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上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新人教版三上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2020年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二、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三、被减数中间带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时,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放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1当 10放到个位,这时十位上剩9。

四、加法验算方法

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五、减法验算方法

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来验算,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六、加减法估算方法

按照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加数估成整十(看个位上的数)、整百(看十位上的数)、整千(看百位上的数)数(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再相加减;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估算的时候要估多或估少一些。

七、记忆

最大的一、两、三、四位数分别是9、99、999、9999;

最小的一、两、三、四位数分别是1、10、100、1000。

八、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练习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练习大全376+327= 909-216= 829+415= 502-415=425+136= 564-216= 633+327= 339-276=871+327= 844-415= 631+337= 780-216= 200+415=778-216=996+337= 751-136=273+136=971-415= 954+327=270-235= 466+276=

498-136=294+235=810-337= 152+136=917-119=437+136= 325-235=579+235=662-216= 868-136=845-136=941+415= 600-327=811+415=883-337= 962+136=986-235=518+337= 509-119= 334+276=198-119=

308+276=400-327=867+136= 396-327=294+235=803-415= 281+136=954-216= 184+136= 514-327=528+327=801-337= 300+276=604-415=696+136= 894-276=826+136=744-327= 192+119=637-136=243+327= 967-235=377+119=703-327=

909+327=508-119=741+337= 592-276= 334+289=395-216= 470+327=979-276=614+136= 240-235=568+216=497-216= 406+415=921-276=326+327= 712-136=265+216=504-337= 842+289=767-415=837+235=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 一.填一填: 1.()+63=245 362-()=54 260-()=123 375=()+165 2、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道减法算式:分别是:()和 () 3、比较大小: 3000-50()2500 8003()800+3 2356-25()2331 4、被减数是300,减数是79,差是() 5、一个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把它分成4个相等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6、平行四边形容易(),具有不()性。 7、用15根小棒摆正方形,最多能摆()个,还剩()根;再添上()根就可以多摆一个正方形。 8、联系实际填一填。(1、2、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华每天睡9();(2)冬冬吃中午饭用了20() (3)小明跑50米大约用了12(); (4)摸摸自己的脉博,1分钟大约跳()下。 (5)4时=()分 6分=()秒 180秒= ()分9、 二.对号入座。(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 A.159 B.707 C.717 D. 817 2、301比()多84。 A.217 B.227 C.385 D.317 3、()比276多198。 A.78 B.474 C.374 D.464 4、()加是639是1000。 A.361 B.161 C.461 D.561 5、求长方形的周长用()

A .长+宽×2 B .(长+宽)×2 C .长×宽 6、如图,将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红纸板剪成四块同样大小的 长方形纸板,每块长方形纸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 .24厘米 B .30厘米 C .12厘米 D .60厘米 7、把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两种长方形,( )的周长长。 8、右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多少倍? (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9、哈尔滨的冬天( )会下雪。 A .一定 B .不可能 C .可能 10、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形一定是四边形 B .青蛙每年一定会冬眠 C .世界上不可能每天都有人出生。 三.判断对错: 1、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任何一个加数都大。 ( ) 2、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4、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秒。( ) 5、分针从6走到7,经过了1分钟。( ) 6、用数字卡片5、6、0、9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9650,最小四位数是5690 ( ) 7、有A 、B 、C 、D 、E 五张卡片,从中任取出2张,可能是A 、B 。( ) 8、一个西瓜不可能重1吨。( ) 四、数图形。 A . B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上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 1、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 = 1公里 小技巧: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 15米=()分米 6分米=()毫米 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200分米=()米 1500厘米=()米 3、在计算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单位,如25厘米+15厘米=(4)分米。 二、质量单位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小技巧: 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6吨=()千克 10吨=()千克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000千克=()吨 15000千克=()吨 3.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大小。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减法的关系公式。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加法的关系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第3单元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是封闭的。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加减法一.列竖式计算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622+190= 437+270= 903-786= 81+519= 525-412= 683+181= 736-675= 461+433= 833-732= 961-600= 718-608= 688-149= 166+2628= 419+489=811-796= 230-177= 8275+1421= 395-46= 4487-935= 391+589= 252+6718= 696+266= 856-213= 9909-2921= 2220-333= 397+455= 256+728= 726-501= 168+750= 3694-2149= 651-615= 878-128= 332+3848= 361+3331= 515+483= 2156-525= 423+493= 867-387= 3711-817= 803-408= 707+220= 568-309= 59+583= 494+264= 971-508= 407+320= 771-419= 443+2286= 893-818= 654+4184= 828-109= 182+1465= 715-594= 38+241=

