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5篇)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近两年随着铁运公司牵引动力内燃化改造步伐的加快,为了使内燃机车在公司主体生产中安全、节能、高效的运用,更好地为集团公司服好务,机务车间结合近两年运用内燃机车实际和经验,认为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是保证铁运公司主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切实搞好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特编制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
第二条:内燃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合理的管好、用好内燃机车,安全、节能、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铁运公司铁路运输生产任务;加强内燃机车的安全管理,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加强乘务员工、检修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车间员工的整体自身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坚持三分修、七分养的设备保养原则,努力提高内燃机车运用效率。
第三条:车间各级内燃机车管理、技术人员及乘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务实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指挥;结合内燃机车运用实际,认真钻研运用、检修工艺,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运用、检修工作。
第四条: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内燃机车的各项管理制度、内燃机车乘务员的作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准确无误的达到管理目的。
第五条:本规程所规定的内燃机车运用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和基本要求,是内燃机车乘务人员的基本法规。
内燃机车乘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第二章内燃机车运用工作管理第一条: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车间统一指挥、运转工段运用管理、检修工段检修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车间、运转、检修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
第二条:车间对内燃机车的运用工作根据生产实际统一规划,综合平衡;车间技术室负责制定有关内燃机车运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内燃机车乘务员岗位作业标准、内燃机车应急救援预案及内燃机车检修计划、内燃机车乘务人员的培训规划,组织内燃机车乘务员的培训、考核和晋升等工作。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一、总则1. 为规范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工作。
3.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维修优先、效益为导向的原则。
4. 车务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格证书方可进行机车运用管理工作。
二、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范围1.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范围包括正线货物列车、客车列车、辅助作业列车等。
2. 运用机车的任务由车务管理人员根据车底概况、货运计划和调度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三、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流程1. 车务管理人员接到运用任务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运用方案。
2. 运用方案应包括机车选择、机车调配、机车检修情况等详细内容,并报经车务主管审核批准。
3. 车务管理人员根据运用方案进行机车调度,并将相关信息报经车务主管备案。
4. 机车调度应根据运输任务的要求,确保机车的充足数量和正常运行。
四、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1.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包括机车的维护保养、运转检查和技术状态管理等方面。
2. 机车维护保养工作按规定进行,确保机车良好的运行状态。
3. 机车运转检查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项目包括机车润滑、制动、供油、供水等,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行。
4. 技术状态管理包括机车的故障分析、事故预警、技术改进等,以提高机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安全管理1.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等方面。
