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1.准备工作在使用中频治疗仪之前,请确保插座和电源正常工作。

将治疗仪连接到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

2.相关准备为了确保治疗的舒适和安全,请在操作治疗仪之前按照以下步骤准备:-温热的水和肥皂清洁治疗区域,并清洗双手。

-将治疗仪与电极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并确保连接牢固。

-确保治疗仪的脉冲传送贴片与电极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并将贴片粘贴到治疗区域。

3.治疗设置-按下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屏幕上将显示出当前设置的模式和强度。

-如果需要更改模式,请使用模式选择按钮切换到所需的模式。

-如果需要调整强度,请使用强度调节按钮增加或减少强度水平。

4.开始治疗-确保治疗仪设置到合适的模式和强度后,可以开始治疗。

-用手握住治疗仪,并将贴片放到需要治疗的肌肉或部位上。

-按下治疗仪上的开始按钮,治疗仪将开始发出中频电流,并在治疗期间提供按摩和理疗效果。

-在治疗期间,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治疗仪的位置和强度,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按下治疗仪上的停止按钮,治疗仪将停止发出中频电流。

-将治疗仪从治疗区域移开,并将脉冲传送贴片和电极连接线分离。

-将脉冲传送贴片和电极连接线清洗干净,并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中频治疗仪之前,请仔细阅读并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警示和注意事项。

-不要将中频治疗仪用于面部和头部区域。

-不要使用中频治疗仪在破损或受伤的肌肉或皮肤上。

-不要使用中频治疗仪在心脏区域或具有心脏疾病的人身上。

7.注意事项另外,请确保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中频治疗仪,并根据自身的舒适感调整模式和强度。

使用中频治疗仪时,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免对肌肉造成过度刺激。

如果使用后感觉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

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流程j18b

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流程j18b

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流程j18b1. 准备工作•确认治疗环境:确保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物。

•准备中频治疗仪:确保中频治疗仪的电源充足,设备正常工作。

•确认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确保使用适当的治疗参数。

2. 设定治疗参数•打开中频治疗仪: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设备启动。

•设置治疗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模式,如疼痛治疗模式、肌肉放松模式等。

•设置治疗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治疗方案设置治疗时间,一般建议在10-30分钟之间。

3. 准备治疗部位•清洁治疗部位:对患者的治疗部位进行清洁,以确保治疗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保护周围组织:对于敏感的皮肤部位,可以涂抹一些保护膏或纱布,以保护周围组织。

4. 开始治疗•将治疗电极安装到治疗仪上: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和形状,选择适当的电极,并将其安装到治疗仪上。

•将电极贴片粘贴到治疗部位:确保电极贴片与治疗部位紧密贴合,并避免皮肤褶皱和空气泡的存在。

•开始治疗:按下治疗开始按钮,治疗仪开始输出中频信号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以及是否有任何不适或异常。

5. 治疗结束•时间到达:当设定的治疗时间到达时,治疗仪会自动停止输出中频信号。

•关闭治疗仪:按下治疗仪的关闭按钮,将其关闭。

•清洁治疗部位:将电极贴片从患者身上取下,并清洁治疗部位,以确保卫生性和舒适性。

•存储治疗数据:如果中频治疗仪支持数据存储功能,将治疗数据存储到设备中或连接到电脑上进行存储。

6. 治疗后注意事项•给予患者适当的休息时间:治疗后,让患者适当休息,以恢复身体。

•观察治疗效果: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参数。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维护中频治疗仪,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流程j18b,希望能够帮助你正确地使用中频治疗仪,提高治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频脉冲治疗仪的使用流程是

中频脉冲治疗仪的使用流程是

中频脉冲治疗仪的使用流程简介中频脉冲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物理治疗的设备,通过中频脉冲电流的刺激,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介绍中频脉冲治疗仪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中频脉冲治疗仪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清洁和消毒:确保治疗仪的电极和接线部分已清洁并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准备电源:将治疗仪连接到稳定的电源,确保电压和频率与设备要求匹配。