277+566= 630-341= 929-611= 214+739= 299+437= 476-268= 459+339= 376+374= 334+497= 313+478= 305+165= 824-224= 432+316= 718+174= 469+293= 202+764= 7209-6596= 179+686= 3145-1817= 391+416=910-284= 3557-2401= 435+481= 473+6425= 5662-529= 4380+5480= 433+1457= 2792-234= 39+497= 492+85= 74+273= 935-690= 380+475= 540+448= 683-604= 476+451= 138+81= 469+412= 225+675= 433-21= 321+416= 298+600= 1367-689= 831- 374= 2345-187= 589+875= 2434-1356= 678-589= 4356-889= 3000-127= 4000-3765= 800-293= 500-389= 7000-6543= 400-328= 8000-78= 700-234= 90000-5678= 5000-1234= 10000-236=

人教版数学三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秒针),走得最慢的是( 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小时=30分 30分=半小时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2)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258+648= 437+270= 683+181= 903-786= 81+519= 358+531= 525-412= 736-675= 461+433= 833-732= 569-367= 961-600= 718-608= 188-14= 166+262= 468-357= 419+489= 811-796= 230-177= 275+421= 801-564 = 395-46= 487-35= 391+589= 252+69= 758+657 = 696+266= 856-213= 999-921= 220-31= 681+267= 397+455= 256+728= 726-501= 168+750= 836+182= 694-149= 651-615= 332+384= 361+331= 756-291= 515+483= 156-25= 878-128= 423+493= 375+493= 867-387= 711-17= 803-408= 707+220= 738+380= 568-309= 59+583= 494+264= 971-508= 738+380= 407+320= 771-419= 443+286= 893-818= 448-371= 654+184= 829-10= 182+465= 715-594= 753+164= 38+241= 277+566= 630-341= 929-611= 533-291= 214+739= 299+437= 476-68= 459+339= 695+231= 334+491= 313+478= 376+373= 305+63= 427+491= 824-224= 432+316= 469+293= 202+764= 534-39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376+327= 909+216= 829+415= 412+415= 425+136= 564+216= 233+327= 339+276= 871+327= 844+415= 631+337= 780+216= 200+415= 778+216= 996+337= 751+136= 273+136= 171+415= 954+327= 270+235= 466+276= 498+136= 294+235= 210+337= 152+136= 917+119= 437+136= 325+235= 579+235= 662+216= 868+136= 845+136= 941+415= 600+327= 811+415= 883+337= 962+136= 986+235= 518+337= 599+119= 334+276= 198+119= 308+276= 400+327= 867+136= 396+327= 294+235= 803+415= 281+136= 954+216= 184+136= 514+327= 528+327= 801+337= 300+276= 604+415= 696+136= 894+276= 826+136= 744+327=

192+119= 637+136= 243+327= 967+235= 377+119= 703+327= 909+327= 118+119= 741+337= 592+276= 334+289= 395+216= 470+327= 979+276= 614+136= 240+235= 568+216= 497+216= 406+415= 921+276= 326+327= 712+136= 265+216= 504+337= 842+289= 767+415= 837+235= 583+216= 625+337= 462+289= 532+136= 985+327= 433+119= 729+327= 936+327= 443+327= 749+337= 321+415= 111+327= 168+415= 995+235= 713+415= 204+327= 461+337= 539+327= 862+276= 774+337= 405+415= 877+235= 278+216= 363+337= 946+216= 264+276= 188+216= 920+136= 654+327= 613+216= 183+337= 760+235= 836+32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例: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 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7.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最新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857+423= 437+270= 683+181= 903-786= 81+519= 443+286= 525-412= 736-675= 461+433= 833-732= 929-611= 961-600= 718-608= 188-14= 166+262= 214+739= 419+489= 811-796= 230-177= 275+421= 630-341= 395-46= 487-35= 391+589= 252+69= 277+566= 696+266= 856-213= 999-921= 220-31= 38+241= 397+455= 256+728= 726-501= 168+750= 715-594=

