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和管理

合集下载

病理科标本收集与处理规范

病理科标本收集与处理规范

病理科标本收集与处理规范在医疗诊断过程中,病理科的工作至关重要。

而标本的收集与处理则是病理诊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着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为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病理科标本收集与处理的规范。

一、标本收集(一)收集前的准备1、收集人员应熟悉各种标本的收集要求和方法,包括手术标本、穿刺标本、脱落细胞标本等。

2、准备好所需的收集器材,如标本容器、固定液、标签、一次性器械等。

确保容器洁净、无破损,固定液的浓度和量符合要求。

3、与临床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标本的来源和临床诊断等信息。

(二)手术标本的收集1、手术中切下的标本应立即由手术医生或助手传递给病理科收集人员。

2、收集人员应在标本离体后尽快对其进行处理,一般应在 30 分钟内完成。

3、对于较大的标本,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切割,以保证固定液能够充分渗透。

同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病变部位的清晰可辨。

4、对于多部位的标本,应分别标记清楚,避免混淆。

(三)穿刺标本的收集1、穿刺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确保获取到足够的组织细胞。

2、穿刺后,立即将标本放入含有固定液的容器中,并轻轻搅拌,使标本充分固定。

3、标记好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穿刺部位等信息。

(四)脱落细胞标本的收集1、包括宫颈涂片、胸水涂片、腹水涂片等。

收集时应使用专用的涂片工具,并保证涂片的质量。

2、涂片完成后,应立即固定,避免细胞变形或丢失。

(五)标本的标记1、每一份标本都必须有清晰、准确的标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标本来源、收集日期等。

2、标记应使用防水、不易脱落的标签或记号笔,确保在标本处理和保存过程中标记不会模糊或丢失。

二、标本运输(一)运输条件1、标本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低温,一般在 4℃左右,以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

2、对于需要快速送检的标本,如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应使用专门的保温箱进行运输,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病理科。

医院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病理标本的管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标本采集与送检1. 采集要求(1)所有手术切除、抽取、钳取、刮取自人体的组织、细胞等均应按病理送检项目的要求,及时、完整送病理科检查,不得随意丢弃、切开、私自留取或仅部分送检标本。

(2)标本采集时,应尽量减少烧灼,以免影响诊断。

2. 送检要求(1)住院病人的标本由科室安排专人送检,门诊病人的标本由病人或其家属送到病理科。

(2)标本离体到固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除有特殊要求外,标本必须使用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3-5倍。

(3)空腔标本和大的实质性脏器标本必须按操作规程及时剖开,充分固定,时间应大于6小时(或过夜)。

(4)需要做冰冻切片检查的需提前一天预约,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填写的冷冻病理检查预约申请单送达病理科。

三、病理科接收与处理1. 接收要求(1)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一般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2)验收人员应仔细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是否相符,发现疑问时,应马上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状况。

(3)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固,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晰。

2. 处理要求(1)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

(2)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快速冰冻病理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2小时内出具;常规病理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

四、标本保管与归档1. 保管要求(1)病理标本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污染。

(2)病理标本应按照规定分类、编号、登记,并建立档案。

2. 归档要求(1)病理报告归档,由病理科负责整理、归档。

(2)病理报告归档后,病理科应定期检查、清理档案,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五、责任与奖惩1. 责任(1)病理科负责病理标本的采集、送检、接收、处理、保管和归档等工作。

(2)科室负责病理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工作。

病理科标本存储与保管制度

病理科标本存储与保管制度

病理科标本存储与保管制度病理科标本的存储与保管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医学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病理科标本存储与保管制度。

一、标本接收与登记1、病理科接收标本时,接收人员应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标本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标本来源、标本类型、送检日期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标本的编号、名称、数量、固定液的种类和量等。

3、接收人员在登记完毕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给送检人员出具标本接收凭证。

二、标本处理与固定1、标本送达病理科后,应尽快进行处理。

对于手术切除标本,应在 30 分钟内进行处理;对于小活检标本,应在 10 分钟内进行处理。

2、根据标本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固定方法。

常用的固定液有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时间应根据标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为 6 24 小时。

3、在固定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完全浸没在固定液中,避免标本干涸和变形。

三、标本存储1、设立专门的标本存储室,存储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18 25℃)、湿度适中(40% 60%),并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设施。

2、标本存储应按照不同的类型和日期进行分类存放。

大体标本应放置在专门的标本柜中,小活检标本应放置在切片盒中,并按照编号顺序排列。

3、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标本,应采用特殊的存储方法,如石蜡包埋、液氮冷冻等。

