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简介
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内燃机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利用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本文将重点介绍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的交通工具。
通过对内燃机车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进行剖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运行机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内燃机车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深入探讨内燃机车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过程、动力传递机制等方面。
接着将详细介绍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
最后,通过总结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讲解,读者将对内燃机车的运行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内燃机车是如何运作的。
通过对内燃机车的简介、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内燃机车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展望内燃机车未来的发展,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对内燃机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终,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对内燃机车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内燃机车简介内燃机车是一种通过内燃机产生动力来驱动车辆的机车。
内燃机车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和工业领域,在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车与蒸汽机车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
内燃机车使用内燃机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轮转动,推动车辆前进。
内燃机车的运作原理是利用内燃机的燃烧过程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轮,从而使车辆前进。
内燃机车的类型多样,包括柴油机车、汽油机车和天然气机车等。
3.5内燃机车

36
2、北京型内燃机车
我国制造的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37
该机车为一种干线客运机车。车体内设有两 个司机室、一个机器间和一个冷却间;车架 底面中部装有燃油箱;机车走行部为两台两 轴转向架。
这种机车除传动装置以外,其余部分大体上 和电传动内燃机车相似。
38
液力传动装置的核心——液力变扭器 1、液力变扭器的组成(见图)
(2)涡轮——液力变扭器的能量输出装置。它 通过涡轮轴、齿轮等与机车的动轮相连; (3)导向轮——固定在变扭的壳体上,不能转 动。
41
2、液力变扭器的能量传输过程
(1)柴油机带动泵轮高速旋转。变扭器内充进的 工作油,就会被高速旋转的泵轮叶片带动一起 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工作油从泵轮叶片 出口处流出时具有很高的压力和流速。
24
柴油机用一定的型号表示。东风4b型内燃机车上 采用是一种四冲程机车用柴油机,其型号为“16 V 240 ZJB”,它表示该柴油机有16个气缸;分成 两排形成V型排列;气缸内径为240毫米;Z表示 装有废气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J 表示铁路牵引用;B表示产品改进型符号。
25
2、柴油机工作原理
1-泵轮;2-涡轮; 3-导向轮;4-泵 轮轴;5-涡轮轴。
39
1-泵轮;2-涡轮; 3-导向轮;4-泵 轮轴;5-涡轮轴。
变扭器主要由三个工作轮组成: (1)泵轮——液力变扭器的能量输入装置。 它通过泵轮轴、齿轮等与柴油机的曲轴相连;
40
1-泵轮;2-涡轮; 3-导向轮;4-泵 轮轴;5-涡轮轴。
51
机车理想牵引性能曲线
对于电力传动内燃机车来说,它是由牵引电动 机通过齿轮驱动的,所以机车牵引力和速度取 决于牵引电动机的转矩和转速,从而也就决定 了机车的牵引特性。
内燃机车概述.

