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调查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外语学习者们毫无疑问,习得外语词汇将决定其后期语言学习的成败。
最近年来习得外语词汇的研究在言语学界颇受瞩目。
本文将对此次研究进行一番综述,从而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领悟外语。
首先,有关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主要分为提升习得方式、识别工具和学习策略这三大类别。
至于提升习得方式,一般可以采取灵活化贴切的方法。
人们可以利用抽象性或现实性场景和活动让学习者更充分地理解词义,例如游戏、考试等。
而当涉及到识别工具时,近来受到了发展,以电脑、手机等新兴技术开展外语词汇习得活动。
此外,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让材料贴近自己实际情况,可以比较有效地刺激良好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有助于词汇习得的一些资源和工具。
目前诸如在线教程、朗读小组、多媒体课件以及专业面授等均可用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同时,市场上也有诸如VLAB等多媒体软件,可以巧妙地帮助学习者习得外语词汇。
最后,针对学习外语词汇习得,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词义,而不是神准模式。
其次,语料应灵活多变,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避免学习过程变得单一死板生硬。
第三,自学者可以来来回回学习外语词汇,利用间隔效应增强记忆。
最后,可以借助语料相关资源,如果生词量太大,可以寻求同伴讨论交流等。
综上所述,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大放异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习者也应加以运用,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推动语言学习的进程。
英语专业学生通过泛读习得词汇问题浅析

英语专业学生通过泛读习得词汇问题浅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学生学习二语词汇的特点着手,分析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引起的相关问题,根据近年来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和实践,给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主动模式;自控模式词汇习得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是作为英语学习者热议的话题。
但是直到近年来才受到二语习得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视,并且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才出现与词汇习得相关的课程。
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母语词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量阅读等活动附带进行学习的,因此二语词汇也应该通过同样的方式习得。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话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是通过泛读附带习得二语词汇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以下文章主要通过简单的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特点,结合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方法,并简单探讨阅读中词汇习得教学的若干干预手段。
1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特点通过在高校英语专业5年的教学工作,发现学生的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不同年级油不同特点。
首先,大一新生刚进校时基本上全部沿用在高中英语学习的习惯。
特别是词汇学习过程主要以背诵词汇表为主,而且背诵词汇时以一个英语单词只对应一个中文意思,不会延展去记忆由该词根演变的其他词性。
这样做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在语篇阅读过程中一旦出现学生记忆以外的词汇意思,学生就无法准确理解甚至会错误理解篇章的意思。
其次,随着大一一年教师对词汇学习的指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的调整,词汇学习逐渐从词汇表背诵转变成为通过课文或者课外阅读中遇到生词后,查阅字典的记忆。
这样的过度使得大部分学生从无目的的记忆变成有目的的记忆。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出现用以往背诵的意思无法理解的词汇通过字典的查阅可以加深对该单词的学习。
最后,教师希望在进入大三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年词汇的积累形成自己特有的一套对词汇中词根、词缀的认知,并且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通过上下文的理解以及词根、词缀的认知对很多单词进行猜测,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质量。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语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
全球化的脚步使得人们对外语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诸如中文、英语、日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而外语词汇的习得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基础,因而外语词汇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外语词汇习得研究作综述。
从单词习得的角度,外语词汇习得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全词习得和部分词习得。
全词习得是指学习者可以根据某个单词的所有语义理解其含义,而部分词习得则是指学习者只能根据某个单词的部分含义理解其含义。
全词习得主要通过单词来检测,而部分词习得则通过词汇及文本理解来检测。
另外,从语言习得的角度,外语词汇习得也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式。
例如,一些研究者将重点放在外语习得者实际使用语言的情境中,关注习得者认知外语词汇的方法,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把目光放在外语教学中,关注有效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词汇习得能力和外语水平。
此外,从学习者的角度,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也有其独特的视角。
一方面,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发现学习者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研究者也会关注学习者的词汇知识结构,以准确发现其词汇能力的发展。
本文综述了外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几个不同视角,从单词习得、语言习得以及学习者视角分别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外语词汇习得研究做
出更全面的认识。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改进外语词汇教学方法,而且也为外语词汇习得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外语习得的不断改善。
而未来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将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展开,关注更多的认知因素,全面解析外语词汇习得的本质和规律。
