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

1、社区的分类及功能:1)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高新产业区等);自然社区(城市、乡村);行政社区(罗湖区、福田区等);2)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

2、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

1)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2)大众传媒的作用:传递信息、教育、娱乐、学习、文化传承、监督等功能。

二、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1、依法治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意义: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3)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就业权、消费者的各项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教育权、受教育权等)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的崛起:

1)经济特区:建立时间(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2)建立的目的(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3)深圳发展的原因:地理位置(位于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特区)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2)民主政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我们生活的区域

1、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1)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习惯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

经纬线法(经线表示正南正北方向,纬线表示正东正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3)常用图例:国界、洲界、时令河、长城、运河等。

2、世界政区:

1)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2)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位置。

3、中国政区:

1)中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的14个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3)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

4、中国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2)中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3)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天山、秦岭、南岭、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丘陵的位置。

5、中国的人口和资源:

1)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人口国策(计划生育)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中国的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很少。

6、中国的河流: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分段面临问题

黄河:青海巴颜喀拉山 5400千米渤海河口、孟津水土流失、地上河;

长江青海唐古拉山 6300千米东海宜昌、湖口洪水

7、区域差异:

1)我国的四大地理单元概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月均温降水量气候类型农业生产居民主食建筑特点:(1)秦岭一淮河以北<0℃<800㎜温带季风气候、小麦、面食、保暖;

(2)秦岭一淮河以南>0℃>800㎜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米饭、通风防潮。

3)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自然特点人口资源经济发展重要工程

(1)东部平原丘陵、湿润密集矿产、能源少水平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西部高原高山、干旱稀少矿产、能源多水平低

4)澳大利亚:位置(南半球、大洋州、唯一占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气候(干旱、草原面积广阔);经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5)西亚:资源(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地区);三个地区(北美、西欧、日本);三条输出通道(波斯湾——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和北美;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和中国);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的出口)

8、重要国际组织:

1)欧洲联盟:历史(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性质(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历史(1948年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职能(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作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联合国:历史(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中国(1971年恢复合法席位)

9、可持续发展战略: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涵(人类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特点(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

10、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

1)中国人口问题: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严重);对策(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内容(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2)中国资源问题:特点(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浪费严重);对策(利用科学技术“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加强法制)

3)中国环境问题:表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策(基本国策——保护环境);

主要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四、中国历史与文化

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禅让制:

1)华夏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距今约4000~5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

炎帝:(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和陶器、开辟集市)

2)禅让制:尧、舜、禹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3、夏、商和西周: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公元前 2070 年由禹建立。王位世袭制。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朝代;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周王将除王都以外的土地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以管理国家)

宗法制(分封制的基础,以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分封的制度)

4、春秋战国时期:

1)时间:公元前 770 ~前 221 年;2)特点:变革争霸、百家争鸣;

3)孔子和儒学:时代(春秋时期);核心思想(“仁”(爱人/克己复礼);“德”教化人民;“礼”治理国家)

4)秦国的商鞅变法:内容: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意义: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5、秦朝与汉朝:

1)秦朝:时间: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国家;秦始皇的影响: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国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

2)汉武帝、张骞与丝绸之路:汉武帝的“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与匈奴、张骞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丝绸之路的意义:沟通了亚欧之间的陆上交通、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1)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军队与刘备、孙权联军);影响(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核心(汉化);影响(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7、隋朝和唐朝: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建立(581年,杨坚);统一(589年,实现了南北统一)。

2)唐朝的繁盛:“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3)大运河:时间(隋炀帝时期);概况(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方涿郡、南方余杭);从北到南四个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科举制:时间(隋朝建立、唐朝完善);意义(是最早通过考试进行选官的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5)三省六部制:时间(隋朝建立、唐朝完善);概况:(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

6)雕版印刷术:时间(隋唐时期);印刷实物(唐代《金刚经》卷子)

8、宋元时期:

1)对峙的政权(北宋(960年赵匡胤)、辽(契丹)、西夏(党项)的对峙;南宋与金(女真)的对峙);特点(有战有和);重要的战役与和约(北宋时期的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南宋时期的郾城大捷)。

2)元的统一: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

3)宋元科技: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南宋航海);火药(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棉纺织(元、黄道婆、松江)。

4)海上贸易:重要港口:泉州(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和“陶瓷之路”)

9、明朝和清朝:

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厂卫特务机构;采取“廷杖”刑法,处罚官员。

2)清朝的疆域和闭关自守:A、疆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包括不在现在中国版图内的外兴安岭地区、库页岛、乌里亚苏台地区、巴尔喀什湖地区等);B、闭关自守(原因:担心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流会引起统治不稳;现象:乾隆时只设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结果:阻碍了中外交流、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开始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3)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A、“文字狱”(清朝)B、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

10、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1)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 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特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洋务运动:主张(“自强”——学习西方的军事;“求富”——

李鸿章等)。

11、从甲午战争到中华民国:

1)《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影响(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

2)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时间(1898年);目标(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体制)

3)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纲领(前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期: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事件(武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孙中山);

意义(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5)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元旦);地点(南京)。

12、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时间(开始于1915年);口号(“民主”、“科学”)、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意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3、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长征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上海,陈独秀。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1924年);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建立黄埔军校。

3)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目的(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铁军(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4)国共合作的破裂:时间(1927年);事件(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5)共产党军队和根据地的建立: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毛泽东;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

6)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借口(沈阳柳条湖事件);结果(日军侵占了东北全境)

7)长征和遵义会议: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会师);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和平解决的意义(国共间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战争:起止时间(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15、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爆发:

1)重庆谈判的过程:1945年8月,蒋介石和毛泽东在重庆进行谈判,10月10日,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

2)三大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结果: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渡江战役(1949年4月,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生政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

2)土地改革:完成时间(1952年底);意义(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抗美援朝: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参战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7、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三大改造: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完成时间(1956年底);意义(中国建立起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大炼钢铁;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3)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年)、氢弹、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邓稼先(中国的“两弹元勋”)。

18、文化大革命:

1)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2)原因:毛泽东过分严重估计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而发动的。3)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9、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的时间:1978年 2)意义: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中国的对内改革:农村(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城市(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4)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特区(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建立特区的目的(吸取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20、“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五、世界历史与文化

1、古代亚洲和非洲文明:

1)埃及文明:时间(前3500年);位置(非洲尼罗河流域);标志(金字塔)

2)古巴比伦王国:时间(前18世纪);位置(西亚两河流域);标志(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时间(前2500年);位置(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等级制度(婆罗门——僧侣;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佛教(前六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刻苦修行、消灭欲望);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2、古代欧洲文明:

1)古代希腊:位置(地中海、希腊半岛);雅典民主制度(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崇尚武力的斯巴达。

2)古代罗马:位置(地中海、亚平宁半岛);罗马共和国(前500年;执政官和法西斯);罗马帝国(前27年;屋大维;2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3、基督教: 1)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3)创始人耶稣;4)教义:忍受苦难,升入天堂。

4、伊斯兰教:1)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2)地点:西亚阿拉伯半岛;3)创始人穆罕默德;4)教义信仰真主安拉。

5、阿拉伯帝国: 1)创立时间:7世纪初;2)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8世纪;巴格达——世界最大城市之一。3)《天方夜谭》:阿拉伯帝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6、文艺复兴:

1)兴起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的意大利;

2)标志:“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达?芬奇及《蒙娜丽莎》

3)影响: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7、十六世纪的科学革命:

1)哥白尼:“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8、启蒙运动:1)时间和地点:17~18世纪;法国;2)思想:自由、民主、平等;3)代表人物: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

