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_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_孙玉智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篇一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仿生超疏水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性质,在诸多领域中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着重研究了一种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通过对生物体表超疏水现象的模仿,赋予涂层优异的自清洁、抗污染、抗腐蚀等性能。
该研究对于拓宽超疏水材料的应用范围、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介绍自然界中,荷叶等生物体表所具有的超疏水现象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通过仿生学原理,研究人员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制备出仿生超疏水材料。
此类材料在接触液体时表现出优良的拒水性能,能够有效保持材料表面的清洁与干爽。
在众多材料中,聚氨酯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成为制备超疏水涂层的理想基材。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纳米技术,制备出一种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
首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粒子;然后,将这些纳米粒子与聚氨酯进行复合,制备出涂层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我们通过控制纳米粒子的形态、尺寸以及分布等参数,优化涂层的超疏水性能。
(一)材料制备本研究所用材料主要包括纳米粒子、聚氨酯及相应的溶剂和添加剂。
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纳米粒子的合成、纳米粒子与聚氨酯的复合、涂层的成膜等。
在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工艺参数,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二)表征与性能测试为全面了解涂层的结构和性能,我们采用了多种表征手段和性能测试方法。
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涂层的表面粗糙度、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涂层的静态和动态接触角等。
此外,我们还对涂层的机械性能、耐候性能、自清洁性能等进行了测试。
四、结果与讨论(一)结果分析1. 通过对涂层表面形貌的观察,我们发现纳米粒子的成功复合使涂层表面呈现出独特的微纳结构,这种结构对于提高涂层的超疏水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聚氨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类是传统型复合材料 , 分散相硅酸盐 的颗粒尺寸较 大, P U无法插入片层 间, 仅形成简单的共混结构 , 多
数属 于微 米级 复合 材料 ; 第 二类 是 剥 离 型复 合材 料 , 硅酸盐 晶体片层 彼 此剥 离 , 呈无 序 状 态 , 均 匀分 散 在 P U基质 中纳米 复合 材料 , 一 般制 备 所 得 的层 状 硅酸 盐P u纳米复合材 料 的结构 为剥离 型 。 2 聚氨 酯/ 层 状硅 酸盐 纳米 复 合材料 的制备 方 法 合成 P U / 层 状硅 酸盐 纳 米复合 材 料 主要有 插 层 聚合 法 、 溶胶一 凝胶法、 共 混 法 等 方 法 。插 层 聚 合 法 是 制备 P U / 层 状硅 酸盐 纳米 复合 材 料 的重要 方 法, 是指 将 聚合 物单体 插 入到 层状 硅 酸 盐或 经 有 机
基体 中, 得到分散性 良好 的有机一 无机纳米 杂化材 料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 道 , 插层聚合法主要 有: 原位插层法 、 熔融插层法 、 溶液插层法。
・
6・
聚氨酯工业
第2 8卷
2 . 1 原 位插 层聚 合法
结 果表 明 , 随着有 机粘 土含 量 的增 加 , 动态储 能模 量
单 调增 加 。这 主 要 归 因 于 P U E 中软 段 和 硬 段 界 面
( 1 .太原理 工 大 学材 料科 学与工程 学院
摘
太原 0 3 0 0 2 4 ) ( 2 .山西省 化 工研 究所
太原 0 3 0 0 2 1 )
要: 综 述 了近年 来 国 内外 纳米层 状硅 酸 盐改性 聚氨 酯 的最新研 究进展 状 况 。介 绍 了层 状硅 酸
盐 的结 构 、 聚氨 酯/ 层状硅 酸 盐纳 米复合 材料 的类型及 其微 观 结构 , 并对 聚氨 酯/ 层状硅 酸 盐 纳米 复
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_彭峰

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彭 峰1* 翟兰兰 刘若望 袁继新**(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种类以及应用。
最后对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Research Progres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Peng Feng, Zhai Lanlan, Liu Ruowang, Yuan Jixi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27, China) Abstracts: The category,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 were reviewed at home and abroad. Furthermore, the prospect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 were also expected. Keywords: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分散均匀的多相材料,兼备有机聚合物和无机材料的性能优势。
它除了能提高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外,还能赋予材料电、磁和光等新的性能[1-3]。
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有机相和无机相的组成及比例,实现对材料功能的“剪裁”和“组装”。
因此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水性聚氨酯无毒,不燃、不污染空气,对环境友好,广泛地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和涂饰剂等领域,但是存在耐水性不好,耐热性不高,机械性能不强等不足[4-5]。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范文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篇一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生物和它们特有性能的研究愈加深入。
超疏水性能,这一自然界中如荷叶表面、蝴蝶翅膀等存在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强烈的兴趣和关注。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自然现象的探索与利用,旨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潜在应用领域。
二、背景及意义超疏水性能指的是材料表面具有极高的水接触角和极低的粘附性,这种特性在防水、防污、防腐蚀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能的生物表面,人们可以开发出新型的仿生超疏水材料。
这类材料在汽车、建筑、纺织、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例如,在汽车领域,仿生超疏水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身积水和积污,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建筑领域,这类涂层可以用于制作自清洁的建筑外墙和窗户等。
