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章 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小结
混排涡扇发动机推进效率的表达 与涡喷发动机相同。 忽略尾喷管产生的少量推力,涡 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推进效率等于 螺旋桨效率。 低速飞行条件下(M<0.5),涡轮 螺旋桨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推进效 率。 有效循环功相同的条件下,参与 推进的气流质量流量越大,推进 效率越高。 亚声速飞行条件下,随涵道比的 增加,涡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提 高。
f (λ ) = p + ρv 2 / pt
(
)
在发动机净推力表达式中引入气体 冲量函数,可以得到净推力的表达:
⎡p ⎤ FN = A9 p 0 ⎢ t 9 f (λ9 ) − 1⎥ − W0 v0 ⎣ p0 ⎦
单位推力的单位是N/(kg/s),量纲与速 度相同。 完全膨胀条件下,单位推力等于排气速 度与飞行速度之差。 相同推力级的发动机,单位推力高,则 空气流量小,发动机的尺寸和重量小。 单位推力与有效循环功的关系为:
迎面推力 ( frontal area thrust ) 迎风面积 ( frontal area )
发动机推力与发动机迎风面积之比 称为迎面推力,即:
Fa = FN Am
发动机迎风面积指发动机最大直径 处的截面面积。 发动机迎风面积直接影响到飞行器 的阻力特性和隐身性能。
GE 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的推重比发展趋势
安装阻力主要包括进气道附加阻力x部阻力xext第二节涡喷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循环热效率循环加热量有效循环功推进效率有效循环功推进功推进效率定义为推进功与有效循环功之比其物理意义在于评价发动机有效功转化为推进器推进功的程度
第三章 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节 涡喷发动机的推力 总推力 ( gross thrust )
冲压阻力 W0v0 压力推力 (P9-P0)A9 动量推力 W9v9
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指标的衡量

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指标的衡量(1)燃烧效率。
目前,一般燃气轮机组中燃烧室的燃烧效率都能达到95%~99%,航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
(2)总压保持系数。
定义为=P3/P2,是衡量燃烧室气动性能好坏的指标,目前一般燃烧室在设计工况的在0.95~0.97左右。
对于连续流动的工质,总压下降有两个原因。
一是热力学上的“热阻”,它随工质加热程度(用燃烧室出口总温与进口总温之比τ=T3/T2来表示)的增加而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个就是摩擦、掺混等不可逆流动的因素导致的损失,其中有的是为了有效组织燃烧过程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燃气轮机燃烧室研制中要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总压损失。
(3)出口温度均匀度。
在许多燃气轮机中,燃烧室的出口是与透平的入口很靠近的,如果出口处燃气的温度不均匀,即有些地方温度高,有些地方温度低。
这样就有可能使透平叶片受热不均,甚至有被烧坏的危险。
一般希望燃气的最高温度不能比出口平均温度t3高60~80℃。
此外,在装有许多个燃烧室的机组中,还应力争每个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平均值相互之间的偏差不超过15~20℃。
此外,出口温度沿燃气轮机半径方向的分布有一种中间高,两端低的自然趋势,这正是发挥透平叶片材料的潜力所要求的,因为透平叶片尖部(外径处)受气流加热最严重,容易局部金属温度高;而叶片根部(内径处)则应力最大,希望金属温度低些以保证更好的强度。
这样叶片中径处气流温度相对高一些正好满足叶片等强度的要求。
(4)污染物排放。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控制燃烧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燃气轮机燃烧室研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对燃气轮机的燃烧污染物排放还没有制定限制规范,但国际上对燃气轮机特别是航空燃气轮机排放已做出严格的限制。
(5)火焰筒壁温度水平和梯度。
火焰筒壁面温度的高低及其均匀程度对于燃烧室的工作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规定,火焰筒的壁面温度不应超过金属材料长期工作所能承受的温度水平。
对于工作寿命要求较长的燃烧室来说,希望能把火焰筒的最高壁温控制在650~700℃左右,但在工作寿命较短的燃烧室中,其最高壁温则有可能超过800~850℃,甚至局部有可能达到900℃左右。
