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其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精选)
以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为例浅析动画主题

以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为例浅析动画主题摘要主题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所在。
好的动画片主题需要能够感动心灵,启迪智慧,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老少皆宜的深度。
科学地挖掘传统文化更是动画片主题创作的重要方面。
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作品经久不衰,在主题创意上有其非凡的魅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主题的好坏将决定一部动画片的好坏,我国的动画创意产业需更多地关注与思考主题创意。
关键词主题吉力卜感动智慧想象深度传统文化我国正处于动画片发展的黄金时期,动画产业炒得沸沸扬扬。
但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是鲜少见到吸引人的优秀动画作品。
艺术的瓶颈永远不是技术,而是创意。
主题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暨一部动画片。
它到底要传达给我们什么。
主题需要的不止是传统文化,也不止是所谓的前卫思想或神奇想象。
我们不妨浅析一下经久不衰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经典,他们的主题表达到底是哪一点抓住了观众的心。
动画片的主题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主题一样,是蕴含其中的中心思想或主旋情绪。
需要我们在观看过程中品味与领会。
是作品的灵魂。
一部好的动画片,它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一、主题需要感动心灵的力量日本的许多动画片大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流入中国,陪伴我们走过了懵懂的青春岁月。
至今再来看这些动画片,还是能感受到那些曾经感动心灵的温暖。
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是它的灵魂,能感动观者,才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从《天空之城》到《千与千寻》,每一部都很感人。
唯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作品中传达的关于心灵、生命、自然等等的主题,无论悲伤、喜悦,总能让我们到达感动的天堂。
有人从中找到遗失的童年。
有人深深地反省自我,这都是吉卜力作品所独具的魅力。
《平成狸合战》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作品,虽然它的人气并不是最高的,却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悲痛。
让很多看过的人流泪。
人类的野蛮行径使得可爱的狸猫们无家可归,最终不得不妥协生活在人群中。
这是一场人与狸猫的生存之战,主题所传达的寓意具有一种撼动心灵的力量。
国外优秀动画片给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
、
国产动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动画内容对于受众过于单一 首先中国的动画片就存在风格低龄化 的倾向,大多数的动画 都是定位在l 4 岁 以下的儿童阶段 ,使得它缺乏市场。对于许多1 4 岁以上 的青年人来说 ,诸如 《 蓝猫淘气3 0 0 0 问》这种将角色全部 设定为天真 、善良,明显地缺乏悬念和生动性 ,因此不会被大多 数的青年和中老年人所接受 。中国的许多动画片都是用这种善 良 天真的角色来 营造 出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 ,但是现在 的时代决定 了还在们早在婴儿时期就度过了这个阶段 ,所 以更多的孩子不再 喜欢类似的幼稚 的动画片。此外 ,从教育学 的角度来说 ,营造 出 这样一个虚拟 的童话世界并不利于孩子以后 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 展 ,相 比之下 ,真实的世界和社会才是他们所需要的。低龄化 的 倾 向就导致了动画片失去 了巨大的市场 ,毋庸置疑 ,这种不被大
参 考文 献 : 【 1 】 孙珊 珊. 谈动 画创作 中对传 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卟 美术 大 观 ,2 0 0 7 , ( 0 3 ).
