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综合措施

合集下载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控制为避免和减少来自鸡白痢的损失,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鸡群生产性能造成的危害。

为避免和减少来自鸡白痢的损失,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鸡群生产性能造成的危害。

1、生物安全措施:个别养殖场可以借鉴,但是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这是一种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达到将病原体控制或消灭在饲养场的防制措施,是一种目前国际上广为提倡的HACCP策略。

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清扫养殖场环境,定期清洗各类仪器、设备、器皿、器具(蛋托、孵化器、运输车辆)等,及时清扫并进行发酵处理。

2)使用经过严格培训、素质高的饲养员。

3)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4)保证水、空气清洁不被污染,尤其是孵化房和育雏室。

5)空气必须经过过滤。

6)种蛋和雏鸡必须来源于无沙门氏菌的种鸡群。

种蛋每天收集4次,并及时进行熏蒸消毒(但实际生产中即使采用熏蒸和卫生消毒以后仍有沙门氏菌存在)。

7)减少生物携带者带来的危险,如定期用药物杀灭老鼠和昆虫(尤其是苍蝇),出入场人员要更衣消毒。

8)必须对死鸡进行适当的处理。

2、鸡体净化:实际操作成本过高,监测手段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有待提高,很少有养殖场能够做到。

1)初生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要严格挑选,凡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鸡、毛色不纯正、体重过小者全部淘汰。

2)千万不能在鸡舍旁设置隔离室或隔离栏。

3)育雏期结束后,严格淘汰病、残鸡。

4)进入产蛋期时,进行后一次彻底挑选,淘汰比例为2%~3%,尤其对消瘦拉黄白样粪便,拉绿粪便的个体要严格淘汰。

5)如果为笼养鸡群,从育成舍转入产蛋舍内的2周内,要巡视鸡群,发现异常个体立即淘汰。

6)执行定期检疫措施,定期对种鸡群检疫是净化鸡群鸡白痢的有效措施,可应用全血玻片凝集实验方法。

一般种鸡群的检疫每年需进行2次或3次,次可在40~70日龄,应连续检疫1次或2次,每次间隔10~15天;第二次应于开产前2-3周进行,第三次在产蛋高峰后再检疫,坚持淘汰阳性鸡和可疑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

鸡白痢净化工作总结

鸡白痢净化工作总结

鸡白痢净化工作总结引言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障家禽健康,我们制定了鸡白痢净化工作计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

本文档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工作背景鸡白痢是由禽白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口咽粪途径传播。

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将会造成严重的流行病。

为了保障家禽健康,我们决定制定鸡白痢净化工作计划。

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彻底清除鸡舍内的病原体,提高家禽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工作内容1. 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鸡白痢净化工作的基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集中收集家禽粪便,并进行安全处理,阻止病原体的扩散。

- 使用消毒剂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地面、墙壁、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

- 对鸡舍内的疫情区域进行重点清洁和消毒,确保消灭病原体。

2. 疫苗接种鸡白痢疫苗接种是提高家禽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为家禽接种鸡白痢疫苗,提高其抵抗力,预防感染风险。

- 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3. 病死鸡处理病死鸡的处理对于鸡白痢净化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及时清理病死鸡,防止感染扩散。

- 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是鸡白痢净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定期对家禽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感染者及时隔离治疗。

- 对鸡舍环境进行常规监测,确保无致病因子存在。

5. 培训和宣传培训和宣传是鸡白痢净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养殖户进行鸡白痢防控的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定期向养殖户宣传鸡白痢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其主动采取防控措施的意识。

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鸡白痢净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成功清除鸡舍内的病原体,降低了感染风险。

2. 家禽免疫力得到提高,感染率明显下降。

3. 养殖户对鸡白痢的防控意识明显提高,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蛋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蛋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蛋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及其综合防控措施*张贺楠,周宝贵,张妹,陈晓娇(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1206)收稿日期:2011-07-15*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01105053710011)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各品种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给禽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在我国大型蛋种鸡场对此病进行了严格的检疫、净化,鸡白痢净化工作不仅要采取严密的净化措施,还要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执行综合防控。