2. 机务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 设备安全包括机车的装备安全、维修设备的安全和作业工具的安全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作业安全包括机车运转作业、机车检修作业和机车装卸作业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六、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维修管理1.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维修管理包括日常维修、定期检修和大修计划等方面。
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优秀范文5篇]
![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0de83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3.png)
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出勤机车乘务员出乘时应做到:1.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
保证睡眠,严禁饮酒,夜间值乘必须按规定持“火车头卡”(IC卡)或派班单提前到待乘室候班。
叫班后,按规定时间到机车调度室报到出勤。
2.认真抄阅运行揭示,根据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制订安全运行注意事项,并摘录于司机手册。
司机组织本组乘务人员共同阅读有关行车命令、通报、领导指示及有关行车揭示,开好出勤小组会,机车乘务员携带“三证,一本,二图”(工作证、驾车证、安全合格证、添乘指导本、操纵示意图、机车电路图)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认真听取调度员传达的有关指示和行车注意事项,并领取司机报单、列车时刻表,将IC卡、司机手册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整备机车乘务制度分为包乘制和轮乘制,逐步推行单司机值乘。
1.包乘制机车乘务员接班者不能两班对口交接时,应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手续,上车后翻阅机车交接本(对口交接时,交班乘务员应向接班乘务员办理接车手续),了解机车质量及惯性故障情况。
2.轮乘制机车乘务员出勤后到地检组接收合格机车,办理交接并了解机车运用情况,乘务员在继乘运行的区段,列车在继乘站停留40min以内,接班时应对口交接。
到达继乘站超过10min以上时,接班乘务员应直接与驻站地检司机、工具员按有关规定办理接车手续。
3.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列车无限调度电话、机车自动信号、客运机车轴温报警装置、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其控制盒安装于司机室)是行车安全设备。
机车出段前,必须确认以上机车行车安全装备作用或状态良好。
不得使用列车无限调度电话进行与行车无关的通话,并应遵守保密的规定。
4.对内燃机车进行检查、给油工作,对发现不良处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对故障修复不了的要及时更换机车,保证机车达到规定的运用状态出段。
学习司机出勤后要辅助司机领取并清点工具及备品,领取各种油脂等,并检查复轨器、铁鞋、闸瓦、灭火器状态,按规定做好机车检查给油工作。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3篇)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确保机车运营安全和运用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包括机车的调度、驾驶、检修和日常维护等工作。
第三条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机车运用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第四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健全内燃机车运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职责。
第五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对内燃机车驾驶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机务车间应当注重对内燃机车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第七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工作。
第二章内燃机车的调度管理第八条机务车间应当根据运输任务和机车数量合理调配内燃机车,确保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
第九条机务车间应当根据行车计划安排内燃机车的开行,做好检修和试验工作,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内燃机车的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运行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第十一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内燃机车的运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二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应当按照调度指令和相关规定,安全、文明地驾驶机车。
第十三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应当随时注意运行线路和设备的变化,及时调整驾驶方式和速度。
第十四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发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配合处理和修复工作。
