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学案

高一地理复习学案
高一地理复习学案

导学案 高一地理复习学案四(5.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题纲,掌握必修一大气圈、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25分钟)

2.通过做针对性习题,检验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15分钟)

3.查漏补缺,把做题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问或讨论弄会。(5分钟) 二、学法指导:

1.自学题纲,不会可问老师,也可以先留下来,等最后讨论或问老师。

2.把自己不熟或不太会的知识整理在题纲上,会的可不填,看看即可。 三、复习题纲:

1.大气圈的组成?干洁空气中主要成份的作用? 2.画图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的特点?

3.画图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昼夜温差大? 什么情况下昼夜温差小?举例。

4.分析人造烟雾防霜冻的原理?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为什么?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但气温高的原因? 典型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组成

B .水气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保温作用

D .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2.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代表_______层,B 代表_______层。

(2)A 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温度(℃)

______________。

(4)C 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5)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1.大气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它们的表现?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3.画图分析热力环流?(地表热冷热、地表冷热冷两种情况)如何判断各地气压的高低? 4.画图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注意污染企业布局与热岛环流圈的关系) 5.画图分析高空和近地面风的形成(注意气压数值差异)

典型例题:

1、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飞机逆风飞行B 飞机顺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D

风从北侧吹来

2、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A 右前方B 左前方C 右后方D 左后方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

3.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1.什么是大气环流?其影响有哪些?

2.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总结它们的分布规律?分析各带的降水和空气运动特点? 3.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受此影响极地东风带的面积变化?

4.海陆分布是如何影响气压带的?画图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注意风向)

冷 冷 冷

热 冷 热

热 冷 热

A

B

C

D

典型例题:

1.1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所有的气压带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一般的说A地比B地降水量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

3.读图“亚洲季风图”,回答:

(1)图1代表的季节是,图2代表的季节是。

(2)图1斜线部分的气压名称是;图2中位于世界最大大陆气压名称是。

(3)图中A表示 __ 季风,B表示季风。

(4)图2中C季风的性质。季风的成因: 。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原因是 ___________

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画图分析锋面系统(冷暖锋)。锋面过境前、中、后的天气特点?

画过境过程的气温和气压变化图。

2.我国常见的准静止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3.画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系统图、台风图,比较它们的差异。(注意水平和垂直方面上

的空气运动情况)

4.画锋面气旋图(南北半球的),分析其降水情况?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典型例题:

1.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1.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是

A B C D

2.读“北半球某地气旋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P l 、P 2、P 3三条等值线的数值从大到小的

排列顺序是

(2)甲锋面属 锋。

(3)该天气系统中心盛行 气流。 (4)A 、B 两点的风向:A 点 风,B 点 风。

(5)A 、B 、、C 、、D 、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 能产生降水的是 。

(6)未来一段时间,A 地的天气将如何变化?

从这点看,降水主要由 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成,降水一般降在 气团一侧,就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是如何影响的?

2.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分析其成因?分布?特点?(熟记,要把图细化)

A

B

D

C

气压 日期

气压 日期

气压 日期

气压

日期

3.如何判读气候类型?(温度带的确定和降水类型的确定方法) 4.降水的三个条件?

典型例题:

读“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

(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

(3)图33和图34中A 、B 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请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简要说明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四、针对性习题

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若右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 .甲为夏威夷高压

B .乙为印度低压

C .丙为亚洲高压

D .丁为阿留申低压 2.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

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 .由甲天气系统造成 B .由乙天气系统造成C .由丙天气系统造成D .由丁天气系统造成

图34

图33

A

3. 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A.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B.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C.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多雨 D.黄河凌汛

4. 若丁为高压中心,则

A.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B.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D.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

右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5~7题。

5.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系统图,判断18—19题。

8.下列气压场中,与右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应的是

9.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据图回答10题。

10.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

A.A点比D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

c.D点比B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高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4 1.1.2弧度制(1) 学案 Word版缺答案

第1页 共2页 1.1.2 弧度制(1) 学习要点:弧度制以及角度制与之换算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二)新课学习: 1.1弧度角的定义:长度等于 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 的角。 如图:∠AOB=1rad ∠AOC=2rad 周角=2πrad 1. 正角的弧度数是 ,负角的弧度数是 ,零角的弧度数是 2. 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α= (为弧长,r 为半径) 3.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任一非零角,单位不同,量数也不同。 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60?= ∴180?= ∴ 1?=rad rad 01745.0180≈π '185730.571801 =≈?? ? ??=πrad 例1 把'3067 化成弧度 例2 把rad π5 3化成度 注意几点:1.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进行; 1.今后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 ”可以省略 如:3表 示3rad sin π表示πrad 角的正弦 2.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 3.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 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o r C 2rad 1rad r 2r o A A B 正角 零角 负角 正实数 零 负实数

