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的疾病防净化制度

合集下载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为了确保鸡群健康,增加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鸡场的防疫卫生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每个干部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一时一刻也不能疏忽和麻痹,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控制和杜绝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此,对防疫卫生制度特作如下规定:一、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后更换工作服。

任何人或车辆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生产区人员在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出入生产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同意。

三、非生产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者,必须经领导批准,并按规定进行消毒方可进入。

四、非本场人员谢绝参观生产区,确系需要参观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鸡场方予接待。

五、消毒池配制的消毒药物,一定要按规定配制和投放,以保持消毒有效。

六、严格场外家禽、野禽携带入场,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从场外购入禽类食品。

七、各生产组人员不得相互串联,工具、用具等不得相互调换或混用。

八、生产区的所有工具、用具、设备以及固定在生产区使用的工作服、行李等一切物品,严禁带出生产区,因工作和生产程序安排必须运出生产区的,则应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送回生产区。

生产区外的一切东西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擅自带进生产区内。

九、经常性的做好个人、舍内及环境卫生。

饮水器、料盘、料桶经常保持整洁;种蛋周转箱、雏鸡周转箱、蛋托盘及有关工具、用具、包装物等,使用后应每次进行清洗消毒;种蛋按规定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蛋库。

十、要保证饲料新鲜和饮水清洁(饮水须经消毒处理),鸡舍内严格使用潮湿、结块和发霉变质的垫料。

垫料经熏蒸后方可使用。

十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各日龄鸡的疫苗接种工作,要经常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坚决淘汰白痢血清检出的阳性鸡。

十二、每日进行病死鸡的解剖检查,及时掌握疫情,病死鸡要有专用容器集中统一消毁或经过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后加以利用。

养鸡场消毒卫生制度

养鸡场消毒卫生制度

养鸡场消毒卫生制度
消毒卫生是规模化养殖场兽医卫生保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保持场内的清洁卫生,降低场内病原体密度,净化生产环境,为鸡群建立良好的生产安全体系,促进鸡群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周围环境每日消毒一次。

2、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其两侧随圈舍同时消毒。

3、公司、生产区大门消毒池内消毒水每周一、三、五更换,火碱浓度为5%。

4、圈舍每周消毒2-3次。

5、疫病流行季节要增加消毒次数。

6、平时保持环境区域和圈舍清洁卫生。

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方案

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方案

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方案种畜禽重点疫病是指对种畜禽产生严重危害的传染病,通常会导致畜禽的大面积死亡、繁殖问题以及传染给人类等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经济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为了加强对种畜禽重点疫病的净化工作,制定一套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疫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畜禽疫病监测网络,覆盖所有重点疫病高风险区域和重点养殖场。

定期开展病原体检测、疫苗疗效监测等工作,及时掌握畜禽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2.强化疫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疫情的紧急情况。

二、加强养殖场防控措施1.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定期开展疫情排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提高养殖场的消毒水平,建立稳定的消毒制度。

加强养殖场环境的清理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3.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畜禽的健康。

饲养过程中注重提高饲料的质量,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促使其免疫力提高。

三、加强动物疫苗的研发与使用1.加大对畜禽重点疫病疫苗研发的投入。

建立完善的疫苗研发机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疫苗研发技术,提高我国畜禽重点疫病疫苗的研发水平。

2.提高疫苗的使用率。

加大对畜禽疫苗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场和养殖者的对疫苗的认知和接受度。

促使养殖场在合适的时候给畜禽进行疫苗的接种。

四、加强畜禽进出口的检疫工作1.建立健全畜禽进出口的检疫制度和检验检疫机构。

加强对进口畜禽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防止病原体的传入。

2.加强对出口畜禽产品的检疫工作,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检验检疫要求。

五、加强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1.加大对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畜禽废弃物处理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2.推广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废弃物的利用率。

加大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解决畜禽废弃物处理的难题。

六、加强畜禽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1.加强对畜禽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 引言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鸡场的生物安全和卫生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鸡场内的疾病传播,保持鸡群的健康状况,确保鸡肉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 职责与义务2.1 鸡场管理者的职责鸡场管理者是鸡场卫生防疫管理的责任主体,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制定和落实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 对鸡场内的卫生环境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问题; - 安排鸡群的养殖和管理,确保鸡群的健康; -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卫生防疫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 - 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卫生防疫工作情况。

