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名称:结晶学与矿物学

二、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三、采用教材:结晶矿物学实习指导书

四、课程总学时:80~90学时(40学时)

五、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六、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结晶矿物学是地质专业,材料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造岩矿物的基本形态,鉴定特征。要求学生学会用肉眼识别矿物的基本方法,并能用简单方法、手段对矿物进行鉴定。

七、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实验项目

实验1. 晶体对称要素

实验内容:

①观察晶体模型外形面、棱、角顶的重复规律。

②理解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对称要素含义。

实验要求:

①掌握寻找对称要素的方法

②学会确定对称要素的种类和数目

实验2. 利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寻找对称要素:

实验内容:

①练习应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寻找对称要素。

②根据组合要素特点确定对称型及对称型的书写格式。

实验要求:

掌握32个对称型和对称分类体系

实验3. 单形认识

实验内容:

①对照47种单形图形,观察实际模型认识并记忆名称。

②从形状、晶面和对称要素关系熟悉常见18种单形。

实验要求:

①熟练掌握18种单形晶体。

②了解不同单形在各晶族、晶系中的分布。

③作单形赤平投影图。

实验4. 聚形分析

实验内容:

①根据对称要素特点确定晶族、晶系。

②根据聚形上晶面类型,确定单形数目。

③确定聚形中单形的名称。

实验要求:

掌握聚形晶体的分析方法,学会确定单形的种类,名称和数目。实验5. 等轴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晶体定向及单形符号

实验内容:

①找出晶体的对称要素,确定晶系和对称型。

②写出等轴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③确定晶面符号,单形符号。

实验要求:

①学会等轴晶系的晶体定向,目估晶面符号及确定单形符号。

②掌握等轴晶系国际符号的求写方法以及常见的单形及其符号。

实验6.四方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晶体定向及单形符号

实验内容:

①找出晶体的对称要素,确定晶系和对称型。

②写出四方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③确定晶面符号,单形符号。

实验要求:

①学会四方晶系的晶体定向,目估晶面符号及确定单形符号。

②掌握四方晶系国际符号的求写方法以及常见的单形及其符号。

实验7. 三方、六方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晶体定向及单形符号

实验内容:

①三方、六方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以及晶体定向;

②确定晶面符号与单形符号。

实验要求:

①学会三方、六方晶系的晶体定向,并用肉眼估计晶面符号;

②掌握三方、六方晶系国际符号的求写方法以及常见单形的符号。

实验8. 低级晶族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晶体定向及单形符号

实验内容:

①根据晶体对称特点,确定晶体所属晶系;写出不同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②根据晶体常数特点对晶体模型定向;

③确定晶面符号和单形符号。

实验要求:

①了解低级晶族的晶体定向和晶体常数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②估计晶面符号和单形符号;

③熟悉斜方、单斜、三斜晶系的对称特点常见单形及其符号。

实验9. 晶体的规则连生

实验内容:

①识别晶体的双晶连生

②掌握双晶要素的分析方法

③确定双晶类型。

实验要求:

①学会在模型上确定双晶类型和双晶要素;

②掌握常见双晶的特征。

实验10、不同晶系晶体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晶体定向以及单形符号

实验内容:

①找出不同晶系晶体的对称要素,写出对称型,确定晶族、晶系。

②写出不同晶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③确定晶面符号,单形符号。

实验要求:

①掌握不同晶族、晶系对称型国际符号的书写。

②掌握不同晶系晶体定向原则和晶面常数特点,写出单形符号。

实验11. 矿物形态及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①确定晶体习性的类型和形态特征;

②认识同种矿物的不规则集合体形态;

③了解矿物的颜色、光泽、透明度、条痕和发光性。

④了解矿物的解理、断口与裂开的特征。

实验要求:

①掌握认识矿物结晶习性及常见的矿物集合体,熟悉描述矿物的日常用术语;

②学会正确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光学性质;