694-149= 651-615= 332+384= 361+331= 182+465= 515+483= 156-25= 878-128= 423+493= 654+184= 867-387= 711-17= 803-408= 707+220= 407+320= 568-309= 59+583= 494+264= 971-508= 771-419= 334+491= 313+478= 376+373= 305+63= 824-224= 432+316= 469+293= 202+764= 209-96= 179+68= 145-117= 391+416= 910-284= 557-401= 435+481= 473+425=

662-523= 380+480= 430+457= 792-234= 39+497= 492+85= 74+273= 935-690= 380+475= 540+448= 683-604= 476+451= 138+81= 469+ 412= 225+675= 433-21= 321+416= 298+600= 718+174= 622+190 = 810-466= 445-277= 356+626= 8 65-578= 445+385= 1000-455= 345+543= 957-679= 531+975= 987-799= 457+368= 258-168= 342-274= 258+553= 445+369= 468-389= 597+324= 385+247=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_》知识点整理及练习

万以内的加减法 知识要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例:列竖式计算25+78=? 注意:为了方便计算,把进的 数字应写在进位的地方,写的小一些,比如上例中的“1”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 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三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有些区别,但是 方法是一样的。 例:里竖式计算138+87=? 3、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 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例:245-127=? 4、被减数中间带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当个位不够 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放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1 当10放到个位,这时十位上剩9。 5、加法验算方法: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 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如:验算 25+124=149,方法一:通过列竖式计算149+25=?;方法二:用和减去一个加数:149-25=124 6、减法验算的方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来验算,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验算248-142=106,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去差,248-106=142;方法二:106+142=248。 练习题(二) 1、直接写出得数。 46+34= 51-26= 45+17= 68-19= 100-84= 61-40= 54-49= 24+68= 73-28= 135-25= 36÷9= 38+62= 399-99= 600+400= 360-80=

人教三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秒针走1圈(60秒),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 5、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6、时间的计算方法 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7 小明大约每天睡9小时 经常用分:系红领巾/做熟饭 经常用秒:打开电视/深呼吸/脉搏跳动/眨眼/50米或100米短跑/钟表滴答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列竖式步骤: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②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加法时,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减法的关系公式。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加法的关系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第3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 1、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身份证厚度/降水量/1分硬币的厚度/书籍的厚度都用毫米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大楼的高度/黑板的长度等)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手指记忆法)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公里小技巧: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 15米=()分米 6分米=()毫米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200分米=()米 1500厘米=()米 3、在计算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单位,如25厘米+15厘米=(4)分米。 二、质量单位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竖式)

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竖式)

376+327= 909-216= 829+415= 502-415= 425+136= 564-216= 633+327= 339-276= 871+327= 844-415= 631+337= 780-216= 200+415= 778-216= 996+337= 751-136= 273+136= 971-415= 954+327= 270-235= 466+276= 498-136= 294+235= 810-337= 152+136= 917-119= 437+136= 325-235= 579+235= 662-216= 868-136= 845-136= 941+415= 600-327= 811+415= 883-337= 962+136= 986-235= 518+337= 509-119= 334+276= 198-119= 308+276= 400-327= 867+136= 396-327= 294+235= 803-415= 281+136= 954-216=

