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调查报告表
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

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1.错别字的调查报告第1篇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0日调查地点:09电信班级调查目的:减少或消灭错别字,提高同学们的作业质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调查材料分析: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现在我们提倡要“改正错别字,人人都写规范字。
”因此,我们查找了几个同学作业本中有多少个错别字。
结果查对错别字最多是43个,最少错别字是7个,平均错别字是24个。
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同音字混淆,如:在——再动——冻已——以等;(2)形近字混淆,如:既——即人——入等。
(3)多笔少画,主要有以下现象:①多横少横,如:洒——酒蒙——蒙等。
②多竖少竖,如:侯——侯胸——胸等。
③多撇少撇,如:式——式诫——诫等。
④多点少点,如:贵——贵犬——大等。
(4)对字义不加分析而出错,如:及——急向——象等。
(5)由于心急而出错,写着前一个字,却在想后一个字。
(6)对字形记得不牢固而出错。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①把错字写到一个本子上,再经常记忆。
②把字记牢固,较难字编成一首小诗。
③把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最后,呼吁大家:“改掉坏毛病,来写规范字。
2.错别字的调查报告第2篇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小区门口。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资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
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
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
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通过调查,我认为错别字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商家故意写错别字。
2.商家并不知道哪里错了。
3.商家对汉字知识太浅。
针对上述现象,我提出以下建议: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错别字调查报告表格

错别字调查报告表格篇一:关于错别字的一份调查报告关于错别字的一份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3日调查范围:作业本上的错别字、街头错别字调查人员:肖涵调查地点: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的街道上调查目的:帮助人们找出平时的错别字,找出“街头错别字”,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调查过程: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做作业的时候,常有一些错别字,怎样可以避免呢?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错别字本”,经常翻开看一看,记一记,就可以避免了。
还有几种方法,细心别字的形、音、义,是避免写错别字的不二法门。
具体来说,在形方面就是注意字的笔画和构件,音方面则要读得准确,义方面既要掌握准确,并且要区分出微小的差异。
1.辨别字形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是很固定的,随意增加、减少或变动,都会写出错别写。
例如:'刀'和'刃'只差一点,'代'和'伐'只差一撇,'母'和'毋'则是笔画稍有不同而已。
2.辨别字音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形符表义,声符表音。
例如:蝙虫扁故文古期月其冕曰免圆口员裹衣果等 ,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帮助记忆字音,而形符则可用人分析字义,帮助掌握字形。
例如, 形符是【鱼】,字义多与鱼有关。
鱿、鲩、鲨、鲍、鳞,鲠。
形符昆是【廿】,字义多与植物有关。
花、叶、葵、蒲、莲、蔓。
形符是【虫】,字义多与昆虫有关。
蜂、蛾、蛹、蚊、蝇、蚁。
形符是【水】,字义多与水有关。
河、海、涧、泉、泽、瀑。
3、辨别字义汉字是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字义是随形、音而来,因此,如果因字义理解错误而引致写别字,那是认知问题,并非受到外在因素所影响。
这样,要准确辨别字义,就要从认知入手,多阅读,多翻查工具书是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克"、"刻"二字只是同音,字义完全不同。
"克"的本义是战胜、胜任的意思,引申为"能"。
错别字调查报告表_调查报告_

错别字调查报告表下面是整理好的错别字一些写作要求以及表格,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一、特点1.目的明确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注重事实调研报告讲求事实。
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
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
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
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
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
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论理性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
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
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
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
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
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
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
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
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目录
1. 调查背景
1.1 目的
1.2 范围
1.3 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错别字现状
2.2 常见错别字
2.3 影响
3. 分析与解决
3.1 错别字产生原因
3.2 预防措施
3.3 教育引导
调查背景
目的
该调查旨在了解当前错别字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探究其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范围
本调查主要针对个人在书面表达和社交媒体上常见的错别字现象进行分析。
方法
通过在线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关于错别字使用情况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
错别字现状
调查显示,错别字在互联网和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很多人在书写文章或发布信息时出现错别字现象。
常见错别字
常见的错别字包括“的和地”、“了和啦”、“事和是”等,这些错别字容易造成语言表达不清晰,影响沟通效果。
影响
错别字的出现可能导致读者对信息的理解产生偏差,降低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甚至影响个人形象和信任度。
分析与解决
错别字产生原因
错别字的产生主要源于个人语文学习水平的不足、马虎粗心和输入法软件的纠错功能等因素。
预防措施
建议加强语文学习,提高书写和表达的规范性;在输入法使用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确保正确性;在发布文字前仔细校对,避免错别字出现。
