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重点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重点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重点
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在进行业务活动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下面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重点:
风险定义
风险是指某个事件或情况发生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可以是不确定的,但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其概率和影响。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和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过程。

它涉及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级别。

风险管理方法
1. 风险避免:通过避免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活动或决策来降低风险。

2. 风险缓解: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的影响。

3.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另一个实体,例如购买保险。

4. 风险接受:在风险无法避免或缓解的情况下,接受风险并准备应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风险监控与控制
风险监控是追踪已识别的风险并评估其发生的过程。

风险控制包括制定和实施措施以减少或控制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影响员工对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认知和态度。

建立积极的风险文化可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以上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重点。

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和业务稳定性。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一、风险概述风险,无处不在。

它可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确定性,甚至造成损失。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我们需要了解风险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影响。

1. 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目标实现的影响。

简单来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组合。

2. 风险的类型(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竞争、自然灾害等;内部风险包括战略决策、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

(2)按性质分类: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也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3. 风险的影响(1)经济损失:如资金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等。

(2)声誉损害:如品牌形象受损、客户信任度降低等。

(3)法律纠纷:如违反法律法规,导致诉讼、罚款等。

(4)人员伤亡:如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

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目的是发现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如头脑风暴、历史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

风险分析是对已识别风险的性质、概率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风险评价则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应对的风险。

3. 风险应对(1)风险规避:采取措施避免风险发生。

(2)风险降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或影响。

(3)风险转移:通过保险、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4)风险接受:对无法避免或降低的风险,采取接受态度,并做好应对准备。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和调整。

通过风险监控,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新的风险。

三、风险管理策略与措施在了解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后,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与措施,以保障个人和组织的稳定发展。

1.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1)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责任。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少损失
17
事故领结图
管理屏障



事故

预防措施

风险管理
应急措施

应急管理
18
风险管理基本过程
考虑谁会受到伤害 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划分作业步骤 辨识危害
既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要 过于细节化(10﹤15﹤20)
判断计划或现有措施 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 住并符合法律要求
风险评价
筛选出需要防控的 危害因素
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 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的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 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 设施或场所)。
5
5、隐患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26
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电危害、电磁辐射 噪音, 振动 标志缺陷 明火 高、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27
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质类型:
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物质(液体, 气体, 固体)。
进入人体的方式:
事例: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
8
(三)狭义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1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 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 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危害性也就越大。另一 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或伴随相应的能量和物质 (包括有害物质),因此,一些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风险则是指某一特定危害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所 引发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它是人们对危害因素的一 种主观评价。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是指不确定性的事件或情况,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最小化其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风险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增强组织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保护组织利益并提高决策的质量。

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对负面风险的处理,也涉及对正面风险(机会)的利用。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之处:1. 降低潜在损失:通过风险管理,组织可以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

2. 提高决策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辨识可能影响决策结果的风险因素,从而使决策更加明智和可靠。

3. 促进创新和改进:风险管理不仅关注负面风险的处理,也注重发现和利用正面风险(机会),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和改进。

4. 加强组织稳定性: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组织可以提升自身的稳定性,增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风险管理的步骤风险管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调研和分析,识别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并将其归类。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综合考虑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性。

3. 风险应对: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避免、减轻、转移和接受等。

4. 风险监控:跟踪和监控风险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并应对风险变化。

四、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为了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组织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技术,常用的包括:1. SWOT分析:通过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辨识和分析风险。

2. 事故调查和故障树分析:通过对事故和故障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根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事件树分析:用于评估特定事件发生时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和影响。

企业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资料

企业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资料
汶川地震保险公司赔偿情况
保险损失及赔付情况
险种
赔付保险金 万元
险种
赔付保险金 万元
人寿保险
8927.5
家庭财产保险
20.9
健康保险
615.9
农房保险
10412.3
意外伤害保险
17602.9
责任保险
934.4
学平险
4408.1
校方责任险
0.6
企业财产保险
2660.6
货物运输保险
60.5
工程险 特殊风险保险
综合不同学者的意见
※风险: 从定性角度是与不确定性相联系的损失的可能性, 从定量角度看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 目的: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
五、风险管理的作用
1.预防事故的发生 2.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 3.转嫁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4.保证风险管理单位的财务稳定 5.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风险管理的兴起 二、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兴起的原因
一、风险管理的兴起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 1953年8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在密执安州的一个汽车变速箱厂因火灾损失了5000万美元 . 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了毒气泄漏事故 . 1986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和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定义、原则和作用、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原则和作用风险管理可以理解为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的过程。