184+136= 514-327= 528+327= 801-337= 300+276= 604-415= 696+136= 894-276= 826+136= 744-327= 192+119= 637-136= 243+327= 967-235= 377+119= 703-327= 909+327= 508-119= 741+337= 592-276= 334+289= 395-216= 470+327= 979-276= 614+136= 240-235= 568+216= 497-216= 406+415= 921-276= 326+327= 712-136= 265+216= 504-337= 842+289= 767-415= 837+235= 583-216= 625+337= 462-289= 532+136= 985-327= 433+119= 729-327= 936+327= 443-327= 749+337= 621-415= 111+327= 608-4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2、4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计算:一般先算整百加减整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注意进位与退位) 1 / 6 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 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 万以内的加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要向前进1. 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如果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的数 9。 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相.(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识记以下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验算(1)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2)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验算(1)被减数-差=减数(2)差+减数=被减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练习909-216= 829+415= 502-415= 425+136= 564-216= 633+327= 339-276= 871+327= 844-415= 631+337= 780-216= 200+415= 778-216=

996+337= 751-136= 273+136= 971-415= 954+327= 270-235= 466+276= 498-136= 294+235= 810-337= 152+136= 917-119= 437+136=

325-235= 579+235= 662-216= 868-136= 845-136= 941+415= 600-327= 811+415= 883-337= 962+136= 986-235= 518+337= 509-119= 334+276= 198-119=

308+276= 400-327= 867+136= 396-327= 294+235= 803-415= 281+136= 954-216= 184+136= 514-327= 528+327= 801-337= 300+276= 604-415=

696+136= 894-276= 826+136= 744-327= 192+119= 637-136= 243+327= 967-235= 377+119= 703-327= 909+327= 508-119= 741+337=

592-276= 334+289= 395-216= 470+327= 979-276= 614+136= 240-235= 568+216= 497-216= 406+415= 921-276= 326+327= 712-136= 265+216=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人教版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园地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算一算,要细心。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到数学园地!相信你一 1、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2、请你接着算,并验算。 308验算625验算 +594-337 二、你认为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对的画√,错的改过来) 33925776 +471-180-58 800()77()185() 三、选一选。 1、340与153的和是()。A、393B、493 C、187 2、现在这台VCD比原来的价格便宜()钱。 A、131元 B、149元 C、49元 3、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82只,下午卖出雪糕101只,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只。A、193B、82 C、19 四、解决问题。 1、暑假里小强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左下图是“北京——济南”火车里程表,你知道从北京到济南有多少千米吗? 2、养鸡场有公鸡168只,公鸡比母鸡少382只。母鸡有多少只? 3、

(1)买1辆自行车和1个电饭锅,能获奖吗? (2)买一台抽油烟机和一块手表,能获奖吗? (3)你想怎样买?能获奖吗? 五、 调查了解自己家第三季度(7、8、9月)的用电情况,完成下表(单位:千瓦时) (1)分别算出自己家7月、8月、9月的用电数。 (2)你家第三季度的用电数量是多少?其他同学呢? (3)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怎样才能节约用电? 1976年《少林门》成龙/洪金宝动作、 1976年《新精武门》成龙/Chang动作/剧情 1976年《少林寺木人巷》成龙/Hwang动作 1977年《李小龙的生与死》成龙/查克.诺里斯记录 1978年《拳精》成龙动作 1978年《醉拳》成龙/石天动作/喜剧 1978年《飞渡卷云山》成龙/梁小龙动作 1978年《蛇鹤八步》成龙/Kim动作/剧情 1979年《笑拳怪招》成龙/田俊动作/喜剧 1980年《师弟出马》成龙/元彪动作/喜剧 1982年《龙少爷》成龙/Whang动作 1983年《龙腾虎跃》成龙/Chen动作 1983年《A计划》成龙/洪金宝动作/喜剧 1983年《龙腾虎耀》成龙/石天动作 1983年《奇谋妙计五福星》成龙/陈欣建动作/喜剧 1984年《快餐车》成龙/洪金宝动作/喜剧 1984年《神勇双响炮》成龙/林正英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篇二】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篇三】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技巧大全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技巧大全 “凑整”先计算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则先计算。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2+88=100,35+65=100,21+79=100,44+56=100,55+45=10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79叫21的“补数”,44也叫56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例题1.计算下列等式: ① 53+55+47 ②23+39+61 解:①式=(53+47)+55 =155 ②式=23+(39+61) =23+100 =123 对于不能直接凑整的,可以把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凑整。 例题2.计算下列等式: ① 87+15 ②54+79 ③65+18+27 解:①式=87+13+2

