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41300414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Fundamentals o f Programming)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建立起对程序设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程序设计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传授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基本能力的入门性课程。主要介绍算法分析和设计、程序设计语言C++的基本语法、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涉及的有关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熟悉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一定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分析、设计、编码和调试等能力,为今后对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程序设计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掌握以程序设计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初步掌握C++语言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程序编写、调试和测试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编程技术,而且应掌握至少一个C++语言的开发环境及基本的程序调试和测试的方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程序设计概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了解思维与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程序间的关系;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历史,了解各语言的特点;理解语法的语法图描述;了解程序设计范式的演化。

1.1 问题求解

教学内容:思维与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1.2 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内容:发展历史;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高级语言程序基本结构;高级语言的语法规则;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

1.3 程序设计范式的演化

教学内容:结构化程序设计;函数式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逻辑式程序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难点:描述算法、编译C++程序

(三)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算法、数据结构、程序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个粗浅、感性和宏观的认识。

第二章算法设计基础(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算法的流程图和PAD图描述方式;初步掌握结构化算法设计;能够进行简单的算法复杂性分析;初步了解分治与递归。

2.1 算法的描述

教学内容:自然语言方式;伪代码方式;程序流程图方式;N/S盒图方式;PAD图方式。

2.2 结构化算法设计初步

教学内容:结构化算法的描述;结构化算法设计(主体结构设计、顺序结构设计、选择结构设计、循环结构设计)。

2.3 算法的计算复杂性

教学内容:时间复杂性、渐近时间复杂性、空间复杂性的概念;时间复杂性的分析

2.4 常用算法设计策略

教学内容:分治法;递归技术;贪心法*;回溯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描述和设计

难点:算法设计和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析

(三)小结

算法对于程序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和精髓,采用高效的算法才能设计出优质的程序。本章主要介绍了算法的描述、设计、实现和算法的评价。

第三章基本数据类型(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常用数据类型、变量及常量的使用。

3.1 数据对象

教学内容:数据的存储(定长和不定长);数据的生存期与值。

3.2 基本数据类型

教学内容:整型与浮点型;字符类型;逻辑型;空值型。

3.3 变量与常量

教学内容:常量的类型与常量的表示;变量名、变量值、变量的定义和变量的地址。

3.4 指针类型

教学内容:指针的定义;指针的初始化;指针的运算;指针与常量。

3.5 引用类型

教学内容:引用的定义格式和应用

3.6 类型的意义

教学内容:引入类型概念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数据类型、常量的表示和变量的定义、指针类型

难点:指针类型和引用类型

(三)小结

本章主要从数据存储的角度介绍了数据类型的概念、基本的数据类型、常量的表示和变量的定义,以及指针类型和引用类型。

第四章操作及其控制(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的基本运算;掌握C++的表达式和主要语句;掌握C++提供的流程控制;熟悉include等预处理指令。

4.1 基本操作与运算符

教学内容:赋值操作;算术操作;增1(减1)操作;关系、逻辑操作;条件运算符。

4.2 表达式

教学内容:表达式的类型;隐含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表达式内的顺序控制;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4.3 语句

教学内容: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选择语句(if语句、switch语句);循环语句(for 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多重循环);直接顺序控制(goto、break、continue语句)。

4.4 预处理指令

教学内容:文件包含指令;宏定义指令;条件编译指令*。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算符和表达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流程控制语句

难点:类型转换和多重循环

(三)小结

本章主要从介绍了C++的运算符和表达式,以及C++的主要语句和预处理指令。

第五章函数与数据控制(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理解函数的重载;深入理解函数参数的传递及变量作用域;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掌握函数指针概念、数组做函数参数及常用的系统函数。

5.1 函数定义与说明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说明;函数的调用;函数的重载

5.2 数据控制

教学内容:参数传递机制(形参、实参、传值调用、传址调用、引用调用);数据对象的引用*(引用方式、实现步骤、引用环境);作用域(C++的标识符作用域规则、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5.3 函数的顺序控制

