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例】膀胱癌肉瘤的影像学习

【罕见病例】膀胱癌肉瘤的影像学习

病史:

患者男性,67岁,农民;主诉:发现膀胱占位半年,肉眼血尿1天。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出现肉眼血尿一次,夜尿3-5次/夜,就诊于我院门诊,查泌尿系彩超发现'膀胱左后壁结节状突起',建议行膀胱镜检查,患者于当地诊所行输液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好转而未进一步处理;至一周前来我院门诊行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术,术后病理回报:'恶性病变,低分化尿路上皮癌不除外',1天前出现明显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门诊以'膀胱占位'收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腹胀、腹泻等,排便正常,无明显消瘦及体重减轻。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自服'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尚可;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地方病、职业病史,否认理化毒物接触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否认'非典'及禽畜接触史,否认性病、冶游史;吸烟史50年,每日约吸20支,少量饮酒。家族史:家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检资料:

3.术后确诊

术后病理:

膀胱癌肉瘤伴广泛坏死,前列腺、双侧精囊及输尿管断端未见癌组织;免疫组化:10.6:CK(灶+),Vimentin(+),Ki-67(+30%)

10.3:P63(-),34βE12(+),P504S(-),PSA(-)。

4.讨论

癌肉瘤是指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存在恶性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为癌组织和恶性软组织紧密结合,该肿瘤在临床上罕见,国内仅报道过百余例。各部位均可发生,但膀胱处罕见,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

病因尚不明确,有文献报告吸烟、有过放疗及化疗史可能会扰乱膀胱的功能,从而导致膀胱癌肉瘤的发生。膀胱癌肉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膀胱癌肉瘤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症状和常见的膀胱肿瘤类似,表现为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及尿路感染等。肿瘤好发于膀胱底部、三角区及两侧壁。膀胱镜检查肿瘤常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外生性息肉状肿块,表面可见坏死或溃疡形成,瘤体大小不等,有此种表现者应想到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组织学上,肿瘤必须有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同时存在。一般认为癌肉瘤的上皮成分为高级别移行细胞癌。但也有腺样分化或鳞状分化,间叶成分为高级别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可有软骨或骨化生。免疫组化可帮助区分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

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多呈略不规则肿块,密度多不均匀或伴有坏死,CT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边缘较良性肿瘤模糊,较膀胱癌清楚,表面可有溃疡。超声检查表现为中等强回声。MRI检查表现

为长T1、短T2信号。但影像检查仍旧不易鉴别膀胱癌肉瘤与膀胱癌。膀胱癌肉瘤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则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因癌肉瘤均较大,转移发生早,应行膀胱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多辅以放疗、化疗,但对化疗和放疗均未见有效的报告。本病恶性度极高,来院就诊时肿瘤大多已非早期,常呈浸润性生长,发展迅速,预后极差,本例术后随访半年,患者一般状况可,无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征象,有待延长随访期,进一步观察肿瘤特点。

膀胱癌指南学习(21):膀胱病变的组织病理学

膀胱癌指南学习(21):膀胱病变的组织病理学 膀胱癌的病理 膀胱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评估代表了病理学中更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尿路上皮的可塑性和可能影响膀胱的各种过程。经常缺乏客观的辅助标志物来确认或排除诊断导致膀胱活检或切除术分析的额外复杂性。在本章中,我们将概述影响膀胱的常见病变,并强调诊断中的各种挑战。 从肾盂到尿道近端部分的泌尿道由称为尿路上皮(以前称为移行上皮)。尿路上皮的厚度取决于膀胱膨胀的程度,因此可以从4 到7 个细胞层。许多条件可以改变尿路上皮的厚度和形状,例如炎症和反应条件,并且可能使膀胱组织的组织学评估更具挑战性。大约 98% 的膀胱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尿路上皮),其中绝大多数(约90%)是“常见的”尿路上皮癌(以前称为移行细胞癌)。大多数最初诊断的尿路上皮癌 (UCs) 是乳头状和浅表性的,在大约 70% 的病例中,会在局部切除后出现多次复发而没有肿瘤进展。已报道的与复发和进展相关的病理特征包括浸润深度(如果有的话)、多灶性、既往尿路上皮肿瘤病史、肿瘤大小和分级。 扁平尿路上皮原位癌 (CIS) CIS 代表高级别膀胱肿瘤,通常表现出特征性特征,例如明显增大的细胞核(通常 > 淋巴细胞大小的 4 倍)、深染、紊乱、核极性丧失、内聚力丧失和频繁的有丝分裂活动,这可能是非典型的并延伸到尿路上皮的上部。与其他乳头状肿瘤相比,细胞凝聚力的丧失有助于在尿细胞学检查中检测到这些高级别病变的比率更高。CIS 的诊断通常相对