[ 2 】 夏光富,魏波. 国外动画研 究透析U 】 . 重庆 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7 ,( 0 6 ). 【 3 】 曹阳. 浅谈 中 国动 画形 象与衍 生品研 究[ D】 . 湖北工 业大 学 ,
三 、结 束 语
2 1  ̄. g ,中国传统题材的动画片走人了—个误区, 反映了国产 动画片在选材方面存在着盲 目 性,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解读也 存在着缺乏相应的深度和技巧的现象 。 想观念 ,提高 自 身素质 , 创作出好的作品。 在中国 动画产业化发展 的今天 ,充分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 发展与创新产生重大的意义。
国产动漫IP运营模式研究——以《乌龙院》IP运营为例

国产动漫IP运营模式研究——以《乌龙院》IP运营为例作者:葛丽君,张磊来源:《传播与版权》 2021年第7期葛丽君,张磊[摘要]随着泛娱乐时代的到来,以IP为核心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国产动漫IP运营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其IP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杭州友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经典国产动漫《乌龙院》IP运营为例,分析国产动漫IP运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国产动漫IP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乌龙院》;IP运营;国产动漫[作者简介]葛丽君(1997—),女,安徽合肥人,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杭州友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稳步提升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促进了文娱产业的繁荣与迭代。
除此之外,宏观政策环境也表明,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相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产动漫在这样的背景下积累了一批在“二次元世界”里长大的80后、90后、00后的忠实而庞大的受众群体,国产动漫还将故事情节、内容设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兴起的IP概念涉及游戏、电视剧、电影、戏剧、音乐、舞台剧、流行语等各个领域[1],动漫行业积极地调动积累的资源与优势以获取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优质IP,运营和构建以IP为核心的跨界产业生态系统。
2014年,围绕IP展开的各项商业化活动进入大众的视野,处在发展初期的动漫IP运营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业链不完善、没有系统整体的认识、消费者定位不准确、缺乏规范的授权规范[2]。
以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制片方在IP运营策划的初期只把收视率作为唯一的盈利方式。
影片上映后市场反响强烈,观众们纷纷表示非常喜爱这部电影,强烈要求出品方发行相关的周边产品。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项产业能否取得成功,不仅要看重技术,更需要注重商业化运作的理念,因此我们需要借鉴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
本文将通过对比讨论,结合实际例子,探讨日本动漫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行业产业链理念的应用日本动漫产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其独特的产业链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靠着完善的产业链,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产业链的环节主要包括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周边商品生产、游戏制作等。
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将产业联结成一个生态系统。
而对于中国的动画产业,我们往往只关注了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动画制作,在这方面,国内的企业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而其他环节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如此,即使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在市场中得到了一定的市场,其他环节也会因缺少资源而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该部优秀动画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意义不大。
借鉴日本的商业化经验,我们应该将中国动画产业观念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的理念转变。
并加强与其他生态环节的联系,让我们的动画产业合力向前发展。
二、对内容包装的重视日本的动漫产业最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包装而成的产业。
在他们看来,规划、制作、宣传成为一个有品牌价值的IP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这一方面,乐高、迪士尼等世界著名品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反观中国,如果一部优秀的动画在公映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包装,它就不易于被市场接受和推广,最终可能会止步于一部好作品而未能转化为优秀的产业。
更进一步,如果中国动画产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就必须从品牌运作、IP打造着手,配以精细的宣传,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行业、领域的强强联合、划分细致、专业化分工、增强产业优势等方式,中国动画产业才有希望在未来成为世界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日本动漫的成功之处及其对中国动漫的影响