东风系列内燃机车
东风4C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分客运、货运两种,除牵 引齿轮传动比不同外,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东风4C型是在B型 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产品,提高了机车的经济性、 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使机车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 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216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 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 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系列内燃机车
东风2型内燃机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1964~ 1974年间制造的调车内燃机车,共生产148台。曾用代 号ND2,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95km/h, 车长1514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 动。 东风3型内燃机车与东风型构造基本相同,仅牵引 齿轮传动比由4.41改为3.38,机车标称功率也降为 1050kW。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成批生产的 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226台,车长16685mm,轴式 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
国产内燃机车概述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 辆工厂仿照前苏联ТЭ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 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 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 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 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 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 代号NY1。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 于1966年成批生产。
(5)内燃动车组:用于牵引近郊旅客列车和中、 短途高速旅客列车,其两端为具有动力装置的动车, 中间为专用客车统一编组成的轻快车组。
3.5内燃机车解析

10
3、国产内燃机车系列
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内燃机车主要有四 个系列:东风系列、东方红系列、北京系列 和GK系列。
以上四个系列中,占主导地位的当属东风系 列。
11
东风1型
东风2型
东风3型
东风4b型
12
东风4c型
东风4d型
东风4e型
东风5型
13
东风5型
东风6型
东风7型
东风8型
14
东风9型
东风10型
7
2、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
1957年——我国开始研制内燃机车。
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内燃机车
8
次年,我国开始制造内燃机车。
我国制造的第一辆内燃机车
9
1998年底,我国已生产内燃机车11192台,遍 布全国14个铁路局、162个机务段。内燃机车 总数占机车总保有量的65.9%。 据1997年底统计,内燃机车总功率占机车总 功率的46.7%;内燃牵引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 的53.7%;内燃机车完成的总重吨公里占全部 机车完成总重吨公里的67.5%。 内燃牵引在我国铁路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1、内燃机车定义 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的机车。铁 路上采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是柴油机。
内燃机车
4
2、内燃机车特点
1)热效率可达30%左右,是各类机车中 热效率最高的一类;
2)整备时间短,持续工作时间长,适用 于长交路; 3)与蒸汽机车相比,用水量小、污染小; 4)与电力机车相比,建设初期投资少。
东风11型
15
东方红2型
东方红3型
东方红5型
东方红5型
16
北京型内燃机车
GK型内燃机车
17
三、电力传动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简介

内燃机车简介汇报人:2023-12-14•内燃机车概述•内燃机车的结构与原理•内燃机车的性能与参数目录•内燃机车的应用与前景•内燃机车的安全与环保问题01内燃机车概述内燃机车是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源,通过燃烧柴油产生动力,驱动车轮前进的机车。
定义内燃机车具有功率大、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牵引力大等特点,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震动。
特点内燃机车的定义与特点内燃机车起源于20世纪初,最早的内燃机车是由德国人发明和制造的。
早期发展二战后的发展现代发展二战后,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内燃机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进入21世纪,随着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内燃机车的技术和性能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030201内燃机车的发展历程内燃机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干线内燃机车、调车内燃机车、工矿内燃机车等。
