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文明史》第一章-绪论1

合集下载

世界文明史课件

世界文明史课件

过去的文明---- 对今天的现实
会有什么影响? 会有什么影响?

一、 “文明”的概念 文明”
文明” (一)“文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文明”与“文化”的异同 文明” 文化”
西方史学界关于“文明” (三)西方史学界关于“文明”定 义
(一)“文明”概念的形成与发 文明” 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礼貌”观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礼貌”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录像、讨论、 课堂讲授、录像、讨论、演讲
考试方式
平时开卷作业、 平时开卷作业、论文等形式
第一讲
文明概念与文明起源
一、文明的概念 二、文明的起源 三、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什么是“文明” 什么是“文明”? 文明从何而来? 文明从何而来? 人类文明走过了一条什么道路? 人类文明走过了一条什么道路?
认识文明不仅要注意它的物质内 容与精神内容,而且文明又是不断变 动的,这些物质和精神内容随着时间 的推移,在自己的发展和外力的作用 下,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只有从它的物质内容与精神 内容,从它的变与不变的结合上,才 能认清它的面貌,它的特征,才能把 不同的文明划分开来。
二、文明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
法国哲学家孔多塞 ( 以理性和科学发展为标准 ) 法国哲学家 孔多塞 以理性和科学发展为标准) 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分为10个时期 个时期: 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分为 个时期: 1、原始部落时期 、 2、畜牧时期 、 3、农业时期(字母文字发明前) 、农业时期(字母文字发明前) 4、希腊时代(人类思想初步进步) 、希腊时代(人类思想初步进步) 5、科学在希腊的分工至科学的衰落时期 、 6、自科学衰落至文艺复兴的黑暗时代 、 7、自文艺复兴至印刷术(欧洲)发明 、自文艺复兴至印刷术(欧洲) 8、自印刷术发明至科学和哲学摆脱权势 、 的桎梏 9、自笛卡儿至法兰西共和国 、 10、未来的理想王国 、

世界文明史 1导论

世界文明史 1导论

幻灯片1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

---马克垚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刘宗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胡锦涛1 幻灯片2世界文明史--导论●一、“文明”的概念●二、文明的内在要素●三、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六、参考文献2 幻灯片3一、“文明”的概念●1、“文化”和“文明”●(1)“文化”[c u l t u r e]一词源于拉丁语[C u l t u r a],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

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

●对““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3 幻灯片4●(2)文明[Civilization]一词也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国家、公民的、国家的”的含意以及“civiltas”“公民资格”和“彬彬有礼”的意思。

●近代以来,“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即“教化的行为”,指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到文雅的状态,也指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式和阶段。

4 幻灯片5●(3)“文明”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的两个概念。

在西方,许多人通常把“文明”与“文化”视为对偶词或同源对似词,“文明”与“文化”都指的是社会生活的方式或状况。

●(2)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区分,前者是物质进步的产物,后者则与精神领域的遗产相联系。

“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

“文化”则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如服饰、家庭婚姻、道德、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习惯、价值取向与观念,是“非技术因素”。

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吉尔伽美什史诗》它是苏美尔人创作的英雄史诗,不但体现了苏美尔文明极高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人生态度和宗教信仰。

反映出早期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之间的土地上,时间大约是前3000-前2000年,有一位著名的国王吉尔伽美什。

他们实行多神崇拜,知道如何耕种土地,并有阅读和写作能力。

反映出人类的两面性。

正是人的两面性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才形成了完美。

反映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困惑。

主要体现在吉尔伽美什的对立面安吉杜身上。

表达了苏美尔人对生和死的思考。

不相信来世的幸福。

对来世的描绘是模糊和悲观的,与古埃及人形成强烈反差。

《汉谟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及概况1901年12月——1902年1月,法国的摩尔根在发掘苏萨(西亚古国埃兰首都,今属伊朗)时发现。

法典内容:序言——鼓吹“君权神授”;颂扬、夸耀自己的“伟大功绩”;指出立法的目的。

结语——宣扬法典的公平,诅咒反对、破坏法典的人。

正文——282条道德(1-25)、国家(26-41)、私人社会(42-282)2.《汉谟拉比法典》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状况《法典》是迄今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典有重大影响。