简单,尽管许多形态学变异由于其稀有性而可能具有挑战性 [ 4 ]。 乳头状瘤 膀胱乳头状(外生性)肿瘤,根据其细胞结构和非典型程度,可能是良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或恶性(低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 PUNLMP,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 LGPUC,和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HGPUC) [ 5 ]。通常,乳头状病变的最高级别成分被分配给肿瘤,但如果高级别成分最少(<5%),则可以将整体低级别分配给肿瘤,并注明存在焦点高级形态。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小的、孤立的生长,主要(但不完全)见于年轻患者。形态学上,它是一种离散的、外生的乳头状生长,中央纤维血管核心由正常厚度的尿路上皮和细胞学上的突出伞状细胞组成[ 5 , 6 ]。倒置的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同样是罕见的良性肿瘤,不同之处仅在于上皮索是内生的,因此排列更紧密。外生性乳头状瘤和内翻性乳头状瘤通常都遵循良性病程,最近据报道存在激活 RAS 通路改变(主要是激活KRAS和HRAS突变),缺乏尿路上皮癌更常见的基因组特征 [ 7 ]。 低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PUNLMP) PUNLMP 是一种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尿路上皮细胞呈有序的乳头状增生,结构异常和核异型性最小。通常,乳头内衬有增厚的尿路上皮 [ 5 ]。当严格定义时,PUNLMP 不会进展为侵袭性疾病,但复发很常见 [ 8 , 9 ]。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LGPUC) LGPUC 的特点是整体有序的外观,但在结构或细胞学特征上具有可变性,例如核极性、核大小、形状和染色质纹理的可变性。有丝分裂图可能经常被识别,但通常不是不典型的,并且仅限于肿瘤性尿路上皮的下半部分[ 5 ]。大多数这些病变会复发,但进展并不常见(范围从 2.4% 到 8%)[ 8 , 9 ]。

【罕见病例】膀胱癌肉瘤的影像学习

【罕见病例】膀胱癌肉瘤的影像学习 病史: 患者男性,67岁,农民;主诉:发现膀胱占位半年,肉眼血尿1天。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出现肉眼血尿一次,夜尿3-5次/夜,就诊于我院门诊,查泌尿系彩超发现'膀胱左后壁结节状突起',建议行膀胱镜检查,患者于当地诊所行输液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好转而未进一步处理;至一周前来我院门诊行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术,术后病理回报:'恶性病变,低分化尿路上皮癌不除外',1天前出现明显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门诊以'膀胱占位'收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腹胀、腹泻等,排便正常,无明显消瘦及体重减轻。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自服'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尚可;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地方病、职业病史,否认理化毒物接触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否认'非典'及禽畜接触史,否认性病、冶游史;吸烟史50年,每日约吸20支,少量饮酒。家族史:家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检资料: 3.术后确诊 术后病理:

膀胱癌肉瘤伴广泛坏死,前列腺、双侧精囊及输尿管断端未见癌组织;免疫组化:10.6:CK(灶+),Vimentin(+),Ki-67(+30%) 10.3:P63(-),34βE12(+),P504S(-),PSA(-)。 4.讨论 癌肉瘤是指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存在恶性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为癌组织和恶性软组织紧密结合,该肿瘤在临床上罕见,国内仅报道过百余例。各部位均可发生,但膀胱处罕见,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 病因尚不明确,有文献报告吸烟、有过放疗及化疗史可能会扰乱膀胱的功能,从而导致膀胱癌肉瘤的发生。膀胱癌肉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膀胱癌肉瘤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症状和常见的膀胱肿瘤类似,表现为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及尿路感染等。肿瘤好发于膀胱底部、三角区及两侧壁。膀胱镜检查肿瘤常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外生性息肉状肿块,表面可见坏死或溃疡形成,瘤体大小不等,有此种表现者应想到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组织学上,肿瘤必须有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同时存在。一般认为癌肉瘤的上皮成分为高级别移行细胞癌。但也有腺样分化或鳞状分化,间叶成分为高级别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可有软骨或骨化生。免疫组化可帮助区分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 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多呈略不规则肿块,密度多不均匀或伴有坏死,CT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边缘较良性肿瘤模糊,较膀胱癌清楚,表面可有溃疡。超声检查表现为中等强回声。MRI检查表现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 一,概述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国内则占首位。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 二,发病原因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可出现较高的膀胱肿瘤发生率。 (2)吸烟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 (3)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如长期慢性的感染、膀胱结石的慢性刺激均可诱发膀胱肿瘤。 (4)近年来某些药物、寄生虫病等亦可诱发膀胱癌。 三,分类 1. 根据肿瘤发病部位不同,具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膀胱肿瘤分类有上皮性膀胱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两类。 (1)上皮性肿瘤:移行细胞癌:原位癌,乳头状瘤 乳头状癌 腺癌或胶样癌 鳞状细胞癌 (2)非上皮性肿瘤:膀胱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良性非上皮性膀胱瘤包括良性横纹肌瘤,平滑肌瘤,纤维瘤,血管瘤,畸胎瘤,嗜铬细胞瘤等。 2. 按膀胱癌浸润程度及恶性化又将癌分为Ⅰ、Ⅱ、Ⅲ级,根据分级指导治疗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四,症状体征 1.血尿:全程无痛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血尿轻时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血 尿出现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肿瘤严重程度并不呈正比。 2.尿急尿频: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为首发表现,可能为原位癌刺激膀胱所致。 3.畏寒发热:合并感染

4.其他:阻塞输尿管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尿潴留等。若有体重减轻、肾功能 不全、腹痛或骨痛,极有可能为晚期症状。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 尿脱落细胞检查:在病人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简便 易行,故尿细胞学检查可作为血尿的初步筛选。反 复多次查可以特高检出率。 膀胱癌尿沉渣涂片 2.影像学检查:经腹壁B超:经腹壁B超能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肿瘤,可作为病人 的最初筛选。 CT,MRI:多用于浸润性性癌,可以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以及局部 转移肿大的淋巴结。 膀胱镜检查:为膀胱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直接看到肿瘤的部位, 数目,大小,形态等,并可以取活组织检查。 六,鉴别诊断 凡属有血尿的患者都应排除膀胱癌的可能。首先应进行尿常规检查,必要时用尿红细胞相位检查以鉴别内科性或外科性血尿。超声检查可以对泌尿系进行筛查,CT 检查可对泌尿系的尿路上皮肿瘤做更细致的判断。膀胱镜检查一般放在所有检查的最后,在镜下可对膀胱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有大致的判断,并可以取活检病理检查以指导治疗。注意,在对患者诊断膀胱癌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上尿路的评估,原因为上尿路的上皮同样为尿路上皮,很有可能同时发生肿瘤。尿细胞学检查、尿核基质蛋白检查、尿液FISH检查等,对膀胱癌的诊断亦有一定参考意义。 血尿需与结石、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进行鉴别,膀胱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主要靠术后病理。初筛选。 七,治疗 1.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为辅。