第三章内燃机车的检修管理第十五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完善内燃机车的检修制度和流程,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六条机务车间应当配备专业的检修人员和设备,确保内燃机车的检修和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完成。
第十七条内燃机车的检修人员应当遵守相关规定,按照检修程序进行工作,确保检修结果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机务车间应当分类管理内燃机车的检修记录和资料,建立档案,便于查询和追溯。
第十九条机务车间应当定期对内燃机车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零部件。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以下是一份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的示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安全运营,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务车间内所有的内燃机车,包括柴油机车和汽油机车等。
第三条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确保安全、高效、环保的运营。
第四条机务车间应配备专职机车司机,并组织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机车司机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知识。
第五条机务车间应建立健全的机车日常检修制度和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和修复机车故障。
第六条机务车间应定期对机车进行维修和大修,确保机车的良好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
第七条机务车间应进行规范的机车运用记录和报告,定期汇总统计机车运营情况,提出改进方案。
第八条机务车间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条件,确保机车司机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
第二章机车司机管理第九条机务车间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机车司机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条机车司机应严格遵守相关的驾驶规定,包括速度限制、信号遵守、安全操作等。
第十一条机车司机应遵守安全驾驶规程,确保机车行驶过程中不违反交通规则,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机车司机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驾驶机车。
第十三条机车司机应及时报告机车故障和事故情况,配合机务车间进行故障维修和事故处理。
第三章机车运用管理第十四条机务车间应制定机车运用计划,并根据运营需求调配机车资源,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机务车间应定期对机车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机车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故障。
第十六条机务车间应对机车进行定期或按条件维修,确保机车的良好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
第十七条机务车间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机车的大修和改装,提高机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机务车间应建立和维护机车的档案和技术资料,提供参考和查询的便利。
第十九条机务车间应及时统计和汇总机车运营的数据和情况,撰写运营报告并提出改进方案。
内燃机车运用规程

内燃机车运用规程内燃机车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领域。
为了确保内燃机车的安全运行,各国铁路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运用规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内燃机车的技术要求1. 内燃机车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包括机车总体技术要求、发动机技术要求、车体结构要求等。
2. 内燃机车的动力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具备良好的加速性能和交替作业性能。
3. 内燃机车的制动系统应符合铁路运行的要求,包括列车制动的快慢、牵引制动切换的方便性等。
二、内燃机车的日常运维与保养1. 内燃机车的驾驶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日常的机车检查和试车,确保车辆的各项指标正常。
2. 内燃机车的保养应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包括定期更换机油、检查和调整发动机的各个部件、清洗和维护制动系统等。
3. 内燃机车的定期检修和大修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包括修复和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检查和调整传动系统等。
三、内燃机车的行车操作规程1. 内燃机车的驾驶员应熟悉内燃机车的操作手册和行车指导,掌握内燃机车的驾驶技术。
2. 内燃机车的行车操作应符合铁路运行规定,包括限速要求、信号灯的遵守、站点的停车要求等。
