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榴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程《石榴》这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根据石榴的成长过程来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青睐之情。

同时我觉得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以下是本店铺收拾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程),期望协助到您。

一、教学需要: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办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办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起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几种知道,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教导:需要:1、听老师范读课文,考虑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依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季叶夏季花秋季果四、教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教师教师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何这么说?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理由。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考虑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征?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领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适合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领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汇。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季叶________夏季花________秋季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训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成长状况。

2、默读考虑: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哪些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征的词汇。

16、《石榴》教案

16、《石榴》教案
齐读: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酸溜溜 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
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读课文,再填写。
出示:这篇课文写了石榴树春天()枝条()叶子;夏天();秋天()。指名填写,最后齐读。
5、师小结并板书:
是呀,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春天、夏天、秋天的顺序写了石榴树呀长叶、开花、结果,多有意思啊!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师:打开书,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春天、夏天石榴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边读一边想,还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圈出来。
A春天抽枝长叶
1、交流春天石榴树是什么样子的?
体会春天石榴树抽枝长叶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重点理解:抽出。(表示一下子很快;也看出生命力的旺盛。)
(1)、通过做个动作理解。(2)、通过换词语理解。
年级
课题
课型
课时
主备人
上课时间

16、石榴
新授课
第二课时
王照吉
教学
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4、弄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难点
1、通过朗读,感悟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熟透了的石榴和石榴的味道写具体的。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具学具
课文录音石榴实物及课文插图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推荐】【精品】16.石榴(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

【推荐】【精品】16.石榴(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

【精品]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6石榴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 爱。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陶冶审美情 趣。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2. 山东枣庄人最喜欢吃的水果是石榴。

(提示看实物石榴)瞧,多可爱的石榴呀!今天, 老师就要带同学们一起学习第16课:石榴。

3. 齐读课题:“榴”本来念第二声,比如有一种水果叫榴莲;在“石榴”这个词中,“榴” 苏教11亡念轻声。

二、整体感知1.按要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词。

甚至喜讯玛瑙石榴肚皮抽出剥开仿佛喇叭扒开嫩绿活泼可爱甜津津酸溜溜嚼一嚼驰名中外郁郁葱葱红白相问品莹透亮3. 检查读课文情况,并相机正音。

4. 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领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同学们,枣庄的石榴园名气可大啦!课文中哪个词说明枣庄的石榴园在世界上名气很大?(驰名中外)“驰名中外”能不能换个词说说?(闻名中外、举世闻名、闻名遐迩、远近闻名)2. 家乡的石榴园这么有名,作者一定会觉得非常(自豪、骄傲)。

现在,请你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 学习枝叶部分。

(1)随着寒气的退尽,温暖的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复苏,石榴树也长出了枝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石榴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石榴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石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石榴》是一篇状物文章。

该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按次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味石榴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爱好之情。

本白话语生动抽象,记述条理清晰,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包含着作者的爱好之情,读来饶风趣味,是先生学习言语和写作的示范性文章。

因而我在本课将欣赏美(石榴的美、言语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作为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先生分析我们的先生刚刚进入三年级,具备了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但对多音字的积累还不够,容易出现错误,需求老师的指点。

在理解课文方面,先生能够精确地判断描写对象,能比较快速地发现比喻句和拟人句。

但对于怎样有序观察事物和捉住事物特点和大体归纳出每段的写作内容则需求老师进行适当的指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一类生字,识读4个二类生字。

了解多音字“佛、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描写事物要有必然按次,领会比喻句和拟人句能使句子更加生动抽象。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领会作者对石榴的爱好之情。

5.能仿照第四自然段描写一种水果。

过程与方法1.注重先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先生的学习能力,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求学习综合运用到课堂中;2.借用多媒体技术,配合石榴实物,给先生形、色、味的多方面刺激,帮助先生构成更加具体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欣赏石榴等事物的美,引伸到欣赏人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基础字词,了解石榴生长过程,领会作者爱好之情。

2.了解描写事物要有必然按次,品味比喻句和拟人句能使言语更加生动抽象,欣赏言语的美。

3.能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仿写其他水果。

难点:1.品味比喻句和拟人句等修辞能使言语更加生动抽象。

2.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仿写其他水果。

3.懂得观察生活,发现身旁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教学预备教师预备:1.制造PPT课件(经过图片和藐视频,给先生构成关于石榴成长过程的具象认识;经过ppt给先生整合知识点,构成较为零碎的知识网络。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2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3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4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练习抄写词语。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一种植物的方法.3.品读文中优美语句,感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懂作者是怎样把植物描写生动具体的,并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石榴的喜爱之情。