教案 泌尿系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并不占最重要地位,们在泌尿外科疾病中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各部均可发生肿瘤,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肿瘤。欧英国家最常见的前列腺癌,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有明显增长。我国过去常见的生殖系肿瘤阴茎癌日趋减少。 肾肿瘤 肾肿瘤(tumor kidney)多为恶性,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为恶性。临床上较常见的肾肿瘤有源自肾实质的肾癌、肾母细胞瘤以及肾孟肾盏发生的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成人恶性肿瘤中肾肿瘤仅占2%左右、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肾母细胞瘤竟占20%以上,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成人肾肿瘤中绝大部分为肾癌、肾盂癌较少。 一、肾癌 病理肾癌(renal carcinoma)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外有假包膜、圆形;切面黄色。有时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肿瘤细胞浆含大量胆固醇,在切片染色过程中胆固醇被溶解,因此细胞浆在镜下呈透明状。除透明细胞外,尚可见含有颗粒的细胞和梭形细胞,大约半数肾癌同时有两种细胞。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恶性度大、较少见。此外,还有少数源于集合管上皮的嫌色细胞癌。 肾癌局限在包膜内时恶性度较小,穿透假包膜后可经血液和淋巴转移。肿瘤可直接扩展至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亦可转移至肺、脑、骨、肝等。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临床表现肾癌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2:1。常见症状为血尿、肿块和疼痛;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常见症状、表明肿瘤已穿人肾盏、肾盂。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较易发现。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肾癌可有肾外表现如低热,可能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所引起,现已分离出内生致热原。肿瘤亦可引起、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等。同侧阴囊内可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消瘦、贫血、虚弱等是晚期病状。临床上有10%左右因转移灶病状如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就医,肾癌患者就医时约1/4已有肿瘤扩散。 诊断肾癌病状多变,容易误诊。典型三大症状:血尿、疼痛和肿块都出现时已是晚期,因此其中任何一个症状出现即应引起重视。间歇无痛肉眼血尿应想到肾癌的可能性,与泌尿系其他肿瘤的鉴别要通过膀胱镜检查和泌尿系造影等。如双肾肿大、血尿、腰痛时多为多囊肾,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有家族史较易鉴别。 X线检查,平片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偶有点状、絮状或不完整的壳状钙化。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因受肿瘤挤压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肿瘤大、破坏严重时病肾在排泄性尿路造影时不显影,可以行逆行性肾盂造影。超声显像、肾动脉造影、CT、MRI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实质内肿瘤,且有助于鉴别其他肾实质内疾病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囊肿等。特别是超声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常规体检,经常发现在临床5分钟20分钟

膀胱肉瘤样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膀胱肉瘤样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肖兆铭;王文瑞;李健;刘汉超;刘屹立;王玥茹 【摘要】目的结合文献报告1例膀胱肉瘤样癌病例.方法对1例老年男性膀胱肉瘤样癌病例进行报道并对文献复习.结果病人男,83岁,以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收入院.CT影像学检查示膀胱内混合密度肿物.膀胱镜检示膀胱内多发肿物.予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镜检示,癌及肉瘤成分共存,两者间分界明显.术后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示CK(-),CK7(-),CK20(-),EMA(+),Vimentin(2+),Desmin(-),CD34(-),Myogenin(-),GATA3(+/-),S-100(-),Melanoma(-),Ki-67(+60%).据此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术后第3个月复查全腹CT示膀胱内肿瘤复发及膀胱外转移.术后1年后病人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膀胱肉瘤样癌病例多数同时表达上皮及间质肿瘤标志物.病例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需要加强此类病例资料收集.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19(023)007 【总页数】5页(P1423-1426,后插3) 【关键词】膀胱肿瘤;癌肉瘤;病例报告;文献复习 【作者】肖兆铭;王文瑞;李健;刘汉超;刘屹立;王玥茹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 110033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疾病介绍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61420例,死亡病例为13060例。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05年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0/10万,女性为1.5/10万。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国内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天津,膀胱癌的发病率已位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死亡率位列第七位。以上海为例,2005年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15.26/10万,女性为4.37/1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北美和西欧,我国仍属膀胱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35%,发病年龄在24~90岁,中位年龄61岁。 疾病分类 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大约70%的尿路上皮癌是乳头状的,它比广基和无蒂的肿瘤有更好的预后。比较少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脐尿管癌等。鳞状细胞癌大约占膀胱癌的3%-7%;在埃及,它占所有膀胱癌的75%。一种叫做血吸虫病的寄生虫感染在埃及很普遍,感染这种寄生虫后,会在膀胱内形成一种慢性刺激,数年之后,患者就容易发生鳞状细胞癌。其它能够造成膀胱内慢性刺激的情况如长期留置导尿管,也能使病人易于发生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不像尿路上皮癌那样淋巴结转移比较多,但是容易直接扩散,穿透膀胱到达邻近器官。鳞状细胞癌局部侵犯比较严重,而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比尿路上皮癌预后差。膀胱腺癌非常少见,大约占所有膀胱癌的2%。这种肿瘤也与慢性刺激有关,具有高度的侵袭性,预后

