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焦虑情绪案例分析报告:焦虑症的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焦虑情绪案例分析报告|焦虑症的案例分析

2011年第1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高校讲坛○科技信息

一例焦虑情绪案例分析报告

李超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本文是一个研一学生因论文压力和师生关系引发的焦虑情绪分析报告。揭示了焦虑产生的心理机制及社会、心理因素,运

用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了临床诊断与技术干预。根据求助

者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调节治疗计划,改变其错误认知与不合理思维,建立新观念,进行放松训练,制定合理的论文写作计划等调整

其焦虑状态,增强其自信心,短期内收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焦虑;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1

1.1

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小云(化名),女,24岁,某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独生,

汉族。

1.2个人成长史

独生女,父母自小对其要求严格。性格较内向,从小聪明、听话,深得长辈的喜爱。4岁入幼儿园,7岁上小学。小学至大学,学习成

绩一直非常优秀,并且在班内担任重要职务———学习委员或者团

支书,和同学关系良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尤其深得历

任老师的喜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诸事力求完美。1.3精神状

近两个月来因为无法顺利完成导师分配的论文任务,感觉无法和导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做任何事情都

感觉心里不踏实,兴趣和积极性减弱。睡眠质量下降,经常失眠多梦。1.4身体状态

身高1.65米,发育良好,无既往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1.5社

会功能

做事情不能完全集中精力,无心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参加,只要想到论文和导师就会隐隐不安。1.6心理测验的结果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1.8,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2.0,抑郁1.6,焦虑2.2,敌对1.7,恐怖1.3,偏执1.2,精神病性1.3,其它1.7。

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46分,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

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0分,标准分50分,提示未达

到抑郁。

2主诉和个人陈诉

考研之前,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理想选择了报考现在所在的学校,并通过别人建议和自己分析,选择了跟随现在的导师学习。顺

利考入现在的学校之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差距较大,导

师大多时候特别严格,感觉与自己先前打听到的“对学生很好”也

比较不符。导师分配给的研究领域与自己最初感兴趣并试图深入学

习的内容并不一致,因此比较失落。但随后想到只要能起到培养自

己科研能力的效果,即使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学习也可以忍受,

因此最初能够认真对待导师分配的论文任务。论文的写作刚开始得

到导师的部分肯定,自己也得到了一些鼓励。但导师对学生要求非

常严格甚至苛刻,脾气也经常比较急躁,在随后的论文修改过程中

经常批评自己,偶尔表现出反感或不耐烦的情绪,让自己很受打击,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认可。慢慢地开始对论文的修改失去兴趣,因此得到导师更多的批评,每次见面都指责自己学习积极性不高、

让人很失望。导师的态度让自己内心很不安,一方面不想被看轻,

一方面又无法静下心继续修改自己不感兴趣的论文,于是开始出现

痛苦焦虑的情绪。不愿面对导师严厉的面孔,又不想让导师对自己

失望。逐渐发展到害怕面对导师,害怕接到导师的电话,又害怕错

过导师的电话。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一想到导师,一想到未完成

的论文,就焦躁不安。夜里经常会梦到导师板着面孔,能够体验到

冰冷、害怕、焦虑的情绪。因为无法解除内心的焦虑、矛盾和痛苦,因此前来求助。

3观察了解和他人反映

580

3.1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服装整洁,说话有礼貌,声音清晰,表情不自然,情绪微微急躁,意识清楚,谈话过程中目光闪烁,紧张。内

心体验与表情一致,言语表达正常,思维逻辑清晰,自知力完整,

有寻求帮助的愿望。

3.2朋友陈述:小云很求上进,工作学习非常认真,人际关系

良好,性格也比较开朗。但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情绪不太稳定,总是

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一接到导师的电话就神情紧张,情绪反应剧烈。外出游玩总是不停地看手机,害怕错过导师的电话。对其他活动兴

趣降低,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因为没

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导致的吧。

4评估与诊断

通过与该求助者交谈和其自己陈述等多方观察与了解,认为其存在以下问题:

4.1好胜心强,诸事追求完美,有完美主义人格倾向。对自己要求严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许自己得到认可和赞许,不许自己得到批评或否定,这与其严格的家庭教育有关。而这种人格倾向容易产生过大压力和焦虑情绪。

4.2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比较差。求助者在学业上一直非常顺利,并一直得到师长和同学的喜爱,习惯了被肯定被赞赏,而几乎未发生过较大的变故,因此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较差,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便容易引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4.3愿望与现实不符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冲突。一是读研之前认为自己会在感兴趣的领域中学习,而现实却相反;二是读研之前打听到现在的导师“学术水平高,而且对学生很好”,没有想到导师对待学生及其严厉;还有一方面,读研之前想当然地认为会得到导师的认可和重视,而现实却是得到很多批评和否定。各种落差和冲突导致求助者产生焦虑和痛苦情绪。

4.4对现实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错误评价。一味看重导师的批评,畏惧导师的批评,无法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对其较高的期望。不能正确理解师生之间健康的求助和指导关系,受到批评打击之后一味逃避退缩,不能及时与导师沟通想法和学习心得,导致师生关系消极,恶化,造成心理焦虑。

4.5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首先排除了精神障碍。

4.6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4.6.1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影响所及限于相关情境下的学习与生活,思维逻辑正常。无回避,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4.6.2从病程来看,引发情绪波动的事件发生时间不长,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