=(87+13)+2 =100+2 =102 ②式=33+21+79 =33+(21+79) =33+100 =133 ③式=60+2+3+18+27 =60+(2+18)+(3+27) =60+20+30 =110 对于没有直接凑整的数的,可以先凑整,最后再减去凑整的数。 例题3.计算:38+29+19 解:原式=(38+2)+(29+1)+(19+1)-4 =40+30+20-4 =90-4 =86 计算等差连续数(等差数列)的 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

1,2,3,4,5,6,7,8,9 1,3,5,7,9 2,4,6,8,10 3,6,9,12,15 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 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例题4.①计算1+2+3+4+5+6+7+8+9 解:原式=5×9(中间数是5,共9个数) =45 ②计算1+3+5+7+9+11+13 解:原式=7×7(中间数是7,共7个数) =49 ③计算2+4+6+8+10 解:原式=6×5(中间数是6,共5个数) =30 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 例题5.①计算1+2+3+4+5+6+7+8+9+10 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 解:原式=(1+10)×5 =11×5

苏教版数学三上整册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三上整册知识点 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 1、口算18×4时,先算(10)×4,再算(8)×4,最后算(40)+(32),得(72)。计算69÷3时,先用十位上的6除以3,得(2)个(十);再用(9)除以3,得(3)个(一)。 2、(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判断方法:看最高位和一位数相乘是否满十。如果满十,积多一位;如果不满十,还要再看后一位相乘的情况再判断。几位数的几要大写。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判断方法:看被除数首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商一定是三位数,如果不够除,商就一定是两位数。 3、0乘任何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任何数和1相乘还等于这个数,任何数加或减0还等于这个数。 4、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例:201×3=603、207×3=621 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这么多个零。例:500×6=3000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例:306÷2=153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例:820÷4=205 5、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例:1×3=3,1+3=4 6、除法竖式计算的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③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 ④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注意: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7、被除数是三位数,若想让商中间商0,则被除数的十位<除数。 8、除法验算:没有余数的: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9、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越小。 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也越大。 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大,积就大。 10、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倍)字不用写;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1、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乘这两个数的乘积。例:42×3×3=42×9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210÷3÷7=210÷21 12、解决问题的几个注意点: ①够不够、能不能等要比较大小。 ②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③答句要写完整,遇到问题中有“各”字说明至少有(2)个问题,要分开来做。 ④两学生和学校的举例问题。要考虑在学校同侧和异侧。 ⑤绳子对折问题。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⑥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⑦师生坐船,乘车,和给商品装箱等问题,除得的余数也要考虑,最后别忘记让商再加1才是最后需要的数量。如果题中说明了有几位老师,要把老师的数量加到总数中。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

《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376+327= 909-216= 829+415= 502-415= 425+136= 564-216= 633+327= 339-276= 871+327= 844-415= 631+337= 780-216= 200+415= 778-216= 996+337= 751-136= 273+136= 971-415= 954+327= 270-235= 466+276=

498-136= 294+235= 810-337= 152+136= 917-119= 437+136= 325-235= 579+235= 662-216= 868-136= 845-136= 941+415= 600-327= 811+415= 883-337= 962+136= 986-235= 518+337= 509-119= 334+276= 198-119= 308+276= 400-327= 867+136=

396-327= 294+235= 803-415= 281+136= 954-216= 184+136= 514-327= 528+327= 801-337= 300+276= 604-415= 696+136= 894-276= 826+136= 744-327= 192+119= 637-136= 243+327= 967-235= 377+119= 703-327=

909+327= 508-119= 741+337= 592-276= 334+289= 395-216= 470+327= 979-276= 614+136= 240-235= 568+216= 497-216= 406+415= 921-276= 326+327= 712-136= 265+216= 504-337= 842+289= 767-415= 837+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