教学内容:函数执行模型*;基于栈的实现*;函数的自嵌套调用。

5.4 相关的其他语法

教学内容:数组作函数参数;函数指针。

5.5 常用系统函数

教学内容:终止程序运行(abort、exit、_exit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处理函数;VC++的常用数据结构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的定义、函数参数的传递及变量的作用域

难点:函数参数的传递及变量的作用域、数组作函数参数

(三)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函数参数的传递及变量的作用域、数组作函数参数的情况,以及一些常用的系统函数。

第六章构造类型(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数组及其与指针的关系;熟练掌握结构类型及其应用;了解枚举类型;掌握存储的动态分配方法;

6.1 数组类型

教学内容:数组定义;数组元素的赋值与引用;数组的存储;数组的初始化;字符数组;指针与数组。

6.2 枚举类型

教学内容: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变量的定义;枚举变量值的类型转换。

6.3 结构类型

教学内容: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类型的使用;结构类型变量的存储。

6.4 结构化数据

教学内容:单链表;栈;存储的动态分配。

6.5 抽象数据类型

教学内容:结构类型的扩展(函数作为结构成员);C++的抽象数据类型;C++数据类型的层次。

6.6 自定义类型

教学内容:用typedef自定义类型以及自定义类型的好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组、结构类型、存储的动态分配

难点:数组与指针的关系、结构类型

C++不仅提供了数组、结构等构造类型,而且还提供了类、模板等抽象数据类型。本章重点介绍了数组和结构类型。

第七章结构化算法的实现(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算法控制结构与C++控制语句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结构化算法的PAD图编制C++程序;深入理解递归与迭代的原理与过程;熟练应用递归与迭代解决应用问题。

7.1 基本控制结构的C++实现

教学内容: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以及复杂结构的C++实现

7.2 子算法设计与C++实现

教学内容:参数为普通类型和参数为指针类型的子算法的设计与C++实现

7.3 递归与迭代

教学内容:递归与迭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数据类型、常量的表示和变量的定义、指针类型

难点:递归与迭代

(三)小结

本章从采用C++语言实现结构化算法的角度,将C++语言语法与结构化算法描述方式相结合,阐述了相对复杂的结构化算法的设计和实现问题。

第八章程序开发过程(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软件测试方法;掌握应用VC++的IDE调试程序的方法。

8.1 软件开发方法概述

教学内容: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方法(瀑布模型、渐近模型、喷泉模型)。

8.2 软件设计

教学内容: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8.3 软件编码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语言;编码风格。

8.4 软件测试与调试

教学内容:调试工具及使用;调试过程;常见的错误类型;异常处理;软件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8.5 程序运行效率

教学内容: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途径(选择好的算法、选择快速运算);函数对程序运行效率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软件开发过程

难点:软件设计

本章通过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调试工具的使用、软件测试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

第九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深入理解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面向对象的重要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函数模型等概念;能够进行简单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9.1 面向对象方法学

教学内容:人类认知规律;面向对象基本原理;认知规律与面向对象;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9.2 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对象,类,结构与关系。

9.3 面向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原则;静态结构分析与对象模型;动态行为分析。

9.4 面向对象设计

教学内容:系统设计;对象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数据类型、常量的表示和变量的定义、指针类型

难点:指针类型和引用类型

(三)小结

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对面向对象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了解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有个总体认识。

第十章类与对象的实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C++中的类和对象;掌握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类型转换函数等特殊成员函数;掌握程序运行中各种成员函数的调用;掌握友元概念和用法。

10.1 C++中的类

教学内容:类的定义和实现

10.2 对象及其成员的使用

教学内容:对象实例;对象成员的引用;对象生命周期(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对象类型转换*;其它应用(对象间的赋值、对象数组)。

10.3 类的特殊成员

教学内容:静态成员;const成员;内联函数;友元。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类与对象、对象的创建与撤消、类的静态成员

