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录波装置改造项目工程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规程

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规程

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规程1概述1.1 适用范围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是正常监测和故障、稳态分析的有力工具1.2 本规程编写依据和参考资料《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电气装置篇》《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部颁《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部颁《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部颁《继电保护检验规程》部颁《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20KV-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的检测要求》(DL/T663-1999)《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553-94)《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动态记录装置技术条件》(DL/T873-2004)山东山大《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说明书山东电力设计院提供的技术资料1.3 设备概况及参数1.3.1 WDGL-VI/X线路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概况1.3.1.1 应用范围WDGL-VI/X型故障录波装置是山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型故障录波装置。

WDGL-Ⅳ/X型故障录波装置与继电保护装置一样,在投入电力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应依照规程规定进行定期检验,以保证故障录波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其在所接入的电力元件发生异常、故障或扰动时,能实时准确的以数据、波形、报表等不同形式记录异常、故障或扰动全过程。

1.3.1.2 技术特点1.3.1.2.1 全嵌入式硬件结构平台:ETX(Embedded Technology Extended)嵌入式模块化CPU、32 位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分层分布式多CPU 并行技术;功能合理分散、结构紧凑、易于扩展、充分保证装置具有强大的数据吞吐及处理能力。

电磁兼容(EMC)通过严酷等级为Ⅳ级测试。

实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免风扇、低能耗的整机一体化工业级设计。

wy9故障录波装置定值操作说明

wy9故障录波装置定值操作说明

国电武仪故障录波装置定值操作说明一、查看录波器定值第一步:在录波管理软件界面,点击工具栏“提取定值”按钮。

第二步:点击工具栏“编辑定值”按钮。

录波管理单元将录波器中的配置信息和启动定值提取到录波管理单元,并打开定值编辑软件。

二、录入定值定值编辑程序主界面如下图所示,最左侧为定值设置导航按钮区,通过导航区按钮可方便查看及录入各项定值,界面中间为各定值项显示区,界面右侧可查看所有配置的模拟量通道(可直接点击工具栏“”按钮查看)。

定值软件主界面1、设备信息在定值程序最左边按钮导航区点击“设备信息”,出现下图界面:改界面可以修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默认为0。

2、记录方式在左侧按钮导航区点击“记录方式”,出现如下配置对话框:在该界面下可以设置AB段采样率,以及各采样段的时间。

3、模拟量通道参数及启动量配置3.1 “电压通道”配置出厂时,电压通道号已分配好,通道名称依次定义为“第一组电压通道”、“第二组电压通道”……(通道名称可修改),电压等级定义为220kV,PT变比定义为1200(表示1200:1),所有启动量定义为不判,如下图所示。

现场应根据定值整定通知书重新定义通道名称、电压等级、CT变比和启动值。

图3.1.1 电压通道参数初始配置图3.1.2 电压通道启动量初始配置编辑方法: 点击定值软件左侧导航区“电压通道”按钮,然后点击中间信息区的“参数”标签,显示如图3.1.1所示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可修改电压通道名称、各相通道号以及电压等级。

点击“启动量”标签可编辑电压通道的各项启动信息如图3.1.2所示,各项参数初始值为不判。

3.2电流通道组配置出厂时,电流通道号已分配好,通道名称,依次定义为“第一组电流通道”、“第二组电流通道”……(通道名称可修改),关联母线定义为1、CT变比定义为600、CT二次额定电流定义为5A,所有启动量定义为不判,如下图所示。

现场应根据定值整定通知书重新定义通道名称、关联母线(运行时对应的母线)、CT变比、CT二次额定电流。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程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程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程为规范华能宁武东马坊风电场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管理,规定了华能宁武东马坊风电场故障录波装置的设备参数、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的监视等。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华能宁武东马坊风电场故障录波装置系统运行工作使用。

下列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规程:公司经理、主管副经理、生产部经理(场长)、生产部副经理(副场长)、技术专工、安全专工、运维值长、运维副值长、运维值班员。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山西省电网调度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00-913 设备概况本场选用南京银山电子公司生产的YS-88型故障录波装置一、装置介绍1、录波器柜硬件主要有:1.1 9U前置机1.2 4U工控机1.3 9U显示器1.4 1U键盘和鼠标1.5 4U打印机1.6 远传MODEM卡1.7 1U GPS时钟通讯接口1.8 电源开关1DK、2DK、3DK1.9 11U面板1.10 6U 面板2、 LBD-MGR1000微机故障录波器2.1 后台机:配置监视和分析软件,正常是监视后抬软件运行,并同前置机进行通讯。

