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诊疗新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教程:NSE棘突球囊

冠状动脉教程:NSE棘突球囊

冠状动脉教程:NSE棘突球囊介绍本文档将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球囊——NSE棘突球囊。

该球囊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工具,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

球囊的特点NSE棘突球囊是一种可扩张的球囊,通常由高强度聚酯材料制成。

它具有以下特点:- 球囊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病变情况。

- 球囊表面光滑,能够减少与血管内膜的摩擦,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

- 球囊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在扩张后自动回缩,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使用步骤以下是使用NSE棘突球囊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般步骤:1. 麻醉和消毒: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在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消毒。

2. 引导导丝:通过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一根导丝,将导丝引导到需要治疗的冠状动脉位置。

3. 插入导丝鞘:在导丝的位置上插入导丝鞘,以便将球囊引入血管内。

4. 放置球囊:将预先充气的NSE棘突球囊通过导丝鞘插入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

5. 扩张球囊:通过注入液体介质,扩张球囊直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6. 收缩球囊:将球囊中的液体介质抽出,使球囊收缩并退出冠状动脉。

7. 检查治疗效果:使用适当的影像学技术来评估治疗效果,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注意事项在使用NSE棘突球囊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必须熟练掌握球囊的使用技巧,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需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医疗机构的规范操作,确保操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 在球囊扩张时,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在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护理和药物治疗。

结论NSE棘突球囊是一种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广泛使用的工具。

通过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并遵循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研究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研究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研究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冠脉介入领域的新项目和新技术研究。

冠脉介入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手段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冠脉介入领域的新项目和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新项目1. XXX 项目- 描述:XXX 项目是一项基于冠脉介入技术的新项目,旨在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特点:该项目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并进行精确的治疗。

- 应用:该项目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YYY 项目- 描述:YYY 项目是一项利用冠脉介入技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新项目。

- 特点:该项目采用了微创手术技术,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 应用:该项目在一些高风险患者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技术研究1. ZZZ 技术- 描述:ZZZ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冠脉介入技术,通过特殊的导管和器械,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血管重建和病变修复。

- 特点:该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

- 研究进展: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初步结果显示其在冠脉介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2. AAA 技术- 描述:AAA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 特点:该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支架,可以在保持血管通畅的同时,缓释药物以预防再狭窄。

- 研究进展:目前,AAA 技术已经在多个临床研究中得到应用,初步结果显示其在预防再狭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冠脉介入领域的新项目和新技术的研究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这些项目和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还有更多研究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究,冠脉介入领域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精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冠脉介入新项目中的新技术,以帮助读者了解该项目的重要性和相关信息。

背景冠脉介入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冠脉介入技术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新技术概述以下是该项目中引入的新技术的简要介绍:1. 冠脉支架技术:冠脉支架是一种用于扩张狭窄冠脉血管并保持通畅的小型金属网状装置。

新的冠脉支架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好的弹性和生物相容性。

2. 药物洗脱支架技术:药物洗脱支架是一种在冠脉血管内放置释放药物的支架。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再狭窄的风险,减少再手术的需求。

新的药物洗脱支架技术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3. 冠脉成形术导管技术:冠脉成形术导管是用于引导手术器械进行冠脉介入的管状装置。

新的导管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好的导航性能和操作性。

4. 冠脉造影技术:冠脉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冠脉血管情况的技术。

新的冠脉造影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成像设备和造影剂,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

目标和优势该项目引入新技术的目标和优势如下:1. 改善治疗效果:新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

2. 提高手术安全性:新技术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3. 提升患者体验:新技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恢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4. 推动医疗进步:引入新技术可以推动冠脉介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注意事项在引入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培训和更新知识:医疗团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医疗团队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3. 持续监测和评估效果:引入新技术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冠脉介入新项目中的新技术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及其应用

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及其应用

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及其应用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中风、心房颤动等。

这些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重要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和设备逐渐应用于日常诊疗中。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及其应用,以供参考。

1. 最新的心脏成像技术心脏成像技术是心血管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最新的心脏成像技术是CT血管造影,它主要适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疾病等。

CT血管造影与传统的冠脉造影技术不同,它不需要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心脏,而是通过X射线扫描图像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辐射量也较低。

2. 动脉硬化病变微创治疗技术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是由于高胆固醇、高血压等因素导致动脉内膜受损引起的。

目前,微创治疗成为动脉硬化病变治疗中的主流。

其中的一种技术是支架植入,它通常通过导管将支架送达到受损的动脉处,使动脉重新打开,恢复正常的血流。

3. 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技术心脏瓣膜疾病分为狭窄和反流两种,一旦出现症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心脏瓣膜手术需要使用心肺机进行停跳,手术风险较高。

但是,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可以通过经导管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

这种技术较传统技术的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低。

4. 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过快或过慢等症状。

这种情况在现代医学中通常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消融治疗来纠正。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电刺激使心脏跳动有规律,缓解症状;心脏消融则是在心脏内部采用高频射频电流,破坏心律失常细胞并改善症状的快速治疗方法。