3. 内燃机车的速度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4. 内燃机车在通过弯道、上坡、下坡等特殊路段时,驾驶员应注意调整转向、牵引和制动力,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四、内燃机车事故处理规程1. 内燃机车发生事故或故障时,驾驶员应根据操作手册进行应急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2. 内燃机车事故应及时调查和处理,并根据责任追究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赔偿。
3. 内燃机车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进行,保证事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内燃机车的环境保护与安全要求1. 内燃机车应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包括排放标准、噪音限制等。
2. 内燃机车的机油、润滑油、防冻液等废物应按照特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内燃机车运用规程

内燃机车运用规程内燃机车是一种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机动车辆,其运用规程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运用内燃机车时,有一些规定和要求需要用户遵守,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燃机车运用规程,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1. 车辆驾驶和操作规程:- 在驾驶内燃机车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车辆的机械部件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和维护。
- 行驶中,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交通情况,合理使用灯光和信号装置,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 长时间行驶或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行驶时,应定期检查机油和冷却液的液位,并及时补充或更换。
- 在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严禁过度加速、急刹车和急转弯等危险行为,防止车辆失控或发生事故。
2. 燃油和润滑油规程:- 内燃机车使用的燃油和润滑油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加注和更换。
- 加注燃油时,应确保油品无杂质和水分,以免影响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
- 润滑油的加注和更换应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效果和寿命。
3. 排气和排放规程:- 内燃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排放,为了保护环境,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气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 定期清洗和更换排气净化装置,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尾气污染。
- 在停车时,应将发动机熄火,避免空转和长时间的怠速状态,减少无用的废气排放。
4. 维护和保养规程:- 内燃机车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 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定期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
- 定期清洗和润滑车辆的各个部位,保持车辆的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 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5. 安全驾驶规程:- 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应具备相关驾驶技能和证件,确保驾驶安全和合法性。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4篇)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范文以下是一份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的样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提高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使用率和运行质量,保障机车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机务车间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应当树立科学管理、合理运用的观念,加强预防性维护和保养,提高机车使用寿命和性能。
第二章机车的运用组织第五条机务车间应当依照运营需要合理安排内燃机车的调度和使用,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
第六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健全内燃机车的调度管理制度,明确机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机务车间应当做好内燃机车的编组工作,按照运输任务要求合理组织机车运用。
第八条机务车间应当做好内燃机车的出库、入库等工作,确保机车的及时投入使用和妥善保管。
