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几项措施

合集下载

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但长时间的使用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其耐久性下降,甚至出现各种问题,如开裂、龟裂、脱落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以保证其长期的使用寿命。

1. 设计合理的结构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根据使用环境和预期使用寿命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如在海滨地区应采用耐盐雾混凝土;在气候潮湿的地区,应采用防潮混凝土等。

预留适当的伸缩缝和预留管道孔,以适应结构的变化和维护等。

2. 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对于其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应选用符合要求的优质砂、骨料和水泥,同时应避免使用掺杂有碎石、泥土等杂物的原材料。

3.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抗渗性、抗裂性和抗压强度等。

应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要求,适量增加掺合料、添加剂等。

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是确保其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应在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养护,包括浇水、遮荫等措施。

尤其是在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养护更应严格。

5. 进行混凝土防水处理防水处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结构遭受水侵害的概率。

采用防水剂、聚合物涂料、沥青贴膜等方法都能够实现混凝土的防水处理。

6. 定期维护保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难免会出现损坏和老化等问题。

应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修补、加固等措施,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些措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还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

在建筑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上述措施,使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是因为其高强度、耐久性和低成本等优点。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 使用高质量混凝土材料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措施。

合理选用水泥、砂子、骨料等原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此外,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确保适当的混凝土硬化时间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经过一定的硬化时间,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浇筑混凝土后,要采取措施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促进混凝土的充分硬化。

硬化时间的延长将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防水剂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密切相关。

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剂可以改善其抗渗性能。

防水剂能够填充混凝土孔隙,形成一层防水膜,从而减少水分渗透和侵蚀。

选择合适的防水剂,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适当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加入化学添加剂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可以通过添加化学添加剂来改善。

常见的化学添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增稠剂等。

缓凝剂用于延缓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使其具有更长的施工时间;早强剂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提高施工效率;增稠剂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其耐久性。

5. 加强混凝土的维修和保养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维修时,应选择与原混凝土相似的材料,并采用合适的修补方法。

对于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还应定期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渗透和侵蚀。

6. 达到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其强度密切相关,因此要根据具体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抗风化、抗冻融和抗化学侵蚀能力也越好。

7. 提高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符合标准。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往往面临着各种耐久性问题,如龟裂、腐蚀和降解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帮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 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采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措施。

确保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水泥、沙子、石子和添加剂,这些材料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化学成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水泥的用量:过多的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龟裂和收缩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混凝土配制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并通过使用减少水灰比和增加粉煤灰等措施,降低水泥用量。

3. 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中控制和预防龟裂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采用控制混凝土收缩的措施,如使用膨胀剂或添加收缩节缩剂来减少混凝土中的内部应力。

同时,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如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和抗裂性能。

4. 加强混凝土的耐化学侵蚀性:混凝土结构经常受到化学侵蚀的影响,如酸雨、盐水和化学物质的渗透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化学侵蚀性能,可以使用防水剂或添加化学抗蚀剂来保护混凝土表面免受侵蚀。

此外,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可以采用合适的配方和材料,如氯离子阻隔剂和硅酸盐水泥,以提供额外的化学保护。

5. 表面密封和保护: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密封和保护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采用合适的表面密封剂或涂层可以减少水分和污染物的渗透,防止混凝土表面的腐蚀和损坏。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修复任何损坏或破坏的部分,也是保持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措施。

总结起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配制工艺和施工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选型,并加强质量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和可靠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其耐久性较差,易受气候、温度等外力因素影响,导致构建物的损坏。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保障建筑的安全和可靠。

以下是一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指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混合材料的比例,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优化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优化方法如下:1.控制水灰比。

通常,水灰比的降低会直接影响混泥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此外,能减少混凝土开裂和碳化的风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采用一定数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

通过加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3.选择适当等级的水泥粉煤灰、矿物粉煤灰等。

实际中,该材料的品种、品牌、等级和用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和耐久性。

这些优化配合比的方法能够使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获得更好的到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固化措施混凝土砼固化是指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控。

在固化过程中,环境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有助于生产强度密度高、抗压抗裂的混凝土。

因此,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固化期湿度和温度。

原则上控制好混凝土固化期潮湿和温度(如20℃左右),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

2.固化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凝土成品的早期强度,确保成品达到其设计强度的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3.固化预防混凝土出现混凝土裂缝、龟裂,提高混凝土安全、耐磨、耐久的基本原则。

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环境湿度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耐久性和耐磨性,能使其建筑物在数十年内不必维修。

混凝土基础和结构的处理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荷载承载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基础结构和桥墩等构件的设计和建造。

