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吡啶的发展历程

吡啶的发展历程
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吡啶的发展历程。
在19世纪初,吡啶并未被人们广泛认识和应用。
直到1876年,德国化学家沃勒合成了吡啶,并首次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吡啶产生了新的兴趣。
20世纪初,吡啶的合成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德国化学
家斯科夫发现了通过脱氧吡啶酸盐与丙酮进行气相反应制得吡啶的方法,这使得吡啶的合成变得更加高效和简便。
随着合成方法的改进,吡啶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人们发现吡啶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理活性,例如抗菌、抗病毒、抗癌等。
这些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吡啶在药物领域的应用,并成为了研究人员们的热点。
到了20世纪中叶,吡啶已经成为了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
中的重要骨架。
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了吡啶的合成方法,使其合成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效。
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吡啶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吡啶已经成为了农药、染料、橡胶添加剂、防腐剂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总的来说,吡啶经历了从未被人们熟知到逐渐被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吡啶的合成方法得到了改善,
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宽。
吡啶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的进步,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

吡啶 Ⅳ_ 氧 化物 是一类 重要 的吡 啶衍生 物【 ” 。这 些 Ⅳ_ 氧 化物不 仅存在 于 天然产 物 中 , 如 吕子 明等 已
从 陵水 暗 罗枝 、 叶 中提取 分离 得 到吡 啶一 Ⅳ_ 氧化 物 、 2 一 巯基 吡 啶一 Ⅳ 一 氧化物 、 2 一 巯 基 吡啶一 Ⅳ 一 氧化 物一 2 一
( 衢 州学院化 学与材 料 工程 学院 , 浙江 衢 州 3 2 4 0 0 0 )
摘 要 介 绍 了吡 啶 Ⅳ _ 氧 化 物 类化 合 物 作 为反 应 产 物 和 中 间体 等 的 应 用 , 综 述 了吡 啶 类 化 合 物 经 氧 化 反 应 制备 吡啶 Ⅳ _ 氧 化 物 的研 究进 展 , 总 结 了反 应 所 用 的 氧化 剂 、 催 化 剂 等 反
脱 去 氧 原子 ㈣; 与 芳 烃 在醋 酸 钯 、 碳 酸银 、 三 叔 丁基
膦、 氟硼 酸 催 化下 直 接 2 一 位偶联 , 与烯 烃 在 类 似 条
件 下 发 生 位 置选 择 性 偶 联 , 与格 氏试 剂 反 应再 以
醋 酸酐 处 理 得 到 2 一 烷基化 、 炔基 化 和 芳 基 化 的 吡
2 0 1 5年第 2 2卷 第 3期
化 工生 产与技 术
C h e m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3 3・
- 氧 化 物研 究进 展
章 梦 帅 黄 湛媛 郑 土 才 吕 亮 金 伟 珍
吡 啶 Ⅳ一 氧 化 物具 有 许多 特 殊 的性 质 和化 学反
应【 l , 3 1 。 例如, 硝化 反应 相 当容易 , 并 且发 生在 对位 ; 与 三 氯 氧磷 等 氯 化 剂作 用 发 生 2 一 位或 4 一 位氯化 . 同 时 脱去 氧 原子 ; 如果 2 一 位 为 甲基 , 与 醋 酸 酐反 应 发 生 甲基 的氧化 生成 乙酰氧 甲基 , 同时脱 去氧 原子 : 与 硫 酸二 甲酯 反应 , 再 与氰化 钠 反应 , 发生 2 一 位氰 化 , 同时脱去 氧原 子 ; 2 一 位或 4 一 位 的氯 或硝 基容 易被 其 他 亲核试 剂置换 等 。此外 , 吡啶 Ⅳ - 氧化 物 的氧 原子 也很 容易 与 3价磷 试剂等 作用 而除去 . 因此 吡 啶 Ⅳ一 氧化物也 是许 多吡 啶类杂 环化合 物合 成和转 化 的重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1 前言配位化学早期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如今,配位化学在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交叉领域受到化学家门广泛的关注。
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气体分离、选择性催化、药物运输和生物成像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日益成为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4]。
多联吡啶金属配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常见的多联吡啶配体包括2,2'-二联吡啶(bpy)和2,2':6',2''-三联吡啶(tpy)(Fig. 1),Hosseini就把bpy 称为“最广泛应用的配体”[5],与其类似的具有三配位点的tpy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同样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6-8]。
Fig 1.三联吡啶的三个吡啶环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具有很强的σ给电子能力,配合物中存在金属到配体的d一π*反馈成键作用,因而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均形成稳定结构的配合物。
然而,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的特殊的氧化还原和光物理性质受其取代基电子效应的影响。
因此,通过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可用于荧光发光装置以及光电开关等光化学领域[9-10]。
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不管是有色金属的测定还是作为DNA的螯合试剂,三联吡啶衍生物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11-12]。
2 三联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正因为三联吡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十分重要。
三联吡啶的合成由来已久,早在1932年,Morgan就首次用吡啶在FeCl3存在下反应合成分离出了三联吡啶,并发现了三联吡啶与Fe(Ⅱ)的配合物[13]。
目前,合成三联吡啶的方法主要有成环法和交叉偶联法两种。
2.1 成环法成环法中最常用的反应是Kröhnke缩合反应(Scheme 1)[14],首先2-乙酰基吡啶溴化得到化合物2,2与吡啶反应生成吡啶溴盐3,3与α,β-不饱和酮4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二酮5,在醋酸铵存在下进而关环得到三联吡啶。
吡啶偶氮类化合物

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特性、合成与应用吡啶偶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吡啶环和偶氮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染料、指示剂、光敏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特性、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特性吡啶偶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结构特点,其分子中包含吡啶环和偶氮基团。