任意角的集合实数集R 例3用弧度制表示: 1?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2?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四、课堂练习(P12 练习) 五、小结:1.弧度制定义2.与弧度制的互化 六、作业:见作业(61) 第2页共2页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 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前预习: 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 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

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 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 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 B、月球绕地球公转 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 D、有液态水的存在 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 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高一物理学案(必修二全册)

一、曲线运动 【要点导学】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时刻发生变化的,质点经过某一点(或某一时刻)时的速度方向沿曲线上该点的。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至少物体速度的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物体一定具有,所以曲线运动是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 4、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如将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进行分解,则沿着速度方向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的;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的。速度大小是增大还是减小取决于沿着速度方向的分力与速度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外力方向总指向轨迹侧。 匀变速直线运动只有沿着速度方向的力,没有垂直速度方向的力,故速度的改变而不变;如果没有沿着速度方向的力,只有垂直速度方向的力,则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而不断改变,这就是今后要学习的匀速圆周运动。 【范例精析】 例1、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可以看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飞出,为什么由此推断出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砂轮的切线方向? 解析火星是从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擦落的炽热微粒,由于惯性,它们以被擦落时具有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因此,火星飞出的方向就表示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火星沿砂轮切线飞出说明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砂轮的切线方向。 例2、质点在三个恒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若突然撤去F1,则质点() 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B.一定做直线运动 C.一定做非匀变速运动D.一定做曲线运动 解析: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由题意可知,当突然撤去F1时,质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方向与F1相反,故A正确,C错误。在撤去F1之前,质点保持平衡,有两种可能:一是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F1后,它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二是质点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撤去F1后,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能做曲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D的说法均是错误的。 拓展:不少同学往往错误认为撤去哪个力,合力就沿哪个力的方向。物体在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合力为零,任

高一固学案答案

高一固学案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1)不可以删除掉因为第二自然是插叙段落,在插叙中交代了“我”小时候的顽劣和父亲用吃肉“惩罚”我这一独特的爱方式,这些对揭示我与父亲冷战的原因和下文表现父亲外冷实热的深沉之爱作了必要的铺垫。 (2)从父亲角度看,儿子已经出息、成才,对此感到高兴和自豪,无比亲爱着自己的儿子;从儿子角度看,儿子已经完全明白了父亲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深深地感激着父亲。 (3)从内容上看,父亲的教育方法另类,表面严酷冷冰,内心却火热无比,爱在默默中,用心良苦;从写法上看,文章的写作方法另类,以父亲的用心良苦与“我”的倔强沉默形成反差,对比表现,以恨写爱,欲扬先抑。 (4)任选两句赏析即可。①用“设计了一个巧合”“故意”等语言幽默地写出了自己那时的顽皮、机灵。②这是细节描写,通过动作、表情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表面强装若无其事内心却充满波澜的情态。③“第一次亲密接触”用语轻松幽默,于诙谐中巧妙表达了对父亲爱的深深理解。④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当年父亲教育自己做法的肯定、理解和感激。 (5)提示:谈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有问题,不应该简单粗暴,更不应该不管不问,而应该悉心交谈,与儿子做好心理沟通。②没有问题,特殊孩子就应该用特殊方法对待,表现了父亲的大智大爱。 二、(1)自己(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 (2)曲的开头先怜秋,继而对黄花(菊花)怜惜,再到人的自怜(“自羞”),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全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自叹惋惜人不如花(“人比黄花瘦”)的情感。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 1.1.2 弧度制

1.1.2 弧度制 学习目标 1.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能对弧度和角度进行正确的转换. 2.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一一对应关系. 3.掌握并能应用弧度制下的扇形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知识点一角度制与弧度制 思考1在初中学过的角度制中,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周角的1 360等于1度. 思考2在弧度制中,1弧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如何表示? [答案]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radian)的角,用符号rad表示. 思考3“1弧度的角”的大小和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有关系吗? [答案]“1弧度的角”的大小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是一个定值,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梳理(1)角度制和弧度制 (2)角的弧度数的计算 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α|=l r. 知识点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思考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 [答案]利用1°= π 180rad和1 rad=? ? ? ? 180 π°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梳理(1)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2)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关系 知识点三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 思考扇形的面积与弧长公式用弧度怎么表示? [答案]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α为其圆心角的弧度数,则: 1.1 rad的角和1°的角大小相等.(×) 提示 1 rad的角和1°的角大小不相等,1°=π 180rad.