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状况调查报告关于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调查研究摘要:对初中学生的词汇教学策略和运用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忽视词汇学习,词汇学习耗时低效,词汇运用不得体”的问题,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瑞丽第三民族中学学生二、调查目的针对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脱离和汉语学习的文化差异,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死板,无法活用,面对这一严重现象,所以想通过对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了解词汇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将词汇文化知识的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此我们对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况做了本次调查。
三、调查实施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方法在初中各年级中抽查了一部分学生,主要采取问卷式调查,围绕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状况、方法及存在问题提出了14个选择题和1个简答题,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份数118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在英语学习中,你觉得词汇学习难吗?A.很难(55%)B. 不难不易(35%)C. 容易(10%)2.你觉得学习英语单词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单词读不准(25%)B.单词的拼写记不住(30%)C.单词和它的中文意思对应不起来(10%)D.不会运用所学过的单词(25%)E.其他(10%)3、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遇到生词你会A.查词典(37%)B. 根据上下文猜意思(47%)C. 不理它,跳过这个单词往下读(16%)4.你一般会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来记忆单词呢(可多选)?A 单个单词机械性地背和反复听写(32%)B. 在课文中进行记忆(30%)C.用汉语拼音谐音来记(12%)D.图片记忆法(8%)E.利用单词的发音规律(12%)F.联想学过的单词,比较进行学习(6%)5.你对新单词的记忆可以保持多长时间?A.几分钟(5%)B.几个小时(15%) C.几天(65%)D.更长时间(15%)6、老师教完新单元所有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后,你能A.记住大部分单词的意思。
当代大学生第二外语学习意向调查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2024年3月第45卷第3期Mar. ,2024V ol. 45 No. 3收稿日期:2023-09-05;修订日期:2023-10-10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22408);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2022018)作者简介:赵 荣(1979— ),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教学;常华进(1980— ),男,湖北钟祥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育,教学运行管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语教育经历了从俄语的“一枝独秀”到英语的全民普及。
进入21世纪的全球化3.0时代,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参与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的机会不断增加,中国需要与全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在此背景下,语种单一化的公共外语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
正因如此,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增加了俄语和日语作为义务阶段外语课程的新选择。
中国外语“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然到来。
那么,未能享受到新课标的在校大学生是否也有意向多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呢?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界尚鲜有关注。
因此,项目组于2023年4-6月针对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开展了一项关于第二外语学习意向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湖北文理学院是我国中部地区一所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在我国同类高校中颇具典型性。
本研究主要面向该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读学生,运用问卷星软件自行设计了题为“大学生第二外语学习意愿调查”的问卷,以匿名自填的方式展开线上调查。
问卷采用半结构、非量表式设计,共15个问题。
内容除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外,主要包括学生当前外语学习现状、第二外语学习意愿及动机、第二外语的语种选择以及第二外语学习内容和方式四部分。
问题的设置除被调查对象“专业”一题需用问答式填写外,其余均设置为半封闭式的选择题型。
地大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英语词汇现状调查及相应词汇学习策略

地大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英语词汇现状调查及相应词汇学习策略摘要:英语是国际间交流通用的语言,而词汇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其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
词汇量的掌握情况还直接影响到语言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词汇量过少,心里想的口头上却表达不出来,阅读时也会遇到“拦路虎”,面对翻译和写作题,更是举步维艰,下笔不知所措。
由于英语词汇具有数量大和缺乏系统的规律性等特点,在学习英语特别是自学英语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普遍认为掌握庞大的英语词汇是很困难的。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本校抽取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共60名,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实际抽样调查。
研究发现,学生的词汇现状不是很乐观,词汇量不够大,对单词的印象不够深,对已知单词的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研究及相应给出的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同学们英语词汇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专大二学生;词汇现状;词汇学习策略一﹑引言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高低。
而且,很多时候,英语学习者由于词汇的学习效率低下,阻碍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
