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1.1 地球与地图(必修1)

合集下载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图(精)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图(精)

学案2地图[目标定位]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课前|回扣教材夯实基础一、 地图三要素i •比例尺⑴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 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

(3) 表示形式:② _________ 、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⑴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____________ 。

(3) 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 _____________ ,经线定⑤ _________ 。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 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 地形图1 •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⑴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1. 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2.在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2•识别等高线地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部位 AB CD地貌 山顶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脊 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 【问题思考】E F G⑦ __________ 缓坡陡坡 鞍部 ___________ 和⑨ __________ 状况。

3. 如何确定下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克破考点研析热点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⑴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2) 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中的_____________ 处,为什么?(3) 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 _____________ 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_ 米。

地球地图一轮复习学案

地球地图一轮复习学案

《地球与地图》学案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高考目标定位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请先阅读‘知识框架’,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然后阅读‘考点分频’,了解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再完成‘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0分钟时间识记,并找出自己的疑惑点;最后完成预习检测。

一、知识框架二、考点分频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赤道周长为千米,平均半径为千米。

(二)经纬网1.定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3经度_______ (0°纬线)______________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向北度数增大,以南, 向南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东为 ,向东度数增大,向西为 ,向西度数增大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纬网的应用(1)定地理坐标:如北京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的对趾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是 。

(2)定距离:一个纬度的距离是 ,一个经度的距离是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

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内容越______。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内容越_______。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___,内容越________。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____,内容越________。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_____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_____的比例尺。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专题01 地球和地图.doc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专题01 地球和地图.doc

一、高考考点统计分析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全国卷五年(2013-2017)考题统计题型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定方向、定距离、定最短航线)2015课标Ⅰ,6题,4分2015课标Ⅱ,7题,4分2014课标Ⅱ,3、5题,8分2013课标Ⅰ,2题,4分选择题地图三要素、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地形剖面图2016课标Ⅰ,36题,6分2015课标Ⅱ,7题,4分2014课标Ⅰ,4~5题,8分2014课标Ⅱ,10题,4分2013课标Ⅰ,43题,10分选择题综合题二、考纲细化高考预测考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地球仪、纬线网、球面距离、方位3.地图三要素4.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1.根据经纬网地图确定经纬度、判断方向、半球、高中低纬度、区域定位2.球面距离的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3.野外方位探究、测算经纬度等探究性问题等4.比例尺、图幅大小、实际范围三者的关系5.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应用1.以多种考题情景切入,考查地球上某地地理位置的确定和经纬度的计算,如区域地理图中某点坐标、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以经纬网与等值线图或分布图的叠加图切入,隐形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如带有经纬网的等压线图上,某点具体风向的确定;区域经纬网上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断。

3.以无图考图的形式,考查经度经线或纬度纬线,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判断。

4.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图的剖面线、工程量判断、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和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纵向联系横向联系【直击真题剖析高考】——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2016•江苏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3-4 题。

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答案】3.B 4.D考点:地形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联系.【名师点睛】露营营地的选择我们一般要按照这四大基本原则。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地球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地球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学案1地球[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①、赤道②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③。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问题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 、23°26′S 、66°34′N 、66°34′S 、30°N 、30°S 、60°N 、60°S 。

探究点一 经纬线的特点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确定M 、N 两点的地理坐标。

(2)若某人从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 点的什么方向?(3)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反思归纳】1.经纬网中经度、纬度确定方法纬度值自南向北递增的是,纬度值自北向南递增的是;经度值自东向西递增的是,经度值自西向东递增的是。

2.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纬线上间隔的经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

3.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

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课件(人教版)第1讲 地球与地图

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课件(人教版)第1讲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考点四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1-3
第1讲 │ 考点自主梳理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如 海平面 图,甲点海拔为________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1500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 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1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第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 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 米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 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 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 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 探究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剖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中的“五读”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 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 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 密上疏,为凸形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 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 则为山谷。
图1-4
第1讲 │ 考点自主梳理
3.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及剖面示意图
部位
地形
剖面图
A
山顶 ______
B
山谷 ______
第1讲 │ 考点自主梳理 部位 地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十九页,共58页。
正确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其应 用主要(zhǔyào)体现在“三选”上,具体分析如下: 1.选点