9、新航路的开辟:1)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流行等。

2)主要人物及航线: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达?伽马——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3)影响: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0、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领导人(克伦威尔);重要文件(1689年的《权利法案》);体制(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起因(英国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和压迫、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独立的要求和愿望);起止时间(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1787 年宪法);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第一任总统)。

3)法国大革命:爆发时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共和制的建立(1792年9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废除君主制);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背景(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作用(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11、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发源地(英国);开始部门(棉纺织业);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重大成果〈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影响(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9世纪后半期);标志(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大成果(格拉姆——电动机;爱迪生——电灯;莱特兄弟——飞机;贝尔——电话 );影响(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

1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时间:1848年;2)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十月革命:

1)爆发时间及地点:1917年11月7日(俄国历法的10月);俄国彼得格勒

2)领导者: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3)影响: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交战双方(德国、奥匈帝国为首同盟国集团;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起止时间(1914年~1918年);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2)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起止时间(1939年~1945年);性质(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战争罪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犹太;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15、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2)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作用:鼓舞了美国人民;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6、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1)两极格局形成原因: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表现:柏林墙事件、美苏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等;3)北约和华约:组成:美国为首北约;苏联为首的华约;影响: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 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 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 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 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 2.治国战略: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 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 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总复习考点笔记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6个考点)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青春期矛盾心理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 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3.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想法是对自己不良感受的健康宣泄,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酐畅淋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3)学习自我暗示:当遇到麻烦时,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这对我也是锻炼”等。这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稳定情绪。(4)试试自我解嘲:自嘲自己的相貌、装束。甚至狼狈相,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缓解情绪。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1)情绪的基本类型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青春期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容易冲动;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⑤情绪的表现性(表演痕迹)。 2.情绪的作用 (1)情绪作用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3)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过度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身心健康。 3.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适情绪 (1)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2)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方式表达情绪;(3)学会合理调适情绪,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4)帮助他人改善情绪,学会安慰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如语言、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等。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 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①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 学习的苦与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知识点

九年级 全一册知识点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4日;参加国和领导人: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次会议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并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 2、阅读:P6页图1-2 ①上图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由此看出:东西方对峙格局(两极格局)形成 ②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极对立格局的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 ④掌握两大阵营的国家: 北约: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华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没有参加两个组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 3、冷战: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如政治干涉、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等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 表现:①成立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②柏林墙修建(东、西德问题由来)、③军备竞赛、④古巴导弹危机、⑤爆发局部战争(侵越战争、朝鲜战争) 、 ⑥政治宣传、⑦停止各种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参加对方国家的举行的奥运会)等 4、冷战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有: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②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威慑;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1、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包括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其中经济现代化

初一一班班主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一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一班林芳 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本班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科任老师对一班学生的耐心教育和细心指导,希望好的开始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兴趣。现在我对一班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全班36人,参加考试人数35人。班级总体来看比较平衡,本次考试总分语数英300分。270分以上2人,分别为:吴锦萍、吴少清。180分以上22人,100分以下2人。每科成绩不高的总是固定几个人,所以有待重点对待。 2、学科成绩分析: 语文:总平均62.3分,及格率74.3%。虽然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80分以上只有两个。学生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匀称的,前三名的成绩有待提高., 数学:总平均64.3分,及格率68.6%,优秀率31.4%。最高分97。 英语:平均73.2分,及格率74.3%。优秀率54.3%。 政治:平均80.6分。及格率100%.优秀率57.1%。 历史:90分以上7人,平均67.6分,及格率61.8%。优秀率41.2%。 地理:90分以上3人,平均63.2分,及格率65.7%。优秀率17.1%。 生物:平均58.9分,及格率57.1%。 二、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到了七年级,学习的快节奏,加上科目多,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吃力。再加上时间紧,他们复习不到位,自然而然地造成他们成绩的不理想。 2、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吃苦精神、效率意识、计划意识、节奏意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与提高。 3、平时学生所做的各科练习不够认真,时有早读课前补作业、 抄作业现象,还有一些学生拓展题的训练严重不足,想语文练习册中课外阅读练习经常不做。 4、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导致不该错的反而出错了; 学生做完题不知道检查,有一小部分学生做好的比较早,他们不是认真检查试卷,而是在那里摸小东西玩,或者趴在桌子上胡思乱想。