因此,对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制备方法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制备纳米级的超疏水材料;其次,将这种材料与聚氨酯进行复合;最后,通过特定的工艺将复合材料涂覆在基材表面。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粒径、分布以及涂层的厚度等参数,以保证涂层的超疏水性能和稳定性。
四、性能研究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其表面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纳米级的超疏水材料能够在涂层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微纳结构,使得水滴在涂层表面形成球形,不易扩散和附着。
此外,该涂层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
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得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超疏水性能。
五、应用领域1. 汽车领域: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可以用于汽车车身、挡风玻璃等部件的表面涂装,以提高汽车的防水、防污和防腐蚀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丁泽强
【期刊名称】《煤炭与化工》
【年(卷),期】2024(47)1
【摘要】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是有机无机复合高性能阻燃材料,具备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无机材料的阻燃特性,介绍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应用及研究情况。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加固,提供较高强度的同时具备优
异的阻燃性,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因其价格低廉且对富水施工环境不敏感,近年来逐
步开发在诸如煤矿充填、隧道堵水、阻燃建材等行业的应用,需要在改善材料性能
的同时研究适宜的施工工艺。
最后,结合应用及研究现状提出行业展望。
【总页数】3页(P140-142)
【作者】丁泽强
【作者单位】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新材料研究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0
【相关文献】
1.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矿井下巷道加固中的应用
2.硅酸盐类粘土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3.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层状硅酸
盐粘土的有机改性4.矿用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发泡材料研究现状分析5.硅酸盐
改性聚氨酯加固材料的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仿生超疏水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仿生超疏水材料以其独特的表面特性,如良好的自清洁性、抗污性以及优异的疏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建筑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进行研究,探讨其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其潜在应用。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因其在不同领域内的广泛适用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因其独特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
这些涂层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生物结构,如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实现超疏水性能。
在文献中,许多研究者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模板法等,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疏水性能的仿生超疏水涂层。
这些涂层在自清洁、抗腐蚀、抗污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
首先,将聚氨酯与纳米材料混合,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通过溶胶-凝胶过程,使溶液在基底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最后,经过一定的后处理过程,得到所需的仿生超疏水涂层。
本实验对涂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以寻找最佳的制备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制备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涂层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温度、时间、浓度等参数的调整均能影响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疏水性能的仿生超疏水涂层。
(二)涂层的表面形貌与结构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纳米材料在聚氨酯涂层中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微纳结构,这些结构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疏水性能。
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涂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纳米材料与聚氨酯之间的良好结合。
(三)涂层的性能测试对制备得到的仿生超疏水涂层进行了性能测试。
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

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粘合剂,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候性和电绝缘性等优良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不断深入,合成改性技术也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日益拓展。
本文将对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进行综述。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1. 合成方法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热固法和辐射固化法等。
溶液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合成方法,通过二元异氰酸酯与双官能度化合物(如聚醚、聚酯等)反应得到聚氨酯,再将聚氨酯与单官能度原料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胶粘剂。
2. 结构特征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特征主要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交联结构,即聚氨酯分子链之间存在交联点,这种交联结构决定了聚氨酯胶粘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能。
3. 性能改进近年来,随着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深入,人们通过改变原料配方、引入新的功能单体和采用新的合成方法等手段,不断提升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使其在粘接强度、耐热性、耐老化性和电绝缘性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
二、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改性1. 功能单体的引入在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过程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基团的单体可以有效改善胶粘剂的性能。