因此,怎样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词汇水平以及词汇学习效率是每个学习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最新的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对词汇的要求是:掌握《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认知词汇(5500-6000),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词汇与语法这一大题中题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题。
而现在的英专大二学生,也就是07级的学生正在积极备战2009年的英语专四考试。
那么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词汇掌握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可提供给他们这一届乃至以后的英专学生们值得学习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呢?正如“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年年人相似”,虽然每届的学生不一样,但学生在学习中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
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事实和想法,笔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学生们能够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能精确和透彻地理解和运用他们所学的词汇。
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调查

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调查发表时间:2011-11-16T08:59:33.357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秦学锋杨东英韩国华[导读] 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
秦学锋杨东英韩国华(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摘要】二语词汇知识是词汇习得的重要内容。
通过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而且,这两种习得意识有较强的相关性。
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英语专业;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1.前言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二语词汇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Lessard-Clouston, 2006)。
词汇广度,又称宽度,俗称词汇量的大小,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所知的词汇总量。
词汇深度,是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质量。
词汇知识旨在回答“习得一个二语词意味着什么?” 这一问题(Nation,1990)。
研究表明,词汇广度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语言使用者的词汇能力,特别是产出能力的是词汇知识水平(冯学芳,2006)。
而且,二语词汇知识与二语阅读能力、二语写作、二语水平以及学术成就紧密相关(Qian, 2002;Laufer, 2004)。
在对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培养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增强他们对词汇知识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词汇知识的习得效果(Laufer & Hulstijn,2001)。
Ellis(2000)在总结 Schmidt和 Frota及他本人关于意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研究时指出,意识“起着促进者的作用”。
Nation(2001)在论述词汇学习的三个基本条件时指出,对词汇的有意注意或意识是词汇学习的首要条件。
【调研问卷模板】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

【调研问卷模板】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们:本问卷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学习策略的调查,希望通过此问卷,能够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的情况,并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为大家的学习助一臂之力。
请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回答,本调查结果仅供研究参考。
谢谢大家。
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研究生3. 您的专业英语语言文化英语高级翻译英语教育英日复语英语翻译4. 元认知策略.5.你会制定系统的学习词汇的计划。
效果★★★★★6.你会有意识地去记忆和运用学习中的词汇。
频率★★★★★效果★★★★★7.你会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监督和督促自己。
频率★★★★★效果★★★★★8.你会对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评价。
频率★★★★★效果★★★★★9. 认知策略.10.你会对遇到的单词有意识的进行分组归类记忆。
频率★★★★★效果★★★★★11.你会对遇到的单词进行使用频率和实用性的判断,并挑选高频常用的单词进行记忆。
频率★★★★★效果★★★★★12.你会使用重复的方法来记忆单词。
频率★★★★★效果★★★★★13.在遇到生词时,你会采取语境法(如阅读英文原著等)来理解词义并且进行记忆。
频率★★★★★14. 你会通过背单词书来扩充词汇量。
频率★★★★★效果★★★★★15.你会通过词根、词缀、词汇搭配等联想记忆法来扩大词汇量。
频率★★★★★效果★★★★★16.你会有意识地在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方面去学习词汇。
频率★★★★★效果★★★★★17.你在记忆单词的时候,能从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和单词读音方面综合记忆。
频率★★★★★效果★★★★★18. 社会情感策略19. 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你能有意识地去调控自己的情绪。
频率★★★★★效果★★★★★20.你会不断地去寻找学习动力去学习单词。
频率★★★★★效果★★★★★21.你会主动去跟同学交流学到的词汇并相互检测学习效果。
频率★★★★★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调查发表时间:2011-11-16T08:59:33.357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秦学锋杨东英韩国华[导读] 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
秦学锋杨东英韩国华(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摘要】二语词汇知识是词汇习得的重要内容。
通过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而且,这两种习得意识有较强的相关性。
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英语专业;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1.前言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二语词汇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Lessard-Clouston, 2006)。
词汇广度,又称宽度,俗称词汇量的大小,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所知的词汇总量。
词汇深度,是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质量。
词汇知识旨在回答“习得一个二语词意味着什么?” 这一问题(Nation,1990)。
