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合集下载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经常有妈妈十万火急地留言给我,问我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要用什么推拿手法。

很多时候,我会让她们在我的公众号里找对应的文章和手法指导。

但随着接触的妈妈越来越多,宝宝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

有的宝宝不仅是感冒,还有发烧、积食或腹泻,有的宝宝咳嗽又伴有鼻炎……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妈妈就乱了,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要用到好几套手法,分别找文章不方便大家查询。

思来想去,我整理了一些宝宝常见问题的组合手法。

今天分享的这些手法都是宝宝常见问题最基本的处理手法。

如果你是一个小儿推拿的新手,利用这些基本手法能迅速帮宝宝缓解症状。

如果你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基本手法搭配起来使用,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哦!退烧手法大多数宝宝生病的最初症状都是发热,所以发热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手法:温度在38.5度以下,让宝宝多喝水,不用处理。

38.5度-39度,清天河水300-500次。

39-40度,每50次清天河水搭配5-10次打马过天河。

40度以上,退六腑300次。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还需要配合吮痧。

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妈妈一定要记住的立刻见效宝宝绿色退烧方法【宝宝发烧专题】第一篇》了解发汗手法有时候宝宝头、身体很烫,但却手脚冰凉,宝宝一个劲的说冷,这是宝宝处于寒战期的表现,这个时候要用发汗手法帮助宝宝体温上升,把汗发出来。

出汗能带走高温,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下降。

具体手法是:推三关300次,按揉外劳宫1分钟,掐心经1分钟,掐揉二扇门1分钟如果用了这套手法,宝宝手脚不凉了,温度升高但不出汗,这个时候就用前面的退烧手法再处理。

外感手法当宝宝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疼等感冒症状时,可以用这套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功能的外感手法,这套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都能使用并迅速见效。

具体手法为: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1分钟,揉耳后高骨1分钟,拿风池2-3分钟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宝宝感冒不打针不吃药,五步搞定感冒各种症状(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咳手法宝宝如果突然咳嗽起来,需要用止咳手法,这套手法在咳嗽刚刚开始时使用效果尤其好,寒咳、热咳、积食性咳嗽都可以用这套手法:分推肩胛骨5-10分钟,按揉肺腧1-2分钟,按揉天突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具体分辨热咳、寒咳以及对症食疗建议,找我之前的文章《盐蒸橙子、大蒜水、花椒炖梨……这些耳熟能详的止咳食疗方你真的知道怎么给宝宝用才是对的吗?》了解化痰手法如果宝宝咳了一两天后,开始有痰出现,或是能明显听到宝宝嗓子里有呼哧呼哧的痰音,这时就要用健脾化痰的手法帮助宝宝把痰往外排,具体手法是:运内八卦300次、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分推膻中300次,按揉中脘1分钟,分推腹阴阳300次,按揉丰隆2-3分钟要帮助宝宝止咳,需要分辨宝宝究竟是热咳还是寒咳,我们可以根据痰的颜色做一些对症处理,具体分辨方法找我之前的文章《秋天咳嗽季到来,让宝宝不打针不吃药的绿色止咳方法,赶紧用起来吧!(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喘手法宝宝气管本来就没发育好,有些宝宝又不会吐痰,咳嗽痰多的时候宝宝就特别容易出现咳喘。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儿童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培训演示PPT课件

儿童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培训演示PPT课件

XXXX 20XX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并不是冷漠孤僻啊!也无意标新立异 ,只是 在冥冥 之中, 潜藏在 血液中 的不甘 平凡的 因子, 引导着 他向高 处走, 向上走 ,向冷 寂、孤 独的地 方走。 历经千 锤百炼 ,终成 悬崖古 松,一 生一世 ,攀爬 在陡峭 的巅峰 。

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大全,建议收藏!

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大全,建议收藏!

⼩⼉常见病推拿⼿法⼤全,建议收藏!导语⼩⼉推拿是中医的⼀种传统疗法,属于⾮药物疗法,由于操作简单,依从性好,在⼉科临床应⽤⼴泛。

宝宝是家长的“⼼头⾁”,每到孩⼦有病的时候,家长都恨不得⾃⼰“替⼦患病”。

然⽽,不论家长怎样着急,病还是要治的。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孩⼦的治病过程并不是“⼀帆风顺”,⽐如⼉科门诊前蜿蜒曲折的队伍、孩⼦半夜发病去医院时打不到车、孩⼦哭闹⽆法吃药等等。