燃气轮机热力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热力性能分析燃气轮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和工业领域的热力机械设备。
它利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流,通过推进器或涡轮驱动发电机、飞机或其他机械设备。
对于燃气轮机的性能分析,不仅可以评估其工作效率和能量利用率,还可以为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本文将讨论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分析方法和重要参数。
首先,燃气轮机的热效率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效率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输入热能之比。
通过测量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入燃料热值,可以计算出其热效率。
燃气轮机的热效率通常可以达到35%至45%,相比于其他传统的发电设备如燃煤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的热效率较高,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燃气轮机的高温处理能力也是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高温处理能力是指燃气轮机可以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包括燃烧室和涡轮。
由于高温有助于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因此提高燃气轮机的高温处理能力对于进一步提高性能至关重要。
燃气轮机的高温处理能力受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因此通过提升材料的耐高温性,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和改进燃烧室设计等方法来提高燃气轮机的高温处理能力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另外,燃气轮机的压气机效率和燃烧室效率也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压气机效率是指压气机产生的压力比与理论最大压力比之比,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压缩能力和气流流速。
燃气轮机的压气机效率通常可以达到85%-90%,压气机的提高可以降低燃气轮机的油耗和排放量,提高其综合性能。
而燃烧室效率是指燃烧室内燃料的完全燃烧程度,对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和排放量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优化燃烧室的结构、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方式和控制燃烧过程等方法,可以提高燃烧室的效率,从而提高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
此外,燃气轮机的响应速度和运行稳定性也是热力性能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响应速度是指燃气轮机在负载变化时能够快速调整输出功率的能力,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对于涉及到负载快速变化的应用,如航空领域,燃气轮机的响应速度尤为重要。
燃气轮机参数

燃气轮机参数燃气轮机是一种利用燃气燃料产生动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和工业领域。
燃气轮机的性能与其参数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燃气轮机参数。
1. 功率:燃气轮机的功率是衡量其输出能力的重要参数。
功率通常用千瓦(kW)或兆瓦(MW)表示。
燃气轮机的功率与其设计参数、燃料供给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2. 热效率:热效率是衡量燃气轮机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热效率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输入燃料热值之间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排气温度: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是衡量其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排气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部件过热而影响机组寿命,而排气温度过低则意味着燃料未完全燃烧,降低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4. 压气机压比:压气机压比是指压气机出口总压力与进口总压力之比。
