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壁画!!!
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描写

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描写
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壁画上,飞天形象栩栩如生,她们身姿轻盈,如同羽毛般飘逸,仿佛在神话世界中自由翱翔。
她们的面容美丽动人,神态自然,生动逼真,让人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壁画中的飞天仙女,手持花篮或乐器,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舞姿优雅动人。
她们在空中旋转、跳跃,身体随着音乐自由摆动,给人一种飞翔的感觉。
这些飞天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除了飞天形象外,壁画中还有许多其他元素,如神龙、凤凰、莲花等。
这些元素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这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色彩鲜艳夺目,让人目不暇接,同时又不失和谐统一,展现了古代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是一幅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想象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后来的世俗壁画、宗教壁画,中国壁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远古岩画的创作与演变远古岩画是中国壁画的起源,其创作时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岩画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山洞壁上,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具有生动、朴实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岩画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更多的人物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符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第二部分:世俗壁画的繁荣与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世俗壁画开始兴起。
宋代的长卷画和明清时期的壁画成为世俗壁画的代表,它们以绘画多样性和题材广泛为特点。
长卷画以纵深空间的表现为主,通过长卷的形式展示具体的场景和人物,使观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视觉体验。
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更注重表现社会生活、传递文化信息,如庙堂宫殿、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
第三部分:宗教壁画的崛起与辉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宗教壁画开始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佛教壁画以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为主题,通过图像和符号的方式传递信仰,启迪人们的心灵。
著名的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壁画就是宗教壁画的杰作。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宏伟的气势赢得了高度赞誉,并成为中国壁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部分:现代壁画的创新与演绎在中国壁画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壁画的创新和演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壁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吸引了广泛关注。
现代壁画在内容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宗教题材,还出现了对当代社会、历史事件和人文思考的表达。
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现代壁画与时俱进,运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如雕塑、贴画等,使壁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关于敦煌壁画的介绍

关于敦煌壁画的介绍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们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距今约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们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数量众多,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内容包含了佛教、道教、儒家、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
敦煌壁画形成于东晋时期(公元4世纪),兴盛于唐朝(公元7至9世纪)。
它们是在莫高窟这一狭长的山谷内的洞窟壁上绘制的,洞窟巨大,共有735个,壁画多达4.5万平方米,其中以9到14窟最为著名。
这些壁画以其细腻的线条、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敦煌壁画的题材广泛,包括佛教经典、佛教故事、仙境图、生活场景、人物画等。
其中,佛教题材的壁画最为多样和精美,佛像在壁画中经常被描绘。
仙境图则以仙山、禅院、修道者为主题,展现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
此外,还有大量的市井生活场景和人物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形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独特,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壁画中采用了线条勾勒、色彩填充、渐变阴影等多种技术手法。
线条勾勒细腻而生动,通过不同粗细的线条描绘人物、动物和建筑物的轮廓和细节。
色彩填充则以鲜明、饱满的色彩表现壁画中的各种元素。
渐变阴影的运用使得壁画更显立体感和逼真感。
敦煌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颜料和植物纤维颜料。
矿物质颜料的使用使得壁画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持久性。
植物纤维颜料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得壁画色彩饱满且不易褪色。
这些颜料的使用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敦煌壁画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
壁画中的图像和题材广泛,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例如,壁画中描绘了希腊神话、波斯人、印度人等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敦煌壁画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修复问题。
中国古代壁画欣赏

▪ 迄今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省区有河南、广东、山东、 山西、河北、辽宁、甘肃、江苏、陕西、内蒙古等 地.
▪ 东汉墓室壁画,遗迹颇多,山西平陆、山东梁山、河 北望都、河北安平、河南密县、辽宁辽阳和金县、 甘肃酒泉、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及和林格尔等地都 发现有墓室壁画.