1流行病学鸡白痢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以2~3周龄雏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有时在部分地区和鸡场呈流行性暴发。

随着日龄的增加,鸡对本病的抵抗力增强,如4周龄后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不同品种和性别的鸡之间,以及不同饲养模式下的鸡对本病的敏感性均有差异。

一般来说,轻型鸡尤其是来航鸡的易感性较重型鸡(如伊莎褐)低,白羽鸡较红羽鸡低,公鸡较母鸡低,笼养鸡较平养的鸡群低。

鸡白痢是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之一,亦可通过多种途径水平传播。

消化道感染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饲料、饮水等被污染后,都将使本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

种鸡场如被本菌所污染,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而且成年种鸡感染后,该菌常局限于卵巢和输卵管等处,这些鸡会产出一定比例的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造成胚胎死亡,孵出弱雏、病雏。

除此以外,本病也能通过血液、交配、断喙、性别鉴别传播,而雏群拥挤,环境卫生条件恶劣,育雏室的温度不适宜,通风不良都是诱发本病和增加死亡率的因素。

2临床症状感染鸡群日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有显著差异。

2.1鸡胚阶段蛋内感染者多在孵化过程中可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孵出的病弱雏表现为嗜睡、衰弱、腹部膨大、食欲丧失,绝大部分在1~2d 死亡,见不到明显症状。

2.2雏鸡阶段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常呈无症状急性死亡。

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

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

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张志宏吴晓斌阮鹏飞丘倬希*(江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江门529243)[摘要]鸡白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分布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

如果种鸡场中感染该病,净化和防控工作不及时,可导致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高达50%,同时影响种蛋质量,进而严重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和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基于此,笔者首先对种鸡场鸡白痢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阐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本病进行严格的检测、净化,并从合理布局种鸡场、加强日常管理、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环节做好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养鸡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种鸡场;鸡白痢;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净化;综合防控[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0-83-3近年来,养鸡业得到迅速发展,各鸡养殖场对种蛋以及种雏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种鸡场是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疾病频繁发生,其中以鸡白痢尤甚。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不仅能够在鸡群中水平传播,还能通过种蛋传递给下一代雏鸡,严重影响种蛋以及种雏的质量,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因此做好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和综合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鸡白痢的净化和综合防控工作是一个艰巨且细致的工作,种鸡场不仅要采取严格的净化措施,还应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着手,加强综合防控,为种鸡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1流行特点鸡白痢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在不同品种、日龄的鸡群中均有易感性,其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为2~3周龄的雏鸡[1]。

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如果种鸡场被病菌污染,那么就会产出一定比例的带菌蛋,而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不仅会形成死鸡胚,还会孵出弱雏鸡、病雏鸡。

鸡白痢净化方案

鸡白痢净化方案

概述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鸡类疾病,由于病原体的传播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保障鸡的健康和饲养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鸡白痢净化方案。

本文将介绍针对鸡白痢的净化措施,包括鸡舍清洁、饮水管理、生物安全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鸡舍清洁鸡舍是鸡白痢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保持鸡舍的清洁是防控鸡白痢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鸡舍清洁的净化措施:1.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鸡白痢的传播和病原体的存在。

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消毒剂对鸡舍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正确,并且彻底清除鸡舍内的污物和杂物。

2. 清理粪便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是防控鸡白痢的必要步骤。

粪便是病原体的主要来源之一,积聚过多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

因此,鸡舍内的粪便应当及时清理并适当处理。

3. 控制湿度湿度是鸡白痢滋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鸡舍的适宜湿度对于防控鸡白痢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施和湿度控制措施,确保鸡舍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饮水管理饮水是鸡白痢传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保证鸡群的饮水安全是防控鸡白痢的基础,以下是饮水管理的净化措施:1. 配置干净的饮水器干净的饮水器是饮水管理的基础。

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确保饮水器内部干燥无污染物。

2. 确保饮水的质量饮水的质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和抵抗力。

选择高质量的饮水来源,定期检测饮水中的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确保饮水的安全性。