具体要求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 水库 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 建设 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
或小盆地
第二十六页,共58页。
【精讲精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高线 的相关知识。第(1)题,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
第(2)题,根据第(1)题的分析可知,图中河谷的海拔在 200~300米,由于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又因为桥梁位于 瀑布下游,因此桥梁处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米, 最低可能无限接近200米,由此推断(tuīduàn),此处与山 峰的高差最接近360米。 【答案】 (1)D (2)C
第二十一页,共58页。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xià bù)等高线的注记 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 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 +2d。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第二十二页,共58页。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chónghé)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 距,H大为重合(chónghé)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 重合(chónghé)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第二页,共58页。
第一讲 地球(dìqiú)与地图
第三页,共58页。
1.地轴(dìzhóu)与两极:P地为轴__(_d_ìz_h__ó_u,) N点为北极点,S点为 南极点。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1)经线的三大特点

2013届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1.1 地球与地图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 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 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 线)。



[例1]图所示为以38°N、0° 为极点的陆 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 球”)。读图,回答问题。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例3]读图,完成(1)—(3)题。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等高线判断地 形坡度的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原理 的理解能力。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 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



[例3]读图,完成(1)—(3)题。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 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 顶长度约( )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 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 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 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 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 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 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 约是111×cosφ千米(φ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图中AC。
第(1)题,根据两图的经纬度 和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为密西西比河三 角洲,乙图为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 河三角洲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南方向。 选A。第(2)题,依据经纬线判断图上 距离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选B。

读图确定地理位置审图确定比例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课件



(2)表示形式:
精选ppt
28
(3)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如上表中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 ①>②>③ 。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 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小 ,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 越高。
精选ppt
29
【误区警示】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如世 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的地 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精选ppt
12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通过对影响太阳辐射因素的分析,掌握不同地区太阳辐射 的差异及原因。 (2)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标志,分析太阳活动 对地球磁场、电离层、气候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特别关注太阳活 动对航天活动的影响。
精选ppt
13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在理解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地方时、区时的 计算,日期的划分。 (2)抓住黄赤交角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 上,结合地球公转运动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通过对不同纬度、不同时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 析,学会分析各种类型的光照图,然后通过对光照图的分析,加 深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精选ppt
14
(4)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复习,能够用地球运动的基本规 律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是掌握地球运动知识的最高境界。
5.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内部圈层的理解,掌握 各圈层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基础。
精选ppt
15
第一节►►地球与地图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名师点拨】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经度数之和为 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以地心对称的两点(对 跖点),其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两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 圈,即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201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思维拓展】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第1讲



目 开
飞机应按最短航线飞行,以节省时间和能源,提高运营效率。
关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段。
(球面大圆指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 (1)同一经线或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就在 经线(圈)上,其最短航向为正南或正北方向。如图 1 中: 由 A 至 B(在同一经线上)航向为——飞向正北。由 B 至 P(在 同一经线圈上)航向为——先飞向正北,过北极点再向正南。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
解析 A、D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 1°的距离约为
111 千米,即 A、D 的距离 S2 约为 6 660 千米;A、B 位
于一个经线圈上,从 A 点过北极点到 B 点的距离约为
60×111 千米,即 S1=S2。
对点练习·随堂巩固
度 重合
线, 极圈 是温带、寒带界线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判断技巧 1.经纬度的分布特点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者为东 经,数值逐渐减小者则为西经。(如图)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 经度为 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 180°-x°,所属的东西经正好相反。(如图)
C.正南
D.正北
解析 从图中可知甲地坐标为(0°,45°W),乙地坐标为
(30°N,135°W),故甲在乙的东南方。
对点练习·随堂巩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学案(地球和部分)


4、下图中 A 在 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5、从 A 到 B 再到 C,方向是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
6、图中 A点位于 C点的 (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 1)经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
最长(为
km
),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经线长度
都 , 与赤道相同。
( 2)计算方法(如图) ①同一经线上, 跨纬度 1°的弧长约是
km
;( 如图中 AB。若两地在同
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 .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 .④所在方格
右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7 ~8 题。
7.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 1°16′N,103°50′E)的 (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图 示
概念
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形状
圆圈;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
只有
能平分地球
半圆;两条相对的 圈,且每个
组成经线 均可平分地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 、平均半径6371公里。

