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类药物比较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全身麻醉是指患者经呼吸道吸入、肌肉或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抑制患者的中枢系统,使患者出现全身痛觉消失、神志消失和骨骼肌松弛等可逆性的临床表现。
麻醉药物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主要与其血药浓度有关。
当麻醉药物经代谢排出体外后,患者的全身感觉及各种反射可慢慢恢复[1-2]。
在麻醉过程中,我们要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尤其是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稳定。
同时也应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躁动和呛咳。
这前提除了患者体质,手术类型及麻醉方法外,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也至关重要[3]。
该研究则是对比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各类外科手术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为麻醉医师在药物选择上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各类患者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48±4.6)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及疾病构成上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术前8h 禁食水。
入室后连接多参数检测仪,监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情况。
同时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然后给予患者平衡液静滴,在静脉诱导时采取咪唑安定0.05mg/kg ,维库溴铵0.1mg/kg ,丙泊酚1mg/kg ,插管完毕后吸入异氟醚,采取机械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维持患者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0mmHg 左右,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丙泊酚3~6mg/kg ,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止吸入异氟醚,同时给予患者接内置的镇痛泵。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示除给予上述药物外加用芬太尼2ug/kg ,在术中加用芬太尼0.2ug/(kg ·min),术后镇痛泵中采用芬太尼以2ug/kg 的速度泵入镇痛。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示除给予上述药物外加用瑞芬太尼1ug/kg ,在术中加用瑞芬太尼0.1ug/(kg ·min),术后镇痛泵中采用芬太尼以1ug/kg 的速度泵入镇痛。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在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在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张红涛【摘要】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是临床常见麻醉药物,其麻醉效果显著。
心肌缺血及相关再灌注损伤患者常需采取手术治疗,但患者采取麻醉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影响患者心肌功能,用药不当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损伤,影响患者病情。
随着当前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患者麻醉过程中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因此对国内外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7【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心肌保护;机制;现状;进展【作者】张红涛【作者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麻醉科,天津 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受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当前冠状动脉溶栓术、心脏外科手术等诸多手术治疗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1]。
随着当前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麻醉药物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越来越多[2]。
其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状况,还能促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瑞芬太尼属于芬太尼衍生物,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当前诸多研究表明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以下对临床研究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当前临床研究中,认为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分为5种类型:(1)钙超量引起损伤: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状况时,心肌细胞中代谢异常,进而易引起细胞酸中毒,引起钙超量负荷,导致氧化磷酸化受到抑制,导致机体能量代谢过程异常的,引起心肌损伤[3]。
(2)自由基损伤心肌: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时,易导致机体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破坏,导致患者缺血部位出现大量自由基,导致心肌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加重心肌损伤[4]。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对比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47 期2018 Vol.5 No.47159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对比观察朱龙昌(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昆山 215300)【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手术患者实施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针对治疗组38例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心率水平、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对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能促进患者术后短时间恢复,术后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全身麻醉术【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7.159.02全身麻醉属于手术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全身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较多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成为了临床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合适的麻醉药物不仅能减少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维持患者机体正常血流动力学,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1]。
