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方法选择

合集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这类骨折的治疗研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分析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治疗策略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为后续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生物治疗等,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鉴于老年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因此,保守治疗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药物,旨在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

同时,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还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在保守治疗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物理疗法,如温热疗法、电刺激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物理疗法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骨折严重、疼痛剧烈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几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几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几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高琦珂;元占玺;董丽军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


法将我院4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B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C组(开放手术组),评估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Cobb 角变化。

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年的电话随访,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ODI、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论是保守治疗,微创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开放手术均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4201-4203)
【作者】高琦珂;元占玺;董丽军
【作者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
西阳泉 045000;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2.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3.应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r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4.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5.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

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

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刘东孙远新张克非史峰军王红李刚(大庆油田总医院脊柱外科,黑龙江大庆163000)〔关键词〕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2-264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102第一作者:刘东(1972-),男,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研究。

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绝经后更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1〕,并且这些患者往往身体较弱,难以接受较大的手术创伤,而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和带来许多卧床并发症。

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PVP )或椎体后突成形术(PKP )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51 83〔平均(65.5ʃ13.4)〕岁。

骨折原因:车祸2例,砸伤1例,摔倒过屈伤23例,无明确外伤8例。

其中,陈旧性骨折并椎间不稳6例。

骨折部位:T 114例,T 127例,L 110例,L 26例,L 34例,相邻两节骨折T 11 T 121例,T 12 L 12例,共37个椎体。

术前均行X 线及伤椎椎体及上下间隙CT 检查,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1/2,CT 提示椎管未累及或椎体后缘骨块向椎管内移位不超过30%。

临床表现为持续的腰背痛,16例伴有反射性下肢痛和双下肢无力,无截瘫等严重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

1.2手术方法内固定采用美敦力品牌脊柱业务部的CDHORIZON TMSEXTANT TM 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 )。

以单节段为例,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位,胸部及髋部垫软枕,在C 型臂X 光机透视下行椎弓根体表定位,常规消毒铺巾。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发展历史

1984年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 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 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 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
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胸腰椎骨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技术

经皮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 胸腔镜下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 椎间盘镜下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

内镜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 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 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相对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 的根性痛 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 现均不能确定致痛椎体。 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 难以难受手术者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无安全 穿刺入路者

随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推广 从前的禁忌症也可变为适应症
折治疗新纪元
发展历史

1994年美国Jensen医师首先将经皮椎体成
形术引进美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折,并迅速被美国介入放射学和骨外科学
界广泛认同。

1994年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后凸
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椎体成形基础上, 先用特制的气囊将 压缩椎体复位,然 后在低压下注入骨 水泥,减少渗漏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胸腰椎骨折是指胸椎和腰椎骨折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坠事故、运动伤害等。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平卧,配合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等手段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稳定的胸腰椎骨折,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和严重的骨折移位的患者。

在保守治疗中,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X线检查和脊柱CT 扫描,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和骨折线的稳定性。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等。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床上功能训练、康复体位训练和功能锻炼等,旨在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是指通过手术干预来修复骨折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线不稳定、严重移位、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或合并其他严重损伤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和微创手术等。

内固定术是指将金属板、钢钉或螺钉等器械植入到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线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是指通过骨块植入和植骨融合的方式来修复骨折,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器械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此外,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脊柱的稳定性。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注意饮食调理和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脊柱功能的恢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总结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总结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总结骨质疏松症是临床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

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最严重的后果,属脆性骨折,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一般轻微暴力可造成的骨折,常见的部位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此类骨折属完全性骨折,在老年人中常见,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致残率、致死率均显著增高。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公共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

本文将关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诊治作以下综述。

1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诊断1.1临床表现:骨折是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和首发症状,在骨折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在部分老年患者中,由于对疼痛不敏感而导致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漏诊[2],在椎体骨折时,由于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可较早发生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骨质疏松症患者一般均伴随疼痛者,而一旦发生骨折可使疼痛加重,因此,当老年患者出现腰背部骨疼或原有疼痛加重时,应特别注意有无骨折存在。

1.2影像学检查:1.4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对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

常规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同时可表现出骨质疏松的状况。

CT:能准确显示骨折的粉碎程度及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而CT三维成像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形态。