③掌握用颜色、光泽、条痕等物理特征识别矿物的方法。

实验12. 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

实验内容:

①石墨、自然金、自然硫、自然铜的手标本鉴定。

②辉铜矿、辉钼矿、方铅矿、辉锑矿、闪锌矿、辰砂手标本鉴定。

实验要求:

①掌握自然元素及硫化物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内容;

②掌握鉴定两大类矿物的主要鉴别特征。

实验13. 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

实验内容:

①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雄黄、雌黄、辉铋矿手标本鉴定。

②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掌握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鉴别特征。

实验14.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实验内容:

①观察赤铜矿、刚玉、赤铁矿、金红石、锡石、软锰矿、α—石英、蛋白石、磁铁矿、铬铁矿、锑华、镁华、水镁石、褐铁矿、硬锰矿手标本。

②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①掌握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两大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②掌握各类矿物的鉴别特征;

实验15. 岛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锆石、杆栏石、石榴子石、红柱石、兰晶石、黄玉、十字石手标本。

②了解上述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和用途。

实验要求:

①掌握岛状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特征。

②对同类异象矿物的形态,物性差异作比较,(兰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等)。

实验16. 岛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榍石、异极矿、符山石、绿帘石、绿柱石、堇青石、电气石手标本。

②了解上述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和用途。

实验要求:

掌握岛状硅酸盐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鉴定特征。

实验17. 链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紫苏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硬玉、霓辉石、锂辉石、硅灰石、蔷薇辉石矿物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各种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掌握辉石族矿物的形态特征、特性特点与他们的成分和结构的关系。

实验18. 链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主要观察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蓝闪石、夕线石等矿物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各种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③对比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的特点。

实验要求:

①掌握辉石族和角内石族矿物的形态特征、特性特点与他们的成分和结构的关系;

②掌握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的鉴别要点。

实验19. 层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滑石、叶腊石、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锂云母、蛭石矿物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各类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掌握滑石族、云母族等矿物鉴别特征;

实验20. 层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海绿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蛇纹石等矿物。

②观察和测试各类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和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掌握绿泥石、高岭石、蛇纹石等矿物鉴别特征;

实验21. 架状硅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天河石、霞石、白榴石、方柱石、沸石矿物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矿物的颜色、形态、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密度、硬度等性质。

③对比正长石、微科长石、斜长石、条纹长石和天河石的形态、颜色、解理、

双晶等物性特征。

实验要求:

①掌握长石族矿物的特点,重点学会区别正长石和斜长石矿物。

②对霞石、白榴石、沸石族矿物作一般了解。

实验22. 碳酸盐

实验内容:

①观察方解石、菱镁矿、菱铁矿、菱锌矿、菱锰矿、白云石、文石、孔雀石、兰铜矿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各种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等物性特征。

③常见碳酸盐矿物的稀HCl反应。

实验要求:

①掌握碳酸盐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特征;

②学会常见碳酸盐类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实验23. 硫酸盐及其他含氧盐与卤化物

实验内容:

①观察石膏、硬石膏、重晶石、胆矾、天青石,芒硝等矿物标本;

②观察和测试各类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及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①掌握硫酸盐类矿物成分、物理性质。

②掌握常见硫酸盐矿物鉴别特征。

实验24.其他含氧盐与卤化物

实验内容:

①观察硼镁铁矿、独居石、磷灰石、绿松石、白钨矿、黑钨矿、萤石等矿物。

②观察和测试各种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及其他性质。

实验要求:

①掌握磷酸盐,硼酸盐及钨酸盐类矿物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②掌握磷灰石、白钨矿、硼砂的主要鉴别特征。

实验25. 未知矿物鉴定

实验内容和要求:

给出前面所实习内容中不同大类矿物标本若干个,能够写出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相对密度、硬度及其他性质,从而确定出矿物名称。

本实验课可在40—50学时之间变动。根据专业,总学时进行安排。

(二)考试或考查

以未知矿物鉴定报告记录成绩,并与理论考试综合计算。

岩石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课名称:岩石学(Petrology)