这些潜在因素,⼀不⼩⼼就会耽误了宝宝的病情。

如果有⼀种治疗办法,可以在上述突发状况发⽣时治疗或延缓疾病的发展,那将解决各位宝爸宝妈的头等烦恼。

这时就轮到⼩⼉推拿上场了!⼩⼉推拿是通过⼀些特定的⼿法作⽤于患⼉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阴阳和脏腑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的。

今天我们分享些⼩⼉推拿常见⽳位,可解决宝宝的常见问题——迎⾹⽳[位置]⿐翼旁五分,⿐唇沟中。

[操作]⽤⾷、中⼆指揉。

[功⽤]⿐塞不闻⾹臭时,按之可以通利⿐窍,使⾹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

[主治]⿐塞流涕。

肾顶[位置] ⼩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

[功⽤] 收敛肾⽓,固表⽌汗。

[主治] ⾃汗或盗汗(⽩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四横纹[位置]⼿掌⾯,⾷、中、⽆名、⼩指第⼀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四指拼拢,从⾷指横纹推向⼩指横纹,为推四横纹。

⽤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退热除烦,散结⾏⽓,和⽓⾎。

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五指节[位置]⼿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拇、⾷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板门[位置]⼿掌⾯⼤鱼际平⾯。

[操作]⽤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吐。

小儿推拿技师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小儿推拿技师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小儿推拿技师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在小儿推拿中,以下哪种按摩手法是常用的?
a) 摩擦法
b) 按揉法
c) 敲击法
d) 揉捏法
正确答案:b) 按揉法
2. 小儿推拿可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疾病?
a) 哮喘
b) 高血压
c) 糖尿病
d) 癫痫
正确答案:a) 哮喘
3. 小儿推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柔和轻缓
b) 剧烈有力
c) 快速施力
d) 细腻纤柔
正确答案:a) 柔和轻缓
第二部分:问答题
1. 简述小儿推拿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答: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小儿推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列举几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

答: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包括按揉法、捏法、摩擦法、敲击法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原理。

答: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原理是通过按摩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舒肺宣通、调节呼吸功能的目的。

第三部分:实操题
1. 请模拟演示一种小儿推拿手法并附上说明。

答:(在此附上演示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详细的文字说明)
注意事项: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教材和实际考试内容进行准备。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加艾条灸百会2分钟,用医者两拇指涂少许桐油,用炭火 或煤火烤热(不能用明火),在肛门、龟尾处各熨2分钟, 每日1次或两次以固肠升阳止泻。
ppt课件
18
18
(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 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ppt课件
19
19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
ppt课件
34
34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无论是外感或内 伤,均能导致肺的宣降清肃失常而致咳嗽。临床上根据其 病因病理及症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ppt课件
35
35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痰稀清白,流清涕,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指 纹蓝边红心;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 口渴,咽痛,发热,苔薄白,脉浮数,指纹青紫。
ppt课件
46
46
方义:
常例开窍。推五经重补脾经,配揉外劳、中脘、肚脐、摩 腹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补肺、肾两经益气温脾;揉足三 里,捏脊健脾助运;清肝、心经、小天心,安神宁志;按 肩井关窍。
ppt课件
47
47
2.心热 主症:面红目赤,烦躁不宁,面喜仰卧,恶见灯火,哭声
粗壮,手腹较热,便秘,小便短黄。 治法:清心导赤,安神宁志。
ppt课件
26
26
方义: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能 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 咳。
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 清热。
按肩井关窍,又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咳嗽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手法教程,希望能帮助您缓解小孩的咳嗽症状。

1. 温热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搓热,然后分别放在小儿的背部上部和下部的肺俞穴上,向下推拿至腰部。

每个穴位按压约3~5
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咳嗽。

2. 捻揉推拿法:用双手捏住小儿的肩部,轻轻旋转肩膀进行捻揉。

然后,用掌心在小儿的胸部两侧交替推拿,以刺激胸部的穴位。

每个穴位按压5~10秒钟,重复数次。

此法可缓解胸部
痰湿堵塞引起的咳嗽。

3. 轻拍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拍打小儿的背部,从上往下分别在左右两侧拍打。

每个部位拍打约1~2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刺激小儿的肺部,促进咳嗽痰液的排出。

4. 指压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手掌中心,即“劳宫穴”,每次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缓解肺热引
起的咳嗽。

5. 足底反射区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足底后跟部位,即肺反射区,每个区域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
有助于促进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缓解咳嗽。

