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doc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doc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doc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 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2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

1-3 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1-4 配位化合物 K 3 [Fe(CN)5 CO]的名称是五氰根·一氧化碳和铁(Ⅱ)酸钾。

1-5 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1-6 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1-7 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8 配合物的配位体都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1-9 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强。

1-10 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1-11 配位物中心离子所提供杂化的轨道,其主量子数必须相同。

1-12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1-13 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1-14 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1-15 氨水溶液不能装在铜制容器中,其原因是发生配位反应,生成

[Cu(NH 3)4]2+,使铜溶解。

1-16 在配离子 [Cu(NH 3)4 ]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1-17 已知 [HgI 4]2- 的 4 =K 1, [HgCl 4] 2-的 4 =K 2,,则反应 [HgCl 4] 2-+4I -=[HgI 4]2- +4Cl -的平衡常数为 K 1/K 2。

1-18 [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 β3 是反应 [Cu(NH 3)2] 2+ + NH 3[Cu(NH 3)3] 2+的平衡常数。

1-19 已知 [Fe 3+/Fe 2+]=,电极反应 [Fe(C 2 O 4 )3] 3- + e=[Fe(C 2O 4)2 ]2- + C 2O 4 2-,在标准状态时, 的计

算式为:

= ( Fe 3+

/ Fe 2 ) 0.0592 lg

c[ Fe(C 2O 4 )33 ] / c

) / c

c[ Fe(C 2O 4 ) 22 ] / c c(C 2O 42

2+

4 2-

+2e=Hg+4Cl -,

=

1-20 已知 Hg +2e=Hg ,

=; [HgCl ]

电池反应 [HgCl 4]2- Hg 2+

+ 4Cl -的平衡常数计算式为

2 0.85 0.38

lg K

0.0592

1-21 EDTA 滴定法,目前之所以能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

1 :

1 的配合物。

1-22 能形成无机配合物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大多数无机配合物的稳定性不高,而且还存在分

步配位的缺点,因此能用于配位滴定的并不多。

1-23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1-24 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

1-25 酸效应和其它组分的副反应是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1-26 EDTA 滴定某种金属离子的最高

pH 可以在酸效应曲线上方便地查出。

1-27 EDTA 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通用方法是控制溶液的酸度。

1-28 若是两种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 lgK(MY) 值相差不大,也可以利用控制溶液酸度的

方法达到分步滴定的目的。

1-29 在两种金属离子 M 、 N 共存时,如能满足△ lgK ≥ 5,则 N 离子就不干扰 M 离子的测定。

1-30 Al 3+和 Fe 3+共存时,可以通过控制溶液 pH ,先测定 Fe 3+,然后提高 pH ,再用 EDTA 直接滴定

Al 3+。 2.选择题

2-1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Ag(NH 3 )2]Cl

B. K 3[FeF 6 ]

C.[Co(en)3 ]Cl 2

D.[PtCl 2(NH 3)2]

2-2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Co(ONO)(NH 3 )5Cl]Cl 2 亚硝酸根二氯·五氨合钴( III )

B.[Co(NO 2 )3(NH 3)3] 三亚硝基·三氨合钴( III )

C.[CoCl (NH ) ]Cl 氯化二氯·三氨合钴( III )

2

3 3

D.[CoCl 2(NH 3)4]Cl 氯化四氨·氯气合钴( III )

2-3 配位数是

A.中心离子 (或原子 )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B.中心离子 (或原子 )与配位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

C.中心离子 (或原子 )接受配位原子的数目

D.中心离子 (或原子 )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位键数目

2-4 在配位分子 3KNO 2· Co(NO 2 )3 中,配位数为

A. 3

B. 4

C. 5

D. 6

2-5 在配位分子 CrCl · 4H 2 O 中,配位数为

3

A. 3

B. 4

C. 5

D. 6

2-6 已知某化合物的组成为 CoCl 3·5NH 3 ·H 2 O ,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有氨放

出,同时产生三氧化二钴的沉淀;加

AgNO 3 于另一份该化合物的溶液中,有 AgCl 沉淀生成,过

滤 后,再加入 AgNO 3 而无变化,但加热至沸又产生 AgCl 沉淀,其重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

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CoCl (NH ) ]Cl · H O

B. [Co(NH 3 ) H O ]Cl

3

2

3 5 2

5 2

C.[CoCl(NH ) ]Cl · H 2

O

D. [CoCl (NH ) ]Cl · NH · H O

3 5

2

2

3

4

3

2

2-7 某元素作为中心离子所形成的配位离子呈八面体形结构,该离子的配为数可能是 A. 2

B. 4

C. 6

D. 8

4

2

Cu 2+

)配位的水分子数是

2-8CuSO · 5H O 中,与中心离子(

A. 5

B. 2

C. 1

D. 4

2-9 乙二胺四乙酸根 (- OOCCH 2)2NCH 2CH 2N(CH 2COO -)2 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为

A. 2

B. 4

C. 6

D. 8

2-10 在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滴加B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而滴加NaOH无变化。滴加Na S时则有

2 2

黑色沉淀生成,上述实验证明

A.溶液中有大量的SO 2- 2+2- SP 2

(Cu )· C (OH )<K ]

4 [ Cu (OH )

2+ 2-

)>K SP(CuS ) ,溶液中仍有微量的2+

D.以上三种均是

C. C(Cu )· C(S Cu

2-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

B.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

C.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

D.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

2-12. 影响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数的主要因素有

A.中心离子(或原子)能提供的价层空轨道数

B.空间效应,即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半径与配位体半径之比越大,配位数越大

C.配位数随中心离子(或原子)电荷数增加而增大

D.以上三条都是

2-13 关于配位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配位体中含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B.配位原子的多电子原子,常见的是VA、 VIA、 VIIA等主族元素的原子

C.只含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称单齿配位体

D.含两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称螯合剂

2-14 下列配合物的配位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的是

A.[Cu(en) 2]SO4

B.[Ag(NH 3)2]Cl(CO)5[Fe(CN)6]