二、实习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三、适用专业: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专业。

四、采用教材:岩石教研室编写《岩石学实验指导书》,陕西科技出版社,西安,2008

五、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160学时,总学分为8.0学分,其中实验课总学时为90学时。

六、实习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

《岩石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实习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用可视性偏光显微教学演示系统、讲解各类岩石的特征、特性,并指导学生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实际操作,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偏光显微镜,掌握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学会各类岩石观察描述的方法,掌握各类岩石的常见的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分类命名原则。

七、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岩石学实习课由四部分组成,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及变质岩岩石学。计划学时分配:晶体光学为24学时,岩浆岩岩石学为22学时,沉积岩岩石学为22学时,变质岩岩石学为22学时。根据专业特点可以做适当调整。具体实习项目及学时分配如下: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

岩浆岩岩石学

沉积岩岩石学

变质岩岩石学

八、实习考核方式

实验课后交实验报告;以实验报告成绩累加平均给出实验成绩,结合平时上课、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等情况给出实习综合成绩,占总课程成绩的20~30%。

《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名称: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二、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三、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

四、采用教材:徐开礼朱志澄构造地质学实习(验)指导书地质出版社1992。

五、学时学分:

(1)课程总学时;60 。课程总学分;3 。实验课总学时:20。

七、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及地质工程专业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其研究对象是地质力对地壳或岩石圈的作用所引起的形变及形变组合,如岩层、褶皱、断层、节理等构造形态及组合规律。

实验目的:构造地质学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读各类地质图件,研究各类构造变形的产状,形态、类型及组合规律,建立各类构造变形的平面,剖面三维空间概念。

实验要求:通过作图,学会解剖各类构造地质现象的平、剖面组合特征,掌

握正确标绘的方法。学会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形成、发展与演

化规律。掌握各类构造现象、构造组合及形成力学原理的正确文字表述。

八、单向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习1.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实验内容: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掌握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实验要求:阅读,分析凌河地形地质图或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

层的厚度。

的分布范围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中K

1

实习2. 用间接方法求岩层的产状

实验内容: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利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倾向、走向、倾角的方法。了解岩层产状要素的含义。

实验要求:掌握在凌河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顶、底面产状的方法,学会岩层产状符号的表示方法及产状要素的判读。

实习3.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验内容:认识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用“V”字形法则判断倾斜岩层的产状。

实验要求:绘制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中A—B地质剖面图。掌握编绘倾斜岩层地质剖面的方法及利用“V”字形判读岩层产状要素及产状要素符号的平面标绘。了解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实习4. 赤平投影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赤平投影作图方法;岩层真、视倾角产状换算。

实验要求:完成平面,直线、平面法线及面线夹角的作图换算;换算真、视倾角。

实习5.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实验内容:了解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的步骤方法;学会从地质图上认识褶皱、分析褶皱形态,产状,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实验要求: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对褶皱形态,两翼产状,轴面倾向,枢纽倾伏方向作文字描述。褶曲轴的地质符号表示方法及平面标绘。

实习6. 绘制褶皱地区图切剖面图

实验内容:学会从做褶皱地区地质图的图切剖面,并通过剖面图深入分析褶皱特征。

实验要求: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选择垂直褶皱轴线方向图切剖面图;对褶皱形态,两翼产状,轴面倾向,枢纽倾伏方向做深入的研究。

实习7. 节理图件的编制和应力场分析

实验内容:学会节理资料的整理、制图和分析,了解其构造意义;学会利用共轭节理求区域应力场主应力的方向及赤平投影分析。

实验要求:掌握节理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学会节理玖瑰花图、极点图,等密图的编制过程。

实习8.读断层地质图并求断面产状及断距

实验内容:学会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产状,判断断层的性质、生成先后及生成时期;掌握地质图上求断层断距的方法及赤平投影分析。