第三章机车的运行保障第九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证书和资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照运行规程和信号指示进行驾驶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一条内燃机车的驾驶人员应当做好机车的车况检查工作,确保机车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内燃机车的维修、保养、加注燃料等工作,确保机车设备的完好性。
第四章事故处理与安全教育第十三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健全内燃机车事故处理机制,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和责任追究的程序。
第十四条机务车间应当加强对内燃机车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第十五条机务车间应当做好内燃机车事故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健全内燃机车运用管理档案,备案运营资料和相关记录。
第十七条机务车间应当落实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益。
第十八条机务车间应当建立健全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考核评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勤机车乘务员出乘时应做到:1.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
保证睡眠,严禁饮酒,夜间值乘必须按规定持“火车头卡”(IC卡)或派班单提前到待乘室候班。
叫班后,按规定时间到机车调度室报到出勤。
2.认真抄阅运行揭示,根据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制订安全运行注意事项,并摘录于司机手册。
司机组织本组乘务人员共同阅读有关行车命令、通报、领导指示及有关行车揭示,开好出勤小组会,机车乘务员携带“三证,一本,二图”(工作证、驾车证、安全合格证、添乘指导本、操纵示意图、机车电路图)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认真听取调度员传达的有关指示和行车注意事项,并领取司机报单、列车时刻表,将IC卡、司机手册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整备机车乘务制度分为包乘制和轮乘制,逐步推行单司机值乘。
1.包乘制机车乘务员接班者不能两班对口交接时,应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手续,上车后翻阅机车交接本(对口交接时,交班乘务员应向接班乘务员办理接车手续),了解机车质量及惯性故障情况。
2.轮乘制机车乘务员出勤后到地检组接收合格机车,办理交接并了解机车运用情况,乘务员在继乘运行的区段,列车在继乘站停留40min以内,接班时应对口交接。
到达继乘站超过10min以上时,接班乘务员应直接与驻站地检司机、工具员按有关规定办理接车手续。
3.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列车无限调度电话、机车自动信号、客运机车轴温报警装置、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其控制盒安装于司机室)是行车安全设备。
机车出段前,必须确认以上机车行车安全装备作用或状态良好。
不得使用列车无限调度电话进行与行车无关的通话,并应遵守保密的规定。
4.对内燃机车进行检查、给油工作,对发现不良处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对故障修复不了的要及时更换机车,保证机车达到规定的运用状态出段。
学习司机出勤后要辅助司机领取并清点工具及备品,领取各种油脂等,并检查复轨器、铁鞋、闸瓦、灭火器状态,按规定做好机车检查给油工作。
内燃机车全面电气动作试验(一)准备工作1.控制风缸压力在400kPa以上,将1GK-6GK置于运转位,控制风缸在400kPa以下时,将1GK-6GK置于故障位。
2.闭合蓄电池闸刀开关XK,蓄电池开关不低于96V,卸载信号灯7XD亮灯,闭合机车照明总开关ZMK。
3.将操纵台及电气柜各脱扣开关置于闭合位(I、II燃油泵自动脱扣开关3DZ、4DZ只闭合一个)。
4.确认正、负试灯亮度一致。
5.闭合电动仪表开关12K,水温表显示的温度应符合柴油机启动温度,其他各仪表均指示零位。
(二)电气动作试验1.手柄“0”位试验下列各项:(1)闭合总控开关1K,闭合启动机油泵3K,启动机油泵接触器QBC得电,启动机油泵电机QBD运转。
(2)闭合燃油泵开关4K,燃油泵接触器RBC得电,QBC失电,QBD停转;I或II RBD运转,电流表显示放电电流约为10A。
燃油压力应不低于150kPa。
短接5/17(5排17柱),8/16(8排16柱)。
4ZJ 得电,RBC失电,RBD停转,差示压力信号灯1XD亮。
取下短接线,4ZJ应自锁。
断开4K,4ZJ失电,差示压力信号灯1XD灭灯。
(3)闭合4K,RBC得电,RBD运转,交替试验3DZ、4DZ,I,II 燃油泵转换工作正常。
断开3DZ,4DZ,手托QC低压联锁,DLS电磁联锁得电(整备作业时,可不作此项)。
看驱动器ABC三项指示灯均亮(或听音响)。
(4)闭合辅助发电机开关5K,辅助发电机接触器FLC得电,放电电流增加3-5A。
闭合固定发电机开关8K,固定发电机接触器GFC 得电,FLC失电,固定发电机信号灯10XD亮,放电电流减少3-5A。
断开8K,GFC自锁,断开5K,GFC失电,10XD灭灯。
(5)闭合5K,FLC得电,手按发电过压保护继电器FLJ,FLC失电,GFC得电,固定发电信号灯10XD亮,自锁良好。
断开5K,GFC 失电,10XD灭灯。
(6)闭合空压机自动开关10K,YC得电,6XD亮,延时2-3 s,YRC得电,空压机启动信号灯6XD灭灯。
断开10K,YC、YRC失电。
2.保留1K、4K,换向手柄置于前牵位试验下列各项:(1)闭合机控2K,1HKg、2HKg得电。
(2)主手柄置“1”位,1HK f1、2HK f1得电动作,LLC、LC得电,卸载信号灯7XD灭灯。
(3)主手柄置“2”位(无级调速机车置“保”位),1ZJ得电。