肾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肾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以下简称肾癌) 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或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即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了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免疫治疗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根据GLOBOCAN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肾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低于泌尿系统的前列腺癌及膀胱癌,死亡率居第15位。肾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在男性为6.1/10万,女性为 3.2/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在男性为

4.6/10万,女性为1.8/10万。据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肾癌新发病人数占的恶性肿瘤第17位,死亡人数占第18位。中国肾癌发病粗率为4.0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 2.66/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粗率为 5.10/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43/10万;女性肾癌发病粗率为2.9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89/10万。 (二)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等有关。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BHD(Birt-Hogg-Dube)综合征(多发性肾嫌色细胞癌、杂合性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HRPT2基因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颌骨肿瘤综合征(混合型上皮和基质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见表1)。一般认为如下人群可能是遗传性肾癌的潜在患者:①≤45岁的肾癌患者;②双侧/多发肾脏肿瘤;③肾癌家族史(至少一个一级亲属,至少 2个二级亲属);④肾癌合并其他肿瘤病史(嗜铬细胞瘤,胃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疗效比较张鑫;王德林;吴小侯;陈在贤;蒲军;张尧;何云峰;刘文聪;何祥彪 【摘要】Objective To summary the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cystectomy ileal conduit (Bricker) an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Hautmann) and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the two types of urinary diversion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 Methods Reto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ho accep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from 2010 to 2014 was performed ,74 of them accepted ileal conduit ,and 30 of them accepted orthotop ic ileal neobladder .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Oncology featur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demonstrable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rate ,the number of removed lymph node ,average hospital stay ,specimens positive margin rate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4 .2 ± 1 .4)d ,(5 .3 ± 2 .2)d] ,(P=0 .002)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s 31 .9% (23 cases)vs .53 .3% (16 case) ,P=0 .043 .After 6 months ,the daytime and nighttime urinary control were 76 .9% ,57 .7% ,after 12 months ,the daytime and nighttime urinary control increased to 90 .9% , 81 .8% .2 cases(7 .7% ) were diagnosed with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during follow‐up in Hautmann group ,while 9 cases(14 .1% ) were diagnosed with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in Bricker group .Conclusion Two

膀胱癌、肾盂癌影像诊断

膀胱癌、肾盂癌

X线: 膀胱正常容量为350到500毫升,其形态和大小取决于充盈程度及相邻结构对膀胱的推压。 正位观察,充盈较满的膀胱呈圆形类圆形或横置的椭圆形。 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多均匀一致,膀胱顶部可以略凹,系子宫或乙状结肠压迫所致。 有时在膀胱底两侧输尿管之间还可见一横行透明带,代表输尿管嵴,当膀胱未全充盈或处于收缩状态时,其粗条状粘膜皱壁使边缘不整而呈波浪状。侧位观察,膀胱呈纺锤形或直立卵圆形,长轴几乎平行于耻骨联合。有时可见膀胱颈,位于膀胱底部,呈鸟嘴状突出。

, , 膀胱三角:左右输尿管 口及尿道内口之间 ➢ CT 平扫:膀胱易于识别,其大小 形态与充盈程度相关,充盈较满 的膀胱呈圆形,椭圆形或类方形膀胱腔内尿液为均一水样低密度膀胱壁在周围低密度脂肪组织及 腔内尿液的对比下,显示为厚度 一致的薄壁软组织影,内外缘均 光滑。 ➢ CT 增强检查: ➢ 早期:显示膀胱壁强化, ➢ 稍迟扫描:含对比剂的尿液自输 尿管膀胱入口处喷入。 ➢ 10到30分钟后膀胱腔呈均匀高密 度,若对比剂混合不均则出现液 液平面。