3. 为饮水添加抗生素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白痢。

但同时要注意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浓度,避免对鸡群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安全防控生物安全防控是鸡白痢净化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净化措施:1. 访客管控限制鸡舍的外来人员和访客,减少病原体的传入风险。

对进入鸡舍的人员进行消毒,确保访客的衣物和鞋子清洁。

2. 动物隔离将患有鸡白痢的鸡隔离开来,防止病原体在鸡群中传播。

隔离区域应设置合适的透风设施,并保持与健康鸡群的阻隔。

养鸡技术之白痢的防治

养鸡技术之白痢的防治

养鸡技术之白痢的防治
鸡白痢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鸡白痢的主要症状:
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

鸡白痢防治:
1、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
2、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以上就是我带给您的关于养鸡技术之白痢的防治方法的介绍,让今天带给您的小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助力哦。

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

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

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检测净化、鸡白痢阴性种鸡群生物安全措施以及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判定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种鸡场breeding chicken farm本文件所指的种鸡场包括曾祖代场、祖代场和父母代场。

3.2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下痢和败血症,成年鸡隐性感染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发病初期病鸡表现体弱,食欲减少,继而食欲废绝;随后出现腹泻,排白色糊状粪便,常见糊状粪便堵肛现象;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鸡白痢沙门菌既能水平传播,也能垂直传播。

3.3鸡白痢阴性种鸡群salmonella pullorum negative breeding farm是指在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过程中通过持续检疫淘汰鸡白痢沙门菌阳性鸡后剩余的种鸡群。

3.4鸡白痢沙门菌净化eradication of salmonella pullorum在一个养殖场或指定区域内,通过持续检测和监测发现鸡白痢沙门菌病原或抗体阳性鸡只,并通过淘汰阳性鸡只和维持阴性鸡群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实现净化本场鸡群鸡白痢沙门菌的过程。

4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检测净化4.1总体原则4.1.1规模化种鸡场应为全封闭式鸡舍,具备鸡白痢沙门菌净化的生物安全防控条件。

4.1.2应强化本场引种和投入品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

蛋种鸡场鸡白痢净化的综合措施

蛋种鸡场鸡白痢净化的综合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本病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主要从蛋种鸡场的日常管理、环境卫生、抗体监测等方面提出鸡白痢的净化措施。

!种鸡场的设置与常规管理!"!种鸡场应做到布局合理,鸡群全进全出鸡场建立在地势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离公路、居民区、工厂、学校和其它畜禽场至少#$$米以外的地区。

场内孵化、育雏育成、种鸡饲养被隔离成三个独立的生产区,区间隔% #$$米,分场内的各棚舍相隔%$米左右。

育雏采用网上平养,种鸡饲养采用高床笼养、单鸡单笼,这种设计布局为种鸡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防疫环境。

育雏育成场和种鸡场都做到全进全出,每年鸡群转出或淘汰后,场内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工作,然后空棚一段时间&约!个月左右',最后再进鸡。

!"%重视饲料质量的控制和饮水卫生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饮水的卫生消毒,防止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

鱼粉和骨肉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往往带有大量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建议配制成颗粒料。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饲料发霉、污染现象,立即予以清除。

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

定期对本场的水质进行检测,饮用水达到饮用的标准是:每毫升含大肠杆菌不超过(个,每升含细菌总数不超过!$$个。

雏鸡饮水采用钟式饮水器和乳头式饮水器并用,成年鸡全部采用乳头式饮水器。

!)(种鸡场要重视外环境治理良好的环境是保证鸡生长发育和保持较高产蛋率的重要条件。

养鸡时间越长鸡场环境污染会越重。

污水可采用沉淀、氧化塘自然净化处理;鸡粪采用堆积发酵处理;病死鸡焚烧,挖坑深埋消毒处理;孵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加强消毒,注意鸡场内环境卫生%"!人员消毒饲养员进入分场前洗澡,换下随身穿着衣裤、鞋、袜等,穿上各分场专用工作服、鞋、袜等,饲养员在进入鸡舍前需脚踏消毒池。

育雏分场饲养员在进入鸡舍前,还需第二次更换工作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综合措施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

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至育成期尽管死亡数减少,但仍有零星死亡,造成鸡群的均匀度大大地降低。

