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著作汇总

合集下载

历代书论集萃

历代书论集萃

历代书论集萃目录:1、书论导读1(1)秦汉部分2秦:李斯《论用笔》2汉:崔瑗《草书势》3汉:许慎《说文解字序》3汉:赵壹《非草书》4汉:蔡邕《九势》、《笔论》4(2)魏晋/南北朝部分5钟繇《用笔法》5成公绥《隶书体》6卫恒《四体书势》6索靖《草书状》7卫铄------卫夫人《笔阵图》7王羲之《自论书(传)》8羊欣9王僧虔《笔意赞》10(3)隋唐/五代部分11欧阳询《八诀》11虞世南《书旨述》12李世民《王羲之传论》13张怀瓘《书断》14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20孙过庭《书谱》21(4)宋代部分23米芾《海岳名言》23欧阳修《试笔》24苏轼《论书》24黄庭坚《论书》27赵构《翰墨志》29(5)元/明部分30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30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1祝允明《奴书订》33徐渭34傅山35(6)清代部分36刘熙载:《书慨》36包世臣:《艺舟双楫》37何绍基37李瑞清4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42于右任432、书法述要44书法的欣赏513、学古编534、海岳名言575、笔髓论586、墨影禅心597、寒山帚谈64权舆一64格调二68学力三71临仿四74用料五76评鉴六78法书七81了义八82附录:金石林绪论84 8、广艺舟双楫88原书第一(88)尊碑第二(90)购碑第三(90)体变第四(93)分变第五(93)说分第六(95)本汉第七(97)传卫第八(98)宝南第九(99)备魏第十(99)取隋第十一(100)卑唐第十二(101)体系第十三(102)导源第十四(103)十家第十五(103)十六宗第十六(104)碑品第十七(105)碑评第十八(105)余论第十九(106)执笔第二十(106)缀法第二十一(108)学叙第二十二(109)述学第二十三(110)榜书第二十四(110)行草第二十五(111)干禄第二十六(112)论书绝句第二十七(114)历代书论书论导读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历代书法论著选译

中国历代书法论著选译

中国历代书法论著选译一、《书谱》《书谱》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圣典”。

该书总结了自秦汉以来的演变和发展,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它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骈文,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王羲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兰亭叙友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书法家们追求的典范。

三、《石渠宝笈》《石渠宝笈》是清代书法家郑板桥所编纂的一部书法论著,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

该书收录了从古至今的名家书法作品,并附以评论和鉴赏,展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它的出版对于后世书法家们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颜勤礼帖》《颜勤礼帖》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帖内容为颜真卿自己所写的一篇诗词,以其雄浑大气的笔墨和独特的书法风格,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精湛技艺。

这篇作品对于后世书法家们的影响深远,成为了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五、《张猛龙帖》《张猛龙帖》是明代书法家张猛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

该帖内容为张猛龙自己所写的一篇诗词,以其独特的笔墨和飘逸的书法风格,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个人风采。

这篇作品对于后世书法家们的学习和借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王羲之书法论》《王羲之书法论》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书法史上的重要著作。

该论文从书法的起源、发展到技法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后世书法家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七、《颜真卿书法论》《颜真卿书法论》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重要之作,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该论文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出发,详细阐述了他的书法理论和创作思想。

这篇论文对于后世书法家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欧阳询书法论》《欧阳询书法论》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重要之作,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word资料7页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word资料7页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风格特点、书学著述一、先秦远古~前221书法概况:文字书体的创始期。

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汶口的陶文和西安村的符号为汉字书法最早的遗迹。

由此至秦统一文字,汉字经历了不断创造的初级阶段,成熟的钟鼎大篆阶段,形体异同的春秋战国阶段,最终统一为小篆。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甲骨文笔法上细直坚挺,方折兼有圆曲;结体上疏密均匀,对称平衡,大小自然;章法上参差变化,虚实相生,呼应顾盼。

2. 金文(又称钟鼎文)环转中有方势,疏放中见谨严,字形参差不一,却又分布天然,富有宽博气度。

名作有西周康王期《大盂鼎》铭文、昭王期《宗周钟》铭文、夷王期《虢公子白盘》铭文、厉王期《大克鼎》《小克鼎》《散氏盘》铭文、宣王期《毛公鼎》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秦公簋guǐ》《秦公钟》《楚公钟》铭文等。