二、地球仪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极点为900N ,南极点为900S 。

3、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比: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地形剖面图: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

反映断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主线架构】【热点难点全析】考点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问题导引】1.在经纬网图中如何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2.你会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吗?3.如何比较不同经纬网的面积范围大小?经纬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应用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定”:1.定“方位”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以执行“三步走”,即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位。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状态,交织成方格网状。

②具体定位方法:(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纬线为弧线,经线为直线,定准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②定位演示:如图可依据极点和B、C同经线确定C位于B的南方→依据自转方向和A、B两点同纬线确定B在A的东方→综合分析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1)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差1度,地球表面距离长约111千米。

(2)同一纬线两点经度相差1度,地球表面距离长约111·cosφ千米(φ为该纬线纬度)。

(3)不同经纬度的两点:结合(1)(2),利用勾股定理进行估计。

3.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误区点拨台】经纬网图的判读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的判断是高频率出错的地方,可抓住以下三点进行突破:(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2)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3)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有以下两种情况:【对点演练1】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4 300千米B.1 500千米C.4 500千米D.2 800千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几点:(1)知道利用经纬度比较法判断方位的方法;(2)会利用经纬度差进行距离的估算方法。

【解析】(1)选A,(2)选A。

第(1)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第(2)题,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千米即可。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导引】1.你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计算出某山地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高度以及两地的温差吗?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你会估计该地区的相对高度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可以结合其他知识进行一些相关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师生互动】除了以上等高线地形图的常用计算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哪些应用计算?【拓展延伸】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其他应用计算(1)估算河流的流域面积。

做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估量图中河流流域的形状,依据比例尺进行估算。

(2)估算坡度。

①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时,则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用到坡度计算;此外山区道路修建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

②计算: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α为坡度,可由h/L的值再从数学用表中查出)(3)计算打井深度。

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有水,h=a-b。

(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值) 【对点演练2】(2011·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B.55 mC.60 mD.65 m(2)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mB.40 mC.65 mD.90 m【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灵活熟练地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具体如下:(1)把握等高线地形图上计算相对高度的方法,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2)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的关系,计算出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由图看出图中等高距为5米,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80米的等高线,最高海拔为80米<H高<85米,海拔最低的等高线为25米,最低海拔为20米<H低<25米,因此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H为:55米<H<65米,C项正确。

第(2)题,图中①、②之间为峡谷,该处的河流上游为洼地,且无聚落分布,因此该地段适宜建坝;若坝高13米,根据图中该处等高线的分布及图的比例尺,可大致估算出坝顶长度约为40米。

【变式备选】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200米B.208米C.253米D.297米(2)关于图中甲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B.地势相对周围较高C.地形为山顶D.地形为洼地(3)图中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H是___________。

(4)若某时B处的气温是21℃,则C处的气温最大值是______℃。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及温差的计算,正确读取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及数值变化可确定A处为山顶,其海拔高度高于200米但低于250米。

第(2)题,甲处为两条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区域,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其中心海拔应低于200米,地形为洼地。

第(3)题,经过陡崖的等高线有3条,等高距为50米,利用公式可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

第(4)题,首先计算出B、C间的最小相对高度,再计算C处的气温最大值。

答案:(1)B(2)D(3)100米≤△H<200米(4)20.4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导引】1.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如何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择水库坝址?2.在山区公路选线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与地形有何关系?正确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有效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三选”上,现总结如下:1.选点2.选线(1)公路、铁路线。

①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②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2)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3)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1)农业生产布局。

(2)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误区点拨台】在地表崎岖的山区进行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时,为了少占用有限的耕地,并不是都要选择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区;同样为了尽量联系众多的聚落,线路设计也并不是都追求线路最短,因此分析时应综合考虑。

【对点演练3】读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岛上从甲地到乙地修建一条铁路,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条合理的线路,用虚线在图中画出。

(2)某公司计划在甲、乙、丙、丁中选择一处建疗养院,请帮忙选择并说明理由。

(3)根据该岛的自然条件,适合在该岛发展的经济部门有( )①生态旅游业②小麦种植业③畜牧业④电子工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1)铁路线在山区选线时应考虑施工难度,沿等高线或坡度平缓处修建。

(2)根据经纬网知道该岛屿位于西风带内。

(3)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