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文字

触动心灵的文字
触动心灵的文字

触动心灵的文字

一篇佳作的形成,离不开合适的习作素材,更需要清新简洁、朴实自然、准确灵动的语言文字来描述。9月14日周刊中的几篇作文,小作者们简洁质朴、毫无做作的表达,让文字富有生命,富有个性。细细读来,宛如品得一壶新茶,清新、亲切,吸引人反复玩味,堪称触动心灵的文字。

触动心灵的文字是清新简洁的,景中含情,情中融景。初读《忆儿时夏末》一文,隐隐如看到鲁迅先生《社戏》中描述的童年情景,又恰似读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开篇一节。作者文笔清新,运用娴熟,宛如大家笔墨,却无生硬模仿之嫌。作者笔下“青葱的草,不知名的野花,清亮的水”,一个久远的儿时情景,不过寥寥几笔,却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到触手可及;“野炊的凹石、摘剩的瓜果,盐煮的花生毛豆”,也是简短的句子,直白几近口语,如同淡淡的水粉画,却饱含儿时的童趣、浓浓的乡情;文末,漫画般勾勒的“一个啤酒肚的男子正熟练地弄破一颗花生丢到嘴里……”一句,读来竟平添几许淡淡的惆怅,时间改变的,不只是“不再清亮的水”,还有当年的人啦!此情此景,耐人回味。

触动心灵的文字是朴实自然的,如述家常,娓娓道来。《四川泡菜》是一篇说明性的作文。小作者并没有一板一眼的对四川泡菜的形、色、味等进行介绍,而是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写“在国宴上”、“在奥运会上”吃泡菜的情景,先勾起

人的味觉感受;继而简简单单的几句制作泡菜的大实话,流程讲述清楚,照实即可制作;最后好比家人般的几句叮嘱“但千万要记住……”,顿感亲切。语言如四川泡菜一样简单普通,但也正如泡菜一样,清爽可口。《妈妈的“扫街模式”》一文,写我先是“差点儿跳到天花板”、“心里直犯嘀咕”,再到后来“池底崩溃”、“我的腿都快断了”,与妈妈购物的狂热鲜明对比,语言平实自然,写出了一个小孩陪妈妈逛街的真实感受。《好玩的水上步行球》一文,小作者玩得自在,写得自然。写在步行球内“打滚、找袜子、姐妹互相捉弄”等情节,几乎没有所谓的“优美词句”,却又句句充满快乐的味道。看来,“语言优美”真还不是指包裹了多少华丽的辞藻,像这样清楚通畅,朴实自然的语言,就能引起人的共鸣,就是佳言妙语。

触动心灵的文字是准确灵动的,刻画细致,用语独到。《吊兰》是一篇写景文,文中多处比喻刻画细致,景物特点生动形象。“晨曦中的吊兰就像穿上金色的礼服”写出了吊兰外形的高贵;“飞泻而下的碧绿的瀑布”写出了吊兰旺盛的生命;“像一只只展翅跳跃的仙鹤”写出了吊兰的姿态。写吊兰颜色的变化,一个“绿”字,用语绝不重复。新叶是“嫩绿的”,过几天变成“深绿”,枝干是“墨绿的”,叶片是“碧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还发出“沙沙的响声”。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均能感觉到作者的反

复思量,细细推敲,语言、情感自然处处如淡淡花香,不留痕迹,却又有声有色,幽香不绝。

语言文字,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学生练习写作文,就是要学习把作文写得通顺、简明、生动,让文字变得有温度,让语言变得有灵性。同学们,用清新简洁、朴实自然、准确灵动的语言,自由表达你对生活的情感吧!这份情感一定会通过文字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