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安全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Windows系统中的系统安全设置

Windows系统中的系统安全设置

Windows系统中的系统安全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之一,它提供了许多强大的功能和便利的界面,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用户需要正确配置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

本文将探讨Windows系统中的几个重要的系统安全设置,并提供相关的配置建议。

一、用户账户管理在Windows系统中,用户账户起到了多个方面的作用,包括系统访问权限管理、应用程序授权和文件保护等。

因此,合理管理用户账户是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一环。

1. 创建强密码:使用强密码可以防止密码被破解或猜测。

强密码包括至少8个字符,包括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2. 限制管理员权限:尽量避免使用管理员账户进行日常操作,可以创建一个普通用户账户,并将其设置为默认账户。

只在需要进行系统更改或安装软件时使用管理员账户。

3. 禁止共享账户:避免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账户,每个用户应有独立的账户,以方便追踪用户的活动并限制权限。

二、防火墙设置Windows系统内置了强大的防火墙功能,可以监视和控制进出系统的网络连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防火墙。

1. 打开防火墙:确保防火墙处于打开状态,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连接。

2. 配置入站规则: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允许或阻止某些应用程序或端口的网络连接。

3. 禁用不需要的出站规则:关闭不必要的出站连接,以减少系统面临的网络攻击风险。

三、自动更新与补丁管理Windows系统定期发布安全补丁和更新,以修复系统漏洞和提升系统安全性。

及时安装这些补丁对于系统安全至关重要。

1. 开启自动更新:确保系统自动下载和安装Windows更新。

这样可以确保及时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改进。

2. 定期检查更新:即使开启了自动更新,也应该定期检查系统是否缺少最新的安全补丁,并手动安装。

四、杀毒软件和安全工具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用户可以安装杀毒软件和其他安全工具。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杀毒软件:安装一个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Windows系统密码管理指南保护账户安全

Windows系统密码管理指南保护账户安全

Windows系统密码管理指南保护账户安全Windows系统密码管理指南:保护账户安全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和网络,而一个安全的密码是保护我们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Windows系统中,密码管理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个人文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在线银行账户等都依赖于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Windows系统密码管理指南,帮助您保护账户安全。

1. 密码复杂性和长度一个强密码应具备复杂性和长度。

复杂性指的是密码包含多种字符类型,如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长度指的是密码的位数越长越好。

推荐的密码设置是至少8个字符以上,并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通过设置复杂且足够长的密码,可以极大地提高密码破解的难度。

2. 避免使用常见密码避免使用常见密码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密码如“123456”、“password”或者“qwerty”等很容易被破解的密码,黑客通过使用密码破解软件往往可以轻易地破译这些密码。

因此,强烈建议不要使用简单的、易猜测的密码,而应该选择独特且不易破解的密码。

3. 定期更改密码定期更改密码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确保您账户的安全性。

建议每隔3到6个月更改一次密码,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密码,因为长期使用同一密码存在被黑客破译的风险。

此外,如果您怀疑密码可能已经泄露,也应该立即更改密码。

4. 使用两步验证Windows系统提供了两步验证功能,通过在输入密码后要求输入另一个验证信息,如手机验证码或指纹识别等多个步骤来完成登录。

启用两步验证可以极大地提高账户的安全性,即使密码被盗取,恶意用户也无法轻易登录您的账户。

5. 不在公共设备上输入密码在公共设备上输入密码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因为公共设备很可能存在记录键盘输入或者其他恶意软件的风险。