完成装置的运行、调试管理、定值整定、录波数据的存储,故障报告的形成和打印。

配有远传网卡,完成数据的远传。

还配有GPS时钟通讯接口,可实现全网统一时钟。

2.2 前置机:由3块CPU板组成,可接入48路模拟量信号、96路开关量信号,每块CPU板可接入16路模拟量信号、32路开关量信号;CPU板由16位微处理器、16000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掉电保持电路、SRAM、12位串行A/D、光隔电路、开关量转换及保护电路组成。

2.3 工控机的前面板设有装置的状态指示灯和按键:“电源”指示灯–亮表示计算机电源开;熄灭表示电源关。

故障录波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故障录波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故障录波装置通用技术规范故障录波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

6.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故障录波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445)1总则 (447)1.1引言 (447)1.2供方职责 (447)2技术规范要求 (447)2.1使用环境条件 (447)2.2故障录波装置额定参数 (447)2.3装置功率消耗 (448)2.4故障录波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448)2.5故障录波装置具体的技术要求 (449)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451)3试验 (451)3.1工厂试验 (451)3.2现场试验 (451)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51)4.1技术文件 (451)4.2设计联络会议 (452)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453)4.4质量保证 (453)4.5项目管理 (453)4.6现场服务 (453)4.7售后服务 (453)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53)1总则1.1引言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定办法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定办法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定办法1. 引言故障录波装置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大数据存储、精准录波、远程监控等功能特点。

为了保证故障录波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录波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本文就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规定办法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2. 操作流程2.1. 故障录波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故障录波装置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录波点: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故障录波装置,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及标定工作是否已完成。

2.连接电缆:对于移动录波装置,需要事先连接好电缆,以选择合适的测量距离。

3.检查数据存储器状态:需要检查数据存储器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录波。

4.开启监控界面:启动故障录波装置的控制界面,并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参数是否设置准确。

5.运行故障录波装置: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正式运行故障录波装置,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2.2. 故障录波装置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故障录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合理安排录波时间: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录波时间,使得录波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确保故障录波装置的稳定:要保证故障录波装置正常的工作状态,不能因为设备本身的问题而影响录波数据的采集。

3.监控故障录波装置状态:需要随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处理。

4.及时上传录波数据:在故障录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上传录波数据,以减少数据丢失的情况。

2.3. 故障录波装置使用后的操作在故障录波装置使用后,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备份录波数据:将录波数据进行备份,以便日后进行故障分析或参考。

2.关闭故障录波装置:一定要注意关闭装置电源,以防止过度消耗电源资源。

3.清理现场:应该及时清理现场,以保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3. 监控机制为了保证故障录波装置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状态监控:包括设备电源状态、设备连接状态、数据传输状态等。

PCS-996_故障录波装置_说明书_国内中文_国内标准版_R1.04_(ZL_GZLB5118.1404)

PCS-996_故障录波装置_说明书_国内中文_国内标准版_R1.04_(ZL_GZLB5118.1404)
警告!
为增强或修改现有功能,装置的软硬件均可能升级,请确认此版本使用手册和您购买的产品相兼容。
警告!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这些装置的某些部件可能带有高压。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只有具备资质的合格专业工作人员才允许对装置或在装置临近工作。工作人员需熟知本手册中所提到的注意事项和工作流程,以及安全规定。
工作温度范围-20℃ຫໍສະໝຸດ +55℃贮存温度范围
-40℃~+70℃
运输温度范围
-40°C~+70°C
相对湿度
5%~95%,设备内部不凝露,不结冰
2
2
波特率
4.8kbit/s、9.6kbit/s、19.2kbit/s、38.4kbit/s、57.6kbit/s、115.2kbit/s
通信规约
DL/T 667-1999(idtIEC 60870-5-103:1997)
250Vdc
开触点耐压
1000V RMS,1分钟
连续载流能力
5A@380Vac
5A@250Vdc
冲击过流能力
6A@3s
15A@0.5s
30A@0.2s
动作时间
<8ms
返回时间
<5ms
断弧能力(L/R=40ms)
0.6A@48Vdc
0.2A@110Vdc
0.1A@220Vdc
2
输入
准确度
交流额定电压(Un= V)
连接电缆
仔细处理连接的电缆避免施加过大的外力。
版权声明
版本: R1.04
P/N: ZL_GZLB5118.1404
Copyright © 2013NR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DGL-VI_A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说明书