2-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

B.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就强

C.能够供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只能是有机物分子

D.内界中有配位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

2-1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

B.配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

C.配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

D.配位键的强度可以与氢键相比较

2-17 在过量氨水存在下,Cu2+离子主要生成[Cu(NH3 )4 ]2+配离子,这意味着

+离子能进一步生成[Cu(NH

3)4] 2+配离子(Cu2+):c(NH

3 )=1:4

C. Cu NH

2 较大 D. [Cu(NH

3 4

2+配离子最稳定

3 4 ) ]

2-18 Fe3+离子能与下列哪种配位体形成具有五元环的螯合离子A.CO32-

2-19 下列关于螯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位体均生成螯合物

B.螯合物通常比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配合物稳定得多

C.形成螯环的数目越大,螯合物的稳定性不一定越好

D.起螯合作用的配位体一般为多齿配为体,称螯合剂

2-20 根据价键理论分析下列配合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是

A.[HgI 4]2- > [HgCl 4] 2-> [Hg(CN)4 ]2-

B.[Co(NH 3)6] 3+> [Co(SCN)4]2- > [Co(CN) 6]

3-

C.[Ni(en) 3] 3-> [Ni(NH

3)6] 2+

> [Ni(H

2O)6 ] 2+

D.[Fe(SCN)6] 3-

> [Fe(CN) ] 3- > [Fe(CN) 4- 6 6] 2-21 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加入配位剂后,使其溶解度增加,其原因是

A.产生盐效应

B.配位剂与阳离子生成配合物,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

C.使其分解

D.阳离子被配位生成配离子,其盐溶解度增加

2-22

在硫酸铜的氨溶液中,已知有一半铜离子形成了配离子,且自由氨的浓度为×

10-4 mol · L -1,

则 [Cu(NH 3)4 ]2+的 4 应等于

A. ×10

14

B. × 1015

C. × 1016

D. × 1013

2-23 已知

2

[Ag(NH 3 )2]+=× 10 7,则在含有 mol · L -1 的 [Ag(NH 3)2]+和 mol · L -1

的 NH 3 混合溶液中, Ag+离子的浓度( mol · L -1 )为

A. ×10

-9

B. ×10 -9

C. × 10

-9

D. × 10-9

2-24 已知

2

[Ag(CN)2-] =× 1021,则在含有 mol · L -1 的 [Ag(CN)2] -和 mol · L -1

的 KCN 溶液中 Ag+离子

的浓度( mol · L -1 )为

已知 K sp AgCl =× 10-10, 2 [ Ag NH 3 2

] =× 10

7

。在升氨水溶

即若解 mol 的 AgCl , NH 3 的最初浓度( mol · L -1

)为

A.>

B.<

C. >

D.<

2-2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某些金属难溶化合物中,加入配位剂,可使其溶解度增大

B.在 Fe 3+溶液中加入 NaF 后, Fe 3+的氧化性降低

C.在 [FeF 6] 3-溶液中加入强酸,也不影响其稳定性

D.在 [FeF 6] 3+溶液中加入强碱,会使其稳定性下降

2-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在 (NH 4 )2C 2O 4 酸性溶液中不沉淀,是由于配位效应

B. I 2 溶于 KI 溶液中是由于配位效应

溶解于 HNO 3 溶液中是由于 HNO 3 的酸效应

在水溶液中不溶解是由于

SnCl 2 的溶解度小

Ag NH 3 2

=; lg 2

Ag CN 2 =;

3

2-28 已知 lg 2

lg 2 Ag SCN 2 =;

lg

2 Ag S 2O

3 2 =;

当配位剂的浓度相同时, AgCl 在哪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A. NH · H O

B. KCN

C. Na S O

D. NaSCN 3

2

2 2 3

2-29 已知

=× 10 7 ;

AgCl

=× 10 -10 ;

=× 10 -11 ;

=× 10 -16 ;

=

2 Ag NH

3 2 K

sp K

sp

Ag C O K

sp

Ag PO

K

sp

Ag CO

2 2 4

3 4

2 3

× 10-12。在 mol · L -1 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Ag PO

B. Ag C O 4

C. AgCl

D. Ag CO

3

4

2 2

2

3

2-30 已知

Zn OH 2

=×10 15;

4

Zn NH

3 2 =× 109;K

b NH

3 =× 10-5;K

sp Zn OH

2 =× 10-17。将 Zn(OH)2

4

4

4

加入氨和氯化铵浓度均为

mol · L -1 的缓冲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Zn(OH) 不能溶解

B.溶解生成 Zn(OH)

2

2

3 4 2+

D.以上都不正确

C.溶解后生成 [Zn(NH ) [

2-31 在 [Ag(NH 3)2]+溶液中有下列平衡: [Ag(NH 3)2]+ K 1

[Ag(NH 3)] + + NH 3

[Ag(NH 3)] +

K 2

Ag + + NH 3;则 [Ag(NH 3)2] +

的不稳定常数为

A.K+K

2 B.K/K

1

C. K ·K

D.K/K

2

1

2

1

1

1

2-32 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 EDPA ,用 H 5L 表示)的五

pk a 值分别为,,,和,溶液中组分

HL 4- 的

浓度最大时 ,溶液的 pH 值为

A.

B.

C.

D.

2-33 mol · L -1 的 M 2+与 mol · L -1 的 Na 2 H 2Y 反应后,溶

pH 值约为( K MY =× 10 20)

A.

B.

C.

D.

2-34 已知 (Cu 2 / Cu) =,

CuCl 2

=× 105,在 mol · L -1 的 [CuCl 2]-和 mol · L -1 的 Cl -离子溶液中,

[CuCl 2 ] / Cu

值为

A. –

B. –

C.

D.

