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张明Z a i p e i j i s h u 大豆既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豆制品的主要来源。

克东县一直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地,提高大豆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大豆的品质。

黑龙江省克东县是大豆的主要产区,克东县位于第四积温带,平均积分2100至2300℃之间。

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提高大豆产量是重中之重,下面一同研究一下大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一、如何选择优质大豆品种根据克东县当地的生育天数及生态类型,选择品质优良,高产,抗逆性稳性强的优良品种,抗病稳产是最关键的一项。

大豆种子的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0%,发芽率高于95%,含水量低于13%。

选购大豆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鲜艳有光泽的,若色泽暗淡无光泽为劣质大豆。

(2)看大豆颗粒是否饱满,整齐均匀,有无破瓣,有无缺损,有无虫害,有无霉变,大小不一,颗粒瘪瘦,不完整,有虫蛀情况不要选购。

(3)选购大豆时用牙轻咬,声音清脆,说明大豆干燥,若声音不脆的,则大豆有潮湿情况,不易选择购买。

(4)有酸味或发霉的味道则质量较差,不易选择购买。

适合克东县种植的品种有北豆14号成熟期116天,北豆20号成熟期114天,北豆28号成熟期117天,北豆32号成熟期114天。

二、选地块选茬口,合理轮作是关键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

选茬口:克东县种植玉米大豆多年,重迎茬产量会明显下降,最好不要选择大豆茬,玉米茬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要合理轮作,同时还要进行土壤治理,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大豆高产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

三、秋季深松整地、提升品质提高产量克东县属于寒带地区,提高大豆产量必须要秋季深松整地。

首先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要达到25-30cm ,要做到翻笼均匀,深度一致,耕地时放入适量的氮肥和磷肥能有效提高产量。

四、适时播种及合理施肥由于克东县气候原因,大豆应选择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播种为宜,播种时间可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3种植技术

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3种植技术

2015年第11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3种植技术冯红伟(黑龙江省嫩江县种子管理站,黑龙江嫩江161499)[中图分类号]S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1-0173-01黑河43号是嫩江县主栽大豆品种之一,本文仅就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3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1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大豆品种黑河43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原代号黑交00-1152,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07011。

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75厘米左右,无分枝,花紫色,尖叶,茸毛灰色,成熟时荚也呈灰色。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

蛋白质含量41.84%,脂肪含量18.98%。

中抗灰斑病。

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

2选茬与整地2.1选茬种植黑河43号大豆要尽量避免重迎茬,最好与小麦、玉米等其它非豆科作物实行轮作期3-5年。

种植地块要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高。

2.2耕翻整地麦茬要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伏翻整地,玉米茬要进行秋翻整地,深度25厘米。

翻后要及时进行耙耢作业,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垄作地块要起好垄。

3施肥化肥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值进行科学配方施用。

一般中等肥力地块采取垄三栽培时每亩施用尿素3公斤左右,磷酸二铵9公斤左右,氯化钾4公斤左右。

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时,施肥量要比垄三栽培增加10-15%。

在大豆初荚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1-0.13公斤,促进大豆鼓粒,有很好的增产作用。

4种子处理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剔除瘪粒、病斑粒、虫食粒、小粒及杂质等。

种子净度要达到98%以上,种子发芽率85%以上。

种子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为预防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的发生,选用35%的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60-80进行拌种,拌种后的种子要等阴干后再播种。

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1

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1

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汤海峰顾大勇(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介绍了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技术、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

关键词: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

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13013。

2010~2011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9.5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5.1%。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5kg,比中豆8号增产4.4%。

夏大豆新品种中豆43适宜在湖北、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夏播种植。

1 特征特性中豆43为普通型早中熟夏大豆品种,长江流域夏播生育期平均100d,比对照中豆8号早6d。

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65.4cm,底荚高度16.1cm,主茎13.4节,有效分枝3.2个,单株有效荚数43.3个,单株粒数89.3粒,单株粒重19.3g,百粒重22.6g。