MRI:横断面是基本的检查方位,必要时辅以矢状位和冠状位检查。 ➢形态:横断面:充盈的膀胱呈圆形,横置的椭圆形或四角圆钝的类方形。矢状位上为类三角形。 ➢信号: ➢膀胱内尿液:富含游离水,均匀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 ➢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1高,T2中等信号。 ➢膀胱壁:厚薄一致的薄壁环状影,与肌肉信号类似:在 T1WI上高于腔内尿液信号,T2WI上则低于尿液信号。 ➢有时在T2WI上因化学位移性伪影,于膀胱壁一侧出现线状高信号影,而在对侧膀胱壁则出现线状低信号影,易误认为膀胱壁增厚或病变。 ➢Gd-DTPA:T1WI增强检查,膀胱腔内尿液含对比剂而发生强化,表现为信号增高。然而,当对比剂浓度较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呈低信号改变(由于其缩短t2值作用超过缩短t1值)。

【男科疾病】 膀胱癌2

膀胱癌的诊断要点 膀胱癌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其次是腺癌、鳞癌和极少数的肉瘤。目前多采用3级法分期。 1级:分化良好,移行上皮层次多于7层,其结核及核的异形性与正常稍有差异,核分裂偶见。 2级:除上皮增厚外,细胞极性消失,中等度核异形性出现,核分裂常见。 3级:属不分化型,与正常移行上皮无相似处,核分裂多。(—)临床表现 (1)血尿:反复出现的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有的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可全程血尿或挟带血块。血尿有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而使人造成好转错觉。出血量及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大小、范围、数目并不成正比关系。尿路刺激症状;当肿瘤伴有感染或肿瘤发生于膀胱三角区时,尿路刺激症状则较早出现。 (2)膀胱刺激症状:肿瘤本身的浸润、坏死、溃疡及含并感染可刺激膀胱,产生尿频、尿急。临床对于缺乏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应采取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早期诊断。 (3)排尿困难:由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发生于膀胱颈部,或带蒂的肿瘤,或血块形成而阻塞膀胱内口,致排尿困难,甚至产生尿潴留。耻区肿块:以此为起始症状者约3%,多为膀胱顶部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度高的膀胱实体性癌,直肠指检可触及高低不平的硬块。 (4)转移症状:膀胱癌晚期可向用围浸润或向其他内脏转移。当肿瘤侵犯至膀胱周围组织或转移至盆腔淋巴结时,可见耻区耻骨上区疼痛,腰骶部疼痛或疼痛放射至外阴部或大腿。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可造成一侧输尿管阻塞,肾积水。 (5)全身症状:恶心、食欲不振、发热、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发现肉眼不见的血尿。 (2)膀胱双含诊:可检查膀胱肿瘤浸润的范囿和深度。检查时医患之间要配合,动作轻柔,以免出血。 (3)膀胱镜检查:这是诊断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可直接看到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浸涧等。检查时应同时作肿瘤活组织检查。 (4)CT检查:能发现肿瘤及增大的淋巴结,准确率达80%,且有助干膀胱肿瘤的正确分期。 (5)B超:这种检查患者无痛苦。准确性与肿瘤的大小成正比。一般肿瘤超过O.5cm就可被发现。对膀胱结石与肿瘤的鉴别论断有辅助价值。 (6)膀胱造影:一般用于补充膀胱镜检之不足,如肿瘤太大,可用造影以观全貌。多次曝光法可见膀胱壁僵直,不能扩大。双重对比照影法显示肿瘤则更为清晰。 (7)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作为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无痛苦、方便,易为患者接受。但当低级别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时,难与正常移行上皮细胞或炎症所引起的变异细胞鉴别。尿液脱落细胞吖啶橙染色法检查:因膀胱癌细胞生化变化早于细胞的形态变化而吖啶橙有高度异染性,能与DNA分子结合。利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能得到鲜明的细胞图像,易于判断。 相关整本阅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9155002.html,/ebook/ff9cc5330740be1e650e9aca.html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新年礼物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及病例汇总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新年礼物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及病例汇总 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 1【专题】成人肾脏间叶源性肿瘤 2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马蹄肾供血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3多房囊性肾瘤影像诊断 4喝水预防肾结石:自来水与瓶装水,软水与硬水,有区别吗? 5肾实质常见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6肾细胞癌TNM分期的CT表现 7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类变化 8肾嫌色细胞癌影像诊断 9肾血管病变影像学表现大汇总 10肾血管系统的影像学评价 11肾脏病变影像诊断 12肾脏良性肿瘤的CT表现 13肾脏囊性病变的CT诊断 14肾脏囊性肿块的Bosniak分级,2019版本 15肾脏占位2例-嗜酸性细胞腺瘤与肾嫌色细胞癌及分析 16肾脏肿瘤影像诊断思路 17血液系统疾病累及肾脏、肾周组织影像学表现(一) 18血液系统疾病累及肾脏及肾周组织的影像学表现(二) 19【原创】肾占位处理原则与影像分析 20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马蹄肾供血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21大家一起来学习:多房性囊性肾瘤 22囊性肾癌的影像诊断 23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膜后病例汇总 24透明细胞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要点你Get✔了吗? 25专题丨肾脏实性肿瘤的MR鉴别诊断 26【WHO分类】肾脏肿瘤(2016版) 27【双语病例】髓质海绵肾(IVP、CT)+鉴别诊断 2812年雕琢,2016 WHO肾脏肿瘤分型更新 29放射科那点事儿|体检查出肾囊肿,我们该怎么办呢? 30综述:肾血管病变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 3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上) 3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下)-EAML 33精彩解剖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前列腺 346种输尿管病变MR表现汇总 35(输尿管下端)内翻乳头状瘤 36(盆腔及输尿管处)恶性血管外周细胞瘤(HPC) 37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疾病的应用 38膀胱癌多序列磁共振成像VI-RADS分级 39膀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40膀胱肿瘤影像表现小结 41前列腺癌的磁共振诊断PI-RADS V2 42前列腺癌的诊断误区