4。

观察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写一段话.【重点】品读文中优美语句,感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懂作者是怎样把植物描写生动具体的,并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石榴的喜爱之情.【难点】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水果的颜色、味道、样子几方面写一段话。

1.开展“搜一搜”活动,搜集整理有关石榴的资料,运用习得的学习方法,自主预习《石榴》,找出文章的动情点和含修饰性的词语,读一读,想一想,并摘抄下来。

16石榴

16石榴
检测反馈
1、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左右结构:抽、仿、佛、肚、扒、讯、甜(左窄右宽、左紧右松)
上下结构:甚(上紧下松)
16、石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教学反思:
(2)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3)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
一、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活动一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4、试仿说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写叶、花、果的。
2、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3、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朗读。
活动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3、4自然段。
思考:“热闹”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好吗?
1、观察生字,说记忆方法,讨论书写要点。
2、描红、仿影、练写生字。
【检测反馈】
1、写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组词。
一、导入:
1、小朋友看(出示实物),这是什么?(石榴)
2、对,这是石榴。(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读课题。
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答案都在课文里,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课文。
3、全班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教师简介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⑷教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第二教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些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三、作业: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石榴
课题:16、石榴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主备教师: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16石榴

16石榴
16 石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生字词,让学生理解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认识石榴这种水果。 学生活动单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 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 2、初步认识石榴这种水果。 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活动方案】 (有可能教师可带一只石榴进教室, 供孩子 们观察。 )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石榴的文 活动一: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生字新词,争取弄懂意思;自读课 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2、 组长带领下, 重点练读一两句难读的句子。 3、汇报自己学懂的生字、新词。 4、向全班汇报最难读的语句。(可从字音、 停顿等方面提醒) 5、 质疑自己没能读懂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疑。 二、初读感知 1、把书打开到第 16 课,读一读课文,注意 老师这里的要求。 (活动一) 2、当学生汇报时适时评价、点拨、释疑。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教师导学案
-1-
16 石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3、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复习导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它留给你的印象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 2、初步了解拟人化的写法,会写一种水 2、石榴的什么地方美呢?(叶、花、果实) 二、细读品味 果。 【活动方案】 1、叶美 (1)文中哪些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石榴树的叶 活动一:花美。 美呢?请从第二小节中画一画,读一读。 1、 轻轻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画出能 (2)汇报,读出叶美。 体现花美的语句。 2、花美 2、小组中交流圈画的语句。 (1)花美在什么地方呢?结合活动一的提示, 3、自由汇报圈画的语句。读出花的美。 画一画,读一读。 (2)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理解这里把花比成 了什么。 活动二:果实美。 3、果实美 1、 轻轻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画出果 (1)石榴的果实又美在哪里呢?让我们读第三 实美在哪儿。 小节。 (活动二) 2、概括说说果实什么地方美。 (2)汇报时板书(颜色、形态)点拨“熟透了 3、自由汇报圈画的语句。 的……。 ” “这些石榴……。 ”是拟人句,以及它 4、读出果实急切地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 们的特点。 美。 (3) 、齐读两句拟人句。 活动三:子儿美。 4、子儿美 1、快速从第四小节中找出描写子儿美的 (1)过渡:其实,石榴的果实不仅外表美,里 语句。 面的子儿也很美。 (板书:子儿)不信来看最后 2、读一读所画语句,读出美来。 一小节。 (活动三) 3、概括从哪几方面写石榴子的美。 (2)评价板书:颜色、味道。 3、自由汇报所画语句。展示小组概括的 四、巩固提升 内容。 1、文章真正水果石榴的笔墨在哪里? 让我们再 【写法迁移】 来读这一小节。其实,我们常见的水果很多, 拿一只_________,剥开外皮,只见__ 老师带来了一颗桔子,我们按照最后一小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掰下 说法,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掰一瓣放嘴 一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里尝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动、优美的语言。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体会拟人写法的好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学习其写作方法,品尝一种水果,进行仿写。

评论(0)学时重难点1.学习体会本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石榴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精妙。

学以致用,进行仿说仿写。

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读词明文复习导入1.读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

“榴”字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让我们一起再清楚地读一下课题-----石榴!2.复习一下文中的词语。

抽出嫩绿郁郁葱葱火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酸溜溜甜津津清爽无比教师逐行指读,引导学生关注每一行词语都是写什么的?(教师相机评价并板书:枝叶花果)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就是按石榴的生长顺序,(板书:按顺序)为我们介绍了石榴的枝叶花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走进枣庄,走进那驰名中外的石榴园!欣赏一下石榴的枝叶花果!请大家打开课本。