3.检查设备:检查治疗仪的电线、电极和按钮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设备无损坏。

操作步骤以下是使用中频脉冲治疗仪的操作步骤:1.选择治疗模式: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一般来说,中频脉冲治疗仪常用的模式包括常规模式、疼痛模式和穴位定位模式。

2.设置治疗参数: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治疗要求,设置合适的治疗参数。

常见的治疗参数包括脉冲频率、脉宽和脉冲幅度等。

3.准备治疗区域:将治疗部位清洁干净,并确保皮肤表面干燥。

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消毒棉球擦拭治疗区域。

4.贴上电极:将治疗仪的电极贴于待治疗区域,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出现空隙。

5.开始治疗:打开治疗仪电源,并按下开始按钮,开始治疗。

根据治疗参数的设置,治疗仪将输出相应的中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区域。

6.控制治疗时间:根据治疗需要,设定治疗时间。

一般来说,每次治疗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刺激。

7.结束治疗:治疗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结束治疗。

然后,将电极从皮肤上移开,并关闭治疗仪电源。

8.清洁和存储:将使用过的电极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妥善存放。

同时,将治疗仪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正常工作。

注意事项使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治疗仪前,先向医生咨询,并了解治疗的具体原理和注意事项。

•注意治疗仪的电源连接是否稳定,避免电源不稳导致的操作异常。

•在设置治疗参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刺激或治疗不足。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方法】1。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这时机器发出声响,显示器显示“1”(处方号)。

2. 连接输出线:将插头输出线的一头插入“A输出”或“B输出”插孔,另一头插入电极板的小孔中。

注意:“A输出”不能与“A加热”同时使用,“B输出"不能与“B加热”同时使用.3。

固定电极板:电极板黑色导电面用0。

1%新洁尔灭液消毒或用清水擦洗后,在电极板导电面和皮肤之间垫几层浸湿的无纺布(湿度以不滴水为宜),必须与皮肤充分接触,再用绷带或沙袋将电极板固定好,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接触良好,否则有针刺感,严重时会灼伤皮肤。

4。

选择处方:依病症选择相应的治疗处方。

选择治疗处方时,分别按A、B通道的(注:有的批次是“处方"的)“增大"或“减小"键,使显示器显示所需的处方即可.5. 启动输出:分别按一下A、B通道的“启动”键,这时显示器显示该处方的治疗时间。

6. 调节输出电流强度:分别按住A、B通道的“增大”键,是输出电流不断增大,此时相应通道的输出指示灯点亮,达到病人耐受电量时松开按键。

停止按键3秒后,显示器恢复显示治疗倒计时时间。

7. 治疗结束:治疗时间结束,机器自动切断电流,并发出音响提示,显示器恢复显示处方号,将电极板从人体上取下。

若需治疗下位病人,则返回上述操作。

无人治疗时应关上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1.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使用本机器。

2.勿在强电磁场的周围使用本机器.3.勿将电极板靠近和对置在心脏部位,否则有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4.电极板放置人体后,严禁开/关电源,以免有电击感.应在开机后固定电极板,在关机前取下电极板;治疗过程中需要停止治疗时,可按停止键后,再将电极板取下。

5.治疗时,必须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充分,电极板插孔应保持干燥,以防止因插针生锈或插针与电极板接触不良,局部电阻增大发热,造成病人皮肤灼伤。

6.当输出电流调节到50mA病人扔无感觉时,应停止输出,将电极板从人体上取下检查机器、输出线、极板或湿棉等。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一、操作步骤1、异步(单通道)治疗操作步骤:(1)接通电源:将随机配制的电源线,一头插入机器电源插座,另一头插入交流220V电源(注意地线要接地良好),打开电源开关。

这时机器发出一声音响,显示器显示“01"(处方号)。

(2)连接输出线:以中频输出1通道为例,将输出线的一头插入“1”通道输出插座,另一端的两个三芯插头分别插入电极板的孔中。

(3)固定电极板: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合适的一对电极板,用酒精对电极的黑色表面进行消毒,选择合适的布套浸润后套在电极板上,再将两个电极板分别接在两根电极线上,根据附图所示,贴于人体所需治疗部位,用弹力绷带固定。