难点:静态成员、const成员和友元的概念与用法

(三)小结

本章讲述了C++语言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和用法要通过

多编程、多体会才会逐渐掌握。

第十一章类间关系的实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类间关系的C++实现;了解多态性与虚函数的概念。

11.1 一般-特殊关系的实现

教学内容:类的继承与派生;赋值兼容规则;两义性与作用域分辨。

11.2 多态性与虚函数

教学内容:编译时刻的多态性;运行时刻的多态性;虚函数;纯虚函数与抽象类。

11.3 整体-部分关系的实现

教学内容:常量的类型与常量的表示;变量名、变量值、变量的定义和变量的地址。

11.4 关联关系的实现

教学内容:举例说明整体-部分关系的实现

11.5 关于类层次的总结

教学内容:认知规律与类层次;构造函数的一般形式;成员函数的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类的继承与派生,多态性

难点: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类层次结构

(三)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C++类层次及其继承性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派生类的定义及实现方法,并能针对实际问题建立并实现符合客观实际的类层次结构。对C++多态性概念有明确的认识,理解静态联编和动态联编的意义及区别,熟练掌握利用虚函数和类继承实现C++语言动态联编的方法。

第十二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其他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运算符的重载;了解流式文件的概念,并能进行C++文件的访问;掌握模板的观念和使用方法。

12.1 运算符重载

教学内容:友元运算符;类运算符;友元及类运算符的应用;++和--运算符的重载。

12.2 流类库

教学内容:格式化输入输出;运算符<<和>>的重载;流式文件;流错误。

12.3 模板

教学内容:函数模板;类模板;模板应用实例。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算符的重载、流类库

难点:流式文件

(三)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运算符的重载、C++输入输出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机制,掌握C++输入输出流进行输入输出及格式控制方法,特别是文件的输入输出,理解模板的概念及

作用,学会使用函数模板和类模板进行程序设计。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

后续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WEB程序设计

八、教学时数分配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九、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

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程序设计基础》,石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参考书:

1.《程序设计基础习题解析与实验指导》,宋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VC++深入详解》,孙鑫、余安萍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3.《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吴文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4.《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吴文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5.《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王行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6.《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孟威、王行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7.《C++程序设计教程(第四版)》,(美)H.M.Deitel等编,施平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8.《C++程序设计(第二版)》,郑莉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程序设计基础》属于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起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其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教学上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并重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与讲解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实验教学通过有教师指导的学生上机编程实验来进行。学生必须通过上机编程实验才能巩固理论知识,掌握编程基本思维方法,因此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上机条件。

十二、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dispbbs.asp?boardID=121&ID=156290

2.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kcpt/cxsjjc/cxsjjc01.htm

3.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jpkc/jxrws.asp

4.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index01_detail.asp?id=2709

十三、其他

1.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基本概念、基本算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其中期终考试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说明:带*的为选讲内容。

制订:计算机科学系教研室:软件教研室

执笔人:XXX审订人:软件教研室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41300414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Fundamentals o f Programming)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18 学分:1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本科)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巩固所学知识,初步掌握使用VC++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分析、设计、编码和调试等能力,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四、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实验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环节,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是该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课程实验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

C++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程序分析、设计、编码和调试的基本能力,在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风格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比较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编程经验,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实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C++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掌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熟悉C++语言的基本语法

5.具有一定的程序编写、调试和测试能力

6.具有分析问题和应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熟悉VC++集成开发环境(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VC++的集成开发环境(简称为IDE)

2.掌握建立控制台应用程序

3.学会用IDE编辑、编译和运行C++程序

4.了解C++程序的结构

5.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

【内容提要】

1.用Visual C++6.0对一个C++程序进行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2.分析教材P39习题3中的错误,改正程序并上机调试,注意避免类似错误3.分析教材P39习题4的输出结果并上机验证分析结果