【设计意图:以复习文本主题性词语为直接导入点,有目的地选择主题性的词语,巧妙有机地回顾文本所介绍的石榴的生长顺序,从而进入新授的学习,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情境。

】评论(0)活动2【活动】细读品赏悟情体验(一)赏析夏花1.指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小节写了石榴的什么?(写了石榴的枝叶花。

)2.问:在枝叶花中哪个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指答。

3.出示描写花的句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来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读这段描写花的句子。

(2)你觉得其中哪句话写得最生动?指答点击出示句子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的“小喇叭”“一个个”“活泼”等词语体会石榴花的特点。

“小喇叭”①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答,点击小喇叭。

出示句子:走近看,仿佛是小喇叭。

(生读)②出示图,这就是石榴花,花瓣绽放,的确像(引读)——小喇叭。

【设计意图:“以画促读”,在引导学生感知石榴花的形状的这一设计,充分利用直观的图片,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石榴花形状的感知,并诱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学生在赏图读文中很快就感悟到了文章的比喻之妙。

】“一个个”①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小喇叭。

指读几个学生。

②从“一个个”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什么?(花开得很多)③再次显示描写花的文段,学生自由读读这段话,找找并用笔圈出来其他描写花多的词语。

④交流,老师相机显红词语。

“一朵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一个个”,读词感悟。

读句感悟石榴花开得多的特点。

【设计意图:抓住“一朵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一个个”等词语进行生本对话、师生对话。

在对话中,通过理解以上语言文字,既对花开得多、开得美等特点有了深层的感悟和理解,又品味了语言,体会了用词的准确,训练了语感,同时还引导学生进行了情感体验。

】“活泼”①引读追问:从哪里感受到石榴花特别活泼?(正鼓着劲儿在吹)什么叫鼓着劲儿吹?怎样才叫鼓着劲儿吹?交流理解。

②让我们也来像这些石榴花一样,鼓着劲读一读。

(4)齐读描写花的句子。

4过渡:同学们,第二自然段中除了写夏日的石榴花之外,还有一句是写春天里石榴树枝叶,我们一起来读读。

(1)抓住关键词“抽出”“嫩绿”体会枝叶的特点。

(2)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简洁明了,但也十分生动。

一起读读这句,读出新枝嫩叶那一份勃勃生机! 5.总结: 同学们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带着我们欣赏了石榴的枝叶花,抓住它们的特点(板书:抓特点),生动地写出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二)品悟夏果过渡:欣赏了这热热闹闹开过的石榴花后,作者带我们去看了什么?(石榴的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了石榴的果?(第三、四自然段)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品读果实部分。

板块一:抓住关键词,感知变化过程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默读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小石榴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圈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

1.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们的什么最先发生了变化?(外皮的颜色)2.出示句子,交流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3.出示圈画出的表示颜色的词串,指读评价。

4.如果变换一下这些颜色的顺序,你们读读看,可以吗?交流。

不可以,遵循了外皮颜色变化的规律。

5.为了写明颜色变化过程,作者又用了表示先后顺序的三个词,你注意到了吗?指答“先、逐渐、最后” ,点示出三个词。

6.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句子。

板块二:感悟拟人句,体验喜之情1.过渡:就这样,石榴一天天长大,看石榴终于成熟啦!成熟的石榴是怎样的啊?请你们自由读读下面的句子,你来告诉吴老师熟透的石榴是怎样的啊?指答。

2.你看,这就是熟透的石榴,出示图,石榴怎么会笑,又哪里有什么嘴和肚皮啊,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3.指名读读交流理解拟人句的作用。

4.教师引读,你看这只石榴裂开了一条缝,在作者笔下就是——笑得咧开了嘴,那只石榴完全裂开了,在作者笔下就是——笑破了肚皮……5.指读句子教师评价:6.小结:看,作者就是把石榴当做了人来写,生动地写出了石榴成熟时可爱的样子,这种写法就是拟人。

再看看这段话,其实还有一句作者也是把石榴当做人来写的,谁找到了?7.交流:“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拨开……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8.从哪里看到拟人?抓住关键词“急切地拨开”“朝外张望”“报告”等理解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9.瞧,出示图那边一群石榴娃娃他们在也在报告喜讯呢,请你想象一下这些活泼的石榴娃娃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出示仿写的句子:那些石榴娃娃(),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1.这群石榴娃娃会笑,会动,会说,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设计意图:在语言文字比较训练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又学习了拟人的写法,加深了对石榴果的认识,为学生了解石榴的特点,受到情感熏陶,掌握表达方法,进行方法迁移,打下一定的基础。

】板块三:联系生活,品味果实之味1.匆匆掠过春天和夏天,欣赏完石榴的枝叶和花,我们放慢了脚步,观赏了石榴一天天长大过程中果实外部的(板书外)外皮颜色的变化,也看到了熟透了的石榴的样子。

