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是通过营造一定的课堂情境,创设适宜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在情感思维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情景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转变(即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重要环节。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优化设计,只有将课堂知识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加以呈现,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怎样使课堂情境设计更加有效呢?一、语言带入情境在音乐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语言方面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美,更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

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例如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

尽管他们往往词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性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二、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中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初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_初中音乐课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_初中音乐课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_初中音乐课教学理念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在新教材的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极为重要。

因为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和欣赏歌曲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初中新课程改革中,音乐情境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音乐情境教学的特点第一,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音乐情境教学法通过触“境”生“情”、随“情”入“境”、以“情”激“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情感”在情境教学法中既作“动因”、又作“手段”、也作“目的”。

第二,提高音乐的形象性。

音乐情境教学法即是凭借一定的手段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地体验音乐。

情境的创设一般分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

直接情境就是使学生直接感知,身临其境,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

间接情境则主要通过学生展开地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形成表象,以获取言语直观符号的效果。

第三,增加对学生的启迪作用。

人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情境所提供的线索,在心理的作用之下,能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

音乐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音画欣赏、诗歌朗诵等活动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存在潜移默化地启迪引导作用。

二、初中音乐课中情境教学的常用方法在初中音乐情境教学中,要求教师设置出可以听、视、感、触的环境,让学生很快融合进音乐中。

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景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前提。

所谓情景,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的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如果把学生比作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

教师作为导演,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有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才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将要学的知识技能渗透进轻松的氛围、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行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中的情境可以不断变幻。

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

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在刚上完歌曲《山谷静悄悄》后。

引导学生:“我们走过这个幽静?美丽的山谷后。

来到……?”然后直接播《羊肠小道》这段音乐。

通过创造一种神秘的情境,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无穷的想象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

浅谈情景教学在音乐中的作用

浅谈情景教学在音乐中的作用

浅谈情景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

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

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

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情境创设的原则1.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情境创设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音乐教学活动。

2.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创设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注重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

4.激发学生创造力:情境创设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完成音乐作品。

5.突出音乐特点:情境创设应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养。

情境创设的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音乐软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2.创设生活情境: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如设计以家庭、学校、自然等为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合唱等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4.故事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游戏化教学: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6.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

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音乐》为例,教学内容为《茉莉花》。

1.导入:讲述关于茉莉花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茉莉花的象征意义。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

3.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合唱比赛,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协调。

4.音乐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茉莉花的美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情境创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境创设,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艺术教育 |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邵媛媛/文初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审美能力提升缓慢等。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方法,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基于此,文章旨在探究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作用,分析情境教学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情感体验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文章指出通过实施情境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创设情境等,能有效解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以期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为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1 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音乐是一门富有情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育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体、更有趣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深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1.1 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它如何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通过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情境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通过模拟音乐会场景,学生可以扮演音乐家、观众或音乐评论家的角色,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1]。

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情境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制定情境,使课堂更具个性化,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情境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而情境教学则将学习置于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和作用。

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情境创设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拓展学生音乐知识的情境创设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不仅可以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综合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至关重要。

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注重情境创设,设计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活动。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可以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情境创设,音乐兴趣,音乐审美,音乐表现能力,团队合作,音乐知识,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概述初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创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境创设是指利用各种场景和活动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情境创设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欣赏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各种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

情境创设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不同的音乐文化和历史,从而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还能够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2. 正文2.1 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情境创设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景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互动教学是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景互动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就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景互动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情景互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在教学音乐的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演奏,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在教授音乐的历史、作曲家等知识时,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模拟情景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在音乐技能的训练中,情景互动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学习音乐的演奏技巧时,可以模拟各种演奏情景,让学生实际操作乐器,感受到演奏技巧的运用和效果。

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奏和合唱的训练,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情景互动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模拟音乐会、音乐剧等演出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表演魅力和感染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演出,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通过情景互动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情景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许多优势。

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的训练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创造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情景互动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
重要性
盘县松河彝族乡中学:李燕
多少年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

老师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就算是目的达到。

其实,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现代的教学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时一种多边的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传统的教学,关注老师怎么教,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则是关注学生怎么学,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学的主题则是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变“厌学”为“乐学”,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互动”的理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良好的教学开端就是一节课成功的标志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音乐创新教学的基础和源泉,课堂教学中的愉悦,会极大地引发
学生学习的冲动,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恰当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求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唱歌曲《茉莉花》时,我一改以往教学风格,不让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

事先准备一些茉莉花,塑料的也行,带领学生像搞节日活动那样,扎起彩绸,
吊起花篮(茉莉花),伴以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要求学生扭着秧歌进教室。

学生兴趣盎然,自我表现自然就强烈了。

为了营造更为强烈的音乐氛围,可以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弧形”“圆形”的座位形式。

这样可以消除了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大大地缩短了师生间的心
理距离,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二、和谐、愉快、合作的氛围构建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
师生之间沟通也并不仅仅非要说话,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
和谐、合作、愉快的氛围,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学生汲取着音乐的滋养,身心得到了发展。

教师是演员,师生合作载歌载舞,欢歌娱乐,在实践中愉悦身心,有效教学得到了很好体现。

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就可以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美飘逸在教室,让美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1.给学生一个舞台。

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平等,才能构建“师生互动式”教学课堂。

这也就启发我们,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合作者,只能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这样才能构建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坚持下去,
就可以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随着学生不断地的参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循环往复,学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让大赛走进课堂。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保护好学生的好胜心,也就是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学生这一性格特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每次上音乐课,为了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我准备了很奖品来鼓励大胆的学生。

效果很好,学生热情也很高,一展他们的歌喉。

我深刻的感受到,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的讲解是最枯燥、最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事先设计,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来夺红旗,效果并不比表演唱差。

这样,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营造得浓浓的了。

3.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每门学科都有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

活动课也有基本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动手。

如上器乐课时,在必要的理论辅导基础上,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

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设计好相关的锣鼓点后,和学生一起合作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必要时为学生演唱歌曲作伴奏。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师生合作,共同参与,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而且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

一个高层次的欣赏活动课,学生收到乐曲的熏陶,沉浸其中,久久思索。

因此,活动课能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
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由此看来,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通过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体现“互动”为音乐课堂所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松河中学:李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