椭圆叶,白花、灰毛。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泽,种脐褐色。

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3.73%,粗脂肪含量19.75%。

2 中豆43高产栽培技术2.1 选地与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

大豆对茬口要求十分严格。

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

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为宜。

前茬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如高粱、玉米等。

2.2播种与定苗2.2.1拌种拌种通常是用一些专用的药物和种子混合搅拌,来保障大豆根部养分充足及避免病虫害。

一是进行根瘤菌拌种:适用于在新开垦地、重迎茬地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二是微肥拌种:根据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可选用钼酸铵、硼砂等进行拌种。

黑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4 、 施肥 来自、黑豆 的特征特性
除施足基 肥外 , 苗高 2 0厘米 时追施壮 苗肥 , 每亩 人畜粪水 8 — 1 0担 , 或尿 素 2 - 3 公斤 。 结合第一次 中耕除草。 苗高 3 3 厘米 时
摘掉顶芽 , 以促 进多分枝 , 为增加豆荚 量打基础 。花蕾初现时 , 施

黑大豆生育期 1 3 0天左 右 , 株高 9 0厘米 , 茎粗 0 . 8 —1 厘米 ,
为 3 - 4 粒荚, 百粒重 3 5 — 3 8克。 抗病力极强 , 成熟 时青枝绿 叶。 一 般亩产 1 2 5 — 1 5 0 公斤 , 高产地块可突破 4 0 0公斤。 二、 黑豆的栽 培技术
( 一) 选 地 整 地
天内, 用 乙草胺 2 0 0克兑 水 4 0公斤进行 土壤封 闭处理 , 杀死 杂
草幼芽 。 6 、 灌水 黑大豆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 , 在开花期遇干旱要 及时灌水 , 以促 进籽粒饱满 , 增 加产 量。
7 、 病 虫 害 防治
种植黑大 豆宜选择 土壤肥力 中等 以上 的不重茬 、不 迎茬的 地块 。 黑豆忌涝喜干爽 , 土壤要肥 沃 、 疏松 、 平整 、 排灌水 方便 。 整 地细碎松软 , 起 畦宽 4 — 4 . 5尺 , 畦沟宽 0 . 8尺 , 深0 . 5尺 , 以利涝时 能排 , 旱 时能灌 。 ( 二) 选种和拌菌
大豆对养分 的需求 , 提高产量 。 5 、 中耕除草 黑大豆与普通大 豆一样 为中耕 作物 ,一般通 常中耕松土二
到三次 , 及时 间苗 、 定苗是保 证均苗壮苗 的有 效措 施。播种 后三
株呈扇形 , 花 多荚 密 , 单株有效荚 1 5 0 — 1 6 0个 , 最多达 3 0 0个 ; 多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黑河43号大豆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一种高产、抗旱、抗倒伏的大豆品种,其优良的产量和适应性使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工作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就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进行详细介绍。

一、黑河43号大豆品种的介绍黑河43号大豆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作物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联合研究培育的一种高产、抗旱、抗倒伏的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生长期中矮,具有株型整齐,叶色深绿,耐湿润、耐寒旱、耐倒伏、抗倒伏等优点,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盛,结荚节点多,结荚率高,种粒饱满,产量高。

黑河43号大豆主要生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等东北地区,其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抗倒伏能力和高产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近年来,黑河43号大豆品种逐渐向西部地区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对于黑河43号大豆品种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对于黑河43号大豆品种的认定工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地方农业部门积极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进行田间试验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以确保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观察,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研部门的认可,确定了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该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产量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部门还积极推动黑河43号大豆品种的认定工作向更广泛的农民推广,通过组织示范种植、宣传推介和试种示范等活动,向广大农民普及黑河43号大豆品种的种植技术,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这为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农业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该品种不仅在生长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上表现出色,在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

黑河43号大豆品种简介

黑河43号大豆品种简介

黑河43号大豆品种简介黑河43号大豆是一种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

它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域内广泛种植,因此得名。

黑河43号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黑河43号大豆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110天左右即可成熟。

这使得它适应性强,能够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同时,黑河43号大豆对光照要求不高,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包括沙质土壤和黏土。

黑河43号大豆的植株生长势旺盛,株高适中,枝叶茂密。

它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从而保证了较高的产量。

同时,黑河43号大豆的抗倒伏能力强,能够在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黑河43号大豆的产量较高,一般可达到每亩500-600公斤。

