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简介

宋庆龄故居简介
宋庆龄故居简介

宋庆龄故居简介: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1949年春宋庆龄入居此处,在此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49年8月,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建国大政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以后,她经常在此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都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2001年6月25日,上海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时间:

每天9:00~16:30

门票价格:

学生 10/人,学生团体 5元/人

路线1:

33路空调- (周家嘴路军工路--十六铺) - 方向:十六铺

出发:周家嘴路军工路

到达: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

926路空调- (新开河--上海体育馆) - 方向:上海体育馆

出发:新开河

到达:淮海中路武康路

路线2:

135路全程车空调- (国顺东路翔殷路--老西门) - 方向:老西门

出发:军工路控江路

到达:小北门

911路空调- (老西门--万科城市花园) - 方向:万科城市花园

出发:淮海东路

到达:武康路

周围景点:

位于徐家汇衡山路53号的国际礼拜堂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于1925年。整幢建筑呈“L”形。近代哥德式的砖木结构。国际礼拜堂的建立,是从唱诗班为开端的。20世纪初,一群在沪的美国基督教徒在杜美路(今东湖路)组织了一个唱诗班。后来由于场地的限制,另建了一个礼拜堂。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国际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

上海植物园占地81.86公顷,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龙华苗圃,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建园以来接待游客已达1000万人次,1996年被海外人士评为最喜爱的郊游地之一,2000年被评为新千年“六一”好去处。

上海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览和生产功能为一体的专类园。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桂花园、蔷薇园、槭树园、松柏园、草药园、竹园、兰室等

十几个专类园区。盆景园占地4公顷,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2000多盆,为世界上最大盆景园之一。新改建的兰室占地面积1115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大型赏兰、养兰场所。朱德亲笔提写的“兰室”额匾高悬门楣上方,兰室已收藏朱德委员长和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及日本友人赠送的大批名兰,近300个品种改。扩建后的兰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喷栽式展示区、自然式展示区、庭院式展示区,营造了兰花原始生态环境。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的龙华烈士陵园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

陵园设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地下通道与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等八大功能区。江泽民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陈云同志题写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11座大型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这里安葬着顾正红、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李求实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长54米,遥相呼应。南壁碑碣,为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北壁碑收录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诗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借助小黑板把学生说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在这些学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最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在对第五小节的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对这个问题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学习第五小节时,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讲到宋庆龄不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再讲到人们也喜欢樟树,进而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由此让学生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可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我还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宋庆龄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补充了这些课外的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这一教学环节还力求引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

参观宋庆龄北京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16日(农历三月初十)综合业务党支部组织大家踏着和煦的春风,来到了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实实在在的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党性修养、廉洁奉公的深刻教育。 在故居专业讲解员的详尽介绍下,全面、深入的进行了参观学习。先后参观了宋庆龄生平展序厅、鸽子房、宋庆龄生前所居住的客厅、书房、卧室和孙中山宋庆龄廉洁思想与实践专题展览厅。 序厅分别从“求学立志”、“风雨同舟”、“继承遗志”、“团结抗日”、“迎接曙光”、“杰出领袖”、“心系人民”、“国之瑰宝”八个部分向大家展示了宋庆龄同志的生平事迹,生动地呈现了宋庆龄同志为了中国的自由平等而奋斗不息的辉煌一生。我深深地被宋庆龄同志的伟大爱国情操和救国救民的慷慨奉献精神所感染,对妇女儿童事业如此慷慨的宋庆龄,在平时的生活中却非常节俭。作为国家领导人,她经常要出席许多外事活动,但她的衣服却非常少。起居室、卧室等的生活用品也极尽简朴。特别是在参观《天下为公,共进大同——孙中山宋庆龄廉洁思想与实践专题展览》时,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孙中山、宋庆龄共进大同的光辉思想和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历史的文字和图片记录着两位伟人为民鞠躬尽瘁,廉洁自律的一幕幕。

今天,在党着力开展“反四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两学一做”的大背景下,实地感受伟人情怀,接受爱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开展支部经常性的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不断完善的主动性,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更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 感受伟人情怀,知晓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鲜明的对比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正的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展现个人价值;增强奉献精神,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满腔热血和岗位职责化作励志图强、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才能不枉负青春,不辜负党的培养和教育。

