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学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量子科技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

量子科技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交互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
特别是在传统的加密工具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加密需求的情况下,量子科技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日益受到瞩目。
本文将从量子加密的基本概念、量子随机数生成、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认证和量子通信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量子科技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
1. 量子加密的基本概念量子加密是一种通过利用量子力学相干性和测量原理实现加密通信的方法。
量子状态的测量原理保证了双方的通信信息在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是不可知的,从而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无条件安全性和信息私密性,让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2. 量子随机数生成加密的第一步是随机数生成,而一般地随机数是通过硬件生成的。
然而,一旦硬件被攻击后,可能会导致随机数失真,进而导致加密强度下降。
而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则是利用量子力学的随机性,通过制备和测量光子制备数字序列。
这种方法产生的随机数完全不依赖于具体的硬件和算法,随机性更加的高密度并具有绝对的随机性。
3. 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钥分发是利用量子力学的特性,让两方在通信中实现了完全安全的密钥共享,而这种密钥共享就是保证加密通信的安全。
理论上,这种量子密钥分发在过程中是抵制攻击的,保障信息的绝对安全性。
4. 量子认证传统加密中,认证难度大,而量子认证则是通过量子非克隆定理,让信息的双方认证其对方的身份,而非具体的密码,从而使得认证的过程变得高度安全。
实际上这种方法是错误防止式的安全认证,即如果定位认证挑战的位置,攻击者并不能够通过一次试验就进行攻击。
5.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来传递信息,由于量子态是高度纯净、容易受到干扰并失败,因此有利于保证传输通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特定条件下,量子态的传输依赖于量子纠缠和相干效应,因此能够替代传统通信协议中的安全算法。
总之,量子科技在加密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其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量子光学中的量子通信:探索量子通信的原理、技术与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量子光学中的量子通信:探索量子通信的原理、技术与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摘要量子通信作为量子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实现了传统通信技术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量子通信的原理、技术及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通过分析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关键技术,以及量子通信在保密通信、量子网络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旨在展示量子通信在保障信息安全、推动信息技术革命方面的巨大潜力。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通信技术基于数学加密算法,其安全性依赖于计算复杂度,容易受到计算能力不断提升的威胁。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量子叠加、量子纠缠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实现了从根本上无法被窃听或破译的通信方式,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量子通信的原理量子通信基于量子比特(Qubit)作为信息载体。
与经典比特只能表示0或1不同,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具有更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隐形传态(QT)等关键技术。
量子通信的关键技术1. 量子密钥分发(QKD):QKD利用量子态的不可克隆性和测量坍缩特性,使通信双方能够安全地共享密钥。
任何窃听行为都会导致量子态的改变,从而被通信双方察觉。
目前,QKD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商用QKD系统已经问世。
2. 量子隐形传态(QT):QT利用量子纠缠,将未知量子态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
QT在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量子通信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1. 保密通信:量子通信可以实现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从而保证通信内容的机密性。
这对于政府、军事、金融等对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量子网络:量子网络是利用量子通信技术连接多个节点的网络,可以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量子网络是未来量子互联网的基础,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等应用提供平台。
光量子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 词 :光量 子 ;电光效 应 ;磁 光效应
中图分 类号 :T 98 N 1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45 (06 0 0 1 0 62- 50 20 )7— 08— 4
Ap lc to fPh t n n c e y Co m u c to p ia i n o o o s i Se r c m ni a i n
M A a ・u . KE Xio y Yi
( nvri f l t ncS i c n eh o g f hn C e g u 6 0 5 ) U i syo Ee r i c n ea dT cn l yo ia h nd 10 4 e t co e o C