2.用弧度来表示的角都是正角.( × ) 提示 弧度也可表示负角,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3.“1弧度的角”的大小和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 ) 提示 “1弧度的角”的大小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是一个定值,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类型一 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例1 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20°;(2)-15°;(3)7π12;(4)-11π 5. [考点] 弧度制 [题点] 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解 (1)20°=20π180=π 9. (2)-15°=-15π180=-π 12. (3)7π12=7 12×180°=105°. (4)-11π5=-11 5 ×180°=-396°. 反思与感悟 将角度转化为弧度时,要把带有分、秒的部分化为度之后,牢记π rad =180°即可求解.把弧度转化为角度时,直接用弧度数乘以????180π°即可. 跟踪训练1 (1)把下列角度化成弧度:

鲁教版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套(全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编写:刘龙华 审稿:陆其勇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人口的增长十分; 2、18 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3、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 国际大环境相对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比较发展阶段 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人口出生率仍保持人口出生率开始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在较高水平,但死降,死亡率继续下率、自然增长率都增长率低,且波动亡率迅速下降,人 降,并达到低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缓人口增长特点较大。人口增长处口自然增长率提自然增长率逐渐降慢,有些国家甚至于相对静止或低速高, 人口急剧增长。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开始减缓 增长。高、、低高、、高高、低、高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型)(型)(型)(型)出现在工业化初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期,发达国家一般开始出现的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农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末到 19 世国家时间、国家 后开始进入这个阶纪初开始进入这个段阶段生活在热带原始森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大多数大多数目前分布地区林深处的一些土著 亚、肯尼亚等国家国家发达国家居民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已保持。 3、人口问题的不同表现自然增人口问题典型国长率水平表现后果对策家举例人口增长劳动力、采取鼓励发达保持较和人口 青壮年负担的政策,并接国家水平化等纳来自大多面临人口不利于 出生率、自发展大多赞同实行然增长,以中国、印度、巴中水平较及 0∽14 岁的基斯坦国家政策少儿比重等等问题 问题的解决练习巩固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3--4 题: 3.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4.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四阶段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 学案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3.会用描点法作出 v-t 图象。 4.能从 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小车速度的计算。 难点:极限思想计算瞬时速度的理解。 一、预习导引(看我怎么学)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如何利用纸带上的点确定瞬时速度? 3.速度图像描述的是 。从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二、实验目的 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利用纸带处理数据、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会通过纸带研究速度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原理 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小车用跨过定滑轮的钩码牵引,随着小车的运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不仅记录了小车运动的时间,也相应的记录了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利用点迹信息可以计算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 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 、细线、复写纸片、 。 五、实验步骤 1.如课本31页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 后,放开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少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 s ×5=0.1 s 。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表明A ,在第6点下面表明B ,在第11点下面表明C ……,点A 、B 、C ……叫做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x 1、x 2、x 3…… 5.利用第一章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 6.以速度v 为 轴,时间t 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7.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 六、注意事项 1.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 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 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6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及练习案 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预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 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1页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③峥嵘岁月图:抓住“忆”字。(提问:思考什么叫“书生意气”?) 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怎样的情怀啊?试回想一下《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的思想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成了最美的意象。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有时潇洒地抽烟,轻易不朗诵, 抬头望断南飞雁,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五、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 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2页 六、掌握格律诗的一些规则(重点。律诗排序必用到这一知识点!) 补充:平仄(“天子圣哲”)、对仗、三“粘”四“对”、压韵、起承转合、用典孤平、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112 弧度制》学案.doc

1.1.2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112 弧度 制》学案 【教学目标】 ① 了解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② 认识弧长公式,能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弧度制,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 复习案:1.在00~360o 范围内,找出与0 510-终边相同的角,并指出它是第几象限角? 新授探究案: 1.提出问题:初中的角是如何度量的?度量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呢? 2.定义: (1)长度等于___________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弧度记作ra d 。这种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___________。 (2)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_,零角的弧度数是______. (3)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 3.角度制与弧度制如何换算? 3602π=rad 180π=rad 180 1π=?rad 0.01745≈rad 1rad =?)180(π5718'≈ 归纳:把角从弧度化为度的方法是: 把角从度化为弧度的方法是: 例1(1)0252 (2)0210- (4) 01200 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22 o30′ (2)—160o (3) 0135 例2、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35π (2) 3.5 (3) 2 (4) 4 π

