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欣赏《新春乐》

教学内容:欣赏《新春乐》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小提琴齐奏《新春乐》,感受乐曲明朗质朴的民间音调以及它所描绘的人们欢度新春佳节时的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

教具准备: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新春乐》音乐进教室。

2、新学期谈话:希望小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上好每一堂音乐课。首先挑选唱歌优秀的同学参加合唱队。

二、欣赏《新春乐》

1、导入: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过年的?

2、你们知道在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吗?(学生交流中国过年习俗)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中国人过年习俗的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初听之后问:这首乐曲表现了几种情绪。

5、唱一唱两个主题的主旋律。

6、复听,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

师:乐曲《新春乐》中欢乐喜悦和委婉抒情两个鲜明主题的情绪区别,乐曲以它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描绘了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7、完整欣赏,说说演奏形式。

三、拓展活动。

1、西方的“新年音乐会”上庆祝新年的音乐多用谁的作品?用什么乐器、乐队表现?(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波尔卡”,管弦乐队演奏)

2、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庆祝新年的音乐大多数用什么样的乐器?(锣鼓、唢呐等打击、吹管乐器为主)

四、总结: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过年总是非常喜悦的,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多了解一下中西放不同的过年习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

教学内容:

1、欣赏《渴望春天》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体会作曲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笑面人生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渴望春天》及音乐知识。能够有情感、有表情地歌唱。

教具准备:磁带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二、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一年四季里面,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啊?为什么?(学生回答,组后老师点评)刚才那首歌里的小鸟,在哪个季节里出现的最多?(春季)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渴望春天吧。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3页,我们先来听一遍这一首好听外国歌曲《渴望春天》。

2、师:歌曲听完了,请问同学们,曲作者是谁啊?哪个国家的人?

(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同时给学生观看其视频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再来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轻声地跟着哼唱),并讨论该曲的特点是什么?(抒情、愉快、流畅)

4、熟练歌曲

①提示学生在欣赏时注意表现音乐的基本情绪。(要地欢快、明亮、活泼、流畅)

②学习该曲结构:a+a1+b+a2

三、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真正的体会到春天的美丽

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我们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同学们要抓住美好的春天般的青春年华,为自己的美好将来去努力奋斗。让我们在热情洋溢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歌曲《蜗牛及黄鹂鸟》教学内容: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

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蜗牛及黄鹂鸟》,创编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蜗牛及黄鹂鸟》。

教学重点、难点:表现歌曲、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动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

3、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

教师简介台湾。

二、多媒体播放舞蹈《杵舞》

三、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蜗牛及黄鹂鸟》。

1、听时:请大家想一想,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2、听第二遍时,请大家用拍手、摆动身体等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绪。

3、请大家随范唱轻声学唱歌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感。

四、合作创编及表现

1、请大家讨论歌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有何区别?

2、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组讨论:创编葡萄树成熟以后的歌词。

4、交流演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5、师:同学们编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呢?请学生来总结。

总结:时间过得可真快,下节课我们还要表演我们心目中的《蜗牛及黄鹂鸟》,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台湾校园歌曲的大点播,你们说好不好。

最后:在《蜗牛及黄鹂鸟》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歌曲《春风》

教学内容:1、唱歌《春风》2、音乐知识:民歌3、欣赏民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自信地和同学们一起,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能够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2、能够参照课本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民歌的基本含义。

3、在欣赏民歌的活动中,能尝试为不同类型的民歌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各类民歌最突出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导入,简介:《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

2、学唱旋律: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乐句的起句规律,做到起唱准确。

(2)唱准切分音以及“#1”。

(3)防止在同音反复的地方赶速度,唱出强弱规律,并根据歌曲乐句的句法换气。

3、朗读歌词,注意读通顺、连贯。

4、学唱歌词。

5、对歌曲进行分析及艺术处理。

三、活动及练习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

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听赏《荫中鸟》《采茶扑蝶》教学内容: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竹笛,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4、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笛子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具准备: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各种鸟的图片、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笛子(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并让学生触摸试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见过的笛子、会吹的笛子及教师出示的笛子实物,使学生初步了解笛子家族的种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