3.在教材P41习题4和习题5中任选一题,完成程序的编写与上机调试。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二面向过程的简单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学会运用结构化算法设计的思想编写面向过程的C++程序

2.深入理解递归等常用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加以应用

【内容提要】

1.在教材P65习题4的(1)~(3)题中任选一题,完成程序的编写与上机调试。

2.完成教材P66习题5的编程和上机调试。

3.完成教材P66习题11的编程和上机调试。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三基本数据类型(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C++中常用数据类型的使用(重点掌握指针)

2.掌握变量和常量的使用

【内容提要】

上机调试并完成教材P83习题8~10。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四控制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C++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2.掌握C++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3.熟悉include等预处理指令

【内容提要】

1.三名学生的身高(实数)分别存放在a、b、c三个变量中,请编程实现将a、b、c 中的身高值按升序存放。

2.计算并输出数列2/1,3/2,5/3,8/5,13/8,21/13,…前20项之和,这个数列的第1项是2/1,以后每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分子是前一项的分子、分母之和。

3.选做题:6这个数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它等于某3个数之和,又等于这3个数之积。编写程序实现功能:在1至100之内搜查并输出所有这样的数。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五函数设计及使用(2学时)

【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理解函数参数的传递和变量作用域

3.掌握函数的重载方法

【内容提要】

1.上机调试教材P158习题1,注意函数参数的传递。

2.上机调试教材P159习题3,注意变量的作用域。

3.编程并上机调试教材P162习题3,掌握函数重载的用法。

4.选做题:上机调试教材P162习题10。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六构造类型(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结构类型的基本使用

2.掌握结构数组的基本使用

3.理解数组与指针的关系

4.了解存储的动态分配方法和链表的概念

【内容提要】

1.上机调试教材P192习题3,分析程序,掌握结构类型的基本使用。

2.编程并上机调试教材P195习题1,掌握结构类型和结构数组的用法。

3.有11个元素的整型数组,请编程通过键盘,用指针输入各元素的值,再通过指针把11个元素的值颠倒排列,最后通过指针显示排列后的值。

4.选做题:编程并上机调试教材P197习题10,初步掌握链表的概念。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七软件开发过程(2学时)

【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理解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

2.初步掌握软件测试方法

3.掌握应用VC++的IDE调试程序的方法

1.教材P250习题1的程序中存在错误,通过调试发现并加以纠正。

2.教材P252习题4的程序中存在语义错误,请调试并改正错误。

3.教材P251习题2的程序中存在错误,请进行修改调试,并跟踪程序的执行流程,进一步理解递归的执行过程。

4.分别用白盒和黑盒测试法对教材P254习题8求二元一次方程的程序进行测试。

5.选做题:跟踪教材P252习题5程序的执行过程,观察数组作为函数参数以及引用作为函数返回值是如何进行数据传递的。

6.选做题:用非递归程序代替教材P253习题7中的递归程序,编程计算两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比较算法的时间性能。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实验八类与对象(4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理解封装和数据隐藏的概念

2.掌握类的定义和实现

3.掌握创建、使用和取消对象的方法

4.能够使用拷贝构造函数将类初始化为另一个类对象的值

5.理解友元函数和友元类的目的

6.掌握this指针的用法

7.学会使用已有的类通过复合创建新类

【内容提要】

1.单步跟踪教材P326习题2的程序,体会缺省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类型转换函数的调用及运行过程,通过查看this指针值观察隐式对象的建立和删除过程。

2.教材P329习题1的程序中存在错误,请调试并改正错误。注意类的定义和实现。

3.分析教材P327习题3的输出结果,并上机验证,体会对象的创建、删除和赋值。

4.教材P329习题2~5程序中存在错误,请调试并改正错误。

5.定义和实现教材P332习题3所要求的类,并上机调试。注意类和对象的关系,成员函数的实现和调用方法。

6.分析教材P378习题二(1、3、4题)程序的运行结果,并上机测试分析结果。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Microsoft Visual C++ 6.0,局域网环境