研究表明,词汇广度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语言使用者的词汇能力,特别是产出能力的是词汇知识水平(冯学芳,2006)。
而且,二语词汇知识与二语阅读能力、二语写作、二语水平以及学术成就紧密相关(Qian, 2002;Laufer, 2004)。
在对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培养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增强他们对词汇知识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词汇知识的习得效果(Laufer & Hulstijn,2001)。
Ellis(2000)在总结 Schmidt和 Frota及他本人关于意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研究时指出,意识“起着促进者的作用”。
Nation(2001)在论述词汇学习的三个基本条件时指出,对词汇的有意注意或意识是词汇学习的首要条件。
因此,研究和培养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对提高学习者的二语词汇能力和二语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调查与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学生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现状和特征,从而指导二语词汇知识的教学与研究。
2.二语词汇知识概述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二语词汇知识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进行了深入研究(Schmitt & McCarthy,2002;Richards,1976;Paribakht & Wesche,1993;Nation, 1990)。
Richardson(1976)提出了掌握词汇知识的7项内容:1)词汇的口语和书面语使用频率;2)词汇使用的功能和情景;3)词汇的句法行为;4)词汇的潜在形式和派生形式;5)词汇的联想意义网络;6)词汇的内涵;7)词汇的外延。
但Nation(1990)提出的二语词汇知识框架被研究者普遍接受,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框架(王海华, 孙智, 2007)。
Nation(1990: 31)在对本族语者所掌握的词汇知识进行了研究后指出,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使用方面要达到本族语者的程度,就应掌握每一个词4个方面的8种词汇知识,即:1)形式方面(语音、拼写);2)位置方面(语法、搭配);3)功能方面(频率、得体);4)语义方面(概念、联想)。
这八种词汇知识既包括接受性知识又包括产出性知识。
尽管Nation也指出,即使是本族语者也不能掌握每一个词的所有8种词汇知识,但他的研究成果已被众多学者普遍接受,成为二语词汇知识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
3.研究设计3.1 研究问题。
根据Nation提出的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本文从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两个方面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进行调查和研究。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3.1.1 学生对接受性和产出性二语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有何特征? 3.1.2 学生的这两种习得意识之间存在何种相关关系?3.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的60名学生。
其中男生11人,女生49人。
他们是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上。
而且,该高校的英语专业高考录取批次为本科一批。
3.3 研究工具。
根据Nation的二语词汇知识框架,本文的研究者编写了“二语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调查问卷。
对二语词汇知识四个方面的8种词汇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每种词汇知识又分为两种: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
为达到调查研究学生对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目的,问卷采用“我会注意单词的……。
”的语言描述方式。
问卷使用汉语编写,以避免对问卷产生错误或不准确理解。
问卷采用Liker五级量表制:1=这句话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5=这句话完全或几乎完全符合我的情况。
调查问卷示例如下(见表一):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收集数据经过社会统计软件包(SPSS 13.0)分析,首先分别计算两种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二、表三)。
然后对两种词汇知识学习意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4.结果与讨论问题一:学生两种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特征表二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二语听、读语言输入时,对语音(4.617)、拼写(4.567)和概念(4.067)三方面的词汇知识具有较强的习得意识,而在语法(3.983)、搭配(3.817)、联想(3.377)、得体(3.367)和频率(2.983)方面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则相对较弱。
前三个方面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最高,这和二语习得规律相一致。
语音、拼写和概念是词汇学习的三个基本要素。
而且,英语教材词表中词汇的呈现内容和顺序为:拼写、语音、词性和概念。
后五个方面相对较弱,则是因为学生在听和读时,他们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主要集中在对篇章内容的理解上(Ellis, 2001: 362)。
这一点在学生对语法、搭配、联想、得体和频率五个方面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强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词汇的搭配和语法知识是理解篇章内容的基础。
学生只要能够获取所听、读的篇章的内容,他们就无暇顾及或很少注意篇章中所用词汇的频率、与所用词汇存在“纵聚合关系”(paradigmatic)或“横组合关系”(syntagmatic)的其他词汇(Read, 2001)、以及所用词汇是否得体。
表三的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二语说、写语言输出时,对语音(4.567)、拼写(4.333)和概念(4.106)三方面的词汇知识具有较强的习得意识,而在搭配(3.667)、语法(3.633)、联想(3.267)、频率(3.257)和得体(3.100)方面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则相对较弱。
学生在进行说、写语言输出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能够得到理解,而词汇的语音、拼写和概念正是表达内容所需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载体。
因此,学生将语音、拼写和概念的产出性词汇知识置于首要位置,一方面与他们重视这三方面的接受性词汇知识相一致,另一方面又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需求。
对于搭配和语法的重视,则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正确使用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易于被他人理解。
而联想、频率和得体性较弱,则是因为学生的词汇量有限。
他们在语言输出时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很少或不再考虑一个词的使用频率和其得体性。