实验要求:分析望洋岗地质图,判断断层性质;求断层面产状及断距;确定断层形成时代;完成断裂地区图切剖面图。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习9.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

实验内容:学会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以便正确的认识褶皱的形态和产状特征。

实验要求:根据要求教师先讲解方法,然后学生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练习题。

实习10. 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验内容:提高阅读褶皱、断层复杂地区地质图的能力;加强综合分析的技能;掌握各类构造变形在时间发展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和区域应力作用方式分析。

实验要求: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九、考试考查方法

以实验报告为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的20%—30%。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课名称:国土资源调查方法

Searching Methods of Land Resources

二、实习课性质:非独立课

三、适用专业:本科地质学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四、采用教材:李永军主编,《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五、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0 ;课程总学分:2 ;实习课学时:10 ;

六、实习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七、实习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教学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三大岩类区典型地区的1∶5万地质调查样板图,让学生基本掌握不同岩类区的主要调查方法,尤其是重点掌握各岩类区的调查方法和在地质图中的填图和表达方法。通过对造山带1∶25万调查区的立项申请、设计编写、野外调查、成果验收和最终出版等程序的模拟操作学习,了解当

前造山带地区的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研究思路,掌握一般国土资源调查流程。通过简项操作和参观学习数字地质填图的全过程演示,了解野外区域数字填图的PRB过程和室内PRB编辑成图的主要过程、方法和步骤,对区域数字填图有一感性认识。

要求:掌握三大岩类区的主要调查方法和一般地质调查流程。

八、单项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实习一:(实习序号1-4)沉积岩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实习:花岗岩类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实习;变质岩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实习;造山带地质填图方法综合实习。

1.实习内容

序号1-4中,分别以三大岩类区调查方法指南系列参考书中所附的典型地区的1∶5万地质调查样板图以及天水市幅1∶25万调查图等构成配套成果,向学生演示各岩类区的调查重点、应用理论及方法在地质图及配套成果中的使用要点。掌握三大岩类区的主要调查方法和一般地质调查流程。

2.实习要求

a.本实习以典型地区的1∶5万地质调查填图样板图、实习讲解实例和部分地质科研报告的观摩学习为主,图件幅面较大,需要较大实习桌面空间,为确保学生读图的良好效果,分组学生不多于15人。

b.实习重要内容及重点:沉积岩区主要介绍基本层序的表达、岩石地层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多重地质对比表达;花岗岩类区重点演示复杂岩体的解体及级别序列表达方法;变质岩类区演示不同变质程度区所采用的地层单位及理论与方法。

c.通过实习与操作,让学生掌握沉积岩区基本层序的表达、岩石地层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多重地质对比表达;花岗岩类区要重点演示复杂岩体的解体及级别序列表达方法;变质岩类区了解不同变质程度区所采用的地层单位及理论与方法。

实习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与方法实习

1.实习内容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与方法实习(实习序号5)。主要进行下列三项实习:①掌上机野外填图主要操作方法和步骤实习;②RGMAPGIS桌面系统的简项操作实习;③参观学习数字地质填图的全过程演示。简要总结掌上机野外填图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步骤及RGMAPGIS桌面系统室内PRB编辑成图的主要操作界面、操作过

程、方法与步骤。结合课堂学习知识,总结3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填图)中的主要应用方面、现状与发展趋势。

2.实习要求

a.本实习掌上机野外填图模拟操作和RGMAPGIS桌面系统上机操作为主,分组学生不多于15人,确保学生亲手操作和观看演示的现场效果。

b.掌上机野外填图模拟操作系统的主要操作界面、操作过程、方法与步骤。

c.计算机室内PRB编辑成图的主要操作界面、操作过程、方法、步骤及简项操作内容。

九、实习课考核方式

1.实习报告

实习结合课堂教学,提交三大岩类区主要调查方法实习报告。主要总结不同岩类区的地质填图理论、一般方法和图面表达,总结一般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程序和各阶段调查要点。简要总结掌上机野外填图的主要操作方法、步骤和RGMAPGIS桌面系统室内PRB编辑成图的主要操作界面、操作过程、方法与步骤。结合课堂学习知识,总结3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填图)中的主要应用方面,现状与发展趋势。