干线内燃机车主要用于铁路干线上的货物运输,调车内燃机车主要用于铁路车站的调车作业,工矿内燃机车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的货物运输。
内燃机车的分类与用途用途分类02内燃机车的结构与原理柴油机传动装置车体走行部01020304内燃机车的动力来源,将柴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将柴油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等。
承载旅客和货物,包括车架、车壳和车门等。
支撑车体并引导机车行走,包括转向架、轮对和制动装置等。
根据用途和功率不同,内燃机车可采用不同型号的柴油机,如6缸、8缸、12缸等。
柴油机类型包括燃油箱、燃油滤清器、喷油泵和喷油器等,确保柴油机正常工作。
燃油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管和排气管等,为柴油机提供清洁的空气。
空气系统离合器用于连接或断开柴油机与传动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递。
变速器根据行驶需要,将柴油机的动力传递到不同的车轮上,实现机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行驶。
传动轴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机车行驶。
包括制动盘、制动缸和制动阀等,用于对机车进行制动。
制动装置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制动介质,通过控制制动阀来实现机车的制动。
内燃机车发展总结

未来内燃机车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的提升,采用 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和清洁能源,降低对环境 的影响。
多式联运发展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内燃机车将 更多地参与到多式联运中,实现与其他交通方式 的无缝衔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研发投入不足
国内内燃机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能力受限。同时,国内相关产业链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
燃机车技术的发展。
03
法规和标准差异
国内外在法规和标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排放法规、安全标准等,这
也对国内外内燃机车的技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03 关键技术与创新成果
主要包括动力系统、排放控制、舒适性等 方面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支持
市场反响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引进先进 技术,为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升级后的内燃机车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欢迎 ,销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
案例三:内燃机车在特定领域的应用
应用领域
内燃机车在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矿企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用。
智能化和自动化
国外内燃机车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也有较大进展,如实 现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性。
国内外技术差距及原因分析
01
技术水平差距
虽然国内内燃机车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一定差距,如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燃油消耗率较高、排放
控制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燃油消耗和排放问题
01
内燃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燃油消耗量大,且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
成污染,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述内燃机车的特点

简述内燃机车的特点摘要:1.内燃机车的定义和分类2.内燃机车的特点2.1 动力来源2.2 传动方式2.3 行驶速度和续航能力2.4 适应性强和可靠性高3.内燃机车的应用领域4.内燃机车的未来发展展望正文: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内燃机车作为一种重要的陆路运输工具,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内燃机车是一种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的铁路机车。
根据内燃机的类型,内燃机车可分为柴油内燃机车和汽油内燃机车。
其中,柴油内燃机车应用较为广泛,原因在于柴油内燃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燃油消耗。
内燃机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来源:内燃机车以燃油为能源,通过内燃机将燃油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机车提供动力。