4、存储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四、标本保管1、病理科应指定专人负责标本的保管工作,保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

2、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标本进行检查,查看标本是否有损坏、变质、丢失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严格遵守标本的借阅和归还制度。

借阅标本时,应填写借阅申请单,注明借阅人的姓名、单位、借阅目的、借阅时间等信息,并经病理科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借阅。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

Pulvertaft法 法 A液(固定液): 液 固定液): 40%甲醛液 100ml 甲醛液 醋酸钾 50g 1000ml 加蒸馏水至
B液(混合液): 液 混合液): 300ml 甘油 100g 醋酸钾 40%甲醛液 5ml 甲醛液 1000ml 加蒸馏水至
操作步骤 大体标本→取材修整→10%甲醛生理 大体标本→取材修整→10%甲醛生理 盐水冲洗固定12-24h→固定液中固定3 盐水冲洗固定12-24h→固定液中固定3-7 12 固定液中固定 天→流水冲洗12-24h→再整理→95%乙醇 流水冲洗12-24h→再整理→95%乙醇 12 再整理 回色液中1 3h→颜色恢复→ 回色液中1-3h→颜色恢复→纱布吸干标本 颜色恢复 表面液体→ 表面液体→混合液浸泡保存
四、标本的装缸和封存 (一)标本的修整 (二)标本支架的制作 (三)标本的装缸 (四)封口
第二节
有机玻璃标本缸的制作 及标本装存与陈列
一、有机玻璃标本缸的制作 (一)材料的选择 (二)裁锯和磨边 (三)加热成型 (四)盖和底板的粘合 (五)抛光 二、标本装存 三、标本储存与陈列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
第一节 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 一、大体标本的收集 1.尸体解剖 1.尸体解剖 2.外科手术 2.外科手术 3.动物实验 3.动物实验
二、大体标本的取材、固定与修整 大体标本的取材、 取材原则: 取材原则:保持器官的完整性和病变的特征 (一)实质性器官 用脏器刀将器官沿长轴切成两半, 用脏器刀将器官沿长轴切成两半,切开要 均匀用力,切勿前后“拉锯” 均匀用力,切勿前后“拉锯”。标本厚度不 超过2cm 超过
(二)空腔脏器 取材时不要损伤粘膜及其病变部位, 取材时不要损伤粘膜及其病变部位, 固定时,粘膜面朝上,按其自然形态用 固定时,粘膜面朝上, 大头针沿周围固定。 大头针沿周围固定。 (三)脑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1.引言这份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以提供良好的病理诊断和病理报告。

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准备手术室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标本采集所需的标本容器和标签。

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并正确贴上病例信息标签。

2.2 标本采集操作手术室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标本采集方式。

在采集标本前,应与病理科确认所需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3.标本保存与储运3.1 标本保存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至病理科,避免过长时间存放。

标本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和标本溢出。

标本应储存在标准冰箱或冷藏设备中,确保正常温度。

3.2 标本储运标本储运过程中要防止震动和温度变化,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长距离储运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专用冷藏车辆。

4.标本信息登记与管理4.1 标本登记病理科人员应及时登记接收到的标本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标本编号。

病理科应建立标本信息数据库,记录标本的接收、处理和结果等信息。

4.2 标本信息管理标本信息应与患者信息保持一致,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

标本信息应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5.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5.1 标本处理病理科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取材、固定和切片等步骤。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消毒、清洁和安全操作规程。

5.2 病理诊断病理科医师应根据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进行鉴定和诊断。

诊断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编制相应的病理报告。

6.相关责任与监督6.1 相关责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对标本采集和保存负责。

病理科人员应按照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标准负责。

6.2 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标本管理的质量评估和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完善相关操作流程。

以上即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的内容,确保按照规程执行,可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1.接收标本:手术标本在手术过程中收集,并由手术医生或护士放入相应的标本容器中。

这一步骤需在术中完成,并通过标本接收表格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如患者基本信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取材数量等。

2.标本传递:将标本放入防漏、密封和不同溶液浸泡的标本容器中,并通过专门的运送箱传递到病理科实验室。

传递时要注意标本的安全,避免破损或引起误配。

4.标本处理:根据标本类型及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固定、包埋、切片等。

常规情况下,标本需使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10%NBF)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完整性。

5.标本切片:固定后的标本需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渍处理,以便进行切片。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把标本进行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浸泡,并用透明剂如苯醚浸渍处理。