吡啶环是一种六元杂环,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和芳香性,使得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
偶氮基团则是一种具有双键性质的官能团,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赋予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独特的光学性质。
在物理性质方面,吡啶偶氮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此外,这类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较好的光稳定性,使得它们在染料和光敏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二、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重氮化偶合法和直接偶合法。
重氮化偶合法是先将含有氨基的吡啶化合物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另一分子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进行偶合反应,生成吡啶偶氮类化合物。
直接偶合法则是将含有氨基的吡啶化合物与亚硝酸钠等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直接进行偶合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在合成过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以及催化剂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对产物的收率和纯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特点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
三、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吡啶偶氮类化合物在染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较好的光稳定性,使得这类化合物能够作为优良的染料用于纺织品的染色。
此外,吡啶偶氮类化合物还可用于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染料,如荧光染料、温敏染料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指示剂领域,吡啶偶氮类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类化合物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变其颜色,因此可用作金属离子的指示剂。
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随着化学领域的发展,设计和合成荧光探针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合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检测和监测生物分子和细胞的活动。
吡啶类化合物因其优异的荧光性能和广泛的化学修饰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本文介绍了吡啶类化合物的结构和荧光特性。
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吡啶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合成通常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荧光团和生物靶标结合的靶向配体。
其中,非共价相互作用是设计和构筑吡啶类荧光探针的关键。
其次,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金属离子配位、π-π堆积和离子对相互作用等。
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化合物的结构和修饰方式来实现。
以氢键为例,将含有氢键受体的配体连接到吡啶类荧光团上,可以实现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稳定结合。
通过使用不同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者可以有效地构筑各种吡啶类荧光探针。
接着,本文介绍了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这些荧光探针可以应用于细胞成像、生物传感和药物传递等研究领域。
例如,将荧光标记的吡啶类探针引入到细胞中,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物活性分子的运动和交互作用。
另外,针对特定的生物靶标,研究者还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用于分析和检测生物靶标的表达和活性。
最后,本文总结了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吡啶类荧光探针的优势和挑战。
吡啶类荧光探针因其结构多样性和较好的荧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非共价相互作用作为构筑吡啶类荧光探针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可以实现对生物靶标的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然而,使用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荧光探针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控制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强度和选择性,以及提高荧光探针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引言:吡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吡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药物合成、农药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吡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吡啶的传统合成方法:传统的吡啶合成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其中,湿法是利用醛或酮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吡啶,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产率较低。
而干法则是利用α,β-不饱和酮与氨反应生成吡啶,产率较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2. 高效合成方法:随着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吡啶合成的高效方法相继出现。
例如,金属催化合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金属催化剂的参与,可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同时缩短反应时间。
此外,还有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辐射等非常规反应条件进行吡啶合成的方法。
二、吡啶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1. 抗肿瘤药物:吡啶化合物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吡啶衍生物,可以调控药物的溶解度、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性质。
举例来说,含有吡啶结构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抗炎药物:吡啶化合物在抗炎药物的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一些含有吡啶结构的抗感染药物可以干扰微生物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此外,吡啶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来缓解炎症反应。