【X线病例学习】输尿管囊肿您见过了吗?

【X线病例学习】输尿管囊肿您见过了吗? 女,32,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手术病理:左侧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又称输尿管脱垂、输尿管膨出,指输尿管末端呈囊性向膀胱内膨出,膨出的外层为膀胱黏膜,中间为三角区浅肌层的薄层肌肉及胶原组织,内层为输尿管黏膜。输尿管囊肿可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 文献报道其可能的致病因素有:①输尿管口狭窄为胚胎时输尿管与生殖窦间的隔膜吸收不完全所致,亦有人认为狭窄为后天因素所致; ②输尿管鞘的发育不全导致输尿管膀胱壁薄弱;③输尿管神经节细胞的缺乏。从解剖上来看囊肿壁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两层之间为菲薄的输尿管肌层。异位型输尿管囊肿是指输尿管壁内段的先天性扩张,并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的一部分位于膀胱颈部后尿道,其开口可位于膀胱内、膀胱颈或尿道内,并多伴有肾、输尿管畸形。膀胱三角区两侧见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输尿管下端膀胱壁段扩张,造影剂潴留,形似眼镜蛇头样改变,即所谓的“光晕征”和“蛇头征”,为输尿管囊肿典型影像表现无痛性血尿往往是该病首发症状,临床上常误诊为泌尿系统炎症或肿瘤等疾病,当合并泌尿系结石时,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肾绞痛,临床易按结石治疗而漏诊输尿管囊肿,容易漏诊。输尿管囊肿应与膀胱肿瘤、膀胱积气、盆腔内肠道积气等鉴别。膀胱内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膀胱内任何部位,肿瘤边缘不及囊肿边缘光滑圆整,不压迫和阻塞输尿管膀胱开口则不引起输尿管扩张。膀胱癌通常发病年龄较大,膀胱内充盈缺损不规则,表面呈“菜花”样表现,局部管壁僵硬,如累及输尿管可导致其管腔狭窄,病变以上段输尿管可出现扩张和肾盂积水,并发结石罕见。膀胱内积气或周围肠道积气,可能造成误诊或干扰病变观察,经改变体位或加压病变区时,积气影有较大移动或位于膀胱外可资鉴别。经尿道口脱垂的输尿管囊肿,应注意