综合表二、表三可以看出,学生对两种词汇知识习得的顺序基本一致。
语音、拼写和概念的习得顺序完全相同,且分值最高。
语法和搭配、得体和频率的习得顺序虽有些变化,但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这些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还是相对较弱。
学生在两种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中体现的规律和特征,一方面为词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加强学生在语法、搭配、联想、得体和频率五个方面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学生与操母语者相比语言水平较低的潜在原因,如词汇的丰富度偏低(倪岚,2000;文秋芳,2006)、词汇搭配或词块使用错误和较少(卫乃兴,2002;张文忠,杨士超,2009)等。
问题二:两种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相关性表四显示了学生在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两方面的总体均值、标准差、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显著性。
** 表示在0.01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从表四中可以看出,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 0.616,且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学生的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如果学生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增强,他们在听、读时有意识地提高对接受性词汇知识的注意度,那么他们的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也就会提高。
一种词汇知识习得意识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另一种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
陈伟平(2008)通过研究发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词汇搭配或词块习得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他同时指出,培养了学生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也就培养了他们的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
5.结论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习得意识的调查发现,在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方面,他们对语音、拼写和概念都有有较强的习得意识,其他方面相对较弱。
许多研究者在回答“何谓习得一个词”这一问题时指出,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一个词的读音、拼写和概念,而且要掌握它在语法、搭配、频率等其他方面的词汇知识(Laufer, 2006)。
由此看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并帮助他们最终提高对二语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而且,研究显示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意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学生的二语词汇知识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较小,因此所得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另外,相关的后续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汇知识的习得顺序及变化情况,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关系,词汇知识习得意识与他们的词汇知识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能力的关系等方面。
参考文献Ellis N C. Memory for language [A].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Laufer B & Hulstijn J .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 (22): 1 – 26.Laufer B, et al. Size and strength: do we need both to measure vocabulary knowledge? [J]. Language Testing, 2004 (2): 202-226. Laufer B. Comparing focus on form and focus on forms i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6 (1): 149-166.Lessard-Clouston M. Breadth and depth specialized vocabulary learning in theology among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6, 63 (2): 175-198.Nation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 1990.Nation P.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Paribakht T S. & Wesche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a comprehension-based ESL program. TESL Canada Journal, 1993 (1): 9 – 29.Qian D D.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academic reading performance: An assessment perspective [J]. Language Learning, 2002 (52): 513-536.Read J. Vocabulary and testing [A]. In N Schmitt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Richards J C. The role of vocabulary teaching. TESOL Quarterly. 1976 (1) 77 – 89.Schmitt N. & McCarthy M.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冯学芳. 二语词汇深度习得研究综述 [J]. 外语教育, 2006: 44-49.倪岚. 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写作词汇的研究 [J ]. 国外外语教学, 2000 (2): 38-41.王海华, 孙智. 词汇知识框架与词汇研究 [J]. 外语教学, 2007 (3): 52-55.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词语搭配研究,当代语言学,2002 (2): 101-114.文秋芳. 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词汇变化的趋势与特点[J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3):189-195.张文忠, 杨士超.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动名搭配错误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2): 39-44.基金项目: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汇知识习得意识、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能力关系研究”(项目编号HB11WY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