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

合集下载

人身安全电流规定在(3篇)

人身安全电流规定在(3篇)

第1篇一、引言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电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严格的人身安全电流规定,明确了人体承受电流的安全范围。

本文将从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安全电流规定、漏电保护器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电流的大小、作用时间、电流路径等因素。

以下是电流对人体影响的简要概述:1. 微小电流:人体对微小电流(1mA以下)没有感觉,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引起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等。

2. 低度危险电流:当电流达到1mA~10mA时,人体会感觉到轻微的刺痛,此时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较小。

3. 中度危险电流:当电流达到10mA~30mA时,人体会感到剧痛,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心脏停搏。

4. 高度危险电流:当电流达到30mA~100mA时,人体会立即发生严重伤害,如心脏停搏、呼吸困难、烧伤等。

5. 极度危险电流:当电流达到100mA以上时,人体将遭受极其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三、人身安全电流规定我国国家标准GB/T 13870.1-2008《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对人身安全电流进行了明确规定。

以下是主要规定:1. 人体安全电流: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接触电流不会引起伤害的电流值。

根据规定,人体安全电流不高于10mA。

2. 人体耐受电流:指在短时间内(如几秒钟),人体可以承受的电流值。

根据规定,人体耐受电流不高于30mA。

3. 人体致命电流:指足以导致人体死亡的电流值。

根据规定,人体致命电流为100mA以上。

四、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为了提高人身安全,我国规定在家庭、工业等场所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如下:1. 及时切断故障电路: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可以迅速检测到电流泄漏,并切断电源,防止电流继续对人体造成伤害。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它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

我国规定的基本安全电压为50V,即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电压都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Ⅴ,持续接触安全电压是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交流电为1mA,直流电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电为10mA,直流电50mA;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为30mA。

简单的说,电流=电压÷电阻。

在大部分平均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电阻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大致推算出了电压不高于36伏的情况下电流都是安全的。

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环境也不同,电阻也就不可能是完全不变的。

而且就算是小电流,长时间接触也是会造成伤害的。

安全电压是多少伏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直接接触带电体,而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值和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值。

在常规环境下,人体的平均电阻在1kΩ以上。

当人体处于潮湿环境,出汗、承受的电压增加以及皮肤破损时,人体的电阻值都会急剧下降。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和6V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

电气设备安全电压值的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和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选用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

例如,手提照明灯、携带式电动工具可采用42V或36V的额定工作电压;若在工作环境潮湿又狭窄的隧道和矿井内,周围又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时,应采用额定电压为24V或12V的电气设备。

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

经验证明,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0 mA,触电人可以摆脱电源,不会造成事故;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 mA时,人就有生命危险,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 mA时人体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心跳停止一般情况下,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原来通过导体的电流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一般情况下,人的双手间的电阻是1000~5000欧姆(Ω),当人的手湿润时,电阻会变为200~800Ω,因此;当人体触摸到36 V的电压时,通过人手的电流会达45~180 mA 通常情况下36v是安全电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对电流的反映: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
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

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
2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去掉角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U=IR=0.01×1200=12V。如果电压小于12V,则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人体的绝缘电阻值在800-1000欧姆,但这跟人的胖瘦、皮肤的粗细、年龄的大小、个子的高矮不一致而各异,当然也与人的体力强弱不同而不同。美国的安全电流标准工频交流是16mA,我国的电流标准是14mA。一般的情况,人体在工频交流1mA或直流5mA人体就有麻的感觉,在工频交流14mA以下能够摆脱电源,如果在交流工频电流下20-25mA直流80mA人体引起麻木或者剧痛,或呼吸困难,不能摆脱电流,时间一长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不太大。

人体的安全电流

人体的安全电流

人体的安全电流人体的安全电流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安全承受的电流强度,通常用毫安(mA)作为单位。

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电流的频率、路径、持续时间、电压和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等。

了解人体的安全电流对于电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首先,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受到电流频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体对高频电流的耐受能力要比对低频电流的耐受能力强。

这是因为高频电流对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的刺激作用较弱,所以同样强度的电流在高频下对人体的危害要比低频小。

其次,电流的路径也对人体的安全电流有影响。

当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或大脑等重要器官时,即使是很小的电流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应当尽量避免电流通过人体的重要器官。

此外,电流的持续时间也是影响人体安全电流的重要因素。

虽然人体可以承受较大的瞬时电流,但是长时间的小电流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电气工作中,应当尽量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低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另外,电压也是影响人体安全电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体对较低的电压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而对较高的电压则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因此,在电气工作中,应当尽量降低电压,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最后,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也会影响对电流的耐受能力。

例如,湿润的皮肤会降低人体对电流的阻抗,增加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应当尽量保持皮肤的干燥,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电气工作。

综上所述,了解人体的安全电流对于电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电气工作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尽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电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的安全。

不同场所通过人体安全电流

不同场所通过人体安全电流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触电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取30mA为安全电流。
高度危险场所,应取10mA为安全电流。
在空中或水中,则应取5mA为安全电流。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电流(mA) 50Hz交流电直流电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无感觉 ;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呼吸麻痹。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安全电流是怎么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电流是电荷的流动,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形式。

然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对安全电流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安全电流的定义、规定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安全电流的定义安全电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体接触电源时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最大电流值。

这个值通常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安全电流的规定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安全电流做出了规定,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安全电流值有所不同。