(1)土地制度王室土地和私有土地并存(2)等级制度:三个等级即阿维鲁(贵族)、穆什根努(穷人)和奴隶(3)自由民的分化债务奴隶制流行(4)商品货币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及高利贷盛行(5)婚姻家庭关系规定婚姻必须订立书面契约;夫妻关系不平等;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家长权力的控制和支配;只有男子才享有充分的继承权。

法典的特点:1.一部涉及各法权部门的综合性法典;2.用刑极为残酷的法典3.保留着同态复仇法和私刑制的残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让买者小心提防”4.保留着凭神发誓和神明裁判的宗教迷信成分5.公开维护不平等的阶级制度6.颁布了很多类似社会生活保障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国势最为强盛,《汉谟拉比法典》是他统治时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世界文明史》:前四章

《世界文明史》:前四章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 地球的寿命: ◇ 地球的寿命:100亿?- 亿? 亿?-46亿 我们人类:哺乳动物;古猿类( ◇ 我们人类:哺乳动物;古猿类(由曙猿到南方 古猿 ◇
地球和宇宙的归宿(2002-03-12) “都是也许” 都是也许” 地球和宇宙的归宿
超未来( ):约 年后磁场逆转, 超未来(一):约2000年后磁场逆转,极光随处 年后磁场逆转 可见(右上图 右上图)(2002-03-06 14:53:57) 可见 右上图 •超未来 二):周期 超未来(二 :周期2600万年的彗星雨会袭击行星 超未来 万年的彗星雨会袭击行星 (右下图 右下图)(2002-03-06 14:55:48) 右下图 •超未来 三):几亿年一次的强大 暴会袭击地球 左 超未来(三 :几亿年一次的强大γ暴会袭击地球 暴会袭击地球(左 超未来 下图)( 下图
第一章 原始文化与史前文明
• • • • 超未来(六):10亿年后海水被吸入地球内而消失 (右上图 超未来 六 : 亿年后海水被吸入地球内而消失 右上图)(2002-03-06 右上图 15:03:31) 超未来(七 : 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白矮星 左上图)(2002-03-06 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白矮星(左上图 超未来 七):70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白矮星 左上图 15:04:21) 超未来(八):几千亿年后,银河系与邻近星系合并(右下图 超未来 八 : 几千亿年后,银河系与邻近星系合并 右下图)(2002-03右下图 06 15:04:58) 超未来(九 :泡状构造到超巨大椭圆星系构成的宇宙(左下图 左下图)(2002 超未来 九):泡状构造到超巨大椭圆星系构成的宇宙 左下图
• 中世纪: 封闭、愚昧?还是文化的积淀? 中世纪: 封闭、愚昧?还是文化的积淀? • 近现代:西方兴与东方衰,相对论? 近现代:西方兴与东方衰,相对论? • 当代:从1900-2000,美国人的世纪,还能在持续多久 当代: ,美国人的世纪,

世界文明史(二)绪论

世界文明史(二)绪论
二、何谓“文明史”
每一种文明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即为文明史。 文明的动力是我们学习研究文明史的中心议题。
汤因比:挑战-应战机制和文明的四个阶段(发生、成长、衰落、解体) 奎格利:文明发展七个阶段(混合、酝酿、扩张、冲突、普世帝国、 衰落,死亡或重生 ) 布罗代尔的长时段文明史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革命理论 现代化理论
纵向: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 横向:不同文明间的接触、交流、融合和主流文明的扩展。
世界文明史
距今五六百
人类文明史 距今五六千年 人类历史 距今300万年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世界文明史 (二)
绪论
绪论
一、文明与文化
文明:文明与野蛮相对,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一种进化 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文明是指人类发明创造的总和和程 度,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 文化:则较多的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 康德认为,文明是外在的,偏重物质的,文化是内在的,精神的。
绪论
二、何谓“文明史”
从文明的长过程来看,主要可以划分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工业,加 上商业这时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支柱。
工业文明的兴起(从16世纪到19世纪) 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19世纪末到如今)
三、何谓“世界”文明史
人类社会进入了整体性的发展、形成了世界性体系结构的现代工业 文明时代以来的文明史。 “世界”内涵的转变
古典时代:地中海世界 古代中国:“王制”天下 中世纪欧洲:文化本位主义 近代:民族国家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 现代:以文化多元性和非单一文化中心

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可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化活动,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

它记录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事件和学术成就,并记录了人类的进步、对自然界的探索以及艺术、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发展。

