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含量的主要栽培措施

合集下载

浅述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

浅述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

浅述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作者:刘淑云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用途不同,对大豆的要求也不同。

大豆蛋白比动物蛋白对人体健康有益,随着加工食品的发展,高蛋白大豆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

为了推广高蛋白大豆,提高种植大豆的种植效益。

使农民增产、增收,现将高蛋白夏大豆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种植管理技术一、种植要点1.选用高蛋白大豆品种大豆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着大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根据大豆原种生产技术的要求首先要选用高蛋白品种。

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主要有徐豆16号、涡豆5号、豫豆25号、皖豆23号、皖豆24号等。

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产量稳定。

2.增施磷钾肥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的生长,提高其固氮能力,同时对增加大豆抗旱、抗病性及抗倒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一般施五氧化二磷45-75kg/hm2,或者磷酸二铵120-150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与有机肥同时翻入土壤作基肥。

3.适期早播早播早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大大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迟播迟熟,会使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

夏大豆最佳播种期是6月上中旬,应力争在6月10日播种结束二、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一般播量60-90kg/hm2,宽窄行种植。

一般宽行40-46cm,窄行20-23cm,栽植密度一般是中产田留苗22.5万-27.0万株/hm2,高产田块留苗18.0万-22.5万株/hm2。

播深一般4-5cm,力争一播全苗。

出土后手工间苗,及时匀稠补稀,使整块田的密度均匀一致,长势整齐。

2、施肥拌种种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以及磷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先用耩子播下,再播大豆,也可施用大豆配方肥375kg/hm2。

注意肥料与种子隔离,施肥深度为8-10cm。

同时可用微肥拌种,即按1kg种子用1-2g钼酸铵配成水溶液喷施,边喷边拌,晾干后播种,也可以在幼苗期的下雨天撒施。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衡春豆11_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衡春豆11_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病ꎮ 田间表现秆强抗倒ꎬ抗病性、抗逆性强ꎮ 经农业
为 19 20%、19 00%ꎻ两年平均蛋白含量为 46 21%ꎬ
超过国家高蛋白大豆品种和蛋脂“ 双高” 优质品种
毒( SMV) 流行株系 SC3 表现为中感ꎬSC7 表现为抗
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第 37 卷第 5 期
chundou 14 using both mixed and pedigree selection methods In 2019—2020ꎬthe variety was included in the spring soy ̄
bean regional trials in Hunan provinceꎬwith an average yield of 2 774 3 kg / hm2 ꎬan increase of 4 7% compared with the
11 4
12 2
11 9
12 0
11 7
53 9
22 1
92 7
56 0
20 7
88 8
2 2 品质性状
2019—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验( 干基) ꎬ衡春豆 11 号
62 5
20 0
97 0
63 1
19 6
96 6
58 2
优势明显的植株 3 株作母本ꎬ与叶型小、株型收敛、
直立性好且较早熟的湘春豆 14 号进行复交ꎬ获得复
交种ꎮ 2012 年春种植复交 F1 代ꎬ编号 Q11 - 2ꎬF1 ~
F5 代采用混合法进行选择ꎮ 2014 年春种植 F6 代ꎬ
选优良单株 23 个ꎬ分株脱粒ꎻ2014 年秋种植 23 个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是指针对大
豆植株进行育种并优化栽培方法,以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一系列措施。

辽豆20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通过选择与育种,从
现有的大豆资源中选取具有高蛋白质含量的个体进行杂交与选择,逐步培育出辽豆20这一新品种。

辽豆20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产量丰、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选育的。

为了充分发挥辽豆20的优势,丰产栽培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辽豆20丰产栽培技术:
1. 合理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注意平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以满足大豆生长的需求。

3. 控制病虫害:及时使用合适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保护辽豆
20的生长。

4. 合理密植与间作:根据辽豆20的生长特点,控制植株的密度,避免过于密植导致竞争激烈,同时考虑与其他作物的合理间作。

5. 适宜的浇水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大豆生长需要,合理进行
浇水,确保良好的生长条件。