引入含硅单体可以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引入含氟单体可以提高胶粘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2. 交联剂的选择聚氨酯胶粘剂的交联剂对其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交联剂可以提高胶粘剂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热性和耐溶剂性能。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聚醚多元醇等。
3. 分子量控制分子量是影响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分子量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同时还能影响胶粘剂的固化速度和成膜性能。
三、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1. 汽车制造聚氨酯胶粘剂在汽车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车身板件、玻璃钢制品和橡胶制品等的粘接。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

《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篇一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仿生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污、自清洁以及防雾等领域的独特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在众多仿生超疏水材料中,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因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二、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通过特定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纳米结构的表面;其次,利用低表面能物质对表面进行修饰,以降低表面自由能,从而达到超疏水效果。
目前,制备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究。
该方法主要通过溶胶在基底上凝胶化,形成具有纳米结构的薄膜,然后通过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实现超疏水效果。
三、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聚氨酯涂层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为了实现超疏水性能,通常在聚氨酯涂层中引入纳米材料。
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熔融法等。
其中,溶液法因其操作简便、可控制性强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在制备过程中,将纳米材料分散在聚氨酯溶液中,然后通过涂覆、干燥等步骤形成涂层。
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超疏水性能。
四、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的性能及应用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聚氨酯涂层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自清洁领域,仿生超疏水涂层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其表面不易附着灰尘和污垢,雨水等液体在表面滚动时能带走附着物,实现自清洁效果。
此外,该涂层还具有防雾、防污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
其次,在防护领域,由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的表面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 PU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主要有插层 聚合法、溶 胶-凝 胶 法、共 混 法 等 方 法。插 层 聚 合 法[5]是制备 PU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方 法,是指将聚合物单体插入到层状硅酸盐或经有机 改性的层状硅酸盐层间进行原位聚合,反应时放出 的热量可克服层状硅酸盐片层间的分子间力,使其 层间发生剥离,从而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纳米复合 材料。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材料均匀分散于 PU 基体中,得到分散性良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 料。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插层聚合法主要 有: 原位插层法、熔融插层法、溶液插层法。
溶液插层法是通过溶液或乳液,将聚合物嵌入 片层中[9]。但 大 多 数 聚 合 物 可 能 找 不 到 合 适 的 单 体来插层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溶剂来同时溶解聚合物 和分散硅酸盐[10]。即使聚合物溶液可容易得到,由 于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待插层结束 后,又要除 去 这 些 溶 剂,这 就 给 环 境 带 来 极 大 的 污 染。因此,溶液插层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层状硅酸盐改性聚氨酯的最新研究进展状况。介绍了层状硅酸
盐的结构、聚氨酯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其微观结构,并对聚氨酯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
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弹性体、涂料、泡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氨酯; 层状硅酸盐; 纳米复合材料
根据 PU 基质中层状硅酸盐分散方式的不同, PU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 类是传统型复合材料,分散相硅酸盐的颗粒尺寸较 大,PU 无法插入片层间,仅形成简单的共混结构,多 数属于微米级复合材料; 第二类是剥离型复合材料, 硅酸盐晶体片层彼此剥离,呈无序状态,均匀分散在 PU 基质中纳米复合材料,一般制备所得的层状硅酸 盐 PU 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为剥离型。
中图分类号: TQ 323.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 1902( 2013) 02 - 0005 - 03
聚氨酯( PU) 材料由于具有减震、隔热、吸声、耐 磨等多种优异性能,是在目前所有高分子材料中唯 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 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的合成高分子材 料。近年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也 相继推动了 PU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
2013 年第 28 卷 第 2 期 2013. Vol. 28 No. 2
聚氨酯工业 POLYURETHANE INDUSTRY
·5·
聚氨酯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孙玉智1 韩红青2 刘凉冰2 贾林才2
( 1.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 030024) ( 2.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 太原 030021)
7 杨建军,吴庆云,吴明元,等. 聚氨酯-纳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 制备方法[P]. CN 201010550363. 1,2011 - 04 - 06