早期文明早期文明的真正起点难以追溯,但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大约6000多年前的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在这个时期,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伟大的文化和艺术,同时也构建了复杂的政府和社会制度。

这些文明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并为未来的文化和知识进步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之一。

在希腊这个小国家,有过最辉煌的文化。

人们在思考哲学的本源、政治体制之外,还创造了古典的艺术形式和诸多的文学精品。

这个时期将人类思想从宗教要求中逐步解放出来,真正引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几个世纪后,这些成果对欧洲艺术和文化领域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

这个时代,基督宗教在西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欧洲的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创造过很多的文化精品和学术成就。

也正是由于基督宗教的影响,艺术和建筑也进入了巨大发展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作品和建筑。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期间的文化运动。

这个时期,欧洲艺术、科学和文化领域达到了巅峰,也成为全球文化和文化发展的转折点。

恢复并发扬希腊罗马文化精神是这个时期的主题,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各艺术、哲学、科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文艺复兴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重新定义了许多概念和思想。

近现代文化近代文化体现了许多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西方人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世界的本质,开创了现代化的科学体系,使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断提升。

这个时期看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改变生存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地了解了自身;同时利用工业技术,运用中学数理化知识,探究自然,也在物理、化学、医学、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一讲:世界文明史导论

第一讲:世界文明史导论

梁启超(1873-1929)对文明的定义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 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 精神文明之难。精神既具, 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 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 只有精神而已……所谓精神 者何?即国民之元气是矣。 自衣服、饮食、器械、宫室、 乃至政治法律,皆耳目之所 得闻者也,故皆谓之形质。”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 气论》,《梁启超全集》第 一册,第267页。

文明的概念


根据德国学者诺贝特· 埃 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 中的考察,“文明”的 概念也出现在18世纪中 叶,至19世纪初已为欧 洲知识界广泛运用。 ——《文明的进程》, 第一卷,王佩莉译,三 联书店,1998年。

法国思想家弗朗索瓦· 基 础(F.Guizot)撰写过 《欧洲文明史》(1928) 和《法国文明史》 (1829-1932)。他对 “文明”的界定流传很 广,几乎成为学术界的 定论。
文明与文化的联系




“文明”的概念与“文化“的概念究竟有什么关系 和区别?主要有三种观点,或三种取向: 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 等同的两个概念。 2 、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按物质和精神 两个方面来区分,前者是物质进步的产物,后者 则与精神领域的遗产相联系。 3、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 者说文明是文化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也有的 把它看作是文化的没落阶段。
历史的历史

1、中国历史概念的变化(从巫师到记事者,发展到事件 叙述),近代引入西方历史概念。 2、西方历史概念的变化。 从希罗多德始,最早只关心生者的叙述,相当于我们今天 的“调查”,史观是循环论的。 罗马帝国后期,在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下,圣奥古斯丁引入 历史线性发展的概念,上帝决定论。 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人维科引入历史的科学发展观,提 出螺旋式理论,但他的回声到19世纪中叶才引起反响。 黑格尔、马克思等都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实证主义史学 认为历史是一门如自然科学那样的学问,可以借助科学的 方法来研究。

世界文明史第一讲-文档资料

世界文明史第一讲-文档资料
世界文明史第一讲
第一讲 绪论
一、“世界文明史”解题 1、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等于“历史学” *历史的两个层次:客观过程——不可变
主观认识——可变
2、什么是“文明”?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3、什么是“世界”?
*《辞源》:佛家语(1)“世”指时间,“界”指空 间,“世界”即为整个宇宙;(2)世间人间,今泛指 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为世界。
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
*伏尔泰:《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 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 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的交换以及因此自 发的发展起来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 越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 世界的历史。”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文明的产生 1、新石器时代的“农织
300万 年-1 万5千 年前
1万年 前
旧石器时代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血缘家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
农业 畜牧业 起源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2、关于文明起源的理论 (1)唯物史观 (2)传播论 (3)绿洲文明论 (4)大河文明论 (5)逆境论(汤因比) (6)环境变迁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 果。
——马克思
*希罗多德:《历史》
*司马迁:《史记》
*波利比阿:《历史》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意
大利和利比亚所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
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只归于一个结局……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
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攀树的猿群) 法国 森林古猿距今约2300-1000万年
猿 类人猿阶段
印度 腊玛古猿距今约1400-800万年
到 (正在形成的人) 非洲 南方古猿距今约550-300万年