读后感3篇苹果里的五角星小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读后感3篇《苹果里的五角星》《小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苹果里的五角星》读后感 每到假期,我在完成作业后,看以前的课文,其中《苹果里的五角星》让我有点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展示给大哥哥切苹果不是通常切法从上切到下,是横切出来是五角星的效果。让大家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往大处说,任何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而表示不同的效果。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什么事要从多面思考,从

而创造新世物。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樟树这棵树。 樟树主要讲了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樟树有一种香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侯,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木质存在一天,虫子就怕它一天。 我们都不要乱砍树木和花草,它们都是我们的生命之物。我们要爱护树木。

读《小狗》有感 朱徐昊 《小狗》是美国的李•斯哥特写的。主要写了他和一只狗约基的事。作者的爸爸给他15元钱去买生日礼物,他看中了一只可爱的狗,要25元。于是他又回家拿了10元钱,买下了它。从此每一天都跟着他,他们在一起过得很开心。但后来是这只狗却死了。他一天比一天伤心,不过后来他调整了心态,恢复了正常生活。 读了这篇,让我明白了旧的走了,新的才会来。有的时候要适当调整心态,就像你考试的时候,考得不好,但不能就此放弃,更不要灰心,可以想一些开心的事,把烦恼消除;要继续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苹果里的五角星》读后感 每到假期,我在完成作业后,看以前的课文,其中《苹果里的五角星》让我有点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展示给大哥哥切苹果不是通常切法从上切到下,是横切出来是五角星的效果。让大家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往大处说,任何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而表示不同的效果。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什么事要从多面思考,从而创造新世物。

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_导游词

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20xx年之久。下面是带来的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进了宋庆龄故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长廊,穿过长廊,就来到了大草坪,草坪上种着一棵古槐,名叫“凤凰国槐”它西面的树枝很高,东面的树枝很低,看起来很像一只凤凰,所以取名为“凤凰国槐”,它还曾被雷电劈过。再向前走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宋奶奶住的地方,一进大门就是客厅,客厅是商议事情的地方,宋奶奶每次都把正对门的座位让给客人坐,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宋奶奶也非常喜欢运动,她把康乐棋看成一种运动,经常和工作人员打康乐棋。 再往楼上走就是书房、卧室和小厨房,宋奶奶经常和佣人一起做夜宵。我们再下楼往里走就是一个四合院,四合院里有西府海棠,西府海棠的花有淡淡的香味,而别的海棠却没有,在北京只有六棵。在四合院的中间立着一个剑石,它很像一把剑,所以称剑石,起镇宅辟邪的作用。我们出了大楼映入眼帘的是岁岁平安石,一块太湖石上写这四个大字,表示长寿的意思。岁岁平安石的上面就是瑰宝亭,亭上的梅花图案象征着宋奶奶高尚的品格。再往前走,就是宋奶奶生前十 1 / 5