2020年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年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6个考点)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青春期矛盾心理?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 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可以学习自我调节, 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3.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想法是对自己不良感受的健康宣泄,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酐畅淋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3)学习自我暗示:当遇到麻烦时,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这对我也是锻炼”等。这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稳定情绪。(4)试试自我解嘲:自嘲自己的相貌、装束。甚至狼狈相,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缓解情绪。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1)情绪的基本类型?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 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青春期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容易冲动;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⑤情绪的表现性(表演痕迹)。 2.情绪的作用? (1)情绪作用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 让我们止步不前;(3)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过度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身心健康。 3.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适情绪?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 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 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 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 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 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 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 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 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完整版)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导处按照学校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在考试期间未发生的违纪现象。阅卷采取的是教师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便于教师针对本班学生进行试卷分析,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县教研室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七年级总分平均成绩全县排名第五,八年级总分平均成绩全县排名第十八,九年级总分平均成绩全县排名第十三。 (2)各学科间的不平衡。如七年级最不理想语文单科成绩第十三,最佳 成绩数学单科成绩第三;九年级最不理想物理单科成绩第十七,最佳成绩英语单科成绩第六。 (3)重点生的不平衡。七年级成绩优秀,有十三名进入一中模拟分数段;八年级为零;九年级有五名进入一中模拟分数段。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相对少并且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 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 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预习导航—合作探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法律-中考点击查看: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法律 60、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61、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2、我国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6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65、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66、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光华学校初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质量分析 初中教务处陈松银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12、13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5个考场,学生在年级内部或班级内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学生座位最大限度地拉开,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阅卷采取的是初中分学科集中安排教师,确保教师流水批阅试卷,各学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同时采取交叉复查的方法,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很适合我校学生,同时本学期初三年级少部分学科超前教学,为2013年的中考赢得复习时间。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班主任),主要体现在下面: 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初一年级各科的均分均达及格,但优分人数偏少;个体差异较大,数学(高低悬差88分,最高100)、英语(高低悬差85分)、语文(高低悬差85分)、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但是特别突出的有,领头效应强。初二年级各科除英语外都能及格,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74分、数学有83分、英语60分。其中语文、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英语没有优分人,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100分)、英语(高低悬差80分)、化学(高低悬差60分)、物理(高低悬差70分),语文较均衡。此外,这次考试初一年级考取220分以上的有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人,初二年级考取310分以上的有7人,初三年级考取380分以上的有4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那些取得优异考试成绩的同学表示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2020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最新范文