请注意,如果小儿持续咳嗽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以上手法应由专业人士指导或协助进行。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上述几个手 法,还有多种手法治疗各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虽然小儿推拿操作安全运用广泛,但也有一些不适宜做推拿的禁忌症应予以注意。 1、各种皮肤病患处以及皮肤有破损处,不建议做小儿推拿。 2、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如骨结核、骨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 3、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水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4、有出血倾向性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5、骨与关节结核和化脓性关节炎应避免推拿,可能存在的肿瘤、外伤骨折、脱位等不明疾病也要禁忌推拿。 6、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禁忌推拿。 7、有炎症的症状,但诊断不明确者也要慎用小儿推拿。 8、在过饥或过饱的情况下进行推拿,容易出现晕倒的情况发生。 9、小儿推拿通过对患儿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症状,促进患儿健康发育的作用。小儿推拿时患儿 肤需要大面积暴露,室内环境需保持温暖,以防受凉;小儿皮肤娇嫩推拿前应涂抹推拿介质,减少摩擦力,防止皮肤发 生破损,推拿前如果,患儿哭闹不止,应先安抚其情绪,不可急于推拿。每次推拿时间应在20分钟之内,延长推拿时 间,也不会增加治疗效果。推拿完后,不要给患儿立即洗澡,因为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寒湿之邪容易入侵,需3到6个 小时毛孔关闭以后再洗澡。
现场
示 范
19
20
21
感谢观看
THANKS
推揉檀中:止咳化痰 宽胸理气
分推肩胛:同时推多个穴位止咳排痰
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方法有清肺 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打马过 天河、揉源泉、逆捏脊等常用且 有效的手法。
清天河水:清热解表 除烦 凉血
推三关、退六腑:
推三关(外感风寒者可配合此穴位操 作) 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 一直线。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小儿手腕,用另 一手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从 小儿手腕推向肘部,可推100~300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推拿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推拿过程中,病人若感觉体内气行、旋转、麻、胀、跳、热、轻松
舒适感、飘浮感等为正常现象。有些患者不太敏感,怎么推也没感觉,此时不要去追求感觉,推拿之 后以症状消失为有效。 (8)推拿时避免皮肤摩擦过度,可用爽身粉、淀粉等涂到推拿部位,以免皮肤出泡、磨破等。
THAN KS
Lorem ipsum d.
第六部分
睡眠
掐揉小天心摩囟门穴
有些孩子睡眠不好,晚上
睡眠不好容易醒来。其实, 手上的小天心和头顶上的 囟门穴是小儿推拿中助眠 的两个重要穴位。
囟门穴,宝宝在生下来后头顶有一块 骨头可能没长好,是软的,有些孩子 哭得时候还会一跳一跳。这个部位, 是不会让他人轻易触碰的。摩囟门穴, 就是在头顶上方按摩,每次做3-5分 钟。 手掌掌根部位,两块肌肉的当中凹陷 的穴位是小天心。可以先掐10次,轻 轻掐一下会留下指印,那就再往两侧 揉10次,掐揉为1组。每次做10组, 掐揉各100次。
适应症
一些体质较弱的孩子,容易反复咳 嗽,其实是因为肺功能比较弱,容 易受凉引起。。
方法:
坐在孩子的侧面,一手放在胸前,一
手放在后背,两手相对沿着前胸和后 背来回反复搓,搓到他感觉到发热为 止 止。
第三部分
流鼻涕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具体手法:
频次
50—100次最佳
掐揉小天心
摩囟门穴
注 意 事 项(1)
(1)室内温度不冷不热,感觉舒服为度。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增加室内氧气的含量,可更好地濡养人体。
(2)推拿者修剪指甲,手上皮肤保持滋润光滑,以免刺激孩子的皮肤。推拿前要洗手,讲究卫生。
(3)只需推拿一只手上的穴位,气血就可以通达五脏六腑,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不需要两只手同 时推拿。多推拿左手上的穴位,是因为心脏在左侧,推拿左手可使血液循环和能量传递相对快一些。 左手如果有问题可以推拿右手,但右手有些穴位的方向跟左手是相反的,当注意。若手上局部皮肤破
几种小儿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退烧 咳嗽