2-35 已知半反应 Au +

+eAu 的 =, [Au(CN)2 ]- + eAu + 2CN -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上述两个电极反应可组成原电池,该原电池反应为

+

-

2

-

Au +2CN [Au(CN) ]

B.在有 CN -存在时, Au 比 [Au(CN) 2]- 稳定

C. Au +形成 [Au(CN)2 ]-后,其氧化性减弱

D.在有 CN - 存在时, Au 的还原能力增强

2-36 在叙述 EDTA 溶液以 Y 4- 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 (Y 4-)中,正确的是

A.δ (Y 4- )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δ (Y 4-)随 pH 增大而减小

C.δ (Y 4-)随酸度增大而增大

D.δ (Y 4-)与 pH 无关

2-37 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配合物越稳定,在滴定时允许的 pH 值

A.越高

B.越低

C.中性

D.不要求

2-38 EDTA 直接法进行配位滴定时,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金属指示剂-被测金属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被测定金属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 A 与 C 的混合色

2-39 用 EDTA滴定金属离子,为达到误差≤%,应满足的条件是

A. C·K a≥ 10 -8

B. C·K MY≥ 10-8

C. C·K MY≥ 106

D. C·K MY≥ 106

2-40 EDTA 滴定中,选择金属指导示剂应符合的条件有

A.在任何 pH 下,指示剂的游离色(In-)要与配合色(MIn )不

应易溶于水 C. K MY>K MIn

D.滴定的 pH 与指示剂变色的pH 相同

2-41 用 EDTA作滴定剂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配合物

B.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配合物

C.不论形成 MHY 或 MOHY,均有利于配位滴定反应

D.不论溶液 pH 值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配合物

2-42 配位滴定时,选用指示剂应使K MIn适当小于K MY,若K MY过小,会使指示剂

A.变色过晚 B 变色过早 C.不变色 D.无影响

2-43 EDTA 滴定中,选择金属指示剂应符合的条件有

A.在任何 pH 下,指示剂的游离色(In) 要与配合色 (MIn) 不同

B. Min 应易溶于

C.K MY K MIn

D.滴定的 pH 与指示剂的 pH 相同

2-44 EDTA 滴定 M 离子,为满足终点误差≤%的要求,Y H 应符合的关系是

A. YH≤K MY-8

B. lg Y H≤K MY -8

C. lg Y H≥K MY -8

D. YH ≤ lg K MY -8

2-45 用· L-1 EDTA滴定同浓度的M、 N 离子混合溶液中的M 离子。已知lg K MY=, lg K NY =10,滴定M 离子的适宜的pH 范围是

A. 2~6

B. 3~8

C. 4~8

D. 4~10

2-46 为了测定水中Ca2+、 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3+、 Al3+干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于 pH = 10 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 10

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

pH = 10 的氨性溶液

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3.填空题

3-1 配位化合物 [Pt(NH 3)4Cl 2][HgI 4]的名称是

,配位化合

物碳酸·一氯·一羟基·四氨合铂

( Ⅳ )的化学式是 。

3-2 配位化合物 [Co(NO 2)(NH 3) 5]2+[Pt(CN)6 ]2- 的名称是

,配阳离子中的

配位原子是

,中心离子配位数为 __

___。

3-3 配位化合物 [CO(NH 3)4(H 2O)2] 2(SO 4)3 的内界是

,配位体是 ,

_________ 原子是配位原子, 配位数为 ________ ,配离子的电荷是 _________ ,该配位化合物的名

称是

3-4 由于氰化物极毒 ,生产中含氰废液可采用 FeSO 4 溶液处理, 使生成毒性很小较为稳定的配位化合

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3-5 Fe 3+

-

2+

2+

-1

与 SCN 生成红色配合物 [Fe(SCN)] ,已知观察到的红色从 [Fe(SCN) ]= mol L ·与

c[Fe 3+]=10 -2mol · L -1 开始,则显示出颜色时,

SCN -离子的浓度为 __

3-6 已知 [CuY]2-、 [Cu(en) 2]2+、 [Cu(NH 3 )4] 2+ 的累积稳定常数分别为× 10 18、 4× 1019 和× 1014,则 这三种配离子的稳定性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θ

3-

θ

4-

3-

4-

的电极电势 ___

_电对

3-7 由于 β6 [Fe(CN)6 ]>β6 [Fe(CN)6 ] ,所以电对 [Fe(CN)6] /[Fe(CN) 6] Fe 3+/Fe 2+的电极电势。 3-8 形成螯合物的条件

3-9 螯合物的稳定性与螯合环的结构

,数目和大小有关,通常情况下,螯合剂与中心离子形成的

_______ 的环数 __

,生成的螯合物越稳定,若螯合环中有双键,则双键增加,所形成 的螯合物稳定性

__

_______ 。

3-10 EDTA 滴定中 ,终点时溶液呈

颜色 .为使准确指示终点 ,要求 (I)在滴定 pH 条件下 ,指 示剂的

_ 与

有明显差别;

(II)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

________ ; (III)指示剂

金属离子配合物应

_

3-11 配位滴定的最低 pH 可利用关系式

值与 pH 的关系求出 ,反映 pH

与 lg K My 关系的线称为

曲线 ,利用它可以确定待测金属离子被滴定的

3-12 用 EDTA 测定共存金属离子时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___ _____, 常用的消除干扰方法有控制

________ ﹑ ________ 法﹑ ________ 法和 ________法。

3-13 EDTA 配位滴定中 ,为了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大

,pH 值应较大 ,但也不能太大 ,还需要同时考虑到待

测金属离子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配位作用 ,所以在配位滴定时要有一个合适的 pH 范围。

3-14 配位滴定法中使用的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 __

______ ﹑

____

___ ﹑ ___

____和比较稳定等四点。

3-15 测定 Ca2+﹑ Mg 2+离子共存的硬水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其方法是在pH=_ _,用 EDTA滴定测得 __ _。另取同体积硬水加入,使 Mg 2+成为 _ __,再用 EDTA滴定测得

___ 。

3-16 在配位滴定中 ,提高滴定的pH, 有利的是,但不利的是 ___ ____ ,故存在着滴定的最低pH 和最高 pH。

4.计算题

4-1 将 mol ·L-1氨水加入 . mol·L-1的 AgNO3溶液中,计算平衡时溶液中Ag+、[Ag(NH 3)2]+、 NH3、H+ 的浓度 , 已知2 [Ag(NH 3)2 ]+=× 107, K b (NH3)=× 10-5。