至成年鸡时,造成蛋鸡开产推迟1~2周,产蛋率降低10~3O%,当然也到不了理想的产蛋高峰,蛋壳质量不好,破壳、软壳蛋增多。

产蛋期每月死淘率高达5~10%,给鸡场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和信誉。

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饲养场对种蛋、种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因为种蛋、种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饲养场能否把鸡养好的大问题。

也关系到饲养场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因此,目前各饲养场都希望种鸡场能提供没有鸡白痢病的雏鸡,这样,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用多种方法力图将鸡白痢病从种鸡群中剔除出去,但难度很大。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父母代以上种鸡场已基本上净化了鸡白痢。

我场从德国罗曼育种公司引进罗曼褐曾祖代蛋鸡雏,这些种雏在引进时,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是没有鸡白痢病的。

为了保持这良好的性状,我场在鸡白痢的净化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 种鸡场的设置与常规管理
1.1 种鸡场应做到布局合理,鸡群全进全出。

我场建立在地势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离公路、居民区、工厂、学校和其它畜禽场至少500米以外的地区。

场内孵化、育雏育成、种鸡饲养被隔离成三个独立的生产区,区间隔2OO~500米,分场内的各棚舍相隔20米左右。

育雏采用网上平养,种鸡饲养采用高床笼养、单鸡单笼,这种设计布局为种鸡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防疫
环境。

育雏育成场和种鸡场都做到全进全出,每年鸡群转出或淘汰后,场内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工作,然后空棚一段时间(约1个月左右),最后再进鸡。

1.2 种鸡场要重视饲料质量的控制和饮水卫生。

饲料和水是养鸡的物质基础,是家禽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来源。

如果不注意饲料的质量管理和饮水的卫生消毒,饲料和水都可能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传播源。

鱼粉和骨肉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往往带有大量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

我场的饲料由饲料厂专门配制成颗粒料,由封闭式料车直接从饲料厂运至分场的饲料塔内。

配制的饲料不含动物性蛋白,而使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饲料发霉、污染现象,立即予以清除,这些饲料决不能喂鸡。

除了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定期给种鸡补充各种维生素,如在饲料中添加速补一14、蛋鸡多维等。

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

定期对本场的水质进行检测,饮用水达到饮用的标准是:每毫升含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每升含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雏鸡饮水采用钟式饮水器和乳头式饮水器并用,成年鸡全部采用乳头式饮水器。

1.3 种鸡场要重视外环境的治理。

良好的环境是保证鸡生长发育和保持较高产蛋率的重要条件,恶劣的环境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鸡场养鸡时间的增加。

鸡场环境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

我场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ノ鬯?采用沉淀、氧化塘自然净化处理;鸡粪采用堆积发酵处理;死鸡处理:雏鸡焚烧,成年鸡挖坑深埋消毒处理;孵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 加强消毒,注意鸡场内环境卫生
消毒的目的是要消灭或减少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传染的危险性,切断传播途径,因此消毒工作要切实有效,绝不能流于形式。

我场在消毒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2.1 人员消毒饲养员在进入分场前,必须洗澡,换下随身穿着的衣裤、鞋、袜等,穿上各分场专用的工作服、鞋、袜等,饲养员在进入鸡舍前需脚踏消毒池。

育雏分场饲养员在进入鸡舍前,还需第二次更换工作鞋,才能进入鸡舍内。

2.2 车辆消毒进出分场的车辆均需经过专用的车辆消毒池,非本场的车辆不准进入分场。

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每2~3天更换一次。

2.3 食具、用具的消毒饲喂和饮水的用具,每周洗刷消毒一次,炎热季节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雏鸡用的饮水器每天用清水洗干净后使用。

2.4 蛋托和转群用鸡笼的消毒从生产区内蛋库装运种蛋的蛋托和从孵化厅返回的蛋托,被放入外蛋库旁的蛋托消毒池内,用消毒液浸泡,由专人负责消毒,防止了病原菌的交叉传播。

