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作业计划书指导模版

HSE作业计划书指导模版
HSE作业计划书指导模版

HSEf乍业计划书指导模版

编号:

编码: xx项目HSEf乍业计划书

施工作业单位

注:此为作业计划书扉页

编写说明:

1、本《HSE 作业计划书》(管道运行专业指导模版)是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HSE 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计划书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由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制,旨在为基层组织提供《HSE 作业计划书》编制指南。

2、本指导模版适用于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运行现场的更新改造大修理项目作业。

3、对作业周期短、作业风险低的作业可对计划书进行简化,即在执行公司特种作业许可规定的同时,补充风险管理单即可。

4、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和定期组织危害识别活动,在原计划书基础上,填写《风险管理单》。

5、计划书编写应在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队长、项目经理)主持下,对项目(活动)在人员、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由生产技术人员、班组长、关键岗位员工及安全员(队HSE 监督员)共同参与编制。编制完成并经审核、审批后,应对本队员工组织培训、交底,并对相关方进行告知。

6、作业计划书应在入场施工作业前完成编制,各企业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计划书的审核和审批权限。

7、各企业编制计划书时,要以风险削减为核心,充分结合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尽量减少内容上的重复

1项目概况、作业场所周边情况调查

1.1项目概况

工程项目地点、立项原因、简要内容。

1.2地理环境

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气象、交通情况。

1.3社会环境及外部依托

当地社会治安、人文环境、医疗消防及生活依托的情况

1.5营地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对营地的布置安排。

2人员能力和设备状况2.1人员能力

本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及新增人员能力

编写说明:

1、本项目关键岗位人员指:队长(项目经理)、指导员、技术员、安全员(队HSE

监督员)、班长、特种作业人员等关键岗位;新增人员指:新分配人员、转

岗人员及因其他原因变更工作单位的人员。

2、对新增人员,应根据其岗位任职条件进行能力评估。例如:更换了队长(项目经理),或增加了新员工、转岗的员工等。

3、在综合评估栏中填写评估结果:“合格”或“不合格”,对不合格者,不能独立顶岗。

2.2 设备状况

施工作业采用的主要设备、设施及特殊HSE装置

编写说明:

1、本项目施工作业采用的主要设备设施,如封堵器、开孔机、吊车等;特

殊HSE装置,如含氧量分析仪、可燃气体浓度监测仪、防火服等检测防护装置。

2、在综合评估栏中填写评估结果:“合格”或“不合格”,对不合格(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者,不能使用。

3项目新增危害因素辨识与主要风险提示

3.1 项目新增危害因素辨识

项目新增危害因素是指当人员、作业环境、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等

发生变化(变更)而新增的危害因素。

编写说明:

1、对所辨识出的新增危害因素,经过评估后,确定新增风险。

2、人员变更指新分配人员、转岗人员及因其他原因变更工作单位的人员,主要针对的是因人员变更带来的新增和潜在的风险等。例如更换了队长(项目经理),增加了新员工、转岗的员工等。

3、作业环境的改变,包括同一施工区域周围环境的改变(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因作业周期的延长导致的季节变化、作业现场附近有新重大施工、从平原搬至山地、从人口稀疏区搬至稠密区,以及进入雷雨季节和洪汛期等。具体风险,如进入夏季带来的炎热中暑及雷击风险、施工地点搬至邻近水源、河流区而存在的洪水、水体污染风险等。

4、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的变化,一是指因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与以往相比有重大变化,如采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来的新增风险;二是施工期间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变更而带来的变化,如施工期间,因补充了新的施工方案和增加了新的工艺而带来的新增风险等;三是因技术(工艺)需要的施工相关方在现场交叉作业带来的新增风险。

5 、设备设施的变更,包括新配备或更换的设备(设施),其在设施完整性、运转状况、岗位员工操作及操作规程适应性方面带来的新增风险等。

3.2 项目主要风险提示

项目主要风险指经过评估后,在本项目表现突出、需要提示的风险。

HSE作业计划书

编写说明:

1、对所辨识出的危害因素,经过评估后,确定主要风险。

2、主要风险的界定应视具体项目而定,因各项目特点不同,应注意辨识不同的主要风险。

4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

针对本项目主要风险及新增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

编写说明:

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要同主要风险及新增风险相对应,即每识别出一项主要及新增风险,均制定相应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落实到相关岗位。

5应急管理

5.1应急联系电话

应急联系电话一览表

编写说明:

1、应急联系电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本队应急指挥(应急小组组长)电话、上级应急办公室及相关领导电话,以及医疗急救、消防急救、应急撤离(受事故影响区域)联系电话,以及其他外部依托联系电话。

2、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查其它需要的外部依托,如外部社会治安机构(派出所等)、相关方可以依托的应急救援组织等。

5.2 应急处置预案

编写说明:

1、施工现场应具有火灾、人员伤害、环境污染等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如有需要还应制定其它相关预案。

2、针对引发事故(事件)可能性大、后果比较严重的新增风险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可做为计划书的附件,也可写在计划书中。

附件1 施工区、生活区的布置及应急撤离路线平面示意图

编写说明:

1、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标出各主要设备设施的平面位置,标出紧急撤离路线方向,方位应正确。

2、除标出施工区平面布置图外,如有生活区,还应标出生活区平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