3. 抗抑郁药物:吡啶结构的化合物在抗抑郁药物的合成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些吡啶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抑郁症状。
这些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对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吡啶化合物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1. 杀虫剂:吡啶化合物在农药杀虫剂的研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以氨基苯并吡啶类农药最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并且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选择性。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作用于害虫神经系统,抑制其正常运作,从而实现杀虫的效果。
2. 除草剂:吡啶化合物也可以用来制备除草剂。
这些除草剂通过作用于植物的生理代谢,抑制其生长和发育。
与传统的除草剂相比,吡啶类化合物通常具有更高的效果和更好的环境友好性。
吡啶的合成方法范文

吡啶的合成方法范文吡啶是一种含有1个氮原子的环状芳香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吡啶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来合成。
1. Delepine反应Delepine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合成吡啶的方法。
该反应利用二酮与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经过氧化、羰基还原、环化等步骤,最终生成吡啶。
2. Hantzsch合成Hantzsch合成是一种高效的合成吡啶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α,β-不饱和酮与胺和醛反应,生成吡啶酮中间体,然后通过还原、羰基还原等步骤生成吡啶。
3. 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是一种合成杂环的常用方法,也可以用于合成吡啶。
该反应是通过酰胺与酸性条件下的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稳定的中间体,然后通过脱水、环化等步骤生成吡啶。
4.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合成吡啶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合适的前驱体气体经过加热分解,使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吡啶薄膜。
5.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溶剂中进行的合成吡啶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适当的反应物和溶剂一起放入高温高压反应器中,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吡啶。
6. Sonogashira偶联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是一种通过氨基化合物和乙炔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合成吡啶的方法。
该反应通过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氨基化合物和乙炔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吡啶。
综上所述,合成吡啶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条件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不同合成途径,为吡啶的合成和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吡啶合成人名反应

吡啶合成人名反应
摘要:
一、吡啶合成人名反应简介
1.定义与特点
2.发现历程
二、反应机理
1.反应条件
2.反应过程
三、应用领域
1.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四、前景与展望
1.研究进展
2.发展趋势
正文:
吡啶合成人名反应是一种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以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廉·尼采(August Wilhelm von Zanth)和英国化学家罗伯特·伯纳-桑德(Robert B.Woodward)的名字命名。
该反应通过加热吡啶与醛、酮等亲电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吡啶合成人名反应的发现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尼采在研究吡啶与丙酮的反应时,发现生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
此后,桑德对这一反应进
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反应机理方面,吡啶合成人名反应一般在高温下进行,通常需要酸催化。
在反应过程中,吡啶与亲电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此外,反应过程中还涉及质子转移和重排等过程。
吡啶合成人名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用于合成吡啶类化合物、稠环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等。
此外,该反应在药物合成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合成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等。
近年来,吡啶合成人名反应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发展新的催化剂等方法,进一步拓宽了该反应的应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第 1 苯并 咪 唑类 胃酸质子 泵抑 制剂 ( P ) 代 P I, 18 98年首次 上市 , 用于 治疗 消化 性 胃溃 疡 和 反食 性
胃炎等 疾病 。制备过 程 如式 ( ) 示 。 4所
c 三 c
7 : : - - : :
吡 啶 类化 合 物 的合成 及应 用研 究 进 展
要 晓丽 , 崔建 兰, 杨 玉芬
( 中北大学化 工与环境 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5 ) 3 0 1
摘 要: 合论述 了吡啶类化合物 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 综 对其 中较重 要的几类化合 物进行 了讨论 , 并介绍 了该类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情况 。
关键词 : 吡啶类化合物 ; 医药 ; 应用
中图分 类号 :Q 5 . T 2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7 5 {02)102 -4 10 —0 0 2 1 0 -0 80
通 常将 吡啶及 其 衍 生物 统 称 为 吡 啶类 化 合 物 , 此 类化合 物是 开发 应 用 范 围最 广 的精 细 化 工 原 料 。 吡啶具 有芳 香性 , 与苯环 结构相 类似 , 环上 的氮原 子
1 2 1 2 甲基 吡啶 . . 一
吡啶类 化合 物化学 性 质 非 常 活泼 , 参 与 多种 亲 电 能 和亲核 反应 , 经过 一 系列 反 应 可 以合 成 多 种重 要 的 精 细有 机 合 成 中间 体 , 在农 药 、 医药 、 染料 、 香料 、 橡 胶、 饲料 以及 日用化 工等 领域应 用 十分广泛 J 1。
含 有一对 孤对 电子 而具 有 一 定 的 亲核 能 力 。因 此 ,
1 2 烷基 吡啶 .