分喜欢的老石榴桩景,他现在仍开花结果,一九八八年被誉为国宝盆景。它的上面是接福石,一块石头上写着篆书“接福”二字,宋奶奶每次接待客人时都要请客人在这里照相留念。 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这次游览,我真是恋恋不舍,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记载着宋奶奶伟大光荣的一生,值得大家去参观参观。 篇二: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里,曾经住过一代伟人—宋庆龄。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4月23日,我们四年级同学到上海宋庆龄故居进行了实践考察活动。导游阿姨先带我们来到了后院,我们看到首先的是一群象征和平的鸽子。旁边是一个车库,这里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接着,我们来到了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从这里看,这幢洋房是一艘船型真是美丽至极。 参观了花园后,我们又来到了宋奶奶的卧室。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还有宋奶奶去世后,黛丝·雅斯巴为她画的素描。进入客厅后,我们能看见北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对面是餐厅,在这间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导游阿姨又带我们来到了楼上,卧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2 / 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 基础过关 1.看拼音写词语。 cū zhuàng chóu mìbǎo chí sìjì cháng qīng péng péng bó bó ( ) ( ) ( ) ( ) ( ) chóng jìng zhān yǎng jì niàn fán yǎn hòu dài zhī kū yè luò ( )( ) ( ) ( ) ( ) 2.组词。 稠()般()纪()做() 绸()搬()记()作() 综合训练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1)()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2)()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3)()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那么蓬蓬勃勃。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深刻()成功() 拒绝()稠密()永久() 拓展应用 樟树赞 上海宋庆龄故居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荫凉很大的两棵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曲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可它们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樟树。这是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1.第四段括号中应填的词语是() (真的可能难保也许大概)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它坐落在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门的右侧写着“宋庆龄故居”五个大字,我在门前拍了一张照片。 走到门里,右边立宋庆龄故居的游览图。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现在前花园的右边是文物馆,左边是游客服务中心。 在文物馆前我看到了宋庆龄的坐像,雕刻得很逼真。文物馆里陈列着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她生前的照片和用过的物品。在这里我了解到:她在1893年1月27号生于上海,1907年,宋庆龄15岁时和妹妹宋美龄一起赴美国留学,六年后大学毕业回国。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1893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 参观完“宋庆龄文物馆”后,正好有个讲解员走过来了。她带我们游览了主楼。主楼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到这里居住。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进入主楼,一眼就可以看见,在门右边的笼子里有很多鸽子。据说宋庆龄很喜欢小动物,生前她养了一群和平鸽,现在笼里的鸽子就是它们的后代。主楼地层为客厅、餐厅、书房。客厅西面的餐厅里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的珍贵礼品。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卧室。室内的一套藤 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 的嫁妆,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 用过的。书桌上放着她生前使用过的 文具用品。楼前是草坪,楼后是花园, 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 清净。 宋庆龄奶奶奋斗的一生。充满了 爱和信仰,令我感触至深。宋庆龄奶 奶那动人心弦的伟大业绩,深深地留 在我的脑海里。她把中华民族的命运 和安危与自己紧紧相连,我们一定要 向她学习。

旅游景点观后感

旅游景点观后感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一起参观了几个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对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这些都成了宝贵的遗物。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年赴美国留学。正是因为她拥有这样的教育背景,奠定了她未来为党和人民贡献的基矗大学毕业后,她就到达日本,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她的故事值得我们纪念,我希望能给自己勉励,更努力的学习。 时间有限,参观的都比较匆忙,看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很期待看看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的故居。 孙中山先生爱国爱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让我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1894年时的孙中山,年龄不过28岁,在日学医回国。1905年在东京创办了中国同盟会,并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虽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得到了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材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全文共六个小节,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一至三节,讲上海宋庆龄故居庭院里有两棵樟树。第二段是四、五两节,具体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第三段是最后一节,讲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记念。 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

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课前自主预习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小组交流、展示:樟树外形美、樟树内在美、人树相同处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书读百遍——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贵有疑——“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可以从标点、词语、句子、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3.文贵自得——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4、我的收获: (1)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 (2)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舍不得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自然段中的句子、词语进行体会。 (3)关于宋庆龄的资料和故事。 (4)宋庆龄跟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课堂展示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

后海胡同游

后海胡同游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北京的胡同大大小小有几千条之多,民谚有云“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北京胡同中最具游览价值的当属后海胡同。后海既有深宅大院的王府,也有古朴小巧的四合院;既有曲径通幽的胡同,也有杨柳依依的湖岸;既有坐着小三轮探幽寻古的老外,也有在酒吧里高谈阔论的本地客。“柳塘莲蒲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后海之美从诗中可见一斑。 后海的两岸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烟袋斜街、郭沫若故居、鼓楼等景点。 恭王府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前身为清乾隆时的宠臣、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后来清咸丰帝将其赐予六弟恭亲王奕昕,是为恭王府。恭王府有三绝,第一绝是门口的汉白玉石拱门,又称西洋门,仿照圆明园建筑风格建造,但由于圆明园被焚毁,这门便成了当今独一无二的。第二绝是和珅听戏的戏楼。此戏楼是采用一种聚音的木料建造而成,内部结构独特,所以声音可以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第三绝便是藏于山洞中的福字碑。碑上的“福”字是康熙为庆贺奶奶孝庄皇太后所提,据说该字极为独特,字中多福多寿。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烟袋斜街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像烟袋锅儿。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博物馆、纪念馆等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的详细介绍。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1949年春宋庆龄入居此处,在此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49年8月,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建国大政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以后,她经常在此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都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2001年6月25日,上海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简介 概述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 (原为林森中路1803号 ) ,占地面积4333平方米,一幢乳白色假三层建筑座落于院子中央,前后是花园,四周围绕着30多株百年香樟,葱茏苍翠,四季常青。主楼室内布置朴素典雅,花园环境优雅宁静。观摩于一间间展厅件件珍贵陈设,漫步于这静静的花园,仿佛仍能感受到宋庆龄的音容笑貌和不朽风范。 沿革