4-2 计算 AgBr在 mol ·L-1Na 2S2O3中的溶解度,在500ml mol ·L-1Na2S2O3溶液中可溶解多少克 AgBr 4-3 计算使的 AgI(s)溶解在 1mL氨水中,生成 [Ag(NH 3)2]+ 需要氨水的最低浓度为多大用1mLKCN呢已知 2 [Ag(NH 3)2 ]+=× 107, 2 [Ag(CN)2] -=× 1021,K SP (AgI)=× 10-17

4-4 根据下列条件并结合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① [Cu(CN) - -

,2+ - -

,=

2

] +e→ Cu+2CN =;② Cu +2Br +e→ [CuBr2]

4-5 50ml mol ·L-1的 AgNO3溶液中,加入密度为 cm-3 ,w(NH 3)=%的氨水 30mL,加水稀释到100ml ,则混合溶液中 Ag+的浓度为多少若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 mol·L-1KBr溶液时,有无 AgBr沉淀析出如果欲阻止 AgBr沉淀析出,氨的最低浓度为多少

4-6 对 pH=的溶液中,加入CuCl2,使 Cu2+浓度为mol·L-1,当反应达平衡时,溶液的 pH为多少(KCuY= × 1018)

4-7 在 1L 6mol/L 的氨水中加入固体CuSO ,计算:

4

⑴溶液中 Cu2+浓度。⑵若在此溶液中加入固体NaoH 有无 Cu(OH)2 沉淀生成

⑶若加入固体 Na2S有无 CuS生成 (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4 [Cu(NH 3)4 2+]= × 1012, K SP [Cu(OH)2]=×

10-20, K SP(CuS)=×10-36

4-8 称取含磷试样,处理成溶液,并把磷沉淀为MgNH PO ,将沉淀过滤洗净后再溶解,然后用

4 4

-1

的 EDTA标准溶液滴定,共消耗,求该试样中P

c(H4 y)=· L 2O5 的百分含量。

4-9 为了测定冰晶石 (Na AlF )矿样中 F 的含量,称取试样,溶解后定容至-1

100mL,移取,加入· L

3 6

Ca2+离子溶液25mL,使生成 CaF2沉淀,经过滤收集滤液和洗涤液,调 pH 为 10,以钙指示剂指示

终点,用· L-1 EDTA滴定,消耗,求冰晶石中 F 的含量。

4-10 在含有· L-1 CaCl2的 NH3-NH4Cl 缓冲溶液中,已知NH3的浓度为· L-1,该缓冲溶液的pH 为,用等体积的· L-1的 EDTA 溶液与上述溶液混合,计算溶液中残留的Ca2+的浓度。已知:K 稳 (Cay)= ×1011, K a3(H4y)=× 10-7, K a4(H4y)=× 10-11。

4-11 为测定水样中Cu2+及 Zn2+的含量,移取水样100mL ,用碘量法测定Cu2+的量,消耗的·L-1Na 2S2O3

溶液;另取水样,调节pH=后,加入的· L-1 EDTA溶液剩余的 EDTA恰好与的· L-1 Cu 2+标准溶液反应完全,计算水样中Cu2+和 Zn2+的含量 (g· L-1)。

4-12 用· 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钙和镁含量。准确移取水样,以铬黑T 为指示剂 ,在 pH=10 时滴定,消耗 EDTA 溶液;另取一份水样,加NaOH 溶液使呈强碱性,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消

耗 EDTA溶液,计算水中钙和镁的含量(以 CaO mg· L-1和 MgCO3 mg· L-1 表示 )。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1.是非判断题

1-1√1-2×1-3×1-4×1-5√1-6 ×1-7 √1-8×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1-20√1-21 √1-22 √ 1-23 ×1-24 ×1-25 √ 1-26 ×1-27×1-28 × 1-29 √ 1-30 ×2.选择题

2-1 D 2-2 C 2-3 C 2-4 D 2-5 D 2-6 C 2-7 C 2-8 D 2-9 C 2-10 D 2-11 B 2-12 D 2-13 D 2-14 C 2-15 D 2-16 D 2-17 A 2-18 C 2-19 A 2-20 C 2-21 D 2-22 D 2-23 B 2-24 A 2-25 C 2-26 C 2-27 B 2-28 B 2-29 A 2-30 C 2-31 C 2-32 D 2-33 B 2-34 D 2-35B 2-36 A 2-37 B 2-38 B 2-39 D 2-40 B,C 2-41 D 2-42 C 2-43 B,C 2-44 B 2-45 B 2-46C

3.填空题

3-1 四碘合汞(Ⅱ)酸二氯四氨合铂(Ⅱ) ; [ P t(NH 3)4(OH)Cl]CO 3 3-2 六氰合铂(Ⅳ)酸五氨硝基合钴(Ⅲ)

; Co 3+; 6

3-3 [Co(NH 3 )4(H 2 O)2]3+

; NH 3, H 2 O ; N , O ; 6; +3;硫酸四氨二水合钴(Ⅲ)

3-4 6NaCN+3FeSO 4Fe 2[Fe(CN)6]+3Na 2SO 4

3-5 × 10 -6

-1

mol L ·

3-6

3

4 2+ 2 2+

< [Cuy] 2-

[Cu(NH ) ] <[Cu(en) ]

3-7 <

3-8 配位体必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配位体中的配位原子之间间隔两个或三个其它

原子

3-9 五或六原子环;越多;增加

3-10 游离指示剂;游离颜色;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颜色;稳定性适当;易溶与水

3-11 lg α y(H) ≥ lgK My-8 ;α y(H) ;酸效应;最低 pH 3-12 提高测定的选择性;溶液酸度; 配位掩蔽;氧化还原掩蔽;沉淀掩蔽

3-13 水解;辅助配位剂

3-14 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与游离指示剂颜色明显不同; 指示剂 -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略低于

EDTA-金属离子稳定性;

指示剂 -金属离子配合物应易溶于水

3-15 10 ; Ca 2+; Mg 2+离子总量; NaOH ; Mg(OH) 2 ; Ca 2+ 3-16 配合物稳定性高;金属离子容易发生水解 4.计算题