Ab t a t h sp p rd s u s st e c a a tr t s o h tn d te s o to n ft dt n ls - sr c :T i a e ic se h h r c e s c fp oo s a h r mi g o a i o a e ii n h c r i c e y c mmu iain, a ay e e i t es u t r fp oo ss c c e s d s iu n y t m d t e rc o nc t o n l z si d t l h t c u e o h tn e r y k y i r t g s s n a r e tb i e a n h t s s in mo e o e s c e y k y . a d i t d c s s me lts e e rh a he e n s o h tn e r miso d ft e r c e s n n r u e o a e tr s a c c iv me t fp o o s s - n a h o c e y c m u ia o .I a s rn s f r a d s me d f c l e n p oo s s c e y c mmu ia o rc o n c t n tl o b g o w o i iu t s i h t n e r c o i i r i n c t n,wh c i ih n e sf rh r s d . I h n e d u e t y n t e e d,a d gtlc n r l d p oo sp l r a o o t ls se i r s n e . t u i i o t l h tn o a z t n c n r y tm s p e t d a oe i i o e Ke r s h tn ; p oo—ee t nc e e t p oo—ma n t f c y wo d :p o o s h t lcr i f c ; h t o g ei e e t c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指南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指南量子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高度安全的信息传输。
在保密通信中,量子通信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本文将介绍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指南,主要包括保密通信的需求,量子通信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一、保密通信的需求保密通信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信息内容进行严密加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解密和阅读信息。
保密通信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商业机密保护:许多企业和组织拥有重要的商业机密,例如研发成果、商业计划和市场数据等。
通过保密通信,可以避免机密信息被竞争对手获取,保护企业的利益。
2. 国家安全保护:政府和军事部门在通信中经常涉及国家机密和军事秘密。
保密通信可以确保这些机密信息不被敌对势力获取,维护国家的安全。
3. 个人隐私保护:个人在通信中涉及到一些私人信息,例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和个人通信记录等。
通过保密通信,可以避免这些私人信息被他人获取,保护个人隐私。
二、量子通信技术的原理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通过量子态的特性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加密。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量子比特:量子比特是量子通信的基本单位,类似于经典通信中的比特。
不同之处在于,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0和1两种状态,这一性质被称为叠加态。
2. 量子态的纠缠:量子态的纠缠是量子通信的核心原理。
纠缠态是指多个比特之间存在一种关联,即改变其中一个比特的状态会同时影响其他纠缠态比特的状态。
3. 量子加密:通过利用量子态的纠缠特性,可以实现高度安全的加密方式。
在量子通信中,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依赖于纠缠态的制备和测量。
三、应用场景和优势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独特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可以实现安全的密钥分发方式,确保密钥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可以建立起安全的通信通道,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密通信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传统的加密技术,如公钥密码和对称密码技术等,虽然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技术仍面临着安全性无法完全保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量子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量子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出发,探讨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量子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特性实现通信。
在量子物理中,任何状态的测量都会改变它的状态,这就是经典物理学无法理解的非局域性效应。
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量子纠缠的状态下,两个量子之间的状态是相互关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彼此。
这种效应是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和模拟的,因此天然地适合用来实现保密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在传输信号时,使用量子态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测量实现信号的传递和接收。
在传输的过程中,使用纠缠态来保证保密性,使得任何窃听、篡改等的行为都会被立即检测到。
由于窃听量子态的行为会改变其状态,因此可以通过纠缠态的比对来发现有没有人窃听过量子态。
此外,量子态的传输也具有不可复制性,攻击者无法复制出相同的量子态进行窃听。
第二章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过程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钥检测和数据加密传输。
1. 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阶段主要是通过量子态的传递,实现密钥的分发。