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12π (2)—3 4π (3)103π 例3:利用弧度制证明下列关于扇形的公式: 211(1);(2);(3)22 l R s R S lR αα=== 课后练习案: 1、半径变为原来的 12 ,而弧长不变,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倍。 2、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4cm ,则这个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是 . 3. 0140_____rad = 07______8rad π= 05______6 rad π= 075____rad = 0390____rad = 06_____5rad π= 4.下列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是( ) .2,44 A k k k Z ππππ+±∈与 .,22k B k k Z πππ+∈与 2.2,33 c k k k Z ππππ-+∈与 .(21)3,D k k Z ππ+∈与

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 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分关注,WTT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供大家参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

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 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 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 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 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 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三维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 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 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 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 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 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课前预习---读】 1.速度—时间图像: (1)、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 2).在v—t图象中可以得到关于物体运动的那些信息: 2。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什么样的? 3.上节课我们自己实测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2—2所示. 请大家尝试描述它的运动情况. 1)、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2)、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3)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思:根据匀变速直线的特点和加速度的公式看能否做下面的题: 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多长时间后可以达到80km/h? 2).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课堂学习】

【课堂小结】: 速度-时间关系式 : 求初速度0v 公式变形 : 求时间t 公式变形 : 求加速度a 公式变形 : 【课后巩固—练】 1.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2m/s2的与运动方向同向的加速度,几秒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10m/s ( ) A.5s B.2s C. 3s D. 8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课后回顾】

人教a版必修4学案:1.1.2弧度制(含答案)

1.1.2 弧度制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1.角的单位制 (1)角度制:规定周角的________为1度的角,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 (2)弧度制:把长度等于__________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记作________. (3)角的弧度数求法: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为l ,那么l ,α,r 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_____;这里α的正负由角α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__,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__,零角的弧度数是______. 2 3. 我们已经学习过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请根据“一周角(即360°)的弧度数为2π”这一事实化简上述公式.(设半径为r ,圆心角弧度数为α). 对点讲练 知识点一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例1 (1)把112°30′化成弧度;(2)把-7π 12 化成角度. 回顾归纳 将角度转化为弧度时,要把带有分、秒的部分化为度之后,牢记π rad =180° 即可解.把弧度转化为角度时,直接用弧度数乘以180° π 即可. 变式训练1 将下列角按要求转化: (1)300°=________rad ;(2)-22°30′=________rad ; (3)8π 5=________度. 知识点二 利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例2 把下列各角化成2k π+α (0≤α<2π,k ∈Z )的形式,并指出是第几象限角:

(1)-1 500°; (2)23π 6 ; (3)-4. 回顾归纳 在同一问题中,单位制度要统一.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 变式训练2 将-1 485°化为2k π+α (0≤α<2π,k ∈Z )的形式是________. 知识点三 弧长、扇形面积的有关问题 例3 已知一扇形的周长为40 cm ,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回顾归纳 灵活运用扇形弧长公式、面积公式列方程组求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有时运用函数思想、转化思想解决扇形中的有关最值问题,将扇形面积表示为半径的函数,转化为r 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变式训练3 一个扇形的面积为1,周长为4,求圆心角的弧度数. 1.角的概念推广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 2.解答角度与弧度的互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180°=π rad ”这一关系式. 易知:度数×π 180 rad =弧度数,弧度数×????180π°=度数. 3.在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都得到了简化,具体应用时,要注意角的单位取弧度.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 A.???? ?? α|α=k ·360°+π6,k ∈Z B .{α|α=2k π+30°,k ∈Z } C .{α|α=2k ·360°+30°,k ∈Z } D.???? ?? α|α=2k π+π6,k ∈Z 2.集合A =???? ??α|α=k π+π2,k ∈Z 与集合B ={α|α=2k π±π 2,k ∈Z }的关系是( ) A .A = B B .A ?B C .B ?A D .以上都不对 3.已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高一上学案5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学案(5) 课题:《地球的运动》①课型: 新授备课时间: 2008-9-19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学习重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学习难点:地球自转周期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形成与差异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P18~P20“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相关的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知识点。 1、太阳光线对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 示)。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 值。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 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 是。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 动,引起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 规律地变化。 ①太阳辐射能是维持,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和所用的能源。 4、完成P 9 活动题。 1、太阳大气层 从里到外分层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常有大规模的运动,称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 主要类型是和。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强 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的显示。 3、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电离层:耀斑活动会导致。 ②地球磁场影响:太阳活动强烈时会产生“”现象。 ③两极地区出现: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 活动