2.考核方式

以实习报告为主,确定实习考核成绩,实习课占课程成绩的20%。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

2.大纲正文格式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学科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 96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6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二~三学期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即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法。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析化学试验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 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3. 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作风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操作;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操作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学会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适用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 四、主要仪器设备: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电炉、烘箱、漏斗、马弗炉、瓷坩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烧杯、试剂瓶。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材中给出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验。 3.实验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与编号 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编号:023315 二、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学时:84 本课程学分:5学分 三、授课对象 物理学专业学生,第六、七个学期做 四、先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高等数学 五、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科学实验是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物理定律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客观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的,并以实验结果为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重要的物理实验常常是新兴科学技术的生长点。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和《无线电电子实验》后的一门重要实验基础课程,本课程所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面较广,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近代物理实验,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实验在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习近代物理中的一些常用方法、技术、仪器等知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的科学作风,求实的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讲授部分 1、绪论(2学时) 理解近代物理实验课的特点,了解课程的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了解一些实验的史料,加深对近代物理实验的了解。 2、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4学时) 在普通物理验实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加强有关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的训练。如泊松分布、曲线的拟合等,可通过讲授或落实到一些实验题目中进行。 3、理解近代物理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常识(2学时) 掌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人身安全及防护、通用仪器的正常使用。理解使用特殊仪

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技术教学大纲(精)

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于医学检验和医学相关专业) 课程性质与目的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它逐渐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疾病基因的不断发现和克隆,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而这些重大的医学进步离不开技术上的更新和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和应用课程,教学方式目前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两个部分,重点讲述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引入近年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最新进展和相关内容。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研究医学的一种媒介和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知识和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验,因此现在现针对本科学生开展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是强化理论课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医学生实验科学概念和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性的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可以更全面直观的分析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分子生物学重要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门可运用于医学研究的技术和工具,了解医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分子生物学融入医学研究的各方面,分析疾病基因、从分子水平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跟踪疾病发展过程、检测感染人类的病原生物以及未来根据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 本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前期课程的基础上由检验系临床化学教研室负责开设的, 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程有生物化学和生化技术等。本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部分。理论课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基础理论主要讲授基因和基因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包括了核酸提取、DNA重组技术、核酸干扰技术、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DNA芯片等。实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 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p液晶物性: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质 和电光效应等。发现液晶的双折射现象会对旋光角的大小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液晶盒两面锚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为125度;测量了液晶的响应时间。观察液晶光栅的衍射现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别测量了液晶升压和降压过程的电光响应曲线,求得了阈值电压、饱