6. 及时采摘:根据辽豆20的成熟期,及时采摘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以上丰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辽豆20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满足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对于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

首先,合理选择品种对于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高蛋白含量的优质品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

在市场上存在许多高蛋白品种可供选择,例如天地一号、鲜豆1号等。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多方面比较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种植的优质品种。

其次,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地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

断供磷肥是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关键一步。

通过在播种前期增加磷肥的施用量,可以促进大豆根系的发育,从而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此外,适量施用钾肥也是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重要手段。

钾肥能够调节植物的养分平衡,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再次,科学管理水分对于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豆是一种对水分敏感的作物,特别是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农民应根据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调节灌溉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度适中。

合理的水分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大豆正常的生长发育,还能够提高大豆的养分吸收效率,进而改进大豆蛋白质含量。

最后,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的措施也会直接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改进。

病虫害是大豆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将会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农民应该定期巡视田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在施药过程中,要按照剂量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喷施,以避免药物残留对大豆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优质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分以及防治病虫害都是优质高效栽培大豆的关键要素。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采用适合自己的栽培技术,以期获得更好的农业生产效果。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蛋白大豆如何种植,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doc

高蛋白大豆如何种植,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doc

高蛋白大豆如何种植,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用途不同,对大豆的要求也不同。

高蛋白大豆比动物蛋白对人体身体健康更加有益,所以种植高蛋白大豆的农户们正在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

那么高蛋白大豆如何种植呢?为了推广高蛋白大豆,提高种植大豆的种植效益。

使农民增产、增收,现在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下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

高蛋白大豆种植技术1、选用高蛋白大豆品种大豆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着大豆产品的品质,生产高蛋白大豆。

根据大豆原种生产技术的要求首先要选用高蛋白品种。

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主要有徐豆16号、涡豆5号、豫豆25号、皖豆23号、皖豆24号等。

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产量稳定,一般单产2250-3000kg/hm2。

2、增施磷钾肥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的生长,提高其固氮能力,同时对增加大豆抗旱、抗病性及抗倒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一般施五氧化二磷45-75kg/hm2,或者磷酸二铵120-150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与有机肥同时翻入土壤作基肥。

3、适期早播早播早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大大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迟播迟熟,会使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

夏大豆最佳播种期是6月上中旬,应力争在6月10日播种结束。

4、合理密植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的原则,一般播量60-90kg/hm2,宽窄行种植。

一般宽行40-46cm,窄行20-23cm(涡阳县个别地方,大豆实行宽行播种,与小麦的行宽一致。

栽植密度一般是中产田留苗22.5万-27.0万株/hm2,高产田块留苗18.0万-22.5万株/hm2。

播深一般4-5cm,力争一播全苗。

出土后手工间苗,及时匀稠补稀,使整块田的密度均匀一致,长势整齐。

5、施用种肥和微肥拌种由于夏收夏种夏管季节紧,为抢时播种,一般不施底肥。

高油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高油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55-NONG JIA CAN MOU高油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王广辉(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漯河,462300)【摘 要】大豆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是集粮、油、饲、药、化工为一体。

尤其是高油、高蛋白的大豆,当前在国际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是我国拓展农业产业化大宗农作物。

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生产更多的优质高油、高蛋白大豆,是大豆栽培工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河南省是全国夏播高蛋白大豆生产种植的重要产地之一。

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多年来河南省大豆的亩产量一直较低,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开豆4号是正大公司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从美国引进的经辐照处理,系统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品种。

该品种的株高可达到75cm,每个单株可分单6~8个侧枝,一般为卵圆形,开白花,籽粒一般呈黄色、褐脐、椭圆形。

百粒重15.6g。

含粗蛋白42.1%,脂肪20.3%。

中熟,夏播大豆整个生育期共110天,具有结荚密集,产量高等特征,每个单株可结200~400个荚,亩产250~300kg,如果地块比较肥沃,产量最高可达350kg。

抗倒伏,不裂荚,品质优,抗性强,且含脂肪比高于普通大豆约1.5个百分点,特别适合工业加工使用。

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引进试验示范,目前已有13个省、市进行引种试种,且产量明显得到提升。