在这个过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使用激光器发出一组量子态,然后通过光纤将量子态传输到接收方。
2. 量子密钥检测量子密钥检测阶段主要是对密钥进行检测和筛选,确保量子码本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这个过程中,发送方会发送一些随机的比特串给接收方,接收方会根据这些比特串的值来选择需要测量的比特串,并检验这些比特串是否正确。
当两个人的比特串是一致的时候,说明密钥分发过程是安全的。
3. 数据加密传输密钥分发和检测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密钥来进行数据的加密。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密通讯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何保障通讯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量子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密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量子通信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通信技术,通过量子态传输信息,实现了不可伪造和不可窃取的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可以用于保护通讯中数据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受到破解。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府、军队等保密场合,逐渐成为保密通讯领域的主流。
量子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保障源于量子力学的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任何试图去测量一个量子态都会改变这个量子态本身,这就是所谓的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换句话说,当一个量子态被测量时,这个量子态的信息就会被改变,同时信息的接收方也会感知到这个改变。
因此,通过传输量子态来传输信息,如果有人试图破解通讯过程并测量量子态,就会引起通讯双方的注意,并且可以通过协商密钥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从技术角度来看,量子通信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安全性高:量子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传输量子态来传输信息,因此可以避免窃听、篡改等问题,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 速度快:量子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超短时间内的信息传输,因为量子态中的信息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可扩展性强:量子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长距离的通信,而且可以通过光纤等传输介质来实现。
基于以上优势,量子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保密通讯领域。
例如,在银行业中,通过使用量子通信技术,可以保证客户的账户信息不会被盗窃或篡改。
在政府和军队中,量子通信技术也被用于保密通讯。
在这些领域中,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而量子通信技术正是可以做到这点的。
总之,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通过不可克隆的量子态来保证通讯的安全性,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窃听、破解等问题。
随着量子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量子通信技术在未来会继续发挥它在保密通讯领域的重要作用。
量子光学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2.单光子密码通信和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
2.1 单光子密码通信
2.1.1 量子比特 量子比 qubit 是 quantum bit 的缩写。它是最简单的量子系统,用一个二维的复数矢量空 间来描述它的状态,空间的两个互相正交归一的矢量习惯上记为 0 及 1 。 态矢量 可表示为
a 0 b1 ,
2
10 11
2
1/ 2
即两组交叠的概率为 1/2。 按照惯例,我们将信息发送者称为 A(Alice),讲法定的接受方称为 B(Bob),将偷听者 称为 E(Eve)。 BB84 的主要步骤如下 1) 2) 3) A 预备随机数列{ak}和{bk},B 预备随机数列{ck}。 ak 和 bk,ck 均随机地取 0 或 1,k=1,2,…,N A 向 B 发送量子态 ak bk ,不同 ak 和 bk 的取值代表 4 个不同的量子态。ak 是要传输的 数据,bk 的取值决定用哪一组正交归一基进行编码。 4) 5) B 对 ak bk 进行同步测量。B 用 ck 决定测量 ak bk 所用的正交基。 B 在收到 A 发出的信号后通过公开信道告知 A。在确认 B 已收到信号后,A 与 B 通过 公开信道进行基的筛选。他们舍去 ck bk 的数据,只保留 ck bk 的数据。经过筛选后 留下的 ak 就是筛后数据(shifted key) 。如果不考虑量子通道的衰减,筛后的数据长度 约为 N/2。 6) A 和 B 通过公开信道交换部分的筛后数据,检验量子误码率的大小。若量子误码率超 过容许值,表面偷听存在,则摒弃该次通信。否则,舍去已公开用作检验的数据,保留 余下的筛后数据,继续进行步骤 6.7 7) A 及 B 进行数据协调,即通过公开信道进行纠错,使 A 及 B 所拥有的数据高度一致, 量子误码率降到可接受水平。 8) A 及 B 通过公开信道,进行密性放大,将窃听者 E 可能获得的少量信息变为无效。 若窃听者 E 对 A 发出的信号逐一地全部拦截,进行测量再发给 B。那么,由于 A 随机 地选择信号编码所用到的基 Z 或基 X,E 猜对基的概率为 0.5。当 E 猜中 A 所用基时,E 能 得到正确的 ak 值,当 E 猜错时,由于 Z 与 X 之间的交叠为 1/2,在基不匹配的重发信号中 B 收到的 ak 不同于 A 原发的概率为 0.5。即 E 对筛后数控造成约 0.25 的量子误码率。如此高 的量子误码率很容易被发现。 单光子密码通信还包括二态协议,六态协议,EPR 协议。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实例解析

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实例解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量子通信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量子通信技术是一项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兴通信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高度保密性。