以下为IEC标准中部分人群的安全电流值:- 成年男性:50mA(0.05A)- 成年女性:60mA(0.06A)- 儿童及青少年:70mA(0.07A)- 老年人:50mA(0.05A)2. 我国标准我国对安全电流的规定主要参照GB/T 13870.1-2008《低压电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人体接触电源时,安全电流应不超过以下数值:- 成年男性:30mA(0.03A)- 成年女性:35mA(0.035A)- 儿童及青少年:50mA(0.05A)- 老年人:30mA(0.03A)四、安全电流的检测方法通过模拟人体接触电源的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电流进行测量。

实验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2. 计算法根据人体电阻和电源电压,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安全电流。

计算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适用于初步估算。

3. 估算法根据经验公式或标准曲线,对安全电流进行估算。

估算法简便快捷,但准确度较低。

五、安全电流的注意事项1. 避免接触带电体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带电体,尤其是裸露的电源线、插座等。

2. 使用合格的电器产品购买电器产品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3.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防止设备老化、损坏,引发安全事故。

人体可以承受的电流

人体可以承受的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流,如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

然而,人体对电流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范围的电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致命。

人体对电流的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流经人体的时间以及电流的路径。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人体对电流的耐受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不知觉、感觉、肌肉抽搐和呼吸麻痹。

在不知觉阈值以下的电流范围内,人体无法感知电流的存在。

当电流超过不知觉阈值,人体开始感觉到电流的存在,这个阈值通常是1毫安(mA)左右。

此时,人体可能会感到刺痛或者麻木,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电流进一步增大到感觉阈值以上,人体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现象。

这是因为电流刺激到人体的神经和肌肉,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控制。

在这个阈值范围内,电流的大小和流经人体的时间决定了肌肉抽搐的严重程度。

当电流达到几十毫安时,人体会出现肌肉痉挛,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或者无法控制肢体运动。

当电流进一步增大到肌肉抽搐阈值以上,人体可能会出现呼吸麻痹的现象。

这是因为电流刺激到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肌肉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个阈值范围内,电流的大小和流经人体的时间决定了呼吸麻痹的严重程度。

当电流达到几百毫安时,人体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对电流的耐受程度是有个体差异的。

一些人可能对电流更加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电流更加耐受。

此外,电流的路径也会对人体的耐受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通过手部流经人体的电流相比通过心脏流经人体的电流更容易被耐受。

人体对电流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超过一定范围的电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使用电器设备时的安全性,避免发生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人体能承受的最大毫安

⼈体能承受的最⼤毫安 ⼈体能承受的最⼤的电流是多⼤,怎么样的达到是危险之处?以下是店铺的⼩编为你收集到相关的资料。

不同⼈对⼈电流产⽣的情况是不⼀样的 体的绝缘电阻值在800-1000欧姆,但这跟⼈的胖瘦、⽪肤的粗细、年龄的⼤⼩、个⼦的⾼矮不⼀致⽽各异,当然也与⼈的体⼒强弱不同⽽不同。

美国的安全电流标准⼯频交流是16mA,我国的电流标准是14mA。

⼀般的情况,⼈体在⼯频交流1mA或直流5mA⼈体就有⿇的感觉,在⼯频交流14mA以下能够摆脱电源,如果在交流⼯频电流下20-25mA直流80mA⼈体引起⿇⽊或者剧痛,或呼吸困难,不能摆脱电流,时间⼀长可能造成⽣命危险。

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室颤动⽽有⽣命危险;⼀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V。

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体时,会产⽣⿇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体,会产⽣⿇痹、剧痛、痉挛、⾎压升⾼、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室颤动⽽有⽣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以致⼈于死地。

⼈体引起电流的因素 ⼈体电阻主要是⽪肤电阻,表⽪0.05~0.2mm厚的⾓质层的电阻很⼤,⽪肤⼲燥时,⼈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达100kΩ;但⾓质层容易被破坏,去掉⾓质层的⽪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电压越⾼,危险性就越⼤。

⼈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

因此,要使通过⼈体的电流⼩于10mA,若⼈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U=IR=0.01×1200=12V。

如果电压⼩于12V,则触电电压⼩于12V,电流⼩于10mA,⼈体是安全的。

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12V为安全电压。

如果空⽓⼲燥,条件较好时,可⽤24V或36V电压。

⼀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触电部位及健康状况:?触电电流流过呼吸器官和神经中枢时,危害程度较⼤;流过⼼脏时,危害程度更⼤;流过⼤脑时,会使⼈⽴即昏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绝缘电阻值在800-1000欧姆,但这跟人的胖瘦、皮肤的粗细、年龄的大小、个子的高矮不一致而各异,当然也与人的体力强弱不同而不同。

美国的安全电流标准工频交流是16mA,我国的电流标准是14mA。

一般的情况,人体在工频交流1mA或直流5mA人体就有麻的感觉,在工频交流14mA以下能够摆脱电源,如果在交流工频电流下20-25mA直流80mA人体引起麻木或者剧痛,或呼吸困难,不能摆脱电流,时间一长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2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

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
0."05~
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去掉角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
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

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
U=IR=
0."01×1200=12V。

如果电压小于12V,则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
10mA,人体是安全的。

我国规定:
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

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

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3)触电时间:
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

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
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以mA·s表示。

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

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触电部位及健康状况:
触电电流流过呼吸器官和神经中枢时,危害程度较大;流过心脏时,危害程度更大;流过大脑时,会使人立即昏迷。

心脏病、内分泌失调、肺病、精神病患者,在同等情况下,危险程度更大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