3. 大篆(称籀zhòu文)雄强深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意趣汪洋。

名作有《石鼓文》等。

4. 书家:仓颉(黄帝史官)、史籀(周宣王太史)。

二、秦代前221~前206书法概况:书史上重要阶段。

一、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推行隶书。

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样式有刻石、刻符、诏权、诏量、诏版、瓦当、竹简等。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李斯(?---前208)精大篆,为小篆之祖,作《仓颉篇》,名作有《峄yì山》《泰山》《琅琊台》《之罘fú》《碣石》《会稽》篆书刻石,总特点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结构严谨,秀劲圆健。

2. 赵高(?--前207)作《爰yuán历篇》精刻符书。

3. 胡毋敬作《博学篇》。

4. 程邈隶书之祖,传其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

5.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融篆于隶,拙中见巧,古中有新。

书学著述:1. 李斯《论用笔》三、汉代前206~220书法概况:隶书大盛,小篆仍在应用。

行、草书产生,楷书萌芽。

关于书法的经典好书

关于书法的经典好书

关于书法的经典好书关于书法的经典好书,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十本书籍:1.《书法四体源流》这本书是中国书法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详细介绍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书体的发展演变历程,并通过篆刻、铭文等多个方面的考证,揭示了书法的起源和发展规律。

2.《书法的艺术与美学》作者从艺术角度探讨了书法的特点和美学意义,通过对字形、结构、线条运用等方面的分析,深入解读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3.《书法笔法技巧与实践》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技巧,从用笔、运笔、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适合初学者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参考书。

4.《中国书法史》作者从古代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对于了解中国书法的演变和不同流派有很大帮助。

5.《书法名篇赏析》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中国书法名家的作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和解读,通过欣赏名家之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6.《书法名家作品选》该书选取了众多书法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多个书体,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评论,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

7.《中国书法史话》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演变特点,通过对书法家的传记和作品的介绍,展现了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

8.《书法技法与心得》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书法创作的技法和心得,分享了他对于用笔、构图、气韵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对于提高书法水平有很大帮助。

9.《书法艺术欣赏与鉴赏》该书详细解读了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欣赏方法,通过对名家作品的赏析和对比,引导读者培养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10.《书法教程》这本书是一本实用的书法教材,包含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常用字的写法和练习方法,适合初学者系统学习书法的参考书。

以上是关于书法的经典好书的推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书法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

中国书法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

中国书法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由汉字所派生出来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书法逐渐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并产生了众多令人赞叹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探讨中国书法的主要流派以及其中的代表作品。

一、楷书流派楷书流派是中国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它是中国书法中的正书体,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楷书流派包括了宋代的欧阳询、苏轼等人,以及明代的文徵明、颜真卿等人。

其中,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楷书之祖,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苏轼的书法则以豪放洒脱、潇洒狂放著称,他的《水调歌头》在书法界也具有重要地位。

二、行书流派行书流派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它不仅保留了楷书的规范性,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行书流派最重要的代表是王羲之和怀素。

王羲之的书法非常具有艺术性和个性化,尤其以他的《兰亭序》最为著名。

这幅作品以其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怀素则以其粗犷豪放的行书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自叙帖》在书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草书流派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的一种书体。

它以潇洒、奔放、自由的笔势而著称。

草书流派的代表包括了张旭和怀素。

张旭是草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书法作品以豪放洒脱、狂野奔放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兰亭集序》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怀素同样在草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皇帝封赏文》是草书艺术中的杰作。

四、隶书流派隶书是中国古代套印文字的书写形式,它以其方正、规范的风格而著称。

隶书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

颜真卿是隶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颜勤礼碑》以其气势雄浑、笔力遒劲而著名。

柳公权则以其婉转、柔美的书法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颜氏家训》是中国书法中的经典之作。

五、篆书流派篆书起源于古代篆刻文字,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构图特点而独树一帜。

篆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钟繇和吴道子。

钟繇是篆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睹禹陈抟功德碑》被广泛认为是篆书的巅峰之作。

历代书法论著一览

历代书法论著一览

历代书法论著一览所收各论著以历史朝代为序, 同朝代的大致按作者生活时代先后排列, 但南北朝以各国为序, 1949年以后的按出版先后排列。

所收的论著中有的书名有疑问或是作者伪托的, 因在长期流传中已成陈说, 则袭其旧。

所收论著不分原书单刻丛刻,尽可能注明版本,并注出刊行朝代或年份, 以便读者查询文本内容。

秦汉《用笔论》一篇,书论,旧题秦·李斯著。

文见宋·朱长文《墨池篇》、《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经编小学类。

《草书势》一篇,书论,又名《草势》,汉·崔瑗著。

文见《晋书·卫恒传》、唐·张怀瓘《书断》、唐·徐坚《初学记》。

《篆势》一篇,书论,汉·蔡邕著。

文见《晋书·卫恒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唐·徐坚《初学记》、唐《太平御览》。

《笔论》一篇, 书论, 汉·蔡邕著。

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清《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清·钱曾《述古丛钞》、《藏修堂丛书》、《艺术丛书》、《芋园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九势》一篇,书论,又名《九势八字诀》,汉·蔡邕著。