从动漫产业体系来看,动漫市场一般分为 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漫影视作品的播出 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动漫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 第三个层次是动漫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 装、玩具、文具、食品、儿童用品等 海贼王产业链分析
• 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漫画
• 东映动画制作的动画 各大电视台播出 • 动画赞助商,广告商,DVD销售,音乐CD销售 • 集英社和作者授权 动漫人物形象使用权 (手办、 模型、服装、文具、食品、玩具、游戏 等)
四、政府的支持
• • • • • • • • • 购买本国动漫版权 保护知识产权 颁布修订法律法规 进行产业辅导 派遣“职业学生”到海外留学 建立产业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孵化和交流合作平台 设立研究培养机构
五、顺应国际市场要求,调整产品 品位和风格
•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动画真正进入了全盛时期, 动画开始按季度放松,每个季度都有许多作品问 世。许多全新的动漫文化开始兴起,比如后宫系、 催泪系、BL系、GL系之类,每个领域都有不少狂 热的支持者。 • 日本动漫表达他们的思想多元性,内容几乎无限 制,面向全年龄观众的,面向青年的,面向儿童 的都有。许许多多的动漫中积极向上,教育青少年 努力奋斗.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动漫有利于我 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 历史等 ,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 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 业中的重负
四、产业链不完整
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 就动漫产业来说,整个产业链条比较长,以动漫游戏为例, 如今来讲,网络的发展又为动漫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又 制作,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 它的盈利模式独特,完整的动漫游戏产业链一般从研发制作和 一个平台,而网络动漫产业的前锋,漫画创作是产品的创 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在这 销售,到图书和音像制品发行,教育软件的开发与传播,再到 纵观欧美,日韩动漫产业链不仅衍生到传统的消费 作基础。影视动漫的产业主体,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 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 玩具,文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与销售,以及主题 品企业更成为媒介的传载体,形象的增值性与受众的互 和提升等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拉升和整合作用。此外 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 公园的建立等,通过开发动漫游戏形象的品牌价值,可提升授 体,而这些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的行业发展(如策 动性是开发的重点,特别是网络游戏个商家在积分奖励 权产品的市场价值,使其边际效益递增,就我国近几年的行业 就现阶段来讲,玩具等周边产品的开发环节,当然现在还 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广电业,出版业,玩家业,服装 状况来看,发展迅速以巨人 ,盛大为行业巨头对游戏产业发起 给玩家奖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动漫拉动了多个 有一新的开发形式式就是动漫游戏。 业等20多个 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动画片中,动漫的产业链 猛攻,随着“征途”,“三国志”等一些国产游戏的推出,并 行业的发展,遍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相比国内动漫 动漫游戏是一个复合概念,一般而言漫画是起点,动 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动画节目的制作后,除了完成 取得比较理想的收益,但就目前我国游戏产业盈利现状来看, 市场中这些方面做的相当的不够,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画是运动的漫画,游戏是互动的动画,动漫游戏是以文化 播放一 个 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好一点的有 市场开发极度的不完整,国产游戏主要的盈利环节是游戏产品 图书与音像进行出版发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权更是凤毛麟 开发远远不够完整,还有待提高。 的直接消费,而动漫产业链的部分如市场调查研究也才刚刚做 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娱乐教育为目 角,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 起来 ,而衍生产品的开发速度更为的缓慢,几乎也等于零,因 的,进行动漫游戏产品及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出版发行 通过产品的衍生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此放弃了大的盈利渠道,导致有些项目无果而终,产业链的极 和运营的新兴文化产业,它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是 不完整,造成有时候损失巨大,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它 以高科技为载体的现在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的内容产业, 创造的发展价值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和增长空间是很大的。 是高投入高附加值与高风险并存的产业。
从宫崎骏动画的运作模式探寻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

从宫崎骏动画的运作模式探寻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伴随着人类的时间进入21世纪,动漫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ACG”时代。
所谓ACG,是指由ANIMATION(动画) 、COMIC(漫画) 、GAME(游戏)组合成的三位一体的动漫产业模式。
日本正是这个模式的开拓者。