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

原子物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新06年8月课程编号:02300009 课程名称:原子物理学 英文名称: Atomic Physic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54 学分: 2.5 适用对象: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光学 1.课程简介 本课程着重从光谱学、电磁学、X射线等物理实验规律出发,以原子结构为中心,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实验到理论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微观世界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并利用这些基本概念说明原子、分子以及原子核和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介绍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应用。是近代物理的入门课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需在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光学之后开设,是理论物理课程中量子力学部分的前导课程,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出。 2.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的后续课程、近代物理课的入门课程。是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激光、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基础课。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实验入手,用量子化和微观思维方式,分析微观高速运动物体的规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有概括而系统的认识。通过对重要实验现象以及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建立丰富的微观世界的物理图像和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用微观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培养科学研究的素质,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2)了解原子和原子核所研究的内容和前沿研究领域的概况,培养有现代意识、有远见的新一代大学生。 (3)掌握原子、原子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处理原子、原子核物理学现象及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了解无限分割的物质世界中的依次深入的不同结构层次,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基本性质、基本运动规律; (5)结合一些物理学史介绍,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对物理结构的实验——理论——再实验——再理论的认识过程,了解微观物理学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并为以后继续学习量子力学和有关课程打下基础。 4.教学内容及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周晓霞 (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使学生充分重视预习实验的重要性,以及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收到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现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结合本学院的现状,对分析化学实验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将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从一般的知识技能传输验证性实验层次,提升到有目的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1]。 一、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力度,增加了小型综合性实验以及多步合成实验。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将各分支学科的重要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不仅可以锻炼综合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设计性实验按照实验题目,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并根据待分析样品的性质、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教师修改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二、使学生对预习实验报告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化学实验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将实验内容写在黑板上,老师按照此内容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即使不预习实验课,按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步做就可以了,对实验课不重视,更有甚者,不做实验,实验报告上的数据都是抄袭他人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学生重视分析化学实验课,采取了以下措施:(1)预习实验报告一定要做好,包括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处理方法,并且课前检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可以引起他们对实验课的足够重视。(2)引导学生多思考。讲解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层层引导,使学生知道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室教学大纲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室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在本专业的性质和任务 给水排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其教学建设是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城市水厂和工业企业自用水的水质处理的基本理论、工艺流程、主要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学习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对不同水质进行处理时的实验能力与设计计算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实验技能要求 1.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水处理原理理解的能力; 2.掌握水处理实验基本测试技术; 3.具有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能力; 4.掌握测试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5.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流程及运转性能; 6.具有分析实验及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7.结合实验内容检索相关文献的方法,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掌握研究信息。 三、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结合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特点,参照外校同类专业实验教学,初步制定以下实验教学内容; 1.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 2.第一至第四学年,开放实验室开设演示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第四学年至第七学期组织学生赴现场进行参观,认识运转实习; 4.第四学年至第七学期组织学生有序开展专业实验教学; 5.第四学年至第八学期实施学生毕业试验及教学活动。 四、主干实验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工程测量、流体力学、水处理生物学、泵与泵站、水质工程试验。 五、实验课程设置基本框架 1.学科基础课实验; 计算机文化基础32 学时 Fortan 语言程序设计32 学时 大学物理实验48 学时 电工与电子技术12 学时 工程力学 2 学时 工程测量16 学时 物理化学 6 学时 无机化学 4 学时 水分析化学12 学时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性质: 生物学实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实践课程。侧重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及其在教学、科研及实践中应用。在本课程中,重点介绍生物基础学科技术,如生物学上常用仪器的使用、标本制作、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技术等,也介绍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这门实践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教材: 高贵珍等著. 生物实用技术.内蒙古出版社.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三)《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生物基本技术操作及技能,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生物学实用技术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除生物学知识外,还涉及化学、物理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需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学好。要敢于创新,不断进步。 (四)《生物实用技术》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由于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建议教学紧紧结合实际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并到实践中观察和动手体验。 (六)考核要求: 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未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二、正文 第一章生物学常用仪器及使用 主要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生物学上常用的仪器及方法要熟悉,如:一些重要显微镜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采取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到实验室参观一些主要仪器,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些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生物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相差显微镜 三、暗视野显微镜 四、荧光显微镜 五、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其他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作者:————————————————————————————————日期:

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〇六年十月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近代物理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 实验指导书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90总学分 4 实验学时90 实验学 分4 应开实验学期 3 年级五~六学期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激光技术》等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和“无线电电子学实验”之后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实验基础课程。近代物理学实验也是介于普通物理学实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实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近代物理学实验涉及物理学中各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实验课程内容有一些是20世纪著名的、开拓物理学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前人的物理思想和探索过程;有些是与近代科学技术常用实验方法有关的新实验,使学生了解有关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一些实验反映物理学院系科研的部分成果。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对进一步掌握物理学概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方法有十分重要意义。近代物理学实验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各项实际科学活动所必备的物理实验技能。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面向理工科物理与材料科学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些比较先进的和比较综合性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培养科学工作作风;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物理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锻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正确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创立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产生、完善和发展过程与物理实验密切关系;了解和掌握近代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实验仪器和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利用近代物理学实验方法和技术,观测物理现象和研究探索未知世界物理规律的创造性能力。 三.适用专业 物理学、材料物理等物理类本科生。 四.主要仪器设备: X-射线晶体分析仪、真空镀膜设备、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光谱分析仪、扫描隧道显微镜、相对论效应实验仪、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磁共振实验装置、激光拉曼光谱仪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室为课堂,以完成教学实验项目为主,教学内容按照分支学科设置专题实验项目,由专题实验项目指导教师负责实验课程教学。 2.该课程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对于所做实验进行预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T he Research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 学时学分:5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探索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采用课堂提问、实验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课题交流,交流成绩占50%。本课程不设书面考试。考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平时做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结果; 2.每次作业及实验报告有否创新的设想; 3.交流发言或模拟演示讲课;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灯的使用和玻璃管加工 目的要求:1、了解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内容:1、灯的使用 2、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酒精灯、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石棉网、木条、硬纸片、 锉刀、橡皮胶头、玻璃管、捅针、灯芯绳、玻玻棒、米尺、 量角器。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 演示的初步能力。 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要求装置简单、便于操作、现象鲜明、装置合理)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导线、水槽、直流稳压电源、电插板、试管、铁钉、保 险丝、1:10的稀H 2S0 4 、l0%的NaOH溶液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每组人数:1人 实验三、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目的要求:1、了解氧气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实验的操作 技术,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专业物理实验一

《物理专业实验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1、密立根油滴实验中,要求学生掌握测定电子电荷值的两种方法。 2、利用单探针和双探针法来测定等离子体的各项参量。 3、掌握太阳能电池的暗态特性和太阳能电池的负载特性。 4、学会用平行光管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会用平行光管测定鉴别率。。 5、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了解在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问题时所 使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利用实验装置测量晶体的半 波电压,计算晶体的电光系数。 2、掌握四象限探测器的原理,将其应用于目标定向。 3、掌握LED和LD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掌握LED/LD的P-I(功率- 电流)特性和V-I(电压-电流)特性,并计算阈值电流和微分量子效率;掌握温度对阈值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影响;LD/LED发光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区别、LD/LED特性的测试方法及意义。 4、掌握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以及静物全息照相的拍摄方法,了解再现全息 物象的性质和方法。 实验教学目标与技能要求: 1、掌握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和重要作用的实验。 2、掌握近代物理中某些主要领域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 3、熟悉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及C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 4、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理论应用及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阅读,查阅参考资料,拟订实验方案,选配测量仪器。 6、观察分析现象,独立操作,判断实验中尚存的问题。 7、巩固和加强有关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一: 1、实验项目名称:TD-1太阳能电池特性试验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课程 ...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 园艺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原理、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注意抓住重要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和医学、农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开拓学生的思路。在课堂讲授时积极引导学生在方法上改进的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地讲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原理、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