2020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转折点,中考会决定学生的高中学校,从而影响学生的高考,对学生的命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每个中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但想要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认真复习。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中考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二、“决定”类 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3.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四、“核心”、“中心”类 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五、“关键”类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制度”类 1.基本经济制度 2.分配制度 3.根本制度 4.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一国两制制度 9.多党合作制度 10.政治协商制度 二、“基本”类: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6.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觉担负起 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5.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知识点背记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六单元知识考点背、记题 中考考点之一:欧洲联盟(EU)旗帜: 1、当今世界形势具有哪两个突出特点? 答:经济全球化、国际局势多极化。 2、欧洲联盟成立于哪一年?其前身是什么? 答:1993年成立。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3、欧洲联盟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成员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答:欧洲联盟是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欧元。 4、欧洲联盟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或有什么作用?) 答:对欧盟本身来说:有利于欧洲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对世界来说: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考考点之二:联合国(UN)旗帜: 1、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成立于哪一年? 答: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产物。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 2、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现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哪几个常任理事国? 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以前是苏联)。 4、联合国成立后,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解决地区冲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护环境、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如何? 答: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考考点之三:世界贸易组织(WTO)旗帜: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它的前身是什么? 答: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初一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是对于不少刚刚接触英语的初一新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是全面衡量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次考试。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就整个试题而言,考题难度适中,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辨音、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连词成句、句型转换和写作几个大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集中一些,更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的问题。 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内容为与日常教学相关的材料,与所学教材难度相当,较为简单。朗读速度适中,对平日教学的听力训练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但在第一节中还是有部分学生容易犯书写不规范的错误,也有些学生“g”、“j”不分,“r”、“l”混淆,因而造成较多失分。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 单项选择,突出了课本和平常练习中较基础的知识,学生训练较多,此部分得分较好。 辨音题,失分集中在第五小题,对orange这个词的发音把握不准。学生在平时朗读记忆单词的准确性不够。 完形填空,对于我校大部分基础较薄弱学生而言觉得难度较大,因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而学生在平时对单词的记忆和对句子的积累还不够牢,而且也没有掌握好做题技巧,没有联系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答案,以至于此部分得分较低。 连词成句,由于平时练习较多,且反复强调大小写及单词、字母的正确书写,因此这部分得分比预计要好。但在句型转换部分,平时训练得还是较多的,部分学生在此题得分较好,但大但部分同学由于底子薄,只能在掌握得较好的某一两种的句型转换上得分,也有学生顾此失彼不是多了这个就是漏了那个,答的不好,得分非常低。 写作部分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这部分未动笔。 二、分析原因 由于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落实字词的读写,所以有部分班级没有按照预期进度完成新课。以至于第五单元相关知识基本上拿不到分。学生单词存在遗忘快的问题,因此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这类理解题型上非常吃亏,在书面表达上由于单词的失误,缺少动词也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从某种思路上来看,政治学科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政治学科也不断突破传统的关照范围,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 3、重要观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核心价值观、三个代表、共同富裕、共同理想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关键、核心、中心、保障、保证 1、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四、目的、目标 1、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 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 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 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增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动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 流

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 考题分析:“语文知识积题目。还有“文学名著收获”有6分,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落实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整体感知能力、筛选信息的能累与运用”是重积累包含字音辨认,别字辨析、名句默写等知识性力、语言表述的能力。文言文主要考查:掌握课内文言文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作文:主要是要求写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情。说说在学习中的乐趣。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老师讲为主,讲得多,练的少。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没有真正落实。 作业情况: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字词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著积累等。通过抄写、摘抄等方式落实。结合课堂教学主攻方向是片段作文,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片段作文训练,同时利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活动提供素材。完成四篇大作文的批改。 班级差距:八个班级的语文成绩不平衡。优良率每个班近30个,但及格率差距较大。教学进步较大的班级是5班,优良率达到58.9﹪,70分以上的学生较多。 改进措施: 1、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指导学生阅读课标中要求阅读的读物,采取名著导读,总结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性格、精彩片段等方法落实名著阅读。真正落实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 2、规范书写,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3、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寻找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及时给以弥补, 进行必要训练。 4、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八年级: 这次考试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基知识、第二部分是阅读题、第三部分是作文的写作。分值分别是25分、35分、40分。 这次考试侧重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特别是考查他们对第6单元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单元是期末考试的重点,也是我们授课的重点,因此文言文知识所占的分值也较大。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我们在设计题型时对平时作业中出现的类型也有所侧重。 通过考试,我们能较好的了解学生在前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作业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这次考试我们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按照9:1的难易比例来设计试题,考试的成绩比上学期的期末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优秀率有大弧度的提高,由去年的0.03%提高到8%。及格率也有大弧度的提升。 在高兴之余,我们也有些担忧,一部分学生的书写较差,字迹潦草,长此以往,将影响他们明年的中考的得分,为此,我们组内老师商量,如果作业中出现书写马虎的我们将责其重写。我们还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字,以提高书写水平。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政治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 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