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案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案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案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

2.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根据语境能做到用词准确、得体。

【教学内容】

考点一:词语

(一)课标与教材对词语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二)常见的考查题型有两类:一是选择、填空式,一是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考试题中,考查词语引申义或比喻义和近义词的辨析、识别的题类,与考查词语或成语的感情色彩的辨析题类逐渐增加。

(三)解题策略:

要解答好词语考查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凡是你见到的词语都应在掌握之内,不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阅读中的。(2)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3)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4)要尽量掌握一些词语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推知未知词语的意义范围。同时,在实践中运用,要不断地练习,这对词语理解同样重要。

复习词语可以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阈限,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线索。这里就是要在积累上下功夫,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常用词语。

考点二:成语

(一)课标对成语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训练。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

(二)解题策略:

1.要弄懂成语的意义。运用成语必须掌握成语的确切意义和用法。理解成语的意义,要弄清字义,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整体意义。

2.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有褒义的,有贬义的,感情色彩非常鲜明,使用时要加以辨析,不能乱用。

3.要注意成语的规范性。成语有它紧密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概括意义,因此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不能随意变动结构,更换成分,调换次序,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三)成语的辨析方法:

1.成语意义轻重不同: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成语意义侧重点不同:如: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3.成语范围大小不同: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都可以形容事物多。前者只能形容书籍很多,范围小;而后者可以泛指任何事物的数量多,范围大。

4.成语适用对象不同:如:不可思议不堪设想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前者适用于奇妙的事物或深奥而又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后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后果。

5.感情色彩不同:如:侃侃而谈夸夸其谈都可以用来形容说话很多,前者是褒义词,指从容不迫的谈论着的样子;后者是贬义词,批指只说华而不实的空话。

6.语体色彩不同:如:集腋成裘积少成多都有一点一滴的意思。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7.搭配不同:如:一语道破一语中的都有说话简短而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的意思。但前者能带宾语,如一语道破天机;而后者则不能带宾语。

8.关键不同:如: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前者重在“蓄”上,有储蓄保存的意思,指把各种内容的东西都加以吸收并保存起来。后者重在“包”字,有包含、容纳之意,指把有关的各方面都包含容纳在内。

三、中考典例精析

(一)词语使用

1.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眉山市)

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清脆的喉咙。

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迅速占领了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榜眼位置。不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尺如何惹人争议,但是它的经济乘数效应却,而且不分国界。

③夏洛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你要求公道,我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A.卖弄不置可否即使……就…… B.卖弄毋庸置疑既然……就……C.夸耀无庸置疑既然……就…… D.炫耀不置可否假如……就……【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两组词的辨析和关联词的运用。①中“卖弄”贬义褒用,比“夸耀”“炫耀”更进一层,表达更强烈,排除C和D。②句中“毋庸置疑”是“无须怀疑”之意,“不置可否”是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排除A和D;③句中“既然……就……”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即使……就……”和“假如……就……”表示假设关系,排除A和D。2.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10年株洲)

①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跳动的________,________着生命的灵气。

②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名人的________,而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

A.活泼表现丰功伟绩

B.活泼闲现劳苦功高

C.活力闪现丰功伟绩

D.活力表现劳苦功高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此类题一般是罗列一组句子,提供不同组合方式的一组词语、成语,让学生根据语境选填最切合句意的一组或一项。对于这类题型,应在一定语境的情况下学会辨搭配、辨词根、辨词性、辨色彩。①句第一空“跳动的”后面应是名词,排除AB两项,与“灵气”搭配的词语应是闪现,而不是“表现”;②中“记载名人的”只能是“丰功伟绩”。

(二)成语运用

1.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德州市)

①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②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蓦然回首间看到灯火阑珊,让人灵感迸发,茅塞顿开,穿越历史的隧道,在时空的对接点上呈现出打动心灵的力量。③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清纯山泉,二者互相配合,茶的清香与泉的甘冽更充分地显现出来。

A.各得其所妙手偶得相反相成

B.各司其职妙手偶得相得益彰

C.各得其所豁然贯通相得益彰

D.各司其职豁然贯通相反相成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意义的掌握。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

..

设想

..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

活安居乐业

....。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

直不绝如缕

....。

【解析】选B。大方之家指学者,内行的人。不堪设想指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

四、反馈练习

1.将下列词语填人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广安市)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当时除了能()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A.虽然深奥难懂因为触摸B.但迷惑不解所以捉摸

C.虽然深奥难懂所以捉摸D.但迷惑不解因为捉摸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甘肃平凉市)

①在偏僻的乡村,他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②供暖价格听证会上,听证代表们表示要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

③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市及各区县相关执法部门集中了近期收缴的盗版光盘50万张。

A.渡过权力销毁 B.度过权力销毁

C.渡过权利销毁 D.度过权利销毁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东营市)

①莫言从“内部”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

合在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

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

举,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 审视期待警醒

B. 审查期盼唤醒

C. 审查期待唤醒

D. 审视期盼警醒

【答案】D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北京市)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对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

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

【答案】C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滨州市)

(1)雅安地震中,儿子抱着88岁的老父亲排队等待救治,之情让人感动。

(2)近来,日本针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3)莫言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忘我写作,有人从身边经过他都。

(4)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相比实在是。

A.反哺义愤填膺浑然不觉相形见拙

B.哺育义正辞严浑然不觉捉襟见肘

C.反哺义正辞严混沌不知相形见拙

D.哺育义愤填膺混沌不知捉襟见肘

【答案】A

6.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2013年成都市)

A.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想,翱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D.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答案】B

7.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天津市)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

D.散发承担凝聚

【答案】B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德阳市)

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看着人类这种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③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和稳健的判断。

④对你的痛苦,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你、鼓励你。

A. 崇拜狂妄胆量慰问

B. 推崇狂妄胆识安慰

C. 崇拜狂妄胆识安慰

D. 推崇疯狂胆量慰问

【答案】B

9.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013年浙江丽水市)(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世界。

(2)我们不能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充满快乐。

A.消散沉醉五彩缤纷 B.消逝沉醉姿态万千

C.消散沉溺姿态万千 D.消逝沉溺五彩缤纷

【答案】C

10.请从以下提供的词语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完整,合乎情理,字数在40~60之间。(2013年湛江市)

兴致盎然对答如流味同嚼蜡充耳不闻昏昏欲睡渊博惬意烦躁

【答案】示例:在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展现了她渊博的知识,我们听得兴致盎然,对于老师的问题,我们都能对答如流。

1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答案】B

1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B.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来势汹汹,一举包揽了五项比赛的冠亚军。

C.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一幅幅骇人听闻的照片在网络上披露后,大家纷纷对美军的暴行予以谴责。

D.长期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一直妄图抹杀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这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胸中都感到义愤填膺。

【答案】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