脐尿管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脐尿管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卢善明;邓汪东;谢寿城 【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5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脐尿管癌的11例患者的 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脐尿管癌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10例(其中2例伴黏液尿),下腹部疼痛1例。 肿瘤均位于膀胱顶壁或前壁。组织学类型包括黏液腺癌5例,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肠型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4例镜下见脐尿管剩余结构。腺癌均表达CK20和CDX-2,部分病例不同程度表达CK7和34BE12。腺神经内分泌癌还表 达CD56、P16和CgA。Sheldon分期Ⅱ期2例,Ⅲa期9例。7例患者术后随 访2~65个月,1例术后9个月死于腹腔广泛转移,1例术后23个月出现肺转移,余5例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脐尿管癌是罕见肿瘤,发现时常分期较晚。病理诊 断需结合肿瘤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在脐尿管腺癌、膀胱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作用有限,但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癌诊断。%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urach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from 11 patients of urachal carcinoma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 2003 to Ma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Among the 11 patients, there were 8 males and 3 females, with the mean age of 45 years (20~65 years). The major symptom was gross hematuria for 10 patients and pain in lower abdomen for 1 patient. Tumor was located in the dome/anterior wall of bladder. Histologic subtype included 5 cases of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1 case of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4 cases of enteric type

2023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全文)

2023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全文) 发病率和死亡率 膀胱癌是美国第六大常见癌症,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它是男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女性第十一大常见癌症。在每年约82,000例新病例中,男性约62,000例,女性约20,000例。在每年大约17,000例死亡中,男性超过12,000例,女性不到5,000例。造成这种两性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1,2] 估计2023年美国膀胱癌新病例和死亡人数: 新病例:82,290。 死亡:16,710。 解剖学 泌尿道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泌尿道内衬有从肾盂到近端尿道的移行细胞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可以沿着该途径的任何地方发展。

男性泌尿系统(左图)和女性泌尿系统(右图)的解剖图,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左肾内部显示肾盂。插图显示肾小管和尿液。还显示了前列腺和阴茎(左图)和子宫(右图)。尿液在肾小管中产生,并聚集在每个肾脏的肾盂中。尿液从肾脏通过输尿管流向膀胱。尿液储存在膀胱中,直到通过尿道离开身体。 组织病理学 在正常情况下,膀胱、肾脏下部(肾盂)、输尿管和近端尿道内衬有称为过渡上皮(也称为尿路上皮)的特殊粘膜。在这些组织中形成的大多数癌症是移行细胞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源自过渡上皮。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肾细胞癌治疗和肾盂和输尿管的移行细胞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可以是低级别或高级别: 低级别膀胱癌通常在治疗后在膀胱中复发,但很少侵犯膀胱的肌肉壁或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患者很少死于低级别膀胱癌。 高级别膀胱癌通常在膀胱中复发,并有很强的侵入膀胱肌肉壁并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趋势。高级别膀胱癌比高级别膀胱癌治疗更积极,并且更有可能导致死亡。几乎所有膀胱癌死亡都是由高级别疾病引起的。 膀胱癌又分为肌侵袭性和非肌侵袭性疾病,基于固有肌层(也称为逼尿肌)的侵袭,逼尿肌是膀胱壁深处的厚肌。 肌肉侵袭性疾病更有可能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通常通过切除膀胱或用

膀胱癌诊疗规范及流程

膀胱癌诊疗规范及流程 【概述】 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和癌肉瘤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尿路上皮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低分级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参数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L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局限于黏膜(Ta-Tis)和黏膜下(T1)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占75%~8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15%~25%。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大约70%为Ta期病变,20%为T1期病变,10%为膀胱原位癌[14]。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概率要高得多[15]。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 【临床表现】 (一) 早期症状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

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征和盆腔疼痛为首发表现,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T a、T1期肿瘤无此类症状。 其他症状还有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 (二) 体格检查 膀胱癌患者触及盆腔包块多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1]。体检还包括经直肠、经阴道指检和麻醉下腹部双合诊等,但体检在T a、T1期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有限。 (三)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尿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脏器(如肝脏等)。经直肠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和前列腺较清楚。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 2.胸部检查术前应常规拍胸部X线片,了解有无肺部转移。对肺部转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是胸部CT。 3.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统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一直被视为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检查,以期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但初步诊断时此项检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质疑,理由是其获得的重要信息量较少。但如果怀疑有T1G3肿瘤(该类肿瘤可致上尿路肿瘤发生率增加7%)、浸润性膀胱肿瘤或膀胱肿瘤并发肾盂、输尿管肿瘤以及有肾积水征象时仍有其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