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芬太尼在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
比较地佐辛、舒芬太尼以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

比较地佐辛、舒芬太尼以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7-02-06T16:42:33.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禹建军杨红湘陈荣邵东波[导读]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致病因素包括化学病因、生物性病因、遗传因素等。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舒芬太尼以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
按照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单纯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
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表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就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
结果:联合用药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单纯用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可于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地佐辛;食管癌根治术;镇痛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139-02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致病因素包括化学病因、生物性病因、遗传因素等。
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咽干、消瘦、脱水、物理的情况。
食管癌手术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术后疼痛一直以来会导致患者焦虑、不配合治疗,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利用地佐辛、舒芬太尼等药物进行术后镇痛得到较多关注[1]。
本次研究以笔者收集的80例患者为例,探讨地佐辛、舒芬太尼以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
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应用于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镇痛的效果对比研究

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应用于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镇痛的效果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1-05-26T07:37:26.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作者:李文武[导读] 目的:对比并研究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中分别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具有的麻醉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对两组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的HR与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其他时期的HR与MAP差异不大,P>0.05。
此外,观察组苏醒后即刻、苏醒后1h、2h的V 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李文武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679100摘要:目的:对比并研究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中分别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具有的麻醉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对两组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的HR与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其他时期的HR与MAP差异不大,P>0.05。
此外,观察组苏醒后即刻、苏醒后1h、2h的V 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通过向患者应用地佐辛,可获得优于瑞芬太尼的麻醉镇痛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地佐辛;瑞芬太尼直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在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时,通常采取根治手术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
但是,手术操作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其呼吸、免疫系统等功能还会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被抑制[1]。
因此,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中,需选用恰当的麻醉药物,以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地佐辛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比较论文

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0例asa i~ⅱ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后3h、6h、12h、24h、48h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bcs)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bcs 和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麻醉: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mg。
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2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注射雷米芬太尼或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深度,并静脉间断注射维库溴铵。
(2)术后镇痛:术毕10min,地佐辛组静脉注射负荷量地佐辛0.1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
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接静脉镇痛泵。
地佐辛组镇痛泵配方:地佐辛0.8mg/k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速度为2 ml/h。
芬太尼组镇痛药配方:芬太尼10μg/k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注射速度为2ml/h。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3、6、12、24 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体况评分(bcs)、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
vas疼痛评分标准: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痛。
bcs 评分标准:0级为持续疼痛,1级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2级为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及转动体位时轻微疼痛;3级为深呼吸也无痛;4 级为咳嗽时也无痛。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能被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呼唤不醒。
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皇 全童
例, 女性 患者 7 2 例 。年龄 1 8 ~ 6 2 岁 。体重 4 9 ~ 8 3 k g 。所有患者随
机分为三组 , 每组 5 0例 , 三组患者的性别 、 体重 、 年龄 、 手术部位 、 手术 时间 、 麻 醉方法等 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
1 . 2方 法
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床 观察 和讨论 。 地佐辛 与芬太尼联 合应用 于术 后静脉镇 痛 , 镇 痛 效果好 , 不 良反应 少 , 患者心理 、 生理康复快 , 满意度 高 , 适合术后
静脉镇痛应用 。 【 参 剂类 , 其可通过激 动 K 受体产 生镇痛作用 , 效果 强 , 体 内吸收迅速 , 半衰期 长 , 体 内消除较慢 , 地
佐辛镇 痛效果 较快 , 时 间较长 , 对 受体有 激动 和拮抗 作用 , 呼 吸成瘾较低 。但地佐辛 单独 大量应用 也会 产生一系列不 良反
组镇静评分 ( R a ms a y ) 及 患者总体满 意度明显优 于 D组 、 F组 ( P < 0 . 0 5 ) , 且不 良反应 少 。 结论 芬 太尼联合地佐 辛用于术后
镇痛效果好 , 不 良反应少 , 值得 贵广 。
【 关键词】 地佐辛 ; 芬 太尼 ; 联合 用药; 术后 静 脉 镇 痛
[ 摘要】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地佐 辛用 于术后镇 痛的效果及其不 良反应 。 方法 选择 1 5 0例 A s A I —I I 级的患者 , 随机分为三 组( 地佐辛组 D、 芬太 尼组 F 、 地佐辛芬太尼 联合 组 D F ) , 每组 5 0例 。术后行 P C I A 。观察三组患者术后 3 h 、 6 h 、 1 2 h 、 2 4 h 、 4 8 h 视觉模拟评分 ( V A S ) , 镇静程 度评分 ( R a m s a y ) 及4 8 h内患者 的不 良反应 。 结果 三种用药方法均能提供满意 的镇痛效果 。 D F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鲁汉杰;张穗;李小亮;黄蓉;朱玉娇;王美芳【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将60例拟进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 组)、舒芬太尼组(S 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 组),每组各20例。
比较3种药物对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48 h 的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评价3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结果术后6h、12h、24h、48h 各时间点的 VAS 评分比较,DS 组和 S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此2组均显著低于 D 组(P <0.05)。