5. 心肌梗塞急救技术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危险的一种病情。

如果处理不及时,患者会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最近一种新的心肌梗塞急救技术是介入治疗,它采用导管技术在患者心脏病变的血管内进行治疗,这种技术可以迅速将血栓清除,使血液重新流动。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过去,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冠脉搭桥手术。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心脏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一、介入治疗的概念和分类心脏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技术将介入器械引入心脏血管系统,用于治疗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方法。

根据介入操作的目标和方式,介入治疗可以分为冠脉介入治疗和心脏结构介入治疗两大类。

1. 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是对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进行扩张和重建,以恢复血液供应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常见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脉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

2. 心脏结构介入治疗心脏结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技术对心脏疾病中的异常结构进行修复或调整,以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心脏结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二、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中。

1. 旋切刀技术旋切刀是一种能够削减冠状动脉内腔硬化的器械,可以将斑块切割成小块并抽出体外。

这项技术可以清除冠状动脉腔内的斑块,恢复动脉血流通畅,提高病变治疗成功率。

2. 药物洗脱支架技术药物洗脱支架是在普通金属支架的基础上,涂覆有释放药物的聚合物,通过药物的缓慢释放来抑制血管重塑和再狭窄。

这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支架再狭窄的风险,减少再次扩张手术的需求。

3. 三维造影技术三维造影技术是一种利用X线影像系统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冠状动脉进行全景观察和三维重建的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4. 新型药物治疗除了介入手术技术的创新,新型药物的研发也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的应用,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再狭窄,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三、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前景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课题申报】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

【课题申报】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

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一、课题背景和意义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传统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如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依然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这些新技术包括造影剂选择和使用的优化、血管成像技术的改进、导管和支架的创新等。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质量和效果,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当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主要研究内容1. 造影剂选择和使用的优化:在冠脉介入治疗中,造影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药物,用于血管成像和病变评估。

传统的造影剂使用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成像效果,但也存在一系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因此,研究新型造影剂,改善其副作用和并发症,是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2. 血管成像技术的改进:血管成像技术是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近年来,一系列新的血管成像技术不断涌现,如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这些新技术在血管成像的分辨率、清晰度和灵敏度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暴露。

3. 导管和支架的创新:导管和支架是冠脉介入治疗中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针对导管和支架的创新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如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等。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综述和病例分析的方法,系统收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的相关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前景,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

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介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冠脉介入手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和修复,以恢复血液流通,改善心脏供血。

然而,传统的冠脉介入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

2. 新项目介绍为了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我们计划引入一种新的冠脉介入项目和技术。

该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冠脉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3. 技术特点新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利用最新的影像技术,提供更清晰的冠状动脉图像,有助于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程度;- 引入新型导管和器械,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控制性,减少手术风险;- 结合微创技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 提供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治疗。

4. 项目优势新项目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加快康复过程;- 提供更精确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医院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5. 风险与挑战引入新项目和技术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和培训医护人员;- 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6. 推进计划为了顺利推进新项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成立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监督;- 寻求合作伙伴和专家的支持和意见;- 进行临床试验和数据收集,评估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新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项目推进策略。

7. 结论冠脉介入新项目新技术的引入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先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冠状动脉讲解:NSE棘状球囊

冠状动脉讲解:NSE棘状球囊

冠状动脉讲解:NSE棘状球囊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NSE棘状球囊。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操作,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等心血管疾病。

NSE棘状球囊的作用与原理
1.NSE棘状球囊是一种特殊的球囊导管,常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

2.其作用是通过充气和放气调节球囊的大小,从而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改善血液流动。

3.球囊导管通过血管内插入,将球囊导管导向狭窄部位,然后充气球囊,使其膨胀,进而扩张狭窄部位。

NSE棘状球囊的优势
1.NSE棘状球囊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和扩张能力,适用于狭窄程度较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2.球囊导管的设计使其能够准确导向狭窄部位,并通过充气使其膨胀,提供可靠的扩张效果。

3.NSE棘状球囊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扩张状态,提供持久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2.NSE棘状球囊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3.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和过敏史,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
NSE棘状球囊是一种重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工具,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和扩张能力,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等心血管疾病。