相较于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和更广泛的运用范围。
2.传动方式:内燃机车的传动方式有多种,如液力传动、机械传动和电传动等。
液力传动具有传动比稳定、冲击小等优点,但维护成本较高;机械传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传动效率较低;电传动则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3.行驶速度和续航能力:内燃机车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能够在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
同时,内燃机车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能够在一次加油的情况下持续运行较长距离。
4.适应性强和可靠性高:内燃机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电气化铁路尚未覆盖的地区,内燃机车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内燃机车的可靠性较高,维修保养相对简便,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
内燃机车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地下交通等领域。
在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低碳、节能的内燃机车将成为发展趋势。
氢燃料电池内燃机车等新型动力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燃油内燃机车,为交通运输带来更高效、环保的动力选择。
总之,内燃机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内燃机车

制动设备
制动设备
内燃机车都装有一套空气制动机和手制动机。此外,多数电力传动机车增设电阻制动装选,液力传动机车装 有液力制动装置。
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
控制机车速度、行驶方向和停车的的设备。主要有机车速度控制器、换向控制器、自动控制阀和辅助制动阀。 操纵台上的监视表和警告信号装置有:空气、水、油等压力表,主要部位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主要部位超 温、超压或压力不足等音响和显示警告信号。为了保证安全,便于操作,内燃机车上还装设有机车信号和自动停 车装置。
牵引缓冲装置
牵引缓冲装置
牵引缓冲装置是机车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机车和车辆连接或分立列车。在运行中传递牵引力或冲击 力,缓和及衰减列车运行由于牵引力变化和制动力前后不一致而引起的冲击和振动。因此,它具有连接、牵引和 缓冲的作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汽缸内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对外做功, 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柴油机发出的动力传输给传动装置,通过对柴油机、传动装置的控制和调节,将适应 机车运行工况的输出转速和转矩送到每个车轴齿轮箱驱动动轮,动轮产生的轮周牵引力传递到车架,由车架端部 的车钩变为挽钩牵引力来拖动或推送车辆。
柴油机车使用最为广泛。在中国,内燃机车这一概念习惯上指的是柴油机车。内燃机车中内燃机和动轮之间 加装一台与发动机同等重要并符合牵引特性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有三种:机械传动装置、液力传动装置和电力 传动装置。装有电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称为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以此类推。
发展
发展
各类型的内燃机车(26张)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在1913年开始营 运,可以说瑞典的默雷尔斯塔·南曼兰的铁道为最早。这台内燃机车是用75马力的6缸柴油机直接连接发电机, 驱动直流电动机。初期的内燃机车采取的传动方式为电传动。 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 付铁路使用。同年,德国用柴油机和空压缩机配接,利用柴油机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将蒸汽机车改 装成为空气传动内燃机车。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千瓦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30年代,内 燃机车进入试用阶段,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由功率为900~1 000千瓦单节机车多节连挂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内燃机车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 前提高约50%,配置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的发展加快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内燃机车 数量急骤增长。60年代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千 瓦内燃机车。在70年代,单柴油机内燃机车功率已达到4 410千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在1971年试 制出1 840千瓦的交一直一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从而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内燃 机车随后的发展,表现为在提高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 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车 - 正文以柴油机产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是内燃机车的一种。