接下来,让我们停下脚步,跟着作者去摘一个石榴,剥开外皮,捧在手里仔细看一看石榴内部的子儿,(板书内)然后尝一尝——请同学们自由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指答。

教师相机点击显示关键词,交流感悟。

(1)“玛瑙般的子儿”①显示图片,引导学生感悟石榴子和玛瑙相像之处。

(红红的,圆圆的,透明等形状和颜色相同。

)②读读“玛瑙般的子儿”词语,感悟石榴子的颜色形状的特点。

(2)“紧偎”①理解“紧偎”,结合“依偎”一词理解。

结合“紧偎”的动作,小朋友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就叫紧偎。

石榴子儿真多一颗颗紧偎在一起!十分有趣!(3)“红白相间”:①理解“红白相间”石榴子儿的红色与红色之间隔着白色,白色与白色之间有红色,这就叫“红白相间”,多漂亮啊!齐读词语。

(4)“晶莹透亮”①哦,你看到了石榴子的质感,看图,你看到怎样的质感?它透明、润泽,发出玛瑙般的光芒,对!这就是“晶莹透亮”。

3.同学们,来!把我们随着作者看到的石榴子连起来读读,感受感受!4.小结:在作者眼里,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就像那颗颗珍贵的玛瑙,真是让人爱不释手!难怪作者看得如此仔细,描写得如此生动。

让我们再一齐读读这作者眼中的石榴子。

5.过渡:多么诱人,读着读着,让我们都迫不及待想去尝一尝,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这一句。

(生读读句子)看出来了吗?作者可不是一般的尝,你去看看他的动作,(取——放——嚼嚼)如此细腻的动作,那是在细细地品石榴子的味道呢!我们也跟着慢慢品,自己读读这句句子。

6.你品到了什么味道?指答,抓住关键词“酸溜溜”“甜津津”品读体会果实的味道。

7.酸中有甜,甜中有酸,那滋味令人感觉真是(引读)——清爽无比!美妙无穷啊!8.总结:同学们,作者写石榴子,看得那么仔细,品的那么细腻,抓住石榴子的样子颜色和味道的特点,写得那么生动,我们以后在写一种水果时,也可以像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仔细的看看,慢慢品,写出它的样子和味道,甚至写出你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石榴果时,将理解语言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一边观察、品赏体验,一边与读文联系起来。

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把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拨动了学生心灵和情感的琴弦,引发了学习兴趣,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学生自始至终兴味盎然,有情有趣.】评论(0)活动3【活动】回归整体体味详略1.同学们,你们看(指板书),同样是写石榴的生长阶段,作者是在一个自然段中写了枝、叶,花三个方面的内容,却用了两个自然段详细写了果实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这叫什么啊?指答(板书:有详略),为什么把石榴的果实写得这么详细?2.指名说说。

3.小结:石榴,我们一读到这个词语,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榴的果实,对啊,对于石榴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果实,所以要想写,这就叫有详有略,有重点。

评论(0)活动4【测试】总结全文回味升华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枣庄的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知道了作者按顺序有详略地介绍了石榴的枝叶花果的特点,写得生动极了。

(板书:写生动)评论(0)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拓展延伸1.抄一抄:把文中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摘录积累下来。

2.写一写:观察并品尝一种你喜欢的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评论(0)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石榴枝按顺序叶有详略花抓特点外写生动果内(课件出示三、四自然段)(1)同学们,作者在介绍石榴果时,由外而内,先按石榴的成熟过程,介绍了石榴外皮的颜色变化,再运用拟人手法,写了熟透的石榴果可爱的样子,最后写了石榴子诱人的样子和味道。

让我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水果吧!(2)(出示桔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桔子的外观像什么?(指名说)教师可适当提供参考:桔子圆圆的、扁扁的,好像一个小灯笼。

(剥开橘子皮)看看桔瓤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教师课适当提供参考:剥开橘子,露出里面的橘瓤,橘瓤圆圆的宛如一个金色的大南瓜。

橘瓤上有纵横交错的白色橘络,好像给橘瓤穿上了一件美丽的婚纱。

剥开橘瓤,取下一片,小小的橘瓤像月牙,也像小船,看得我直流口水。

我轻轻地撕开小橘瓤的外衣,哇!金黄色的果肉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让人看了都嘴馋。

再尝一尝桔子的味道,谁来说说桔子是什么味道的?给你什么感受?(指名说)教师可适当提供参考:把橘瓤放进嘴里要上一口,酸甜的橘子汁立刻充满我的口腔,清爽无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