4-1

×

10-6 ;;;× 10-11 4-2mol ·L -1; 41g

4-3 × 10 3

-1

-1

mol L · ; mol ·L 4-4 ×

1024;× 106

4-5 × 10 -10

-1

-1

mol L · ;有 ; mol ·L

4-6

4-7 × 10-18 mol ·L -1

;无;有

4-8

%

4-9 ω (F)=%

4-10

× 10-9 mol · L -1

4-11

· L -1; · L -1

4-12

CaO · L -1 ;; MgCO 3· L -1

第5章、配位滴定法(答案)

第5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有何特点? 答:广泛,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稳定,一般lg K MY> 15; 络合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络合比简单,一般为1:1。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无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在有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条件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酸效应、配位效应、干扰离子效应等。 3. 影响配位滴定图月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答:(1)lg K′的影响:K′增大10倍,lg K′增加1,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2)C M的影响:C M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4. 为什么大多数的配位滴定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络合滴定中广泛使用pH缓冲溶液来保持酸度相对稳定,因为:(1)滴定过程中的[H+]变化:M + H2Y = MY + 2H+ (2)K′MY与pH有关; (3)指示剂需在一定的酸度介质中使用 5.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金属指示剂本身是弱的配位剂,在一定条件下,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与指示剂本身具有显著不同的颜色。 6. 指示剂为什么会被封闭?如何消除? 答: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某些指示剂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为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较对应的MY络合物更稳定,以致到达化学计量点时滴入过量的EDTA,也不能夺取指示剂络合物(MIn)中的金属离子,指示剂不能释放出来,看不到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可能原因:(1)MIn(或共存离子N的NIn)的稳定性大于MY。 (2)终点变色反应的可逆性差。 解决方法:(1)若封闭现象是滴定离子本身M引起的,则可采用返滴定法。例二甲酚橙XO,Al3+对其有封闭现象。可加过量EDTA,采用返滴法测定铝。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A)H 6Y2+ (B)H4Y(C)H 2 Y2-(D)Y4- 2.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1:1(B)2:1(C)1:3 (D)1:2 3.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4.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5.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 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 7.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引起的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 (B)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翁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共存离子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配位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9.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时,体系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的目的是()(A)中和过多的酸(B)调节pH值 (C)控制溶液的酸度(D)起掩蔽作用 10.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A) >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11.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控制酸度法(B)配位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沉淀掩蔽法12.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 (A)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9-1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和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1)[CoCl 2(H 2O)4]Cl (2)[PtCl 4(en)] (3)[Ni Cl 2(NH 3)2] (4)K 2[Co(SCN)4] (5)Na 2[SiF 6] (6)[Cr(H 2O)2(NH 3)4]2 (SO 4)3 (7)K 3[Fe(C 2O 4)3] (8)(NH 4)3[SbCl 6]·2H 2O 9-2 已知磁矩,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1)[Cd(NH 3)4]2+ (μ=0 B M) (2)[PtCl 4]2- (μ=0 B M) (3)[Mn(CN)6]4- (μ=1.73 B M) ( 4 ) [CoF 6]3- (μ=4.9 B M)

(5)[BF 4]- (μ=0 BM) (6)[Ag(CN)2]- (μ=0 B M) 9-3 解释下列名词 (1)配位原子 (2)配离子 (3)配位数 (4)多基(齿)配位体 (5)螯合效应 (6)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7)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 (8)磁矩 答:见教材。 9-4 选择适当试剂,实现下列转化。 Ag →AgNO 3→AgCl ↓→[Ag(NH 3)2]Cl →AgBr ↓→Na 3[Ag(S 2O 3)2]→AgI ↓→K[Ag(CN)2] →Ag 2S ↓ 答:转化路线: ↓?→???→?→?→???→?↓?→????→?↓?→???→?- - - - - ?S Ag ]K[Ag(CN)AgI ])O [Ag(S Na AgBr ]Cl )[Ag(NH AgCl AgNO Ag 22232323NH 32232233 S KCN I O S Br O H Cl HNO 要点:应记忆题给各常见配合物和沉淀物的稳定转化顺序。 9-11 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金属离子M ,试证明在化学计量点时, (1)() ' 2 1MY pK pMY pM -= (2))(lg 2lg )(lg M c K MY c MY += 证明: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当PH=9时,lga Y(H)=1.29,lgK MgY=8.7,则lg K、MgY=_________ 2 由于______的存在,使配位剂_____参加主反应能力______的 现象称为酸效应,它可用_________定量表述. 3 溶液酸度越大, a Y(H)越_____,[Y]越_____,EDTA的配位能力越_____. 4 以ZnO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一般是以___________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10.并以___________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为终点。 5 由于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时有______放出,故配位滴定多以___________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_______ 6 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必须足够稳定,要求K 稳 7 判断干扰情况时,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____ 测定,被测离子M以上的离子N,在两者浓度相近时,如果__________则N不干扰 M的测定。 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 9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如果稳定性太低,就会使终点 _______,如果稳定性太高,终点就会_______,通常要求满足________。 10 指示剂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________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二者之间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水的硬度测定中,正确的测定条件包括() A 总硬度:PH=10,EBT为指示剂 B 钙硬度:PH大于等于12,XO为指示剂 C 钙硬度:调PH之前,可不加盐酸酸化并煮沸 D 水中微量钙离子可加三乙醇胺掩蔽 2 测定Fe3+所用指示剂为() A 六次甲基四胺 B PAN C 磺基水杨酸 D EDTA 15 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与C项的混合色 3 通常测定水的硬度所用的方法是() A 控制溶液酸度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 (A)正误差? ? ? (B)负误差? (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 (A)偏高? ? ? ? ? (B)偏低? ? ? ? (C)无影响? ? ? (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 )mL (A) 10? ? ? ? ? (B) 20? ? (C) 30? ? ?(D) 40