教育引导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错别字现象的教育引导,提高大众对语言规范的重视和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篇1调查资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
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
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
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虽然我们小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铺的广告牌广告词却有增无减,希望那些写错别字的商家及时改正,这样,让世界上错别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篇2调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篇3今天,我和同学们专门去五马街检查用字情况,我们检查了100来家店,只找到了6家店是用字不规范的,有5家只不过是把成语换了字或采用了繁体字来做标题如(图1~5),只有1家把“有你不一样”,的“有”字写成了“由”字如(图6)。
我们商量了以后,感觉这是个商业街,错别字因该会少一点,所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水心的社区和解放北路看一下有没有错别字,而其他人留在了五马街继续寻找。
我到了解放北路,只走了20家商店,就已经检查到了2个错别字。
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

1.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 研究报告姓名: 调查时间: 调查⽬的:寻找错别字、词,病句,不规范字体,⽤错的0标点 资料来源:⼴告牌问题的提出:希望⼈们能正确使⽤祖国语⾔⽂字调查、分析与研究: 我和调查⼩组的成员们到公园⾥⼤街上调查⼴告牌。
经过调查街上的⼀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有个性和赶时尚潮流,就把⼴告牌上的字乱改写或⽤谐⾳字词乱改成语等。
⼀些店⾯⼴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不舍”,“依恋”写成了“⾐恋”,“时尚”写成了“时裳”,“真功夫”写成了“蒸功夫”或“针功夫”,“娱乐圈”写成了“鱼乐圈”.......这些错误在街上已经是屡见不鲜! 据我们的调查和采访得知,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现在的⼈们,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体规不规范呀,⽤错字没有。
还有就是店主故意写错,⾃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错。
改进措施: 1.店主应该在做⼴告牌的时候,想想每个字的⾳、形、意,再相⽐较,就应该会发现字与字之间的意思不同,就不会乱⽤了。
2.店主该考虑滥⽤错别字对下⼀代⼉童的教育和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发⽣这种错误了。
感受: 现在的⼈们这样疯狂地奔时尚,赶潮流,就连祖先留给我们的字也不要了,亏那么多的⽼外还兴致勃勃地学中国的“⽅块字”,但中国⼈⾃⼰都不好好学习,可惜呀。
2.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 20XX年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都离不开汉字,⽣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
但是有多少⼈能正确运⽤呢?让我们⼀起⾛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字尽点微薄之⼒吧! ⼆、调查范围:街头⼩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法:分为两⼩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员:............... 五、调查时问:......................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 七、调查分析: (⼀)为了“美观”⽽将⼀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们⽣活中的交流。
错别字调查报告13篇
错别字调查报告13篇错别字调查报告1一、背景调查时间:__x调查地点:教室、家里调查目的:发现自己和同学们身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意见.二、材料分析我们这次一共调查了同学们105本作业本,共发现了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同音字写错、多音字乱用、形近字写错、难字不会写;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1、同音混淆,如:撼和憾,撒和洒,功和攻.2、形近字混淆,如:已和己,辩和瓣,拨和拔.3、多笔少画,如:代和伐,予和矛,酒和洒.4、一时马虎写错,如:贝和见,真和具.5、难字不会写,如:澜、瀚、擀等.6、由于马虎,心不细,本应写前一个字,心里却想着下一个字,结果造成错误.7、基础知识不扎实,笔画书写不到位;一些字作为偏旁时没改变;部首写错.三、改进意见1、同音字要辨清字义,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造句练习,加以巩固.2、形近字要看清,找不同点,编成顺口溜或故事.3、不会写的多看、多写、多练习.4、作业要认真,做完要仔细检查.5、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凡是发现自己写的错别字,就记在本子上,再订正;每隔两三天再组词听写一遍.6、把自己容易写错的字进行归类,经常复习.7、同桌结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及时订正错别字.8、进行一次纠正错别字比赛,评选“火眼金睛”.看谁改的错别字最多. 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时间:8月16日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
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
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调查错别字报告
调查错别字报告引言错别字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由于使用错误的词汇、错漏的字形、读音等导致的不准确、不规范的语言表达。
在现代社会,错别字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错别字的发生原因及对错别字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是否会注意自己写错别字,是否经常会遇到错别字,错别字出现的原因以及对错别字的看法等。
第二部分则针对自己平时写作时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出现错别字。
调查结果1. 调查对象中有70%的人在写作时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有写错别字的情况。
这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越来越重视。
2. 调查对象有50%的人表示经常会遇到错别字的情况,其中有30%的人表示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同时10%的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某些词汇的掌握不够熟练,10%的人则表示是因为拼音输入法的原因。
3. 对于错别字的态度和看法,调查对象中有55%的人认为错别字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应该尽量避免出现。
有30%的人觉得错别字不算是大问题,只要表达的意思到位就可以了,还有15%的人则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接受错别字的出现。
个人总结及分析自我总结发现,我在写作时也会有写错别字的情况出现,主要原因是太过专注于表达的含义而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检查。
此外,对于某些生僻的词汇掌握不够熟练则是导致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应该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规范的认知,避免犯错别字的错误。