WDGL-VI_A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说明书
[V2014.8]版
WDGL-VI/A 微机电力பைடு நூலகம்障录波监测装置 用户手册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Contents
1 技术特点.................................................................................................................................................................... 3 2 技术指标.................................................................................................................................................................... 5 3 技术原理.................................................................................................................................................................... 7
3.2 记录方式.............................................................................................................................................................8 3.3 故障分析报告......................................................................................................................................................9 3.4 输出方式..............................................................................................................................................................9 4 装置面板说明.......................................................................................................................................................... 10 4.1 装置前面板说明.............................................................................................................................................. 10 4.2 装置后面板说明.............................................................................................................................................. 11 5 软件主界面及装置管理.......................................................................................................................................... 14 5.1 软件主界面说明.............................................................................................................................................. 14 5.2 装置管理...........................................................................................................................................................15 6 参数设置.................................................................................................................................................................. 16 6.1 菜单说明...........................................................................................................................................................16 6.2 系统配置...........................................................................................................................................................17 6.3 录波参数设置.................................................................................................................................................. 18

WY9故障录波器说明书

WY9故障录波器说明书
WY9系列录波柜,除柜体外,包括以下部件:
变换器组件
录波装置,包括内置的录波管理单元
与录波管理单元配套的打印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围部件
出厂时,打印机、键盘、鼠标包装在附件箱内,其他功能部件,均被安装在合同规定的标准屏技术协议的要求配置,一般在现场安装,设备出厂时预留安装位置。
附录A录波管理软件()功能说明34
软件界面34
功能菜单说明35
工具栏35
消息窗口右键菜单35
本机文件列表页面右键菜单36
本地文件列表以及从原始数据转换录波文件的说明36
附录B定值软件使用说明37
定值软件介绍37
现场录入定值的一般步骤38
有关问题的说明39
附录C设备投运前的试验40
重要提示40
试验仪器40
录波单元插件(ARM)逻辑框图如图所示。
图录波单元插件(ARM)逻辑框图
每个录波单元插件(ARM),最多可记录处理96路模拟量和256路开关量。两块录波单元插件并行处理,相互独立;
每个录波单元插件(ARM)通过RJ45接口与录波管理单元通信。
采样过程
录波单元插件(ARM)的采样过程如图所示。
录波单元插件(ARM)采样回路,每8路模拟通道对应一个A/D转换器,A/D内部自带采样保持,A/D输出的数字信号,经CPLD预处理后,经过光电隔离,自动地传送到ARM内数据缓存。
图 逻辑框图
1.4.2录波单元插件(ARM)
录波单元插件是装置的核心处理单元,装置最多可配置两块录波单元插件,实现不同原理的双重化录波。两块录波单元插件硬件完全相同,软件可按不同原理配置,其中,一个为有启动元件的暂态录波(ARM1),另一个为无启动元件的稳态录波(ARM2)。用户选用时,可选择一个或两个录波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故障录波装置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收口)
项目名称:110kV变故障录波装置改造
项目单位:
编制单位:
二零一四年八月
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目录
1.工程概述 (5)
1.1编制依据 (5)
1.2工程现状 (5)
2.项目必要性 (6)
2.1安全性分析 (6)
2.2效能与成本分析 (6)
2.3 政策适应性分析 (6)
2.4结论 (7)
2.5项目预期目标、依据及经济技术原则 (7)
2.6可研范围和规模 (8)
3.项目技术方案 (8)
3.1故障录波 (8)
4.项目拟拆除设备 (9)
5.主要设备材料清表 (9)
5.1编制说明 (9)
5.2主要设备材料表 (9)
6.工程实施计划 (10)
6.1外部环境落实条件 (10)
6.2施工过渡措施 (10)
6.3工程实施计划安排 (10)
7.投资估算 (11)
7.1概述 (11)
7.2编制原则和依据 (11)
7.3投资估算 (11)
8. 附件 (11)
8.1附件一:主要拟拆除设备再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8.2附件二:拟拆除设备清单 (12)
8.3附件三:估算书 (12)
1.工程概述
1.1编制依据
1.1.1 DL/T 5218《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1.1.2 DL/T 5352《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1.1.3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版
1.1.4《青海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1.1.5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1.1.6 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1.7 GB/T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1.1.8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1.1.9现场收集的资料。

1.2工程现状
1.2.1变电站规模
110kV 变电站于2010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变电站位于县镇。

目前,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为三级:110kV/35kV/10kV。

主变容量为2×20000KVA,110Kv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2回;35kV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2回;10kV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10回。

1.2.2变电站设备概况
110kV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为南自科技NS202,其故障录波装置投运于2010年,装置运行状态较差,故障频发。