尽量避免在网吧、图书馆或朋友电脑等公共设备上输入账户密码,以防止密码泄露。

6. 不与他人共享密码避免与他人共享密码是保护账户安全的重要措施。

7.2Windows 服务器安全管理与维护

7.2Windows 服务器安全管理与维护

安全防范策略之四
执行最新修补程序将系统更新设置为自动, 并且半个月手动检查更新一次,为系统及时 安装补丁,修补安全漏洞。
安全防范策略之五
安装网络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从 物理上将内、外网隔离开来。在服务器上安 装网络版的杀毒软件来控制病毒的传播,并 打开自动更新,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每半个 月手动更新一次,并进行全面杀毒一次。
安全防范策略之六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服务器操作系统 在安装时,会启动一些不需要的服务,这样 不仅占用了系统的资源,而且也增加了系统 的安全隐患,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如Telnet 等。查看所有的通讯端口,关闭没有必要的 开TCP端口。不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与应用程 序无关的软件。
安全防范策略之七
定期备份,并做好保护。为防止不能预料的 系统故障或用户不小心的非法操作,必须对 系统进行安全备份。备份盘将是恢复资料的 唯一途径。应当把备份放在安全的地方,不 要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若你的备份程序支 持加密功能,你还可以将数据进行加密,利 用密码保护磁盘。
安全防范策略之二
定期更换账号和密码。系统账号密码一个月 更换一次,在设定密码时,必须混用大小写 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且密码长度不得少 于8个字符。
安全防范策略之三
监测系统日志。每星期清理一次系统日志文 件,查看并做好记录,通过运行系统日志程 序,系统会记录下所有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形, 包括最近登录时间、使用的账号、进行的活 动等。日志程序会定期生成报表,通件设备维护之一
1.扩充存储设备,增加服务器内存和硬盘容量 以满足存储资源扩展的需要。内存需要注意与 服务器原有的内存的兼容性,最好是同一品牌 相同规格。增加硬盘需要认定服务器是否有空 余的硬盘支架、硬盘接口和电源接口,主板是 否支持这种容量的硬盘。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精选】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1范围
1.1为了指导、规范海南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和日常系统操作管理,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水平,规范化操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本办法适用公司信息大区所有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

主要操作系统包括:AIX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及HP UNIX 系统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第1页。

Windows CMD中管理用户权限和安全设置的方法

Windows CMD中管理用户权限和安全设置的方法

Windows CMD中管理用户权限和安全设置的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之一,而Windows CMD(命令提示符)是Windows系统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执行各种系统管理任务。

在CMD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命令来管理用户权限和安全设置,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创建和管理用户账户在Windows CMD中,我们可以使用"net user"命令来创建和管理用户账户。

例如,要创建一个名为"John"的新用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net user John /add```这将创建一个新用户账户,并要求您设置该用户的密码。

您还可以使用其他选项来设置用户的属性,如密码过期时间、账户类型等。

2. 修改用户密码通过以下命令,您可以修改用户的密码:```net user John newpassword```这将更改用户"John"的密码为"newpassword"。

请确保您有管理员权限才能执行此操作。

3. 禁用和启用用户账户如果您需要禁用或启用某个用户账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net user John /active:yes```这将启用用户"John"的账户。

同样,您可以将"yes"替换为"no"来禁用该账户。

4. 用户组管理在Windows CMD中,我们还可以使用"net localgroup"命令来管理用户组。

例如,要将用户"John"添加到"Administrators"组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John /add```这将将用户"John"添加到"Administrators"组中,从而赋予该用户管理员权限。

2020年(安全管理)os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规范_030326_v3_fd

2020年(安全管理)os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规范_030326_v3_fd

(安全管理)os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规范_030326_v3_fd编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审阅稿)版本号:V3审阅人:王巍中国石油天然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信息安全日益受到中国石油的广泛关注,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和制度无疑成为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中国石油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和标准,并在集团内统一推广、实施。

本规范是依据中国石油信息安全的现状,参照国际、国内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结合中国石油自身的应用特点,制定的适合于中国石油信息安全的标准与规范。

目标在于通过在中国石油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相关标准与规范,提高中国石油信息安全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信息技术安全总体框架如下:1)整体信息技术安全架构从逻辑上共分为7个部分,分别为:物理环境、硬件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和文档、应用系统和通用安全管理标准。

图中带阴影的方框中带书名号的为单独成册的部分,共有13本《规范》和1本《通用标准》。

2)对于13个《规范》中具有一定共性的内容我们整理出了7个《标准》横向贯穿整个架构,这7个《标准》的组合也依据了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的理论模型。

每个《标准》都会对所有的《规范》中相关涉及到的内容产生指导作用,但每个《标准》应用在不同的《规范》中又会有相应不同的具体的内容。

我们在行文上将这六个标准组合成一本通用的安全管理标准单独成册。

3)全文以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的方法论作为基本指导,《规范》和《标准》的内容基本都根据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的理论基础行文。