近年来,面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诸多强有力的对手竞争的日本动漫业,致力于用新理念、新技术来运作相关文化产品,使得它不仅保持了产品制造大国的地位,还成为了一个文化输出大国。
广义上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令日本动漫蜚声世界的,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数量的庞大。
一批大师级的动漫制作者以及他们的高质量作品,使得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坚实地占据着一席之地,宫崎骏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自吉卜力工作室建立20多年来,宫崎骏动画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奇迹的同时,总结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动漫运作模式。
这套运作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动漫产业的一些整体特征。
一、宫崎骏动画的运作模式从1984年《风之谷》的一鸣惊人到2003年《千与千寻》摘得奥斯卡桂冠,“宫崎骏动画”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
受众习惯上把有宫崎骏参与的一切动画纳入“宫崎骏动画”这个范畴,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认为,应该以动画是否由宫崎骏担任“监督”一职为标准,将与宫崎骏有关的动画划分为广义的宫崎骏动画和狭义的宫崎骏动画。
只有那些由宫崎骏本人亲自担任“监督”一职的动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宫崎骏动画,或者狭义的宫崎骏动画,这是因为在日本动画片制作中,“监督”的位置和职责相当于一般电影意义上的“导演”,是最重要的职位。
本文讨论的“宫崎骏动画”是广义上的宫崎骏动画。
(一)以高质量的剧场版动画树立品牌吉卜力工作室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团体,不论在日本国内或是国际上都是一样。
因为吉卜力工作室原则上只制作由原著改编,剧场放映用的动画。
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和宫崎骏的对动画的运作理念有关。
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

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从《机器人瓦力》到《龙珠》,从《名侦探柯南》到《火影忍者》,这些经典的日本动漫作品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动漫迷的心中还是在全球各地的年轻人中间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喜爱。
日本动漫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收入上,更是对全球动漫产业的启示和借鉴。
对中国动漫而言,日本动漫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日本动漫在创作上非常注重本土文化的表达。
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设定还是画风,都充满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元素。
这种坚持本土文化的表达使得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烈的辨识度,而不是过分迎合国际市场的口味。
中国动漫在创作上也应该更加注重本土文化的表达,在传播全球市场时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其次,日本动漫在内容上注重创新和多样化。
从幻想题材到科幻题材,从战斗动作到治愈系,日本动漫的题材类型非常丰富,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这种多样性使得日本动漫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观众,打破了传统动漫的局限性。
对于中国动漫来说,也应该注重创新和多样性,挖掘不同领域的题材和故事情节,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第三,日本动漫在制作上追求精品化。
从精细的画面细节到精心设计的音乐,日本动漫在制作上非常注重细节和品质。
无论是剧情的拍摄手法还是音乐的运用,都力求完美。
这使得日本动漫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娱乐产品。
中国动漫在制作上也应该注重提高品质,在细节把控和创意上下功夫,以打造更加精品化的作品。
第四,日本动漫在全球传播上进行了积极的推广和营销。
日本方面通过动漫展会、漫画展览、产品推广等多种途径将动漫作品推向全球市场,借助社交媒体、有线电视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动漫产业链。
通过这种定期推广和全球化营销策略,日本动漫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中国动漫来说,也应该加大在全球传播上的推广和营销力度,增加对外贸易和合作,提高中国动漫的国际影响力。
吉卜力工作室编剧团队(日本动画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吉卜力工作室的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
吉卜力工作室的企业文化
• 强调团队合作,鼓励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注重创作自由,给予编剧和导演充分的创作空间 • 追求卓越品质,对待每一个作品都精益求精
吉卜力工作室的创新精神
• 不断尝试新的动画技术,如数字绘画、立体摄影等 • 勇于挑战传统,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 注重跨界合作,与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展开合作
福田敏夫作品的主题与风格特点
福田敏夫作品的主题
• 冒险:如《地海传说》、《寻找尼莫》等 • 奇幻:如《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等 • 成长:如《千与千寻》、《龙猫》等
福田敏夫作品的风格特点
• 丰富的想象力:剧本中充满了奇幻元素和创意 • 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冒险和挑战展现人物成长与变化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作品中既有现实的情感,又有浪漫的幻想
DOCS
宫崎骏的影响
• 被誉为日本动画之父,对日本动画 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吸引 了大量粉丝
田中真弓:吉卜力工作室的资深编剧与声音演员
田中真弓的生平 01