优化混凝土基础和构建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和施工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方法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是确保建筑结构长期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现实应用中,由于外部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老化、腐蚀和裂缝等问题。

为了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耐久性。

因此,在选材时,我们应该选择质量优良的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

同时,注意检查和控制原材料的含水率和杂质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候性。

2. 加强混凝土骨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与其骨架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可以采用钢筋等加强材料来增强混凝土的骨架。

通过正确的加固方式和合理的钢筋布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抗弯能力和抗震能力。

3. 适当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例。

适当控制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融性能。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容易吸水和渗水;而过低的水灰比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差,难以充分密实。

4. 合理施工和养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细致的施工操作。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充分振捣和平整表面。

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加水养护、遮阳避雨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 使用化学添加剂适量使用化学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增强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冻融性能。

6. 硫酸盐抵抗性降低针对混凝土易受硫酸盐侵蚀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添加硫酸盐抵抗性高的水泥、减少硫酸盐含量或使用阻隔层等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骨架的加强、控制水灰比、合理施工和养护、适量使用化学添加剂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

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

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其耐久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在现实应用中,混凝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破坏,如化学侵蚀、物理载荷、温度变化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混凝土耐久性改善措施,旨在提供实用的建议。

1.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材料配比、添加化学掺合剂和改良工艺等手段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性能优于传统混凝土,适用于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2.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腐蚀等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如填补裂缝、防腐涂层等,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采取防水处理和表面加固等手段,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 使用防水剂混凝土的渗水性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防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的渗透和侵蚀。

防水剂可以分为内部防水剂和外部防水剂两种,内部防水剂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外部防水剂则通过涂覆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来达到防水的效果。

4. 添加化学掺合剂化学掺合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控制水胶比、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增强其耐久性能。

常见的化学掺合剂包括氯化钙、硅灰、矿渣粉等。

添加适量的化学掺合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5. 耐久性试验与监测耐久性试验与监测是评估混凝土性能和监控其耐久性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进行试验,可以及时了解其性能状况,为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定期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总结: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包括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强维护保养、使用防水剂、添加化学掺合剂以及进行耐久性试验与监测等。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根据本合同段结构混凝土的工作环境和地区混凝土的材料体系,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主要为碱—集料反应、碳化、抗渗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就是使混凝土具有高密实、低渗性,对环境中侵蚀性介质有足够的抵抗力。

(1)、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根据设计要求和《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本合同段混凝土属Ⅱ类工程,需采取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碱—集料反应能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严重时会导致开裂破坏,从碱—集料反应的机理来看,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集料反应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混凝土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碱(K2O、Na2O,主要来源为水泥、外加剂、掺加料);二是集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能与碱反应,且反应物能吸水膨胀的碱活性岩石或矿物;三是能提供水分的潮湿环境条件。

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①、选用标号不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重点是选水泥中的C3A和含碱量(Na2O+0.658K2O),C3A含量小于8%,碱含量小于0.6%。

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选择生产质量稳定的转窑水泥,不得使用小窑水泥和立窑水泥。

②、对拟采用的粗、细骨料按照要求检验其碱活性,选用非碱活性(A种)或低碱活性(B种)集料。

③、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前提下,利用双掺技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抑制碱—集料反应的能力,即掺加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掺优质粉煤灰,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④、控制单方混凝土中的含碱总量,根据单方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和掺加料的实际用量及其相应的含碱指标进行含碱总量计算。

本合同段控制在3kg/m3之内。

(2)、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和均匀性的技术措施为了施工过程中易于操作而保证质量,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是指流动性、粘聚性、充填性、可泵性和稳定性(即抗泌水和抗离析性)。

因此,首先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有足够的坍落度。

如果仅通过加大用水量来实现,则混凝土泌水、离析的倾向大,若掺加高效减水剂、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大,但流动性速率减慢,而且伴随很大的坍落度损失。

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方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耐久性是影响建筑物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腐蚀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材料、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方法。

二、材料的选择(一)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应选用优质的水泥。

一般而言,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较差,而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掺合料能够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其质量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应选用质量好、坚硬、韧性好的骨料。

同时,应尽量选择自然骨料,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骨料。

(三)掺合料掺合料是指混凝土中除水泥、骨料、水外的其他材料,其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硅灰、矿渣粉等掺合料能够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纤维材料纤维材料的掺入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常见的纤维材料有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等。

三、设计阶段的考虑(一)结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过多的孔洞会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保证结构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二)防水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防水设计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一环。

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渗水问题。

例如,在地下室施工中,应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防止水从地面渗入混凝土结构内部。

(三)保护层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尽量设置保护层,以保护混凝土结构免受外界的侵蚀。