(A) ? (B) ? (C) ? ? ? (D) 8.欲配制1000mL 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 ? )mL。 (A) ? ? (B)? ? (C);? ? (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H2C2O4?2H2O?(B) Na2C2O4? ? ? (C)HCl? ? ?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偏高? ? ? (B)偏低? ? ? ? (C)不变? ? ?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四大类。 2.欲配制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 ? ? ? )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4.称取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则cNaOH=(? ? ? ? )。HCl=mL表示每(? ? ? ? )相当于(? ? ? ? ? )。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 ?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滴定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一、选择题 1. 关于配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配体是一种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π键电子的离子或分子 B .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相结合的配体总数 C. 广义地讲,所有金属离子都可能生成配合物 D. 配离子既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 2. 关于外轨型与内轨型配合物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外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比内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大 B. 中心离子轨道杂化方式在外轨型配合物是ns、np、nd轨道杂化,内轨型配合物是(n-1)d、ns、np轨道杂化 C. 一般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键能小 D. 通常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3. 当下列配离子浓度及配体浓度均相等时,体系中Zn2+离浓度最小的是() A.Zn(NH3)42+ B. Zn(en)22+ C. Zn(CN)42- D. Zn(OH)42- 4. Fe(Ⅲ)形成配位数为6的外轨型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 d2sp3 B. sp3d2 C. p3d3 D. sd5 5.下列配离子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 A.Ag(S2O3)23-B.Ni(NH3)42+C.Fe(C2O4)33-D.HgCl42- 6. 测得Co(NH3)63+的磁矩μ=0B.M,可知Co3+离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 ) A.d2sp3 B.sp3d2 C.sp3 D. dsp2 7.下列物质具有顺磁性的是() A.Ag(NH3) +B.Fe(CN)64-C.Cu(NH3)42+D.Zn(CN)42- 8.下列物质中,能作为螯合剂的为( ) A. HO-OH B. H2N-NH2 C. (CH3)2N-NH2 D. H2N-CH2-CH2-NH2 9. 在[RhBr2(NH3)4]+中,Rh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A.+2和4 B.+3和6 C. +2和6 D. +3和4 10.Cu(en)22+的稳定性比Cu(NH3)42+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A. 配体比后者大 B.具有螯合效应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1,则[Y4-]为多少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5-配位滴定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 络合时,一分子的 EDTA可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位原子。(6) 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降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M 与丫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络合剂L存在,若口M(L)=1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o (M 与L没有副反应) 5. 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只有稳定常数的差值满足△ Igk》5时才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 6.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B) A K MY ' =C Y/C M C Y B K MY ' =[MY' ]/([M]+ [ML i])( [Y]+、[H i Y]) C K MY ' =[MY' ]/([MY]+ [ML i])( [Y]+、[H i Y]) D K MY ' =[MY]/([M]+ ' [ML i])( [Y]+ x [H i Y]+[MY]) 7. 在 pH = 10.0 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Zn(NH3) = 104'7,: Zn(OH) = 102'4,-Y(H)=10°5, 已知 lgK znY=16.5;在此条件下,IgK znY'为_____________ 。(11.3) 8. 络合滴定中,若封闭现象是由被测离子引起的,则可米用回滴定法进行 9. 络合滴定法直接滴定Zn2+,铬黑T In-作指示剂,其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实际上是: (D) A. ZnIn的颜色 B. In-的颜色 C. ZnY的颜色 D. ZnIn和In-的颜色 10. 在EDTA法中,当MIn溶解度较小时,会产生( B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应 11. 当K MIn>K MY时,易产生(A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 12. 下列指示剂中,全部适用于络合滴定的一组是:(C) A 甲基橙、二苯胺磺酸钠、EBT B 酚酞、钙指示剂、淀粉 C 二甲酚橙、铬黑T、钙指示剂 D PAN、甲基红、铬酸钾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DTA 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答:由于H+的存在使配位剂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酸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酸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3) 配位效应 答:由于存在其他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M 配位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4)配位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配位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配位效应系数。 (5)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 答:]n I []MIn ['=当点。变,此即指示剂的变色时,指示剂发生颜色突 3.计算题: (1)用EDTA 滴定法检验血清中的钙。取血清100μl ,加KOH 溶液2滴和钙红指示剂1~2滴,用0.001042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0.2502ml 。计算此检品中Ca 2+含量(Ca 2+mg/100ml )。若健康成人血清中Ca 2+含量指标为 9~11mg/100ml ,此检品中Ca 2+含量是否正常?(尿中钙的测定与此相似,只是要用柠檬酸掩蔽Mg 2+) 解: E D T A C a S Ca ()100Ca%(0.0010420.2502)40.0810010.45(mg /100ml)(40.08g/mol)0.1 cV M V M ??=???=== (2)精密称取葡萄糖酸钙(C 12H 22O 14Ca·H 2O )0.5403g ,溶于水中,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23.92ml 。计算此样品中葡萄糖酸钙含量。(1222142C H O Ca H O M =448.7) 解: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一类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的存在和应用都很广泛。生物体的金属元素多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靠它来完成。又如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铁的配合物,在血液中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动物体的各种酶几乎都是以金属配合物形式存在的。当今配合物广泛地渗透到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我国著名科学家光宪教授作了如下的比喻: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科学坚实地站在目标的地坪上。配位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和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9-1 配合物的组成与定义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时有蓝色Cu 2(OH)2SO 4沉淀生成,当继续加氨水过量时,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总反应为: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深蓝色) 此时在溶液中,除SO 42-和[Cu(NH 3)4]2+外,几乎检查不出Cu 2+的存在。再如,在HgCl 2溶液 中加入KI ,开始形成桔黄色HgI 2沉淀,继续加KI 过量时,沉淀消失,变成无色的溶液。 HgCl 2 + 2KI = HgI 2↓+ 2KCl HgI 2 + 2KI = K 2[HgI 4] 象[Cu(NH 3)4]SO 4和K 2[HgI 4]这类较复杂的化合物就是配合物。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由一个中心元素(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配离子。由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和配体以配位键结合成的分子,如[Ni(CO)4]、 [Co(NH 3)3Cl 3]也叫配合物。 在[Cu(NH 3)4]SO 4中,Cu 2+占据中心位置,称中心离子(或形成体);中心离子Cu 2+的围, 以配位键结合着4个NH 3分子,称为配体;中心离子与配体构成配合物的界(配离子),通常 把界写在括号;SO 42-被称为外界,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在水中全部离解。 [Cu (NH 3)4] SO 4 K 3[Fe(CN)6] ↑↑↑↑↑↑↑↑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内界 外界内界配合物 配合物 1.中心离子 配合物的核心,它一般是阳离子,也有电中性原子,如[Ni(CO)4]中的Ni 原子。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完整版)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自测题 一.填空题 1. 钴离子Co3+和4个氨分子、2个氯离子生成配离子,它的氯化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 叫做 ____________ 。 2. 溴化一氯三氨二水合钴(山)的内界为______________ ,外界为_____________ 。 3. 四氯合铂(II)酸四氨合铜(I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 4. 在[RhBr 2(NH3)2]+中,Rh的氧化态为___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 。 5. K[CrCI 4(NH3)2]的名称是__________ ,Cr的氧化数是 __________ ,配位数是 __________ < 6. 配离子[PtCI(NO 2)(NH 3)4]2+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为_____________ ,配位数为 _________ 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 7. 螯合物是由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配位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8. 在[Ag(NH 3)2]N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Ag+ + 2NH 3 = [Ag(NH 3)2]+。(1)若向溶液中力口 入HCI,则平衡向 _______ 移动;(2)若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则平衡向____________ 移动。 9. [PtCI(NO 2)(NH3)4]CO3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为_______ ,配离子 的电荷数为 ________ 。 10. KCN为剧毒,而K4[Fe(CN)6]无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金属离子M溶液的pH值增大时,副反应系数Y(H) _________________ ,M(OH) ________________ , 条件稳定常数K MY,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 。 12. 配位滴定中,若金属离子的原始浓度为0.01 mol/L,且以目视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方 式确定终点,只有当 _____________ ,才能进行准确滴定(误差小于0.1%)。 13. 由于EDT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种配位能力很强的配位原子,所以它能 和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 。 14. 配位滴定所用的滴定剂本身是弱酸或弱碱,容易给出或接受质子,因此试液的酸度引起 滴定剂的副反应是严重的。这种由于__________ 离子的存在,而使配体参与 ______ 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被称为酸效应。 15. EDTA酸效应曲线图中,金属离子位置所对应的pH值,就是滴定这种金属离子所允许 的 ________________ 。 16. 配位滴定的直接滴定过程中,终点时试液所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颜色。 17. 在酸性及弱碱性条件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过程中,因有 ____________ 放出, 应加 ______________ 控制溶液的酸度。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第八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8-1 配合物 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配合物及其组成。 2.掌握配合物命名。 教学重点:配合物命名。 教学难点:配合物命名。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1.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2.配体和配位原子 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体,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并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单基(齿)配体,多基(齿)配体) 3.配位数 配合物中直接同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配位数=配位体数×齿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 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Cu (NH 3)4] SO 4 K 3[Fe(CN)6] ↑↑↑↑↑↑↑↑中心离子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 内界外界内界 配合物 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命名