为了分析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效果对比,我院针对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常规组37例手术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0~82岁,平均(56.10±3.24)岁;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0~83岁,平均(56.12±3.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羟考酮与芬太尼对照解读

羟考酮与芬太尼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术后痛的比较:一项随机、双盲研究S. KOCH 1, P. AHLBURG 1, N. SPANGSBERG 1, B. BROCK 2, E. TØNNESEN 1 and L. NIKOLAJSEN 1,3 Departments of 1Anaesthesiology, 2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3Danish Pain Research Center, Aarhus University Hospital, Aarhus, Denmark845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doi: 10.1111/j.1399-6576.2008.01643.x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术后痛(1)。
术后痛是手术当天在医院留宿的主要原因(1,2)。
此外,有资料显示严重急性术后痛导致LC 后慢性疼痛的发生风险增加。
LC 后术后痛包括三个部分:切口痛(躯体),深腹痛(内脏)和肩部痛(内脏牵涉痛)。
在一项包括150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术后6小时58%的患者报告有中度/严重的切口痛,42%的患者报告有深腹痛以及25%的患者报告有肩部痛(1)。
疼痛治疗起来可能会很困难,尤其是内脏痛。
阿片类药物静脉给药(i.v.)被用于术后早期。
在丹麦,吗啡和芬太尼被常规使用,羟考酮却不经常被使用。
然而,阿片类药物对深腹痛的疗效可能很有限。
最近的两项研究提示,羟考酮在缓解内脏痛方面优于其他阿片类药物(4,5)。
在一项实验性交叉研究中,2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接受口服羟考酮,吗啡或安慰剂,期间其皮肤,肌肉和内脏接受机械、热和电刺激痛测试。
两种阿片类药物都能减轻皮肤和肌肉痛,但羟考酮在减轻食道痛方面具有更优越的镇痛疗效(4)。
在一项包括10例患者、慢性胰腺炎引起疼痛的研究中(5)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Kals o 等S. Koch et al.人在麻醉恢复室(PACU)把择期行腹部大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i.v.羟考酮或i.v.吗啡组。
芬太尼家族知识课件

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迅速且强大, 适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如术后 疼痛、癌症疼痛等。
芬太尼的成瘾性
长期或过量使用芬太尼可能导致身体 对其产生依赖,即所谓的成瘾。
成瘾后,患者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 虑、失眠、恶心、呕吐等,甚至可能 出现癫痫发作。
芬太尼的副作用
除了成瘾性外,芬太尼还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 、尿潴留等。
中国
将芬太尼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进行管制,加强对芬太尼类药品的生 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监管。
芬太尼的替代品与戒断治疗
替代品
开发新的合成麻醉药作为芬太尼的替代品,以减少对芬太尼 的依赖和滥用。
戒断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 戒除对芬太尼的依赖,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多。
此外,芬太尼的滥用还给家庭和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 医疗费用、社会福利支出和执法
成本等。
芬太尼滥用的健康危害
芬太尼的滥用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 的危害,包括呼吸抑制、心率失常、 肝脏损害和感染等。
此外,由于芬太尼的滥用往往伴随着 共用针头等行为,感染肝炎、艾滋病 等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历史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起,芬太尼开始被用于临床医疗,因其镇痛效果显著而受到广 泛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滥用问题逐渐浮现,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 题。
芬太尼的种类与结构
种类
芬太尼家族包括多种药物,如芬 太尼、美沙酮、吗啡等,这些药 物都属于阿片类药物。
结构特征
芬太尼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一个酯基和一个哌啶基,这些基 团使得它们具有镇痛作用。
05
芬太尼的科研进展与未来展
望
芬太尼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舒芬太尼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应用1. 引言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脊髓手术、生殖器手术和直肠手术等手术的麻醉方式。
蛛网膜下腔麻醉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脊髓的硬膜下腔,产生神经阻滞,从而达到麻醉的目的。
其中,局部麻醉药和吗啡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镇痛药,但他们不断产生的副作用也导致医生们寻求新的药物来替代,舒芬太尼是其中之一。
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和麻醉,是一种作用非常强的镇痛剂。
在麻醉学中,舒芬太尼通常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
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舒芬太尼已成为首选药物之一。
2. 舒芬太尼在麻醉中的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镇痛效果非常好。
由于其作用迅速,作用时间长,因此成为镇痛药物中的佼佼者。
不同的医生在剂量和适应症方面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议用0.05-0.1mg/kg的剂量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