压气机压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较高的压比可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和热效率,但也会带来更高的机械和热载荷。
5. 燃耗率:燃耗率是指燃料消耗量与输出功率之比。
燃气轮机的燃耗率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性和运行成本。
较低的燃耗率意味着能够以更少的燃料产生相同的功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6. 进口温度:进口温度是指燃气轮机进气口的温度。
进口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较高的进口温度可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和热效率,但也会增加燃料的燃烧温度和热载荷。
7. 压气机压力比:压气机压力比是指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
压气机压力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较高的压力比可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和热效率,但也会带来更高的机械和热载荷。
8. 燃气轮机转速:燃气轮机的转速是指轴转速,通常以转/分钟(rpm)表示。
燃气轮机的转速与其设计参数、机械传动系统和负载要求等因素相关。
合理的转速选择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总结起来,燃气轮机的参数包括功率、热效率、排气温度、压气机压比、燃耗率、进口温度、压气机压力比和转速等。
燃气轮机基本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授课内容:第一章:绪论1):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2):燃气轮机发展史3):我国燃气轮机工业慨况4):GE公司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及其编号第二章:燃气轮机热力学基础知识1):工质的状态参数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功和热量第三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主要技术指标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第四章: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1):PG9171E型燃机型号简介2):PG9171E型燃机性能参数简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燃气轮机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热能动力机械。
现广泛应用的是按开式循环工作的燃气轮机。
它不断地由外界吸入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在燃烧室中通过与燃料混合燃烧加热,产生具有较高压力的高温燃气,再进入透平膨胀作功,并把废气排入大气。
输出的机械功可作为驱动动力之用。
因此,由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再加上控制系统及基本的辅助设备,就组成了燃气轮机装置。
如果用以驱动发电机供应电力,就成了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幻灯)第二节燃气轮机发展史燃气轮机是继汽轮机和内燃机问世以后,吸取了二者之长而设计出来的,它是内燃的,避免了汽轮机需要庞大锅炉的缺点;又是回转式的,免去了内燃机中将往复式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带来的结构复杂,磨损件多,运转不平稳等缺点。
但由于燃气轮机对空气动力学和高温材料的要求超过其他动力机械,因此,发展燃气轮机并使之实用化,人们为之奋斗了很长时间。
如果从1791年英国人约翰·巴贝尔(John Baber)申请登记第一个燃气轮机设计专利算起,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到1939年,一台用于电站发电的燃气轮机(400OkW)才由瑞士BBC公司制成,正式投运。
同时Heinkel工厂的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燃气轮机发展成熟而进入了实用阶段·在此以后,燃气轮机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由于燃气轮机本身固有的优点和其技术经济性能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很快地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首先在石油工业中,由于油田的开发和建设,用电量急剧增加·建造大功率烧煤电站不具备条件(没有煤炭,交通不便,水源紧张,施工困难等),周期也不能满足要求·而燃气轮机电厂功率不受限制,建造速度抉,对现场条件要求不高,油田有充足的可供燃用的气体和液体燃料·不少油田还利用开发过程中一时难以利用的伴生气作燃气轮机燃料,价格便宜,发电成本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竞争力,所以在油田地区,燃气轮机装置被广泛应用,除用于发电外,还在多种生产作业申用燃气轮机带动压缩机(例如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回注,气田采油等)和泵(例如原油管道输送和注水等)。