配离子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用罗马数字标明氧化数)。氧化数无变化的中心离子可不注明氧化数。若有几种阴离子配体,命名顺序是: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若有几种中性分子配体,命名顺序是:NH 3→H 2O →有机分子。各配体的个数用数字一、二、三……写在该种配体名称的前面。 对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同,称为某化某、某酸某和某某酸等。由于配离子的组成较复杂,有其特定的命名原则,搞清楚配离子的名称后,再按一般无机酸、碱和盐的命名方法写出配合物的名称。 举例:K 4[Fe(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 H[AuCl 4] 四氯合金(Ⅲ)酸 [CoCl 2(NH 3)3(H 2O)]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PtCl(NO 2)(NH 3)4]CO 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Ni(CO)4] 四羰基合镍 §8-2 配离子的配位离解平衡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配位平衡常数。 2.掌握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重点: 1. 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2. 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难点: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配位 Cu 2+ + 4NH 3 ? [Cu(NH 3)4]2+ 离解 4 NH Cu ])[Cu(NH f )()/(32243ΘΘΘΘ c /c c c c /c K ?= ++ 简写为:4 NH Cu ] )[Cu(NH f )(32243c c c K ?= ++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化学实验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二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2、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 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1、以度表示,1o=10 ppm CaO,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CaO。 2、以水中CaCO3的浓度(ppm)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CaCO3多少毫克。 M CaO—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 M 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二、测定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Mg2+,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反应如下: 滴定前:EBT +Me(Ca2+、Mg2+)=Me-EBT (蓝色) pH=10 (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H2Y2- + Ca2+= CaY2- + 2H+ H2Y2- + Mg2+= MgY2- + 2H+ 计量点时:H2Y2- + Mg-EBT = MgY2- + EBT +2H+ (紫蓝色)(蓝色) 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Cu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KCN、Na2S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 1、0.02mol/LEDTA 2、NH3-NH4Cl缓冲溶液 3、铬黑T:0.5% 4、三乙醇胺(1:2) 5、Na2S溶液 2% 6、HCl溶液 1:1 7、CaCO3固体A.R. 四、测定过程 1、EDTA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 0. 55g 一份,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2、水样测定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习题答案 1计算pH=时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 -1,则[Y 4-]为多少 解:(1)EDTA 的61~K K :,,,,, 61~ββ:,,,,, pH=时: ()66554433221H Y ]H []H []H []H []H []H [1ββββββ++++++++++++=α =1++++++ = — (2)[Y 4-] = 45.610020.0=×10-9(mol·L -1) 2. pH=时,锌和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L -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 = 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 解: 查表5-2: 当pH = 时,lg αY(H) = ,Zn 2+与EDTA 浓度皆为10-2 mol·L -1, lg K ’= lg K 稳-lg αY(H) =- = >8,可以准确滴定。 3. 假设Mg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L -1,在pH= 时,镁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 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 解:(1)查表5-2: 当pH = 时,lg αY(H) = ,lg K ’= lg K 稳-lg αY(H) = - = ,lg K ’<8, ∴不能准确滴定 (2)lg αY(H) = lg K 稳-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 ! 4.试求以EDTA 滴定浓度各为 mol·L -1的Fe 3+和Fe 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 解:(1)Fe 3+:lg αY(H) = lg K 稳-8 =-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2)Fe 2+:lg αY(H) = lg K 稳-8 =-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5.计算用 mol·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 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解:(1)lg αY(H) = lg cK 稳-6 = lg ×-6 =,查表5-2得pH ≈ (2)[OH -] =]Cu [2+sp K =0200.0102.220-?=×10-9, pOH= pH = ,∴ pH 范围:~ 6.称取0.1005g 纯CaCO 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溶液。吸取,在pH >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 (1)EDTA 溶液的浓度;