近年来,随着世界市场上对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以及对系统安全的挑战不断加剧,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在美国的TCSEC、欧洲的ITSEC、加拿大的CTCPEC、美国的FC等信息安全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TheCommonCriteriaforInformationTechnologySecurityEvaluation,CC)”,它综合了过去信息安全的准则和标准,形成了一个更全面的框架。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及漏洞管理研究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及漏洞管理研究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及漏洞管理研究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计算机领域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操作系统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Windows操作系统也存在着一些安全漏洞,这些漏洞能够被黑客或病毒利用,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主要探究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漏洞管理,以便企业更好地保护其系统安全。

一、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一)操作系统的漏洞Windows操作系统中存在着众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往往是黑客攻击的目标。

黑客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漏洞,攻击企业的数据,窃取企业的机密。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企业需要定期对自身的系统进行漏洞扫描,从而及时发现并修复这些漏洞。

(二)网络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功能易受攻击,网络攻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DOS攻击:黑客通过向企业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流,以达到阻止有效数据流的目的。

2. 爆破攻击:黑客通过尝试不同的密码来获取管理员账户的控制权,以实现入侵。

3. 木马攻击:黑客在企业计算机中安装木马程序,从而获取企业的机密信息。

(三)内部安全问题企业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应该从内部安全问题入手,从而避免黑客入侵。

企业内部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恶意软件:内部员工可以通过恶意软件窃取企业的机密信息。

2. 对策不力:内部员工对于网络安全状况的了解不足,企业的安全策略缺乏有效的实施。

3. 非法软件的使用:某些内部员工会将非法软件安装在企业计算机上,从而导致系统受到攻击。

二、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管理为了避免黑客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攻击,企业应该进行漏洞管理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一)进行漏洞扫描漏洞扫描是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扫描,以及修补任何漏洞。

扫描过程中除了寻找已知漏洞外,还应当探测未知基于漏洞的攻击方式,从而对漏洞进行补丁修复。

GMP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规程

GMP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规程

GMP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规程1.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描述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与GMP相关的计算机和自动化系统的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建立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持其处于掌控状态,确保其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GMP计算机和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此类系统用于或为GMP法规环境提供支持。

3.职责序号活动职责1 计算机化系统的设备管理,包括规划、选型、供应商选择、安装、确认、维护保养、退役等设备部/IT2 物理与环境安全系统使用者/工程部3 互联网络安全,系统补丁、防病毒程序的安装,技术支持IT4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管理(用户管理及权限分配)IT/部门主管/QA5 数据安全(备份、恢复等)部门主管/IT/QA4.术语和定义计算机化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5.程序GMP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必须被控制,可通过各类机制来实现,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5.1物理与环境安全5.1.1访问存放大型机、服务器、易受影响的网络设备和连接的机房,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可以进入。

这些特定的房间、空间或是存放系统的控制面板,应采取上锁或门禁系统等安全措施进行限制访问保护。

5.1.2系统部件/设备需要存放在安全的区域,以减少环境威胁和危害。

5.1.3重要的系统应配备UPS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失电时的数据安全。

5.1.4访问控制工具(如钥匙、胸卡、指纹等)的分配与收回由使用部门领导进行管理。

5.1.5厂区和办公楼的访问管理遵循门卫工作管理办法(Q/CDG3.181)。

5. 2网络安全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应对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网络安全:只有经过授权的IT管理人员才允许拥有网络工作相关的功能,且必须使用一个用户名和一个密码才可以访问该网络。