燃气轮机组热力计算指标

������
������n qB
=
∗ ∗ ∗ Cp T∗ 3 −T 4 −C p T 2 −T 1 ∗ Cp T∗ 3 −T 2
1 = 1 − T4 ∗ −T ∗ = 1 − 3 2
T ∗ −T ∗
1
k −1 π k
„„„„„„(4)
式中,f——燃料的质量流量与空气的质量流量之比,称为燃料空气比; f = G f kg 燃料/kg 空气;k 为绝热指数;
n
B
3600 G f qn
=η
3600
gt H u
;式中 B 为气耗量
4)热耗率:产生单位有效功率所耗的燃料热量,kJ/(kWh)
qe =
BH u qn
=
3600 η gt
2.联合循环机组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2.1.联合循环热效率和功比率
热效率和功比率是联合循环的两个基本特性参数, 以常规的余热锅炉型联合 循环(一台燃气轮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汽轮机,电动机可以一台,也可以两 台,也称“一拖一”方案)为例,介绍这两个参数。 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热效率指通过燃气轮机获得的轴工和通过汽轮机获 得的轴功之和在加入系统的燃料热中所占的比例,记为ηcc 。 联合循环的功比率是指蒸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轴功之比,记为Scc 。 设燃料全部从燃气轮机燃烧室加入的, 设单位时间内从燃气轮机燃烧室加入 的燃料热为Qf(kJ/s) ;通过燃气轮机获得的轴功为Pgt(kW) ;通过气轮机获得的 轴功为Pst (kW) ;则, ηcc =
∗ ∗ ∗ ∗ ������n = ������T − ������C = Cp T3 − T4 − Cp (T2 − T1 )„„„„„„„(3)
式中,������T ——透平的比功,J/kg 或 kJ/kg; ������C ——压气机的比功,J/kg 或 kJ/kg; Cp ——工质的定压比热(在知道压力、温度时,可查表得出) 。 2)循环热效率: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输入的热量功转化为输出功的部 分所占的百分数,记为ηgt ,计算公式为: ηgt = fHn =
燃气轮机

GTCC功率分配 功率分配
pst η st S cc = = (1 η gt ) h η ≈ 0.5 p gt η gt
[
]
GT结构 结构
燃烧器
压气机
气轮机
燃气轮机的结构特点
工作压力低,气缸壁很薄。(M701F机组的工作压力为3MPa) 工作压力低,气缸壁很薄。(M701F机组的工作压力为3MPa) 机组的工作压力为 总膨胀比小,级数少。 一般3~5级 总膨胀比小,级数少。(一般3~5级) 3~5 工作温度高,需采取冷却措施。(M701F气体温度为1400 工作温度高,需采取冷却措施。(M701F气体温度为1400oC) 气体温度为 通过调节温度来调节负荷。 通过调节温度来调节负荷。 透平效率改变1%,机组效率将改变2~3%。 透平效率改变1%,机组效率将改变2~3%。 1% 2~3% 发展方向:提高燃气初温(一般指第一级动叶入口处的温 发展方向:提高燃气初温( ),增加通流能力 采用先进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增加通流能力; 度),增加通流能力;采用先进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发展先进的冷却技术。 发展先进的冷却技术。
gt
fH u
qn
GT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GT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比功与压比和温比的关系: 比功与压比和温比的关系:
k 1 1 wn = c pT1 τ 1 k 1 π k 1 π k
结论: 结论: 1)压比π一定时,温比τ越高,比功越大 压比π一定时,温比τ越高, 2)温比τ一定时,改变压比π,可使比功取得最 温比τ一定时,改变压比π 大值。即存在一个最佳压比使得比功最大。 大值。即存在一个最佳压比使得比功最大。
循环中, 在GTCC循环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烟气 循环中 余热,因此, 中的汽轮机要求: 余热,因此,在GTCC中的汽轮机要求: 中的汽轮机要求 不设给水回热系统: 不设给水回热系统:用水量小 不设空气预热器: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 不设空气预热器 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 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 不设专门的除氧器:除氧器在凝汽器中完成 不设专门的除氧器 除氧器在凝汽器中完成. 除氧器在凝汽器中完成
燃气轮机性能指标