(完整版)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知识导航】 本章知识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主要应用于含金属离子药物的含量测定,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目前多用氨羧配位剂为滴定液,其中以乙二胺四醋酸(EDTA)应用最广。《中国药典》中使用直接滴定法对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葡萄糖酸钙含片、葡萄糖酸钙注射剂、葡萄糖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片、葡萄糖酸锌颗粒进行含量测定;使用间接滴定法对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片、氢氧化铝凝胶进行含量测定。在历年执业药师考试中也有相关考题出现。学好本章内容有利于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原理、配位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备战执业药师考试。 【重难点】 1.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以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和离子为中心(中心离子),与一定数量的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配体)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形成的化合物。配位键的形成:中心离子(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上的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例如:[Cu(NH3)4]SO4、K3[Fe(NCS)6]等。这些化合物与简单的化合物区别在于分子中含有配位单元,而简单化合物中没有这些配位单元。 以[Cu(NH3)4]SO4为例: [Cu (NH3)4 ] SO4 ↓ ↓↓ 内界配体外界 配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与中心离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一般常见的配位原子是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常见配位原子有C、N、O、P及卤素原子。 由于不同的配位体含有的配位原子不一定相同,根据一个配位体所提供的配位原子的数 ......目.,可将配位体分为单齿配位体(unidentate ligand)和多齿配位体(multidentate ligand)。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配位体称单齿配位体如H2O、NH3、卤素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配位体称多齿配位体,如乙二胺NH2一CH2一CH2一NH2(简写为en),草酸根C2O42-(简写为ox)、乙二胺四醋酸根(简称EDTA)等。由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位体键合而成,并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chelate compound)。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的数目、大小有很大的关系。五元环和六元环的张力相对小,比三元环和四元环的螯合物要稳定。因为环的数目越多,则需要的配位原子就越多,中心离子所受的作用力就越大,越不容易脱开,因而更稳定。 配合物的命名遵循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两者之间加“化”或者是“酸”。

8.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习 题八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有错误的是( ) a.[Co(NO 2)3(NH 3)3]; b.K 2[Fe(CN)5NO]; c.[CoCl 2(NH 2)2(en)2]; d.[Co(NH 3)4Cl 2]Cl 。 2.关于配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体是一种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π健电子的离子或分子; b.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c.广义地讲,所有金属离子都可能生成配合物; d.配离子既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 3.关于外轨型与内转型配合物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比内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大; b.中心离子轨道杂化方式在外轨型配合物是ns 、np 、nd 轨道杂化,内轨型配合物是 (n-1)d 、ns 、np 轨道杂化; c.一般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键能小; d.通常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4.当下列配离子浓度及配体浓度均相等时,体系中Zn 2+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 a.()+ 243NH Zn ; b.()+ 22en Zn ; c. ()- 24CN Zn d.()- 24OH Zn 。 5.Fe(Ⅲ)形成配位数为6的外轨型配合物中,Fe 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 a.d 2sp 3; b.sp 3d 2; c.p 3d 3 d.sd 5 6.下列配离子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 ) a. ()- 32 32O S Ag ; b. ()+ 24 3NH Ni ; c. ()- 33 42O C Fe ; d.- 24HgCl 。 7.测得 ()+ 36 3NH Co 的磁矩μ=0.0B· M,可知Co 3+离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 ) a.d 2sp 3; b.sp 3d 2; c.sp 3 ; d.dsp 2 8.下列物质具有顺磁性的是( ) a. ()+2 3NH Ag ; b.()-46CN Fe ; c.()+ 243NH Cu ; d.()- 24CN Zn 9.下列物质中,能作为螯合剂的为( ) a.HO-OH ; b.H 2N-NH 2; c.(CH 32)2N-NH 2; d.H 2N-CH 2-CH 2-NH 2。 10.在[RhBr 2(NH 3)4]+中,Rh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a.+2和4; b.+3和6; c.+2和6; d.+3和4 11.()+ 22en Cu 的稳定性比()+ 243NH Cu 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 a.配体比后者大; b.具有螯合效应; c.配位数比后者小; d.en 的分子量比NH 3大。 12.下列离子中,形成配合物的能力最强的是( ) a.Cu 2+; b.Ca 2+; c. Zn 2+; d.Mg 2+

配位滴定练习题有答案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2、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A、lgc M K′MY≥8 B、lgc M K MY≥8 C、lgc M K′MY≥6 D、lgc M K MY≥6 3、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A、lgcK'MY≤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4、EDTA 滴定 Zn2+时,加入 NH3-NH4Cl可() A、防止干扰 B、控制溶液的pH值 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加大反应速度 5、取水样100mL,用C(EDTA)=0.020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4.00毫升,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用CaCO3 mg/L表示) A、20mg/L B、40 mg/L C、60 mg/L D、80mg/L 6、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与C的混合色 7、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8、以配位滴定法测定Pb2+时,消除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配位掩蔽法 B、控制酸度法 C、沉淀分离法 D、解蔽法 9、 EDTA的有效浓度[Y]与酸度有关,它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0、 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钙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A、4-5 B、6-7 C、8-10 D、12-13 11、用EDTA测定SO42-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滴定 B、间接滴定 C、返滴定 D、连续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