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后,患者可体验到快速而持久的镇痛效果。
这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可持续4-6个小时,而在高剂量下甚至可持续8小时。
舒芬太尼的强效镇痛作用意味着患者需要较少的药物来达到有效镇痛效果。
者需要在麻醉期间保持清醒。
尽管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药物,但它只会产生轻微的嗜睡效果。
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可靠。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感受到较少的疼痛。
3. 舒芬太尼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通常舒芬太尼是与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等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这些药物共同发挥其镇痛作用。
舒芬太尼的部分作用可以通过多巴胺的受体表达来实现。
多巴胺的释放可以诱导血管扩张和心率加快的效应。
适量的多巴胺释放可提高心脏排出量,对心脏病患者特别有益。
此外,舒芬太尼通常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以增强疼痛管理的效果。
其他药物如清醒剂和肌松剂,可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感受到的疼痛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4. 舒芬太尼的副作用虽然舒芬太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镇痛药,但它也存在副作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5T09:28:40.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作者:朱奔奔[导读] 金华市永康市第六人民医院 321300 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金华市永康市第六人民医院 321300)【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研究A 组和研究B 组,分别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拔管时间、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同时对比麻醉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A 组患者拔管时间为(13.74±1.37) min、唤醒时间为(5.95±1.05)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7.06±1.18) 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8.94±1.35) min,均显著优于研究B 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麻醉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小。
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麻醉;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307-01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是全身麻醉容易导致患者耐受度低、疼痛或苏醒期躁动等[1],不仅影响手术质量,甚至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镇痛作用强且起效快,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2],本研究通过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选择全身麻醉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6 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A 组和研究B 组,每组63 例患者,其中研究A 组男性患者41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为27-78岁,平均年龄为(59.53±1.17)岁,研究B 组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为23-76 岁,平均年龄为(59.47±1.12)岁,其中骨盆骨折行骨盆手术患者51 例、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因车祸等原因性截肢手术患者31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对比

综上所述,针对SAH患者,临床中采取早期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的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㊂同时腰大池引流的方法对于防治脑脊液置换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有满意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应用㊂4 参考文献[1] 杨丰兵,呼格吉乐巴图,田志华,等.反复腰穿与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比较分析[J].中国病案,2018,19(3):103-106.[2] 张 玲,莫 晔,李应宏.早期腰大池引流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4):2289-2291.[3] 赵 珂,岳慧丽,苗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对不同H-H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25(3):284-287.[4] 计 跃,裴本根,张 健,等.腰大池持续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术后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18,39(10):1259-1261.[5] Sarah Steffens,Paula Tucker,Dian Dowling Evans.Acute Headach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Is Lumbar Puncture Still Necessary to Rule Ou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Advanced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2018,40(2):78-86.[6] 李志峰,陈 勇,方红娟,等.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系统评价[J].北京医学,2017,39(1):26-30. [7] 陈绍华.动脉瘤夹闭术后腰大池引流联合3H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及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9):1723-1726.[8] 董 策,明 星,朱 琳,等.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10):1041-1043.