• 195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 • 1985年加入吉卜力工作室,成为资深编剧 • 除了编剧工作,还是一位出色的声音演员
对后辈动画创作者的启示与激励
吉卜力工作室的编剧团队为后辈动画 创作者提供了榜样和借鉴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激 发了后辈动画创作者对 动画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吉卜力工作室的创新精 神激励后辈动画创作者 勇于挑战传统,创作出 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福田敏夫的影响
• 作为编剧,为吉卜力工作室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 作为导演,为多部动画作品执导,展现了其独特的导演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其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Inspir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e Industry by Observing Works of Hayao Miyazaki and Studio Ghibi作者:侯迎忠+关注作者简介:侯迎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广东广州 510006原文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州)2009年第3期第137-142页内容提要: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主要体现在以动画大师为核心的原创制作团队、丰富多源的动画创意与深刻的思想性、声画并茂的多重艺术元素的运用、立体化多维度的动画电影推广模式,以及多元化的衍生产品商业开发等方面。
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机构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借鉴与启示在于:培养能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原创动画大师,打造能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人文精神的专业制作机构,以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推动动画产业链各环节的高速运转。
期刊代号:G01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复印期号:2009年06期关键词: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动画产业/中国动画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资助(批准号:GW2006-TB-009)。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9)03-0137-06日本动画产业近年来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来自方方面面的激励机制与产业内在驱动力。
而以原创作品为创作起点的动画制作公司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日本动画界声名显赫的吉卜力工作室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1984年4月,在日本最大的书店——德间书店总裁德间康快的资助下,宫崎骏和高畑勋(Isao Takahata)两人合伙创立了“二马力”会社(Nibariki),也就是吉卜力的前身,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正式成立。
从二马力时代开始计算,自1984年《风之谷》到2007年《地海传奇》再到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了17部动画电影和一部动画音乐电视。
①从1989年的《魔女宅急便》成为日本全年度最卖座的电影开始,1991年《岁月的童话》、1992年《红猪》、1994年《平成狸合战》等相继成为年度票房冠军,2001年的《千与千寻》在首映之后更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
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吉卜力工作室独具特色的运营模式。
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分析(一)以动画大师为核心的原创制作团队纵观吉卜力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动画大师本人。
宫崎骏(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和动画电影导演,他于1963年大学毕业进入东映动画开始动画生涯。
在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位核心人物的引领之下,吉卜力工作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鲜明的动画制作风格,即:追求真正深入人心,刻画人们生命中喜悦与悲伤的纯粹而高品质的动画创意。
而这正是他们与某些日本商业动画制作公司不同之处,也是其获得成功的根本。
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团队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初期以宫崎骏和高畑勋为主要核心人物,其他创作者均为临时聘用,随着创作成果的扩展,吉卜力工作室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创作团队结构,包括将优秀的动画创作员以雇用制的形式稳定下来。
随着工作室组织成员的数量增加,结构开始有了分化,组建了各种不同的创作部门,两位核心人物也进行了具体分工,高畑勋侧重工作室的组织与管理,宫崎骏侧重动画片的创作和导演,并最终形成全制式工资的企业制结构。
[1]吉卜力工作室的创立源于日本动漫出版业对于动画大师级人物初期创作的推广与支持,经过一定时期的书刊出版的推广与营运后才转而投资创立专门的动画制作机构,待到制作公司开始形成品牌效应后,公司的运转转入良性循环。
至今吉卜力工作室已成为优秀日本文化的代名词,在日本动画界极具品牌个性和产业影响力。
(二)丰富多源的动画创意与深刻的思想性动画产业作为创意内容产业,原创力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功根本上说还是动画创意本身的成就,其前任社长铃木敏夫(Suzuki Toshio)②曾说:吉卜力的核心理念在于“有趣、艺术个性、能赚钱”。
[2]而那些既有趣又有艺术个性还能赚钱的动画作品,都来自于以宫崎骏为核心的创作团队良好的动画创意。