借用浙江省中山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小儿推拿科主任许丽老师的图片,仅此 希望对各位家长和小儿医师有所帮助和 收获!
流鼻涕 便秘和腹泻
睡眠 保健
第一部分 退烧
图示: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注 意 事 项(3)
( (7)关于推拿穴方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个穴方,每天一次或多次推拿;若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疾病,可 以选两个或多个穴方配合推拿,每个穴方的推拿次数视病情而定;推拿过程中或推拿之后,若有不适感, 应重新辨证和选择穴方。判断病情时有时会有一些假象和个体差异,使推拿者难以正确判断,因此需
LOREM IPSUM
Lsem vulputate venenatis.
L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atis.
基本手法
位置
前臂内侧的中间,从手 腕到肘关节,中间成一条直 线,是天河水穴。可用食指 和中指直推这个穴位。
手法
从手腕到肘关节的方向,单 方向直推。推得时候可以用 一些介质,如矿泉水,沾上 水后在皮肤表面推,有散热
频率
速度每分钟要达到200次以 上。坚持10分钟以上,可以 看到宝贝出汗。温度没降下 来可以反复做,不损伤机体。
3
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
饮食不卫生,夏季贪食寒凉之物;或者吃得太精
细,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
第五部分
保健:摩腹和捏脊
治疗腹泻手法:“补大肠”。
从指尖到指根,直推食指上的大肠穴。
每次10分钟到半小时,时间不要太长, 否则适得其反。
治疗便秘的手法:“泄大肠”
从指根到指尖,直推大肠穴。 每次10分钟到半小时,时间也不要太长。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摩 腹
方法:
将双手搓热,注意手不能冰凉, 掌贴孩子肚子,轻轻旋推手指。 顺时针方向按摩可以通便,逆 时针方向按摩可以止泻。顺时 针和逆时针方向都做一会儿, 称为平补平泻,可以增强孩子 的胃肠功能。
位置:
颈部下端,胸部上端的凹陷处,是 天突穴。
注意事项
对小朋友来讲,点揉可能稍微有些 不舒服,毕竟是在喉咙部位,有时 候拒绝。可以让他跟着数数,跟着
数数的节奏,1、2、3......做二
十次就可以了。
手法:
直接按下去,反而要引起咳嗽,所以,
在做的时候,手指要稍微勾起来,轻 轻点揉,一般做20次。
特殊情况
在鼻翼靠近脸庞,凹陷的地方,按下去有酸胀感,
即为迎香穴。
频次
50—100次最佳 也可用“黄蜂入洞”的方法。
第四部分
便秘和腹泻
推大肠穴
食指上的大肠穴,同一手法不同方向, 一个穴位可以管腹泻,又管便秘。 食指桡侧的线状穴即是大肠穴。
病因
1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先天脾胃虚弱,也感受外邪。
2
环境因素
通常与季节变化有关。
捏 脊
捏脊,许主任给这个动作取了个很可爱的名字“爬蚂蚁”,技术难度
稍微高一点。左右手大拇指顶牢皮肤,食指和中指捏住背部皮肤。走 形之前,稍微提起一定皮肤,食指和中指在前捻动,拇指在下方始终 助推。手不要太垂直,要稍微斜一点,角度斜向孩子的脊柱方向。躲 在后面拇指的动作很关键,拇指要往前推,才能保证食指和中指在前 面走。每次根据孩子的情况捏5-10遍。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LOREM IPSUM
溃、起水泡、骨折、出血等,禁止在该处推拿。
注 意 事 项(2)
(4)取穴准确,用力适度。切记:不要给孩子推疼了,不要推出水泡,不要推青或推肿了,是否有效不 ( 在于用力的大小,而在于穴位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对症。不过,用力也不能过轻,否则就没有效果。 推拿速度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轻症或是虚寒证的病人,用力宜轻,速度宜慢,每日推拿1~2次; 重症或是“火大”的人,推拿疗程宜长,适当用力,速度要稍快些,每日多次推拿或连续推拿,根据 情况随症加减。 (5)新病、旧病都有的人,哪个病重就先调哪一个。 (6)推拿后出汗者,要注意避外邪,以免加重病情。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具体手法:
位置
注意事项
一般建议38.5度以下,孩 子精神状况还好,可以在 家做这个手法。高烧39度 以上,也可以作为退烧的 方法之一,但不能作为唯 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查明病因。
作用。
第二部分
咳嗽
把握“三部曲”原则
第一步:止咳,点揉天突穴。
第二步:化痰,按揉膻中穴。
第三步:温肺,搓前胸后背。
第一步:止咳,点揉天突穴。
有些敏感的孩子,点揉20次,可能 会出现呕吐的感觉。那就让他吐, 一口痰吐出来,咳嗽就会好很多。
图示:LOREM IPSUMLOREM IPSUM
vulputate venenatis.
第二步:化痰,按揉膻中穴。
位置:
位于两乳之间连线的中点。
手法:
用手指按揉一两百次,或者用拇指上
下来回擦。
第三步:温肺,搓前胸后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