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错别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出现的原因也各有异同。
为了避免出现错别字,需要我们在写作时加强对语言形式的检查,并且加强对语言规范的认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每天要和汉字接触。
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找寻错别字,为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五、调查时问:......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七、调查分析:利用电视、报纸。
标语等媒体大力宣扬,加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4、家具店门口:家“俱”5、装潢店门口:装“璜”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9、饭店门口:“合”饭10、水果店门口:“波”萝11、饭店菜单:鸡“旦”12、五金店标牌:“扦”座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17、严打宣扬标语:严“历”打击18、某机场横幅:年“青”19、某交通宣扬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20、某食堂菜牌:鱼“园”有意写错的写别字。
这占的比例最多。
我曾经在看电视时,听到里面的人把“高楼大厦”错读成“高楼大夏”,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武的人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使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在写悔过书时竟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而县官不经调查,就依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
一个人由于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峻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信任。
听了这个故事你说王武死得值不值?再有,“课程表”中“程”写成了同音字“成”。
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行失”的成语。
这样成语自身不仅发生了错误,而且更改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化,有不少害处。
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表格
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表格摘要:本文通过对错别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错别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对错别字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错别字主要集中出现在网络交流、学术论文以及商业文档中,并且大部分错别字产生于输入错误、拼写错误以及用词不准确等原因。
因此,加强错别字的纠正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错别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原因,以便提出相应的纠错措施和规范化建议。
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两种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参与者的信息。
共计收集了100份问卷回答。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如年龄、学历等)•参与者经常使用的文档类型(如网络交流、学术论文、商业文档等)•参与者对错别字的态度和关注程度•参与者对常见错别字的识别和纠正能力2.2 文本分析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网络交流、学术论文和商业文档的文本数据,通过人工审核和自动化检测工具对错别字进行了标记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的整理和统计,得到了如下调查结果:3.1 错别字分布情况根据文本分析结果,错别字主要集中出现在网络交流、学术论文和商业文档中。
其中,网络交流是错别字出现最为频繁的场景,占总错别字数的60%,学术论文和商业文档分别占30%和10%。
3.2 错别字原因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对文本分析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主要的错别字产生原因:3.2.1 输入错误有约70%的参与者表示在快速输入时容易出错,导致错别字的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输入速度过快,没有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校对。
3.2.2 拼写错误约80%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在拼写时容易出错。
这可能与个人的拼写能力和语言习惯有关。
3.2.3 用词不准确有超过50%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在使用词语时容易选择不准确的词语,导致错别字的出现。
这可能与参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别字调查报告表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年月日星期调查地点: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经调查,发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处。
具体结果如下: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调查分析:1、 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
2、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字形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的。
调查建议:向有关部门提出,并修改。
建议有关媒体多多提醒市民,少用错别字,多用规范字。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xx年11月19日调查地点:在大街上调查目的:让同学知道规范文字的重要性, 能改正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调查结果:经调查,发现有的时装店名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意思是对衣服有舍不得;“三国演义”改成“衫国演衣”等等。
有的饭店名将成语“十全十美”改为“食全食美”,本来是形容十分完美,毫无缺欠。
而“食全食美”却是另有一种风味哦,代表那家饭店里的饭菜美味可口,味不可挡。
还有一些卖酒的地方把成语“天长地久”改写成“天长地酒”,原来的意思就是比喻永久不变,可是他这个“天长地酒”却演变了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天上只有神,人间只有酒,让酒永久不变。
除了这几个例句外,在生活当中还会出现类似这种现象。
调查分析:我国是举世文明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
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招牌广告都是夺目耀眼的,假如我们仔细去看的话那就可以看出一些错别字。
调查建议:希望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使用正确、规范文字。
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或造成的结果。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调查地点:阎良胜利路、新世纪调查目的:发现、分析、纠正错别字,并向有关部门写建议书调查人员:xx行走在街头上,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字等等。
通过调查,总结出写错别字的种类其实主要在于同音字和同形字这两大类。
同音错别字中,有的属于手误,如?千锤百炼?误为?千垂百炼?;?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候车厅?误为?侯车厅?等。