七、主要仪器设备

1.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局域网

2.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

3.编程环境:Visual C++ 6.0

八、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报告和各实验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

九、主要参考资料

1.《程序设计基础》,石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2.《程序设计基础习题解析与实验指导》,宋红、程利新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VC++深入详解》,孙鑫、余安萍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4.《Visual C++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严华峰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杜,2002年4。5.《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吴文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6.《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吴文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7.《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孟威、王行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十、实验教学建议

1.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更要注重程序设计技能的培养。

2.实验前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相关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做好实验准备。

3.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积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要求学生灵活主动的学习。对于分析运行结果的实验习题,上机前先进行人工分析,写出运行结果,与上机调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照,如有差异,分析其原因。对于程序编制的实验习题,上机前应考虑出较成熟的编程思路,有意识提供出多种方案,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这样,可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有目的的增强调试程序、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4.每个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5.上机实验是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另外,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课余上机实验环境。

6.建立课程网站,通过教学录像、网上辅导等形式,使学生深入领悟并消化重点、难点。

制订:计算机科学系教研室:软件教研室

执笔人:XXX 审订人:软件教研室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程序设计基础》试卷B及答案

黄淮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程序设计基础》B 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适用于计科系06级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1.__ ____函数是程序启动时惟一的入口。 2.算法的复杂性包含两方面: 和 。 3.已知 char c= 'a' ; int x=2,k; 执行语句k=c&&x++ ; 则x 为 ,k 为 。 4.数值0x34对应的十进制为 。 5.已知int a ; 则表达式”(a=2*3 , 3*8), a*10”的结果为_ _ ____,变量a 的值为___ ___。 6.面向对象程序开发步骤为: 、 和面向对象实现。 1.下列程序设计语言中( )是面向对象语言。 A. FORTRAN B. C 语言 C. C++ D. 汇编语言 2.下列关于注释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 注释不是程序中的可执行语句 B. 注释对于程序的执行有很重要的意义 C. 注释将在程序的编译阶段被编译器剔除 D. 编程时在程序中添加适当的注释是一个良好的编程风格 3.算法设计应该遵守( )的设计原则。 A. 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B.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C. 自底向上,同步扩展 D. 自顶向下,同步扩展 4.下列语句执行后a 的值为( )。 int a=4, &z=a, k=3; a=k; z+=2; k++; A. 0 B. 4 C. 1 D. 5 5.以下程序执行后,屏幕输出为( )。 #include “iostream.h ” void fun(int d) {d++;} void main() { int d=3; fun(d); d++; cout<=’a ’)&&(d<=’z ’) B. ‘a ’<=d<=’z ’ C. (d>=’a ’)||(d<=’z ’) D. ‘A ’<=d<=’Z ’ 8.已知:int k=7, x=12; 则执行语句( )后x 的值为0。 A. x+=k-x%5; B. x+=(x-k%5); C. x%=(k-=5); D. (x-=k)-(k+=5); 9.运行下列程序,其输出结果为( )。 #include “iostream.h ” void main() { int x(5),y(5),z(5); y--&&++x&&z--||y++; cout<