8 Chung Y C,Choi J W,Park J S,et al. Covalent bonding of sur-
face-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nanoparticle with polyurethane and its impact on shape memory effect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J]. 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2011,( 24) 4: 477 - 497 9 牟秋红,冯圣玉. 溶液插层法膨胀石墨 /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 备及导热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 7) : 91 - 93 10 刘文霞,张宝述,宋海明,等.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合物 / 粘土纳米复 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2008,36( 9) : 6 - 7 11 Da K L,Hong B T,Ruey S T.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ransparent thermoplastic segmented polyurethane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polyol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2007,47( 5) : 695 - 701 12 Barick A K,Tripathy D K. Effect of organically modified layered silicate nanoclay on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1,5( 3) : 312 - 321 13 孙家干,杨建军,张建安,等. 有机改性高岭土 / 聚氨酯纳米复 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28 ( 2) : 128 - 131 14 Heidarian M,Shishesaz M R,Kassiriha S M,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ivity of polyurethane / organoclay nanocomposite coatings prepared through an ultrasonication assisted process[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0, 68 ( 3 ) : 180 - 188 15 Zuber M,Zia K M,Mahboob S,et al. Synthesis of chitin-bentonite clay based polyurethane bio-nanocompo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0,47( 2) : 196 - 200 16 王洪权,汤中道,程石,等. 有机膨润土 / 水性聚氨酯复合涂层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非金属矿,2008,31( 2) : 31 - 40 17 Piszczyk L,Strankowski M,Danowska M,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igid polyurethane-polyglycerol nanocomposite foams [J ].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2, 48 ( 10 ) : 1726 - 1733 18 哈里克利施南 G,玛考斯科 C W,林德塞 C I,等. 粘土-异氰酸 酯纳 米 分 散 体 和 由 其 制 备 的 聚 氨 酯 纳 米 复 合 材 料[P]. CN200980115845. 2,2011 - 04 - 20
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及其作为分散相具有 的高度精细化,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与传统 复合材料明 显 不 同 的 力 学 性 能 和 电、磁、光 学 等 性 能。层状硅酸盐具有天然的纳米结构,在自然界中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价格低廉,同时能够在制备的 复合材料中达到分散相( 层状硅酸盐晶体片层) 的 高形状系数比而改善聚合物其它性能如耐热性、耐 候性、抗静电等,可作为聚合物理想的纳米级填料。 Fukushima Y,等[1]首次成功制备了蒙脱土 / 尼龙 6 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各国学者对层状硅酸盐粘土 的广泛关注,因此作者综述了聚氨酯 / 层状硅酸盐纳 米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
换) ,导致片层带负电,片层所带负电荷则由片层 间隙中的金属阳离子来平衡[2],因而使层状硅酸盐 表现出如下特殊性能[3]: ( 1) 能够分散成晶层,得到 长径比高达 1000 的完全分散晶层; ( 2) 可以通过有 机阳离子的离子交换反应来调节层状硅酸盐的表面 活性和层间距来制备有机土,如蒙脱土[4]。 1. 2 聚氨酯 /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法是在聚合物的熔点以上通过强剪切 力作用实现聚合物在硅酸盐层间插层或使硅酸盐层 间发生剥离来制备聚合物 / 纳米复合材料。Chung Y C,等[8]将表面 改 性 的 蒙 脱 土 纳 米 粒 子 添 加 到 聚 氨 酯中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使其通过化学键结合,研究 其 形 状 记 忆 特 性。 结 果 表 明,最 大 应 力 达 到 57 MPa,应变高达 1000% ,形状回复率达 97% ,而且 在 4 次循环测试下,回复率没有降低。 2. 3 溶液插层法
6 Strankowski M,Strankowska J,Gazda M,et al.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 ( organically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 nanocomposites produc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J]. Express Polymer Letters, 2012,6( 8) : 610 - 619
3 徐祖顺,易昌凤. 聚合物纳米粒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 32 - 46
4 马晓燕,梁国正,鹿海军. 聚合物 / 天然硅酸盐黏土纳米复合材 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57 - 65
5 Pavlidou S,Papaspyrides C D. A review on polymerlayered silicate nanocomposites[J].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8,33 ( 12) : 1191 - 1198
PU 涂料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类涂料,存在着耐水 性、抗紫外线与耐候性等较差的弱点,通过纳米粒子 改性可以使这些性能得以改善。纳米粒子还可使涂 层的耐磨性、强度、韧性及光泽度等得到提高。Heidarian M,等[14]利用超声波震荡辅助有机改性蒙脱土 在聚氨酯中分散,合成 PU / 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涂 料。结果表明,PU 复合涂料防腐性能提高,当蒙脱土 质量分数为 3% 时,性能达到最佳。Zuber M,等[15]用 膨润土和蒙脱土采用乳液聚合法得到纳米复合材料。 分析显示,蒙脱土中的膨润土分散性好,整齐排列在 聚氨酯基体中。王洪权,等[16]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 溴化铵插层改性膨润土,制备出有机膨润土 / 水性聚 氨酯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有机膨润土的加入,有效 改善了水性 PU 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TG-DSC 分 析显示,加入膨润土质量分数在 5% 时,水性 PU 胶膜 的分解温度由 266. 8 ℃ 升高到 290. 9 ℃ 。其力学性 能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3. 3 在发泡体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