[收稿日期:2020-04-02 编校:李晓飞]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对比邹振宇,杨小霖,宋仕钦,袁占永,武长君,任 江,李 淑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 目的:比较盐酸氢吗啡酮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㊂方法:ASA Ⅰ级~Ⅱ级择期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氢吗啡酮组(H组)㊂蛛网膜下腔注药后评估镇痛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㊂记录头晕㊁恶心㊁呕吐㊁瘙痒㊁寒颤,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㊂结果:H组患者注药后6h㊁8h㊁10h㊁12h㊁16h㊁20h VAS评分≥4分所占比例明显较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双下肢运动达Bromage1级时间S组(18.03±11.01min)与H组(16.63±6.8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到双下肢恢复至Bromage0级的时间H组(266.13±96.15min)比S组(202.17±102.46min)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H组头晕㊁恶心㊁呕吐㊁皮肤瘙痒㊁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盐酸氢吗啡酮100μg复合布比卡因可安全的用于蛛网膜下腔镇痛,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舒芬太尼10μg复合布比卡因多,但镇痛时间较舒芬太尼长㊂[关键词] 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镇痛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rathecal hydromorphone or sufentanil as adjuvants to bupivacaine in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ZOU Zhen-yu,YANG Xiao-lin,SONG Shi-qin,et al(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Panzhihua61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algesia efficacy of subarachnoid injection hydromorphone or sufentanil as adjuvants to bupivaca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orectal operation.Method Sixty patients undergoing anorectal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with30cases each hydromorphone group(Group H),sufentanil group(Group S).The onset and dura⁃tion of analgesia and motor block were assessed after subarachnoid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dizziness,nausea,vomiting,pruritus,shivering and urinary retention,respiratory depression was record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VAS score(≥4)in group H at6,8,10,12,16and20hours after subarachnoid inj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S(18.03±11.01min)and group H (16.63±6.87min)in the time of reaching Bromage level1after subarachnoid injection(P>0.05).The time from subarachnoid injection to recovery of lower limbs to Bromage0was longer in group H(266.13±96.15min)than in group S(202.17±102.46min)(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nausea,vomiting,dizziness, pruritus and urinary retention was higher in group H than that in the group S(P<0.05).Conclusion Hydromorphone100μgcombined with bupivacaine can be safely used for subarachnoid analgesia.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s higher than sufentanil10μg combined with bupivacaine,The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with subarachnoid injection hydromor⁃phone100μg as adjuvant to bupivacaine is longer than that of sufentanil10μg.Key Words:Hydromorphone;Sufentanil;Bupivacaine;Subarachnoid analgesia 鞘内或者硬膜外单次注射阿片类药物可作为有效的单一性或辅助性镇痛药[1]㊂经鞘内直接注射或从硬膜外腔逐渐渗入与脑脊液(CSF)产生反应,亲水性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氢吗啡酮)倾向于滞留在CSF中,有头向扩散的趋势,产生延迟的长时间镇痛作用,但也增加延迟性呼吸抑制的风险,而亲脂性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㊁舒芬太尼则镇痛作用起效迅速,从脑脊液中迅速清除,限制了其头向扩散及延迟性呼吸抑制的发生[2]㊂ 亲水性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位点绝大多数在脊髓,而亲脂性阿片类药物单次鞘内注射的主要作用位点尚不清楚(脊髓或全身)[2]㊂舒芬太尼与氢吗啡酮分别属于强效的亲脂性和亲水性高选择性u受体激动阿片类药物,其椎管内应用的作用位点不完全一样,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药物复合轻比重盐酸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试验经我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㊂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60例ASAⅠ级~Ⅱ级,年龄30~65岁行择期混合痔㊁肛瘘㊁肛周脓肿的患者被随机分入两组:S组0.75%盐酸布比卡因(批号:1805T08,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1.2ml联合舒芬太尼10μg(批号:91A0108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灭菌注射用水至3.0ml;H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2ml联合盐酸氢吗啡酮100μg(批号:118010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灭菌注射用水至3.0ml㊂1.2 