密县打虎亭汉代壁画 宴乐图
▪ 分层绘制了主人接受礼 品、宾主宴饮和乐舞的 场面
重润墓壁画
▪ 重润为唐中宗长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子,因 对武则天作为有看法,于武周大足元年701被 处死.中宗即位,追封为懿德太子.墓成于神 龙复年706,墓内遗存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的壁画40多组.有界画山水、花鸟、驯兽禽 以及大量表现太子、宫女、内侍等生活的作 品.
唐 重 润 墓 壁 画 执 扇 宫 女 图
重润墓壁画
男侍从图
▪ 此图画七位身材高 大的内侍,他们双 手持笏,举在胸前, 每人身穿圆领口长 袍,腰间扎黑色皮 腰带,脚穿黑色靴, 分两排站立,神态 各具特征.人物造 型准确,线条富有 轻重缓急的变化. 设色富有节奏感, 对比鲜明,突出了 人物特征及装饰效 果.
▪ 中国古代壁画以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 壁画的成就最高.此外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 非常有特色的壁画艺术.
一、墓室壁画
▪ 壁画附着于建筑,古代建筑不可能保留至今,所 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早期壁画,都是墓室壁画.
▪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以汉代和唐代的墓室壁画 最为突出.
汉代墓室壁画
▪ 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始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 ▪ 汉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厚资多藏,器用如生
▪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 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 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 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 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壁画:敦煌飞天、芮城永乐宫吕纯阳、毗卢寺儒释道、法海禅寺神佛鬼怪。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建筑壁画吧。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基本简介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 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处于摹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朴拙。
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敦煌壁故宫与兵马俑

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敦煌壁故宫与兵马俑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敦煌壁画与兵马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其中,敦煌壁画和兵马俑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敦煌壁画与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与文化意义敦煌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内。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主要由北魏至元代的数十个朝代的艺术家创作完成。
敦煌壁画采用壁画和雕塑相结合的方式,以描绘佛教故事、人物肖像、动植物和日常生活为主题。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其独特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
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勾勒出流畅、优雅的线条,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高贵和飘逸。
同时,敦煌壁画运用大量的鲜艳色彩,如深红、明黄、湛蓝等,使壁画更加生动有力。
敦煌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魅力,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些壁画展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此外,敦煌壁画还揭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的开放与繁荣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与文化意义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马俑坑内,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
兵马俑的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迄今已经发现了大约8000余个兵马俑。
兵马俑以其逼真的形象和庞大的规模而闻名于世。
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制作精细。
它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陪伴秦始皇永远统治。
每个兵马俑都有不同的脸部特征、服饰和武器,使其个性化的真实性进一步提升。
兵马俑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秦朝军事制度和战争技术的重要线索,还揭示了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规模和豪华。
同时,兵马俑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帮助我们了解秦朝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 敦煌壁画与兵马俑的联系与区别敦煌壁画与兵马俑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壁画

