这个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随后会考虑到,也许这个人有特殊的情况,比如上班快迟到,或者赶着去医院。但认知情结低的人则只会注重某一个角度,比如仅仅认为对方违法了,是没有道德的行为。――【人际就近原则】

人际就近原则”说出了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秘密。它指我们往往会和离我们物理距离、时间距离都近的人保持更亲密的关系。有一项调查显示,当人们要参加某一个近期的晚会,可带一名朋友参加,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近认识的朋友出席,而不会选择认识5年以上的

旧友。而我们也常常和同桌、邻居成为朋友或恋人,这些都是人际就近原则”的结果。

--【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提前准备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比如,要考试了,故意着凉生病,这样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就有借口解释。使用这种策略主要是为了在失败时候,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是由于其他外界原因。

--【负性效应】

"负性效应”是指人们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也就是这个人做得好事和坏事形成的印

象不均等的现象,我们对一个人做的坏事比好事记得更加清楚。例如:你看到一个人等红灯时随地吐痰,你会觉得他怎么样呢?大多数人都会对他随地吐痰印象很深,却不会记得他遵守了交通规则。--【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信念,即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注定要失败,这种信念通常是由于长期的挫折和失败导致的。有这种信念的人,对于成功已经绝望,于是便干脆"认命",默默等待失败的到来。而往往本来可以很容易成功的事,也会因为这种信念作祟,而最终失败。

――【诚实细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