上海宋庆龄故居建设于1920年,曾多次易主,原是来华经营内河航运的希腊籍船主鲍尔的别墅,后转让给德国医生菲尔西里。1929年又为工商界人士朱博泉购得。抗战胜利后,朱博泉被控有附逆之嫌疑,财产为国民政府没收,此房先由蒋纬国居住,后又为中央信托局招待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因将莫利爱路29号寓所移赠国民政府以作孙中山纪念地之用,且暂居的寓所较为简陋,根据蒋介石手谕,国民政府行政院将此房屋拨归宋庆龄使用,其产权亦归宋庆龄所有。1949年春宋庆龄从靖江路45号迁居此处,并在这里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公开课)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导入 1、(板书“宋庆龄故居”)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座位于上海市的建筑(出示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知道这就是(宋庆龄故居)正音:后鼻音(宋庆龄) 2、在这里有两棵树,是什么树呢?这就是──揭题(板书“的樟树”)齐读两遍课题。 3、齐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周恩来劝宋庆龄搬家,但宋庆龄不肯,这是为什么呢?(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二、品读课文,感受樟树的生命力 过渡: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棵樟树。 出示课件(一棵樟树) 1、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读第4小节(自读)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蓬蓬勃勃(板书) 什么叫蓬蓬勃勃?(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总结:蓬蓬勃勃写出了樟树长得非常茂盛。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好,齐读。 3.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樟树蓬蓬勃勃的? A.第一句话“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这里写了樟树的什么?(枝干)枝干有什么特点?(粗壮)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还有什么特点?(伸得远远的)你也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对啊,这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枝干粗壮的樟树,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这种特点。 B .还从哪里感受到?第二句 你看到了樟树的什么?(叶子很多) 稠密是什么意思?(树叶很多很密。) 你还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绿得发亮→颜色健康,多健康的树叶。” 齐读:这是两棵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的樟树,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C .你还从哪里看出?第三句“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樟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四季常青 四季常青从文中哪里看出?(无论……总……)点击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关联句。 齐读拓展:多么顽强的樟树啊,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啊!它们还会在怎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显示它们的蓬蓬勃勃,你还能用这句话来说一说吗?可以从天气、季节、环境等方面思考。 无论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不论有多大的磨难,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4. 这么多地方都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就是生命力顽强的樟树,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句话。 5、这是两棵______________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宋庆龄故居全程讲解词(7.9)

上海宋庆龄故居全程接待讲解词 第一参观点:纪念广场 欢迎各位来到上海宋庆龄故居参观!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际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事业,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生活的地方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她曾在这里进行各种国务活动,经常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们瞻仰。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故居的纪念广场。这尊宋庆龄的全身坐像是在2003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10周年雕刻的,它选用北京房山一整块五吨重的上等汉白玉雕刻而成。雕像体现了宋庆龄居住在这里时六十岁左右的年龄特征以及她在家里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宋庆龄高贵、典雅的气质同时又让人感到和蔼可亲。雕像放置在纪念广场中央,与文物馆一起组成一个纪念小区,人们可以在此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第二参观点:文物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宋庆龄文物馆。 这里留下的文物和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记录着宋庆龄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见证了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一、留学海外心系祖国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民族危亡,民不聊生。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她的①父亲宋耀如,是海南文昌人,早年曾在美国谋生,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后来作为一名传教士被派遣回上海传教,②这是宋庆龄保留的父亲使用过的书籍。机遇和不懈的努力使他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者之一,经常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③宋庆龄的母亲倪桂贞,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一位严格而开明的母亲,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说英文,会弹钢琴,还曾在上海的一所女子中学里担任数学教师,是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 虽然家境富裕,但思想进步的父母,对宋庆龄及她的姐弟从小就进行严格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节约意识、吃苦耐劳的品德,并为子女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④这是少年时期的宋庆龄。七