周昭坎 1938年4月5日生于上海,祖籍广东潮阳。一级美术师、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美术博览》杂志主编、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部负责人和《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宣传部副司级巡视员。是第四次全国美代会代表,第六届全国美展评委。 早年师从李咏森、颜文梁等名师学习绘画。1950年代后期开始在报刊和展览发表作品,并从事艺术活动。绘画作品多次入展1960年代以来国内外画展,并多次获奖、出版和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本国会等机构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代表作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油画《团结合作创伟业》(又名《走向新时代》)、获丁绍光奖全国美展优秀奖的油画《秋色胜似春》、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展二等奖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展中国美协在日本举行的“现代中国油画展”的《情深》、入展第四届全国美展的《越南人民必胜》(中国美术馆收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日本国会收藏、陈列的日本受彰议员三木忠雄像和入展中国美协“中国风景油画展”和“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的油画《傍水人家》、《质感的组合》及参展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大展”的油画《流香》等。1990年于德国哥廷根、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个展,香港出版有《周昭坎画集》。绘画作品力求于淳朴自然中创造美的多样,力创深邃意境和动人情趣,台湾《艺术家》月刊曾以《淳朴·自然——周昭坎的艺术》为题评介其作品。此外,著有美术史论百余万字,代表作如《艺为人生——吴作人的一生》、《走过九十——画家萧淑芳》、台湾出版的《中国美术巨匠·潘玉良》卷、《庞薰琹》卷等;主编的《吴作人文选》获出版署1979-1989年优秀美术图书铜奖。发起或主持1985黄山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1990杭州全国水彩画艺术研讨会。1987年在中国美协党组支持下,挑头创办《美术》杂志社,实行改革,力挽停刊之危;1993年策划建成门头沟九龙山“画家村”;2001年创办《美术博览》杂志迄今。传略入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以及日本《中国当代画家人名录》等。
古代壁画 文案

古代壁画文案从汉代到明代,五星必看的中国古代十大壁画#什么是壁画#区别于画在绢、帛、宣纸等材料上,壁画是绘制在墙壁、天花板上的绘画,往往出现在殿堂、墓室、寺观、石窟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看壁画#壁画融合了历史、宗教以及世俗题材,透过壁画穿凿时空,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可以逐一窥探两千年来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民俗、服装等的发展。
01辽阳墓群壁画年代:汉魏时期坐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两岸汉魏代表性壁画,当属分布在辽阳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的墓室群壁画。
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
凤凰楼阁百戏图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内容以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门卒图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是研究汉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和国画立论基础之一。
02河西走廊墓群壁画年代:魏晋时期坐标:甘肃省嘉峪关、酒泉、敦煌市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素来以地上石窟闻名,很多人不知道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在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散布着大量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
墓室场景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03敦煌石窟壁画年代:北魏至元坐标: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石窟,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佛教传入我国,出现大量宣传佛教内容 的壁画。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 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一幅幅壁画讲解着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 《九色鹿》 就是其中的代表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是佛本生故事之一,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 的故事情节。
▪ 据《佛说九色鹿经》所记,恒水边有 鹿王,一日见 一人落水,即负之救起,鹿王嘱咐不要告诉别人见 过它。 日此国王后梦见九色鹿,欲得之以鹿皮为衣, 白角为饰,并以死威胁国王。于是国王悬赏求鹿。 溺水人贪赏告发,立即得到报应,面上顿生癩疮。 口中恶臭。国王率兵围猎时,鹿王则讲述了拯救溺 水人的经过,责其忘恩负义,国王深受感动。不仅 释放了它,且下今全国允许它任意行走,任何人不 得捕捉。王后知道后,竟然心碎而死。故事的内容 体现了对负义与贪心的道德谴责。以这个故事为题 材的壁画亦常见于佛教壁画中,现存于莫高窟二五 七窟的这幅壁画呈横构图,显示出早期绘画的人物 为主、山水为辅的经营特点。线条刚劲有力,明显 地承袭了汉代绘画的传统,说明传统绘画在新形成 的佛教美术中的重要作用。
弋射收获画像砖
上部是池塘边上弋射的情景,池中莲花盛开,水里有鱼和水禽,坡上两人张弓
仰射满天的惊鸿(“弋射”是用系绳的箭射猎,这样射出的箭可以收回。)
下部画一群人在水田里割稻,收稻的情景,情节交待明确,而画面又很抒情。
《孔子见老子》
▪ 这种浅浮 雕与细线 阴刻造型 相结合的 手法,是 山东汉代 画像石的 特点之一。
汉代墓室壁画:
《辟车伍佰八人》
用笔生动准确,画面有渲染的效果。
汉 代 墓 室 壁 画
汉代墓门竖石壁画
墓室壁画的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 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 能过上好日子,它几乎不存在更 多的装饰意义,对它的研究和学 习,主要是针对它的形式美和造 型手段。
汉代壁画——最早的壁画作品
《辟车伍佰八人》、 《水陆攻占图》、《戈射收获画像砖》这三幅 代表壁画中,哪张是写实画法,哪张是写意画法?