发展概况柴油机车的制造大致可分探索试制阶段、试用和实用阶段、大发展阶段。
探索试制阶段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是柴油机车的探索试制阶段。
柴油机车是从动车开始发展的。
在20年代中期制造出可用的柴油机车,用电力传动。
苏联用一台735千瓦潜水艇柴油机制成一辆电力传动柴油机车,1924年11月交付铁路试用。
德国同年用一台735千瓦潜水艇柴油机和一台空气压缩机配接,装在卸掉锅炉的“Z-3-Z”型蒸汽机车上,并以柴油机的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推动蒸汽机,称空气传动柴油机车。
这种机车因构造复杂,效率不高而放弃。
美国于1923年制成一辆220千瓦电传动柴油机车,于1925年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
试用和实用阶段30年代,柴油机车进入试用和实用阶段。
柴油机当时几乎成为内燃牵引的唯一动力装置,但功率不大,约在1000千瓦以内。
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已在各国广泛采用。
液力传动装置的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扭器创始于德国,这时已发展到可以在柴油机车上应用。
其传动效率虽略低于电力传动,但几乎不用铜,并配用于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左右的高速柴油机。
这个时期的柴油机车仍以发展调车机车为主,到30年代后期才出现一些由功率为 900~1000千瓦单节机车多节联挂的干线客运柴油机车。
实际运行表明,柴油机车的经济效益比同等功率的蒸汽机车高得多。
大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柴油机车的制造进入大发展阶段。
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前的提高50%左右,产量剧增。
单个中速柴油机配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的和以两台高速柴油机各配一液力传动装置的柴油机车的发展加快了。
到60年代因柴油机增压技术日益提高,柴油机车向大功率(2000千瓦以上)发展,但直流电力传动柴油机车功率受直流牵引发电机换向器电流电压(按功率乘转速等于一常数关系工作,超过某一常数时,电刷和换向器接触处将产生剧烈火花而烧坏电机)和重量的限制,难以突破2200千瓦左右这个界限。
这时联邦德国造出安装两组1470千瓦高速柴油机的液力传动2940千瓦柴油机车,在功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60年代中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造出不受功率和转速限制的交-直流电力传动2940千瓦柴油机车。
近年苏联造出一辆客运柴油机车,单个柴油机功率达4000千瓦。
当前除联邦德国和日本采用液力传动和高速柴油机外,其他国家以采用电力传动为主。
北美国家干线上用的柴油机车全部采用电力传动和中速柴油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于70年代初制造出“DE2500”型1840千瓦交-直-交电力传动装置柴油机车,为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的传动系统辟出一条新路。
中国于1958年开始制造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工矿和森林铁路使用的小功率柴油机车是液力传动的。
目前中国铁路使用的自造柴油机车主要有“东风4”型货运机车、“北京”型客运机车和“东风 2”型调车机车。
类型柴油机车按走行部形式可分为车架式和转向架式两种。
功率小、重量轻、只需2~3根轴的机车可用车架式,其他的采用转向架式。
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三种,现代柴油机车多采用后两种。
按用途可分为客运柴油机车、货运柴油机车、调车柴油机车和工矿柴油机车四种。
60年代以来北美国家铁路运输情况发生改变,除个别特别快车用的机车外,将用于客运、货运、调车的柴油机车统一改成一种罩盖式车体的通用型机车。
基本构造及其作用柴油机车由柴油机、传动装置、车架、车体、转向架、辅助装置、制动装置、控制设备、机车信号设备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柴油机发出的动力输至传动装置,通过对前二者的控制和调节,将适应机车运行工况的输出转速和转矩送到各车轴齿轮箱驱动动轮,动轮产生的轮周牵引力传递到车架,由车架端部中央的车钩变为挽钩牵引力来拖动或推送车辆。
辅助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机车各组成部分正常工作。
制动装置是保证机车或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设施。
控制系统的操纵设备和监视仪表等安装在司机室操纵台上便于司机操作和观察的位置。
柴油机柴油机车的动力装置,也是柴油机车中易损部件较多、检修量较大的设备。
对机车用柴油机的要求:①可靠性好。
机车在正线运行途中出了故障,会严重扰乱行车秩序。
②耐用性和灵敏性好。
机车在运行中功率和转速波动范围大,要求反应快,能在大负荷和满负荷工况下长时间使用。
③使用率高。
两个大修和日常维修间隔要长或走行里程要长。
④单位功率的重量和外形体积小。
⑤在部分负荷和满负荷的燃料消耗率以至空转燃料消耗量都要低。
柴油机车功率大,使用燃料数量多,燃料费是运营费中的大宗支出。
现代机车用的柴油机都配装废气涡轮增压器,以利用柴油机废气推动涡轮压气机,把提高了压力的空气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柴油机进气管。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柴油机功率和热效率。
四冲程和二冲程柴油机都可用于柴油机车。
同等转速的四冲程机的热效率一般高于二冲程机,所以采用四冲程柴油机的国家较多。
从转速来看,广泛应用每分钟1000转左右的中速机和1500转左右的高速机。
柴油机制造厂几乎都以相同气缸直径和活塞冲程的同型气缸作成各种气缸数的产品,以满足各种功率的需要。