四、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重点、难点:生物技术的含义 第二章基因工程(6学时) 重点:基因工程原理、步骤;难点:基因工程操作的技术要点。 第三章细胞工程(4学时) 重点:细胞工程原理;植物细胞工程。 第四章发酵工程(6学时) 重点:发酵工程技术的过程及阶段性特点;难点: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第五章生化工程(6学时) 重点:酶工程原理;酶的特性;蛋白质工程原理及方法。难点:酶反应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第六章生物芯片(2学时) 重点:生物芯片技术的内含;基因芯片与蛋白质芯片的差异。难点:生物芯片技术的技术要点;生物信息学。 第七章人类基因组计划(2学时) 重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含;难点:蛋白质组学。 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与安全(3学时) 重点、难点:生物技术安全的含义; 第九章现代生物技术规则与生物伦理道德(3学时) 重点: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规则;难点: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20 学时;【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36 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开课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授课对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学品分析、煤化工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实验是无机化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无机及分析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使其初步具备作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1、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方法。 实验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础实验课。课程的安排服从“一体化、渐定式、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学内容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研究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地掌握化学实验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化学反应 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任务包括: (一)实验室一般知识介绍 1.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2.简介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 3.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 1.初步训练的内容包括:掌握重结晶,离心分离,滴定操作和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半自动电光天平、pH计、电导仪、温度计、比重计、气压计、干燥箱、直流电源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选择干燥剂和冷冻剂的原则。 2.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掌握玻璃的切割和弯曲,塞子打孔,仪器的安装和拆御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的技能;掌握气体发生器的组装,气体的净化、干燥和收集方法;掌握台秤、洒精灯、洒精喷灯、量筒、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三)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和性能,化学试剂,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校准以及无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实验和专题讲授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一)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及基本操作 1、熟知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 2、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及操作。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及性能 2、掌握分析天平正确的使用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TG-328G型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台秤,称量瓶,锥形瓶实验内容:NaCl的称量 (三)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酸度计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模式 (1) 一级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 (3) 二级物理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4) 三级物理实验(现代物理实验技术) (5) 四级物理实验(研究型实验) (7) 开放实验 (8) 物理学在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实验为物理学的基础,它反映了理工科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在人才科学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新的综合化趋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因此,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模式 1.素质教育为目标,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打破了传统的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封闭体系。建立以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组成的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四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每一级物理实验大致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不同的级标志着不同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使学生从较高起点进入大学物理实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科学的高峰。 2.注重物理实验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物理实验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也才能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磁共振技术、核物理技术、X射线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光谱技术、真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技术及科研成果融用于学生物理实验之中。 3.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环境)

农业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农业生物技术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45 学分:2 适用对象: 农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各占70%,20%,10%) 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 二、课程简介 “生物技术概论”是农科类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英语、专业英语、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本学科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通过讲述“现代事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生物工程各项技术”、“基因克隆、转化、调空及其表达”、以及在“农业、环境、健康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 Biotechnology is a rapidly-developing 21st century technolog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that has already made an impact on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aspects of human life, such as stem cell research, cloning, pharmaceuticals, food and agriculture, bioenerge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course, appropriate for novices in the biology fields and also for engineering and genetic students, covers all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se modern topics. In addi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standard topics, such as cel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genetic principles (mapping, DNA, etc), protein structure, plant and animal cell cultures, and applications, the course includes up-to-date discussions of modern topics, ., medical advances, quality control, stem cell technology, genetic manipulation, patents, bioeth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因此让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001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Experimental report of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工作报告| Work Report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 第2页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精选3篇)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精选 3 篇) 篇一: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 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 杨松 资源环境学院 2010 级 环境五班 22201020210126 论文关键词:分析化学创新教学兴趣 论文摘要: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我们学生自己学会 根据实验目的而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其产物量的估算。 分析化学是许多涉及化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分析化学中, 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刻理解所学 的内容,牢固掌握基本操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 素质。 然而,从老师的教学模式来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学生对分析化 学实验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学生自己的身 上着手,就是让大家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实验要求。 1、老师的基础知识教导。老师使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教学,让同学们增加对分析化学的兴 趣,从而增加对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分析化学实验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仅靠上课时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老师可 以使用一些现代的教学方式, 例如使用动态 PPt 教学, 或者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操作的 基本步骤及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 2、 耐心细致地指导,并进行阶段性检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实 验有着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这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最基本保证。没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训练 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验能力。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 知识储备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新的实验课程之前,不是立即开展正规的实验活动,而是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耐心指导操作不规范的同学, 并时刻提醒大家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理解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并能较快地掌握操作 要点。提前通知学生在天平称量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完成后,将进行阶段性测验,检 查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检测不合格的学生将不允许做下一轮实验, 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几乎都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规范性操作的要求去练习,直至 熟练掌握规范性操作,从而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从实验中提炼问题,又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