如漯河市经作站推广1300亩,亩产275~300kg,高的360kg,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比普通玉米种植户每亩收入要高出100元。

通过大量引进大豆新品种,可以有效调整当地农民种植结构,提升农民整体收经济益,该品种既可春播,也可夏播,且适应能力强。

现将高油、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述如下:以供各地参考。

1 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高蛋白大豆品种有豫豆17、19、21、22、24、25、26,郑92116等。

这些品种蛋白质含量均超过45%的国家攻关高蛋白标准,蛋白含量达46%~48.2%。

高油大豆品种有豫豆11、豫豆19、郑90007。

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绥农71是我国湖南省湘农科技有限公司研创的一个新品种大豆,属于高产高蛋白大豆。

它的株型矮生,秆细柔弱,叶色浅绿,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耐寒性和高产能,产量可达每公顷6000千克以上。

其均衡的营养成分,使其在油料、饲料、面粉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要想获得高产节约的栽培效果,要遵循以下栽培技术:
一是种子选择要慎重,种子选择要有光泽、外观无病害,植株有助于后期发育及收获。

二是深耕翻倒,配合施用肥料,保证土壤的肥力充分、均衡,以提高绥农71的生长发育。

三是控制病虫害,及时施药,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大豆质量。

四是适宜施水,要保持土壤足够水分,使植株良好生长发育,控制病虫害发生。

五是控制田间管理,采取适当的除草、灭草等措施,减少杂草对大豆的竞争,保证较高的产量。

最后就是收获时机的把握,及时收获,确保豆籽质量良好,产量得到最大化。

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与措施

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与措施

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与措施张志民 董文恒 田光吉 李海丽 李海峰 徐淑霞(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455000)摘要:通过查阅有关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规律及积累规律的多种文献,结合长期的工作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认为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及措施有:选用高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新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科学选择蛋白质含量的最适收获日期,在品种的高产范围内适当控制大豆的种植密度,种植时选用与品种匹配的根瘤菌制剂,开花期适量施用氮肥或进行叶面喷肥等根外施肥方式追肥,适当控制鼓粒期的水分供应等。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途径;措施大豆蛋白质,即大豆子粒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40%左右,是谷类作物的4~5倍。

大豆蛋白质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

大豆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牛奶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十分近似,除含甲硫氨酸较低外,其余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质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是最接近人体的氨基酸组成,所以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

因此,研究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及措施,促进蛋白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生产水平,对人类蛋白质的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1.1 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品种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以加性效应为主的数量性状,但是有的组合也表现为高蛋白或低蛋白为显性性状遗传[1]。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估值也不完全相同。