文明史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文明为复数的文明,以地域或民族为单位的
九种主要的 文明单元
埃及 秘鲁 巴比伦 中美 中国 欧洲文明 印度 近东文明 古典(也称为希腊罗马文明)
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地理因素论 欲望论 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说 文化传播因素说 工艺发展因素说
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性问题
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性是有层次的 全球化与民族化相辅相成,存在着一种统一性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排斥倾向
基本的共识是: 既可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就的总和。
也可特指一个区域、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或 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 产方式的总和。简言之:文明是人类所创造 的全部物质和精神的成果。
认为“文明”与“文化”
文 明
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 与
的两个概念

认为“文明”属于物质领 化
域,“文化”属于精神范畴
二、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初级农业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时代
发达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时流
文明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要素, 三、 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 文
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不断地进 明
行传播和接受。

文明交流是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 交
原因。

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原因。
文明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是文明进程有时延缓的重要原因。
三、文明的交流
遭遇期——1500年以前 冲击期——1500年-19世纪末 相互作用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四、人类文明的起源
(一)人类起源的探求
1、关于人类起源的臆想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管子
2、神造论(特创论)
上帝创始造人 女娲用泥土造人 ……
教材和参考书目介绍
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法]费尔南•布劳代尔著.文明史纲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英]H.G.威尔斯著.世界史纲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第七版)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著.新全球史.[M]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下)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美]丹尼斯•舍曼著.世界文明史(第四版) .[M]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7. ……
《世界文明史》第一章-绪论1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诞生 一、文明与文明史
何为“文明”?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的产物。
何为“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古罗马 时候的拉丁语, Colere,含有耕耘、培植的 意思在。十八世纪的法国 ,开始在法语中赋予 “文化”一词为“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 西”。对“文化”的概念做出经典解释的是英 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 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 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 能力和习惯。”
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 定程度的产物
文明是指一种行进的文化,是文 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 段的文化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文字,人 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社会 成员被划分为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已经较为完备,出现了巨大 的公共建筑,甚至城市中心。发展到
这种程度的文化就称文明。
文明的产生应具备基本条件有二个:
第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 文
分:宗教、政治、经济、艺术、 化
科学、技术、教育、语言、习俗 的
等等。

第二、属精神和情感方面, 涵
涉及观念、知识、信仰、规范、
价值和其他一些通常不能称为
行为的东西。
第三,视为“物质文化”
何为“文明”?
从词义上看,西语“文明”一词,英语为 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Civitas,主要是 指有组织的社会或城市国家的意思。日后的 解释五花八门。
一是文字的出现 二是城市的出现
文明的主要特征
具有一个相当的地域 具有自己的经济特点 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 文明是长寿的 文明是不断变动的
何为“历史”?
“历史是人类全部的物质与精 神的活动。”
——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陈启能《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
二、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文化形态史观 发生 成长 衰落 解体
丹尼列夫斯基 幼年 青年 壮年 老年
斯宾格勒
前文化 阶段
文化 早期
文化 晚期
文明 时期
汤因比 起源
奎格利
混 合
酝 酿
产生
扩冲 张突
衰落
僵化(解体)






外族入侵 文明毁灭
进入又一 种混合
二、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 现代化理论 ……


狭义
人类社会 发展史

以文明为单位,探讨

人类历史长河中各文明的

产生、流动、发展、变化
和交流的历史即世界文明
史也即人类文明史。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文明就像一条长河, 时时回望它,才能使我们寻到自身的原点和根基;
人类文明就像一座宝藏, 时时挖掘它,才能使我们不断变得更加富有;
人类文明就像一位长者, 时时面对它,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睿智。
3、进化论(生物学解释)
林耐 Carl von Linne 1707-1778
拉马克 Jean-Baptiste de Lamarck
1744-1829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1882
4、古人类学解释
古远猿阶段
埃及 原上猿 距今约3500-3000万年 埃及古猿 距今约2800-2600万年
“按照连续的方法,按时间的 先后顺序对重大的公众事件,特 别是那些与某国家、民族和个人 有关的重大事件所做的书面叙 述。”
——《简明牛津英语词典》
历史
通常有二种含义: (1)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2)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 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又称史学。
自然发展史
广义 人类社会发展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