浸泡时间通常为数小时或数天,以确保组织被完全清除。

6.切片制作:经透明化处理后,标本需保存在蜡块中,切割成非常薄(约3-5微米)的切片,并放置在切片机的载玻片上。

7.制片染色:切片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常规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8.扫描与分析:完成染色的切片需用显微镜观察,并通过数字化扫描将切片映射到计算机上。

然后,使用专业软件对映射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以得到关键指标如病变范围、细胞密度等。

9.诊断报告:经过病理医师的专业分析和判断,完成诊断报告的撰写。

报告应包含标本基本信息、组织学特征描述、诊断结论和建议治疗等内容。

病理报告需及时打印送交医生,并保存电子档案。

10.报告解读:临床医生收到病理报告后,进行解读,并与患者讨论评估后续的治疗方案。

总结而言,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包括标本接收、传递、登记、处理、切片、染色、扫描与分析、诊断报告、解读和结果通知等一系列步骤。

这些流程的顺利进行,是确保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

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的制作及管理

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的制作及管理

中国法医学杂志C H I N J FO RENS IC M ED 2006年第21卷第2期=作者简介>马书玲(1964-),女,河南巩义人,高级实验师,从事法医病理学教学和研究。

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的制作及管理马书玲,李 凡,秦豪杰,莫耀南(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系,河南洛阳471003)=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制作;管理=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5728(2006)02-0126-01 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由于尸体和标本来源日益减少,尤其是具有典型病变及典型损伤的标本越来越珍贵。

为了保护这些有限的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法医病理学教学质量,笔者对多年来我系法医病理检验的案例检材进行了选择、整理,制作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31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大体标本的制作1.1 搜集与选择大体标本选自我系法医病理学尸检或送检的案例,所有脏器均采用新鲜无沉淀的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首先对照案例档案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由经验丰富的法医病理学教师进行选择,确定该标本是否可用于教学,且分清病变或损伤种类、分型或分期等,然后再进行标本制作。

1.2 材料脏器刀、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镊子等器械,木板、乳胶手套、不同型号的标本缸、玻璃支架、铝芯胶皮电线、白色尼龙缝合线及数码照相机等。

试剂:20%明胶溶液、新鲜无沉淀的10%福尔马林溶液及甘油。

1.3 制作方法在制作标本时,要细心,动作要轻。

首先对脏器、脏器切面或剖面进行预制,使表面光滑、平整,易于暴露病变或损伤部位。

用吸水纸将标本擦干后,将20%明胶溶液涂抹在标本表面,使病变与组织更好地凝固在一起。

待凝固后,在纯色背景(如红色、浅蓝色等)下对每一个标本进行数码拍照。

根据不同的脏器、不同的病变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切面,选择或制作支架,如:空腔脏器采用内支架,实质脏器采用外支架等,支架可采用玻璃支架,或用铝芯胶皮电线制作。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以确
保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高效处理。

标本来源和接收
- 手术室病理标本主要来自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组织和器官。

- 每个手术室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病理标本的接收,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标本信息。

标本鉴定和登记
- 在接收到病理标本后,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标本鉴定,确认
标本的来源和完整性。

- 标本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编号,并将编号与患者相关信息
进行登记。

标本保存和运送
- 标本应妥善保存,确保不受污染和破坏。

- 标本应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分类、分包和标识,并进行必要
的冷藏或冷冻保存。

- 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损坏。

标本处理和分析
- 标本送达病理实验室后,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分析。

- 病理医生应仔细观察和分析标本,制作病理报告并及时报送
到指定部门。

标本归档和销毁
- 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已经分析完成并报送的标本可以进行
归档。

- 已经归档的标本应进行登记和存档,方便以后查阅。

- 对于无法分析和报告的标本,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并进行
相应记录。

监督和质控
-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过程应经常进行监督和质控,确保操作
符合规定和标准。

- 定期对病理实验室和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以上是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和管理
【摘要】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大体标本则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如何制作和管理好大体标本是保证病理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现以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了怎样制作和管理病理大体标本,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病理大体标本;制作;管理
病理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病理学每次理论课讲授之后均需配合一次相应的实验,通过对各种大体标本的形态比较、观察,将理论知识与标本实际相结合,加深并验证大课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所以病理教学中大体标本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到病理实验课的效果。

现在教学标本来源极其匮乏,如何制作和管理好大体标本是教辅人员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1 大体标本的收集
大体标本的来源主要通过临床病理检验和尸体解剖获得。

在收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变典型、结构完整,符合教学要求的器官。

标本收集后要随时做好登记和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于档案管理及供学生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之用。