而且,它的种子较大,颜色饱满,蛋白质含量高。

这使得黑河43号大豆在市场上有很好的竞争力,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高产之外,黑河43号大豆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它能够耐寒、耐旱、耐涝、抗病虫害。

这使得它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并成为农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

黑河43号大豆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适合普通农户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黑河43号大豆的播种期在4月底至5月初,收获期在8月中旬至9月初。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高产量。

总之,黑河43号大豆是一种优良的大豆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

它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并受到农民们的喜爱。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黑河43号大豆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为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利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了高蛋白品种黑农43,该品种植株高大繁茂,秆强、无限结荚习性,有分枝,三粒荚多,尖叶、紫花,茸毛为棕色,荚熟褐色,粒大,脐浅黄色,百粒重24g左右,蛋白质含量45.69%(变幅44.5%~48.0%),脂肪含量18.59%,蛋脂总和64.28%;生育日数116d,中抗灰斑病,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种植,为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优质品种。

该品种是实施农业部“跨越计划”的高蛋白品种,现将新品种的特点及生产技术规范介绍如下:(1)黑农43蛋白质的积累特点,高蛋白大豆黑农43在开花后第15d蛋白质含量已达到41.95%,脂肪含量为20.07%;开花后第35d蛋白质含量增加较快,达43.52%,脂肪含量不变;开花后第40d蛋白质含量增加到43.94%;成熟时蛋白质含量为45.78%。

由此可以看出,黑农43蛋白质积累的时间较长,这一时期的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土壤肥力都影响其蛋白质的形成,而脂肪形成的时间较短,一般在开花后的15d内就已基本完成。

(2)黑农43蛋白质积累与叶片中总糖和还原糖间的关系,开花、结荚期间大豆叶片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没有变化,鼓粒期大豆叶片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蛋白质迅速积累,肥料处理间有差异,相关性分析看到:黑农43的蛋白质含量与鼓粒期叶片中总糖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与还原糖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51。

黑农43脂肪含量与鼓粒期叶片总糖含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与还原糖含量也成不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5,当叶片中总糖含量还到7%,还原糖达到4.9%时,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含量才能达到44%以上。

(3)环境对高蛋白品种黑农43蛋白质积累的影响,施用硼钼种衣剂和施用“肥力高”,黑农43蛋白质含量可达到44.88%~45.36%;在结荚期叶喷尿素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采用穴播(行距70cm,株距15~18cm,每穴3~4株)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大豆蛋白质的积累随环境中光照强度减小,遮光时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开花后23~40d期间的光照强度和遮光时数对大豆蛋白质影响较大,变化幅度为4.675%~ 2.15%。

黑河43号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黑河43号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保持相等;增大绿色覆盖面积, “大垄密”植株个体发育好,叶 面积指数上升快。大豆大垄密植 栽培技术在逊克农场已经大面积 推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大豆 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大豆大垄密 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提炼总结, 以期对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一、黑河 43 号品种特性 黑河 43 号是运用遗传学基 本原理,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 组、累加、互补创造的大豆品种 新类型。前期生长快,抑制杂草
7. 大豆病害防治。 ① 大 豆 灰 斑 病。 可 用 40% 多菌灵悬浮剂或者 500 克 / 升甲 基硫菌灵悬浮剂对水喷雾。 ②大豆菌核病。避免大豆连 作或与向日葵、油菜、杂豆、麻 类进行轮作和邻作,应与禾本科 作物如麦类、谷子、玉米等采取 3 年以上轮作,以回避菌源。发 病初期用 4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或者 50% 腐霉利(速克灵)可湿 性粉剂对水喷雾,7 ~ 10 天后再 喷一次。 8. 收 获。 当 前 大 豆 收 获 都 是采取机械联合收获,当大豆叶 片全都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要保证收获质量,割茬要低、不 留底荚,割茬高度一般为 5 ~ 6 厘米,收获损失率要小于 3%, 脱粒损失率小于 2%,破碎率小 于 5%,清洁率达 95% 以上。 164423 黑龙江省逊克农场 谭业杰
34 农家科技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良种介绍
黑河 43 号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 豆在黑龙江逊克农场的种植面积 越来越大,大豆生产达到了一定 的规模和水平。2020 年大豆生长 阶段遇连续阴雨、低温寡照天气, 农场大豆普遍产量较低,农场种 植的其他大豆品种产量最高的 3000 千克 / 公顷;而种植黑河 43 号的地块,采用配套大垄密植技 术措施,使大豆产量达到了 3321 千克 / 公顷,增产效果明显。技 术应用上,大垄密植栽培使植株 群体分布更合理,缩小行距以保 证植株分布均匀,使株行距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
2
3
4
薛凤军
5
6
黑农43高蛋白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1988年利用[(哈76-7
xha138×哈76-3)]b1和[(北83-202×长农4)]f1为亲本,,采用有性杂交育成。