≥80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范规程》
≤ 2% DL/T 5153-2014 附录 A
序号
项
目
9 燃机 NOx 排放值(mg/Nm3,15%氧气,干,以 NO2 计) 10 余热锅炉烟囱出口 SO2 排放值(mg/Nm3,3%氧气,干)
性能要求值 (参考) ≤50
≤35
执行标准或计算方法 75%~100%燃机负荷
3 类:昼 间≤65, 项目西侧、南侧、东侧厂界满足 夜间≤
GB12348-2008第3类标准要求;项目北 55;4 类:
昼间≤ 侧厂界满足GB12348-2008第4类标准要 求。
70,夜间 ≤55。
17 工作场所噪声 dB(A)
满足 GBZ2.2-2007 标准要求
序号
项
目
18 全厂循环水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指标
3 年平均气象条件下单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最大供热量(GJ/h) ≥860
4 年平均供热工况单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毛出力(MW) 5 冬季纯凝工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毛热耗率(kJ/Kw.h) 6 冬季纯凝工况单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毛出力(MW)
≥380 ≤6150 ≥460
7 余热锅炉保证效率(%) 8 综合厂用电率
19 全厂纯凝工况耗水指标(m3/s.GW) 20 在环境温度为 27℃时设备、管道保温结构表明温度(℃)
性能要求值 (参考)
循环水排 放≤
168t/h; 粉尘≤5; SO2≤35; NOx≤35。
≤0.3
≤50
执行标准或计算方法 满足环评报告批复意见要求 满足水资源报告批复意见要求
燃气轮机性能保证指标
序号
项
目
1 年平均供热工况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效率定义为推进功与有效循环功的比值,前面有过详细介绍。 总效率定义为推进功与燃料本身热能的比值,推进效率等于有效效率与推进 效率的乘积。即:
η0 =
FS v0 = η eη p fH f
耗油率 (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
每小时产生每单位推力消耗 的燃油质量,称为发动机的耗油 率,即:
单位质量空气流量产生的推力定义为 发动机的单位推力,即:
FS = FN Wa
气体冲量函数
气体冲量函数定义如下:
f (λ ) = p + ρv 2 / pt
(
)
在发动机净推力表达式中引入气体 冲量函数,可以得到净推力的表达:
⎡p ⎤ FN = A9 p 0 ⎢ t 9 f (λ9 ) − 1⎥ − W0 v0 ⎣ p0 ⎦
Le = 1 2 B 2 2 2 v9 I − v 0 + v9 II − v 0 2 2
(
)
(
)
当内外涵排气速度相等时,分排涡扇发动机获得最大单位推力、推进效率和最 小的耗油率。因此分排涡扇发动机设计中,内涵的排气速度多为声速,而外涵 排气速度则接近声速。 在总增压比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风扇和压气机增压比的分配,保 证内外涵排气速度基本相同。 当内外涵排气速度相等时,分排涡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与涡喷发动机推进效率 的表达式相同。 在循环参数相同、燃气发生器空气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排涡扇发动机的排气 速度低于涡喷发动机,因此分排涡扇发动机的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
涡喷发动机的净推力定义为总推力与冲压阻力之差,即: FN = FG − W0 v0 通常我们所指的发动机推力就是净推力。在特定条件下,净推力可作如下简化:
W9 v9 − W0 v0 + (P9 − P0 )A9
完全膨胀
W9 v9 − W0 v0
不计燃油
W0 (v9 − v0 )
静止状态
W0 v 9
单位推力 ( specific thrust )
迎面推力 ( frontal area thrust ) 迎风面积 ( frontal area )
发动机推力与发动机迎风面积之比 称为迎面推力,即:
Fa = FN Am
发动机迎风面积指发动机最大直径 处的截面面积。 发动机迎风面积直接影响到飞行器 的阻力特性和隐身性能。
GE 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的推重比发展趋势
提高涡轮前温度,增加发动机有效循环 功,也有利于增大发动机单位推力。
喷管对推力的影响
收扩喷管的排气速度可能超声速,高的 排气速度对提高发动机推力有利。 不完全膨胀状态,假设存在 L2 段喷管, 气流将继续膨胀到环境压力,同时产生 推力,因此不完全膨胀存在推力损失。 过度膨胀状态只存在于收扩喷管。在过 度膨胀段,负压力产生负推力(阻力), 因此过度膨胀同样存在推力损失。
Le − L p = 1 (v9 − v0 )2 2
(
)
根据推进效率的定义,有:
ηp =
Lp Le = 2 1 + v9 / v0
分排涡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分排涡扇发动机的推进功表达:
L p = FS v0 =
(v9 I − v0 ) + B(v9 II − v0 ) v
1+ B
0
分排涡扇发动机的有效循环功表达:
第四节