有的属于故意使用错别字,如?一往情深?误为?衣往情深?;?家世界?误为?家饰界?; ?夸夸其谈?误为?夸夸棋谈?;?依依不舍?误为?衣衣不舍?;?库存不多?误为?裤存不多?; __误为?咳不容缓?等等。
同形错别字中,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竣工?误为?峻工?,?寒暄?误为?寒喧?等等。
通过调查我觉着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
不重视错别字,认为它的作用不大,但是,事情往往会由小变大,积少成多。
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就叫做《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的故事》,说的是:清政府军队望风而逃,农民军队太平军乘胜北伐时,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让小校向主将请示路线。
此时,主将正在与人议事,随手写下手令。
先行官拿到手一看:?烧城而走?,虽感吃惊但又不敢违抗,于是下令每人准备一大把柴火,拂晓前烧城。
事后主将责问为何烧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将捶胸顿足:?我竟把‘绕’写成了‘烧’字,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这都是我的过错啊!?读了这个小故事,你不觉着错别字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吗?鉴于错别字的危害性,我特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上街头宣传错别字危害,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等等。
3、我们小学生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认真学好、写好每一个字,确保每个字的准确性,搞好错别字,必须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基础水平,才能对?字?负责,才不会写错别字。
4、请大家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提高中国人民的全民素质。
以实际行动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献出一份力量,文明城市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部门鉴于错别字现象的严重性,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城管加大了对错别字的勘察力度,报刊上的错别字,读者可以写信到报社,许多报社会根据?错一个字,罚一百元?的制度来处理,高考作文中,错一个字扣一分。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对错别字重视起来了,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别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通过这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使我更加地接近了社会生活,提高了我参与社会的能力,使我知道了关于错别字的多方面知识,和错别字的危害性质。
这次调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增长了我的课外知识。
西安市阎良区西飞四小五年级二班作者:石雯萍辅导老师:赵小宁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
为了减少和遏止错别字的出现,为了给我们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了人们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
调查时间:xx年11月8日---xx年12月18日研究范围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采访、观察,拍照片等调查由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但是我们的汉字水平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富裕而提高,反而变得落后了。
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耳朵听,还是眼睛看。
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
看着日常生活和大街上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就以错别字的影响为调查研究。
调查过程: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 __”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
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1走访提问并分析您对“街头错别字”的认识?选项比例40%15%45% 无所谓影响不大对于中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从上表看出,对于街头错字持消极态度的人们只占8.1%,而大部分人们认为“街头错字,对于中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的则占91.9%。
通过对街头错字人们的认识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人们仍然比较看重错别字对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你觉得错别字对你的生活影响大吗?选项比例50%40% 对文化市场造成混乱,影响阅读误导自己/影响孩子无影响 10%您是否有及时改正错别字的习惯?您是否认为人们应该提高对汉字书写的认识? 由上述列表不难看出,人们对于错别字对个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错别字种类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
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阿娟写成了“啊娟”;把“国”写成了“国”;热狗写成热‘够;上不封顶写成上不?顶。
格外写成?外。
完全认不得。
第二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
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 __,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
步行街广告牌竟然把“娘”写成了“粮”。
本次调查共查看69家店铺发现有错误18家,比例分析如下;3.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
? 写字人文化水平不够,有些字不会写,就干脆用了形近字、形声字、同义字、同音字来代替,如:“篮球”写成“蓝球”,“楼房”写成“搂房”,“鸡蛋”写成“鸡旦”。
? 写字人不够仔细,多笔少画中国汉字有很多都特别相近:如,代、伐,予、矛,酒、洒。
,又如“兔子”写成“免子”,国只写少一点,只是一点之差。
? 字义分析时有点误差,没能完全理解字的意思,以至于用错了字。
如:像、象,题、提、的、地、得等。
? 有关部门管理的不够,治理缺乏力度。
? 基础知识不扎实,笔画书写不到位;一些字作为偏旁时没改变;部首写错。
4.错别字的危害书写错别字是人们常犯的错,可你知道错别字的危害有多大吗?从小的方面说,写错别字不仅会使我们学生考试丢分,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误解、曲解汉字字义。
同时,对于一个有文化的人来说,写错别字会令人瞧不起。
从大的方面来讲,错别字甚至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一撇导致战争失败”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一九二几年,冯玉祥、阎锡山两部商定在河南沁阳县会合,一举灭了 __部队。
参谋长起草文件时,误把“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南部,一个在西北部,两地相距数百里。
结果两队背道而驰,孤军作战,伤亡十万多人。
两字就差一撇,真是损失惨重!还有一个故事是“一点值万金”,乌鲁木齐一个挂面厂从日本进了一批价值18万的的塑料包装袋,挂面厂检查过后,交付日方印刷。
当塑料袋飘洋过海,细心的人看的出,“乌”多了一点,变成了“鸟鲁木齐”了,价值十八万的塑料袋变成一堆废品,如果挂面厂的人细心一些,18万就不会付之东流了。
看了这些故事你是否想到错别字的严重性了呢?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