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清·孙岳颁等《佩文斋书画谱》、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非草书》一篇,书论,汉·赵壹著。

文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太平御览》、宋·陈思《书苑菁华》、宋·朱长文《墨池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魏晋南北朝《飞白赞》一篇,书论,又作《飞白书势铭》,三国·魏·刘劭著。

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唐·张怀瓘《书断》。

《隶书体》一篇,书评,晋·成公绥著。

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明《成公子安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中华书法名篇

中华书法名篇

中华书法名篇
中国书法有许多经典的名篇,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和不同书体的艺术成就。

以下是一些中华书法的经典名篇:
1.《楷书四体书谱》:由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所创作,被认为是楷书的经典之一。

2.《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俊逸、婉约飘逸的风格而著称。

这是一篇行书,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3.《唐太宗文德皇帝碑》:由唐代颜真卿所书,以其雄健有力的楷书风格而著称。

4.《赤壁赋》:虽然是骈文,但曹操的《赤壁赋》被很多书法家选为临摹的对象,展现了一种豪放奔放的风采。

5.《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的学者赵孟頫所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笔画的娴熟运用而著称。

6.《临江仙·滚绣球》: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被许多书法家用行草或行楷书写,展示了草书的艺术魅力。

7.《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的另一首名篇,也是书法家常常选择的临摹对象之一。

8.《红楼梦诗》: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的一些诗句,常被书法家用行草或行楷书写,表达对文学经典的敬意。

这些名篇涵盖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风格的书法艺术,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代书法经典论著一览(5)

历代书法经典论著一览(5)

历代书法经典论著一览(5)两宋时期1、《论书》——苏轼原文: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

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

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柳诚悬之言良是,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

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

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

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王荆公书得五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

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

欧阳叔弼云:子书大似李北海。

予亦自觉其如此。

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

译文: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者缺一则不成为书法。

书法要先学好正书,进而再学习行草。

未能正书而写行草,就像未读过庄子之语,而动辄口出玄言,这不是真正的道家。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然君子与小人之态,无法掩饰;言语有雄辩与不善言辞之别,然君子与小人的气质,瞒不住人;书法有工有拙,然君子与小人的心性,却无法混淆。

大凡世人所贵,必贵其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汉】
【近现代】 许慎《说文解字序》
于右任论书
崔瑗《草书势》 启功论书 赵壹《非草书》
沈尹默论书 蔡邕《笔论》《九势》
【两晋】
成公绥《隶书体》
卫恒《四体书势》
索靖《草书状》
卫铄《笔阵图》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后》《书论》《笔势论十二章
》《记白云先生书诀》
【南北朝】
王愔《古今文字志目》
【元代】 虞龢《论书表》
陈绎曾《翰林要诀》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 王僧虔《论书》《笔意赞》
盛熙明 《法书考》 江式《论书表》
吾丘衍《学古编》 颜之推《论书》
赵孟頫《论宋十一家书》《阁帖跋》 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古今书人优劣评》《草书状》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
袁昂《古今书评》
庾肩吾《书品》
释智果《心成颂》
【隋唐五代】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
》《传授法》《用笔论》
虞世南《笔髓论》《书旨述
【清代】 李世民《笔法诀》《论书》
《指意》《王羲之传论》
冯班《钝吟书要》[节录] 孙过庭《书谱》
笪重光《书筏》 张怀瓘《书断》《书估》《
二王等书录》《书议》《文字论
》《六体书论》《评书药石论》
宋曹 《书法约言》 蔡希综《法书论》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古今法帖论》《评书帖》等 窦臮 窦蒙《述书赋》并注、
《述书赋》语例字格
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徐浩《论书》
万经《分隶偶存》 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何焯《义门题跋》 李华《二字诀》
朱履贞《书学捷要》 李嗣真《书后品》
钱泳《书学》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阮元《南北书派论》 韩方明《授笔要说》
包世臣《艺舟双楫》 卢携《临池诀》
刘熙载《艺概》 释亚栖 《论书》 周星莲《临池管见》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著作汇总
林蕴《拨镫序》 朱和羹《临池心解》 张彦远《法书要录》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
李煜《书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