MRI:对发现隐匿性骨折以及鉴别新鲜及陈旧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1.3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是目前诊断、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WHO骨密度诊断标准>M―1SD正常;M―1SD-2SD骨量减少;M―2SD骨质疏松症(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M―2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演讲人
胸腰椎骨折微创 手术概述
胸腰椎骨折微创 手术注意事项
胸腰椎骨折微创 手术方法
胸腰椎骨折微创 手术效果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概述
手术原理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小切口进行的手术, 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时间。
手术原理主要包括: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如椎弓根 螺钉、椎体成形术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和修复。
术后并发症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 出血,需要及时处理
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 损伤神经,需要及时处理
感染: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 感染,需要预防和治疗
椎体不稳:手术后可能出现 椎体不稳,需要预防和治疗
患者满意度
术后疼痛减轻:患者术后 疼痛明显减轻,满意度高
恢复速度快:患者术后恢 复速度快,满意度高
手术步骤:椎弓根穿刺、骨水 泥注入、椎体成形
手术适应症: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肿瘤、椎体血管瘤等
手术优点: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
椎间盘镜手术
手术原理:通 过椎间盘镜, 在椎间盘内进 行手术操作
01
手术优势:创 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
03
02
手术适应症: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椎 间盘脱出等
胸腰椎骨折腰椎骨折,恢复脊柱稳定性
02
手术方法:通过椎弓根螺钉固定骨折椎体,保持脊柱生理曲度
03
手术优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04
手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神经损伤和椎弓根骨折
椎体成形术
手术原理:通过向椎体内注入 骨水泥,使椎体恢复稳定性
04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术 后护理、康复 训练等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注意事项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靳安民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中心主要容:一、胸腰椎骨折分类:Denis分型和Magerl改良AO分型二、胸腰椎骨折手术参考方法:LCS和TLICS三、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前路、后路、前后路四、微创手术:PVP或PKP和MIPPSO胸腰椎骨折分类:●国外众多学者在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研究领域中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自的系统和见解。

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临床疗效评估困难和国外交流障碍。

鉴于短期还不可能出现被广泛接受的分类系统,因而现有的Denis分类和AO分类仍应是主流的分类方法。

●Denis分型●Magerl改良AO分型爆裂骨折Denis分型(1983)●A型: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B型: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的上终板损伤●C型: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但比B型少见●D型: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E型: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Magerl改良AO分型(1994)●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继承AO学派长骨骨折的3-3-3制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类9组27型,多大55种。

主要包括:●A类:椎体压缩类:A1:挤压性;A2:劈裂性;A3:爆裂性。

●B类:牵性双柱骨折: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C1:A类骨折伴旋转;C2:B类骨折伴旋转;C3:旋转-剪切损伤。

手术适应症●Denis 等[1]认为无论有无神经损伤,爆裂骨折均应被列为不稳定性骨折。

●Mikles 等[2]认为当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椎体高度压缩>50%、后凸Cobb角>25°或椎管受压超过40%时需手术治疗。

●Shimer 等[3]认为对于合并脊髓圆锥及马尾综合征且有压迫性损害的患者,应在伤后48h 进行减压。

国有学者认为对于椎管占位>1/2 或即使椎管占位<1/2 但合并有神经症状者,即视其为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后路植骨融合;对于椎管占位<1/2,无神经症状者,仅给予复位及固定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方法选择
发表时间:2015-02-03T10:52:29.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赵双林李骞
[导读]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

赵双林李骞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采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并对三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和耐受率从低至高均依次为PVP 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

结论: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微创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3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

PVP组共23例患者,PKP组共16例患者,手法复位PVP组共11例患者,三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三组按照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分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均行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Score VAS)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基本情况
三组手术时间及耐受率比较从低至高依次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见表1
表 1 三组手术时间以及耐受率比较
注:同组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三种手术方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疼痛症状、腰背痛症状及功能障碍均有显著的改善,而三种术式相比较,其治疗效果相似。

结合我院的治疗经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进行选择,对于单纯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压缩程度小于1/3,骨折椎体个数在两个以内,若患者的体质较好,手术耐受性尚可,可选择采用双侧PVP手术方式;对于椎体压缩程度介于1/3与
2/3的患者,可采用后凸畸形矫正更好的PVK手术方式;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正脊复位与PVP结合治疗[1];对于体质较差和高龄患者,均建议采用手术时间较短的PVP手术方式,已达到较好的手术耐受和较高的复位疗效。

目前临床关于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探索,其可以有效恢复脊柱正常生理功能,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不失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郭锦明,章东明,刘俊等.牵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5) :434-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