蛋托被送回分场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然后再使用。

转群用的鸡笼为专用鸡笼,不得外借。

在鸡笼消毒池内,用2~3%烧碱浸泡消毒,用一次消毒一次,不允许脏鸡笼进入鸡舍。

2.5 鸡舍消毒每批鸡饲养完毕后,立即将鸡舍内的粪便清理干净,用高压水枪将顶棚、墙壁、地面、笼具、辅助设备等冲洗干净,不留下任何污物,然后进行消毒。

冲洗消毒的程序为:清水冲洗——干燥——2~3%烧碱水消毒——清水冲洗一0.2~0.5%过氧乙酸消毒——清水冲洗——干燥——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

2.6 带鸡消毒鸡舍内饲养的种鸡,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卫康或百毒杀)喷雾消毒,一般每周喷雾1~2次,雏鸡、青年鸡、成年鸡均可使用,免疫前后3天不用。

2.7 种蛋消毒种鸡产下蛋后2小时内,将初选的种蛋放入种蛋消毒室内,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半小时,然后送入蛋库。

种蛋运入孵化厅后,在人孵前、落盘及出雏时都要进行熏蒸消毒。

工作人员对种蛋和孵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

3 环境卫生监测与抗体监测
3.1 环境卫生监测我们把孵化厅、育雏育成分场、测定分场、保种分场消毒前后的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纳入兽医卫生科的日常工作。

对检测不合格的部门,要求重新消毒,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为净化我场的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清扫可使鸡舍内的细菌减少20%左右,清扫加清水冲洗可减少细菌50~60%,但仍有大量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酸碱消毒可使细菌减少96%左右,基本上查不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某些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

熏蒸消毒则效果更好,可使细菌减少98.5~100%。

?ス赜诳掌?中微生物的数量的卫生学标准,我国目前尚未见有正式规定,我场参照国外盗料,制定了场内部标准。

菌落数30以下31~7475~150151~299300以上评价清洁一般临界轻度污染严重污染
3.2 鸡群的抗体水平监测目前我场经常监测的项目是:新城疫(ND)、法氏囊(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鼻炎(IC)、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减蛋综合症(EDS76)、病毒性关节炎(REO)、鸡霉形体(MG)、鸡白痢(PD)和鸡白血病等。

兽医卫生科对鸡群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和不定期的抽测,了解每一批鸡群的健康状况。

上海市畜牧兽医站每年二次到场采血,对鸡群进行1%抽样监测,鸡白痢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免疫制定适合本场鸡群的免疫程序,鸡群饲养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时间接种疫苗,每一世代饲养完毕后,兽医人员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免疫程序作适当的修改。

4 鸡白痢的净化方法
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疫方法有三种:全血玻片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琼脂扩散反应(AGP)。

由于全血玻片凝集反应方法简便、反应较快、结果准确,又可在现场进行,因此,此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

4.1 检疫时间种鸡一生中需检测3次,在13周龄、20周龄前、48周龄时各一次。

4.2 抗原使用的抗原为结晶紫染色多价抗原,为鸡白痢菌和鸡伤寒菌所制备。

所以,检出的病鸡也包括这两种病。

由于此抗原是一种悬浮液,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抗原从冰箱取出后,经一段时间达到室温(20℃)时再用。

4.3 采取血样在翅内侧静脉血管处,采血时针头要求一只鸡换一个针头,将用过的针头冲洗干净后消毒,防止采病鸡血后再刺种健康鸡造成新的感染。

4.4 设立对照由于全血玻片凝集反应有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操作时必须设立标准阳性血清做对照。

4.5 结果判定抗原和血液混合后,于2分钟内出现明显的颗粒凝集或块状凝集的为阳性反应。

在2分钟内不出现凝集,或仅呈现均匀一致的微颗粒,或在边缘处由于临干前形成有细絮状物等,均判为阴性。

上述反应以外,不易判为阳性或阴性的,可判为可疑。

4.6 对结果的处理种鸡场内不得饲养白痢阳性鸡,对反应呈阳性或可疑的鸡应全部淘汰,严格地按照要求深理或焚烧,病鸡不留在场内或在市场上销售。

鸡白痢的净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环节都应重视此项工作,并必须坚持数年,才能使鸡白痢的净化工作取得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