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曹操重用人才,采用了正确的作战策略。
二、赤壁之战
探究一:据材料分析,赤壁之战前的局势如何?
材料一 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此次,我奉天子之命, 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如今,我统领水军 八十万人,想与将军在吴地一起狩猎。”孙权把信的内 容告诉大臣,大家都像受到震惊一样变了脸色。
材料二 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图1 东汉末年形势图
图2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形成。
探究五: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四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
(吴国建业)“其四野则畛啜(zhén chuò,田间小路)无数,膏腴(肥沃)兼倍”。
——《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5 年
刘秀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中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后 期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后 期
州牧割据——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军阀割据混战
一、官渡之战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使中国历史从动乱走向新的安定。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而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1)材料一中毛玠提出的这个建议使曹操获得了怎样的优势?曹操后来在哪次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2分)
[答案] 优势:①曹操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了政治主动权。②注重发展生产使曹操的势力壮大。(答出一点即可,1分)战役:官渡之战。(1分)
材料二: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曹操却因……兵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①战略战术要运用得当;②不能骄傲轻敌;③要适时出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课后活动”)
[答案] 参考答案:景象: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原因:东汉末期军阀割据混战。
1.曹操曾写诗言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的曹操“志”在( )
D
A. 消灭袁绍 B. 称雄北方 C. 废汉建魏 D. 统一全国
A
A. 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B. 避免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C. 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 D. 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7.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毛玠对曹操说,我们现在应当尊奉天子,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要注意发展生产,积蓄军事力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2024年度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2024年度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目录CONTENCT •三国鼎立背景与形势•魏国政权建设与成就•蜀汉政权特色及历史地位•吴国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三国间战争与战略格局演变•三国时期文化艺术成就概览01三国鼎立背景与形势东汉末年政治动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黄巾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军阀割据各地豪强地主趁机崛起,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80%80%100%群雄逐鹿局面形成袁绍占据河北,地广人众,兵多粮足。

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优势。

双方经过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统一北方。

孙策凭借勇猛善战和善于用人,在江东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势力。

刘备虽出身贫寒,但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在西南地区逐渐崛起。

袁绍与曹操争霸北方孙策占据江东刘备崛起西南三分天下格局确立赤壁之战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三国鼎立形成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占据西南。

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三分天下的影响三国鼎立时期,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推动了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02魏国政权建设与成就军事统一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曹操统一北方及改革措施推行屯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豪强地主势力,整顿吏治。

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曹操通过官渡之战等战役,成功统一北方,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010203曹丕称帝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曹丕称帝与曹魏政权巩固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实行九品中正制,加强官僚体系建设,提高统治效能。

推行世兵制,保障兵源稳定,加强军队战斗力。

魏国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曹魏时期,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和繁荣的市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1张PPT)

群雄并起、政权 林立
材料二:
白骨露于野,三国经济各 具 千里无鸡鸣。
——曹操
《蒿里行》

特色—— 魏:农业大
国 国

东汉末年经济 凋敝
蜀:丝绸大 三国经济发展
材料 2000 三:
1500
人 口 变 化
1000 500 0
少 多
760万
东汉末年
1600万
三国并立时期
时期
1.群雄并起 三大
军事集团
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州, 统一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三顾茅庐》
207年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p 孙刘联军 曹军 k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
刘 刘 刘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五 赤壁之战 孙、万
曹军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 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 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 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 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 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曹操 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
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
龟 虽 寿(节选)
——曹操
老 骥 伏 枥, 志 在 千 里;
烈 士 暮 年, 壮 心 不 已。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 《曹操像》 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 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xié)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曹操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迅速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 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赤 壁 之 战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 础,又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①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侯”招贤纳士,并虚心采纳正确意见;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 上以守为攻,伺机而动,烧毁袁军 粮草。 ②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不同意 见。
翻 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 丰足,仓库盈 溢” 。
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发展 蜀
国 的 丝 织 业 兴 旺 ,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

吴国船只
有人认为,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时期局部统一,是历 史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末年
1.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2.经济衰微 3.人口锐减
三国时期
局部统一


魏 吴
蜀 经济恢复发展
人口增多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草船借箭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类的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演义》的描述
董卓之乱后的各割据势力中,最初以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最为强大,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历史短剧——官渡之战
人物:曹操 袁绍 许攸 旁白
曹操
袁绍
许攸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 袁绍的谋士许攸劝袁绍:“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 不可不用心提防。守将淳于琼素喜饮酒,恐难当重任。我劝 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袁绍傲慢地说:“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许攸拿着曹操的催粮书信,对袁绍说:“袁将军, 曹操主力屯兵官渡,后方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操。” 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气愤地出来,恨恨地说:“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 谋!” 许攸见袁绍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

备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今闻黄巾倡乱,欲破贼安 民。关羽、张飞,虽为异姓, 志趣相同,遂与之桃园结义, 勠力同心,讨贼安民。
平定黃巾起义后,地方长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
2018/ 11/ 16
第二章回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 一 部 分 单元导言篇
单元内容概述: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 ,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 。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 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2、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 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222年,孙权称 吴王,229年称帝, 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三方都不具备 统一天下的条件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220年,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屯田
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实力
最强。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
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
翻车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吴国船只
吴国船只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三国志·周瑜传》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瘟疫横行。
②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③曹操骄傲轻敌。
材料二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
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C)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巩固练习
3 (山东聊城)“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
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朝诗
人胡曾这首诗描述的是( B)
的局面,在这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割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逐 步壮大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 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 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 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新知讲解
少年不羁 赤壁之战
崭露头角 平定凉州
人物档案
本名:曹操 别称:曹阿瞒、曹公、曹贼 字号:孟德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人 出生日期:155年 逝世日期:220年 地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官渡之战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 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
在镇压黄巾起北 有、 10山万西兵和力山,东他东轻部视,曹兵操多,粮很足傲, 义的过程中,形慢 治, 黑不 暗虚 ,心 军采心纳涣部散下。的建议;统 成形成群雄并起
二、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曹操
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势力有所发展。

曹操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4.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国
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袁绍
马腾
曹操
刘表
袁术
孙策

合作探究 历史情景剧1
假如你是曹操,官渡之战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如 下:
( 1 )记者甲:首先恭喜您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请您简
主观上: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军事上: 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 力量 客观上: 袁绍骄傲轻敌;人民渴望统一
看图说史
赤壁之战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奠定了基础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
常态?
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 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
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 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 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而 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常态。
C)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Biblioteka 域C.南下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
当堂达标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B
)
退 出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合作探究 历史情景剧2
假如你是诸葛亮,赤壁之战
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
双方胜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 之后的局势。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1.曹军不习水战,采取了错误的战术
曹操
2.曹操自恃兵多,骄傲轻敌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
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吴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蜀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1.曹魏重视农耕

课堂小结
东 汉 末 年
袁绍
官渡之战 (200年 )
军 阀 混 战
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 ) 三 魏 赤壁之战 国 (208年) 鼎 蜀 吴 立 孙刘联军
当堂达标
【1】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 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时间、交战双方、战争 特点、结果以及影响) ( 2 )记者乙: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请您分 析一下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影 果
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
名称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交战 双方
曹操—袁 绍 曹操—孙、 刘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为统一北 方奠定了 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为三国鼎立 曹操失败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 之才不足。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
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这个案要翻……;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你:……
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
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 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翻 车 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
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
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的景象。
2.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3.孙吴开发江南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鼎立
第16课
新课导入
图1
图2
图1是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诈、凶暴多疑的奸臣。
图2是史书上的曹操,是一个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你心目中的曹 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 2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3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