提供网络连接的部件(开关或集线器)在物理上必须是安全的,所有网络部件预设的密码必须被更改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NDOWS安全管理规范
目录
上线前阶段 (3)
1)组策略设置 (3)
2)账号安全设置 (4)
3)防火墙安全设置 (4)
4)禁用服务 (4)
5)修改注册表,默认远程端口以及放SYN_FLOOD (5)
6)禁用IPv6 (5)
7)禁用NetBIOS (6)
8)监控安装 (6)
9)站点文件Hash以及文件目录的审计设置 (6)
10)杀毒安装 (6)
11)安全扫描 (7)
12)Windows更新 (7)
13)站点备份 (7)
14)安装日志收集器 (7)
15)服务器SSL配置 (7)
16)IPS和WAF加入防护 (7)
17)修改主机名 (8)
18)IIS权限设置 (8)
日常维护阶段 (11)
1)监控查看 (11)
2)杀毒 (11)
3)安全扫描 (11)
4)站点文件一致性检查 (12)
5)站点备份 (12)
6)Windows更新 (12)
7)日志的查看 (12)
被入侵后 (12)
1)站点文件一致性检查 (12)
2)系统文件一致性检查 (12)
3)无法找到原因的处理 (13)
上线前阶段
1)组策略设置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户登录-审核凭据验证-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户登录-审核Kerberos 身份验证服务-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户登录-审核Kerberos 服务票证操作-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户登录-审核其他帐户登录事件-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计算机帐户管理-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其他帐户管理事件-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用户帐户管理-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应用程序组管理-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通讯组管理-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账号管理-审核安全组管理-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详细跟踪-审核进程创建-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详细跟踪-审核进程终止-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登录/注销-审核帐户锁定-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登录/注销-审核注销-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登录/注销-审核登录-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登录/注销-审核特殊登录-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登录/注销-审核其他登录/注销事件-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已生成应用程序-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详细的文件共享-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文件系统-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注册表-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SAM-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对象访问-审核证书服务-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审核策略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身份验证策略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授权策略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MPSSVC规则级别策略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其他策略更改事件-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策略更改-审核筛选平台策略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特权使用-审核敏感权限使用-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系统-审核其他系统事件-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系统-审核安全状态更改-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系统-审核安全系统扩展-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审核策略配置-系统-审核系统完整性-成功,失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网络访问:不允许SAM账户的匿名枚举-启用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网络访问:不允许SAM账户和共享的匿名枚举-启用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删除除管理员以外其他账号
●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网络->DNS客户端->关闭多播名称解析->启用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远程桌面服务->远程桌面会话主机->会话时间限制->设置活动但空闲的远程桌面服务会话时间限制-30分钟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远程桌面服务->远程桌面会话主机->连接->限制连接的数量-2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事件日志服务->安全->指定日志文件大小 500M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事件日志服务->安装程序->指定日志文件大小 500M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事件日志服务->系统->指定日志文件大小 500M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事件日志服务->应用程序->指定日志文件大小 500M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Windows登录选项->在用户登录期间显示有关以前的登录信息
●计算机配置->Windows组件->Windows更新->对已有用户登录的计算机,计划的自动安装更新不执行重新启动
2)账号安全设置
3)防火墙安全设置
4)禁用服务
5) 修改注册表,默认远程端口以及放SYN_FLOOD
6) 禁用IPv6
7) 禁用NetBIOS
8) 监控安装
9) 站点文件Hash以及文件目录的审计设置
FileIntergrityCheck.txt FileIntegrityCheck.py 10) 杀毒安装
McAfeeSmartInstall.exe
11) 安全扫描
12) Windows更新
13) 站点备份
14) 安装日志收集器
15) 服务器SSL配置
ITrusIIS.exe 16) IPS和WAF加入防护
17) 修改主机名
18) IIS权限设置
1.全局站点权限设置
a)IIS->处理程序映射->编辑功能权限
读取
脚本
2.静态文件目录权限
对于不包含*.php,*.aspx,*.asp,*.jsp等动态网页文件的目录,即可定义为静态文件目录
a)选择对应目录->处理映射程序->编辑功能权限
读取
19) TOMCAT安全设置
日常维护阶段
1)监控查看
●运维人员每天最少查看一次自身管理服务器的监控
●查看监控时应该留意以下位置,发现该数字不为0时,应该检查自身服务器是否有不被支持或报错的监控项目


2)杀毒
3)安全扫描
4)站点文件一致性检查
5)站点备份
6)Windows更新
7)日志的查看
被入侵后
1)站点文件一致性检查
2)系统文件一致性检查
3)无法找到原因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