在信息安全领域,保密通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量子通信技术的出现为保密通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分析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应用的一些实例,探讨其应用价值和潜在的发展空间。
一、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是量子通信技术在保密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实例。
传统的密钥分发方式存在着被窃听和破解的风险,而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过利用量子态的独特性质实现了信息传输的极高安全性。
该系统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子的特性,确保密钥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军事通信和政府机构间的机密通讯,也可以应用于金融领域、电子商务等需要高度保密性的行业。
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通信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实例。
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中,信息的传输需要借助介质(例如光纤、电磁波),而介质存在着被窃听和干扰的风险。
而量子隐形传态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纠缠态的非局域性特点,将信息传输的一个态传递到另一个点,而无需介质参与,从而实现了对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量子隐形传态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个人间的安全通信,还可以应用于远距离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
三、量子安全验证量子安全验证是近年来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
在传统的通信中,我们常常依靠密码学算法来实现信息的保密性,但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密码学算法也可能被破解。
而量子安全验证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和量子随机数生成器的原理,确保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量子通信技术进行安全验证,可以防止通信过程中的信息泄漏和篡改,为保密通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
四、量子保密通信网量子保密通信网是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实现保密通信的一个更加复杂和完善的应用实例。
该通信网由量子信道和经典通信网络相结合,通过量子信道的高度保密性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ˆ 或X ˆ 分量 接收方 B 收到信号后用“零差检测”随机地测量 X 1A 2A
测量后, B 通过公开信道告知 A, 他测量了哪个分量。 A 得知后保留 B 测量的那些分量, 舍弃未经测量的数据。于是 A 和 B 拥有一串紧密相关的数据,类似于前述的筛后数据。
4) 5)
A 和 B 利用公开信道交换部分数据,判断通信是否安全有效。 若有效,继续通过公开信道进行纠错及密性放大。
即有
ˆ iX ˆ ) / 2, a ˆ iX ˆ )/2 ˆ (X ˆ (X a 1 2 1 2 ˆ a ˆ i(a ˆa ˆ ,X ˆa ˆ ) X
1 1
ˆ 及X ˆ 的方差满足 (X ) (X ) 2 1 。 当不确定达到最小时, X 1 2 1 2 2
2.2 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
相干态是最接近经典电磁场的量子态。这里主要介绍相干态的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
ˆ 和X ˆ 分别与无量纲坐标 X ˆ 对应。它们有对易关 ˆ iX ˆ )/2, X ˆ 和动量 P ˆ (X 定义 a 1 2 1 2
ˆ X ˆ ] 2i 。 系[X 它们的测量误差满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其标准差之积 X 1 X 2 1 。 1 2
1.量子密码通信的背景
1.1 经典密码通信和量子密码通信
经典密码通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称密码系统,一类是非对称密码系统。对称密码 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对称, 这种密码体制要求所有的密钥都被严格保密, 不得 有任何泄漏。 非对称密码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对称, 即由一个密钥可以容易地导出 另一个密钥,但是逆过程很难实现。经典密码通信的安全性基于计算的复杂性,但是随一旦 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取得突破, 面对与远大于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 经典密码将会受到巨大 威胁。 和经典密码通信不同, 量子密码通信的安全性是由于量子物理的基本特性。 基于以下量 子力学原理,量子密码通信具有无条件安全性,且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实现。 (1)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由于波动性,在同一时刻微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能同时以相 同的精度测定到确定值,只能精确测定两者之一 。(2)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系统的任一 未知量子态,在不遭破坏的前提下,是不可能被克隆到另一量子体系上的。即在不知道量子 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 因为要复制单个量子就必须先要作测量, 而测量就 必然会改变量子的状态。(3)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定理:没有测量能够可靠区分非正交量 子态。
01 与 11 相互正交,组成量子位的另正交归一基矢 X
两组基的偏振互成 45 ,它们各分量之间的交叠相同,可用算式表示为:
00 10 0 01 11 00 00 01 01 10 10 11 11 1 00 01
2
00 11
2
10 01
2 2 2 2
00 0 ,相当于光子作垂直偏振
10 1 ,相当于光子作水平偏振
01 ( 0 1 ) / 2 ,相当于 45 偏振
11 ( 0 1 ) / 2 ,相当于 45 偏振
四种量子态可用 ak bk 表示。
00 与 10 相互正交,组成量子位的正交归一基矢 Z
2.单光子密码通信和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