2.2 鸡场员工的义务鸡场员工是鸡场卫生防疫工作的参与者,其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 遵守鸡场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工作流程,如洗手、更换工作服等; - 及时上报发现的卫生问题和异常情况; - 参与卫生防疫培训,提高自身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

3.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措施3.1 鸡舍卫生管理•鸡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次更换鸡群后,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周围的杂草、垃圾和死鸡,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3.2 饮水和饲料管理•饮水和饲料容器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繁殖;•定期对饮水和饲料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3.3 防疫队列管理•组织鸡群按时接种疫苗,确保鸡群免疫力;•定期进行鸡群的排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鸡只。

3.4 人员卫生管理•鸡场员工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每次工作前要洗手并更换工作服,防止交叉感染。

3.5 卫生防疫培训•鸡场管理者要定期组织卫生防疫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基本卫生防疫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3.6 病死禽处理•病死禽要及时处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焚烧、高温消毒等。

鸡怎么预防病毒感染 种鸡怎么净化病毒

鸡怎么预防病毒感染 种鸡怎么净化病毒

鸡怎么预防病毒感染种鸡怎么净化病毒
养鸡现在是很多农村地区致富项目,养过鸡的人都知道,鸡会出现各种病,真的是让养殖户非常头疼。

鸡作为养殖产业当中的大宗品类,基本上在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养一些鸡,也有人依靠养鸡赚钱。

而我国的鸡种也不在少数,有蛋用有肉用,经济效益广泛,当然前提也要养好鸡,保障鸡品种质量才行。

因此做好病毒感染的预防工作很重要
鸡怎么预防病毒感染?
1、达龙净源,净化种禽,净化垂直病源。

2、应关好鸡场,锁好鸡舍,仅允许饲养人员和必要的场内管理人员进出鸡舍、鸡场;
3、对来场购鸡的经销商贩,其车辆和笼具一定要保持干净,
并停放于场外,不允许将装鸡的鸡筐带入鸡舍,更不能把装有其他鸡场的鸡带入场内。

4、彻底清洗、消毒养鸡设备和用具,环境、不能使用外场用过的养鸡设备。

种鸡场如何做好疫病净化

种鸡场如何做好疫病净化

朱春华种鸡场如何做好疫病净化成为必须遵守的工作程序。

鸡的许多传染病能够通过空气传播,故对种鸡舍的通风应有严格要求。

种鸡应采用密闭饲养,纵向通风,原种鸡场应采用正压过滤通风。

重视种蛋消毒为防止鸡白痢、霉形体病、淋巴白血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的传播,首先要保持产蛋箱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种蛋的污染。

窝外蛋、破蛋、脏蛋一律不得作为种蛋入孵。

被选蛋放入种蛋消毒柜内用42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然后送入孵化厅(室)定期进行消毒。

兽医人员对种蛋和孵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

采用人工授精的种鸡场要特别注意人工授精所用器具一定要严格消毒,输精时要做到一鸡一管,不能混用。

做好种鸡群的免疫工作种鸡和商品鸡在免疫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种鸡的免疫不仅要通过免疫使本场的种鸡得到保护,还要让雏鸡对一些主要传染病有抵抗力。

这对于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为达到这一目的,种鸡在雏鸡和育成阶段,主要用弱毒苗免疫,18-20周龄时注射油乳剂灭活苗,有的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炎)在40周龄时还要进行一次灭活苗加强免疫。

坚持种鸡疾病净化工作为了保证种鸡的健康,鸡场在引种时一定要了解供种的鸡场是否有传染病,鸡场的防疫卫生及疾病净化水平如何,这些都了解以后再决定是否从这个种鸡场引种。

引种时要把品种优良、健康无病的种鸡引进本场,否则将后患无穷。

种鸡场除了做好一般的卫生防疫工作以外,还要做好经蛋传递疾病的净化工作。

即使从国内外净化水平很高的种鸡场引种,也要坚持检疫净化。

有的种鸡场不愿意在种鸡的检疫净化上投入力量,检出的阳性鸡也舍不得淘汰,结果种鸡的成活率和产蛋率受很大影响,向社会上提供的雏鸡死亡率很高,种鸡场的声誉不好,效益自然也不会好。