排除标准: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凝血功能障碍㊁穿刺部位感染㊁发育不良㊁骨骼畸形㊁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均排除㊂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min开始手术,若手术刺激导致患者疼痛,则认为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欠佳,该病例从研究中剔除㊂1.3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不用术前药,常规禁食㊁禁饮,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Dash4000,美国通用公司)监测ECG㊁SpO2㊁HR㊁BP㊁MAP(平均动脉压)㊂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ml/kg㊃h,500ml后速度改为5ml/kg㊃h㊂取L3~4间隙,左侧卧位下髂嵴最高点与脊柱正中长轴线为交点,以25G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阻滞,穿刺成功后随机注入S组或H组预先配好的药液(0.5ml/s),注药完毕,患者立即取截石位,手术床保持水平位,让药液自由扩散㊂1.4 观察指标:手术结束后确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去枕平卧,病房护士密切观察:记录术后2h㊁4h㊁6h㊁8h㊁10h㊁12h㊁16h㊁20h VAS评分,若VAS≥4分则给予吗啡10mg肌内注射㊂记录患者注药后Bromage评分达1级及术后Bromage评分下肢恢复达0级时间㊂ 术后不良反应如:头晕㊁恶心㊁呕吐㊁呼吸抑制㊁尿潴留㊁瘙痒㊁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也被记录㊂呼吸抑制定义为持续SpO2<90%,需要氧气吸入㊂若术中㊁术后MAP降低幅度≥基础值的20%时(定义为低血压),加快补液或给予麻黄碱0.2mg/kg㊂若出现心动过缓≤60次/min者,静脉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㊂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年龄㊁体重㊁身高㊁性别构成比㊁手术时间及混合痔内痔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注药后2h内镇痛效果均较好,VAS评分均为0分㊂注药后4h S组开始出现VAS评分≥4分患者,但此时两组患者VAS评分≥4分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直到术后10h才观察到患者VAS评分≥4分,同一时间S组所有30例患者全部疼痛评分≥4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直到术后20h仍然有将近20%的患者疼痛评分为0分,两组患者VAS评分≥4分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图1㊂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对比表组别性别(男/女,例)年龄(x±s,岁)体重(x±s,kg)身高(x±s,cm)手术时间(x±s,min)混合痔内痔分期(例)ⅠⅡⅢⅣS组12/1839.13±10.5765.23±12.95165±7.2673.4±14.028173 H组15/1542.67±13.9569.13±9.74165.43±3.8476.6±15.9411132 t/χ2值-1.106-1.319-0.2890.8271.874P值0.2730.1920.7740.4120.599注:术后6h㊁8h㊁10h㊁12h㊁16h㊁20h两组患者VAS评分≥4分患者所占比例比较(P<0.05)图1 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占比图2.3 Bromage评分: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双下肢运动达Bromage1级时间S组(18.03±11.01min)与H组(16.63±6.8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到双下肢恢复至Bromage0级的时间H组(266.13±96.15min)比S组(202.17±102.46min)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4 不良反应:H组头晕㊁恶心㊁呕吐㊁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 两组患者Bromage评分(n=60,x±s)分组例数注药后Bromage1级(min)注药后Bromage0级(min) S组3018.60±9.20211.57±86.00 H组3016.63±6.87266.13±96.15①t值0.938-2.317P值0.3520.024 注:与S组比较,①P<0.05表3 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例(%)]组别例数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寒颤S组306(20.00)6(20.00)6(20.00)7(23.30)15(50.00)3(10.00) H组3015(50.00)①18(60.00)①18(60.00)①15(50.00)①24(80.00)①6(20.00)χ2值5.93410.00010.0004.2185.9340.523 P值0.0150.0020.0020.0400.0150.470 注:与S组比较,①P<0.053 讨论 肛门神经分布,以齿状线为界,齿状线以上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㊂交感神经主要来自骶前(上腹下)神经丛㊂该丛位于骶前,腹主动脉分叉下方㊂在直肠固有筋膜外组合成左右两支,向下走行至直肠侧韧带两旁,与来自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形成盆(下腹下)神经丛㊂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形成盆神经丛后分布于直肠膀胱和海绵体,是支配排尿和阴茎勃起的主要神经㊂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及其周围结构主要由阴部神经的分支支配㊂主要的神经分支有肛直肠下神经,前括约肌神经㊁会阴神经和肛尾神经㊂肛直肠下神经的感觉纤维异常敏锐,肛管的皮肤为 疼痛敏感区”[3]㊂肛门部手术常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骶管阻滞等麻醉方法,对于成年人来说,骶管解剖变异较大阻滞失败率较高,而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确切,极少失败㊂ 氢吗啡酮为吗啡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强效的u受体激动剂,属于亲水性阿片类药物,与吗啡相比,其脂溶性更高,易穿透血脑屏障快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常静脉注射10~ 15min起效,半衰期2~3h㊂其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5~10倍,由于其对μ受体具有高选择性,因此,与吗啡相比具有起效快㊁镇痛效果好,代谢产物无活性,副作用小等优点,治疗指数是吗啡的3倍,临床使用比吗啡更安全,成瘾性比吗啡低㊂舒芬太尼同样属于强效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能是吗啡的1000倍,但其属于亲脂类阿片类药物㊂亲脂性的阿片类药物在蛛网膜下腔迅速吸收代谢,作用持续时间稍短,而亲水性的阿片类药物吸收较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㊂ Marroquin B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使用氢吗啡酮60μg 取得良好的镇痛[4]㊂在Mhyre JM等的研究[5]中观察到蛛网膜下腔使用100μg氢吗啡酮能明显减少布比卡因用量㊂本研究从图1观察术后20h内的VAS镇痛评分,可以看出在术后4h