(2)佛经变
佛经变的意思就是根据佛经演变出的图像或雕塑。(西方净土变) 《西方净土变》是艺术家们根据《无量寿经》构想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此壁 画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当时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即历史上唐玄宗“开元盛 世”时期。
飞天
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 神庆人物称为“天”,佛教中把空 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 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复合体。乾 闼婆是印度梵语音译为天歌神,在 天界负责奏乐歌舞。紧那罗为天乐 神负责散花散香气。后来两者职能 混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克孜尔石窟乐天窟天井画《本生故事图》
▪ 此图原为克孜尔石 窟乐天窟天井画的 一部分,表现的是 释迦(前生)为救孩 子不惜牺牲自己生 命的故事。画面简 洁明快,形象生动, 颇具感染力。此图 于1913年至1914年 间被德国的勒考克 探险队从克孜尔石 窟剥走。
克孜尔马牙窟第205窟《弥勒说法图》
▪ 画面中央端坐着正在说法的弥勒佛,白净上身,缨络华丽,双目微启,白 毫眉心,左手持净瓶,右手施手印。与其左右八信徒一样,头戴三圆王冠, 与头光、身光、半圆构图层层呵应,共同造成向心内聚的节奏感。有学者 认为此画具有印度--伊朗风格第二盛期的特色。用大量深蓝与金箔来强调 色彩对比尤为引人注目。如今颜色虽已剥落,仍可从弥勒颈部和光圈中见 其一斑。
(2)画像砖
(2)画像砖是以刻了画像的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 后 镶砌于墓室四壁。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 始于战国晚期,盛 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 的成就。
题材与内容——作为一种艺术体裁, 画像砖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 着密切的关系。 其题材内容 广泛地表现了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艺术、风俗、民情及生产劳动等。画像砖与画 像石在题材内容方面 具有共同性,反映了同一时代艺术在题材上的一致性。
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
娄墓,位于山西太原,墓主娄睿是北齐太后之侄,权贵
人物。
▪
现存壁画71幅,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描
绘墓主人生前的戎马生涯和生活场景;另一部分描绘墓主死
后飞升,回归西方净土的虚幻境界。
《仪卫出行》
▪ 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 壁中栏,画面有八人 三马。此乃北齐贵戚 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 照。画面构图紧凑, 人物顾盼传神,艺术 水平卓越,从中不难 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 鞍马人物的风貌。
墙绘
——一般家庭装潢都是以白 墙为主,墙绘的介质便是墙, 也就是在墙上绘画 。
街头涂鸦
——街头涂鸦作为一种街头 艺术,也是以墙为介质的艺术 形式。
▪ 一.中国古代壁画的分类
▪1.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2.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3.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1.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 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 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 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画的内 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 景的。
鸽子本生 菩萨转生为鸽子。当时,居民挂有草蓝,供鸟类安住,以积功 德。鸽子栖息在一商人厨房中,每天外出觅食。有一只乌鸦,垂 涎厨房中的鱼肉,也栖息到厨房来。乌鸦最初也跟鸽子外出,自 食其力。鸽子常劝乌鸦不可嘴馋。乌鸦开始装作听话,但时间一 长,本性便暴露了。厨师发觉后,拔光了乌鸦的羽毛,然后用姜、 盐涂满它全身,乌雅疼痛而死。菩萨鸽子回来后,见到乌鸦的不 幸,遂念偈语道:“ 不听友人规劝,终于遭到毁灭, 犹如馋嘴 乌鸦,无视菩萨告诫。 这个故事宣扬了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