DS 组镇痛满意度高于 D 组和 S 组(P <0.05)。
DS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D 组和 S组(P <0.05)。
结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时,其镇痛效果优于各自单独用药,且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加强镇痛效果宣教,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可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and nursing of Dezocine and Sufentanil on self-controlled vein analgesia after laparotomy.Methods 60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ezocine group (group D),Sufentanil group (group S),and Dezocine and Sufentani group (group DS).Analgesic,sedative effect of three drugs after 3 postoperative hours,6 h,12 h,24 h and 48 h were compared.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vomiting, dizziness,respiratory depression were recorded.Satisfaction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o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effect was evaluated.Results After 6 postoperative hours,12 h,24h and 48 h,the difference of VAS score of group D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S (P >0.05).And the score of group DS and group S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D (P <0.05).Analgesia satisfaction of group D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D and group 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 D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D and 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analgesia and sedative effect of the Dezocine and Sufentanil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s better than drug usage alone,and adverse reactions decreases.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ducation about analgesic effect,timely dealing with adverse reactions can increase 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45-47,60)【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腹部手术;自控静脉镇痛;护理【作者】鲁汉杰;张穗;李小亮;黄蓉;朱玉娇;王美芳【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腹部手术创伤大,术中胃肠牵拉和术后各种引流管的刺激,均会导致患者疼痛耐受力降低,改变其神经活动和内分泌,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比较李水忠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2012 Volume 14 No.12 (Serial No.110) 2134外科手术后的疼痛一直是麻醉学科的研究重点,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良好与否是衡量麻醉学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1]。
目前外科手术后的镇痛方法使用最多的为静脉镇痛,其镇痛效果与选择的药物密切相关。
地佐辛及舒芬太尼均是临床使用较多的术后镇痛药物,地佐辛为混合型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舒芬太尼具有强效激动u受体作用,两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2]。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外科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类型涵盖剖胸手术、上腹部手术、下腹部及盆腔手术,根据术后静脉镇痛药物的选择不同分为地佐辛组及舒芬太尼组各54例。
地佐辛组患者54例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1~67)岁,平均(41.25±7.28)岁;舒芬太尼组患者54例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20~68)岁,平均(41.48±6.7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镇痛方法1.2.1 地佐辛组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60921)0.8 mg/kg,盐酸昂丹司琼(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92701)0.2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后置入镇痛泵中,泵速2ml/h,PCIA 0.5ml,锁定时间15 min。
1.2.2 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70902)2.5 ug /kg,盐酸昂丹司琼(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92701)0.2 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后置入镇痛泵中,泵速2ml/h,PCIA 0.5ml,锁定时间15 min。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长久以来,芬太尼在术后疼痛治疗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理论上讲,芬太尼无镇痛作用的封顶效应,无论疼痛程度有多强,增加剂量都可得到有效控制。
但随着剂量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也相应增加,轻者如恶心、呕吐,重者如严重呼吸抑制等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地佐辛是新型的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于喷他佐辛,是κ受体激动剂,也是μ受体拮抗剂。
成瘾性小。
本研究通过观察在腹腔镜胃癌术后应用地佐辛或芬太尼的自控镇痛效果比较,以探讨两者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ASA I~II级施行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
年龄37~59岁,无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疾患;无长期服用镇痛药和镇静药史; 无阿片类药物过敏、滥用史。
围术期不用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能正确理解V AS 评分标准,BCS评分标准,Ramsay评分标准及PCA泵的使用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A 组,地佐辛组;B组,芬太尼组。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2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控呼吸,持续吸入1%~3%异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 μg/(kg·min),术中间断推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镇痛方法A组,地佐辛组,40例,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清醒拨管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8 mg/kg+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注射速度为2 ml/h。
B组,芬太尼组,40例,术毕前术毕前10 min 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清醒拨管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6 μg/kg+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注射速度为2 ml/h。
1.4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术后第2、4、8、16、24、48 h的V AS、BCS、Ramsay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

建议方案 一、中小手术后镇痛:应根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 人术后镇痛快捷指南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镇痛方法。 使用时要注意该药静注起效时间约5~10 rain,维持作用时 间达4 h,可用于短小手术中和手术后镇痛,一般采取术前或 术中给药,并根据创伤程度决定使用剂量。单独使用地佐辛 术后镇痛的常用配方为: 1.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A):在手术结束前10~20 rain,静脉注射地佐辛2~4 m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镇痛 泵的配方为:地佐辛40~6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持续 剂量为2 ml/h,制止突发痛剂量为2~4 ml/次,锁定时间10
药),并注意纠正缺氧和血容量不足。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 译一用药,防治恶心呕吐的二线药物包括抗胆碱药(东莨菪 碱贴剂),P物质拮抗药(阿瑞匹坦),酚噻嗪类药(小剂量氯 丙嗪)等。 三、地佐辛一般不引起呼吸抑制,其导致的耐受性和依 赖性也远远低于强阿片类药物。由于作用在阿片受体,也可 能产生瘙痒、尿潴留、出汗等不良反应,但通常仅是轻度的, 无需特殊处理。
重度疼痛,剂量可酌情增加。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均有“天花 板”效应,故不能超过说明书或药典规定剂量,非甾体类消炎 药作用于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包括炎性前列腺素的产 生,对已存在的前列腺素并尢拮抗作用,故应一次性给药或 使用负荷剂量。 (1)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A):手术结束前10~20