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了解治疗的注意事项,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FFR
血流储备分数系统
冠脉远端压力的测量通过一根0.014" 导丝,PressureWire,距离前端3cm 处的一个小孔测得。
压力导丝
什么是FFR?
FFR= 存在狭窄病变时血管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
正常状态下时血管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
FFR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mS ax QmN ax
最大充血状态下狭窄远端压力(Pd)
检查(多普勒导丝、压力导丝等) ➢ 临界病变的意义难以判断:一般需要借助IVUS或生理检查
➢ ……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IVUS
IVUS成像原理
高频超声从血管壁反 射回来并返回系统
系统电路处理 后形成图像
IVUS准确反映冠脉血管壁组织学情况
• 图像表现 – 内膜病变 • 斑块是致密的,所以表 现为白色 – 中膜 • 由均匀的平滑肌细胞 构成,不反射超声波, 所以表现为圆型暗区 – 外膜 • 由胶原组成,反射大量 超声波,所以表现为白 色
冠脉介入诊疗新 技术的应用
冠脉评估新技术 冠脉介入诊疗新技术 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
冠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
投照角度对结果的影响
LAO+CA RAO+CR AP
冠状动脉痉挛: 弥漫痉挛误拟行PCI
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及常见误区
➢ 投照角度、注射量和速度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 冠状动脉功能状态的变化影响造影结果 ➢ 局限性狭窄往往容易漏诊 ➢ 将痉挛、肌桥等误认为病变 ➢ 对血管走形理解不够,导致误判或错判 ➢ 忽视临床表现的价值,导致错判急性与慢性闭塞病变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CS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行IVUS或冠脉生理
冠脉评估新技术 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呈橄榄 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
据 “差异切割” 原理选择性地祛
除 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 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
旋 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
29
设备和器材
➢操 纵 控 制 台 ( 主 机 ) ➢推 进 器 ➢脚 踏 控 制 板 ➢高 压 气 体 罐 ➢旋 磨 导 管 ➢旋 磨 导 丝
110psi (磅/平方英寸) ,最小 140L/min的气体罐调节装置
33
设备和器材
V. 旋磨导管
➢ 由旋磨头、导管及鞘管组成 ➢ 旋磨头与柔软的螺旋型的导管体部(驱动轴) ➢ 相连接,导管的中心腔为0.010英寸,可通过 ➢ 旋磨导丝 ➢ 导管的外部为4F(1.4mm)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外鞘管
=
最大充血状态下正常血管压力(Pa) (pa:主动脉压)
什么是FFR?
100
正常值 FFR = 1.0
100
Pa
Pd = Pa
Pd
100
存在狭窄病变FFR <1
70
Pa
Pd < Pa
Pd
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Significant
NOT significant
0
0.75 0.80
1.0
FFR < 0.75 心肌缺血 (特异度 100%)
31
设备和器材
III. 推进器
连接主机与旋磨导管 驱动和控制旋磨导管及旋磨头的
移动 ① 旋磨头控制手柄 ② 光纤转速连接缆线 ③ 压缩气体连接软管 ④ 灌注孔 ⑤ 导丝制动器
− 防止导丝的旋转和移动,在旋磨 过程中保证导丝位置固定不变
32
设备和器材
IV. 高压气体罐
➢ 压缩氮气(Nitrogen) ➢ 或压缩空气 ➢ 绝对不能用氧气 ➢ 同时应备有范围在90psi~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OCT
IVUS
OCT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OCT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OCT
OCT的分辨率可达10μm,OCT的分辨率是IVUS的10倍,可以观察到 IVUS检测不到的增厚的内膜、弹力板和脂质斑块等,还可以检测到撕裂的 内膜、腔内血栓、球囊引起夹层的深度、切割球囊的切口、组织脱垂和内 膜增生等 大量红细胞对OCT光源产生了广泛的散射,从而导致血管壁局部图像失真。 OCT的穿透力差,对某些大的斑块、大的坏死核心不能被清晰成像
IVUS病例
IVUS病例
IVUS分辨率较低,不足以识别斑块细微结构的改变 NC Sprinter
冠脉评估新技术一OCT
OCT是以红外光波代替声波 以光回声延迟时间表示测量的组织距 离和深度,光反射回声的强度表示不 同的组织结构,将光束扫描组织的光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 后显示为二维和三维图像
临界病变PCI: FFR vs IVUS
Nam CW, et al. JACC interv 2010:3:812
FFR真正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这个病变是否需要PCI。
FFR已经成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
欧洲ESC指南规定:FFR为IA级临床证据。 ESC指南建议:对于未经无创功能试验检查的病 人,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50-90%的,建议进行FF R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PCI治疗,或 者转到外科搭桥。 无论患者是单支血管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或 前降支近端病变。
是否行介入治疗?
PCI / 血运重建
最佳的药物治疗
0
0.75 0.80
1.0
加大血管扩张药物的剂量,再重新测定FFR; 结合其他的指标及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目前常用的FFR临界值为0.8
串联病变
1.00
0.95 0.70
0.95
1.00
0.70
FFR与造影对比
50-70%狭窄:仅凭造影会有35%的缺血病人被忽略治疗。 >70%狭窄:仅凭造影会有20%的没有缺血的病人被过度治疗
FFR > 0.75 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 (敏感度 88%)
“Measurement of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to asses the Functional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Pijls et 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34: 1703-1708 (1996)
30
设备和器材
I. 操纵控制台(主机)
驱动旋磨导管 监测和控制旋磨头的转速 为术者提供旋磨导管的工作状态的信息
II. 脚踏控制板
通过控制操纵器气压涡轮的启动与关闭 来控制旋磨头的旋转与停止。在脚踏板的 右侧有dynaglide开关,当dynaglide处 于启动状态时,旋磨头以50000~90000rpm 低速旋转,用于后退旋磨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