补充习题答案

走,我们去植树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数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森林,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以后要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2.第一朵杏花 二、2、慎重严重郑重 三、选3 四、1、霎时间转眼间须臾 2、兴奋激动 3、严谨一丝不苟 3.燕子 一、聚集俊美偶然 分散丑陋时常 二、1、分红的桃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2、在暖暖的阳光下,小猫侧身躺在墙角,舌头先舔下自己的爪子,然后在脸上抹了几下。三、 1、 (2)、细雨柔柳青草花小燕子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电线小燕子欢快动听 (2)几痕表现朦朦胧胧,像有又像无,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根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四、剪闹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五、抓住小猫耳朵大,胡子硬眼睛灵活来写的。 4.古诗两首 一,通过学习,你弄懂古诗中的那些字词的意思?写下来。 啼:啼叫。 船:小河。 余:我 二,想一想,写诗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峨嵋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三。理解诗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1,山郭水村佛寺

2.宋程颢春天的某日,偶有所感写成的诗歌。风和日丽,偷闲,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四,完成练习。 1,山花草燕子鸳鸯 2,燕子鸳鸯 苹果里德五角星补充习题答案 5.苹果里的五角星 一,填表 鲜为人知选第二个读音少 色彩鲜艳选第一个读音④ 一切两半选第一个读音用到从上往下割 求胜心切选第二个读音① 二,选择 3 1 2 4 三,阅读,完成练习 1,清晰生疏 隐藏循规蹈矩 2,顶部切到底部 拦腰切下去 6.最佳路径 一、选择读音。 迪斯尼漫山遍野选第一个,其余第二个。 二、造句 这种名贵草药是自然生长的。 只要好好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马上要上场表演了,要自然一点,不要紧张。 三、填空,回到问题。 1、40 无数微不足道大伤脑筋 2、50 一次 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有很强的事业心。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全划去第二个。 2、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糖的做法种获得路径的设计。 3、都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道理。 五、阅读,完成练习 1、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 2、指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7.人类的“老师” 三、1、写科学家从鸟儿在蓝天飞翔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通过描写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美和品质美,表达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抓重点词理解课文的方法,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人们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揭示目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写字就应该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注意“龄”字,左边“牙齿”的“齿”,右边“命令”的“令”),齐读课题。还记得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想一想,请你来说)(文章主要讲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可贵之处)同学们可真会读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就把六个自然段读成了一句话。老师相信,这节课的三个目标,你们一定会完成的更加出色。呈现目标: 1了解樟树的特点,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想人们为什么爱在樟树前合影留念?二、民主导学,品读课文,感悟樟树之美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樟树的句子。(请同学们说说,谁还有补存?)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A 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眼中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说一说,随机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 B你从这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C你们想不想看看这课樟树?(我们亲眼目睹了樟树,你一定会读的更好) D 大家的读书热情,积极性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大家也来读一读。 E这个自然段,除了描写它的外形,还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生长特点)“四季常青”怎么理解?(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再读这句话,其中还用了一对关联词,如果去掉这对关联词,再读一读,你觉得可以吗?(不可以)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蓬蓬勃勃。 F这么美的樟树,想不想让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设计理念]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故居庭院的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外形和可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长青,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贵之处——能永保香气,显示出樟树的品质。由此让人想到樟树的主人,表达出了人们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因此文章在写法上有借物喻人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依据这一理念,本课设计通过激发、引领阅读期待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品味、体验,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初步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体现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2、辅助课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情感目标:课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复习生字词。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圈一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屏示第4小节。 (读后交流)“蓬蓬勃勃”理解含义。(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3.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 A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中的“四季常青” 4.指导用“无论……总是……”说话 5、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6指导用“只要……就……”说话 7.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他树木比较) 三、展示资料,品味人物。 1.、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2、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课件) 4.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你读出了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5.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国内外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 6.现在小组讨论探究一下,人们来到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四、拓展延伸,悟写法。

