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评价过程

在生活中学生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接触,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信息。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主要形式,是教师通过对已知知识、技能的分析、加工从而传授给学生的,那么反馈就是对这个传授行为的有效监控。但如果只有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信息输向活生生的学生这样—群教学对象,而没有从学生那里回授反馈信息,那么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必定是不完美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学生是否感受到幸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各方面发展的潜能。《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引导和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切实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在个性方向上充分发展、不断进步;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和需要,进行正确的教学决策,切实改进教学。”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评价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忽视人文关注,把教育现象的价值判断引导到终结性结果上,强调内容与标准统一,被评价对象标准无差异之分,缺乏“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的教学思想的体现;方法单一,强调评价方法都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主体单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一主体评价,缺少多元的综合评价;

过程单一,强调数学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学习水平测评,缺乏数学情感与价值观的测评;“为评价而评价”,忽视数学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长此以往,教师教无灵性,学生学无自主与创造,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构建评价内容与标准的个性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情感化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刻不容缓,实施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迫在眉睫。

关于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激情,没有鼓励,没有宽容,有的是大声的训斥,有的是负性情绪的宣泄,常常听到这些话“笨的跟什么似的。”“你没得救了!”......不仅摧残着学生,也摧残着自己,教学也就毫无生趣毫无幸福。在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强调让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幸福教育课堂,从学习开始前,到学习结束时,就是学生表达学习感受体验学习幸福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成功地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当学生想法得到同学的掌声,当他们小组合作得到教师的肯定时,怎么能不使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鼓励性评价会形成一种普遍的暗

示心理现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二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激励性评价:

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差,注意力不集中,但表现欲强、求知欲极强。课堂上有效利用激励评价,能

为学生创设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自信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敢说会说。日本的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所以激励性的形成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多元化评价:

当以学业成就作为评价的单一指标的时候,个体的差异是最易突现出来的,我们必须面对它,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纯知识性的东西显然不够,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因此承认个体的差异不等于说该学生一无是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的提出,使教育者拓宽了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个性化的教学能使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即个性的发展。你能说迈克尔·乔丹没有比尔·盖茨成功吗?这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成功例证。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我发现她有一个宝贵的特点,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时,在速度上总要争第一。抓住她这一特点我及时热情洋溢地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还经常让她把解题方法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给足了她“面子”。在平常的课堂上只要能发现她一丁点儿优点我都不放过,及时地在各种场合给予表扬。很明显这位学生也感觉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学习的热情更高了,也更愿意与老师接近、沟通。甚至改掉了以往自私、不爱劳动的缺点。她的家长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老师,她的孩子在家里抢着做

家务,也更尊重父母了,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她这一变化倒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无论最终的结果怎样,单从这位学生的变化来看,你能说不成功吗?这是评价重心转移的结果。像这种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意料不到的。它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动力。

四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民主化评价:

评价者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倡导“四多四少”,即“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

新课程理念已经逐渐地被教师所接受,并将评价付诸于实践之中。我们都在追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让“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想,并会继续为之努力下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