对于一些病变不典型或少见的病理标本,虽然一般不作为教学标本使用,但也可作为病理资料以供陈列,或作为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使用。

[1]
2 大体标本的取材
对于收集到的原始标本,既要满足病理诊断报告的要求,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破坏病灶和组织的整体形态。

制作时要尽量将无关的组织修掉,保持器官的完整性和病变的特征性[2]。

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标本,我们在取材时,先小心切取诊断所需的部位,然后将切口巧妙缝合,这样就能保持溃疡病灶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了。

对于某些病变隐藏在器官内部的标本,需根据标本来源、大小、性质等进行整体构思、科学设计,将病变特点充分衬托暴露出来。

如空腔器官内肿瘤,从侧旁减去一块以暴露肿瘤外形;实质性器官内肿瘤,以弧形切面暴露肿瘤。

3 大体标本的固定
将组织尽快地浸入固定液内,使组织和细胞的固有成分迅速凝固,防止自溶和腐败,使其保持与生活状态有相似的结构,以利于观察。

盛放组织的容器容积要大,固定液的量要充足,一般为标本体积的10倍。

固定液一般选择10%甲醛(即用40%的甲醛原液10 ml 加蒸馏水90 ml配制)[3]。

甲醛保存标本既简便又可靠,但其缺点就是不能保留标本的原有颜色。

如果要保存标本颜色需用凯氏(kaiserling法)等特殊处理方法。

根据标本的形状和大小厚度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和时间。

如肺脏,固定时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脱脂棉,可以防止肺组织漂浮在上面而导致表面干燥,还可以促进固定液渗入。

固定时间一般为5~10 d。

4 大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固定后的标本首先用流水充分冲洗12~24 h,然后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粗细合适的玻璃棒,根据标本形状用酒精喷灯弯折成支架。

选择与标本宽度、厚度基本相符、高度比标本高5~10 cm、透明度高的玻璃标本缸或有机玻璃缸,清洗干净,烤干备用。

再将修剪好待制作标本的切面,用白色尼龙缝合线将标本固定在支架上,缝合时注意将线埋在标本内,不可暴露在标本病变的切面上。

将固定在支架上的标本斜放进标本缸内,加入现配的10%甲醛,液面至少超过大体标本上缘5 cm,液高度应低于瓶口1 cm左右为宜。

将标本缸上口、四周用纱布擦干净,轻轻盖好盖,并用玻璃胶封口,封口要严密以防液体流出。

最后把写有标本的编号和病变的中、英文名称的标签贴在其下方。

有机玻璃标本缸重量轻,可根据标本大小和形态设计造型,形态多样,缺点是长期存放会变色。

玻璃标本缸透明度好,不会变形变色,缺点是容易被碰碎,缺少有机玻璃的可塑性[4]。

5 大体标本的管理
对大体标本实施严格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切实保障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

病理大体标本都存放在专门的陈列室,典型的标本是上实习课时用,根据章节编号,教学安排顺序排列,上课时放置在实习台上以供学生近距离的观看,注意告诉学生观看时要轻拿轻放,爱护标本,以
免造成损坏。

而一些不常用不典型的标本就另外放一组柜子,排列整齐,以供有兴趣的学生观看[5]。

同时要随时掌握教学使用情况,对损坏的标本及时处理;对标本缸内缺少固定液或固定液浑浊的标本及时补充和更换,定期做好维护;对于实验不够或缺乏的标本进行有计划的制作添置或购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有研究表明病理标本要放置在避光的暗室内,才能使保存液长期保持澄清透明,所以陈列室在不用的情况下拉上窗帘避光为佳[6]。

6 建立病理大体标本数据库
通过将制作好的病理标本数字化、图像化,形成一个集病理大体标本图片、编号、病名、病例为一体的数据库[7],既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又方便老师们选取,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对病理标本先有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在实习课中看到实物会更形象直观,使印象深刻,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大体标本的制作和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强、细致、琐碎的工作,一定要有细心和耐心,认真负责,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教辅老师,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淑兰.浅谈病理教学标本的收集与制作.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106.
[2] 刘东风,谈新国.浅谈如何做好病理陈列标本.铁道医学,1995,23(6):19.
[3] 金晓明,宋印利.病理学实验与课堂指导.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
[4] 姜元庆.病理检验技术.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4.
[5] 江朝娜,范平明.浅谈病理教学标本的管理.中外医疗,2008,15:76.
[6] 吕益新,陈锦花.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与保色的研究.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1,7(2):141-143.
[7] 张韶华,刘丽娟,等.病理大体和镜下标本数字化图像库的构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2):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