烷 基 吡啶分 为一 甲基 吡啶 ( 考林 ) 二 甲基 吡 皮 、 啶 ( 剔 啶 ) 三 甲基 吡 啶 ( 卢 、 可力 丁 ) 2甲基 _. 和 . 5乙 基吡 啶 ( P 等 , 泛 用 于 医药 、 药 、 料 、 业 ME ) 广 农 香 工 产 品等 的合 成 。近 年来 , 基 吡啶 的应 用 领 域 不 断 烷 扩大 , 需求增 长很 快 , 已引起 广泛 的关 注 | 。 3 J
C C CH3 H2 H2
酸地塞米松 , 磺胺类硫酸哌酸, 氢化可的松, 碘苷 , 黄 体酮 , 氟哌 酸 , 生素 A、 :D , 孢 4号等 4 维 D 、 ,头 0余种
图 2 氨丙 嘧 吡 啶
常用医药的合成原料。吡啶还可合成溴代十五烷基 2 甲基吡啶制备血管扩张药抗眩啶的过程如第 一 吡啶 , 用于生产青霉素去乳剂和发酵沉淀剂等 。 J 2 9页式 ( ) 示 J 1所 。
第3 2卷第 1期
21 0 2年 2月
山
西
化工 Biblioteka V0. 2 No 1 13 .
Fe 2 2 b. O1
S HANXIC HEMI CAL I NDU T S RY
f } 。 - ,
。
,
, t 一 ‘
※: 臻避 径坛 j
…
I
;.
tt
I  ̄ : .
2甲基 吡 啶在 医 药 领 域 可 用 于 合 成 氨 丙 嘧 吡 一
近1 0多年来 , 国内外学者对吡啶及其衍生物在 农 药 和医药研 究领 域 中的应用 , 特别 对含氟 、 氮杂 含
环 化合 物 的研究 开发给予 了高 度 的重视 。吡 啶及其 衍 生物 也将 是今后科 学研 究 和工业 生产 的热点 。本 文对几 种 吡啶类 化合物 的合 成及在 药物方 面 的应用
1 2 2 3 甲基 吡啶 . . 一
收稿 日期 :0 1 80 2 1- -8 0
作者简介 : 要晓丽 , , 8 年 出生 , 女 1 5 9 中北大学在 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 从事精细化学品、 医药中间体及荧光磁性 材料 的合成及研究。
在 医药行 业 中 ,一 吡 啶用 于合 成 烟酸 、 酰 3甲基 烟 胺、 兰索拉唑、 维生素 B 尼可拉 明和强心药等。其 、
C NH2HC1 H3 ・
cH
c
伽 一
c HN c{ C Hc H } 3 l H H
NO2 c
CH3
謦 / HHN C H 1 人 C …H H C C
2
,.
NO2 CH3
OC C 3 H2 F
一 。
CN
s H
H
OC C H2
进 行 了介绍 。
啶、 扑尔敏 、 长效磺胺 、 局部麻醉药 、 泻药和血管扩张 药等 ( 图 1 图 2 。 见 和 )
C1
/
/
C H3
N
\C H
3
1 吡啶及 其衍生物 的分类和应用
1 1 吮 啶 .
图 1 扑 尔敏
吡啶本 身在 医药上 可生 产头孢 立新 , 的松 , 强 醋
21 0 2年 2月
要晓丽等 。 吡啶类化 合物 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 9・ 2
中, 兰索拉 唑是 由 日本 武 田公 司 开发 的 , 19 年 于 91 首次在 法 国上市 , 用 于食 管 炎 和 十二 指 肠 溃 疡 的 可
短期 治疗 , 有更好 的疗效 、 具 较少 的副作 用 和更 强 的 稳 定性 。制 备过 程如式 ( ) 。 2
叫
和心血 管系统 、 网状 内皮 系 统 与分 泌 的功 能。反 应
式 如式 ( )引。 3
∞
COOH
() 3
12 3 2 3 5三 甲基吡 啶 . . , ,一
23 5三甲基吡啶是合成抗溃疡药奥美拉唑的 ,,一
关 键 中间体 。奥美 拉 唑是 瑞 典 A t sa公 司 研 制 开发 r
OC CF H2 3
CH3
() 2
CH2 l C OCH2 F C 3
H
一
OCH2 3 CF
。
H
烟酸是 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 、 一 经过高锰酸钾氧 化而得 , 可促 进铁 吸 收和血细胞 的生 成 , 维持 皮肤 的 正常功能和消化腺 的分泌 , 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