在商业活动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风险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1.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所有员工的事情;2.风险识别:全面、系统地识别与企业目标相关的各种风险;3.风险评估: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与可能性;4.风险处理:采取合适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处理,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和风险控制;5.风险监控:对风险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风险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金融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提前发现和识别金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2.降低生产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掌控,减少生产风险的发生;3.提高决策质量:通过风险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风险而导致的决策错误;4.提高企业绩效:合理管理风险可确保企业在稳定的环境下运作,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二、内部控制的定义、原则和作用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度、程序和方法等手段以达到保护企业利益、确保合规运营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财务控制、流程控制、合规控制、风险控制等。

内部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1.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内部控制系统应完整、全面,包括规章制度、流程规范、相关职责与权限的明确;2.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3.内部控制监管的及时性和合理性:对内部控制进行监控和定期评估,及时纠正控制漏洞和缺陷。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知识点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知识点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知识点一、风险管理基础知识1.1 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业务、资产或负债产生的不利影响。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2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应该以保护银行资产和维护合规性为目标,遵循审慎经营原则,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包括识别、测量、监控和控制各类风险。

1.3 风险管理框架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银行内部控制框架(ICF)和企业治理框架(EGF),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综合风险管理框架。

综合框架应包括组织结构、政策和程序、人员和培训等方面。

二、市场风险管理2.1 市场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下跌或者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2.2 市场风险测量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市场价值敞口(MVaR)和历史模拟两种常见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并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还应该了解其他一些补充性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如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

2.3 市场风险控制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市场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交易限额、交易前批准、止损限制、对冲和多元化等。

同时还要注意监控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三、信用风险管理3.1 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类型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发行人违约而导致债权人或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违约风险、评级迁移风险和集中度风险等。

3.2 信用评级体系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信用评级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常见的信用评级体系,如穆迪、标普和惠誉等。

同时还应该了解信用评级的限制和局限性。

3.3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分散、担保、保证金和保险等。

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审查借款人或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及时调整授信额度。

四、操作风险管理4.1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失误、不当行为或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

风险管理基本知识

风险管理基本知识

提高组织韧性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 和适应各种不确定性,提高组织的 适应性和韧性。
保护声誉和信誉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组 织和个人遭受不利事件的影响,从 而保护声誉和信誉。
风险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阶段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初的保险业,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
中期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风险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出现了各种 风险管理方法和模型。
定量分析工具
包括概率-影响矩阵、敏感性分析、蒙特卡罗模拟等,用于对 项目或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以便制定更加 精确的风险应对措施和计划。
03
风险处理与监控
风险处理
风险规避
风险转移
通过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
通过购买保险或采取其他措施将风险转移给 其他方。
风险减轻
风险接受
风险管理策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
1 2 3
战略目标一致
企业应将风险管理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以确 保企业在追求价值的同时,能够有效管理潜在 风险。
资源分配合理
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企业应合理分配资源 ,以确保在风险管理和企业战略实施之间达到 平衡。
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应积极培育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自觉地参与并落实风险 管理。
风险预警
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或其他方法,提 前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警措施。
风险监控的频率和重点
频率
风险监控的频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行业要 求、监管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重点
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高发风险领域,同时兼顾其他 风险领域。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及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一、风险的定义
1、我国风险管理学界主流的风险定义:
风险定义分为两个层次:
(1)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
(2)强调风险对人们所带来的损害。

第一个含义,可以用概率来衡量风险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含义,可以用风险度来衡量
2、风险的形成机理
➢风险因素
✓定义:是指能增加或产生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的要素,它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得内在或间接原因。

✓例如:一栋大楼,建筑大楼所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结构合理性都是造成房屋倒塌风险的潜在因素。

✓分类:
✓1)物理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物理风险因素系有形因素,并能直接影响某事物的物理性质,如:建筑物的所在地、建材等;又如:汽车的生产厂家、规格、刹车系统等。

2)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道德风险因素系无形因素,与人的修养品德有关,如:人的欺诈行为。

3)心理风险因素(Mental Hazard)心理风险因素也是一种无形因素,它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如:侥幸心理;又如:投保后不注意对损失的防范等。

➢风险事故
➢定义: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事故,因此可以说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物。

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例如:下雪天路很滑,导致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雪”是风险因素,“车祸”就是风险事故。

➢损失
➢定义: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

并且损失必须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才能称其为损失。

➢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它满足了经济价值减少这个条件,但由于它是有计划的和预期可知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因此不满足损失的所有条件,故不能称其为损失。

3、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的关系
解释这三者的关系,有能量释放理论和骨牌理论
4、风险的分类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风险管理的定义
第一,把风险定义为不确定的事件。

第二,把风险定义为预期与实际的差距。

2、风险管理的目标
3、风险管理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