(4)按键操作:①选择处方:查处方应用参考指南,依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处方。

②启动输出:按一下“启动”键,这时显示器显示该处方的治疗时间.③调节输出电流强度:按动“增大▲”键、调节输出电流值,使之不断增大,边调节边询问病人,直至其耐受的电量。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时比较敏感,所以过几分钟后,可适当再做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时,则按“减小▼”键使输出电流减小些。

此时相应的输出电量指示灯(黄色)应随输出电流点亮。

④治疗结束:程序运行的时间显示为倒计时.时间到0时,机器自动切断输出电流,并发出音响提示,这时显示器恢复显示01号处方。

治疗结束后,请将电极板从人体上取下,若需治疗下一位病人,则返回上述操作.若无人治疗请关上电源开关。

2、同步治疗操作步骤:“同步1”控制“1, 2”通道;“同步2”控制,"3, 4"通道;以“1, 2”通道举例,先按动“1”通道,选择处方号,然后按“启动”键;再按动“2”通道,选择处方号,然后按“启动”键,此时按动“同步1”键,“同步1”指示灯亮。

按动“增大▲”键调节输出电流值,使,“1、2”两个通道的输出电流同时增大。

如果两位病人的感觉和痛阀值不一样,还必须采用异步调节电流输出强度。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频治疗仪【操作方法】1.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这时机器发出声响,显示器显示“1”(处方号)。

2. 连接输出线:将插头输出线的一头插入“A输出”或“B输出”插孔,另一头插入电极板的小孔中。

注意:“A输出”不能与“A加热”同时使用,“B输出”不能与“B加热”同时使用。

3. 固定电极板:电极板黑色导电面用%新洁尔灭液消毒或用清水擦洗后,在电极板导电面和皮肤之间垫几层浸湿的无纺布(湿度以不滴水为宜),必须与皮肤充分接触,再用绷带或沙袋将电极板固定好,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接触良好,否则有针刺感,严重时会灼伤皮肤。

4. 选择处方:依病症选择相应的治疗处方。

选择治疗处方时,分别按A、B通道的(注:有的批次是“处方”的)“增大”或“减小”键,使显示器显示所需的处方即可。

5. 启动输出:分别按一下A、B通道的“启动”键,这时显示器显示该处方的治疗时间。

6. 调节输出电流强度:分别按住A、B通道的“增大”键,是输出电流不断增大,此时相应通道的输出指示灯点亮,达到病人耐受电量时松开按键。

停止按键3秒后,显示器恢复显示治疗倒计时时间。

7. 治疗结束:治疗时间结束,机器自动切断电流,并发出音响提示,显示器恢复显示处方号,将电极板从人体上取下。

若需治疗下位病人,则返回上述操作。

无人治疗时应关上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1.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使用本机器。

2.勿在强电磁场的周围使用本机器。

3.勿将电极板靠近和对置在心脏部位,否则有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4.电极板放置人体后,严禁开/关电源,以免有电击感。

应在开机后固定电极板,在关机前取下电极板;治疗过程中需要停止治疗时,可按停止键后,再将电极板取下。

5.治疗时,必须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充分,电极板插孔应保持干燥,以防止因插针生锈或插针与电极板接触不良,局部电阻增大发热,造成病人皮肤灼伤。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一、设备介绍1.外观:中频治疗仪外观一般为方型或矩型,设备上方通常标有品牌名称和型号。

2.控制面板:设备正面通常有液晶显示屏和按键控制面板,用于设置治疗参数。

3.输出通道:治疗仪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输出通道,每个通道配有电极连接线。

二、治疗前准备1.治疗仪处于开机状态,将设备连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准备治疗部位:对于需要治疗的部位,应进行消毒清洁,确保皮肤表面干燥清洁。