例如,在海边地区施工时,应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混凝土结构免受海水侵蚀。

四、施工阶段的措施(一)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几项措施摘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

混凝土的外部环境、内部孔结构、原料、密实度和抗渗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耐久性抗冻性减水剂
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因为以往工程中习惯上只重视混凝土的强度,或片面追求高强度而忽视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使用期内结构保证正常功能的能力,关系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随着结构物老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已引起了建筑各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重视。

曾有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在使用25年~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仅15年~20年。

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

有专家指出,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需延续,由于忽视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工程大修的高潮,届时将耗费倍增于工程建设时的投资,其原因却往往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引起的。

一、混凝土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即所谓的耐久性失效。

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集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等,本文下
面做具体分析。

1.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当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环境时,部分混凝土内孔隙中的水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形成各种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表皮剥落,严重时可以露出石子。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和气泡含量多少密切相关。

孔越少破坏作用越小,封闭气泡越多,抗冻性越好。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除了孔结构和含气量外,还包括混凝土的饱和度、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集料的孔隙率及其间的含水率等。

2.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集料中活性组分发生的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甚至破坏。

因反应的因素在混凝土内部,其危害作用往往是不能根冶的,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大隐患。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需具备3
个条件,即有相当数量的碱、相应的活性集料、水份。

反应通常有3种类型:碱-硅酸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慢膨胀型碱-硅酸盐反应,避免碱-集料反应的方法可采用:尽量避免采用活性集料;限制混凝土的碱含量;掺用混合材。

3.化学侵蚀。

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严重的使水泥石强度降低,以至破坏。

常见的化学侵蚀可分为淡水腐蚀、一般酸性水腐蚀、碳酸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5类。

淡水的冲刷会溶解水泥石中的组分,使水泥石孔隙增加,密实度降低,从而进
一步造成对水泥石的破坏。

研究表明,当水泥石中的氧化钙溶出5%时,强度下降7%;当溶出24%时,强度下降29%。

因此,淡水冲刷会对水工建筑有一定影响;而当水中溶有一些酸类时,水泥石就受到溶淅和化学溶解双重作用,腐蚀明显加速,这类侵蚀常发生在化工厂。

碳酸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为:在溶淅水泥石的同时,破坏混凝土内的碱环境,降低水泥水化产物的稳定性,影响水泥石的致密度,造成对混凝土的侵蚀;硫酸盐的腐蚀则表现为so42-离子深入混凝土内与水泥组分发生反应,生成物体积膨胀开裂造成损坏;海水中由于存在多种离子,侵蚀形式较为复杂,但主要是由于镁盐使硬化水泥石的结构组分分解。

4.钢筋的锈蚀。

钢筋的锈蚀,其一表现为钢筋在外部介质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逐步生成氢氧化铁等,即铁锈,其体积比原金属增大2~4倍,造成混凝土顺筋裂缝,从而成为腐蚀介质渗入钢筋的通道,加快结构的损坏。

其二,氯离子对钢筋表面钝化膜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当混凝土中氯含量超过标准时,钢筋会锈蚀,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钢筋被腐蚀的必要条件,因此,若混凝土开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则钢筋锈蚀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开展,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最终使构件失去承载力。

其三,钢筋在拉应力和腐蚀性介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脆性断裂,这种破坏可在较低拉应力和微弱介质作用下产生破坏。

其四,钢筋的氢脆现象,即预应力筋在酸性与微碱性的介质中发生脆性断裂,钢筋在腐蚀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氢气,当钢筋内部存在缺陷,氢以原子形式渗入钢筋内部并生成氢分
子时,会产生很大压力,出现鼓泡现象,使钢筋脆化。

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的外部环境、内部孔结构、原料、密实度和抗渗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类材料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是通过水泥砂浆的凝结、硬化形成的,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

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

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2)集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碱活性,防止碱集料反应造成的危害,同时选择合理的级配,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大量研究表明了掺粉煤灰、矿渣、硅粉等混合材料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内孔结构,填充内部空隙,提高密实度。

高掺量混凝土还能抑制碱集料反应,因而掺混合材混凝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2.混凝土的设计应考虑耐久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缝,提高密实度,采用合理的减水剂和引气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掺入足量的混合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构构件应按其使用环境设计相应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防外界介质渗入内部腐蚀钢筋。

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也应考虑构件受局部损坏后的整体耐久能力。

3.混凝土工程施工应考虑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的拌制应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建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制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重视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并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构件施工裂缝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特殊季节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特殊措施。

4.结构的日常维护。

结构在使用阶段,应注意检测、维护和修理,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更应如此,建立检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及时修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