2.1 单光子密码通信
2.1.1 量子比特 量子比 qubit 是 quantum bit 的缩写。它是最简单的量子系统,用一个二维的复数矢量空 间来描述它的状态,空间的两个互相正交归一的矢量习惯上记为 0 及 1 。 态矢量 可表示为
a 0 b1 ,
量子光学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目录
1.量子密码通信的背景 ..................................................................... 2 1.1 经典密码通信和量子密码通信 .................................................. 2 1.2 量子密码通信的发展现状 .......................................................... 2 2.单光子密码通信和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 ..................................... 3 2.1 单光子密码通信 .......................................................................... 3 2.2 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 .................................................................. 5 3.量子密码系统实现技术 .............................................................. 5 3.1 量子信号 ...................................................................................... 6 3.2 量子比特制备技术 ...................................................................... 6 3.3 量子信号检测系统 ...................................................................... 6
2
10 11
2
1/ 2
即两组交叠的概率为 1/2。 按照惯例,我们将信息发送者称为 A(Alice),讲法定的接受方称为 B(Bob),将偷听者 称为 E(Eve)。 BB84 的主要步骤如下 1) 2) 3) A 预备随机数列{ak}和{bk},B 预备随机数列{ck}。 ak 和 bk,ck 均随机地取 0 或 1,k=1,2,…,N A 向 B 发送量子态 ak bk ,不同 ak 和 bk 的取值代表 4 个不同的量子态。ak 是要传输的 数据,bk 的取值决定用哪一组正交归一基进行编码。 4) 5) B 对 ak bk 进行同步测量。B 用 ck 决定测量 ak bk 所用的正交基。 B 在收到 A 发出的信号后通过公开信道告知 A。在确认 B 已收到信号后,A 与 B 通过 公开信道进行基的筛选。他们舍去 ck bk 的数据,只保留 ck bk 的数据。经过筛选后 留下的 ak 就是筛后数据(shifted key) 。如果不考虑量子通道的衰减,筛后的数据长度 约为 N/2。 6) A 和 B 通过公开信道交换部分的筛后数据,检验量子误码率的大小。若量子误码率超 过容许值,表面偷听存在,则摒弃该次通信。否则,舍去已公开用作检验的数据,保留 余下的筛后数据,继续进行步骤 6.7 7) A 及 B 进行数据协调,即通过公开信道进行纠错,使 A 及 B 所拥有的数据高度一致, 量子误码率降到可接受水平。 8) A 及 B 通过公开信道,进行密性放大,将窃听者 E 可能获得的少量信息变为无效。 若窃听者 E 对 A 发出的信号逐一地全部拦截,进行测量再发给 B。那么,由于 A 随机 地选择信号编码所用到的基 Z 或基 X,E 猜对基的概率为 0.5。当 E 猜中 A 所用基时,E 能 得到正确的 ak 值,当 E 猜错时,由于 Z 与 X 之间的交叠为 1/2,在基不匹配的重发信号中 B 收到的 ak 不同于 A 原发的概率为 0.5。即 E 对筛后数控造成约 0.25 的量子误码率。如此高 的量子误码率很容易被发现。 单光子密码通信还包括二态协议,六态协议,EPR 协议。
1.2 量子密码通信的发展现状
1984 年,C.H.Bennett 及 G.Brassard 提出了第一个量子密码通信协议,它以单光子作为 信息的载体,被称为 BB84 协议。 2002 年 7 月,Quantique 公司宣布已在长达 67km 的光纤上实现单光子密码通信。该公 司在 2005 于其网上产品目录中列出了两个基于单光子技术的量子密码通信系统。其最远通 信距离为 100km,检测码率在 25km 处大于 1.5Kbit/s,密钥更新率可达 100 次/s。量子密码 通信已从单纯研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 单光子信号太弱, 易受干扰及衰减, 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使用有一定强度的相干光 来进行量子密码通信。 相干光量子密码通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利用连续变量进行 量子密码通信,简称 QCV(quantum continuous variables),另一类为量子噪声密码通信,简称 KCQ(keyed communication in quantum noise)。
设通信协议如下: 1)
ˆ iX ˆ 发往 B。 X ˆ 和X ˆ 均是以零为中心作高斯分布的随 发送方 A 将相干态 X 1A 2A 1A 2A
ˆ 分布的方差记为 V ( X ˆ ),X ˆ 分布的方差记为 V ( X ˆ )。 机变量,且满足上式。 X 1A 1A 2A 2A ˆ ) V (X ˆ )。 为了使窃听者无法区分规定 V ( X 1A 2A
Hale Waihona Puke 3.量子密码系统实现技术3.1 量子信号
3.1.1 单光子源 要进行单光子密码通信, 首先要产生单光子。 理想的单光子源是每一光脉冲只含有一个 光子,但目前技术条件还不太成熟。目前制备单光子的技术主要有光子转栅技术,自发辐射 参量下转换技术等。 由于制备单光子信号时存在的技术问题, 人们设法用其他的方法饶过单 光子技术的缺陷。 以微弱激光脉冲制备准单光子是目前技术较成熟, 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的 具体实现方法是: 让一束弱激光脉冲通过一个合适衰减倍数的衰减器。 使单个激光脉冲内的 平均光子数 n 0.1 。这时激光脉冲信号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且接近单光子量子信号的特 征。 以微弱激光脉冲制备准单光子信号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和控制, 但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 即激光脉冲序列中有许多零光子脉冲, 这种情况再技术上不利于量子信号的处理, 因为北京 噪声的存在有可能使接收者把零光子脉冲当作有光子的激光脉冲来处理。 为了克服衰减激光空脉冲引起的误码率, 人们研究用光子对作为单光子源。 光子对的一 个光子作为待检测的信号,另一个光子作为触发启动检测器。由于空脉冲不会触发检测器, 也就没有暗计数引起的误码率。 尽管光子对产生的效率较低, 经过多年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 步,步入了实用阶段。 3.1.2.相干光源 相干态激光信号比较容易产生。工作于远超过阈值的激光器产生的高稳定度单模激光, 处于相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