涡轴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涡桨发动机
当量功率和单位当量功率: N e = N B + F j v0 / η B
Le = N e / Wa
涡轴发动机
功率和单位功率:
N s = L sW Ns
耗油率:
sfc = 3600W f Ne
第二节
涡喷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推进效率定义为推进功与有效循环功之比,其物理意义在于评价发动机有效 功转化为推进器推进功的程度。
循环加热量 循环热效率 有效循环功 推进效率 推进功
涡喷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假定尾喷管完全膨胀,并忽略燃 油流量,得到推进功的表达:
L p = FS v0 = (v9 − v0 ) v0
功率质量比:涡轴发动机功率与 质量之比。
功率质量比:涡桨发动机功率与质 量之比。 总效率:
η0 = ηB Ne
H fWf = 3600 η B H f sfc
在地面静止状态,螺旋桨效率不存 在,这时以单位功率产生的拉力进 行评价,其大小为:1.4~1.8 kgf/kW。
小结
混排涡扇发动机推进效率的表达 与涡喷发动机相同。 忽略尾喷管产生的少量推力,涡 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推进效率等于 螺旋桨效率。 低速飞行条件下(M<0.5),涡轮 螺旋桨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推进效 率。 有效循环功相同的条件下,参与 推进的气流质量流量越大,推进 效率越高。 亚声速飞行条件下,随涵道比的 增加,涡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提 高。
民用涡扇发动机耗油率的变化趋势
在耗油率的表达式中引入发动机总效率,可以看出:只有在相同的飞行条件下, 才能用耗油率比较不同发动机的经济性。
推重比 ( thrust to weight )
发动机推力与发动机重量之比称为 发动机推重比。 推重比是无量纲参数。 推重比直接影响到战斗机的机动性 能,是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和 涡喷发动机的重要设计指标之一。
第三节
涡喷发动机的其它主要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效率
效率是从能量转换角度评价发动机性能的指标。飞行中能量转换程度分别 用有效效率、推进效率和总效率评估。
燃料的热能 有效效率 有效功 推进效率 推进功
有效效率定义为有效循环功与燃料本身热能的比值,有效效率等于循环热效 率与燃烧效率的乘积。即:
ηe =
Le = ηbηt fH f
sfc = 3600W f FN = 3600 f 3600 v 0 = FS H f η0
耗 油 率 的 单 位 是 kg/(N.h), 或kgN-1h-1,而不是kg/N.h。 耗油率是决定飞行器航程和 航时的重要参数。 耗油率是评定发动机经济性 的重要指标,也是中高涵道 比涡扇发动机设计的重要指 标之一。
完全膨胀
不完全膨胀
过度膨胀
轴向力的分布
推力等于气流作用于发动机各部件轴向力的总和。 部件的轴向力等于气流作用于部件的冲量(Wv + pA)变化。 通常情况下,压气机和燃烧室的轴向力向前,涡轮和尾喷管的轴向力向后。
有效推力(安装推力)
发动机安装在飞机上,必然产生 安装阻力,安装阻力随发动机的 安装形式不同而变化。 发动机的有效推力等于净推力与 安装阻力的矢量和。安装阻力主 要包括进气道附加阻力 Xd 和外 部阻力 Xext 。 进气道的附加阻力 Xd 等于远前方未扰动气流流至进气道唇口时的冲量变化。 外部阻力 Xext 包括气流作用于发动机短舱的压差阻力 Xp 和摩擦阻力 Xf 。习惯 上以短舱最大直径处分界,将压差阻力分为前体阻力和后体阻力。 一般来说,亚声速飞机在亚声速飞行条件下,进气道的前缘吸力与附加阻力基本 抵消,因此有效推力近似地等于发动机推力。 超声速飞机在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外部阻力较大,有效推力远小于发动机推力。
单位推力的单位是N/(kg/s),量纲与速 度相同。 完全膨胀条件下,单位推力等于排气速 度与飞行速度之差。 相同推力级的发动机,单位推力高,则 空气流量小,发动机的尺寸和重量小。 单位推力与有效循环功的关系为:
2 FS = 2 Le + v0 − v0
喷管出口速度为声速时,有:
⎡ ⎤ p FN = A9 p0 ⎢1.2591 t 9 − 1⎥ − W0 v0 p0 ⎦ ⎣
有效循环功是用于增加气流动能 所做的功,即:
Le = 1 2 2 v9 − v 0 2
涡喷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取决于速度比 v9/v0 。静止状态,推进效率为零;排 气速度与飞行速度相同时,推进效率 最大,发动机却不产生推力。 由于排气速度总是大于飞行速度,因 此总有 ηP<1。 有效循环功与推进功之差表示气流排 出发动机时所带走的动能,即:
第三章 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节 涡喷发动机的推力 总推力 ( gross thrust )
冲压阻力 W0v0 压力推力 (P9-P0)A9 动量推力 W9v9
涡喷发动机的总推力定义为动量推力与压力推力之和,即: FG = W9 v9 + (P9 − P0 )A9
净推力 (net thr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