此产品为南自科技公司产品,现此公司已与国电南自合并。

目前国电南自公司无以前南自科技公司生产技术人员及装置备品备件,当故障录波装置发生故障时无法得到厂家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及备品更换。

2.项目必要性
2.1安全性分析
故障录波装置管理单元与录波单元通讯无法连接,联机失败,从录波装置管理单元界面无法查看录波文件,联系厂家已更换了共4块插件依然无法消除装置异常,经厂家研发人员分析是装置后台程序运行不起来导致,要更换CPU主板。

CPU主板更换后不到半年又出现同样的问题,目前生产厂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2.2效能与成本分析
110kV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不稳定稳定,线路发生故障时不能正确录波,不能完成故障分析及故障点的检测。

2.3 政策适应性分析
根据《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2009年版》、《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方法》、《输变电巡检系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及变电站
运行现况,对110kV变电站进行故障录波装置进行更换。

2.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故障录波装置正常运行及录波完好率达百分百,需对110kV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故障录波进行更换。

2.5项目预期目标、依据及经济技术原则
2.5.1项目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改造后,改变了110kV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稳定性,线路发生故障时能正确录波,可以更好地便于故障分析及故障点的检测。

2.5.2项目依据
(1)可研委托任务书及合同;
(2)国家电网企业标准《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DW 270-2009;
(3)《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
(4)《关于印发110(35)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补充要求的通知》青电发展[2010]1078号2010-12-3;
(5)《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
(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7)现场收集的资料。

2.6可研范围和规模
2.6.1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部分设计;
2.6.2工程投资估算编制。

3.项目技术方案
3.1故障录波
3.1.1更换故障录波屏1面,含故障录波装置1套。

新上屏按照原屏位布置。

对于录波装置的配置应按如下考虑:
(1).便于分析事故;
(2).便于寻找故障点;
(3).便于了解系统运行情况;
(4).便于监视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故障录波器录取量的选择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线路零序电流必录;
(2).录取波形应能明确地看出故障类型、相别、故障电流、电压值及变化规律、跳合闸的时间等;
(3).录波量力求完整,如对110KV及以上线路三相电流应当录全;
(4).在可能发生振荡的线路上,可录一相功率量;
(5).对于装有高频保护的线路,应录高频讯号;
(6).当需录记忆量时,可录一组相电流及一组相电压。

零序电流一般可录稳态值,不必经延迟。

4.项目拟拆除设备
110kV变电站拆除原有故障录波屏1面。

5.主要设备材料清表
5.1编制说明
本材料清册更换故障录波屏组成。

5.2主要设备材料表
6.工程实施计划
6.1外部环境落实条件
6.1.1安全措施方面:施工时应符合国家电网制定电力生产安全规程,做好各种安全措施;
6.1.2工作环境方面: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场地垃圾,做好环保措施,施工器材及物品进行定置摆放;
6.1.3工人技术技能方面: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岗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6.1.4设备材料的安置保卫方面:施工前要制定设备材料的保卫工作制度,安排及委托专人看管设备器械材料;
6.2施工过渡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停电,施工前提前做好停电方案及时间,上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期间做好预防措施,尽量使设备场地及站外环境不受影响。

6.3工程实施计划安排
本工程为技改工程,先对原有故障录波屏拆除,再进行新设备的安装,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7.投资估算
7.1概述
110kV 变电站位于县镇,交通便利。

本次对110kV 变电站进行故障录波装置改造。

7.2编制原则和依据
7.2.1《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试行)》进行项目划分和编制;
7.2.2工程取费按照Ⅴ类取费;
7.2.3人工调整、材机调整执行青电基建(2013)755号文;
7.2.4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预算定额第一册电气工程
7.2.5设备价格咨询厂家及参考近期设备招标价,所有设备均由厂家负责运货到现场只计取设备装卸费;
7.2.6装置性材料价格参考最新大修技改项目预算标准。

7.3投资估算
详见估算书。

8.附件
8.1附件一:主要拟拆除设备再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8.2附件二:拟拆除设备清单
8.3附件三:估算书
附件一
主要拟拆除设备再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故障录波装置管理单元与录波单元通讯无法连接,联机失败,从录波装置管理单元界面无法查看录波文件,联系厂家已更换了共4块插件依然无法消除装置异常,经厂家研发人员分析是装置后台程序运行不起来导致,要更换CPU主板。

CPU主板更换后不到半年又出现同样的问题,目前生产厂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经常处于瘫痪状态。

本次改造对以上二次设备进行更换,由于设备运行中经常出现以上问题,故拆除后不再进行使用。

附件二拟拆除设备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