需要功率较小的用6缸、8缸直列型或8缸V型,功率较大的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为常用。
气缸直径的选用范围,中速机在230~280毫米的较多,高速机在170~230毫米的较多,功率在400千瓦以下的多用130~160毫米。
传动装置柴油机不能自己起动,需借助另一小功率动力机或高压压缩空气在无负荷(与机车动轴脱离联系)状态下才能起动。
起动后要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才能获得足够的转矩和功率来驱动机车,而机车的速度变化非常大,从静止到最高速度,即动轮转速从零到最高转速。
故不能将柴油输出轴直接和机车动轴连接,必须在两者之间配装一套可变转速和转矩的传动装置作媒介,将动力传送到机车动轴。
传动装置应能充分发挥柴油机功率,又使机车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而且效率要高。
常用的传动装置有机械传动装置、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见机车传动装置)。
车架机车的基础部件,上面安装有柴油机、传动装置、辅助装置和车体(包括司机室),下面由两转向架支承并与车架连接(车架式机车的车架下面由车轮支承),车架中梁前后两端的中下部装设车钩缓冲装置。
车架除承受上面的静载和传递牵引力外,还承受机车在挂车、列车起动、运行中变速、制动和行驶于不平顺的轨道上和弯道上引起的振动、摇摆、离心力和列车纵向冲击等所产生的动态垂向、横向、纵向和扭转载荷(力)。
因此,车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车体起保护机车上的机器设备不受风、砂、雨、雪的侵袭和防寒作用。
车体一端或两端设隔声隔热的司机室,高速机车前端做成流线型。
车体有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
非承载式车体不承受车架上的载荷。
承载式车体和车架结成一体,共同承受各方向的力,因而车架的重量得以减轻,强度和刚度也有所增强。
转向架由构架、旁承、轴箱、轮对、车轴齿轮箱(电力传动者包括牵引电动机)、弹簧、减振器、均衡梁和转向架同车架的连接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作用是:承载车架及其上面全部装置的重量;保证各轮对的轴重均匀并将它所产生的轮周牵引力传递给车架和车钩;保证走行部以最小的阻力平稳运行和顺利通过曲线;产生必要的制动力以保证行车安全。
辅助装置用来保证柴油机、传动装置、走行部、制动装置和控制调节设备等正常工作的装置。
包括下列主要设备:①柴油机燃料系统。
有燃料箱储存柴油。
柴油由燃料箱经柴油输送泵和柴油滤清器送至柴油机。
附装于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和喷油器,将高压柴油按运行工况和柴油机发火顺序定时定量地喷入气缸雾化燃烧。
②柴油机冷却水系统。
有附装于柴油机上的循环水泵、各种冷却器、冷却风扇及其驱动装置、机油热交换器、膨胀水箱和为寒冷季节柴油机起动前预热和停车后保温用的预热锅炉等。
液力传动机车的液力传动工作油热交换器和齿轮箱油热交换器的冷却水也包括在这一系统中。
③柴油机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为机油,储存于柴油机油底壳。
系统中有机油循环泵、粗滤器和精滤器等。
机油除润滑柴油机运动摩擦件和调速系统外,还通过专用滤清器润滑增压器。
有些柴油机另设一专为冷却活塞用的机油循环泵。
很多机车设有由蓄电池供电驱动的小机油泵,以供柴油机起动前增加润滑油系统的油压,使各运动摩擦件得到润滑油。
④空气滤清器。
主要为滤掉进入柴油机空气中的灰尘,减轻柴油机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
有些机车先将进入机器间的空气滤清,并保持稍高的压力,使外界有灰尘的空气不致进入。
在柴油机进气口处另装一空气滤清器,再次过滤。
空气滤清器也过滤进入电器柜和牵引电动机的冷却通风空气。
⑤压缩空气系统。
有空气压缩机、储气筒。
这个系统把压缩空气供给列车的空气制动装置、砂箱、空气笛及其他设备。
用压缩空气起动的柴油机则专设高压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筒。
⑥辅助电气设备。
有蓄电池组,给柴油机供电使其起动,并给柴油机起动前需要开动的柴油输送泵和小机油泵供电以驱动电动机,还为车内照明等供电。
直流辅助发电机,供电给控制电路系统、照明系统、蓄电池充电、电热器和用电动机驱动的辅助设备等。
柴油机起动电动机,直流电力传动机车则以直流牵引发电机兼作起动电动机,交流-直流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机车多以直流辅助发电机兼作起动电动机。
牵引发电机磁极用的直流电,是由激磁发电机供给的。
⑦鼓风机。
强迫空气通过气道冷却各牵引电动机和其他设备。
制动装置柴油机车都装有一套空气制动机和手制动机。
此外,多数电力传动机车还增设电阻制动装置,液力传动机车装有液力制动装置(见列车制动装置和机车动力制动)。
控制设备控制机车速度、行驶方向和停车的设备。
主要有机车速度控制器、换向控制器、自动制动阀和辅助制动阀,安装于司机室操纵台上便于司机操作的位置。
两种控制器的结构因机车传动方式而异,但它们的操纵手柄则是相同的。
自动制动阀和辅助制动阀用手柄操纵;柴油机启动开关和停机开关用按钮操纵;鸣笛阀和撒砂阀则用踏钮或踏板操纵。
操纵台上的监测仪表和警告信号装置有:空气、水、油等压力表,各主要部位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主要部位超温、超压或压力不足等音响或显示警告信号。
如果发出警告信号后一个短时间内并无反应,自动停机装置会立即关闭柴油机。
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机车信号装置的接收器装在机车下侧,与地面发送设备接近。
它的色灯显示器装在司机室内便于司机观看的位置。
它的作用是准确地复现地面信号,从而保证在天气恶劣(大雾、大雪、大风沙等)、地形复杂(山区弯道等)等了望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司机仍能严格执行地面信号显示的要求。
自动停车装置受机车信号装置控制,而又控制列车制动系统。
列车在正常运行时,自动停车装置对行车不起约束作用,只有当信号指示列车必须降低运行速度或停车时,在一定短时间内司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自动停车装置便会使列车制动系统工作,强迫制动,防止发生冒进信号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