△巩固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准确地说( ) A.等于每小时15° B.大于每小时15° C.小于每小时15° D.南北极点为0 1、 太阳光线对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 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 值。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 2 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向 加,向 减。) 3 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o,时区相同,区时 。 4区时的计算: (1) 中央经线:时区序号×15 o;时区序号=所在地经度÷11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赤道无偏向。 2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的力,称为 。

高中高一物理学案

育才高中高一物理学案 【寄语】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勤者胜!勤者相逢博者胜! 【课堂探究】 一、滑动摩擦力 (一)问题引入: 从斜面上滑下来的木块,最终会停下来,这说明什么问题? 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1、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它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能举例说明吗?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它的方向能否与运动方向相同? 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探究1】: 用弹簧秤固定住滑块,手拉木板在桌面上运动,使滑块和木板相对运动。 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1)这时滑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加大速度拉动示数变了吗? 2)改变接触面积,弹簧秤示数变化了吗? 3)再在滑块上加一铁块,同样固定滑块、抽动木板,观察弹簧秤示数。 这时滑动摩擦力变了吗?说明什么道理? 4)更换实验条件,在木板上垫一块毛巾,手拉木板(保证毛巾平整)。观察弹簧秤的 示数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5)滑动摩擦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 (要能说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点拨释疑】 如图,在水平方向用100N 的力推动重500N 的箱子匀速运动,箱子与接触面的 滑动摩擦力是多大?动摩擦因数u 值为多大? 【合作探究2】下列说法中正确吗? ①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可以充当动力)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④滑动摩擦力就是跟重力成正比。 【展示交流】与【教师点拨】 公式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看下面三个图。 木滑弹 簧 F θ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含答案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撰写者:洪真审稿:高一语文备课组讲学时间:2011-3-16 【学习目标】 1.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2.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时代背景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清代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三作品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木石前盟 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是神瑛侍者,照顾绛珠草,神瑛侍者因凡心偶动下凡历劫,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1.1《_弧度制》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理解弧度制的定义,熟练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掌握并运用弧度制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在类比和数学运算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为什么”——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理解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2.“是什么”——弧度是什么,理解弧度的定义; 3.“如何化”——如何进行弧度与角度的转化,掌握弧度与角度之间的相互转化; 4.“怎么用”——如何使用弧度制,学会使用弧度制下的新的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三)学习重点 1.理解弧度“是什么”; 2.熟练弧度和角度之间“如何化”; 3.掌握弧度制来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怎么用”; (四)学习难点 1.理解弧度“是什么”; 2.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6页至第11页. (2)想一想:弧度制是如何定义的?弧度制和角度制之间是如何让转化的?如何将弧度制应用于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中? 2.预习自测 =____________ (1)已知圆O的半径为2,弧AB的长为2,则AOB 【答案】1rad.

(2)2π rad =()A.180° B.200° C.270° D.360° 【答案】D. (3)把50°化为弧度制()A.50 B.5 18π C.18 5π D.9000π 【答案】B. (4)扇形的圆心角为72°,半径为5,则它的弧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__ 【答案】2π;5π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2.问题探究 探究一结合实例,引入弧度制,理解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活动结合实例,引入弧度制 有人问:海口到三亚有多远时,有人回答约270.4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约169英里,请问那一种回答是正确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显然,两种回答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值呢?那是因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个是公里制,一个是英里制.他们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之间可以换算: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是角度制,我们已经不再陌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种度量制---弧度制.

高一地理学案一

高一地理学案(一) 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学习内容: 1.高中地理(必修本)教材内容。 2.你还想获得哪方面的知识? 3.你有无打算做某一方面的课题研究? 学习目标: 1.掌握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省级地理会考,希望达到(等级)2.达到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要求每个学习者具备的四会: 一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即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 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三是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together) 即能够与他人合作; 四是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自主性。 学习方法: 1.教材知识运用综合程序讨论的方法:同学按照学案要求阅读教材,教师使用多种媒体,使同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综合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一般过程为:明确每课目标要求、了解重难点内容→展示小步子综合程序思考题→阅读教材、独自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完成同步练习和知识检测。 2.活动课题运用综合实践研究法: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践研究调查→采集资料数据→分析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交流论证报告→作评价和总结。 3.以小组自主性学习为主。小组自主性学习是综合研究性学习地理中最为常见一种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小组同学调查分析,讨论研究、协同完成。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仅深化了课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精神,培养了同学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达到全面谐调发展的目的。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及条件 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带电导体和导体接触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 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电性的电荷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 发生电子转移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 斥)而靠近(远离) 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 实质 电荷在物体之间和物体 内部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1-1-2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图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 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一、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