▪ 此画面画的是《太子须达 拿经》中的故事。叶波国 太子须达拿,乐善好施。 因将国王的爱象施予婆罗 门,被国王驱逐出国。途 中有婆罗门乞马、乞车、 乞衣服,太子即与之。又 有一婆罗门来乞其子女作 奴仆,太子即以子女交给 婆罗门。后婆罗门牵子女 长街出卖,被国王买入宫 廷,才得知太子下落。画 面表现的正是施舍子女的 一幕,以细劲圆润的线条 及对比强烈的色块来表现 正邪人物,将婆罗门之凶 恶、太子之仁善及幼儿惊 恐之态,刻画得十分生动 传神。此画是德国人从克 孜尔石窟第38窟盗去的壁 画精品之一。
克 孜 尔 第 205 窟 《 国 王 与 王 后、 大
臣》
敦煌石窟壁画
▪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 画,壁画现在还能看到4500平方米,是中国壁画的 宝库。
▪ 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 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 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莫高窟的 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 最高。学者都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 望都汉墓《辟车伍佰八人》 • 《水陆攻占图》
∣
写实
∣
写意
• 《戈射收获画像砖》
∣
写意
(1)画像石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在墓室建筑石构件的下面, 先绘后刻制成的图像,或是浮雕形式,或为阴线线刻。主要用 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 建筑的建造与装饰。
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 主要分布在山东、河 南、江苏、陕西。 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 6 类: ① 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 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 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 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 面。 ③ 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 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 画面。 ④ 历史故事和历史 人物像。 ⑤ 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 各种以植物 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
▪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历北魏、西魏、北 周、隋、唐、宋、元各代。
敦煌壁画《伎乐天》
▪ 伎乐天,是佛及菩萨的侍从,其 主要职能是“娱佛”。敦煌早期 的壁画中有大量的伎乐天人。一 般为半裸束裙、披巾戴冠,形如 菩萨。多画在洞窟上部的天宫楼 阁里。此图中两个伎乐天绘于龛 沿转角与佛像背光之间的几何形 中,一人吹笛,一人起舞,衣饰 飘摇,色彩明丽,虽仍未摆脱早 期飞天略显沉重下坠的“U”形 体态,但已具有空灵自由的神韵。 此图是西魏壁画飞天中最具代表 性的一幅。
▪ 此图原在新疆克孜尔第205窟,是阿阁世王传说故事壁画的供养人 画像。现存割裂的画面,三个长方框格中,从左至右分别绘有: 白皮肤的艾加塔夏秋国王,黑皮肤的王后以及面向左侧的大臣互 夏克拉。人物面部丰满,柳眉樱口,颇似内地唐画风格,惟眼窝 处的用线和晕染,可略窥西域特征。冷涩、凝重的风格,古朴自 然。
克孜尔第77窟《牧牛图》
▪ 新疆克孜尔第77窟,系说 法图壁画的局部。此图中 尚残留佛陀的膝部。右下 方一角可见溪流,其上为 一棕一白两头牛匍匐在地。 牛的前面,为画面中心人 物兰达,他扶着多瘿的老 树棍,侧目俯首,作凝神 沉思状。线条凝重,人物 表情刻画生动、准确。
克孜尔石窟第38窟 《须达拿施舍子女图》
这就是九色鹿就出溺水人的画面
(1)佛本生故事
主要是宣扬释迦摩尼佛前世或前若干世的各种善行。本生故事 不仅故事曲折,还包含有非常鲜明的善恶观念和丰富复杂的伦理 思想。佛本生故事大部分与佛教无直接关系,佛教徒将故事中的 人、神、动物中的某一个指为菩萨,即成为佛本生故事。教人处 世之道,更多的是在宣扬世占画像石
这幅图上部画的是一长列车骑下部中间有一座桥,一辆主车正行进在桥 的中部,其前后的车辆旁的榜题上记明为主薄、主记、贼曹、功曹等官员。 激烈的战斗就在桥的上下展开人物虽多而布局疏朗、主次分明、形式华美。
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 汉代中 期的画 像石, 在造型 处理上 更加细 腻一些 开始注 意人物 神态的 刻划。
大家还记得小时看的动画吗? 九色鹿-佛本生的故事
什么是壁画?
从广义上讲,壁画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或绘制在岩石上。
而绘于岩壁上的绘画亦称“岩画”。在建筑物墙壁上的称壁画。大 致可以分为粗地壁 画、刷地壁画(又分湿壁 画和干壁画)、绘制壁画、 浮雕壁画以及其它工艺材料壁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