徐鹏等[2]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利用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以2004年和2005年的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利用分离分析法分析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规律,2年的分析结果表现基本一致,蛋白质的遗传表现为多基因遗传,遗传率分别为79.65%和85.7%。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102110009)通信作者:徐淑霞1.2 创造有利于大豆蛋白质积累的环境因子 外界的环境因子比较复杂,很难进行控制,对大豆的蛋白质合成影响也很难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技服务,2012,29( 2) : 143 - 144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胡先祥
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含量的主要栽培措施
马巍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从播期、密度肥料和微肥方面论述了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今 后大豆品种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高蛋白质含量; 栽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2 - 143 - 02
在进行提高栽培种蛋白质含量的育种中,不仅要选用蛋 白质含量较高的材料作母本,要尽可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 的作父本,即以高 × 高的组配方式。即在进行提高大豆籽粒 蛋白质含量杂交育种时,应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做亲 本,同时还要考虑到母本对提高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的作
作者简介 马巍( 1984 - ) ,男,吉林公主岭人,研究实习员,从事大豆 遗传育种研究。
大豆的蛋白质品质,主要与含硫氨基酸量有关,特别是 蛋氨酸、色氨酸与胱氨酸的含量。由于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 含量已较高,因此在提高大豆蛋白质的品质时,常常不大考 虑到赖氨酸 的 提 高,而 特 别 强 调 蛋 氨 酸、胱 氨 酸、色 氨 酸 的 提高。 1. 1 利用高蛋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主推栽培品种杂交,以 提高当地大豆品种的蛋白含量 野生豆( Glycine sojaSieb. et Zucc. ) 中蕴藏着许多优异的蛋白质和油脂基因,是宝贵的 种质资源。为改良栽培大豆,拓宽大豆育种的遗传基础,国 内外相继开展了野生大豆资源利用的研究,以期把野生大豆 的高蛋白多花多荚及特殊的抗逆性等基因转育栽培大豆中, 以提高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他性状。截至目前,许多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拓宽大豆育 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培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可行的。
收稿日期 2012-02-06
用,应尽可能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作 母本。 2 利用栽培措施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 2. 1 播期 关于播期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哟很多报道,但 结论不一。丁振麟[1]研究结果表明,播种越早,大豆籽粒的 蛋白质含量越高。王志新等[2]在 2003 年研究环境因素对大 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认为,播期对脂肪、蛋脂总量、产量的 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陈维元等[3]认为,适期播种有利于提质 增产。陈锦坤等[4]认为,迟播对南方高蛋白大豆产量有一定 的影响,调节效应不显著,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的调 节效应。于凤瑶等[5]对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的高蛋白大豆 品种黑农 48、黑农 43 和东农 42 的播期进行了检测,大豆蛋 白质含量随播期的推迟逐渐升高,在某一播期达到最高峰值 后下降,不同品种的最高峰值出现的播期不同。冯丽娟等[6] 研究认为,除丝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受品种因素影响 较大外,其他 14 种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均受播期影响较大, 说明在各种氨基酸的积累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播期的影响 尤为重要,即光、温、水等自然生态条件对氨基酸的形成和积 累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种氨基酸含量 呈下降趋势。因此,提高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除选择高含硫 氨基酸的大豆品种外,可适当地推迟播期。时早播对提高高 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有利的。 2. 2 密度 大豆因品种不同,栽培密度也有差异,从而自励 的蛋白质含量也会有差异。宁海龙等[7]认为,密度对蛋白质 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总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朱红 德等[8]认为,在 29. 85 万 ~ 37. 31 万株 / hm2 的密度范围内, 高蛋白大豆的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蛋脂总量最 高。宁海龙 等[9] 研 究 认 为,蛋 白 质 含 量 在 密 度 达 12. 25 万株 / hm2 时最高,而在密度高于 12. 25 万株 / hm2 时,蛋白质 含量随栽培密度增加而降低。 2. 3 NPK 肥 合理的氮磷钾营养水平及其配比,能够协调 土壤营养供应,促进大豆对养分的吸收和根瘤固氮,从而有 利于大豆品质的改善。施用氮肥对大豆籽实的氨基酸与必 需氨基酸含量亦有明显影响。氮肥对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 的效应因氮 肥 类 型、施 用 量、施 用 时 期、施 用 方 式 等 不 同 而 异。孙聪姝等[10]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蛋白质积累的
Environmental Effect on Improving Protein Content of High Protein Soybean MA Wei ( Ceter of Soybean Research,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Jilin 130021) Abstract Since protein content was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large,we can change sowing date,indensity and fertilizer to improve protein content of high protein soybean,and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ure soybean field management. Key words Soybean; High protein content; Cultivating
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40% ,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 蛋白来源,同时还可作牲畜饲料及食品和轻工业原料。在 21 世纪人们面临蛋白资源短缺的全球性严重问题,所以提高大 豆品种蛋白质含量、积极改善大豆品质、提高营养价值具有 重要意义,因此蛋白质含量成为衡量大豆品质好坏的一个重 要指标。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 白质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了,大力发展投资少、成本低、性能好 的高蛋白大豆产品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积极开展大豆高蛋 白育种与栽培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在一定的基因型条件下, 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可以使品种的优良特性得到最大的发 挥。因此,在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研究其高产高效的配套 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1 利用育种手段培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