宋庆龄故居考察报告

宋庆龄故居考察报告 篇一:参观宋庆龄故居感想 组织感想 昨天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上的宋庆龄故居,寻访伟人足迹,了解宋庆龄同志奋斗的一生。 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红顶白墙的漂亮小洋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楼前有草坪和停车场,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种了百年香樟,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她大量的遗物,如她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写下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双马国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

望她时的留影·· 宋庆龄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并且首先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伟大战士。爱国,是宋庆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她也是一位活跃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和崇高声誉的社会活动家。拯救祖国,献身祖国,反映在她的一生,她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为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战斗奋进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认识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紧随着时代脚步不断前进的一生。她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由宋庆龄的光辉事迹,我想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由先辈们用心血创造出来的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里,

我们不用像先辈们那样去革命,去战斗,但也有着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使国家越来越和谐、富强。我们大学生一方面应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则要铭记历史,关注时事,付出实践。等将来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我们也应努力工作,关注社会,为国家的和谐强大做出自己的努力,当国家社会需要我们有所作为、 行动时我们要及时站出来。我们要学习宋庆龄同志,热爱共产党,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她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表现了一个革命者高贵的品质。我们要像她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革命热情,坚信我们的理想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也必然能够实现。 篇二: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前年到北京出差之余,参观了位于后海的宋庆龄故居。故居原是好像是溥仪父亲载沣的王府,后由政府划拨改建,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我是6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把握特点说教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从文章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之一就在于要学生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去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关注基础说学情:虽然,四年级已是中高年级,但由于学生们自身知识积累水平不同,阅读水平及能力不同,搜集课外资料的方法又相对较少,因此每个学生对同一课文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 学生对文中人物及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宋庆龄本人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上再交流一些学生没查到或不理解的内容,这样课内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明晰重点说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主要设计了一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且能根据提示初步背诵课文; 2、学会使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说话; 3、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4、使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点设计为: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难点是:体会本课“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且会迁移运用。 五、说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并采用“开放讨论,互助理解”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们更直接更容易得理解课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又划分为以下几块: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在学习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课时一开始我就以直接提问的方式进入本课内容: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很自然地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宋庆龄很喜欢门前这两棵樟树。

观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的心得体会

观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的心得 体会 观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的心得体会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联丰小学王裕策 我在中心小学听了陈老师讲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听后有一些心得体会。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描写了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面看,文章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物喻人。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课堂上,陈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化解了难点。陈老师始终围绕“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句话,让学生朗读、感悟。 宋庆龄为什么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到底是怎样的两棵树?教师先出示了图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这两棵树的印象。接着老师以“那么在作者眼中,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将学生的目光导向文章的语言文字。扣住关键词“蓬蓬勃勃”来体会樟树的外形特点,教学的步骤逐步深入,先理解“蓬蓬勃勃”的含义并读好这个句子,接着,学生

默读课文看作者怎样具体地描写樟树蓬蓬勃勃的。在潜心会文中,在品词析句中,学生逐渐丰满了对樟树外形的认识。 这个片段中,陈老师不露痕迹地渗透了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背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樟树的外形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当堂背诵课文。 樟树的特性是“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还能拒虫。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与文本对话。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中,习得语言,获得人文熏陶。陈老师抓住了“即使……仍然……”和“只要……就……”贯穿于整个环节,品悟樟树的高贵在于它永久保持的香气和拒虫的特性,还通过让学生读文,再让学生想象,不断地加深学生对樟树那种高贵品质的印象。让学生深深感悟到宋庆龄之所以不舍这两棵樟树的真正原因。 最后总结课文时,引导学生怀着无比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一起深情地对他们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此时,舍不得樟树的不仅是宋庆龄,还有前去瞻仰故居的人们,还有课堂上的孩子们。这两棵樟树已经不普通了,它是凝聚着宋庆龄高贵的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