. 8
原品系号为93-216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高产优质高9
蛋白大豆新品种,目前在我市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10
一、特征特性
11
1、农艺性状
12
株高103-110cm左右,紫花,尖叶,无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大,繁茂,秆强13
搞倒伏,有分枝,三粒荚多,中抗灰斑病。

子粒圆形,种皮浅黄色,有光泽,脐14
浅黄色,百粒重23-24g。

该品种生育期在我市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420-
15
2450℃,正适合我市第二积温带上限栽培种植。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16
张广才岭西麓,东经127°58′,北纬45°15′,海拔188.7米,常年平均降雨量17
在600-65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496小时左右)。

该品种抗病能力强,经黑龙江18
省农科院合江所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灰斑病、病毒病。

蛋白质含量
19
45.69%,是目前我市推广种植高蛋白品种之一。

20
2、产量潜力
200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5kg,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
21
22
11.3% ,2001年全省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绥农10增产14.6%。

在2002年黑龙江省
农业良种化工程尚志试点示范项目栽培中公顷产量为3400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
23
24
平均增产4.6%,产量可观。

2007年被我市定为推广种植高蛋白主栽品种之一。

25
二、栽培技术
26
1、种子选用及播前处理
27
播前种子要进行精选,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低于28
13%。

29
1)种子包衣
30
播种前用8%甲多种衣剂1:50包衣,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

31
2)药剂拌种
32
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以用钼酸铵拌种;土壤有33
效含量小于0.15mg/kg 时,1kg种子用0.5g钼酸铵溶于 20ml水中,喷洒在豆种34
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35
2、适时耕作,合理密植
36
大豆前茬最好是玉米。

在平播大豆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37
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 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1平方米耕层38
内直径大于5cm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伏、秋39
翻或耙茬深松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捡净根
40
茬。

从技术上耕层要求活土层深厚,上松、下实,既要通气良好,又要保水保
41
42
肥,以利于根系和根瘤的形成和发育,中南部地区无霜期长,施用肥水较多,―43
般保苗1.8万株/667平方。

温度高时,保苗可少些。

3、施肥
44
45
生产上常于播种同时施用种肥,原则上以磷为主,配合施氮。

在基肥中应以农46
家肥为主,一般用量 2t/667平方米,最好再混合施入100kg过石,以增加磷的47
成分。

追肥要结合大豆生育期具体情况施用,在大豆生长较弱时,二遍地全铲后48
趟前追施氮肥,施用尿素37-74kg/667平方米,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

大豆前期49
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施用尿素10kg,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
50
500kg水中喷施。

51
4、选择适宜播期
52
尚志市生态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这一时期土壤5cm土层内温度稳53
定在6-10℃。

54
5、田间管理
55
1)间苗:分两次进行,第1次间苗,第 2次定苗,同时除掉苗眼草,结合56
进行松土培根。

57
2)中耕:结合最后一次趟地,要培土到植株根部,以防倒伏,同时也可以58
起到抗涝作用。

3)化学除草
59
60
a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1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000--2500ml喷雾。

b 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 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1公顷用5%精禾草克
61
62
乳油900--1500ml。

63
c 防除阔叶杂草,1公顷用25%虎威、龙威、胺草醚、氟磺隆、草醚、北
64
极星等水剂1000--1500ml,或用 44%克莠灵剂2000ml。

65
4)田间灌溉
66
一般苗期需水较少,约占总需水量的20%左右,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大,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 50%以上,鼓粒期吸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

67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