西交大《程序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西交大《程序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int a[10];合法的数组元素的最小下标值为()。A:10 B:9 C:1 D:0 答案:D 2.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A:&& B:& C:|| D:| 答案:C 3.若使用一维数组名作函数实参,则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必须在主调函数中说明此数组的大小B:实参数组类型与形参数组类型可以不匹配C:在被调用函数中,不需要考虑形参数组的大小D:实参数组名与形参数组名必须一致答案:A 4.已知函数的调用形式:fread(buffer,size,count,fp);其中buffer 代表的是()。 A:一个整数,代表要读入的数据项总数B:一个文件指针,指向要读的文件C:一个指针,指向要读入数据的存放地址D:一个存储区,存放要读的数据项答案:C 5.对以下说明语句int a[10]={6,7,8,9,10}; 的正确理解是()。A: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1]至a[5] B: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0]至a[4] C: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6]至a[10] D:因为数组长度与初值的个数不相同,所以此语句不正确答案:B 6.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main() { int x=1,y=0,a=0,b=0; switch(x) { case 1:switch(y) { case case } case 2:a++;b++;break; case 3:a++;b++;break; } printf(\} A:a=1,b=0 B:a=2,b=1 C:a=1,b=1 D:a=2,b=2 答案:B 7.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为()。main() {int m=7,n=4; float a=38.4,b=6.4,x; x=m/2+n*a/b+1/2; printf(\ 0:a++;break; 1:b++;break; } A:27.000000 B:27.500000 C:28.000000 D:28.500000 答案:A 8.若k为int型变量,则以下程序段的执行结果是()。k=-8567; printf(\A:格式描述符不合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程序设计基础官方版

三、程序设计基础 下面我们这一节我们概要向用户管理人员介绍面问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原理。绝大多数生产程序是用诸如COBOL、BASIC这样的POL编制的。虽然用户管理人员通常没有机会去实际地从事这类编程序的工作,但是他(或者她)将经常与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相互联系。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将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更加有效,同时也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理解查询语言的概念。 在POL中,一个指令(又称作语句)序列是一条接着一条执行的,除非用一条“条件测试”指令来控制执行顺序而转移到程序的另一部分。例如,一个工资程序处理按月发工资的职工与按工时发工资的职工的两部分程序是不同的。计时职工的毛工资是计算出来的,而按月发工资的职工其每月的毛工资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对每种工作(按工时计算或按月计算)都要求一组唯一的指令。一旦确定了毛工资,那么对二者的处理步骤(即程序指令)是相同的(例如,工资扣除、社会保险金额的计算、打印工资支票等等)。 在图20.7.4中,我们从一个BASIC工资程序中挑选出一些关键的语句用以说明程序设计中的“序列”和“条件测试”的概念。这些指令是自我说明了。编制一个计算和打印工资的联单的实际程序将要求几百行代码(LOC)或指令。 每种POL都有自己的一组指令集,其中,对下面一般的指令分类的每一类至少有一条指令。 (1)计算指令。计算指令允许程序员作加、减、乘、除和一个数的乘方(见图20.7.) 中的语句120)等运算。 图20.7.4 一个BASIC工资程序的关键语句 (2)数据传送指令。它可以将数据从主存的一个单元传送到另一个单元。赋值语句也属这一类,这些语句允许程序员通过一个命名的存储单元(称作为一个变量)使用一个常字“NETPAYIS”,或一个数值。在图20.7.4的例子中,“S$”引用了用来存贮工资码的主存单元的内容,工时比率存放在一个用“R”来引用的主存单之中。语句160是一个赋值语句,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后练习题1 一.判断题 (1)(错)事件过程由某个用户事件或系统事件触发执行,但不能被其他过程调用。 (2)(错)若X=2, Y=5,则表达式 Y-2>X AND X+2>Y 的结果为:True。 (3)(错)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改变的那些量。 (4)(错,timer没有)VB工具箱中的所有控件都具有宽度(Width)和高度(Height)属 性。 (5)(错)定义变量:Dim max,min as Single , 则max 和 min 的数据类型均为Single。 (6)(对)如果创建的菜单项的标题是一个减号“-”,则该菜单项显示为一条分隔线。 (7)(错)标准模块文件的扩展名是“*.VBP”。 (8)(错,都不能)定时器控件可以响应Click事件,但不能响应DbClick事件。 (9)(错)在默认情况下,数组下标下界的缺省值为1。 (10)(对)在使用字体对话框时,需要对其Flags属性先进行相应设置。 二.单选题 (11)在Visual Basic中,表示鼠标单击事件的是 C 。 A)Activate B)DoubleClick C)Click D)MouseDown (12)用于设置计时器时间间隔的属性是 A 。 A)Interval B)Name C)Left D)Top (13)函数Int(10*Rnd)是在 D 范围内的整数。 A)[1,10] B)[1,10] C) [0,9) D)[0,9] (14)Select case语句结构的结尾应使用 D 。 A)End B) End Case C) End Sub D) End Select (15)改变了容器的坐标系后,该容器的 A 属性值不会改变。 A)left B)scaleleft C)scaletop D)scalewidth (16)执行下列语句后,列表框中各表项顺序为 D List1.Clear For i=1 to 4 : List1.AddItem i-1,0 :Next i A)B)C)D) (17)输入对话框InputBox的返回值的类型是 A 。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