合理布局,全进全出种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离公路、河流、村镇(居民区)、工厂、学校和其他畜禽场至少500米以外的地方。

特别是与畜禽屠宰、肉类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站等距离要更远一些。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一、引言:鸡场卫生防疫制度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实施对于保障禽类健康、提高鸡群生产能力以及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期提高鸡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1. 鸡舍清洁:鸡舍是鸡群居住和孵化的地方,保持鸡舍的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定期清洁鸡舍,包括清除粪便、死鸡以及过期饲料等,保持鸡舍空气流通和干燥。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鸡舍内外的交叉感染。

2. 消毒措施:消毒是预防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鸡场应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包括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

表面消毒可使用适宜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对鸡舍、设备、器具进行定期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等设备,对鸡舍内部空气进行杀菌处理。

3. 饲料管理:饲料是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因此对饲料的管理至关重要。

鸡场应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和污染,同时妥善存放和使用饲料,避免发生饲料中毒或细菌感染等情况。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提高鸡群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疫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疫苗接种前后应注意鸡群的健康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病理检测与监测:鸡场应定期进行病理检测和监测,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对于异常情况,鸡场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6. 防疫记录与报告:鸡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记录和报告体系,详细记录和统计鸡群的免疫接种情况、疫情发生情况以及防疫措施的实施情况。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制定下一步的防疫计划和进行疫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三、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要求:1. 科学合理: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应根据鸡群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和无效的措施。

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

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

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增生病、鸡白痢、禽支原体病的监测和净化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种鸡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 16550 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8643 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GB/T 19438.1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 26436 禽白血病诊断技术NY/T 536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41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T 553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681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NY/T 770 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NY/T 772 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247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诊断技术NY/T 5339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J-亚群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3 监测和净化病种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增生病、鸡白痢、禽支原体病。

4 监测4.1 监测主体县级以上(含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4.2 监测日龄每批次种鸡在90~120日龄时进行监测。

4.3 抽样比例存栏1000套以上的种鸡场按1%随机抽样;对存栏未达到1000套的种鸡场,每次随机抽检30只种鸡。

4.4 监测方法4.4.1 流行病学调查对种鸡场疫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填写《种鸡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见附录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防疫净化制度
国家划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禽类)疫病,对家禽危害极大,预防、控制和净化这些疾病是我场工作的重中之重。

特制定疾病防疫净化制度,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环境卫生净化
1、生活区环境生活区内的所有职工、职工家属和外来人员必须遵守如下制度:
(1) 职工家属、外来人员进入生活区前必须先登记核查,生活区内谢绝任何来自疫区的人和物品。

(2) 生活区内禁止从外面购买禽类鲜活食品。

(3)生活区内要定期除草杀虫和打扫环境卫生。

2、生产区环境
(1) 鸡舍外环境:鸡舍外大路、两边走廊、风扇、水帘台走道要保持干净。

(2)鸡舍内四周墙壁及天花板无较多蛛蜘网,无肮脏死角,每天要清理刮粪板一次。

(3) 鸡舍工作间要保持干净。

(4)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净道”,供人员、饲料、蛋车通过,“污道”专门走粪车或污染死淘鸡运送。

二、规范的消毒
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为鸡群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生物环境。

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详见《鸡场消毒
制度》。

三、制定完善的免疫制度
免疫防疫是我场预防疾病最根本的手段。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定期进行抗体监测。

对国家强制性免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按国家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接受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指导。

由专门从事免疫接种的人员并经过系统的免疫接种知识技能培训从事我场鸡的免疫接种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对国家强制性免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抗体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及时加强免疫。

四、建立健全无害化处理制度
鸡场无害化处理主要对象是死鸡。

我场把死鸡分为两种:正常死亡和烈性传染病死亡的。

分别按照本场制定的《无害化处理制度》严格进行处理。

无害化处理区的几点规定:1、鸡场任何人不能靠近无害化处理区,特殊情况和工作人员除外。

2、无害化处理区每天消毒2次。

3、无害化处理人员严禁进入鸡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