3.准备电极:连接电极连接线到治疗仪的输出通道上,确保连接牢固。

三、治疗参数设置1.首先,选择治疗模式:根据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治疗模式,如连续波、脉冲波等。

2.设置治疗参数:根据治疗要求和医师建议,设置治疗参数。

常见的参数包括:治疗时间、频率、强度等。

-治疗时间:一般治疗时间为15分钟到3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频率:通常设置为1kHz到10kHz之间,根据患者情况和具体治疗目的进行选择。

-强度:初始治疗强度一般设置为适宜的强度,后续可以根据患者反应进行调整。

四、治疗操作步骤1.将电极贴片固定在治疗部位: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治疗部位上,贴片应保持牢固且贴合紧密,确保电流传导良好。

2.设置治疗仪参数:按照前面的步骤设置治疗参数,确保参数设置正确。

3.开始治疗:按下治疗仪的开始按钮,治疗仪开始工作,电流通过电极传导到患者体内。

4.监控患者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提示医生。

5.治疗结束:治疗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后,治疗仪会自动停止工作。

此时,拔掉电极贴片并关闭电源开关。

五、注意事项1.遵循医嘱指导:中频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根据医嘱进行操作。

2.注意电极贴片的选用: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电极贴片,并确保贴片与皮肤贴合紧密。

3.防止电极反复使用:电极贴片属于一次性使用耗材,使用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防止干扰: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电疗设备或电气设备同时使用,以免干扰治疗效果或引发安全隐患。

中频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频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频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中频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标题,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频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中频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频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稳定,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意外情况。

同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启动设备在进行中频操作之前,需要先启动设备。

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指引,正确启动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设置参数根据具体的操作需求,设置中频设备的参数。

包括频率、功率、工作模式等。

根据不同的操作目标,设置不同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操作效果。

4. 操作步骤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指引,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顺序,确保每一步都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5. 监测操作过程在进行中频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参数稳定,避免因参数的变化而影响操作结果。

6. 结束操作在完成中频操作后,需要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指引,正确地结束操作。

关闭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中频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中频操作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要保证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 操作规范在进行中频操作时,要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指引进行操作。

不要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或者操作步骤,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者操作失误。

3. 谨慎操作在进行中频操作时,要谨慎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如果操作不熟练或者对操作步骤不清楚,可以请教专业人员或者进行培训。

4. 监测参数在进行中频操作时,要时刻监测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如果发现参数异常或者变化,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防止电磁干扰中频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产生电磁干扰。

6. 设备保养在完成中频操作后,要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脑中频治疗仪
定义: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
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
情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
止治疗;
适应症:
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
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
孕妇下腹部
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

2.连接好治疗线:治疗线的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的小插头插入选好的电极板插孔内即可。

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的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的(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
电极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
与皮肤紧密接触。

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的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

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
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的“▲”和“▼”键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的。

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
达到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
限)或耐受限(以能够忍受的最大程度为限)。

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

8.取下电极板:停止输出后,可将电极板从患者身上取下,这时整个治疗程序结束。

若继续治疗下一个病
人,可重复上述程序。

否则,可关闭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FF”位置。

附录1
处方1、扭伤、挫伤、腰背痛、软组织伤。

处方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3、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4、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元损伤肌肉的恢复。

处方5、偏瘫恢复。

处方6、废用性肌萎缩。

处方7、退行性骨性关炎、关节纤维性挛缩。

处方8、骨折延迟愈合。

处方9、部分失神经肌肉的恢复。

处方10、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处方11、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牙周炎。

处方12、声带麻痹、慢性咽喉炎。

处方13、胃下垂(锻炼胃肠平滑肌)。

处方14、迟缓性便秘、术后肠麻痹。

处方15、瘢痕、术后粘连、肠粘连、注射后硬结。

处方16、盆腔炎、附件炎。

处方17、乳腺增生、乳痛症。

处方18、运动后疲劳、肌肉劳损。

处方19、坐骨神经痛。

处方20、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