rain
万方数据
rag静注或肌注等效。地佐辛止痛效应与剂量相关,临床
使用一次最大剂量为30~50 mg,超过此剂量镇痛作用增加 不明显。地佐辛可单独用于中小手术后镇痛,在中大手术后 应与其他镇痛药联合应用,以增强镇痛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徐建国);北京协和医院(罗爱 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新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 济医院(田玉科);北京朝阳医院(岳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国 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俞卫锋);解放军301医院 (米卫东);北京同仁医院(李天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 虹);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徐世元);广东省人民医院(赵国 栋);北京安贞医院(卿恩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缪长虹); 上海长征医院(石学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焕森);南京 军区南京总医院(杨建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患者使用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5例。
2组患者术前30min 口服安定10mg 。
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0.1mL ·kg -1、依托咪脂0.3mg ·kg -1、芬太尼4~6μg ·kg -1及维库溴铵0.1mg ·kg -1静脉注射,气管插管。
术中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同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
术毕前10min 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 ·kg -1;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 -1。
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
分别对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术后48h 内均能有效地镇痛,芬太尼组镇痛优良率为91.1%,地佐辛组镇痛优良率为
8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直肠癌患者使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术后镇痛
药。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术后镇痛;直肠癌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076-02
地佐辛与芬太尼
在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
王晓青,柯文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杭州310003)
收稿日期:2012-08-20
直肠癌手术后的疼痛,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都很大,影响术后恢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是芬太尼,但其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地佐辛是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1],通过对脊髓
K 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且镇痛效果确
切,对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芬太尼[2-3]。
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地佐辛、芬太尼在直肠癌患者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38~75(56.0±0.5)岁,体质量45~80(63.0±5.0)kg ,ASA Ⅰ—Ⅱ级。
均排除吸毒史、既往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无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疾病,无阿片类药物过敏、滥用史。
围术期未使用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能正确理解VAS 评分标准及PCA 泵的使用方法。
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5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ASA 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方法
2组患者术前30min 口服安定10mg 。
麻醉诱
导:咪达唑仑0.05~0.10mL ·kg -1、依托咪脂0.3mg ·
kg -1、芬太尼4~6μg ·kg -1及维库溴铵0.1mg ·kg -1静
脉注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同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
术毕前10min 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泰州市扬子江药业集团,批号:11021821)
0.1mg ·kg -1;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郑州贺天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μg ·kg -1。
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注射速度为2mL ·h -1。
地佐辛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8mg ·kg -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 ;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61μg ·kg -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 [3]。
1.3评分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于术后4、8、12、
24及48h 对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3分为优,≥3~≤5分为良,>5分~>10为中,10分为
差),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2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术后48h内均能有效地镇痛,芬太尼组镇痛优良率为91.1%(41/45),地佐辛组镇痛优良率为88.9%(40/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5/4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2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组别n
镇痛效果不良反应
优良中差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发生
率/
%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
芬太尼组453475.6715.648.900.000.0817.81 2.23 6.73 6.733.3地佐辛组453373.3715.6511.100.000.048.900.000.01 2.211.1
3讨论
阿片受体分为к、δ、μ3种,激动μ受体的药物会产生脊髓以上的镇痛,引起呼吸抑制、减少胃肠蠕动、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和药物依赖,与镇痛及欣快症有关;激动к受体的药物会产生脊髓镇痛、镇静和轻度的脊髓抑制,与镇痛、缩瞳、镇静有关[4];δ受体与焦虑、心血管兴奋有关。
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镇痛药,完全激动μ受体,特点是镇痛作用强,是吗啡的100倍,但有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作用,也能引起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头晕及嗜睡等不良反应。
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与同类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与吗啡相当,是度冷丁的5~9倍)、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及药物依赖性极低等特点,对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δ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5-7],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又无μ受体激动介导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其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当。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地佐辛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组相当,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
因此,笔者认为,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较为理想的镇痛药。
参考文献:
[1]刘俊,徐越峰.地佐辛应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痛觉过敏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15-16.
[2]陈兴东,万婷婷.地佐辛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观察[J].2011,13(4):324-326.
[3]郑艳,朱志华.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22):4534-4535.[4]邱小弟,余守章,黄焕森.喷他佐辛临床镇痛的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0,31(10):1218-1222.
[5]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6]郭宁,吕卓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290-292.
[7]叶秀丽.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67-268.
(责任编辑: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