第三部分程序设计基础 3.1 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 ⑴程序: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 ⑵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当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排错等不同阶段。 ⑶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语言的基础是一组记号和一组规则。根据规则由记号构成的记号串的总体就是语言。在程序设计语言中,这些记号串就是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3个方面的因素,即语法、语义和语用。 3.2 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概念及区别 ⑴高级语言:高级语言(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是高度封装了的编程语言,与低级语言相对。

它是以人类的日常语言为基础的一种编程语言,使用一般人易于接受的文字来表示(例如汉字、不规则英文或其他外语),从而使程序编写员编写更容易,亦有较高的可读性,以方便对电脑认知较浅的人亦可以大概明白其内容。 ⑵低级语言:低级语言分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和汇编语言(符号语言),这两种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和具体机器的指令系统密切相关。机器语言用指令代码编写程序,而符号语言用指令助记符来编写程序。 ⑶区别: 高级语言:实现效率高,执行效率低,对硬件的可控性弱,目标代码大,可维护性好,可移植性好低级语言:实现效率低,执行效率高,对硬件的可控性强,目标代码小,可维护性差,可移植性差 了解知识:CPU运行的是二进制指令,所有的语言编写的程序最终都要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越低级的语言,形式上越接近机器指令,汇编语言就是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的。而越高级的语言,一条语句对应的指令数越多,其中原因就是高级语言对底层操作进行了抽象和封装,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程序设计基础练习题(全答案版)

《程序设计基础——C#.NET》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的目的就是将____A____作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的设计思想进行扩展。A.互联网 B. Windows C. C# D. 网络操作系统 2.假设变量x的值为10,要输出x值,下列正确的语句是__C__。 A.System.Console.writeline(“x”) B. System.Cosole.WriteLine(“x”) C. System.Console.WriteLine(“x={0}”,x) D. System.Console.WriteLine(“x={x}”) 3.要退出应用程序的执行,应执行下列的_A___语句。 A. Application.Exit(); B. Application.Exit; C. Application.Close(); D. Application.Close; 4.关于C#程序的书写,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__D________。 A.区分大小写 B.一行可以写多条语句 C.一条语句可以写成多行 D.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Main()方法,因此多个类中可以有多个Main()方法 5. 在C#语言中,下列能够作为变量名的是__C__。 A.if B. 3ab C. b_3a D. a-bc 7.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a≥5或a≤0”的C#语言表达方式是__D__。 A.a>=5 or a<=0 B. a>=5|a<=0 C. a>=5&&a<=0 D. a>=5||a<=0 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C_____。 A. 5 B. 4 C. 6 D. 不确定 9. If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应该是__A___。 A.逻辑表达式 B. 条件表达式 C. 算术表达式 D. 任意表达式10.有如下程序:

C#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与实训习题答案

附录Ⅰ各章习题答案 第1章C#语言概述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选择题 1、C 2、B 3、C 4、A 5、A 6、B 7、B 8、B 三、填空题 1、最新的;面向对象 2、C和C++;JA V A 3、先进设计思想;安全性能 4、灵活性 5、集成开发环境(IDE)——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819938737.html, 6、Microsoft .NET Framework(微软.NET框架体系) 7、最基本的通用语言运行时库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一些提供了具体功能的类库 8、需要开发和设计的项目文件;应用程序或组件 四、简答题 1、①简洁易用的语法。②自动的资源回收机制。③与Web的紧密结合。④完整的安全性与错误处理。⑤版本处理技术。⑥灵活性和兼容性。 2、C#程序必须包含一个Main方法,Main方法是程序的入口点,程序控制在该方法中开始和结束。该方法用来执行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返回信息。 第2章常用标准控件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选择题 1、A 2、C 3、B 4、D 5、A 6、B 7、B 8、D 三、填空题 1、输入/输出信息 2、属性 3、事件 4、TextAlign 5、Click 6、文本框(TextBox) 7、保证数据标准化 8、Show 四、简答题 1、简述生成控件的操作过程。 (1)单击工具箱中相应的工具按钮,这一按钮呈现被按下状态,表明被选定。 (2)移动鼠标到窗体上,这时鼠标的指针变成十字形,在需要放置控件的左上角位置按下鼠标左键。 (3)在窗体范围内向下向右拖动鼠标,这时窗体上会显示一个矩形框,当其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窗体上就会显示一个相应大小的这种控件。 另外一种快捷的方法是在工具箱中相应的工具按钮上双击此按钮,窗体上就会出现一个系统默认大小的所选按钮。 2、消息框有多少种Button参数设置? OK:只显示“确定”按钮 OKCancel:显示“确定”和“取消”按钮 AbortRetryIgnore:显示“终止”、“重试”和“忽略”按钮 YesNoCancel:显示“是”、“否”和“取消”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习题册含答案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 计基础_基础知识(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 绩 一、 单选题 习题册

1.C++源程序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A。 2.A) cpp B) exe C) obj D) lik 3.由C++源程序文件编译而成的目标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C。 4.A) cpp B) exe C) obj D) lik 5.由C++目标文件连接而成的可执行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B。 6.A) cpp B) exe C) obj D) lik 7.编写C++程序一般需经过的几个步骤依次是B。 8.A)编译、编辑、连接、调试 B)编辑、编译、连接、调试 C)编译、调试、编辑、连接 D)编辑、调试、编辑、连接9.程序中主函数的名字为 A 。 10.A) main B) MAIN C) Main D) 任意标识 符 11.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 用户标识符的选项的是 C。 12.A) A p_o do B)float lao _A C)b-a goto int D)_123 temp INT 13.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 C。 14.A) B)C)Tom B) 3a66 C) _6a7b D) $ABC 15.存储以下数据,占用存储字节最 多的是 D 。 16.A) 0 B) ‘0’

C) “0” D) 17.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D。 18.A) 补码 B) 反码 C) 原码 D) ASCII码 19.若有说明语句:char c =’\072’;则变量c A。 20.A) 包含1个字符 B) 包含2个字符 C) 包含3个字符 D) 说明不合法,变量的值不确定 二、填空题 1.C++头文件和源程序文件的扩展名分别为.h和.cpp 。 2.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而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3.一条表达式语句必须以__分号_;___作为结束符。 4.用于从键盘上为变量输入值的标准输入流对象是___cin____;用于输出表达式值的标准输出流对象是__cout____。 5.在一个C++程序文件中,若要包含另外一个头文件或程序文件,则应使用以_#include___标识符开始的预处理命令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_基础知识(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个是C++语言中合法的变量 C A) 8ZSe B) ±A0 C) X0_2 D) ’x0’2.已知ch是字符型变量,下面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3.A) ch='a+b' B) ch='\0'

Html5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第1章HTML 5概述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二、填空题 1.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2. 3.HTML 4.UTF-8 5.

6.contextmenu 7.async 8.
9.Geolocation API 10.Web Workers 三、简答题 1.答:
标签用于定义文档中的区段。
标签用于定义文档的页眉(介绍信息)。
标签用于定义区段(section)或文档的页脚。通常,该元素包含作者的姓名、文档的创作日期或者联系方式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