S组就有将近10%的患者VAS评分达到了4分,而同一时间H组无一例患者出现疼痛,H组直到术后10h才出现VAS评分4分的患者,S组在术后10h所有30例患者全部疼痛评分≥4分,H组患者直到术后20h仍然有将近20%的患者疼痛评分为0分,说明亲水性的阿片类药物氢吗啡酮明显比亲脂性的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长㊂从表2可以观察到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下肢运动达Bromage1级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运动阻滞后恢复至Bromage0级的时间S 组明显较H组短,说明复合同等剂量的布比卡因,氢吗啡酮镇痛时间较舒芬太尼延长,但运动恢复也相对较慢,而且这可能增加留置导尿的风险㊂ 从表3不良反应观察:氢吗啡酮组头晕㊁瘙痒㊁恶心㊁呕吐㊁尿潴留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两组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出现㊂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需要药物处理的术中低血压及心动过缓,也未观察到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㊂ 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部麻醉药可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有研究显示甚至可延长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时间[6]㊂通过本研究,可以观察到盐酸氢吗啡酮可安全用于蛛网膜下腔镇痛,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舒芬太尼多,但镇痛时间较舒芬太尼长,镇痛效果较好,特别是对术后常规保留导尿的患者(如剖宫产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4摇参考文献[1] 王玉洁,徐 懋.鞘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3):306-309.[2] Ronald ler.米勒麻醉学[M].邓小明,曾因明,黄宇光,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2688-2708. [3] 汪建平.结㊁直肠与肛管疾病//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9-480.[4] Marroquin B,Feng C,Balofsky A,et al.Neuraxial opioids for post-cesarean delivery analgesia:canhydromorphone replace morphine?A retrospective study[J].Int J Obstet Anesth,2017, 30:16-22.[5] Mhyre JM,Hong RW,Greenfield ML,et al.The median lo⁃cal analgesic dose of intrathecal bupivacaine with hydromorphone for labour: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an J Anaesth,2013,60(11):1061-1069.[6] 陈金星,赵亚兵.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34(11):1115-1117.[收稿日期:2020-04-02 编校:李晓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太尼族类镇痛药物比较
芬太尼族类镇痛药能激活μ型阿片受体,作用强度大大高于吗
啡。芬太尼效价为吗啡的100倍,而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
效价比为1:12和1:1.2。芬太尼族类镇痛药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激
活μ1型受体介导的,但同时也会激活部分μ2型受体和δ受体,后
两者被认为主要涉及到对呼吸动力的抑制作用。
芬太尼:为强效镇痛药,适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
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由于
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也易从脑重新分
布到体内其他组织,尤其是肌肉和脂肪组织。单次注射的作用时间短
暂,与其再分布无关。如反复多次注射,则可产生蓄积作用,其作用
持续时间延长。注药后20-90min血药浓度可出现第二个较低的峰值。
因此芬太尼如反复注射或大剂量注射,可在用药后3-4h出现延迟性
呼吸抑制,临床上极应引起警惕。
舒芬太尼:镇痛比芬太尼更强,安全范围广。舒芬太尼对μ-受
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好
几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
应。静脉给药后几分钟内就能发挥最大的药效,药理学研究结果中,
重要的一方面是心血管的稳定性,脑电图反应与芬太尼类同,同时不
存在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对呼吸也有抑
制作用,其程度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似,引起胸壁僵硬的作用也相
似,只是持续时间较芬太尼长。但是另一方面,舒芬太尼的时量相关
半衰期与芬太尼相比下降了7倍,因此也减少了蓄积的危险性。舒芬
太尼对呼吸抑制的时间短于镇痛时间,复苏时间也短于芬太尼。
瑞芬太尼:是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清除半衰期仅6min,是
超短时,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
无蓄积作用,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等优点,适用于持续静脉输注。较之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短小手术
领域中的应用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其副作
用呈剂量依赖性。盐酸瑞芬太尼剂量高达30μg/kg静脉注射(1分钟
内注射完毕)不会引起血浆组胺浓度的升高。瑞芬太尼对呼吸也有抑
制作用,其程度亦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似,但持续时间较短,停药
后恢复更快,停止输注后3-5min恢复自主呼吸。也可引起肌僵硬,
但发生率较低。
芬太尼注射液(国家基药)、舒芬太尼(农保目录)、瑞芬太
尼(目录外)都可用于复合全身麻醉、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心血管“快
通道”麻醉、门诊/日间手术麻醉(内窥镜检查、非住院手术麻醉)、
术后镇痛等。舒芬太尼由于其心血管作用更为稳定,尤其适合心血管
麻醉。瑞芬太尼药物消除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者可选
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虽然安全系数较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高、剂量易
控制,但三者作用机理相同,药效相似,是可以替代使用的。另外,
芬太尼的常规用量为3-5支,合计金额为14.18-23.64元;舒芬太尼
的常规用量为2支,合计金额为100.35元;瑞芬太尼的常规用量为
1-2支,合计金额为101.2-202.4元,由此可见三者中芬太尼的性价
比最高。我院主要手术有胆囊手术、阑尾手术、疝气手术、剖宫产手
术等,芬太尼可以满足我院大部分手术麻醉要求。临床可以根据病人
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和对手术质量、预后的要求合理选用芬太尼族
类镇痛药,尽可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选用经济型的芬太尼注射液,这
也符合卫计委要求的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