手动过渡开关XKK置“I”位,1XC2、2XC2得电一级磁场削弱信号灯11XD亮;XKK置“II”位,1XC2、2XC2得电,二级磁场削弱信号灯12XD 亮。
XKK置于“I”位,1XC2、2XC2失电,12XD灭灯。
XXK置于“0”位,1XC1、2XC1失电,11XD灭灯。
短接2/9与2/10,2ZJ得电,2XD 亮,LLC、1C-6C、LC失电,卸载信号灯7XD亮。
取下短接线,2ZJ自锁。
主手柄回“1”位,LLC、1C-6C、LC失电,7XD灭灯。
(4)无级调速机车,主手柄由“1”位到“保”位,短接5/13和6/20接线柱,3ZJ得电,LLC、LC失电,卸载信号灯7XD亮,取下短接线后,3ZJ失电,确认越位启车电路是否正常。
主手柄回“1”位,LLC、1C-6C、LC得电,7XD灭灯。
(5)有级调速机车:主手柄提至“9”位,3ZJ得电,LLC、1C-6C、LC失电,7XD亮。
无级调速机车:主手柄提至“升”位,驱动器三项指示灯闪亮,,主手柄扳至“升”位,到电机发出“嗡嗡声”止,升速时间10-16 s。
有级调速机车:主手柄提到“13”位,5ZJ得电,主手柄回“12”位,5ZJ失电,主手柄回“8”位,3ZJ失电。
(6)无级调速机车:主手柄至“降”位,三项指示灯亮,自扳至“降”位起到电机“嗡嗡声”止,降速时间为12-22 s (7)主手柄回“1”位,1ZJ失电,LLC、1C-6C、LC得电,卸载信号灯7XD灭灯。
闭合9K:GLC失电,故障励磁信号灯9XD亮,断开9K,GLC失电,9XD灭灯。
闭合DJ:LLC、1C-6C、LC失电,卸载信号灯7XD、接地信号灯4XD亮。
恢复DJ,7XD、4XD灭灯。
闭合LJ:LLC、1C-6C、LC失电,卸载信号灯7XD、过流信号灯5XD亮。
回复LJ,7XD、5XD灭灯。
闭合1KJ-3KJ,空转信号灯3XD亮。
松开1KJ-3KJ,3XD灭灯。
主手柄回“0”位。
3.换向手柄置“后牵”位,试验下列各项:(1)主手柄置“1”位,1HKf2、2HKf2得电,LLC、1C-6C、LC 失电,卸载信号灯7XD灭灯。
(2)主手柄回“0”位,1HKf2、2HKf2失电,LLC、1C-6C、LC 失电,卸载信号灯7XD亮。
4.电阻制动电气试验程序:(1)准备工作:①电阻制动控制箱在运行位;②ZK扳至合位。
(2)试验下列各项:①换向手柄扳至前制位,闭合机控2K,制动失风灯14XD亮。
②逆变器应起振,控制箱面板上红色信号灯亮;逆变插件上的绿色LED灯亮;转换插件上的红色LED灯亮,表示在二级制动位;调节插件上的红色LED灯亮,表示在“0”位。
③主手柄提“1”位,ZC闭合,电阻制动灯13XD亮,同时15XD 亮,制动失风灯14XD灭灯。
④主手柄回“0”位,ZC断开,13XD、15XD灭灯,14XD亮。
⑤自阀手把置制动位,主手柄提“1”位,机车制动缸压力缓解为0,ZC闭合,13XD、15XD亮,14XD灭灯。
主手柄回“0”位,ZC 断开,13XD、15XD灭灯,14XD亮。
⑥自阀手把置运转位。
⑦ZK扳到断位。
(三)电气动作试验结束工作断开2K、4K、1K,换向手柄置中立位。
断开蓄电池闸刀开关XK,断开照明开关ZMK,回复3DZ、4DZ。
电气动作试验完毕。
出段与挂车内燃机车经过整备、检查,确认机车状态良好后,按规定时间启动柴油机,出段挂车。
柴油机启动要求:1.柴油机油底壳、调速器、空气压缩机、静液压传动变速箱、静液压传动油箱,牵引电动机抱轴瓦油盒油位均符合规定要求。
2.柴油机冷却水位在膨胀水箱水表的2/3以上。
3.燃油、润滑及冷却水系统的各截止阀及塞门均应处于工作状态。
4.柴油机冷却水、润滑油、液压传动油的温度应不低于20℃;蓄电池电压不低于96V;燃油压力不低于150kPa。
5.在长时间停车(超过24h)后启动前应“甩车”,以甩出汽缸内积油及凝结水。
甩车前确认人员安全,应打开各缸示功阀,并充分润滑,控制打滑油时间不少于2min。
6.检查柴油机各喷油泵供油齿条的动作是否灵活,以及齿条和操纵拉杆的吻合情况。
柴油机启动程序如下:1.闭合蓄电池闸刀开关XK。
2.闭合电动仪表开关12K。
3.用钥匙打开操纵台上的琴键开关/扳键开关。
4.闭合总控开关1K。
5.闭合燃油泵开关4K,燃油压力表应达到150-250kPa.6.按下柴油机启动按钮1QA,待启动滑油泵工作45-60s后,启动接触器QC自动闭合,启动电机QD被接通电源,曲轴转动,听到柴油机爆发声,并等待机油压力达到120kPa及以上,这期间启动按钮1QA需要一直按住,然后松开,至此柴油机启动完毕。
启动柴油机注意事项:1.在启动过程中,当启动机油泵停转,启动接触器QC闭合后,柴油机启动按钮的接通时间不允许超过30s。
不能启动时,应查找原因,无异状时,方可第二次启动,若仍启动不了,则必须仔细检查柴油机各部,直至找到故障后,才允许第三次启动。
连续启动最多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min。
2.启动柴油机后,立即倾听柴油机及各部件的工作音响,检查各阀和管路有无漏泄、漏水等异常现象。
如发现有不正常的声音或其他故障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柴油机的工作,查明原因。
在故障未消除前不允许再次启动柴油机。
3.柴油机启动后,机车各仪表(油水压力及温度)的读数应符合标准。
4.柴油机启动后,闭合5K,QD发电正常时,闭合空压机自动开关10K,注意空压机启动工作符合要求,电压表显示(110±2.5)V,充电电流不大于48A。
出段1.机车整备完毕后确认车底无任何障碍后,松开机车手制动机。
机班全员到齐,确认滑油、冷却水温度不低于40℃,如低于40℃,断开2K,空载打温,然后将机车移动至警冲标处,按规定时间(距发车点提前30 min,专调机车整备40 min)要信号出段,待扳道员显示股道信号后,司机应及时确认并鸣笛回示。
2.确认道岔标志,出段信号或道岔开通信号显示正确,履行2人以上呼唤应答后,方可鸣笛出段。
动车前应注意邻线机车、车辆的移动情况,闭合2K,换向手柄置于前牵位,鸣笛一长声后,主手柄提1位,机车开始移动。
3.机车在段内走行,应严格遵守段内限速,速度不超过5km/h。
4.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闸楼)处一度停车,签认出段时分,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按信号显示出段。
5.更换司机操纵端时,在操纵端的司机室内用钥匙打开琴键开关(或扳键开关)组,闭合总控开关1K,电动仪表开关12K,燃油泵开关4K、辅助发电机开关5K,空压机开关10K的等开关,然后将非操纵端的司机室中的所有开关断开,将换向手柄,自阀、单阀手柄取出,在操纵端司机室内将上述手柄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