吉卜力的作品以题材深刻,画面精美,配乐细腻著称,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形成明晰的脉络,并构成一个独立的视野广阔的世界,反映出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理解、思考与追问,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充分认知。
在对东方人文精神的共同阐释中,两位动画大师的作品风格又各有特色,宫崎骏的作品多以魔幻题材为主,虽是天马行空,但含有深远的寓意。
善恶、强弱、生死、理性与疯狂、破坏与建设、毁灭与复苏,这些现实中的矛盾在宫崎骏的虚拟世界里被无所顾忌的放大表现,并借助象征和暗喻,将现实世界的世界观和作品本身的寓意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耐人寻味,现实社会中勇敢、善良、责任感、正直等数千年来为文明所讴歌的品质得到宣扬,这既是宫崎骏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是对美好社会的期盼。
2001年制作的《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可谓是宫崎骏的巅峰之作,作为一部“前现代主义意识的,最终可以理解的哲学式艺术”[3]120,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解读:“回归”与“净化”,这从其日文名字《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就能看出端倪。
日语“神隠し”一词意为“莫名失踪的东西”,而故事正是一个找回“名字”的故事,这一过程代表着“回归”;故事的主要场景“油屋”,其实为一澡堂,象征着“净化”。
在宫崎骏的眼中,东京似乎充斥着拜金主义者,人们不能舍弃“金钱万能”的意识。
通过汤婆婆与千寻角力的败北,乃至最后千寻对每个人的救赎,影片阐述了“人性”战胜“拜金”,回归“本性”,净化“贪婪”的寓意。
高畑勋的作品则以写实题材居多,但就其作品主题而言,仍与魔幻题材一脉相承,只不过更多的是通过真实场景再现和生活片段累积来表达主题,即:深切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
和平与斗争是吉卜力现实题材的两大主题,而支撑这两个主题的,是“感情”。
虽然没有太多令人惊叹的场景设计和动画技巧,在色彩的处理上,也是浅淡的,表现出的情感却直指人心。
像《回忆点点滴滴》、《邻居的山田君》都属于和平主题。
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平淡而琐碎的家庭生活成为主角,一帧帧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人在会心一笑或是隐隐作痛的同时重拾对生活的感怀,越是反复回味,越是能了悟和平时代平静生活的可贵。
《平城狸合战》与《萤火虫之墓》等作品则属于战争主题,即使隐含战争的残酷,故事的铺陈依然是平稳的。
影片用了大部分的笔墨来描述主人公之间的兄妹之情。
糖果罐与萤火虫营造出来的氛围是如此幸福,废弃防空洞里满室飞舞的萤火虫,妹妹的天真快乐都是为后面的巨大悲剧所做的漫长铺垫。
而在悲剧发生的一刻,面对着废弃的家园,荒凉的原野,饿死的兄妹,累积的情感在一刹那爆发,令观众痛心疾首。
虽然影片通篇不见血腥,但对脆弱人性和残酷战争的揭示却是血淋淋的。
(三)声画并茂的多重艺术元素的运用吉卜力作品的配乐也是其杰出而独具神韵的创意之一,配乐与电影之间会形成捆绑影响,成功的配乐,除了优美的旋律,还有与画面情节的高度契合。
因此,宫崎骏与配乐大师久石让(Joe Hisaishi)的合作也成为日本动画界的佳话。
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配乐多以宏大的交响乐为主,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久石让为《天空之城》所作的交响配乐,利用了大量爱尔兰音乐元素,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当天空之城终于停止崩落时,交响乐章的尾声也融入其中,从简单的敲击乐开始,随着天空之城的冉冉升起,在画面切入葱郁的天空之城的近景时,管乐迎声而起,当场景再次切换成广角,烘托全景的是悠扬的弦乐,至此,音乐渐渐进入高潮,画面也随音乐愈见壮阔。
在影片的最后,配乐减小,同时片尾曲前奏与交响乐结尾呼应,全片配乐也与影片一样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
另外,民谣在吉卜力动画中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甚至作为影片的主调,成为影片的关键,这一特点是在其他动画中难见的。
如《平城狸合战》中的日本童谣“狸猫,狸猫,我们去玩吧”就被作为作品的点题之作置于影片的开头,赋予电影浓郁的民族神秘感。
乡村民谣被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当属吉卜力1995年的作品《侧耳倾听》,约翰·丹佛尔的《乡村之路(Country Road)》俨然就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本身就是从女主人公对《乡村之路》的填词改写开始的,并使整个故事得以展开。
可以说,没有《乡村之路》,《侧耳倾听》的故事是不可能完整的。
而故事本身的寓意与《乡村之路》原词所表达的意义相辅相成。
音乐所能表达的意蕴被扩大成完整的故事,在悠扬的“Country road,take me home……”与“country road,这条大道,它直通我的故乡……(country road,この道,古里へ続いても……)”的交相辉映中,儿童世界的单纯与少年理想的激越被衬托得耀眼而鲜明。
(四)立体化多维度的动画电影推广模式对一部动画电影来说,出版发行是其最重要的盈利点。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是否盈利,推广和公关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
(1)筹备期的整合宣传推广在日本动画制作中,以动画电影与OVA(原创动画录像带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制作最为精良。
OVA主要是依托大受欢迎的TV长篇动画而制作的,以DVD、录影带为主要发行渠道。
而动画电影则通过电影院发行,电影票房是此类动画的主要盈利手段。
因为电影有上映时间的限制,所以其制作发布到首映前的宣传显得尤为关键。
吉卜力新剧发布的时机,特别是近几年的几部作品的发布时机总是恰到好处。
以《猫的报恩》为例,在2001年即将公开《千与千寻》之前,吉卜力发布了他们在2002年夏季要同时公开两部作品的目标,其中之一便为《猫的报恩》。
这样的发布时间充分体现了其宣传公关的策略,实际上,虽同是吉卜力的作品,宫崎骏几乎没有参与《猫的报恩》的制作(只担任企划),音乐也没有启用久石让,对于这样一部吉卜力新生代的尝试作品,不确定因素比有“宫崎骏”金字招牌护航的作品多得多,在《千与千寻》正式发布以前先公开《猫的报恩》的企划,是为了抢在《千与千寻》前为《猫的报恩》争取更多的注意力,同时也为增强《猫的报恩》与《千与千寻》的“裙带感”。
这样的宣传是成功的,作品名字暂定为《バロン(BARON)》(后更名为《猫的报恩》),由名字便能得知是吉卜力95年叫好又叫座的《侧耳倾听》的姐妹篇,一时赢得了比当时仍“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千与千寻》更多的关注。
而到后来《千与千寻》获得空前成功时,《猫的报恩》又甚至一度被错认为《千与千寻》的续篇,受到媒体的热烈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